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瓊瑜 |
---|---|
論文名稱: |
史記人物語言研究 |
指導教授: | 田博元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46 |
中文關鍵詞: | 史記 、人物語言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4 下載:1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 文 提 要
太史公司馬遷著《太史公書》(今稱《史記》),以本紀、世家、列傳、書、表五體共構成書,開創以人物為中心的述史體裁,後世習稱為紀傳體。紀傳體既以寫人為中心,人物活動便構成歷史敘述的主體,因而以人物一生經歷為線索,開展歷史的研究。而人的一生必然涉及言語的交際,是故人物語言又構成人物活動的靈魂,史家欲描述人物活動之詳,非人物語言之助不能竟功。
因此,人物語言是《史記》語言的構成要素,史公賴之以陳述歷史事實,亦藉之以傳達文學情味。人物語言是研究《史記》的入門之鑰,不論研究者意在《史記》之史學思想或是文學藝術,都不應忽略史公寫作《史記》時對人物語言的運用。
在《史記》研究領域,人物語言普遍受到研究者的重視,以之作為寫人藝術的研究對象。然而這也同時限制《史記》人物語言研究的視野,有關人物語言本身寫作方法的探討、人物語言在史著中的敘述功能、《史記》內在的人物語言書寫規範、人物語言史料價值的商榷、歷史想像與人物語言的關係,雖非付諸闕如,卻往往是點到為止。故本文試圖跨出《史記》人物語言研究的框限,針對上述問題作一初步的探究。
本文計有七章:
第一章「緒論」,分析《史記》語言的構成、界定《史記》人物語言、探討「記事之文」與「記言之文」的差異,辨明「語言」與「言語」。
第二章「人物語言寫人技巧」,從描述外形、表達想法、抒發感慨、
評議是非四方面,探討人物語言對《史記》寫人之助益。
第三章「人物語言對話藝術」,從寫作情緒化語言與寫作對話式語
言二方面,探討史公寫作人物語言的方法。
第四章「人物語言敘述功能」,從預示性敘述、取代式敘述、補充性敘述三方面,探討人物語言的敘述功能。
第五章「人物語言書寫規範」,從提示言語性質、選擇人物稱謂、潤色舊史語言三方面,探討《史記》內在隱然成形的人物語言書寫規範。
第六章「人物語言史料價值」,從口述歷史、填補史闕、偽託虛構、附益敷衍四方面,探討《史記》人物語言的史料價值。
第七章「結論」,指出人物語言是《史記》寫人藝術臻於化境之關鍵、《史記》人物語言對話藝術精妙無比、人物語言在《史記》發揮重要的敘述功能、《史記》隱然可見史公建立人物語言書寫規範之企圖、據人物語言為史料必先辨明真偽。
參 考 書 目
壹、史記及相關古籍原典
〔漢〕司馬遷著,〔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顧頡剛等點校:《新校本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翻印,1993年。
〔宋〕司馬光著,〔元〕胡三省注,標點資治通鑑委員會點校:《資治通鑑》,臺北:天工書局翻印,1988年再版。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漢〕荀悅著,張烈點校:《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漢〕劉向集錄,繆文遠校注:《戰國策新校注》,成都:巴蜀書社。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貳、史記研究專書
〔宋〕王若虛:《史記辨惑》,《二十五史三編‧史記之屬》。
王叔岷:《史記斠證》,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3年。
王利器主編:《史記注釋》,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
王利器、張烈等譯注:《史記》,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8年。
王駿圖、王駿觀合著:《史記舊注平義》,臺北:正中書局,1979年。
白話史記編輯委員會主編:《白話史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古國順:《史記述尚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丘述堯:《史記新探》,臺北:明文書局,1992年。
可永雪:《史記文學成就論稿》,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1年。
何世華:《史記美學論》,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朱東潤:《史記考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清〕吳見思評點:《史記論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7年。(重刊康熙年間刻本)
安平秋、張大可、俞樟華主編:《史記教程》,北京:華文出出版社,2002年。
吳福助:《史記解題》,臺北:國家出版社,1995年。
吳福助:《史漢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李炳海校評:《校勘評點本史記》,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
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8年。
季洛生:《史漢文辭異同斠釋》,臺北: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5年。
周一平:《司馬遷史學批評及其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周虎林:《司馬遷與其史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周先民:《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俞樟華:《史記藝術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
〔清〕姚苧田節評:《史記菁華錄》,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馬持盈:《史記今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徐蜀:《史記訂補文獻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孫德謙:《太史公書義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
〔明〕凌稚隆輯校,〔明〕李光縉增補,于亦時整理:《史記評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影印萬曆年間刻本,據日本明治三十二年翻刻本校補)
袁仲一、趙喜民、張登第主編: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本叢書計二十八冊:
《司馬遷一家言》;《司馬遷的創造思維》;《司馬遷的歷史學》;
《司馬遷的地理視野》;《司馬遷政治思想通論》;《司馬遷經濟思想研究》《司馬遷法治思想概論》;《司馬遷民族思想闡釋》;
