研究生: |
何家葳 HO, Chia-Wei |
---|---|
論文名稱: |
金陵女子大學研究(1915-1949) A Study in Gingling College (1915-1949) |
指導教授: |
周愚文
Chou, Yu-Wen |
口試委員: |
方志華
Fang, Chih-Hua 洪仁進 Hong, Zen-Jin 周愚文 CHOU, Yu-Wen |
口試日期: | 2023/07/19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9 |
中文關鍵詞: | 女子高等教育 、金陵女子大學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 、教會大學 |
英文關鍵詞: | Ginlin College, mission university, women's higher education |
研究方法: | 歷史研究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71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95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民國 8 年(1919),在金陵女子學院畢業生成為中國第一批獲得文學士學位的女性,金陵女子大學的制度、組織、教師、學生及課程狀況為何,對女子受教權造成何種影響?對當時社會有何貢獻?將著重金陵女大教育理念與相關制度探討。
本研究所稱金陵女子大學,包括向國府立案後改稱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研究時間範圍,自民國 4 年創校至 38 年(1915-1949)止。研究目的有三:一、探討金陵女子大學成立背景。二、探討金陵女子大學的教育特徵。三、探討金陵女子大學教育成效與貢獻。本研究屬歷史研究,主要史料有《國史館》及《檔案管理局》抗戰前後金陵女大檔案、中國教育年鑑並參考教會刊物。
研究主要發現有七項,分別為:一、時代背景上,沿襲教會設學輔教策略,推動女子大學教育。二、學校發展上,金陵女子大學歷經初創時期、發展時期、抗戰時期和戰後復員期。三、學校組織上,立案前依教會制度,立案後依大學組織法運作,辦學理念為厚生。四、師資結構上,師資以聘用本國籍女性為專任教師為主,且訂有教師送審與合聘制度。五、學生結構上,學校規模小,學生來自教會學校比率高,以本國籍為主。六、在學生學習上,正式課程注重體育與英語,非正式課程注重課外社團活動。七、在畢業生出路上,學生畢業出路多元,培育多元女性人才。
In 1919, the female students graduated from Gingling College in China became the first women to receive a Bachelor of Arts degree. What were its institution, organization, teachers, students, and curriculum?What did the graduates from Gingling College contributed to society? And what did it impact women's educational right, and its implica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the ideas and system of Gingling College from 1915 to 1949.
The aims of this thesis were to find its background, to explore its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o analyze the achievement of Gingling College. This study was a historical research. National archives about Gingling College 1932-1948 collected from National History Museum and Archives Management Bureau were used. Besides, college records, Second China Educational Yearbook and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Educational Quarterly were referenced too.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I. It followed the strategy of missions to establish schools for evangelism, and provided women's college education; II. As to school development, the history of Gingling College had been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the start-up stage,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Anti-Japanese War stage and the post-war demobilization stage; III. As to school organization, before registration in 1930, it took the church system, and after that, it oper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niversity Organization Law. The ideal of college was to teach abundant life; IV. As to the structure of faculty, it mainly employed native women as full-time teachers, and there was a system of Teacher Qualifications Accreditation and joint employment; V. As to student structure, the scale of college was small, and the proportion of native students from mission schools was high; VII As to student learning, formal curriculum focused on sports and English, while informal curriculum focused on student activities; VII. Graduates had multiple careers and cultivated diverse female talents.
