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簡淑婕
Chien Shu-Chieh
論文名稱: 高職學生參與定向越野流暢經驗與團隊凝聚力及身心健康關係研究
The Relevance of Orienteering on Flow Experience, Team Cohesion and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 張少熙
Chang, Shao-Hs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6
中文關鍵詞: 定向越野流暢經驗團隊凝聚力身心健康
英文關鍵詞: orienteering, flow experience, team cohesion,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98下載:4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參與定向越野前後對於高職學生流暢經驗與團隊凝聚力及身心健康各變項間的差異與相關情形。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之一、二年級學生共計312人,於2010年9月至10月間進行連續六週共12節的定向越野課程,採用問卷調查法於課程前、後分別施測,問卷內容包括人口背景變項、流暢經驗、團隊凝聚力及身心健康四大部份,並輔以開放式題項以檢核量化結果,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 定向越野能提升學生自覺身體健康狀況、運動喜愛程度及校園環境熟悉度。
    二、 不分性別、年級、科別的學生參與定向越野後皆能有效提升流暢經驗、團隊凝聚力與身心健康。
    三、 不同性別、科別、自覺身體健康狀況、喜愛運動程度、學校環境熟悉度在流暢經驗、團隊凝聚力與身心健康上均有顯著差異。
    四、 男生在流暢經驗及身心健康的感受高於女生,而女生的團隊凝聚力則高於男生。
    五、 流暢經驗、團隊凝聚力與身心健康間具有中度的相關性存在。
    根據以上結果,定向越野除了能用於新生訓練的認識校園活動之外,更能做為改善學生體適能以及提升女學生運動能力的活動,此外,教師若能於體育活動之初,讓學生充分了解活動目標為何,並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使活動挑戰與學生技能達平衡,讓學生投入活動中得到成就感,將能使學生融入團隊並在身心健康上獲得滿足。

    This research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relevance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flow experience, team cohesion and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which occurred during the participation in orienteering. The relationship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all these factors would be approached by using a quantitative and open-ended questionnaire. The total number of subjects was 312. They included first and second grade students from the National San-Chung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during twelve orienteering courses in six consecutive weeks from September to October, 2010. Th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before and after the courses. It included four sections: demographic, flow experience, team cohesion, and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The results were concluded as follows.
    1.Participation in orienteering helped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own health and body condition, preferences in sports, and familiarity of surroundings on campus.
    2.The students had effectively increased their flow experience, team cohesion, and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after participating in orienteering. Furthermore, this positive result was not affected by their gender, age, and major.
    3.The noteworthy differences could be found in flow experience, team cohesion, and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These varied in ages, departments, self-awareness of body condition, preferences in sports, and familiarity of surroundings.
    4.Male students had better sensation in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and flow experience than female students. On the other hand, female students had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male students in team cohesion.
    5.There was a medium level of relevance between flow experience, team cohesion, and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In brief, according to the ideas mentioned above, orienteering could not only be used as an activity to assist freshmen in being familiar with a new campus, but also improve students’ physical ability and encourage femal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activities. Moreover, before the physical activity began, the instructor needed to particularly explain the purpose to students; after it started, the instructor also had to ensure students learned every new skill gradually. In this way, students were able to enhance their fulfillment by overcoming different levels of challenges in orienteering. Eventually, students had learned precious experience and obtained contentment in both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and team cohesion.