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宗達
論文名稱: 福衛二號立體像對產製數值地表模型之適用性分析
指導教授: 張國楨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9
中文關鍵詞: 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立體像對數值地表模型空間自相關分析
英文關鍵詞: Formasat2 Stereo Pair, Digital Surface Mode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2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福衛二號是國人自行研發設計的自主遙測衛星,在飛行過程中可進行前後左右不同角度的擺動,因此福衛二號可藉由前後擺動取得大範圍的同軌立體像對(along track stereo-pair),經後續影像處理後可產製出數值地表模型資料。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福衛二號立體像對產製數值地表模型之高程精度,以及地形因子對高程精度之關連性,並透過對以上兩者的探討,提出衛星立體像對所測繪產製之數值地形模型在實際運用上的適用性。
    本研究以VRS-RTK現地測量資料進行精度檢測分析,現地測量獨立檢核點分析之結果,高程誤差量均方根值為3.76公尺、LE95為7.37公尺;現地測量連續檢核點分析之結果,高程誤差量均方根值為4.78公尺,LE95為9.87;利用5公尺數值航測DSM進行實驗比對檢測分析之結果,實證區的均方根值約介於4.19 ~ 5.38公尺間,LE95值介於8.22 ~ 10.54公尺間。
    在誤差量空間分析方面,依據全域空間自相關與區域空間自相關分析之結果,福衛二號立體像對所產製之數值地表模型的高程誤差量在空間分佈上會有特例點(outliers)的差異的現象存在,而且高程誤差量較大的特例點出現比例會隨著坡度、地形崎嶇度等因子的提高而增加,且坡度>25度以上的區域,各坡向間的出現特例點的比例會有差異。因此在適用性方面,本研究提出三點建議:
    (1)人為建物部分因福衛二號立體像對本身空間解析度不足,以及高程精度只能監測樓層數較高的建築,因此較不適用。
    (2)在地形影響方面,山脊、山谷等處有較大的高程誤差量出現,邊坡上的高程誤差量則需考慮到坡度-坡向的綜合影響,尤其在坡度較大的區域,各坡向間的誤差量會有差異存在。
    (3)在崩塌地檢測方面,較適用於丘陵區或山區邊坡大規模的崩塌地崩塌量檢測。

    Formosat-2 satellite is the Taiwan’s first developed and manageable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It can rotate in row/pitch direction and get stereo-pair、which can be used to extract DSM、form along-track rotation. The study has three aims. The first is to analyze the precision of the Formosat-2 DSM、which extracted from FORMOSAT-2 stereo-pair. And the Second i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to the FORMOSAT-2 DSM precision and the terrain element、Then point to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Formosat2 DSM .
    In the study、the author first used the technology of the RTK-VRS to examine the precision of the Formosat2 DSM. The results of on-site static measure indicate that RMSE is 3.76m and LE95 is 7.37m. On the other hand、the results of on-site dynamic measure indicate that RMSE is 4.78m and LE95 is 9.87m. Secondly、the author used the digital aerial DSM to examine the precision of the four selection study area in Pa-kua Tableland、an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RMSE is about 4.19m to 5.38m and LE95 is about 8.22 to 10.54.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the author has found the elevation error of the Formosat2 DSM have spatial cluster phenomenon、called as outliers、i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outliers occurrence percentage are highly related to the terrain slope、roughness、and aspect which slope is greater than 25 degrees.
    The applicability of Formosat2 stereo pair generates DSM are as follows:
    (1) The Formosat2 DSM is not suitable to monitor the urban area. Because the Formosat2 image spatial resolution is not high enough to recognize the man-made building boundary and the elevation precision only can monitor the building which elevation is greater than 5m.
    (2)In the field of terrain effect、The Formosat2 DSM has more error on ridges and valleys. Moreover、the error on hillside should be considered with the slope-aspect effect、especially on steep area.
    (3)In the aspect of landslides monitoring、the Formosat2 DSM may be suitable to examine the landslides collapse volume.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一、災害頻仍的台灣大地 1 二、數值地形模型的發展 2 第二節 研究重要性與目的 7 一、分析衛星立體像對產製數值地形模型之高程精度 7 二、分析數值地形模型之高程精度與地形因子之關聯性 7 三、探討衛星立體像對產製數值地形模型之適用性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福爾摩沙衛星二號之特性 9 一、軌道特性 9 二、成像原理及後續影像處理 10 第二節 衛星立體像對(stereo-pairs)產製數值地表模型流程 13 一、立體像對(stereo-pairs)取像方式 14 二、幾何校正 15 三、影像匹配 17 四、小結 18 第三節 數值地表模型的精度評估方法與影響精度之環境因子 19 第四節 空間統計分析理論 23 一、空間自相關分析 23 二、小結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8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28 第二節 實驗設計 29 一、研究資料與立體像對處理 29 二、現地抽樣檢測分析 31 三、理論精度與實驗比對精度分析 31 四、精度評估指標 33 五、研究範圍的界定 33 第四章 分析結果與討論 36 第一節 現地抽樣檢測分析 36 一、現地測量獨立點抽樣檢測分析 37 二、連續點抽樣檢測分析 41 第二節 理論精度分析 45 第三節 實驗比對精度分析 46 一、四實證區精度指標分析 46 二、四實證區誤差量空間分布 48 三、空間自相關分析 5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2 第一節 結論 72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74 第六章 參考文獻 75 一、中文文獻 75 二、英文文獻 77 謝辭 79

