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嘉聲 |
---|---|
論文名稱: |
高中學生複數概念學習之錯誤類型分析與研究 |
指導教授: | 謝豐瑞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36 |
中文關鍵詞: | 複數 、概念學習 、複數的四則運算 、複數平面 、複數絕對值及其幾何意義 、複數的極式 、複數的極式乘除法及其幾何意義 、棣美弗定理 、複數的n次方根 、複數的n次方根之幾何意義 、錯誤概念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9 下載:4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高中生學習『複數概念、複數的四則運算、複數平面、複數絕對值及其幾何意義、複數的極式、複數的極式乘除法及其幾何意義、棣美弗定理、複數的n次方根及複數的n次方根之幾何意義』時,所出現的概念學習上之錯誤類型,並探討錯誤概念產生的原因。
基於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的考量,本研究偏向量的研究,並以質性分析作為研究與探討的輔助參考,研究樣本是研究者所服務的台中市某公立高中三年級學生共106位同學。研究方法兼採開放性問卷調查法與半結構性晤談法兩種方法進行,先針對106位高三學生作『複數瞭解情形』問卷試題作答之後,再選出適當的20位學生作晤談,以瞭解高三學生在學過高中所介紹之全部的複數單元後,到底對於複數還存有怎樣的錯誤概念?研究工具採『複數瞭解情形』問卷評量試題來做『診斷』,先針對學生在複數單元錯誤概念情形做調查,統計每一小題的答錯率,經整理、歸納出學生的錯誤類型,再以晤談方式進一步瞭解學生實際在複數單元的學習狀況以及產生概念錯誤的原因。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發現,高中生在學習『複數概念、複數的四則運算、複數平面、複數絕對值及其幾何意義、複數的極式、複數的極式乘除法及其幾何意義、棣美弗定理、複數的n次方根及複數的n次方根之幾何意義』時所出現的錯誤概念,歸納整理有以下八大類別:
一、不清楚虛數單位 i 的定義,所產生的認知錯誤概念;二、將實數不等式的舊經驗運算推廣到複數的運算,所產生的錯誤概念;三、對於方根與虛數單位i的化簡運算之判斷能力不足;四、不太理解複數幾何表徵與絕對值的運算、幾何意義;五、對於複數極式的形式與極式的幾何意義無法正確表達;六、在複數的n次方根(n≧2)定義與運算方面缺乏自信與計算能力;七、不清楚複數的n次方根(n≧2)的幾何意義而產生思維紊亂現象;八、處理複數問題時,相關的先備知識不足。
將以上八大類別,詳細分成如下16種主要的錯誤類型:
(1)對虛部的定義不清楚或受直觀影響而產生誤解。(2)對於含有虛數單位i的複數之比較大小之概念,受到實數系比較大小的運算方式作錯誤類推判斷。(3)不習慣或不瞭解當a<0時,要先將 化簡為 = × = × i ,導致在方根的化簡過程產生運算錯誤。(4)受到實數正平方根的乘、除法運算的類推影響,導致運算概念混淆不清; 以為不論a , b 的正負,都可以作 × = 與 = 的合併或分解運算。(5)把實數絕對值的舊經驗解法完全套用在複數絕對值的認知概念錯誤。(6)不清楚或自行建構複數絕對值的定義而產生的錯誤運算。(7)不清楚或不會判斷複數絕對值的幾何意義。(8)無法以正確公式或方法處理複數的絕對值乘除問題。(9)無法將複數a+bi (a,b為實數) 正確地化成極式的形式。(10)對於極式的乘、除運算與幾何意義之學習感到困難。(11)對於棣美弗定理,無法正確地使用公式與運算來解題。(12)無法正確地、有效地處理複數的n次方根的相關問題。(13)不瞭解如何在複數平面上找出這n個根的位置。(14)誤認為只要是一元n次方程式的n個根,在複數平面上一定可以圍成一個正n邊形。(15)對複數平面上之點的位置描述不瞭解。(16)不清楚一個複數的極式表示法在複數平面上,這個數與原點的距離以及輻角(方向角)的判別。
最後根據本研究所得到的結果加以分析、討論,並作成檢討與提出建議,
希望提供給將來的教科書編寫者、第一線的高中數學教師、以及改進評量測驗之用,或提供給高中數學教師作為本單元的補救教學時,可以針對這幾種錯誤類型多再加強講解與說明,期能適時糾正學生對於上述這些錯誤概念與運算,但願以此研究的結果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加強複數單元教學的參考之用,甚幸。
中文部分:
Skemp, R. R. (1987):數學學習心理學(陳澤民譯,民84)。台北市:九章出版社。
Skemp, R. R. (1989):智性學習(許國輝譯,民84)。香港:公開進修學院出版社。
Mayer, R. E. (1990):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林清山譯,民86)。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張春興 (1983 ):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靜嚳、念家興譯(Max A. S. and Evan M. M. 箸)(1996 ):數學學習方法。台北:九章出版社。
林福來(民80):數學的診斷評量。教師天地,54,32-38。
郭丁熒譯(Kathleen m. Fisher F Joseph Isaac Linpson箸)(1992 ):追根究底談錯誤:有關學生錯誤的二十個問題。國教之友,第44卷第2期,18-23頁。
郭生玉 (民70年):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九章出版社編輯部(1988):錯在哪裡?中學生解數學題常犯的錯誤分析。台北:九章出版社。
張慶勳 (2002 ):論文寫作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昭地 (1990 ):數學教學成就評估供估工具之編製。數學科教學輔導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呂溪木 (1985 ):從國際科展看我國今後科學教育發展的方向。科學教育月刊,64,13-19。
秦麗花 (1995 ):國小數學學障兒童數學解題錯誤類型之分析。特殊教育季刊。55,33-38。
教育部 (2000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郭正仁 (2001 ):高雄市國二生多項式四則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九章出版社編輯部(1988):錯解辨析。台北:九章出版社。
李芳樂(民82):數學錯誤成因的的探討。初等教育學報(港大),4(1),77-82。
吳明清(民80):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黃台珠 (1985 ):概念的研究及其意義。科學發展月刊,第46期,165-177頁。
黃武雄 (1976 ):如何教高中數學。台北:正中書局。
黃敏晃編著 (1988 ):數學解題規則。台北:牛頓出版社。
楊弢亮 (1992 ):中學數學教學法通論。九章出版社。
閻育蘇譯(G. Polya 箸)(1999):怎樣解題。台北:九章出版社。
劉秋木譯(R . B . Davis著)(1990):數學學習。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羅汝惠 (1993 ):台灣南區國中數學科解題導向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之教學成效比較研究。國立高學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源森 (1981 ):國民中學數學教學概況之調查研究。高雄師院學報,9期,