《司馬遷教育思想述略》;《司馬遷行年新考》;《司馬遷兵學縱論》;
《司馬遷與天學文化》;《司馬遷與地學文化》;《司馬遷與宗教神話》;
《司馬遷與屈原和楚辭學》;《司馬遷與中國文藝思潮》;《史記題評》;
《史記圖志》;《史記題案發微》;《史記編纂學導論》;
《史記八書與中國文化》;《史記與今古文經學》;《史記與中國文學》;
《史記與中國農學》;《史記與中國醫學》;《史記與中國音樂學》;
《史記與中國禮制》;《史記――偉大人格的凝聚》。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清〕梁玉繩:《史記志疑》,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
〔清〕崔適:《史記探源》,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張大可:《史記全本新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
張大可:《司馬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張大可:《史記文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
張大可:《史記研究》,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
張大可、安平秋、俞樟華主編:中國史記研究會《史記研究集成》叢書,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本叢書計十四卷:
第一卷 張大可著,施丁等附錄:《司馬遷評傳》。
第二卷 安平秋等著:《史記通論》。
第三卷 韓兆琦、張大可、宋嗣廉著:《史記題評與咏史記人物詩》。
第四卷 張大可、梁建邦著:《史記論贊與世情研究》。
第五卷 張大可輯釋:《史記精言妙語》。
第六卷 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匯輯:《史記集評》。
第七卷 王明信、可永雪著:《史記人物與事件》。
第八卷 閻崇東著,張勝發等附錄:《史記史學研究》。
第九卷 可永雪著:《史記文學研究》。
第十卷 王明信、俞樟華著:《司馬遷思想研究》。
第十一卷 張大可、趙生群等著:《史記文獻與編纂學研究》。
第十二卷 張玉春、應三玉著:《史記版本與三家注研究》。
第十三卷 張新科、俞樟華等著:《史記研究史及史記研究家》。
第十四卷 俞樟華、鄧瑞全主編:《史記論著提要與論文索引》。
張元濟著,王紹曾、杜澤遜、趙統等整理:《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記》,〈史記校勘記〉,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張玉春:《史記版本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張新科:《史記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陳直:《史記新證》,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
陳桐生:《史記名篇述論稿》,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年。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黃啟方、洪國樑繪編:《史記地圖匯編》,臺北:學海出版社,2001年。
賀次君:《史記書錄》,臺北:地平線出版社,1972年。
〔清〕郭嵩燾:《史記札記》,臺北:樂天出版社,1971年。
勞榦、屈萬里:《史記今註》,臺北:臺灣書店,1963年。
游信利:《史記方法試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清〕楊琪光:《望雲寄廬讀史記臆說》,《四庫未收書輯刊》陸輯5,北京:
北京出版社。
楊家駱:《史記今釋》,臺北:正中書局,1971年。
楊燕起:《史記的學術思想》,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楊海崢:《漢唐〈史記〉研究論稿》,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編:《歷代名家評史記》,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趙生群:《史記文獻學叢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趙生群:《太史公書研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劉光義:《司馬遷與老莊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劉操南:《史記春秋十二諸侯史事輯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劉起釪、林小安、裘錫圭等:《全注全譯史記》,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
魯實先:《史記會注考證駁議》,長沙:湘芬書局,1940年。(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
鄭之洪:《史記文獻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
蔡信發:《話說史記》,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
賴明德:《司馬遷之學術思想》,臺北:洪氏出版社,1982年。
繆雨:《史記與新聞學》,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
韓兆琦:《史記文白評精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
韓兆琦:《史記選注集說》,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韓兆琦:《史記選注匯評》,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韓兆琦:《史記選注》,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韓兆琦:《史記題評》,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韓兆琦:《史記博議》,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韓兆琦:《史記通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韓兆琦:《史記箋證》,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二次印刷。
顧立三:《司馬遷撰寫史記採用左傳的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1年。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1986年。
嚴一萍:《史記會注考證斠訂》,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參、歷史學專書