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i 論文授權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v 目次……………………………………………….……………...…………...vi 表次……………………………………...…………………………...….…..viii 圖次………………………………………...……………………………..….xi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研究問題………………………………………………..………5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8 第貳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定向越野之意涵與效益……………………………...……….10 第二節 流暢經驗之意涵與相關研究…………………………………26 第三節 團隊凝聚力之意涵與相關研究………………………………41 第四節 身心健康之意涵與相關研究…………………………………56 第五節 本章總結………………………………………………………64 第參章 研究方法……………………………………………………………66 第一節 研究架構………………………………………………………66 第二節 研究流程………………………………………………………67 第三節 研究對象………………………………………………………68 第四節 研究工具………………………………………………………69 第五節 實施程序………………………………………………………83 第六節 資料處理方式…………………………………………………86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88 第一節 參與定向越野高職學生人口背景變項、流暢經驗、團隊凝聚 力及身心健康現況分析……………………………….………88 第二節 參與定向越野前後高職學生在背景變項、流暢經驗、團隊凝 聚力與身心健康之差異情形……………………………...…101 第三節 參與定向越野後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在流暢經驗、團隊凝聚力 與身心健康之差異情形…..……………………………….…113 第四節 流暢經驗、團隊凝聚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情形分析..…...…137 第五節 學生參與定向越野後心得回饋分析與討論……………..…14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156 第一節 結論………………………………………………..…………156 第二節 建議………………………………………………..…………159 參考文獻…………………………………….……………………..….……162 中文部分……………………………………..………………..………162 西文部分…………………………………….………………...………171 附錄………………………………………..………………………..………175

    一、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定向越野協會(2009)。98年度C級裁判講習會研習手冊。臺北市:中華民國定向越野協會。
    中華民國定向越野協會(2011)。關於定向。上網日期:2011年4月20日,取自中華民國定向越野協會網頁:http://www.orienteering.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8&Itemid=53
    王立平(2008)。山東省高校定向運動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山東體育科技,30(2),68-69。
    王加微(1990)。行為科學(初版)。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王明月(2010)。桌球教練領導行為與組織氣氛、團隊凝聚力、運動  滿意度之結構模式。大專體育學刊,12(3),53-64。
    王美文(2006)。臺北市國小女性教師身心健康模式之研究--以結構方程模式(SEM)驗證。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柏森(2008)。慢速壘球參與者之參與動機、團隊凝聚力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建楠、吳重達(2006)。青少年之身心發展及行為表現。基層醫學,21(11),326-332。
    尤秀菁(2008)。臺中縣某國中學生健康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方慎思(2008)。2008年亞洲盃巧固球代表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及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朱志強(2008)。定向越野運動:高校素質教育的良好方法。河南工業大學學報,4(3),126-128。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朱敬先(2002)。健康心理學:心理衛生。臺北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宇炫明(2007)。南投縣高中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江季蓁、劉影梅、何卓飛、洪嘉文、呂生源(2009)。不同國家兒童及青少年身體活動的推薦量與政策比較[電子版]。國民體育季 刊,38(3)。
    余明錦(2008)。衝浪參與者流暢經驗與休閒衝突之相關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沈盛圳(2008)。神馳:臺灣單車環島旅行體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沈輝、張惠紅、寧常峰、尹紅松、李曉智(2010)。定向運動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2(1),112-125。
    李金治(200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欣瑩(2000)。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 、因應行為  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秀穗(2001)。運動團隊凝聚力。大專體育,52,130-137。
    李姿怡、郭正德、畢璐鑾(2011)。拔河選手團隊凝聚力與比賽流暢經驗之研究。嘉大體育間康休閒期刊,10(2),103-115。

    李建志(2002)。合球選手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哲明(2007)。學習風格與神馳經驗對國小學童數位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李素箱、徐志輝、許吉越(2010)。流暢體驗、從社會支持到幸褔感的中介角色-以柔道選手為例。運動休閒參與研究,5(4),  106-120。
    李廣存、張林(2007)。定向運動對大學生的影響。唐山師範學院學  報,29(2),84-85。
    林百也、黃長發(2008)。中部地區大學生休閒覺知自由與休閒流暢經  驗之研究。臺中學院體育,5,88-105。
    林志遠、張君如(2005)。校園定向運動教學之設計與實踐。中華體育,  19(2),64-74。
    林志遠、張君如(2008)。校園(公園)定向運動之賽程設計探析。大專體育,97,1-7。
    林尚武(2002)。運動流暢經驗。大專體育,60,99-103。
    林育麟、聶喬齡(2011)。運用體育課流暢經驗提升課程學習動機。中華體育季刊,25(2),337-343。
    林禹良(2004)。定向運動發展概況。大專體育,70,95-98。
    林恬、程麗珍(2006)。高校定向運動教學實踐研究。溫洲學報,19(4),60-64。
    林建豪(2006)。國小學童身體質量指數、身體型態、基本運動能力與學業成績之相關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5,96-109。
