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秋婷
Chiu Ting, Chen
論文名稱: 網路獨立媒體的社群經營-一個社會資本的個案分析
Online Social Network Management of Independent Media: A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Theory.
指導教授: 陳炳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3
中文關鍵詞: 網路獨立媒體社群社會資本上下游新聞市集
英文關鍵詞: Internet independent media, social network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上下游 News & Marke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46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新傳播科技與網路世代的來臨,顛覆了過去大眾媒體單向提供閱聽眾資訊的傳播形式,網路此傳播媒介相較於主流媒體,擁有著平台建置成本低廉、高互動性及開放性等特性,為許多無充裕有形資源的獨立媒體帶來新形式的傳播管道。觀察台灣目前的獨立媒體發展現況,許多獨立媒體借助網路與社群的傳播效力,近期促成了許多網路動員與新聞社群凝聚而發揮重要社會影響力的案例。以網路為主要傳播媒介的獨立媒體,由於各有關注報導的議題與族群的獨特性,自然吸引了一群真正關心進而主動參與支持的核心讀者,漸漸於網路空間中凝聚出一新聞社群。藉由社群的互動與交流,經營者能夠與讀者溝通並快速取得回饋,達到獨立媒體所欲傳達、倡議與分享的目的,也因為受關注程度與影響力的提升,日漸突顯網路獨立媒體的重要性。

    本研究採用社會資本的觀點,做為獨立媒體藉由網路媒介來凝聚與營造社群的觀察與分析,依照Nahapiet & Ghoshal(1998)的結構、認知與關係三構面,以個案研究法探析《上下游新聞市集》社群經營的社會資本,整合獨立媒體經營者及社群使用者的回應,再輔以與網路專家的訪談及線上觀察,綜合理解獨立媒體經營社群的各面向。

    研究結果發現社群的存在與運作對本身即缺乏如大眾媒體傳播力道的獨立媒體而言,確實是重要且必要存在的核心支持與動員的力量;從結構、認知與關係三構面的分析結果得知三者彼此相互影響,首先,因著獨立媒體在人脈關係網絡、經營模式及理念傳達的過程,漸漸開始有利害關係人加入社群,這些社群成員可以是自願聚集而成的興趣社群或是實際參與農業與媒體創作的行動者,構成社群的結構資本;「上下游」社群對農業議題的關心與支持,及對上下游此媒體的理念的共識為認知資本;以群體利益為目標規範而能持續運作的「上下游」社群,因著互惠關係之生成,成員願意自願性的參與社群的動員活動及無償付出,皆立基於信任與認同歸屬感之關係資本的產生。

    With the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era are coming, which subverted the one-way communication of the mass media to audience. Comparing with mainstream media, internet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such like building platform in low cost, highly interactivity and openness, bringing new propagation channel for independent media that are lacking tangible resources. Observ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dependent media, there were many important cases of facilitating mobilization and news community networks by using the effect of internet. Besides, because of internet independent media focusing on some specific issues and ethnic, they attracted a core audience group who really cared and participated actively, gradually, assembling a news community network in cyberspace. Based on community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dia operators can get feedback quickly from readers and advocate their idea.

    In this study, researcher used a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theory to analysis online social network of independent media. According to Nahapiet & Ghoshal(1998)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s, cognition and relation to investigate online social network of “上下游 News & Market”. Researcher integrated interviews with operators, medium users and internet experts as well as observation of online platforms to understand the graphics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of independent media.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xistence of community network for independent media is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power for core supporters and mobilization. Based on the structure, cognition and relation three dimensions of Social Capital theory, they influenced each other, first of all, because of the specific concept and uniqueness of independent media, there would gather some us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or the actors who involved in agriculture. Then, if the community network is lack of the compliance with norms and cognition, the online social network can’t be an active community. Besides, the online community is not only formed with the shared vision and condensation, but also a reciprocal network with interaction and trust.

