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本土教育日益受到重視,身為歷史科教師,對本土教材的認識與編寫自是責無旁貸,於是這些年我親近板橋,探究板橋,逐漸發現它的豐富多元。
板橋位於台北盆地的中央位置,溪河流布,土壤肥沃,適合農業發展。本區古為平埔族漁獵舞台,前清早期,尚是荒野未闢之地;直到康熙末年,始有賴氏族人來墾,至乾隆十五年,更有漳州人林成祖、廖富椿同時拓墾於此,之後陸續有更多漢人來到擺接平原。
在「民番無礙、朦朧給照」、「番佃墾戶首報陞科」、「番業戶轉賣番地」三種管道下,平埔族地權逐漸流失,透過官方文書及民間地契清楚呈現。而平埔族不斷接受漢化的結果是許多傳統生活習俗逐漸消失,平埔族就如同泡沫般隱沒在漢人社會的大海裡。
征服大自然與當地原住民,幾乎是全世界墾殖英雄一致的難題,板橋拓墾先鋒林成祖初至板橋時亦是如此。林成祖一方面安撫番人,一方面興修大安圳,開墾事業大有所成,「一部大安圳的開發史,就是一部擺接地區的開拓史」,板橋由此漸次開發,土地景觀由荒埔而園而田。
街莊的成立,可視為拓墾成果重要指標,本區於乾隆五年(1740年)出現「擺接莊」一詞,說明已有漢莊成立;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以後,有漳州人在崁仔腳附近建十餘棟磚瓦店屋,帶動了街衢化現象,名「枋橋新興街」,也稱「枋橋頭街」,是板橋最早的街道;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林本源家族於崁仔腳附近,興建收租公館「弼益館」,並有商船往來板橋新莊間,促進了板橋商業的繁榮,街市更形發展;咸豐三年(1853年),林本源家族移居板橋,兩年後建板橋城,各地漳州人依附者日多,街市逐漸轉移到慈惠宮附近,以中直街最為繁榮。板橋得水運之便,逐漸成為擺接堡商業重鎮,遠如文山堡(今新店附近)的居民也都來板橋買日用品。
咸豐九年(1859年)漳泉大械鬥後,林本源家族設立「大觀義學」,將板橋歷史帶入新的里程碑──從械鬥風盛的移墾社會躍升為品詩評文的文治社會,板橋從此文風大盛。林本源家族對板橋貢獻厥偉,其義利合一、政商兩棲的家風,是維持臺灣首富地位於不墜的成功秘訣。
日人從1895年正式治臺後,以科學精神積極展開各項現代化建設。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日人將火車開進板橋,為本區挹注新的活力,奠定了板橋邁向現代化的基礎,交通優勢至今仍深深影響板橋的發展。
強調動線的日本人,拆除板橋城牆,使交通順暢無礙;大正九年(1920年)將枋橋更名為板橋,沿用至今。
在「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經濟策略下,本區農產品以稻米、蔬菜、甘蔗、香花最為重要。隨著18世紀後茶葉出口,板橋也開始步上世界經濟舞臺。
日本主導下,臺灣教育有了明顯的改變,臺灣人透過新式教育,接受近代西方文明洗禮,思想、文化、觀念都起了相當大的變化。
經清領經營、日治建設,板橋由落後而進步,由荒蕪而興盛,風貌大異於昔。板橋近代的發展如實反映當時社會變遷,成為歷史最佳見證者。
一、史料
1.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七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2.不著撰人,《淡水廳築城案卷》,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七一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3.不著撰人,《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五二種,臺北:臺灣 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4.不著撰人,《清高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八六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5.不著撰人,《清經世文編選錄》,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二九種,臺北:臺灣銀行 1966年。
6.不著撰人,《臺案彙錄壬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二七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
7.不著撰人,《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五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8.不著撰人,《臺灣教育碑記》,臺灣文獻叢刊第五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9.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臺灣文獻叢刊第九十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10.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一三種,臺北: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1961年。