壹、中文
一、史料
Ernest Major。(1872,4 月 30 日)。申江新報,7 版。
Yen, tsai-yun(1935)。金陵女大年刊。金陵女子文理學院。
丁先誠(編)(1948)。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百週紀念冊。百週年紀念編輯委員會。
丁初我、曾樸、陳以益(1904)。女子世界, 3, 77。
中國基督教教育調查會(編)(1922)。中國基督教教育事業。商務印書館。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1981)。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二輯。江蘇人民出版社。
中華基督教教育會(1925)。中華基督教教育季刊。中華基督教基金會。
程湘帆(1925) 。基督教大學最近統計。中華基督教教育季刊,1(2),44-57。
程湘帆(1927) 。中國基督教高等教育之概況。中華基督教教育季刊,3(4),49-58。
程湘帆(編)(1928) 。各校新聞。中華基督教教育季刊,4(4),99-100。
中華續行委辦會調查委員會(編)(1985)。中華歸主:中國基督教事業統計(1901-1920)。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王完白(1935)。通問報,1644,19。
王國維(1906)。教育世界。141, 1–3。
朱有瓛(主編)(1986)。中國近代學制史料下冊第一輯(第一版)。華東師範大學。
朱有瓛(主編)(1989)。中國近代學制史料下冊第二輯(第一版)。華東師範大學。
朱有瓛、高時良(主編)(1993)。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四輯(第一版)。 華東師範大學。
朱滶(1933a)。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刊,11, 5–59。
朱滶(1933b)。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刊,11, 33–45。
江寧學務公所(1908)。江寧學務雜誌,4, 8。
吳相湘、劉紹唐(主編)(1971)。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傳記文學。
吳相湘、劉紹唐(編)(1981)。民國史料叢刊(第一版)。傳記文學。
吳貽芳(主編)(1940)。私立金陵文理學院學生手冊。金陵女子文理學院。
吳貽芳(主編)(1945)。私立金陵文理學院要覽。金陵女子理學院。
宋恩榮、章咸(主編)(1990)。中華民國教育法規選編(1912-1949)。江蘇
教育。
宋競英(1925)。本校體育會之小史。收於金陵女子大學(主編),金陵女子大學十週紀念特刊(頁59-62)。金陵女子大學。
李楚材(編)(1987)。帝國主義侵華教育史料。教育科學。
李澤真(1925)。本校學生自治會概況。收於金陵女子大學(主編),金陵女子大學十週紀念特刊(頁50-52)。金陵女子大學。
私立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出版委員會(編)(1935)。私立華南女子文理學院校刊。福建省檔案館。
邵信(1925)。本校女青年會之經過及現狀。收於金陵女子大學(主編),金陵女子大學十週紀念特刊(頁52-57)。金陵女子大學。
金振聲(1936)。英華,6,329–331。
金陵女子大學(1925)。金陵女子大學十週紀念特刊,2,58-68。
胡適(1919)。少年中國,1(4), 1–3。
馬超俊(主編)(1937)。十年來之南京。南京市政府秘書處。
國民政府文官處印鑄局(1929)。國民政府公報(227)。國民政府文官處印鑄局公報室。
康白情(1919)。晨報副刊,5, 6–10。
戚正成、祝莊華(主編)(1925)。教育公報, 1, 11–14。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主編)(1948)。第二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上海商務。
許自成(1919)。新聲月刊, 3,102–106。
陳又宜(1925)。校刊部之成立及其經過。收於金陵女子大學(主編),金陵女子大學十週紀念特刊(頁64-68)。金陵女子大學。
陳寶琛(纂)(1939)。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商務印書館。
湯志鈞、陳祖恩、湯仁澤(編)(1993)。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戊戌時
期教育。上海教育。
湯志鈞、陳祖恩、湯仁澤編(2007)。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戊戌時期教育(第二版)。上海教育。
舒新城編(1928a)。近代中國教育史料(一)。中華書局。
舒新城編(1928b)。近代中國教育史料(二)。中華書局。
劉仁靜、鄧中夏(1922)。先驅報。新華書店。
德本康(1924)。金陵學刊。金陵女子文理學院。
潘懋元、劉海峰(編)(2007)。中國近代教育史料匯編:高等教育。上海教育。
蔣琳英(1925)。本校文藝會之歷史紀略。收於金陵女子大學(主編),金陵女子大學十週紀念特刊(頁57-59)。金陵女子大學。
蔣夢麟(1922)。新教育,5, 144。
鄧春蘭(1919)。婦女雜誌, 5(9), 1–3。