    誌謝………………………………………………………………………………...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目次……………………………………………………………………………..…V 圖/表目次……………………………………………………………………...VII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5 第三節 章節安排……………………………………………..………………....11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新傳播科技帶動下的獨立媒體 一、獨立媒體之定義……...…………………………………………………...13 二、獨立媒體類型與公民傳播體系………………………..………………18 三、獨立媒體的網路使用……………………………………..……………..24 第二節 社會資本與網路社群 一、社會資本之定義………………………………………………………... 26 二、社會資本之分析構面……………………………………………………32 三、網路社群之定義…………………………………………………………36 四、從社會資本角度談網路社群……………………………………………38 五、網路社群經營……………………………………………………………42 六、小結………………………………………………………………………44 第參章 研究問題與方法 第一節 研究問題………………………………………………………………..46 第二節 研究方法………………………………………………………………..47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54 第肆章 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上下游」社群的結構資本分析………………………………………..59 第二節 「上下游」社群的認知資本分析………………………………………..74 第三節 「上下游」社群的關係資本分析………………………………………..78 第四節 社會資本與社群經營對(上下游)獨立媒體的影響………………....8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9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96 參考文獻………………………………………………………………97 附錄…………………………………………………………………..109

    billcheng 007(2012年10月25日)。〈獨立媒體學院 要顛覆傳統媒體〉【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行銷奇兵》部落格http://blog.yam.com/billcheng007/article/57558745
    Facebook(無日期)。〈什麼是Facebook粉絲專頁〉。取自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elp/174987089221178/
    MBAlib(無日期)。〈結構資本〉。取自「MBA智庫百科」
    http://wiki.mbalib.com/zh-tw/%E7%BB%93%E6%9E%84%E8%B5%84%E6%9C%AC
    上下游新聞市集(無日期)。《上下游新聞市集》網站
    http://www.newsmarket.com.tw/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源起、及現況〉,《問題與研究》,42(5):139-163。
    台中市政府(2013)。〈台灣有機農業的幕後推手〉,《悅讀大台中》,第29期,2013年8月號。台中市政府。取自
    http://www.taichung.gov.tw/public/data/373115543071.pdf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無日期)。「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之歷史沿革」,
    取自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網頁http://www.mediawatch.org.tw/about
    江明修、陳欽春(2004)。《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取自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42172/2/RRPG931210.pdf
    江明修、鄭勝分(2003)。《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之二元互動析探我國社會資本之現
    況與發展策略》。(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91-2414-H-004-039)。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
    何榮幸(2011年9月7日)。〈我見我思-從「小地方」到「上下游」〉,《中
    時電子報論壇》。取自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msg/yotu/RlYd_DRAImk/qHUDNIuhqwQJ
    成露茜(2005)。〈另類的媒體實踐〉,成露茜、羅曉南(編),《批判的媒體識讀》,頁269-283。正中書局。
    全球之聲(無日期)。「全球之聲」網站。取自http://zh.globalvoicesonline.org/hant/about/
    朱淑娟(2012年5月23日)。〈《獨立媒體學院》 不能沒有你〉。取自《環境報導》部落格http://shuchuan7.blogspot.tw/2012/05/blog-post_23.html
    朱國明(2007)。〈網路社群社會資本與成員間助人行為之相關研究〉,《資訊管理學報》,14(2),169-202。
    朱道凱譯(1998)。《網路商機:如何經營虛擬社群?》。台北:麥田出版。(原書Hagel Ⅲ J. & Armstong Arthur G. ﹝1997﹞. Net Gain: Markets Through Vitural Communities. McKinsey & Company.)