11.江日昇,《臺灣外記》,臺灣文獻叢刊第六十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12.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一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13.沈葆楨,《臺灣福建奏摺》,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九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14.周元文,《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六六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15.周凱,《廈門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九五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16.周鍾瑄,《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一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17.周璽,《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五六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18.施琅,《靖海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三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19.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0五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20.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四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21.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六五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22.連橫,《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八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23.陳文達,《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0三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24.陳培桂,《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七二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25.陳璸,《陳清端公文選》,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一六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26.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27.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七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28.藍鼎元,《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二、專書
1.丁琪、鍾佩娥,《地圖革命》,臺北:大地地理,2001年。
2.山田伸吾,《臺北縣下農家經濟調查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部,明治32年(1900年)。
3.尹章義,《新店市誌》,臺北:新店市誌編纂委員會,1994年。
4.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年。
5.仇德哉,《台灣廟神傳》,雲林:信通,1979年。
6.方朱憲編,《我的家鄉 臺北縣》,臺北:臺北縣政府,1986年。
7.王一婷,《臺灣的古道》,臺北:遠足,2002年。
8.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6年。
9.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1994年。
10.王志鴻、周守真,《臺北縣的舊街》,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11.王國璠,《板橋林氏家傳》,臺北:林本源祭祀公業,1975年。
12.王國璠,《板橋林本源家傳》,臺北:林本源祭祀公業,1985年。
13.王啟宗,《臺灣的書院》,臺北:文建會,1999年。
14.王淑慧主編,《走踏臺北縣──親近板橋市》,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15.王萬邦,《臺灣的古圳道》,臺北:遠足文化,2003年。
16.司馬嘯青,《臺灣五大家族》,臺北:玉山社,2000年。
17.史明,《臺灣人四百年史》,臺北:蓬島文化,1980年。
18.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臺北:帕米爾文化,1987年。
19.亦玄,《新編臺語溯源》,臺北:時報文化,1989年。
20.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年。
21.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臺北:遠流,1996年。
22.安倍明義,《臺灣地名研究》,臺北:武陵,1987年。