    林春豪(2007)。宜蘭地區高齡婦女晨間休閒運動涉入與身心健康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晏新(2007)。小型賽車參與者涉入程度、流暢經驗與行為意圖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清和(2001)。教練心理學。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林淑雲(2005)。國小學童課間身體活動強度與體適能表現暨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淑惠、黃韞臻(2010)。臺灣中部地區大學生獨處能力、生活壓力  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1),33-62。
    林新龍(2007)。休閒運動涉入對國人身心健康之關連性探討。雲科  大體育,10,59-65。
    邱仕杰(2008)。衝浪參與者活動涉入對流暢經驗及休閒覺知自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思慈、林欣怡、張家銘(2010)。登山自行車騎士專門化、環境屬  性、流暢體驗與場所依戀之關係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  10(1),65-92。
    卓俊辰(2001)。大學生的健康體適能。臺北市:華泰。
    吳明彥(2005)。如何繪製簡易校園定向運動地圖:以中正大學為例。大專體育,76,85-89。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設計分析實務。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
    吳奕勝(2003)。高中男子排球選手隊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姿瑩(2006)。定向運動C級教練專業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南大學運動與健康研究所,臺南市。
    吳常榮(2009)。國中學生電子運動遊戲涉入、流暢體驗與課業壓力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崇旗、巫昌陽(2008)。定向運動課程對生活效能與團隊凝聚力之  影響研究。運動與休閒管理學報,5(2),19-31。
    吳崇旗、謝智謀(2010)。繩索挑戰課程對大學生冒險教育生活效能  與團隊凝聚力之影響。人文社會科學研究,4(1),74-91。
    吳慧卿(2001)。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 、團隊凝聚力及  滿意度關係之實證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  育系,臺北市。
    洪家祐(2008)。遊戲情境中之自我效能與自我調節對心流經驗的影  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韋 磊(2009)。大專院校籃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爲、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島嶼觀光研究,2(2),1-8。
    姜淑惠(1999)。這樣吃最健康。臺北:圓神出版社。
    馬玉濱(2006)。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衝突及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以臺  北市高中籃球校代表隊知覺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臺北市。
    孫任弘(2008)。定向運動在臺灣。大專體育,94,113-117。
    高大維(2007)。定向運動參與者動機與體驗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
    高堂堯(2009)。定向越野比體力鬥智力。人間福報,2011年6月11日,取自http://www.merit-times.com.tw/epaper.aspx?Unid= 144127
    修慧蘭(1985)。臺北市就業者的休閒狀況與休閒倫理觀。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徐靜芳(2002)。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莫 道(2004)。九十二學年度大專院校校園定向運動研習會研習手  冊。臺北: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許志賢、黃于庭、鄭志成(2009)。休閒活動參與對國小教師身心健  康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4(1),1-20。
    許家禎(2007)。冒險性遊憩活動參與者遊憩動機、遊憩涉入與流暢體驗之研究—以生存遊戲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  學,臺南市。
    許耀文、鍾志強、蔡瑋娟、黃孟立(2010)。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對身心健康的影響之研究-以雲嘉地區幼教師為例。運動休閒餐旅研  究,80-105。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上網日期:2011年5月20日,取自國民教育司網址  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黃孟立(2005)。深度休閒流暢經驗之研究-以晨泳會員為例。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黃昱仁(2010)。青少年健身運動自我效能、流暢經驗、需求滿足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黃政傑(1996)。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頁1-48)。臺北市:漢文。
    黃惠芝(2008)。不同運動項目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  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1),145-156。
    黃寶雀(2001)。團隊凝聚力對運動團隊的影響。大專體育,53,92-98。
    黃韞臻、林淑惠(2009)。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以中部五所大學爲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8(1),41-56。
    郭文成(2008)。團隊目標設定的介入對國小排球選手團隊凝聚力之影  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郭宏仁(1997)。定向運動簡介。大專體育,29,11-14。

    郭芳坤(2010)。國小學生參與休閒活動對身心健康差異之研究。運動健康休閒學報,1,81-101。
    郭肇元(2003)。休閒心流經驗、休閒體驗與身心健康之關係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心儀(2012)。鼓之撼動~太鼓隊學生流暢經驗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首府大學,臺南市。
    陳云富、張健忠(2006)。定向運動提高女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實驗研  究。浙江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9(1),103-106。
    陳世雄(2011)。臺北市國小體育班與普通班運動代表隊團隊凝聚力與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長明、廖運榮(2002)。競爭與合作對團隊凝聚力的影響。大專體育,  59,101-107。
    陳宛螢(2008)。攀岩活動參與者神馳狀態與時間扭曲感變化相關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陳春安(2011)。路跑運動參與者流暢體驗與休閒效益之關係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0, 230-244.