    李宇美譯(2011)。《鄉民都來了:無組織的組織力量》。台北:貓頭鷹出版。(原書:Shirky C.﹝2008﹞. 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
    李明軒、呂傑華(2009)。《社會資本與網際網路溝通關連性之研究—花蓮三所大學大學生溝通模式調查》,「2009數位創世紀學術實務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
    李怡佩(2009)。〈社會資本與創新的實證分析之回顧〉,《大漢學報》,第24期,頁1-14。
    李英明(2005)。《新制度主義與社會資本》。台北:揚智文化。
    李全興(2010年10月6日)。〈點只粉絲團咁簡單–談「社群行銷」組合〉,「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取自
    http://www.inside.com.tw/2010/10/06/not-only-fan-page
    何宗勳(2009.08.21)。〈新頭殼新聞平台將挑戰主流媒體〉。取自「PeoPo公民新聞平台」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41298
    何國華(2008)。〈公民新聞與網路民主:實踐、理論與反思〉,張炎憲(編),《戰後台灣媒體與轉型正義論文集》,頁125-170。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余曉婷(2011)。《候選人 Facebook 粉絲專頁之使用意圖研究-UTAUT 模型驗
    證》,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宋祖慈、楊偉成、李佳芳(2012年12月)。〈在地文化推廣 上下游News & Market用虛擬稻埕讓城鄉牽手〉,《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2012年12月號。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6632
    林相美(2012年12月9日)。〈「真情人物」馮小非 築夢中寮樂農農〉,《自由時
    報電子報》。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9/today-taipei6.htm
    林于軍、廖耕億(2006)。《以社會關係分析虛擬社群發展之實證研究》,「KC2006第二屆知識社群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
    林奇秀、陳一帆(2011)。〈淺析網路社群知識分享實證研究如何構思社會資本概念〉,《圖書資訊學刊》,9(2): 55-89。
    林蔚文(2008年8月17日)。〈成功經營社群行銷的五大步驟〉,《網路資訊雜誌》。取自http://news.networkmagazine.com.tw/classification/web/2008/08/17/1977/
    林麗雲(2012)。〈公共新聞業:在地實踐〉,《臺大新聞論壇》,第11期,頁119-131。
    林妙雀、溫福星(2010)。〈部落格互動與社群對部落格使用者忠誠度之跨層次研
    究—以部落客人格特質與涉入度為干擾變數〉,《資訊管理學報》,17(3):
    107-130。
    林妙雀(2009)。〈社會資本對知識分享與智慧資本影響之研究〉,《組織與管理》,2(1): 91-143。
    林宛瑩、張昕之(2012)。〈隱形少年現形記:香港御宅族網際網路使用與社會資
    本建構之初探〉,《新聞學研究》,第112期,頁233-270。
    林奇秀、陳一帆(2011)。〈淺析網路社群知識分享實證研究如何構思社會資本概
    念〉,《圖書資訊學刊》,9(2): 55-89。
    林蘋、陳素緩、蘇東福(2005)。〈網路社群知識分享影響因素之探討〉,《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2期,頁73-84。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 122-136。
    胡元輝(2012)。〈群眾資助新聞業:從資訊協作到經濟協作的公民參與〉,胡元輝(編),《公眾委製新聞的時代來臨-WeReport調查報導平台的異議與展望》。台北:優質新聞發展協會。
    胡元輝(2010)。〈強公民、強民主—全球公民媒體的發展脈絡與時代意義〉,胡元輝(編),《新聞革命進行式:全球崛起的公民媒體》,頁12-50。台北:先驅媒體社會企業。
    胡元輝、羅世宏(2012)。〈開創優質新聞業的人人時代 WeReport的創設及其意義〉,胡元輝(編),《公眾委製新聞的時代來臨-WeReport調查報導平台的異議與展望》。台北:優質新聞發展協會。
    胡元輝、林靖堂(2012年5月4日)。〈WeReport平台—公眾支持小額捐款的新媒體嘗試〉,《目擊者電子報》。取自http://mediawatchtaiwan.blogspot.tw/2012/04/wereport.html