23.何兆青,《板橋林家花園》,臺北: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6年。
24.何春蓀,《臺灣地質概論:臺灣地質圖說明書》,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86年。
25.吳密察、翁佳音、李文良、林欣宜,《臺灣史料集成提要》,台北:文建會,2004年。
26.吳密察監修、臺灣館編著,《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2003年。
27.吳密察總策劃,《認識臺灣歷史》,臺北:新自然主義,2005年。
28.呂江銘,《板橋慈惠宮媽祖廟慶祝建廟151週年嘉年華紀念專輯》,臺北:板橋慈惠宮管理委員會,2006年。
29.呂理德,《大河的故事 ──淡水河之歌》,臺北:時報文化,1998年。
30.李世榮、吳立萍,《臺灣的老鄉鎮》,臺北:遠足文化,2003年。
31.李汝和,《臺灣省通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
32.李信川,《認識板橋 史地、人文之旅》,臺中:臺灣教師聯盟,2001年。
33.李勉註譯,《管子今註今譯》(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34.李泰昌等,《台灣的古蹟:北台灣》,台北:遠足文化,2004 年。
35.李乾朗,《傳統建築》,臺北:北屋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36.李乾朗,《臺灣的寺廟》,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86年。
37.李乾朗、俞怡萍,《古蹟入門》,臺北:遠流,1999年。
38.李筱峰,《快讀臺灣史》,臺北:玉山社,2002年。
39.李筱峰,《臺灣史100件大事(上)》,臺北:玉山社,1999年。
40.杜福安,《十三行大冒險》,臺北: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2005年。
41.汪知亭,《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臺灣商務,1975年。
42.卓克華,《從寺廟發現歷史:台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涵》,臺北:揚智文化,2003年。
43.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臺北:聯經,1998年。
44.林朝棨,《臺灣地形》,臺中:臺灣省政府,1957年。
45.林榮旺等人編,《板橋街坊風情》,臺北:臺北縣板橋市板橋國民小學,1999年。
46.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臺北:聯經,1997年。
47.林興仁、劉如桐、林佛國主修,《臺北縣志》,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60年。
48.林衡道,《尋根探源》,臺北:黎明文化,1991年。
49.林衡道,《臺灣史蹟源流》,臺北:文建會,1999年。
50.林衡道,《臺灣歷史民俗》,臺北:黎明文化,1991年。
51.林衡道口述、林秋敏紀錄整理,《林衡道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1999年。
52.林衡道口述、徐明珠整理,《林衡道談俚諺》,臺北:中國國民黨文化工作會中央月刊社,1996年。
53.林衡道主編,盛清沂、王詩琅、高樹藩編著,《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年。
54.板橋市志(續篇)編輯委員會,《板橋市志續篇》,臺北:板橋市公所,1997年。
55.芝田三男,《臺灣省之農田水利》,臺中:臺灣省水利局,1948年。
56.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地理研究叢書第十五號,1987年。
57.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研院社研所籌備處,2001年。
58.洪英聖,《情歸故鄉──臺灣地名探索 壹.總篇》,臺北:時報文化,1995年。
59.洪英聖,《臺北縣地名探索──情歸故鄉3》,臺北:時報文化,2003
60.洪敏麟,《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年。
61.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年。
62.夏靜凝、謝梅華,《見證──臺灣總督府1895-1945》(上)(下),臺北:立虹,1996年。
63.徐明同,《臺灣氣象資料大全(1897-1946):颱風篇》,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03年。
64.徐麗霞,《板橋行腳──古蹟與宗教》,臺北:財團法人臺灣省臺北縣大觀書社,1999年。
65.海山郡役所編,《海山郡役要覽》,臺北:海山郡役所,昭和四年。
66.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67.財團法人臺北縣樹林濟安宮,《保生大帝在樹林》,臺北:財團法人臺北縣樹林濟安宮,2000年。
68.馬筱鳳,《臺灣風土──住民的故事》,臺北:聯經,2000年。
69.高傳棋,《圖說枋橋城──尋找板橋的土地記憶》,臺北:臺北縣文化局林本源園邸,2005年。
70.張炎憲主編,胡清正、陳存良、林彩紋譯,《臺北廰誌》,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71.張炎憲主編、陳存良譯,《文山、海山郡彙編(下)》,臺北:臺北縣文化局,2001年。
72.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等編著,《臺灣開發史》,臺北:空大,1996年。
