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辛慈宜
Tzu-yi Hsine
論文名稱: 九年級學生對於『圓的角』之原生分類與角度判別之推論形式
The primary classification of and inferring ways to evaluate angles relating to circles for the ninth graders
指導教授: 謝豐瑞
Hsieh, Feng-Ju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中文關鍵詞: 直覺原生分類推論形式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1下載:3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基於學生在「圓的角」單元解題時,常受到眼前圖形的影響,顯現早在解題前、甚至是老師教學前腦袋裡已經有既有的直覺想法在運作。因此,研究者依此想法,於本研究中探討九年級學生在教學前對於「圓的角」的原生分類,以及學生在教學前與教學後判別「圓的角」角度大小的推論形式。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台南市一所公立國中,A、B組學生各兩班,共計學生135人,利用所發展出的開放性問卷收集質的資料,有效問卷共計121份。利用全體樣本學生所真實呈現的資料,進行歸類、統整、分析。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如下:
    1.學生在教學前對於「圓的角」的原生分類類型共有『圖形型態類型』、『角度性質類型』、『一重圓-角關係類型』、『二重圓-角關係類型』四種,前兩類型的分類主要聚焦在所抓取的「物件及其相關聯想」上,後兩類型的分類主要聚焦在所抓取的「物件關係」上。而影響分類結果的原因可能有:『訊息刺激的差異』、『認知差異』、『定義差異』、『抓取物件與關係的差異』,而後兩者主要影響的是四種原生分類類型中,『一重圓-角關係類型』、『二重圓-角關係類型』的分類類型。
    2.學生在教學前對於尚未學過的「圓周角」、「圓內角」題型或者「圖形複雜」、「條件內隱需推論」的題型,其推論形式主要以『直觀』或『直觀推論』為主。而教學後除了「非邏輯可推論性」問題本來就不容易以數學邏輯推論外,其餘題型皆能改以『數學邏輯推論』的推論形式為主。而影響推論形式差異的原因可能有:『題型結構的差異』、『角的類型差異』、『學生程度的差異』的影響,其中影響不同程度的學生在教學前與教學後推論形式差異的可能原因有:『視覺』、『直覺法則』、『情意層面』的影響。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暨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分類 ……………………………………………………6 第二節 直覺vs.邏輯 …………………………………………9 第三節 直覺法則 ………………………………………………1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7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20 第三節 研究樣本 ………………………………………………2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4 第五節 研究步驟 ………………………………………………26 第六節 研究限制 ………………………………………………28 第肆章 『圓的角』的原生分類 第一節 「圓的角」的原生分類結果 …………………………31 第伍章 角度大小的推論形式 第一節 教學前後推論形式之差異………………………………57 第二節 不同程度學生推論形式之差異…………………………81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89 第二節 建議 ……………………………………………………92 參考文獻 第一節 中文部份 ………………………………………………94 第二節 英文部份 ……………………………………………95 附錄 附錄(一) 「圓的角」的原生分類問卷 ………………………96 附錄(二) 「圓的角」角度大小的推論形式教學前問卷 ………97 附錄(三) 「圓的角」角度大小的推論形式教學後問卷 ………104 附錄(四) 「圓的角」角度大小的推論形式統計結果 …………105

    一、中文部份
    1.G.Polya(1957):How to Solve It怎樣解題(張憶壽 譯,1978)。台北市:長橋出版社。
    2.Jean Piaget & Barbel Inhender(1958):兒童的早期邏輯發展 (陸有銓、華意蓉 譯,1989)。台北市:五洲長橋出版社。
    3.Ricahard R. Skemp(1987):數學學習心理學 (陳澤民 譯,1995)。台北市:九張出版社。
    4.王仲春、李元中、顧莉蕾、孫名符(1995):數學思維與數學方法論。台北市:建宏出版社。
    5.杜聲鋒(1997):皮亞傑及其思想。台北市:遠流。
    6.李其維(1998):皮亞傑心理邏輯學。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7.邵強進(2009):邏輯與思維方式。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
    8.俞筱均(1982):人類智慧探索者。台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9.胡炳生(1995):數學解題思維方法。台北市:九章出版社。
    10.洪有情等(2009):國中數學第四冊。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1.洪有情等(2010):國中數學第五冊。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2.羅增儒,鐘湘湖(2000):直覺探索方法。新竹市:凡異出版社。
    13.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 國民教育司
    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14.蔡秉恆、黃天佑(2005):直覺法則對兒童數學概念影響之研究。台南大學學報(數理與科學類),39卷(1),P91~P109。
    15.王佳欣(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分類技能之探討---以認識校園植物活動為例。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6.陳柏棻(1994):職前生物教師動物分類之另有概念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7.莊志彥(1999):國小學童知覺選擇與動物分類概念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系碩士論文。
    18.鄭勝鴻(2004):於動態幾何巨集環境下國中生證明概念與技能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19.謝展文(2000):直覺法則對於數學及科學學習的影響—以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生為對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份
    1.Stavy, R. & Tirosh, D. (2000):How Students (Mis-)Understand Science and Mathematics。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