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余珊儀
論文名稱: 漫叟與浯溪──元結的空間命名文章及其意義
指導教授: 黃明理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6
中文關鍵詞: 元結空間命名命名文學命名文章釋名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6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空間是展現權力的場域,命名為確立意圖的象徵,而空間命名文章的書寫則
    是傳播權力概念的載體。空間命名文章的創作自唐開始,在兩宋時期首度發展至高峰。元結將前人對於空間命名活動的零散記載,凝聚成一類獨立文體──空間命名文章。接續這個開端,古文大家韓愈、柳宗元作品問世後,更增添其知名度與能見度。直至宋代,歐、蘇二家之空間命名散文創作,不但量多質精,且更富說理意趣。
    本文以「漫叟與浯溪──元結的空間命名文章及其意義」為題,研究成果大致如下:
    其一,對先秦至唐之「空間命名活動」發展有所釐清,且對中國傳統空間命名之操作模式有初步認知。
    其二,從政經、文學、文化三方面,考究唐代「空間命名文章」興起緣由。
    其三,自《全唐文》及唐人文集中蒐羅相關文章,勾勒唐代空間命名文章發展概況。
    其四,確立元結「空間命名文章」之創始地位,並深入探察其為文要意。
    其五,以元結、柳宗元、周敦頤及朱熹文章互相參較,概知空間命名文章由唐至宋之發展異變。
    元結之空間命名作品,因文字藝術性不足,故鮮少被歷來文學批評者點名稱頌。然,若就元結之創作意圖及其文章新意來看,未能凸顯其人於空間命名文類發展上的重要地位,卻是辜負了元結特異世俗之創新精神。就唐、宋間空間命名文章的承變脈絡來看,元結創作概念,是空間命名文章的源頭活水。後來文人或繼承其「道德教化」思維,或延續其「旌吾獨有」傲氣。因文學素材本極富獨特性,故在後輩文士苦心經營下,皆能成為文壇上獨具風格之一支。是以,本文主要在重新確立元結於空間命名文類之「原創者」地位,並從中了解空間命名文學運作概況。

    漫叟與浯溪──元結的空間命名文章及其意義 【 目 次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一、考察空間命名活動之興起與流變 4 二、探究空間命名文章興起之緣由 5 三、檢視元結「空間命名文章」之價值與定位 6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6 一、相關詞意義界 6 二、取材範疇與標準 8 三、研究步驟與方法 9 第三節 相關文獻之探討 10 一、「命名文學」部份 10 二、元結研究部份 13 第二章 空間命名文章之發軔與開展 16 第一節 發軔期──先秦至隋之空間命名活動 17 一、空間命名活動之發展背景 17 二、空間命名活動之發展概況 24 第二節 開展期──唐代空間命名文章發展概況 29 一、唐代空間命名文章興起因素 30 二、唐人之空間命名文章 40 第三章 建構亂世中的桃花源──元結的空間生活樣貌 51 第一節 生命求索──避亂時期 53 一、沉潛商餘山 53 二、避亂猗玗洞、瀼溪 57 第二節 生命漫活──文官用武 60 一、樊上漫作 61 二、道州遊歷 65 三、容州求退 69 第三節 生命安頓──終老浯溪 71 一、吾家浯溪 71 二、營造浯溪 73 第四章 元結之命名興趣與空間命名文章析論 79 第一節 命名興趣──從〈自釋〉談起 79 第二節 順時衍繹──空間命名文章之分期特色 85 一、隱遊期──範式確立、為人作釋 88 二、宦遊期──儒道並立、創作高峰 95 三、仕退期──以己名物,構建「吾」地 107 第三節 文章體式──主以序、記,輔以銘、詩 111 一、山水銘文 111 二、空間名記 117 三、山水詩序 119 第四節 命名客體──空間之喜好抉擇與象徵異趣 120 一、自然空間──水石異景 122 二、建物空間──各式建亭 125 第五節 命名內涵──命名文章的儒道容受與自我投射 126 一、儒者行誼之展現 127 二、抒發不得重用之鬱悶 130 三、表彰隱遊山林之心願 131 四、旌景物之異、自我獨有 132 第五章 從元結到朱熹──論空間命名文章由唐至宋之承變 135 第一節 由「三子三溪」看文人對元結「自然命名」之繼承型態 135 一、次山開子厚之先聲 137 二、以「濂」比「瀼」,敦頤化俗 138 第二節 由朱熹看宋代理學對空間命名文章之創變 141 一、朱熹空間命名文章初探 143 二、朱熹空間命名文章之創變 154 第三節 唐、宋空間命名文章之承變脈絡 156 一、文章體裁之運用 156 二、命名動機與內涵 158 三、命名客體之選用 159 第六章 結論 161 【附錄】唐代空間命名文章簡表 165 參考書目舉要 167

    參考書目舉要
    【 編排說明 】
    1、本參考書目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為主要研究文集,第二部份為古籍,第三部分為近人專著,第四部分為期刊論文,第五部份為碩博士論文。
    2、為求編排方便,古籍部分先按朝代先後排序、再依作者姓氏筆劃多寡排列。
    3、近人專著、期刊論文及碩博士論文部份,悉依姓氏筆劃多寡排列,再依出版年先後順序排列。
    一、主要研究文集
    唐‧元結:《唐漫叟文集》,舊鈔本,朱校,集部別集類寫本,微卷。
    唐‧元結:《元次山文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景印明湛若水校本,(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唐‧元結撰、孫望編校:《新校元次山集》,(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
    唐‧元結:《篋中集》,收入《景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7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康熙揚州詩局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清‧董誥編:《全唐文》,揚州官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二、古籍