73.張勝彥總編纂、陳國川著,《續修臺北縣志 卷二 土地志》,臺北:臺北縣政府,2005年。
74.張勝彥總編纂、陳慈玉 張靜宜 劉家煉撰述,《續修臺北縣志 卷六 經濟志》,臺北:臺北縣政府,2007年。
75.張勝彥總編纂、黃秀政著,《續修臺北縣志 卷四 政事志》,臺北:臺北縣政府,2005年。
76.張勝彥總編纂、蔡明哲 李明政 戴寶村撰述,《續修臺北縣志 卷五 社會志》,臺北:臺北縣政府,2007年。
77.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1991年。
78.曹盛浴,《板橋慈惠宮誌》,臺北:板橋慈惠宮管理委員會,1993年。
79.盛清沂、吳基瑞,《板橋市志》,板橋:板橋市公所,1988年。
80.莊永明,《大稻埕逍遙遊》,臺北:臺北霞海城隍廟,2004年。
81.莊永明,《臺北老街》,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82.莊英章,《林圯埔──一個臺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年。
83.莊展鵬,《臺北地質之旅》,臺北:遠流,1991年。
84.莊華堂、葉援妹,《臺灣風土──河流的故事》,臺北:聯經,2000年。
85.許雪姬,《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0年。
86.許雅芬,《穿越時空看家園》,臺北:大地地理,2000年。
87.郭正雄、李汪燦,《來去大安圳回首大墓公》,臺北:臺北縣土城市公所,1997年。
88.陳三井、許雪姬合訪,楊明哲紀錄,《林衡道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2年。
89.陳孔立,《臺灣歷史綱要》,臺北:聯經,1997年。
90.陳正祥,《臺灣地誌》(上)(中)(下),臺北:南天,1993年。
91.陳金田譯,《臺灣私法: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年。
92.陳衍,《臺灣通紀》(本書與泉州府志選錄──漳州府志選錄合刊),臺北:大通,1984年。
93.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1979年。
94.陳慈玉,《臺北縣茶業發展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95.淀川喜代治編,古舜仁、陳存良譯,《中和庄誌》,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96.淀川喜代治編,古舜仁、陳存良譯,《板橋街誌》,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97.黃沼元,《台灣的老街》,台北:遠足文化,2002 年。
98.黃美英,《凱達格蘭族古文書彙編》,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99.黃美英,《凱達格蘭族書目彙編》,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100.黃嘉琪,《臺北縣古蹟導覽手冊》,臺北:臺北縣政府,2000年。
101.溫振華,《清代新店地區社會經濟之變遷》,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1999年。
102.溫振華,《臺灣早期開發──北部地區》,臺北:臺灣省教育廳,1991年。
103.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104.葉振輝,《台灣開發史》,臺北:臺原,1995。
105.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 平埔族史篇(北)──北臺灣平埔族群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106.管家琪,《臺灣風土──開發的故事》,臺北:聯經,2000年。
107.臧振華,《臺灣考古》,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
108.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編,《臺北市志》,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年。
109.臺北縣文獻委員會編,《臺北縣年鑑(第一輯)》,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67年。
110.臺灣人民俗編輯小組,《臺灣人民俗第四冊 民間信仰 神明寺廟》,臺北:橋宏,2000年。
111.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近代史經濟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112.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省通誌》,臺北:眾文,1980年。
113.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臺灣省五十一年來(民國前十七年至民國三十四年)統計提要》,南投:臺灣省政府主計處,1994年。
114.臺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臺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會誌》,臺北:臺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1995年。
115.臺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編,《嘉南農田水利會七十年大事年表》,臺南:嘉南農田水利會,1992年。