王錦貴:《中國紀傳體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王晴佳,古傳瀛:《後現代與歷史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
白壽彝:《中國史學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
杜維運:《憂患與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杜維運:《中西古代史學比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
何兆武:《歷史與歷史學》: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李則芬:《史學入門的警惕》,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汪榮祖:《史學九章》,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
林時民:《史學三書新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林啟彥:《中國學術思想史》,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周谷城:《史學與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胡寶國:《漢唐間史學的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宣守有:《中國古代史文獻檢索》,合肥:黃山書社,1993年。
姜義華:《史學概論》,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美〕娜塔莉‧澤蒙‧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著,楊逸鴻譯:《檔案中的虛構》,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高國抗,楊燕起:《中國歷史文獻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盛寧:《新歷史主義》,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陳其泰:《史學與中國文化傳統》,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2年。
陳啟能:《西方歷史學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黃進興:《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臺北:允成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彭雅玲:《史通的歷史敘述理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張京媛:《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張傳璽:《秦漢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許冠三:《大(活)史學答問》,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凱斯•詹京斯著,江政寬譯:《後現代歷史學》,臺北:麥田出版,2000年。
凱斯•詹京斯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臺北:麥田出版,2003年。
楊豫胡:《歷史學的思想和方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唐〕趙蕤著,周斌校證:《長短經校證與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趙傳棟:《論辯史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里仁書局,1993年。
鄭良樹:《戰國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瞿林東:《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韓震:《歷史•理解•意義》,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國立編譯館,1988年。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羅鳳禮:《現代西方史學思潮評析》,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
〔宋〕蘇轍《古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7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翦伯贊:《史料與史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肆、語言學專書
方經民:《漢語語法變換研究》,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方漢文:《繆斯與霓裳羽衣――文學和語言的比較》,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王永炳:《中國古典戲劇語言運用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王汶成:《文學語言中介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
左思民:《漢語語用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彥坤:《歷代避諱字匯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申小龍:《語學言綱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對稱與不對稱》,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2001年 。
伍鐵平:《語言學是一門領先的科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年。
池昌海:《史記同義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向新陽:《文學語言引論》,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曲彥斌:《中國民俗語言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
何秀煌:《記號學導論》,臺北:水牛出版社,1995年。
吳為章,田小琳:《漢語句群》,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李悅娥,范宏雅:《話語分析》,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李茂:《漢語慣用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