    先秦‧左丘明撰,晉‧韋昭注:《國語》,收入《四部備要》,士禮居黃氏重雕本,(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先秦‧老子注,晉‧王弼注,唐‧陸德明釋文:《老子本義》,收入《新編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先秦‧呂不韋:《呂氏春秋》,收入《四部叢刊》,涵芬樓藏明宋邦乂等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先秦‧墨翟撰,清‧孫詒讓注:《墨子閒詁》,收入《新編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先秦‧韓非撰,清‧王先慎注:《韓非子集解》,收入《新編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漢‧王充:《論衡》,收入《四部叢刊初編》,明通津草堂刊本,(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
    漢‧班固:《白虎通德論》,收入《四部叢刊初編》,江安傅氏雙鑑樓藏元刊本,(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漢‧許慎:《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漢‧趙歧注,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漢‧劉向:《說苑》,收入《四部叢刊》,上海涵芬樓借平湖葛氏傳樸堂藏明鈔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漢‧劉安撰、高誘著:《淮南子‧繆稱訓》,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鈔北宋本,(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漢‧劉歆:《西京雜記》,收入《景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3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漢‧劉熙:《釋名》,收入《四部叢刊》,上海涵芬樓借野竹齋沈氏蔵明刊本景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疏:《禮記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漢‧戴德:《大戴禮記》,收入《四部叢刊》,明袁氏嘉趣堂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漢‧韓嬰:《韓詩外傳》,收入《四部叢刊》,上海涵芬樓借野竹齋沈氏蔵明刊本景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疏:《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晉‧張華:《博物志》,收入《四部備要》,中華書局據士禮居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陸德明釋文,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解》,收入《新編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晉‧嵇康:《嵇中散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6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晉‧葛洪:《西京雜記》,(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余嘉錫撰:《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2年)。
    南朝梁‧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南朝梁‧顧野王:《玉篇》,收入《四部備要》,小學彙函本,(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南朝齊‧謝朓:《謝宣城詩集及其他兩種》,收入《叢書集成‧初編》,拜經樓叢書本,(長沙:商務印書館,1937年)。
    北朝齊‧魏收:《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
    唐‧尹知章注,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收入《新編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唐‧司空圖:《司空表聖詩集》,收入《四部叢刊》,上海涵芬樓借印海鹽張氏涉園藏唐音統籤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唐‧皮日休:《文藪》,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唐‧吳競:《貞觀政要》,收入《四部備要》,明刻本,(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唐‧李商隱:《李義山文集箋註》,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唐‧李肇:《國史補》,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3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唐‧房玄齡等著:《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7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唐‧徐堅輯:《初學記》,(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唐‧韓愈:《五百家注昌黎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唐‧顏真卿:《顏魯公文集》,收入《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後晉‧劉昫等著:《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92年)。
    宋‧王溥:《唐會要》,(臺北:臺灣商務,1968年)。
    宋‧王讜:《唐語林》,(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
    宋‧朱熹:《伊洛淵源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4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朱熹:《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宋‧宋祁、歐陽修等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9年)。