李昭慧(2003):利用棣美弗定理解n次方根之概念心像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渼淳(2001):高中生指數概念及運算錯誤類型分析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鈺芸(2007):九十四學年度高一學生三角函數之學習狀況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銘川(2008):高一學生複數與複數平面解題主要錯誤類型及其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浩然(2003):高雄市國一學生分數乘除法運算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万海(民81):數學教育學。浙江教育出版社。
余民寧(1999):有意義的學習。台北:商鼎出版社。
劉宏輝(1995):高雄地區高三學生解排列組合問題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增訂七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祝仰濤(2003):高職生數學解題歷程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以圓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忠雄(2003):高中學生三角函數概念學習錯誤類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純杏(2001):高中學生廣義角的三角函數運算錯誤概念類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聖雄(2006):高一學生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主要錯誤類型及其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十六、高仕漢與李小平(1996):數學教育改革的現狀與發展。大陸: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唐瑞芬(1996)等編譯,國際展望:數學教育評價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邵瑞珍( 1997)主編,教育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甦、汪安聖( 1992):認知心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喻平1995年第3期,數學概念學習芻議,課程、教材、教法。
美, J. M. 索里、C﹒W﹒特爾福德、高覺敷1983等譯,教育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莫雷(1996年第6期):論學習理論,教育研究。
喻平(數學教育學報,8(4),1999年),論數學命題學習。
林清山、張春興(民64):教育心理學。台北:文景出版社。
林碧珍(1985):數學概念的形成與學習。國教世紀月刊,第21卷第1期,1-4。
林生傳(1989):創新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林寶山(1989):國民中學資優班教育成效影響因素之追蹤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林福來(1997):教學思維的發展:整合數學教學知識的教材教法(1/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南一出版社(民96):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一冊。台南市,南一出版社。
南一出版社(民96):高中數學課本第一冊。台南市,南一出版社。
施盈蘭 ( 1995 ):五專生的三角函數學習現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林依伊 ( 2006 ):反三角函數錯誤類型分析之研究。
簡志明(2003):高一學生銳角及廣義角三角函數基本概念應用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所碩士班論文。
施良方(1996):學習理論。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
柳 賢(2000):數學科教學評量理論與實務,高師大科教中心承辦「八十九年度南區中學數理科評量理論與實作研討會」成果報告。高雄。
南一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南市,南一出版社。
南一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課本第二冊。台南市,南一出版社。
南一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一冊。台南市,南一出版社。
南一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課本第一冊。台南市,南一出版社。
南一出版社(民98):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南市,南一出版社。
南一出版社(民98):高中數學課本第二冊。台南市,南一出版社。
康熹出版社(民96):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一冊。台北縣,康熹出版社。
康熹出版社(民96):高中數學課本第一冊。台北縣,康熹出版社。
康熹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北縣,康熹出版社。
康熹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課本第二冊。台北縣,康熹出版社。
張春興(民7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民8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惠博(民88):迷思概念的研究方法。發表於行政院國科會主辦之「科學概念 學習研究」研習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景媛(1994):數學文字題錯誤概念分析及學生建構數學概念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7期,175-200頁。
陳佳吟(2005):高中生在複數的極式單元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忠志(2000):數學科教學評量理論與實務,高師大科教中心承辦「八十九年度南區中學數理科評量理論與實作研討會」成果報告。高雄。