116.臺灣總督府調查課編纂,《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8年。
117.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堡圖》,臺北:遠流,1996年。
118.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南天,1998年。
119.趙莒玲,《臺灣開發故事──北部地區》,臺北:天衛文化,2003年。
120.劉如桐、林佛國主編,《臺北縣年鑑第一輯》,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67年。
121.劉克明,《中和庄誌》,臺北: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1996年。
122.劉枝萬,《中國民間信仰論集》,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74年。
123.劉昭民,《臺灣的氣象與氣候》,臺北:常民文化,1996年。
124.劉益昌,《淡水河口的史前文化與族群》,臺北: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2002年。
125.劉寧顏編纂,《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126.劉澤民,《平埔百社古文書》,南投:臺灣文獻館,2002年。
127.劉澤民,《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下冊,南投:文獻館,2004年。
128.劉澤民、陳文添、顏義芳,《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129.劉還月,《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節慶卷)》,臺北:臺原,1994年。
130.潘英,《臺灣平埔族史》,臺北:南天,1996年。
131.潘英,《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臺北:南天,2000年。
132.蔡信展,《明清臺灣的水利開發研究》,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133.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1979年。
134.戴震宇,《臺灣的老火車站》,臺北:遠足,2001年。
135.戴寶村、王峙萍,《從臺灣諺語看臺灣歷史》,臺北:玉山社,2005年。
136.鍾孝上,《臺灣先民奮鬥史》,臺北:自立晚報,1988年。
137.鍾華操,《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
138.顏膺修,《板橋行腳──來去逛古蹟》,臺北:財團法人臺灣省臺北縣大觀書社,1998年。
三、學位論文
1.余銘家,《板橋地區聚落發展與生活環境之演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1990年。
2.林姵君,《板橋大觀書社之探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3.林偉盛,《清代臺灣分類械鬥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4.涂一卿,《清代臺灣社會變遷與地方領導精英—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之比較》,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5.陳鴻圖,《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6.曾春鎂,《新埔地區的經濟與社會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7.楊湛萍,《從景觀分析與社會結構變遷探討板橋的空間性轉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8.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9.劉佳玲,《桃園縣大園鄉仁壽宮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0.蔡采秀,《板橋的都市發展(1895-1985):兼論其社會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四、期刊論文
1.小葉田淳,〈臺灣古名隨想〉,《隨筆新南土》,頁52,轉引自翁佳音〈萬里鄉的地名特色〉,收錄於薛化元、翁佳音總纂,《萬里鄉志》(臺北:萬里鄉公所,1997年),頁21-47。
2.中村孝志主講、曹永和翻譯,〈十七世紀中葉的淡水、基隆、臺北〉,《臺灣風物》,41卷3期(臺北,1991.09),頁118-132。
3.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收錄於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 下卷》,臺北:稻鄉,2001年,頁1-38。
4.中村孝志著,許賢瑤譯,〈從村落戶口調查看荷蘭的原住民統治〉,《臺灣文獻》,47卷1期(南投,1996.03),頁143-153。
5.王世慶,〈我的修志經驗與看法〉,《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0期(臺北,1991.09),頁28-31。
6.王世慶,〈林本源之租館和武備與乙未抗日〉,《臺灣文獻》,38卷4期(南投,1987.12),頁35-58。
7.王世慶,〈林本源的農田水利事業〉,《臺灣風物》,46卷2期,(臺北,1996.06),頁64-94。