李維鼎:《語文言意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李潤新:《文學語言概論》,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年。
林靜伶:《語藝批評: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0年。
周慶華:《中國符號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周振鶴,游汝杰:《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南方朔:《語言之鑰》,臺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洪成玉:《古代漢語教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馬慶株:《漢語語義語法範疇問題》,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年。
段德森:《實用古漢語虛詞》,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孫良明:《中國古代語法學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孫順霖:《中國罵文化趣談》,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00年。
徐烈炯:《共性與個性》,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年。
徐通鏘:《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
徐興海,李群寶:《中國古代辯論藝術》,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高長江:《中國文學語言審美世界》,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年。
紹敬敏:《句法結構中的語義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年。
許威漢:《古漢語語法精讀》,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2年。
張公瑾:《文化語言學發凡》,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
張旺熹:《漢語特殊句法的語義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年。
張德明:《語言風格學》,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馮廣藝:《漢語比喻研究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馮廣藝,馮學鋒:《文學語言學》,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1994年。
陳新雄,竺家寧,姚榮松,羅肇錦,孔仲溫,吳聖雄:《語言學辭典》,臺北:三民書局,1989年。
郭志良:《現代漢語轉折詞語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年。
郭志良:《語言學研究的通用方法》,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95年。
程祥徽:《語言風格初探》,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程湘清:《先秦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程湘清:《兩漢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程湘清:《魏晉南北朝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廈門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語言符號與社會文化》,濟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管錫華:《史記單音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謝文舉:《教師語言藝術手冊》,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
劉煥輝,陳建民:《語言交際與交際語言》,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年。
鄭遠漢:《語言風格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鄭遠漢:《藝術語言辭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
錢冠達:《美學語言學――語言美和言語美》,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
魏德勝:《韓非子語言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5年。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伍、敘事學專書
〔美〕丁乃通著,陳建憲等譯:《中西敘事文學比較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學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1999年。
胡平:《敘事文學感染力研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5年。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荷〕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傅修延:《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
羅鋼:《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陸、文學專書
于迎春:《漢代文人與文學觀念的演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王立:《中國古代復仇文學主題》,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
王忠林,邱燮友等著:《增訂中國文學史初稿》,臺北:福記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85年。
方銘:《戰國文學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6年。