    一、中文文獻
    王中宇、溫坤禮、葛樂矣(2008) 測量誤差分析與資料處理,五南圖書經銷

    朱健銘(2000) 土地利用空間型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晶晶(2003) 台灣知識密集服務業空間結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慶偉等 (2004) 應用華衛二號遙測影像於敏督利颱風所引發七二水災災害調查 –陳有蘭溪與大甲溪流域影像,第二十三屆測量學術及應用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367-368

    林姵伶 (2005) 應用高解析影像對產生DSM之精度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林義乾 (2006) 以影像控制區塊進行福衛二號衛星影像定位,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卓群 (2006) Lidar高精度數值地形應用於崩塌地區快速調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吳岸明、吳豐敏 (2004) 中華衛星二號影像之應用,第二十三屆測量學術及應用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359-366

    柯昱岑 (2005) 用LiDAR高精度DTM判釋順、逆向坡與斜交坡 -以陳有蘭溪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碩士論文

    洪如江 (1992) 坡地災害防治(一) 重點科技叢書第六輯,行政院國科會編印,32頁

    張智安、陳良健 (2004) 中華衛星二號衛星影像改正之研究,第二十三屆測量學術及應用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257-264。

    張國楨等 (2004) 應用ROCSAT-2影像進行七二災害評估,第二十三屆測量學術及應用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339-358

    張雅華(2007),台中市老年人口與醫療資源空間相關性研究,逢甲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偉城 (2007) LIDAR與環境調查/監測/災害防救運用 國土資訊系統通訊 第61期 p.69~79。

    陳慈仁(2001),台北市資訊軟體業與網際網路服務業區位分佈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鴻裕等 (2004) 華衛二號影像終端系統介紹,第二十三屆測量學術及應用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333-338。

    陳世師 (2006) 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立體像對產生數值地形模型之精度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

    梁蘄善(1985),地理學計量分析,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盛志澄 (1960) 由水土保持觀點論臺灣八七水災 , 臺灣銀行季刊,第十一卷,第二期,第86頁-111頁。

    蔡榮得 (2004) 中華衛星二號遙測影像融合品質分析之研究,第二十三屆測量學術及應用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17-24。

    劉永年 (2005) 福衛二號的現況與應用,福爾摩沙衛星二號應用研討會資料,中壢: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劉進金、史天元、蕭國鑫 (2005) 空載光達數值地形之水系分析初步探討,2005年台灣地理資訊學會年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D版,專業組第61篇)

    廖揚清、蔡文龍 (2005) 福衛二號影像糾正及誤差探討 ,第二十四屆測量學術及應用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地政系,141-158。

    趙鍵哲、林義乾 (2005) 福衛二號衛星影像定位精度影響因素探討,第二十四屆測量學術及應用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地政系,89-96。

    儲慶美(2005),GPS網路RTK應用,2005 年台灣地理資訊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二、英文文獻
    Anselin、L. (1995). 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LISA、GeographicalAnalysis、27 (2)、93-115.

    Hirano、A.、Welch、R.、Lang、H. (2003) Mapping from ASTER stereo image data: DEM validation and accuracy assessment,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 Remote Sensing volume 57:356-370

    Buyuksalih、G.、Oruc、M.、Topan、H.、Jacobsen、K. (2004) Geometric Accuracy Evaluation、DEM Generation and Validation forSPOT-5 Level 1B Stereo Scene,EARSeL Workshop Cairo.

    Jacobsen、K. (2003) DEM Generation from Satellite Data ,EARSeL Ghent 2003,Remote Sensingin Transition、Millpress,pp 273 – 276。

    Getis A. and Ord J.K. (1992). The Analysi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by Use ofDistance Statistics、Geographical Analysis、24 (3)、189-206.

    Mitsuharu,T.,& H. seiich (1996),DEM accuracy derived form ASTER data. ASRS、Geoscience/DTM、http://www.gisdevelopment.net/aars/acrs/1996/ts10/ts10007shtml

    Nikolakopoulos、K.G.、Lathourakis、G. (2005) Along the track vs across the track satellite stereo-pair for DTM creation,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2005. IGARSS '05. Proceedings. 2005 IEEE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Volume 8: 5324- 5327

    TOBLER、W. R. (1970). A computer model simulation of urban growth in the Detroit region、Economic Geography、46(2),234-240.

    Schenk、T.、1999、Digital Photogrammetry 、Volume I、TerraScience、pp.251~266

    Toutin、T. (2001) DEM generation from new VIR sensors: IKONOS、ASTER and landsat-7.,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2001. IGARSS '01. IEEE 2001 International Volume 3:973 – 975

    Toutin、T. (2002) Three-dimensional Topographic Mapping With ASTER Stereo Data in Rugged Topography,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VOL. 40(10),2241-2247。

    Toutin、T. (2004) Comparison of Stereo-Extracted DTM from Different High-Resolution Sensors: SPOT-5、EROS、IKONOS and QuickBird, IEEE-TGARS,42(10): 2121-2129。

    Toutin、T. Briand、P. Chenier、R. (2004). DTM Generation from SPOT5 HRS In-Track Stereo Images,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35(B1):416-420.

    Toutin、T (2006) Generation of DSMs from SPOT-5 in-track HRS and across-track HRG stereo data using spatiotriangulation and autocalibration,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 Remote Sensing 60:170–18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