8.王世慶,〈從清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收錄於王世慶著,《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1994年,頁131-216。
9.王世慶,〈臺灣史料的調查與介紹〉,《臺灣風物》,25卷4期,(臺北,1975.12),頁3-23。
10.王世慶,〈臺灣區各市縣名考〉,《臺北文獻直字》,11期/12期合刊,(臺北,1970.06),頁27-34。
11.王志鴻,〈臺北桃園間鐵路及沿線站場百年來之變遷〉,《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北縣文化)》,61期(臺北,1999.06),頁24-38。
12.王榮峰,〈北市科第表〉,《臺北文物》,9卷1期(臺北,1960.03),頁24-39。
13.史威廉、王世慶合撰,〈林維源先生事蹟〉,《臺灣風物》,24卷4期(臺北,1974.12),頁161-175。
14.江日新,〈文昌崇祀與臺灣的書院和道德勸化研究之一〉,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頁49-66。
15.何思瞇、許禎庭,〈臺灣教育制度的演變──以大觀義學與板橋國小為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北縣文化)》,61期(臺北,1999.06),頁59-72。
16.吳文星,〈日據時期書房教育之再檢討〉,《思與言)》,26卷1期(臺北,1988.05),頁101-108。
17.吳文星,〈國民中學「認識臺灣(篇)」科教材編寫的構想與特色〉,《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7卷5期(臺北,1997.02),頁36-41。
18.吳鵬超,〈板橋新莊調查〉,收錄於林衡道,《臺灣勝蹟採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年),頁374。
19.李壬癸,〈臺灣平埔族的種類及相互關係〉,,收錄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 上冊》(臺北:玉山社,2003.04),頁43-68。
20.李國祁,〈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收錄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主編,《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臺師大中教輔委會,1996年,頁111-148。
21.李騰嶽,〈板橋林氏園林泥爪〉,《臺灣風物》,17卷5期(臺北,1967. 10),頁21-23。
22.卓克華,〈板橋林家三遷暨舊三落大厝之研究〉,《臺北文獻直字》,118期(臺北,199612),頁131-180。
23.岡田謙著,陳乃蘗譯,〈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圈〉,《臺北文物》,9卷4期(臺北,1960.12),頁15-29。
24.林美容,〈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收錄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 上冊》(臺北:玉山社,2003.04),頁289-316。
25.林偉盛,〈清代臺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收錄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 上冊》(臺北:玉山社,2003.04),頁264-288。
26.林惠正,〈板橋──林成祖開發板橋〉,《漢聲》,21期(臺北,1989.06),頁43-47。
27.林惠正,〈板橋城──林本源建板橋城的故事〉,《漢聲》,21期(臺北,1989.06),頁48-52。
28.林滿紅,〈板橋新莊史蹟調查〉,《臺灣文獻》,24卷4期(南投,1973.12),頁31-38。
29.林滿紅,〈評介陳〈紹馨〉著 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灣風物》,29卷4期(臺北,1979.12),頁87-97。
30.林衡道,〈板橋鎮與林家宅地〉,《臺灣風物》,17卷5期(臺北,1967.10),頁1-14。
31.林衡道,〈臺灣開拓史話〉,《臺灣文獻》,22卷4期(南投,1971.12),頁38-42。
32.洪燦楠,〈臺地區聚落發展之研究〉,《臺灣文獻》,29卷2期(南投,1978.06),頁13-47。
33.徐麗霞,〈淡北文教淵叢──板橋的「大觀義學」〉,《中國語文》,81卷4期(臺北,1997.10),頁99-107。
34.高傳棋,〈清未時期臺北盆地境內傳統舊街庄聚落的重建──以板橋境內十四街庄的形成與轉化為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北縣文化)》,61期(臺北,1999.06),頁39-58。
35.許雪姬,〈日治時期的板橋林家──一個家族與政治的關係〉,收錄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 下冊》(臺北:玉山社,2003.04),頁77-130。
36.陳忠華,〈板橋鎮小志〉,《臺灣風物》,17卷5期(臺北,1967.10),頁9-12。
37.陳漢光,,〈林本源家小史〉,《臺灣風物》,15卷3期(臺北,1965.09),頁38-43。
38.陳漢光,〈大觀書社與大觀義學〉,《臺灣風物》,17卷5期(臺北,1967.10),頁15-20。
39.陳漢光,〈日據時期臺灣漢族祖籍調查〉,《臺灣文獻》,23卷1期(南投,1972.03),頁85-104。
40.淀川喜代治著、古舜仁譯,〈擺接庄的沿革〉,《北縣文化》52期(臺北,1997.04),頁25-28。