吳秀明:《文學中的歷史世界》,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周中明:《紅樓夢的語言藝術》,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黃保真,成復旺,蔡鐘翔:《中國文學理論史》,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張高評:《左傳之文學價值》,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張高評:《左傳之文韜》,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校訂本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
章培恆,王靖宇:《中國文學評點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章範授:《先秦諸子散文藝術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6年。
楊正潤:《傳記文學史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2年。
趙白生:《傳記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趙明:《先秦大文學史》,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年。
劉衍:《中國散文學史綱》,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聶石樵:《古代文學中人物形象論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譚家健:《先秦散文藝術新探》,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顧易生,蔣凡:《先秦兩漢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柒、美學專書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
孫欽華:《文學美質論析》,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曹利華:《中華傳統美學體系探源》,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曾祖蔭:《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龍協濤:《文學讀解與美的再創造》,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捌、修辭學專書
沈謙:《文心雕龍與現代修辭學》,臺北:益智書局,1990年。
陳汝東:《社會心理修辭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1989年。
傅隸樸:《修辭學》,臺北:正中書局,2000年。
玖、其他相關書籍
〔宋〕王安石著,唐武標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清〕王念孫:《讀書雜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王彥坤:《古籍異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吳康:《中國古代夢幻》,臺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徐崇溫:《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許世瑛:《中國目錄學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出版部,1982年。
〔明〕焦竑著,李劍雄點校:《焦氏筆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張舜徽:《中國文獻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宋〕黃震:《黃氏日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傅劍平:《縱橫家與中國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劉汝霖:《漢晉學術編年》,臺北:長安出版社,1979年。
錢鍾書:《管錐編》,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清〕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長沙:岳麓書社,1994年。
拾、論文集
王初慶等著:《紀實與浪漫――史記國際研討會論文》,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何清谷主編,張文立、張新科副主編:《司馬遷與史記論文集》第一輯,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國‧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日本‧名古屋大學中國語學文學會編,徐興海、今鷹真、尚永亮執行主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第二輯,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袁仲一、張文立、張新科主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第三輯,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編,張文立、呂培成、徐衞民主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第四輯,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張高評主編:《史記研究粹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年。
黃沛榮編:《史記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9年。
莊萬壽:<劉知幾的實錄言語觀>,《第二屆唐代文化研討會》,1995年9月。
拾壹、學位論文
古國順:《司馬遷尚書學》,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
朴宰雨:《史記的寫作技巧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朴宰雨:《史記漢書傳記文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阮芝生:《司馬遷的史學方法與歷史思想》,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73年。