陳美卿(2001):高雄市高中生複數絕對值概念及運算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忠雄(2003):高中學生三角函數概念學習錯誤類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俊廷(2002):高中學生空間向量學習困難的診斷測驗工具發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碧珍(1985):數學概念的形成與學習。國教世紀,21卷2期,1-4頁。
陳建蒼(2001):高一學生對數概念層次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見益(2005):中部地區高二學生複數極式之錯誤類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政傑(民80):課程設計。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
蘇慧娟(1998):高雄地區國二學生方根概念及運算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高師大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敏晃(民87):數學年夜飯。台北市:心理。
楊世明(民89):原則與策略。新竹市:凡異出版社。
黃淑華(2002):高中生複數學習歷程中之數學思維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毓信 ( 1998 ):數學教育哲學。台北:九章出版社
蕭志芳(2003):國小中高年級時間概念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潔芳(2004):二階段評量應用在高中生三角函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晁熙(2009):對於高中生複數概念學習的主要錯誤類型、產生的原因及其補救教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翰林出版社(民96):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一冊。台南市,翰林出版社。
翰林出版社(民96):高中數學課本第一冊。台南市,翰林出版社。
翰林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南市,翰林出版社。
翰林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課本第二冊。台南市,翰林出版社。
翰林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一冊。台南市,翰林出版社。
翰林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課本第一冊。台南市,翰林出版社。
翰林出版社(民98):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南市,翰林出版社。
翰林出版社(民98):高中數學課本第二冊。台南市,翰林出版社。
龍騰出版社(民96):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一冊。台北縣,龍騰出版社。
龍騰出版社(民96):高中數學課本第一冊。台北縣,龍騰出版社。
龍騰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北縣,龍騰出版社。
龍騰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課本第二冊。台北縣,龍騰出版社。
龍騰出版社(民98):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一冊。台北縣,龍騰出版社。
龍騰出版社(民98):高中數學課本第一冊。台北縣,龍騰出版社。
康熹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一冊。台北縣,康熹出版社。
康熹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課本第一冊。台北縣,康熹出版社。
康熹出版社(民98):高中數學課本第二冊。台北縣,康熹出版社。
英文部分:
Bruner, J. S., Goodnow, J. J., & Austin, G. A. (1956). A study of thinking. New York: Wiley.
Henderson,k.B.Concept.(1970)In M.Rosskopf(Ed.),The teaching of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Thirty-third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 of mathematics.Washington,D.C.:The Council.
Otto, W, McMenemy, R. A., & Smith R. J. (1973). Corrective and Remedial Teach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Resnick, L. B., Nesher, P., Leonard, F., Magone, M., Omanson, S., & Peled, I. (1989). Conceptual bases of arithmetic errors: The case of decimal fraction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1), pp.8-27.
Radatz(1979).Error analysi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0, 163-172
Novak,J.D.(1977).A Theory of Education.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Helm, H. (1980). Miscoption in Physics amongst South African Student. Physics Education; Vol15 No2.
Pines, A. L. (1980). A Model for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The formative role of summ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2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Individualized. Windsor, Canada.
Driver, R. (1981). Pupils’alternative frameworks in sc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1),251-257
D. Tall & S. Vinner Concept Imageand Concept Definition in Mathematic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Limitsand Continuity, Educational Studied in Mathematics, 1981, 12.