    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臺北:京華書局,1968年)。
    宋‧李廌著,明‧吳琯校:《洛陽名園記》,收入《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宋‧周敦頤:《周元公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孟元老著,民國‧鄧之誠注:《東京夢華錄注》,收入《四部刊要》,(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宋‧柳開:《柳河東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
    宋‧陳彭年等重修,民國‧林尹校定:《宋本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學海類編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
    宋‧劉子翬:《屏山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4 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歐陽修:《文忠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鄭樵著,明‧陳宗夔校:《通志》,收入《四部刊要》,(臺北:世界書局,1956年)。
    宋‧蘇軾:《東坡全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臺北:世界書局,1980年)。
    元‧脫脫等著:《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明‧徐宏祖:《徐霞客遊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明‧陸容:《菽園雜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李鏡蓉修、許清源纂:《道州志》,收入《中華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清‧徐松撰、張穆校補:《唐兩京城坊考》,(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
    佚名,清‧張閬聲校:《校正三輔黃圖》,收入《中國學術名著第六輯‧大陸各省文獻叢刊(第一集、第六冊)》,(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
    清‧達春布修、黃鳳樓纂:《九江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
    三、近人專著
    牛汝辰:《中國地名文化》,(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3年)。
    王泉根:《華夏取名藝術》,(臺北:知書房出版社,1992年)。
    王振復:《大地上的「宇宙──中國建築文化理念」》,(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
    王毅:《中國園林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潤華:《司空圖新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吉常宏:《中國人的名字別號》,(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宇文所安:《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
    安倍明義:《臺灣地名研究》,(臺北:武陵出版社,1987年)。
    何曉明:《姓名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吳在慶:《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態與文學》,(安徽:黃山書社,2006年)。
    完顏紹元:《趙錢孫李:中國姓名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卓遵宏:《唐代進士與政治》,(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
    孟亞男:《中國園林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金良年:《姓名與社會生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侯迺慧:《詩情與幽境—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臺北:東大圖書,1991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2000年)。
    范子燁:《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
    孫全文、曾文宏:《由中國文字探討傳統建築》,(臺北:大將作建築研究室,1988年)。
    孫望:《蝸叟雜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徐建順、辛憲:《命名──中國姓名文化的奧妙》,(北京:中國書店,1999年)。
    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于曉等譯:《語言與神話》,(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桂多蓀:《浯溪志》,(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耿劉同:《中國古代園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高鉁明、覃力:《中國古亭》,(臺北:南天書局,1992年)。
    曹明鋼:《人境壺天──中國園林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陳柱:《中國散文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章尚正:《中國山水文學研究》,(臺北:學林出版社,1997年)。