李素珍:《史記列傳人物人格特質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李敏瑋:《史記女性形象考述》,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巫淑如:《千姿百態的人物畫卷—史記人物形象塑造技法論析》,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金聖日:《史記修辭技巧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金苑:《史記列傳義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金利湜:《司馬遷的文學理論與批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金利湜:《〈史記〉及其傳記文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柳貞愛:《司馬遷浪漫意識的文學觀》,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張添丁:《司馬遷春秋學》,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
郭瓊瑜:《史記的褒貶義法》,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陳雅萍:《由〈左傳〉、〈國語〉看〈史記〉人物形象的特出――以吳越爭霸相關人物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2年。
黃瑞芳:《史記類傳人物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國語文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1年。
葉淳媛:《司馬遷之諸子學》,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劉正浩:《太史公左氏春秋義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61年。
蔡雅惠:《史記悲劇人物與悲劇精神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鄭安芸:《感身世之戮辱,傳畸人於千秋――司馬遷〈史記〉「愛奇」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劉昶亨:《由〈史記〉列傳論太史公之創建》,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劉麗芳:《〈史記〉列傳語言藝術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魏聰祺:《史記引經考》,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譚固賢:《太史公尚書說》,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6年。
拾貳、期刊論文
丁合林:<元雜劇史記戲對《史記》的繼承與重構>,《開封大學學報》,第18卷第4期,2004年12月。
丁琴海:<關於《史記》流動視角的幾點研究>,《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5期,2004年。
丁豫龍:<名冠諸侯,天下無雙――《史記•魏公子列傳》評賞>,《仁德學報:人文與社會類》,第3卷,2004年10月。
王宇:<歷史中的文學品格>,《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4卷第4期,2004年8月。
王成軍:<論中國傳記文學的三大淵源>,《荆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7卷第4期,2002年7月。
王叔岷:<論司馬遷所了解之老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9年3月。
王志民:<略談《文心雕龍》“史記論”之失>,《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第33卷第5期,2004年9月。
王季香:<由〈伯夷列傳〉的天道觀論司馬遷之生命情調及其思想歸趨>,《南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第39卷第2期,2005年10月。
王波:<鴻門宴疑點辨析>,《名作欣賞》,第6期2000年11月。
王德朋:<論影響史料真實性的若干因素>,《江海學刊》,第10期,2004年。
王保頂:<立言與弘道:董仲舒和司馬遷關係論>,《孔孟月刊》,第35卷第12期,1997年8月。
王增文:<《史記》的寫人藝術>,《渭南師專學報》,1995年2月。
王朝忠:<《史記》的語言特色小議>,《德州學院學報》,1996年1月。
王勇:<幽默言語的制笑機制>,《南京社會科學》,第2期,2002年2月。
王蘭英:<《史記》人物傳記的文學傾向>,《文科教學》,1994年2月。
王慧、馬寶記:<“通變”理論與《史記》藝術結構>,《鄭州工業大學學報》,第18卷第4期,2000年12月。
王艷勤:<中國口述史學的歷史、現狀與與未來>,《史林》,第82期,2004年。
方蘊華:<簡論《史記》細節描寫的特異性>,《西北大學學報》,第34卷第4期,2004年7月。
田志勇:<略說司馬遷的“折中於夫子”>,《蒙古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優秀論文集》,1998年10月。
左宏閣:<文史兼備,成一家言――從《史記》看司馬遷的寫人標準>,《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1月。
可永雪:<《史記》人物傳記的結構方式及其意義>,《內蒙古師大學報》,1998年3月。
可永雪,張新科:<《史記》個性化人物語言略論>,《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4月。
可永雪:<說《史記》的長句>,《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第31卷第4期,2002年8月。
史荷丹:<關於《史記》悲劇的界定>,《晉南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19卷第3期,2002年6月。
朱江瑋:<《史記》語言藝術論評>,《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4月。
朱江瑋:<《史記》語言藝術新探>,《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9月。
朱黎輝:<《史記》的語言藝術>,《呼蘭師專學報》,第1期,1999年1月。
江文貴:<《史記》《戰國策》人物描寫藝術比較>,《滁州師專學報》,第2卷第1期,2000年3月。
江秀玲:<《史記》的語言藝術芻議>,《唐都學刊》,1999年3月。
江秀玲:<《史記》修辭藝術探微(上)>,《陜西教育學院學報》,第3期,1998年。
江秀玲:<《史記》修辭藝術探微(下)>,《陜西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1998年。
江秀玲:<理想、信念、毅力――《史記》悲劇人物簡論>,《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2月。
任剛:<《史記》《漢書》“以事寫人”方法的比較>,《語文學刊》,第3期,2003年。
吳昌廉:<衛宏「天下計書先上太史公」說考辨>,《興大人文學報》,第32卷下,2002年6月。
吳美卿:<《左傳》的敘事特色對《史記》創作的影響>,《廣西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2005年。