Gilbert, J. K. Osborne, R. J. and Fensham, P. J.(1982). Children's science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teaching. Science Education, 66(4), pp.623-633.
Mayer,R.E. ( 1985 ) .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gnition approach, NY: Freeman.
Anderson, J.R., & Jeffries, R. ( 1985 ) . Novies LISP errors: Undetected losses of information form working memory.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1, pp107-131. E. D. Gagne,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Printed in U. S. A, 1985.
Ashlock, R. B. (1986). Error patterns in computation: a semi-programmed approach (4th ed), Columbus, Ohio: Merrill.
Gagne, R. M. (1985).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4th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Lesh,R.,Post,T.,&Behr,M.(1987).Representations and translations among representation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In C.Janvier(Ed.),Problems of representation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s(pp.33-40). 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aurer, S. B.(1987). New Knowledge about Errors and New Biews about Leamers: What They Mean to Educator and More Educators Would Like to Know. In A. H. Schoenfeld(Ed), Cognitive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pp.165〜187). N. J.:LEA.
Mervis, C. B., & Hupp, S. C. (1981). Development of Generalized Concepts by Severely Handicapped Students.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everely Handicapped (JASH); Vol. 6 No. 1.
McLaughlin T. F., & Vacha, E. F. (1992).The at-risk student: A proposal for actio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19, 66-68.
Olivares, R. A. (1993). The language and content connection in the education of limited English proficient students. In R. M. Anderson, (Ed.), English language arts and the at-risk student. Schenectady, N. Y.: New York State English Council.
Rollnick, M., & Mahooana, P. P. (1999). A quick and effective way of diagnosing student difficulties: two tier from simple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Chemistry, 52(4), pp.161.
Rosch, E. (1977). Human categorization, In N. Warren (Ed.), Advances in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Vol.1. London: Academic Press.
Skemp, R. R. (1979). Goals of learning and qualities of understand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88, pp.44-49.
Sowder, L. K. (1980). Concept and principle learning. In R. J. Shumway (Ed.).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ton, Virgini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Treagust, D. F. ; Haslam, F. (1987). Diagnosing secondary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of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 in plants using a two-tier multiple choice instrument.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 21, pp.203-211
Treagust, D. F. (1988). Development and use of diagnostic tests to evaluate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in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59-169.
Treagust, D. F. ; Haslam, F. (1986, March). Evaluating Secondary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of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 in Plants Using a Two-Tier Diagnostic Instru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59th, San Francisco, CA).
Kheong, F. H. , Ramakrishnan, C. and Soon, G.. K (2003). My Pals are Here!Maths. Singapore:Times Media.
Odom, A. L., & Barrow L. H. (1995).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Two-Tier Diagnostic Test Measuring College Biology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Diffusion and Osmosis after a Course of Instruc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2(1), pp.45-61
Yee, L. P. and Huo, F. L.(1982). New Syllabus Mathematics:Shinglee.
Treagust, D. F. (1997). Diagnostic assessment of students’ science knowledg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7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tudent’s concept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diagnosis and teaching. Feb. 17-20, Taipei.
Moe of Singapore(2001). Primary Mathematics Syllabu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2000).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Author.
Ashlock, R.B.(1990).Error patterns in computation: A semi-programmed approach(5thed).Columbus, Ohio:merril.
Booth, R.L.(1988).Children’s difficulties in beginning algebra. In A.E. Coxford and A.P. Shulte. The ideas of algebra, K-12. 1988 Yearbook.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 Virginia, U.S.A. pp20-32.
Loftus, E.F. & Suppes, p.(1972).Structural Variables that Determine problem-solving Difficulty in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63, 531-542.
Maurer, S.B.(1987). New Knowledge about Errors and new Biews about Learners: What They Mean to Educations and More Educators Would Like to Know. In A.H. Schoenfeld(Ed.), Cognitive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165-187.
Nichols, P. D. (1994). A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cognitively diagnostic assessment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4(4), 575-603.
Odom, A. L., & Barrow, L. H. (1995).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two-tier diagnostic test measuring college biology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diffusion and osmosis after a course of instruction. JRST, 32(1), 45-61.
Shoenfeld, A.H.(1985).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London: Academic Press.
Treagust, D. F. (1988). Development and use of diagnostic tests to evaluate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in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59-169.
Treagust, D. F. (1997). Diagnostic assessment of students’ science knowledg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7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tudent’s concept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diagnosis and teaching. Feb. 17-20, 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