    傅紹良:《盛唐文化精神與詩人人格》,(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黃長美:《中國庭園與文人思想》,(臺北,明文書局,1988年)。
    黃麗容《元次山散文及創作理論——唐代古文運動先驅者文學理念新探》,(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楊承祖:《元結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漢寶德:《物象與心境──中國的園林》,(臺北:幼獅文化,1990年)。
    漢寶德:《中國的建築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潘朝陽:《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2001年)。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鄭文惠:《文學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蕭默:《巨麗平和帝王居──古代宮殿與都城建築》,(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聶文郁:《元結詩解》,(陜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聶石樵:《唐代文學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羅香林:《唐代文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5年)。
    四、期刊論文
    方介:〈元結的聖人觀〉,《故宮學術季刊》,1999年春季刊,頁67-88。
    王琦珍:〈略論元結對唐代古文運動的貢獻〉,《江西教育學院學報》,1988年第2期,頁23-29。
    王運熙:〈元結「篋中集」和唐中期詩歌的復古潮流〉,《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78年12月,頁68-72。
    丘紹瑩:〈元結詩歌理論探責〉,《興大中研論文集》,1998年7月,頁74-80。
    朱我芯:〈唐代新樂府之發展關鍵──李白開創之功與杜甫、元結之雙線開展〉,《政大中文學報》,2007年6月, 頁25-52。
    朱延春:〈試論唐元結《篋中集》〉,《麗水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88年第2期,頁60-65。
    李建崑:〈元結詩試論〉,《臺中中興大學文學院(文史學報)》,1986年4月,頁55-76。
    李炳南:〈元結與柳宗元山水文學的比較〉,《國立屏東商專學報》,1993年1月,頁1-21。
    林珍瑩:〈談元結的山水詩〉,《古今藝文》,1999年11月, 頁33-39。
    林進忠:〈唐代篆書「浯溪三銘」的書寫者〉,《書畫藝術學刊》,2007年12月, 頁11-28。
    姬沈育:〈論元結的散文成就〉,《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頁6-10。
    姬沈育:〈元結復古詩論淺析〉,《開封教育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3年3月,頁32-34。
    孫昌武:〈論元結文札記〉,《社會科學戰線》,1985年第3期,頁292-299。
    陳啟佑:〈元結山水小品探討〉,收入《古典文學(第八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4月),頁107-124。
    陳啟佑:〈元結與柳宗元〉,收入《古典文學(第十四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5月),頁149-171。
    陶生魁:〈元結《篋中集》及其文學批評觀〉,《嘉應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22卷第4期,2004年8月,頁39-42。
    黃明理:〈淺談命名文學及其在北宋的開展〉,收入《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頁659-688。
    黃炳輝:〈次山開子厚先聲說〉,《廈門大學學報》,第84卷,1986年,頁129-136。
    楊金磚:〈元結對瀟湘文學的開掘〉,《求索》,2007年第1期,頁178-180。
    熊禮匯:〈「救時勸俗」與「追復淳古」──元結古文創作論〉,《佛光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頁1-10。
    霍松林:〈元結的山水詩與山水游記芻議〉,《甘肅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頁50-52。
    薛雅文:〈元結「篋中集」校本探究〉,《東吳中文研究集刊》,2001年6月,頁151-184。
    聶文郁:〈論詩人元結的世界觀〉,《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1期,頁20-27。
    聶文郁:〈論詩人元結的世界觀(續)〉,《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2期,頁23-30。
    顏瑞芳:〈元結寓言析論〉,《教學與研究》,第16期,1994年6月,頁67-82。
    躍進:〈《篋中集》與杜甫〉,《中州學刊》,1987年第4期,頁88-90。
    五、碩博士論文
    兵界勇:《唐代散文演變關鍵》,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柯玲寧:《蘇軾命名散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秋玲:《元結及篋中集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陳啟佑:《唐代山水小品文》,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年。
    黃瑋琪:《元代文人的隱逸態度──以建物命名記為考察對象兼談其文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黃麗容:《元結散文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趙殷尚:《唐代古文運動先驅者及其散文研究: 以蕭穎士、李華、賈至、元結為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博士論文,2003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