黎振甫(1934)。中國女子教育之根本改造。女子月刊, 1, 1750–1754。
璩鑫圭、唐良炎(編)(2007)。中國近代教育史料匯編:學制演變。上海教育。
羅家倫(1919)。新潮, 2(1), 11–31。
二、專書
王立新(2008)。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近代基督教傳教士在華社會、文化與教育活動研究(修訂本)。天津人民。
王維江、呂澍(2009)。另眼相看:晚清德語文獻中的上海。辭書。
王鳳喈(2018)。中國教育史。五南。
王樹槐(1984)。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江蘇省 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史式徽(Joseph de la Serviere)(1983)。江南傳教史:第二卷。(金文祺譯,第一版)。( 原著出版於1914年)。上海譯文。
朱峰(2002)。基督教與中國近代女子高等教育:金陵女大與華南女大比較研究。福建教育。
吳俊升等(1955)。中華民國教育誌(二)(第一版)。中華文化委員會。
汪洪亮(2020)。抗戰建國與邊疆學術:華西壩教會五大學的邊疆研究。中華書局。
阮仁澤、高振農(1992)。上海宗教史。上海人民。
周廷勇、張蘭(主編)(2014)。中國女子高等教育(第一版)。中國傳媒。
周愚文(2021)。晚清教育制度西化的前奏:癸卯學制頒行前西式教育制度的借入。臺師大出版中心。
林美玫(2005)。婦女與差傳:十九世紀美國聖公會女傳教士在華傳教研究。里仁。
金女大校友會(1995)。金陵女兒。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邱秀香(2000)。晚清新式教育的理想與現實-以新式小學堂興辦為中心的探討。稻鄉。
夏曉虹(2014)。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孫建秋(2010)。金陵女大(1915-1951):金陵女兒圖片故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孫海英,章開沅(主編)(2004)。金陵百屋房:金陵女子大學。河北教育。
張肖松(1981)。心理學史。巨流。
張偉瑛、王百強、錢辛波(1999)。燕京大學史稿。中國人民。
張連紅、王衛星(2005)。金陵女子大學校史。江蘇人民出版社。
張獻文主編,金陵大學南京校友會組編(2002)。金陵大學史。南京大學。
莊俞、賀聖鼐(編)(1931)。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國教育。商務印書館。
陳東原(1937)。中國婦女生活史(第一版)。商務印書館。
陳啟天(1962)。最近三十年中國教育史。文星書店。
陳景磐(1979)。中國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喬素玲(2005)。教育與女性:近代中國女子教育與知識女性覺醒(1840-1921)。天津古籍。
程斯輝、孫海英(2004)。厚生務實,巾幗楷模:金陵女子大學校長吳貽芳。山東教育。
程謫凡(1936)。中國現代女子教育史。中華書局。
費正清(1985)。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下卷。中國社會科學。
黃新憲(1996)。基督教教育與中國社會變遷。福建教育。
楊笛(2014)。衝破科學的性別樊籬-金陵女子大學的教育實踐及其啟示。中國書籍出版社。
熊月之(1994)。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人民。
熊賢君(2006)。中國女子教育史。山西教育。
盧茲(Lutz, J. G.)(1988)。中國教會大學史(1850-1950)(曾矩生譯,第一版)。浙江教育。(原著出版於 1971 年)
盧燕貞(1989)。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史(1895—1945)。文史哲。
錢煥琦(主編)(2015)。金陵女大校友口述史。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瞿立鶴(2000)。晚清教育思潮:中國教育現代化之萌芽。國立編譯館。
羅蘇文(2004)。上海傳奇:文明嬗變的側影(1553-1949)。上海人民。
譚雙泉(1995)。教會大學在近現代中國(第一版)。湖南教育。
蘇精(1985)。清季同文館及其師生。上海印刷廠。
顧長聲(1991)。傳教士與近代中國(第二版)。上海人民。
顧長聲(2005)。從馬禮遜到司徒雷登:來華新教傳教士評傳。上海書店。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友會(1997)。金女大大事記(1915-1953)。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友會。
三、期刊論文
Lethel Wallence(1990)。初創時期的福建華南女子大學。教育評論,1,59-65。
刁維國、刁益虎(2010)。吳貽芳和楊蔭榆教育管理思想與實踐的比較研究。青海民族學報,37(6),73-79。
尹曉冬、周金蕊(2017)。七位早期女物理學家留學活動分析。大學物理,9,50-56。
王秀美(2001)。中國近代社會轉型與女子教育的發展。北京大學學報,3,87-91