阮芝生:<司馬遷之心――「報任少卿書」析論>,《臺大歷史學報》,第26卷,2000年12月。
車行健:<從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看漢代書序的體制――以「作者自序」為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7卷,2000年9月。
何徐光:<《史記》的諷刺美>,《邊城大學學報》,第3期,1994年3月。
汪耀明:<《史記》在人物描寫上的成就>,《淮陰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3月。
蕭振宇:<論《史記》中的敘寫>,《張家口師專學報》,1994年1月。
蕭振宇:<論《史記》的戲劇美>,《張家口師專學報》,第3期,1994年3月。
蕭振宇:<論《史記》人物性格的美學特徵>,《張家口師專學報》,1995年3月。
蕭振宇:<《史記》人物傳記開頭簡論>,《張家口師專學報》,第3、4期,1996年。
蕭振宇:<《史記》人物性格論>,《齊齊哈爾大學學報》,1997年6月。
李栖:<《史記‧滑稽列傳》的寫作手法>,《國文天地》,1997年2月。
李秀娟:<從《漢書‧賈誼傳》所載奏疏試探賈誼之政治思想――兼論其對《史記》之補充>,《輔大中研所學刊》,1997年6月。
李美燕:<《史記‧律書》的作者及年代考述>,《國文學報》,第33卷,2003年6月。
李洲良:<錢鍾書關於史傳文學理論問題的若干闡釋>,《求是學刊》,第28卷第4期,2001年7月。
李桂奎,黃霖:<中國“寫人論”的古今演變>,《文史哲》,第1期,2005年。
李顯峰:<《史記》列傳引文淺析>,《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8卷第1期,2005年1月。
李黛顰:<《史記‧伯夷列傳》典型形象探討>,《輔大中研所學刊》,1997年6月。
李廣華:<論《史記》中的小說因素>,《雁北師範學院學報》,第5期,1996年5月。
辛一江:<論《史記》的寫人藝術>,《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6年1月。
余太山:<部份正史《西域傳》所見西域山水>,《史林》,第3期,2001年。
林元欽:<並非瑕疵――關於鴻門宴記敘的順序>,《名作欣賞》,第4期,2000年7月。
林育信:<詮釋決定意義――先秦至兩漢〈伯夷列傳〉文史意涵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8卷,2002年12月。
易國杰:<論《史記》的語言藝術美>,《南通師專學報》,第10卷第2期,1994年6月。
金明生:<《史記》與先秦歷史散文人物描寫藝術比較>,《卷海鈎沉》,2002年2月。
芮傳明:<古代預言、預兆“應驗”原因探討>,《史林》,第1期,1994年。
周言:<《滑稽列傳》錯簡考辨>,《史林》,第2期,2004年。
武影:<《三國演義》言語交際智慧談>,《安徽師範大學報》,第21卷第3期,2003年9月。
邱江寧:<《史記》的複筆藝術>,《浙江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3月。
祝鴻憙,時斌:<王國維對古文獻所稱古文的卓識>,《杭州大學學報》,第25卷第2期,1995年6月。
紀麗真:<《史記》的敘事話語:追求和創造整體藝術效果>,《煙臺大學學報》,第4期,1997年。
南生橋:<走向邊緣與矛盾反對――《史記》《漢書》的夢幻話語>,《陜西教育學院學報》,第17卷第3期,2001年8月。
徐富美:<中國古代偉大的田野工作者――司馬遷>,《中國語文》,2002年12月。
徐靜茜:<《紅樓夢》人物言語交際的文化內涵(上)>,《潮州師專學報》,第2期,1995年。
徐靜茜:<《紅樓夢》人物言語交際的文化內涵(中)>,《潮州師專學報》,第3期,1995年。
徐靜茜:<《紅樓夢》人物言語交際的文化內涵(下)>,《潮州師專學報》,第4期,1995年。
涂秀虹:<《東周列國志》之於《史記》敘事意向的轉移>,《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1999年。
高禎霙:<由《史》《漢》之〈循吏傳〉看馬、班之吏治思想>,《清雲學報》,第25卷第1期,2005年3月。
高萍:<《史記》人物傳記敘事視角模式>,《唐都學刊》,第18卷第1期,2002年。
高萍:<《史記》人物傳記敘事結構模式解析>,《唐都學刊》,第19卷第3期,2003年。
高萍:<歷史敘事模式的定型及其對小說敘事的影響>,《西安教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3年3月。
馬臨漪,蔣經魁:<略論《史記》中的諫>,《天中學刊》,第11卷第2期,1996年5月。
馬達湘:<《世說新語》人物言語交際的聯想方式>,《社會科學戰線》,第2期,2003年。
倪美玲:<《世說新語》「以言語傳神明」的美的追求>,《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5期,2004年10月。
孫毓棠:<條支――讀《漢書•西域傳》札記之二>,《文史》,第6輯,1979年。
郭久麟:<論傳記文學的想像、誇張與虛構>,《南昌大學學報》,第35卷第1期,2004年1月。
郭鵬:<傳神寫照與寫照傳神――《史記》、《水滸傳》人物塑造方法比較>,《山西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康清蓮:<論《史記》“鴻門宴”的戲劇化>,《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第21卷第3期,2004年6月。
梁建邦:<《史記》的誇張修辭>,《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16卷4期,2001年7月。
張乃鑑:<《史記》中的格言、民謠與諺語>,《錦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6年4月。
張大可,鄭之洪:<二十世紀的《史記》研究文獻價值(一)(二)>,《渭南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3月。
張玉輝,張玉軍:<《左傳》、《史記》人物描寫比較談>,《鹽城師專學報》,第2期,1994年。
張風萍:<《史記》的寫人成就>,《雁北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2月。
張秀英,趙國璽:<談《史記》的寫人藝術>,《大連教育學院學報》,第20卷第2期,2004年6月。
張筠:<《史記》神學目的論質疑>,《康定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1卷第4期,2002年12月。
張新科:<《史記》學體系的建立及其意義>,《中國典籍與文化》,第29卷第2期,2004年1月。
張新科:<先秦兩漢時期史傳文學的嬗變軌跡>,《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6月。
張蕾:<《史記》與《燕丹子》荊軻形象塑造之比較>,《河北學刊》,1999年6月。
張勤繼:<司馬遷與文學的主體性>,《固原師專學報》,第2期,1999年。
張婷婷:<《史記》中的修辭手法:頂真與反復>,《山西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2001年12月。
張輝忠:<初析《詩經》在古代政治思想交流中的啟示作用――從《左傳》中用歌《詩》奏《詩》充實和代表言語談起>,《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第16卷第2期,2003年6月。