    陳美惠(2007)。高高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彥瑋(2005)。國小美術班學生興趣、心流經驗與學習成就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建彰、林柏化(2010)。大專院校甲組桌球選手團隊成績表現對團隊  凝聚力的影響之研究。淡江體育,13,76-88。
    陳恒義(2008)。校園定向運動項目價值研究。職業時空,4(12),159。
    陳威勳、張家銘(2008)。多元智慧應用於定向運動課程規劃之探討。  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1),195-205。
    陳敬能(1998)。週休二日對運動休閒教育之啟示。大專體育,40,  131-135。
    曾巧芬(2000)。護理實習學生休閒、生活壓力及身心健康相關研究—以臺北護理學院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市。
    曾振源(2011)。定向越野運動教練專業能力認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
    喻禮國、黃娟娟(2011)。甲二級大專籃球教練領導行為對球員自信心與團隊凝聚力之影響。高應科大體育,10,1-10。
    張志成(1996)。運動團隊凝聚力概況之探討。大專體育,28,111-117。
    張志成、蔡守浦、賴正全(2003)。團隊大小對團隊凝聚力影響之研究。  臺灣運動心理學報,2,33-45。
    張永進(2003)。運動員目標涉入、自覺能力、目的狀態與覺醒對流暢經驗頻率及強度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張永進(2004)。高峰表現、高峰經驗與流暢經驗之比較。大專體育,71,153-159。
    張孝銘、王照欽、王梅子(1999)。休閒需求、遊戲性與休閒參與流暢  體驗之相關研究—以夜二專學生為例。體育學報,27,81-90。
    張育彰(2007)。身心健康與壓力調適 。2011年5月20日,取自優活健康網,網址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3989
    張育瑋、簡瑞宇(2007)。大學生休閒覺知自由與休閒流暢經驗之相關研究以虎尾科技大學學生為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2,74-86。
    張秋蘭(1999)。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6)。教育心理學。臺灣東華書局:臺北市。
    張 琪(2007)。領導型態、組織氣氛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以臺北縣政府體育處體育志工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臺北市。
    張 淼(2008)。跆拳道教學對高校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遼寧科技大學學報,31(5),554-557。
    張新安、劉宗偉(2003)。定向運動:一項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時尚運動。河南師範大學學報,31(3),86-89。
    焦建軍、李宏印、張勇(2006)。對體育專業開設定向運動新課程的  探討。檜林學院學報,16(2),82-84。
    楊昌展(2009a)。從世界運動會與世界錦標賽成績探討國際徒步定向越野競賽實力。中華體育季刊,23(3),157-169
    楊昌展(2009b)。影響定向越野運動表現的因素與其訓練方法。大專體育,102,115-123
    楊秋月(2007)。多重角色婦女之健康促進生活、社會支持對其角色壓  力與身心健康關係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臺北市。
    楊 峰(2008)。定向運動對普通高校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39-40。
    詹棟樑(2006)。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師大書苑。
    聞祝達、李聖堂(2008)。定向運動與環境創意教學應用。地圖,18,  117-125。
    劉安彥、陳英豪(1994)。青年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劉坤宏(2002)。彰化縣國中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淑慧、王惠民(1995)。實用運動心理問答(一版)。臺北市:浩園  文化出版。
    劉榮、張凡(2008)。藝術類院校體育課的新形式。職業時空,4(9),62。
    劉影梅、陳美燕、蔣立琦、簡莉盈、張博論、洪永泰(2007)。促進學生健康體位之全國性整合計畫。護理雜誌,54(5),30-36。
    蔡巧玲(2005)。休閒潛水者性別角色與休閒涉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蔡芬卿、周宏室(2007)。大專興趣選項體育課學生流暢經驗與學習滿  意度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40(4),37-50。
    蔡春霞、揚月敏、郭華英(2005)。定向運動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的影響研究。福建體育科技,24(2),54-55。
    鄭巽元(2011)。臺北市國小學童游泳運動參與、學習滿意度對身心健康狀況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鄭照順(1999)。青少年生活壓力與輔導。臺北:心理出版社。
    蔣憶德、陳淑滿、葉志仙(2001)。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  關研究。體育學報,30,195-206。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師大書苑:臺北市。
    盧俊宏(2000)。運動的心理效果。載於簡曜輝(主編),運動心理學  (頁75-86)。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賴姍姍(2004)。運動員滿意度、團隊支持對團隊承諾、團隊凝聚力、  離隊傾向及練習表現之影響:以大專乙組游泳選手為例。大專體  育學刊,6(2),119-130。

    魏鈺娟、楊榮俊(2011)。休閒健身運動的流暢經驗與幸福感之探討。屏東教大體育,14,142-152。
    謝維玲(譯)(2009)。運動改造大腦:EQ和IQ大進步的關鍵。新北市:野人文化出版。(Ratey, J. J., & Hagerman, E., 2008)
    蕭詠琴(2004)。大學社團參與經驗與心流經驗相關之研究--以國立  臺灣大學學生社團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市。
    聶喬齡(1999)。心理技能、運動表現與運動流暢經驗的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聶喬齡(2000)。不同性別、運動項目、經驗長短及特質性焦慮在運  動流暢經驗上的差異。中華體育季刊,14(2),116-123。