王佩佩(2017)。主體視角下金陵女子大學內部管理保障體系探析。現代教育科學,3,125-132。
王佩佩、張琛(2018)。立案前金陵女子大學管理理念分析。高等理科教育,2,118-124。
王佩佩、趙媛、熊筱燕(2020)。中國高校家政學專業的歷史發展及啟示—以金陵女子大學為例。文教資料,35,141-145。
王奇生(1996a)。教會女子高等教育的演變。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20-22。
王奇生(1996b)。教會大學與中國女子高等教育。近代婦女史研究,4,135-166。
王林鋼(2010)。吳貽芳女子高等職業教育思想初探。科教文匯,9,149-150。
王紅巖(2009)。金陵女子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特色述評。黑龍江高教研究,6,138-141。
王紅巖(2011)。金陵女子大學的辦學理念及現實啟示。合肥師範學院學報,4,39-42。
王笛(1986)。晚清近代學堂與學生數量,史學月刊,2,107-110。
王瑩(2015)。20 世紀上半葉金陵女子大學的音樂教育研究。蘭臺縱橫,19,129-130。
平保興(2015)。歷史上的金陵女子大學圖書館:辦館特色與現實啟迪。河南科技學報,5,72-76。
甘克超(2015)。家政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家庭服務,12,75-79。
田蘭富、齊海萍(1996)。三次金鑰匙獎獲得者李美筠清貧的一生。炎黃春秋,8,38-42。
申曉寧。金陵女子大學檔案建設初探。蘭臺世界,2,31-32。
白彩香(2016)。試析近代教會女子大學的「親情化管理」模式。蘭臺世界,20,122-125。
任春燕(2007)。傳教士與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宗教學研究,4,217-220。
任新星(2013)。解讀金陵女大:文化資本的視角。中華女子學院學報,3,95-99。
朱茗(2017a)。金陵女子大學圖書館文華圖專畢業生考。高校圖書館工作,37(377),85-90。
朱茗(2017b)。金陵女子大學圖書館館員考—記三位西蒙斯學院圖書館學畢業生。新世紀圖書館,10,62-68。
冷天(2009)。墨菲與中國古典建築復興-以金陵女子大學為例。建築師學報,2,83-87。
吳民祥(2010)。中國教育早期現代化的獨特樂章—晚清女子學堂教師之考察。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8(1),60-68。
吳玉滿、劉二銘(2013)。論中國教會大學之始末及特點。中國電力教育,14,3-5。
孟方圓(2019)。金陵女子大學勞動教育研究-以校刊為中心的考察。煤炭高等教育,113-115。
李玉勝(2019)。吳貽芳女子高等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啟示。教育評論,7,152-129。
李若水(2020)。墨菲「適應性建築」中的明清官式建築元素。中國文化遺產,1,79-88。
李良玉(2021)。女子教育是當前的一個問題嗎?從懷念金陵女子大學說起。生活教育,1,16-22。
李娟(2009a)。吳貽芳與金陵女子大學職業女性的培養。繼續教育研究,3,49-50。
李娟(2009b)。金陵女子大學畢業生高深造率原因探析。教育發展與研究,14,146-147。
李娟(2009c)。金陵女子大學與中國近代職業女性的培養。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5(2),73-74。
李蓉、杜學元(2013)。「厚生」之道—試述吳貽芳女子高等教育思想之精髓。文史博覽,3,4-8。
沈雪梅(2008)。金陵女子大學校園考。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37-41。
孟方圓(2021)。金陵女子大學德育活動研究—以校刊為中心的考察。揚州大學學報,25(1),61-68。
孟歡歡、王鵬(2011)。吳貽芳女子體育思想管窺。教育評論,5,153-155。
金一虹(2006)。民國時期女子高等教育的性別議題—以金陵女子大學為個案。婦女研究論叢,2,43-49。
金一虹(2015)。抗日烽火中的知識女性—以「金陵女大人」為例。婦女研究論叢,4,60-72。
金邦荃(2016)。金陵女子大學營養教育回顧。營養學報,38(5),517-520。
金慧俠、許家成(2015)。論金陵女子大學的體育教育。蘭臺世界,19,120-121。
宣磊、楊少波(2015)。基於價值評估的歷史風貌區保護系統的構建與應用—金陵女子大學歷史風貌區保護規劃。安徽建築,5,55-60。
封小平(2006)。堅毅中閃爍智慧—記中國第一位女子大學校長吳貽芳先生。浙江檔案,9,41。
胡藝華(2007)。金陵女子大學的辦學特色初探。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9(3),16- 20。
苑青松(2009)。20 世紀初中國教會大學的特點及其現代意義。高等教育研究,30(6),80-86。
倪月如(2017)。民國時期女子教會大學的本土化演進與意義。教育科學論壇期刊,16,97-99。
孫國鋒、孫玉珠(2011)。金陵女子大學歷次學生運動回顧 1915-1951。重慶科技學院學報,18,156-158。
徐婷婷(2015)。文化衝突視角下的金陵女大研究。高等理科教育,2,120-125。
袁景蒂(2018)。金陵女子大學自主招生探析。教育與考試,1,26-30。