    胡元輝、林靖堂(2011年)。〈觀念平台—公民新聞 反制媒體亂象〉。取自《中國時報》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122700567.html
    胡泳(2009)。〈何以獨立?如何另類?〉,溫雲超、葉蔭聰、莊迪澎、管中祥(編),《草根不盡:華語地區獨立媒體年報》,頁13-16,香港:獨立媒體。
    胡哲生、梁瓊丹、卓秀足、吳宗昇(2013)。《我們的小幸福、小經濟-九個社會
    企業熱血,追夢實戰故事》。台北:新自然主義、幸福綠光出版。
    卓良賢等人(2011)。《讚!Facebook社群行銷術》。台北:電腦人文化出版。
    周宣光、文德蘭、胡蕙玲、李致中(2007)。《新聞部落格對傳統傳媒新聞之影響》,「2007年第十三屆海峽兩岸資訊管理與策略學術研討會」。中國:北京。
    吳筱玫(2008)。《傳播科技與文明》。台北:智勝文化。
    吳尚庭、陳五洲(2011)。〈社群媒體網站對體育輔助教學之應用—以Facebook粉絲專頁為例〉,《臺灣體育論壇》,第2期,頁1-10。
    邱憶惠(1999)。〈個案研究法:質化取向〉,《教育研究》,第七期,頁113-127。
    洪貞玲(2008)。〈當偏鄉社區遇見科技資源:以社會資本檢視九二一重建區數位
    機會中心的運作〉,《新聞學研究》,第95期,頁145-182。
    翁書婷(2013年5月)。〈揭開新聞另一面真相:網路媒體勇敢發聲!〉,《數位
    時代》,第228期,頁94-101。
    施盈廷(2007)。〈線上新聞媒體的角色定位:從內容提供者到公共辯論的倡導者〉,《中華傳播學刊》,第12期,頁53-87。
    高淑珍、王麒富(2012)。《以社會交換理論修正模式探討知識社群支持續使用意願》,「KC2012第八屆知識社群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
    孫窮理(2011a)。〈大媒體的大崩壞和獨立媒體的大考驗〉,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編),《媒體改革 漫漫長路—紀錄與省思1999~2009》,頁251-253。台北: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孫窮理(2011b)。〈台灣獨立媒體生逢其時〉,《南都周刊》。取自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4-20/154322327457_4.shtml
    孫足承、高禾淳、張超盛、王天津(2009)。《網路社群資訊交換行為模式》,「2009年第二十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2)。《2012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取自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120709c.pdf
    徐毓良(2013)。《連結與發現:那些Facebook告訴我們的事》,「2013FIND創新講堂」,上網日期2013年10月18日,取自
    http://www.slideshare.net/iamwilliam/facebook-25635514
    徐心儀、楊美華(2011)。〈善用Facebook社群功能行銷圖書館服務〉,《圖
    書與資訊學刊》,第76期,3(1):65-87。
    耿慶瑞、黃思明、洪順慶(2001)。〈WWW互動廣告與傳統廣告效果之比較〉,
    《資訊管理研究》,3(1):25-54。
    戚栩僊(2010)。《社群網站使用與社群媒體行銷使用者反應—以Facebook廣告
    與虛擬品牌社群為例》,「2010數位創世紀:E世代與資訊科技學術實務國
    際研討會」。台北市:政治大學。
    莫拉克88news. Org(無日期)。「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官方網站。取自
    http://www.88news.org/?p=22799
    黃源協、劉素珍(2009)。〈社會資本對台灣社區發展之政策意涵〉,《行政暨政策學報》,第48期,頁155-192。
    黃國庭(2007)。《網路相簿與網絡互動---大學生的網路相簿使用、社會資本及社會參與之關連性研究》,「2007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發表論文。
    黃順星(2010)。〈另類的公共性:媒介空間的文化行動〉,《文化研究月報》,第108期,頁32-51。
    黃汝華(2010)。〈PeoPo〉,胡元輝(編),《新聞革命進行式:全球崛起的公民媒體》,頁219-222。台北:先驅媒體社會企業。
    黃克先,黃慧茹譯(2008)。《社會資本》。台北:巨流圖書。(原書:Halpern D.﹝2005﹞. Social Capital. UK: London Press.)