張濤:<司馬遷祠和墓>,《歷史月刊》,第112卷,1997年5月。
陳桐生:<《史記•滑稽列傳》四論>,《漢中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5月。
陳桐生:<論《史記》的心態描寫>,《汕頭大學學報》,第18卷第4期,2002年。
陳桐生:<《史記》是以寫人為中心嗎?>,《東南大學學報》,第6卷第2期,2004年3月。
陳金木:<重讀《史記•孔子世家》>,《國文學誌》,第6卷,2002年12月。
陳祖懷:<“孔子問禮”發微>,《史林》,第4期,2001年。
陳曦:<孔子神韻的獨特演繹>,《鄭州大學學報》,第33卷第3期,2000年5月。
陳曦:<從伯嚭透視《史記》撰述先秦人物的特徵>,《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27卷第1期,2000年。
陳曦:<《史記》歷史虛構探索――兼論中國古代歷史文學的虛構傳統>,《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第1期,2005年。
莫小菲:<經營慘淡匠心獨運――小議《蘇武傳》人物語言的安排與設計>,《廣西教育學院學報》,第3、4期,1995年。
莊宇清:<《史記•秦楚之際月表》中的「楚」>,《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36卷,2004年7月。
陶禮天:<司馬遷的地域文化觀――讀《史記•貨殖列傳》>,《安徽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1月。
黃仁生:<從歷史走向文學――論《吳越春秋》的人物藝術>,《復旦大學大學學報》,(未註明年月)。
黃志傑:<《史記‧滑稽列傳》析探>上,《國文天地》,2002年6月。
黃志傑:<《史記‧滑稽列傳》析探>下,《國文天地》,2002年7月。
黃秀坤:<《史記》為歷史人物代言、擬言的藝術成就>,《吉林師院學報》,第9、10期,1996年。
黃建軍:<言人人殊――《史記論文》的傳記文學理論片談>,《齊齊哈爾大學學報》,第2期,2003年3月。
黃榕:<論《文心雕龍‧史傳》篇中對《史記》《漢書》的批評>,《明道文藝》,1999年4月。
彭得猷:<《史記》列傳的語言風格>,《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8年2月。
葉政欣:<談《史記》「鴻門宴」――並澄清幾項誤解>,《國文天地》,2006年2月。
楊旭生:<類同而神異――《史記》人物個性的區分>,《錦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0卷第1期,2001年2月。
楊建紅:<談《史記》的寫人藝術>,《山西成人教育》,1994年8月。
熊月之:<口述史的價值>,《史林》,第3期,2000年。
齊效斌:<《史記》人物傳記的符號學特徵與闡釋>,《陜西師大學報》,1994年1月。
趙心瑞:<略談元代雜劇對《史記》寫人文學的繼承>,《雁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1年2月。
趙明正:<《史記》的小說性>,《山西大學學報》,第24卷第1期,2001年2月。
趙明正:<從人物臨終語言看《史記》的悲劇美>,《山西大學學報》,第26卷第5期,2001年1月。
趙明正:<《史記》的寫人藝術新探――遵循人性邏輯來表現人>,《湖北民族學院學報》,第21卷第5期,2003年。
趙沛霖:<司馬遷與帝王天命神話的終結――《高祖本紀》和《趙世家》的神話審視>,《天津社會科學》,第6期,2002年。
趙厚均:<《史記》人物傳記的結構藝術>,《渝州大學學報》,第3期,1999年。
蔡日新:<《史記》人物語言述例>,《中國文化月刊》,1998年3月。
蔡學海:<從孔子看司馬遷的生命情調――「是非頗謬於聖人」別見>,《東吳歷史學報》,第12卷,2004年12月。
廖卓成:<論四史非記言敘事中的言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
1999年6月。
劉玲娣:<子貢形象的重塑與司馬遷的道德追求>,《河北學刊》,第22卷第4期,2002年7月。
劉國民:<「非死者難,處死者難」――司馬遷的死亡觀>,《中國文化月刊》,第281卷,2004年5月。
劉國民:<「勇者不必死節」――司馬遷的死亡之思之一>,《中國文化月刊》,第282卷,2004年6月。
劉猛:<論《史記》的故事情節>,《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第24卷第2期,2004年6月。
劉寧:<論《史記》的敘事時間>,《西安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2期,2004年6月。
劉衞華:<《史記》中的預敘及其敘事效果>,《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第1期,2004年1月。
潘萬木:<《左傳》之夢敘述範型>,《荆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2年1月。
鄭安芸:<司馬遷「鴻門宴」之篇章結構探析 >,《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2004年4月。
鄭曉時:<漢初「誅呂安劉」政變的過程與歷史意義>,《臺灣政治學刊》,第8卷第2期,2004年12月。
鄭頤壽:<論文章風格和言語風格>,《福建學刊》,1994年3月。
鮑廣麗:<試論《史記》引用謠諺的藝術>,《江淮論壇》,第4期,1998年。
賴明德:<司馬遷的史識>,《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2002年9月。
賴祥亮:<由明清小說評點話語探《史記》對明清長篇小說敘事的影響>,
《三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9卷第1期,2002年3月。
謝模楷:<豫讓形象分析――兼論《史記》悲劇色彩>,《安康師專學報》,第16卷,2004年4月。
戴紅:<試析《史記》對中國古典小說創作的影響>,《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第20卷第3期,2004年8月。
韓兆琦:<《史記》與我國古代小說>,《渭南師專學報》,第1期,1996年。
魏聰祺:<《史記‧老子列傳》所呈現的老子形象――其猶龍邪?>,《國教輔導》,1997年6月。
羅敬之:<司馬遷南遊路線的考察>,《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4卷,1998年3月。
蘇子敬:<伯夷列傳析詮>上,《國文天地》,第20卷第12期,2005年5月。
蘇子敬:<伯夷列傳析詮>下,《國文天地》,第21卷第1期,2005年6月。
黨大恩:<《史記》與中國敘事傳統>,《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17卷第3期,2002年5月。
黨藝峰:<《史記》敘事和漢武傳說系統>,《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2005年1月。
黨藝峰:<《伯夷列傳》和隱逸敘事>,《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第6期,200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