張永廣、李亞娟(2007)。對民國時期金陵女子大學女性取向體育教育考察。婦女研究論叢,3,33-38。
張姍(2011)。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概覽:記華北協和女子大學。山東女子學院學報,5,64-69。
張春花、趙媛(2017)。金陵女子大學導師制的形成與實踐。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113-119。
張素玲(2008a)。金陵女子大學的性別文化與女學生身分認同研究。許昌學院學報,27(1),99-103。
張素玲(2008b)。民族主義運動中金陵女子大學學生行為研究。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2),105-109。
張素玲(2010)。民國時期兩所女子大學的比較研究。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22-44。
許紀霖(2006)。重建社會中心:近代中國的知識人社會。學術月刊,38,138-145。
陳兵兵、徐瑋瑋(2013)。文化視野下金陵女子大學的組織變遷分析。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99-104。
陳晶(2011)。金陵女子大學音樂系教學研究。藝術教育年刊,1,110-118。
陳雁(2018)。近代中國女性教育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人民論壇,8,142-144。
陳璐(2009)。論中西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南京高校建築比較談。華中建築,12,162-163。
陳巍(2014)。張肖松在現代心理學史上的地位。海峽教育研究,4,2-10。
陶嘉(1994)。舊中國教會女子大學的辦學特色:以華南女大和金陵女大為核心。平頂山師專學報,9(1),72-82。
陸妍蓉(2011)。金陵女子大學的學校管理文化模式解析。文教資料,23,37-45。
陸敏、陽建強(2007)。金陵女子大學的空間型態與設計思想評析。城市規劃,31(5),88-92。
程海霞(2010)。教會女子大學畢業生就業特點及就業力強的原因探悉。職業規劃,1,52-54。
程斯輝(2004)。論高校新生與畢業生教育:從吳貽芳在金陵女子大學的實踐談起。河北師範大學學報,6(1),87-92。
張小雪(2016)。金陵永生——魏特琳在南京。黑河學刊,2,78-79。
黃琴(2021)。教師人才培養觀促進高校教師專業成長—論吳貽芳先生的教師人才培養觀。大學教學與教育,2,24-26。
黃巍(2015)。晚清民初遼寧地區女性的政治參與和社會生活。學理論,26,90-91。
楊家余(2010)。論金陵女子大學「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辦學模式。西安郵電學院學報,4,148-151。
楊家余、王紅巖(2010)。吳貽芳女子高等教育思想述評—以金陵女子大學為例。黑龍江高教研究,2,24-27。
楊笛(2012)。看與被看的性別政治—民國時期金陵女大女生和金陵大學男生的故事。婦女研究論叢,6,82-86。
楚超超(2005)。理性與浪漫的交織-解讀金陵女子大學校園建築。華中建築,23,164-167。
董黎(2004)。金陵女子大學的創建過程及建築藝術評析。華南理工大學學報,6(6),57-61。
詹麗萍(2013)。吳貽芳高等教育思想研究。滄州師範學院學報,29(1),113-115。
熊筱燕、劉晶晶(2012)。高校財務治理的歷史之鑑:以金陵女子大學為例。會計之友,12,149-152。
劉香溪(2015)。論吳貽芳的英語教學方法與實踐。蘭臺世界,24,156-157。
劉媛媛(2017)。英語教育在民國新女性認同建構中的作用:以金陵女子大學為個案的研究。婦女研究論叢,1,53-64。
劉鵬、顧淵彥、楊聖濤(2008)。民國時期的金陵女子大學的體育專業教育。體育學刊,15(4),53-56。
樊晶、李純蛟(2011)。吳貽芳教育思想對當代女大學生培養的啟示。文史博覽理論,10,9-11。
歐濤(2011)。金陵女子大學職業探析。文教資料,35,171-172。
鄧欣紅、張園園(2018)。試論吳貽芳「全人格教育」思想特徵及其實施路徑。青春歲月,11,92-93。
盧潔峰(2012)。金陵女子大學建築群與中山陵、廣州中山紀念堂的聯繫。田野新考察報告,2,192-200。
錢煥琦(2009)。論南京隨園地區跨越四個世紀的女子教育傳統。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6,51-54。
錢煥琦(2014)。精英是怎樣練成的-金陵女子大學人才培養研究。山東女子學院學報,6,78-83。
魏靜(2014)。金陵女子大學人格教育思想評析。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5,64-66。
龐媛媛(2014)。在華教會女子大學與民國時期的女子高等教育。哈爾濱學院,35(9),114-117。
嚴海建(2018)。「金陵家庭」的話語與實踐:金陵女大的家庭認同研究。南京社會科學,5,149-156。
四、學位論文
丁綺雯(2018)。金陵女子大學校史漢譯項目報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英語筆譯系。