41.黃克武,〈清時板橋的開發與寺廟〉,《臺北文獻直字》,45/46期合刊(臺北,1978.12),頁387-410。
42.黃秀政,〈清代臺灣分類械鬥事件之檢討〉,《臺灣文獻》,27卷4期(南投,1976.12),頁78-86。
43.黃俊文,〈鄉土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從學生專題報告的分析〉,《歷史月刊》,220期(臺北,2006.05),頁130-134。
44.黃啟木,〈分類械鬥與艋舺〉,《臺北文物》,2卷1期(臺北,1953.04),頁55-58。
45.黃雯娟,〈清代臺北盆地的水利事業〉,《臺灣文獻》,49卷3期(南投,1998.09),頁147-169。
46.溫振華,〈日本殖民統治下臺北社會文化的變遷〉,《臺灣風物》,37卷4期(臺北,1987.12),頁1-52。
47.溫振華,〈日據時代臺灣的人口資料〉,《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4期(臺北,1990.03),頁44-56。
48.溫振華,〈日據時代臺灣的社會變遷〉,《史學會刊》,33期(臺北,1989.06),頁6-10。
49.溫振華,〈日據時期的都市化:以臺北市為例〉,《歷史月刊》,153期(臺北,1989.04),頁135-138。
50.溫振華,〈生命.文明傍水而生—新店溪流域的自然人文與歷史〉,《大自然》,61期(臺北,1998.10),頁30-35。
51.溫振華,〈再讀1654年北臺古地圖〉,《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北縣文化)》,58期(臺北,1998.11),頁4-8。
52.溫振華,〈寺廟與鄉土史──以淡水福佑宮與鄞山寺為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北縣文化)》,49期,(臺北,1996.06),頁4-10。
53.溫振華,〈清代武朥灣社社史〉,《臺灣史蹟》,36期(臺北,2000.06),頁136-147。
54.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漢人祭祀圈之演變〉,《臺北文獻直字》,88期(臺北,1999.06),頁1-42。
55.溫振華,〈清代臺灣淡北地區的拓墾〉,《臺灣風物》,55卷3期(臺北,2005.09),頁15-41。
56.溫振華,〈清代擺接平原一帶的族群關係〉,《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北縣文化)》,52期(臺北,1997.04),頁15-24。
57.廖風德,〈清代臺灣農村埤圳制度〉,《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三期(臺北,1985.03),頁147-191。
58.廖漢臣,〈巢名太谷尋遺蹟──記迂谷陳維英〉,《臺北文物》,2卷2期(臺北,1953.08),頁95-100。
59.漢聲雜誌,〈漳州移民的故事〉,《漢聲》,21期(臺北,1989.06),頁15。
60.臺灣風物社,〈板橋鎮鄉土史座談會紀錄〉,《臺灣風物》,17卷5期(臺北,1967.10),頁1-8。
61.劉益昌,〈臺灣的考古遺址〉,收錄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 上冊》(臺北:玉山社,2003.04),頁29-42。
62.劉蕙萍、蔡翠華,〈從地契看平埔族地權流變-以北部武朥灣社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未出版。
63.樊信源,〈清代臺灣民間械鬥歷史之研究〉,《臺灣文獻》,25卷4期(南投,1974.12),頁90-111。
64.蔡信展,〈明清臺灣的水源開發〉,《臺灣文獻》,49卷3期(南投,1998.09),頁21-74。
65.蔡信展,導言,《臺灣文獻》,49卷3期(南投,1998.09),頁5-6。
66.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收錄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主編,《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臺師大中教輔委會,1996年,頁83-109。
67.賴子清,〈清代北臺之考選〉下,《臺北文獻直字》,11/12期合刊(臺北,1970.06),頁43-61。
68.賴子清,〈清代北臺之考選〉上,《臺北文獻直字》,9/10期合刊(臺北,1970.03),頁172-183。
69.謝英從,〈漢人入墾與村庄的建立〉,收錄於黃秀政編,《臺灣歷史文化研習專輯》(臺中: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1997.08),頁189-208。
70.鐵道部著,黃貢譯,〈臺灣鐵道史摘譯──台北部份〉,《臺北文獻直字》,107期,(臺北,1994-03),頁67-81。
五、報紙
1.林明德,〈解讀《大道真經》的奧祕〉,《聯合報》(臺北),2006年7月21日),E7版。
2.〈全縣人口破377萬 板橋54萬人 比宜蘭還多〉,《聯合報》(臺北), 2007年3月11日,C11版。
3.江惠貞,〈點亮板橋的溫暖〉,《聯合報》(臺北),2007年10月18日,A15版。
六、摺頁
1.大龍峒保安宮管理委員會,《 大龍峒保安宮》,臺北:大龍峒保安宮管理委員會,無頁數。
2.林子畏發行:《板橋教育的發祥地──大觀書社摺頁簡介》,臺北:財團法人臺北縣大觀書社,無頁數。
3.板橋接雲寺管理委員會,《板橋接雲寺》,臺北:板橋接雲寺管理委員會,無頁數。
4.板橋慈惠宮管理委員會,《板橋慈惠宮》,臺北:板橋慈惠宮管理委員會,無頁數。
5.張月嬌、林秀美,《枋橋城歷史散步》,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林本源園邸,無頁數。
6.新莊慈祐宮管理委員會,《新莊慈祐宮》,臺北:新莊慈祐宮管理委員會,無頁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