    張春炎(2010年9月3日)。〈公民媒體崛起 重燃新聞人專業理念—專訪NewTalk總顧問胡元輝〉。取自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600
    張凱迪(2004)。《社會資本、創業導向、組織資源與創業績效之關係—以台灣新
    創企業為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張嘉彬(1999)。〈系統評估研究之文獻探討:從電子圖書館角度考量〉,《大學圖書館》,3(2): 69-94。
    郭良文(2010)。〈蘭嶼的另類媒體與發聲:以核廢料與國家公園反對運動為例〉,《中華傳播學刊》,第17期,頁43-74。
    郭良文(2002)。〈網路傳播〉,《資訊社會研究》,第2期,頁251-252。
    陳姿伶(2005)。〈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所。
    取自http://www.extension.org.tw/book/02_92-1.9.doc
    陳榮德(2004)。《組織內部社會網絡的形成與影響:社會資本觀點》,中山大學
    人力資源管理所博士論文。
    陳靖旻(2008)。《影響虛擬社群成員知識分享因素之探討—社會資本理論觀點》,中央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論文。
    陳子軒(2007)。《另類媒體與社群建構—《破報》與台灣都會次文化的實踐》,「公民意識的實踐與社群自主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
    陳順孝(2007a)。〈公民媒體的國際經驗與在地實踐〉,廖雲章(編),《中華民國新聞年鑑 1997-2006》。台北:中國新聞學會。
    陳順孝(2007b)。〈網路巨變前夕的媒體數位化實驗:在全民媒體浪潮中回應和
    延伸許瓊文教授的創新研究〉,《中華傳播學刊》,第11期,頁49-57。
    陳順孝(2008)。〈挑戰大眾媒體:台灣戰後公民媒體的演變與茁壯〉,張炎憲等(編),《戰後台灣媒體與轉型正義論文集》,頁171-204。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陳順孝(2009)。〈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的發展與挑戰〉,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編),《台灣傳媒再解構》,頁239-276。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陳順孝(2010)。〈當閱聽人變成創用者:公民傳播體系的形成及其對大眾傳播生態的衝擊〉,《民國百年傳播與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69-94。宜蘭:佛光大學傳播學系。
    陳順孝(2011年9月16日)。〈不只是維基解密:TED第五權演講導覽〉。取自「阿孝札記」http://www.ashaw.org/2011/09/ted.html
    陳順孝(2012)。「宜蘭社區大學公民素養週講綱」。取自http://www.slideshare.net/chen328/121101
    陳順孝(2012年9月13日)。〈我們不能只剩一種聲音 對抗媒體怪獸的,是這
    些獨立媒體〉,《財訊》,第407期,取自
    http://www.wealth.com.tw/index2.aspx?f=501&id=2626&p=1
    陳維平(2011)。《另類媒體與離散認同: 談越文《四方報》與女性新移民/工》,「2011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發表論文。
    陳琇玲譯(2002)。《注意力經濟—抓準企業新焦距》,台北:天下文化。(原書Davenport T. H. & Beck J. C. [2001]. The Attention Economy--Understanding the New Currency of Business. USA: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陳雅萱(2010)。〈台灣環境資訊中心〉,胡元輝(編),《新聞革命進行式:全球崛起的公民媒體》,頁197-200。台北:先驅媒體社會企業。
    陳威諭(2010)。〈莫拉克獨立新聞網〉,胡元輝(編),《新聞革命進行式:全球崛起的公民媒體》,頁205-208。台北:先驅媒體社會企業。
    陳怡如(2013年9月18日)。〈Facebook台灣月活躍用戶達1400萬人 滲透率居
    亞太區之冠〉,《數位時代》網站。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9363
    莊宜軒(2012)。《企業Facebook粉絲專頁之公關策略分析》,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廣告所碩士論文。
    曾志文、許晉龍(2008)。〈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使用者參與部落格行為之研究〉,《資訊社會研究》,第15期,頁209-232。
    曾真真、黃經智(2004)。〈虛擬社群之社會資本對資訊使用意願之影響〉,《中華管理評論》,7(2): 63-76。
    曾嬿卿(2014年1月1日)。〈馮小非練功10年,把志業變事業 社會企業 一手
    揭弊報導新聞 一手推廣綠色產品〉,《財訊》。取自
    http://www.wealth.com.tw/index2.aspx?f=301&id=3869&p=1
    葉建亨、黃文楨(2011)。〈整合社會資本與社會交換理論探討虛擬社群知識分享
    意願〉,《資訊管理學報》,18(3): 76-100。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
    葉蔭聰(2009)。〈新政治力量:香港獨立媒體的發展〉,《新聞學研究》,第99期,頁221-239。
    馮小非(2013年8月1日)。〈重要的一天:米粉終於成為米粉,上下游新聞部
    有了夢幻團隊〉。取自《上下游新聞市集》
    http://blog.newsmarket.tw/?p=9070