王麗霞(2008)。民國初期(1912-1927)女子教育發展與女子教育思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河北大學教育史研究所。
任玉瑛(2021)。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民國建築的沿革與保護利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李昌華(1980)。清季四川開民智運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
李愛花(2020)。性別、科學與社會:以中國早期科學女博士為中心的考察〔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
李燕(2017)。近代蘇南女教育家教育生活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江南大學教育學系。
沈輝(2017)。基於校訓的中國近代大學組織文化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曲阜師範大學高等教育學系。
肖茂普(2020)。教會學校對中國近代留學教育的影響研究(1839-1952)〔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肖璐(2019)。民國時期金陵女子大學的舞蹈教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京藝術學院音樂與舞蹈學系。
徐婷婷(2016)。解讀金陵女子大學:性別衝突的視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曲阜師範大學高等教育學系。
徐寧(2013)。女校與近代江南社會的變遷(1850-1931)〔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
張琳(2019)。中國近代教會女子大學通識教育的起步與轉承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四川師範大學高等教育學系
張騰飛(2015)。淺析民國大學校長吳貽芳的領導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京大學高等教育學系。
張蘭(2011)。金陵女子大學和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河北師範大學教育學原理研究所。
陳兵兵(2013)。金陵女子大學校園生活研究(1915-1937)〔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曲阜師範大學高等教育學系。
鹿偲琳(2018)。金陵女子大學校園規劃與建築營建研究(1917-1945)〔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南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及遺產保護研究所。
彭展展(2015)。民國時期南京校園建築裝飾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設計藝術學系。
曾芳苗(1996)。民國教會女子教育-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個案研究(1915-1951)〔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系。
楊蘭英(2009)。教會女子大學在中國社會的歷史演變〔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系。
董佳怡(2019)。七姊妹文理學院和金陵女子學院漢譯項目報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英語筆譯系。
赫思童(2017)。教育家吳貽芳個體成長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津師範大學教育史學系。
貳、英文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China (1910). The education directory for China. Methodist Publishing House.
Gregg, A. (1946). China and educational autonomy: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protestant educational missionary in China 1807-1937.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Kwok, P. L. (2010). Chinese woman and Christianity 1860-1927. Scholars Press.
Wallance, L. (1956). Hwa Nan college:The woman’s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College in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