    蘇迺棻(2004)溯溪參與者非學業性自我概念對流暢經驗的影響暨驗  證流暢原始模式與四向度模式。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  大學,雲林縣。
    二、 西文部分
    Carron, A. V. (1982). 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 Interpretations and consideration.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4(2), 123-138.
    Csikszentmu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San Francisco: Josey-Bass.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Csikszentmihalyi, M. (1988). The flow experience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human psychology. In M. Csikszentmihalyi, & I. Csikszentmilhalyi (Eds.), Optimal experience :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1997). 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sikszentmihalyi, M., &Csikszentmihalyi, I. (Eds.). (1988). Optimal experience :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New York: Cambridge.
    Csikszentmihalyi, M., & LeFevre, J. (1989). Optimal experience in work and lei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5), 851-822.
    Ghani, Supnick, & Rooney. (1991). The experience of flow in computer-mediated and in face-to-face group. In Proceedings of the Twel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 (pp.229-237). New York.
    IOF (2012). About Orienteering. Retrieved May 13, 2012, from 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Federation Web site: http://orienteering.org/about-orien teering/
    Jackson, S. A. (1996). Toward a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the flow experience in elite athlete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7(1), 76-90.
    Jackson, S. A., & Csikszentmihalyi, M. (1999). Flow in sport:the key to optimal experiences and performances. Champaign, IL : Human Kinctics.
    LeUnes, A. D., & Nation, J. R. (1989). Sport psychology. Chicago, IL: Nelson-Hall.
    Massimini, F., & Carli, M. (1988). The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flow in daily experience. In M. Csikszentmihalyi & I. S. Csikszentmihalyi (Eds.).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pp.266-287).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oneta, G. B., & Csikszentmihalyi, M. (1996).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challenges and skill on the quality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4(2), 275-310.
    Novak, P. T., & Hoffman, L. D. (1997). Measuring the Flow experience Among Web Users. Retrieved June 13, 2011, from http://elabresearch.ucr. edu/blog/uploads/papers/Measuring%20the%20Flow%20Experience%20Among%20Web%20Users%20%5BHoffman,%20Novak%20-%20July%201997%5D.pdf
    Pellegrini, A. D. (1992). Kindergarten children’s social-cognitive status as a predictor of first- grade success.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7(4), 565-577.
    Telama, R., Yang, X., Laakso. L., & Viikari, J. (1997).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s predictor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young adulthood.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13(4), 317-323.
    WHO (2010). Global Strategy on Diet,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 Retrieved May 21, 2011, from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eb site: http://www.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y/pa/en/index.html
    WHO (2011). Physical Activity and Young People. Retrieved May 21,  2011, from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eb site: http://www.who.int/ dietphysicalactivity/factsheet_young_people/en/index.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