    馮小非(2013年9月6日)。「講座:《飲食上下游》」,虎尾厝沙龍。取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vCsUnHELee0
    張玉佩(2013)。穿梭虛擬世界的遊戲少年:他/她們的社會資本之累積與轉換,中華傳播學刊,第23期,頁195-227。
    楊忠川、李興國(1999)。〈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小眾媒介發展:虛擬社群的觀點〉,「1999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發表論文。
    楊虔豪(2013年1月11日)。〈米嚕酷傳播教室:人際與大眾傳播、媒體近用權、公共化、獨立媒體,還有極不像話的NCC〉。取自「MIRUKU的世界24時間」http://www.mworld24.com/2013/01/ncc.html
    楊聖慧(2001)。《以體驗行銷之觀點探討網站之虛擬社群經營模式》,銘傳大學管理科學所碩士論文。
    楊舒媚(2012年10月31日)。〈無米樂 獨立媒體上下游新聞市集 關懷農業的
    新動力〉,《中國時報》。取自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2223/112012103100552.html
    萬榮水、梁瑞文(2007)。〈虛擬社群形成之意義及其衡量指標之探討:以網路書
    店為例〉,《資訊社會研究》,第13期,頁295-317。
    熊培伶(2009)。〈香港社會與獨立媒體〉,《傳播研究簡訊》,第57期,頁9-15。
    熊淑惠(2011)。《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災難事件的網路集結—以PTT鄉民救災團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管中祥(2006)。〈媒體公共性的想像-廣電媒體結構改造的下一步〉,「2006年社區大學學術研討會-社區大學與公民新聞學的對話」,台北:內湖。
    管中祥(2008)。〈公共電視的新媒體服務:PeoPo公民新聞的傳播權實踐〉,《廣播與電視》,第29期,頁85-112。
    管中祥(2009)。〈光影游擊最前線:台灣另類媒體2007-2008〉,《新聞學研究》,第99期,頁201-220。
    管中祥(2011)。〈回歸媒體多元本質,人民重返公共領域〉,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編),《媒體改革 漫漫長路—紀錄與省思1999~2009》。台北: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管中祥(2012年4月24日)。〈該是典範轉移的時候了!〉,「Benlaの部落格」。上網日期2013年1月4日,取自
    http://benlakuang.blogspot.tw/2012/04/blog-post_24.html
    管中祥(2012年8月9日)。〈從黨國到資本 台灣媒體從未獨立〉,「Benla
    の部落格」。取自http://benlakuang.blogspot.tw/2012/08/blog-post_9.html
    管中祥(2013年5月3日)。〈周五評論 管中祥:媒體的新「獨立」之路〉,「獨
    立評論@天下」。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7/article/320
    管中祥(無日期)。〈什麼是另類媒體?〉,上課用PPT。
    蔣慧仙(2012年1月7日)。〈上下游新聞市集介紹〉,「城市農村上下游」。
    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t-m96s6JOM
    蔣鈴鈴(2013年4月24日)。〈章倩萍:成功經營粉絲團需要學習與誠懇態度〉,
    《MOL銘報即時新聞》。取自
    http://mol.mcu.edu.tw/show_2009.php?nid=154613
    劉嘉銘(2010年10月5日)。〈國家補助不如小額捐款享自主 新媒體永續經營需建社群經濟〉。取自「當今大馬」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44413
    劉鶴群、林秀雲、陳麗欣、胡正申、黃韻如譯(201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台北市:雙葉書廊。(原書:Babbie, E. R.﹝2009﹞.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2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蔡秀芬(2011)。《中國另類傳播的考察與分析(1978-2011)》,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家安、康贊清、洪新原(2011)。〈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虛擬社群中知識品質的影響因素〉,《電子商務學報》,13(1): 217-240。
    蔡至欣、賴玲玲(2011)。〈虛擬社群的資訊分享行為〉,《圖書資訊學刊》,9(1):161-196。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鄭少凡(2012)。〈你我都可以成為「公民記者」〉,《看雜誌》,第110期。取自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2/4155
    鄭國威(2007)。《閱聽人2.0—部落客來了》,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論文。
    鄭國威(2011a)。〈台灣社會媒體與網路動員(2009-2011)〉,《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85期,頁451-482。
    鄭國威(2011b)。《利用雲端科技建構跨國公民媒體—以全球之聲為例》,「2011資訊科技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
    鄭涵文(2011年11月28日)。〈不只是業餘,對於公民記者第五權的想像〉,「傳學鬥」第448期。取自http://blog.roodo.com/scstw/archives/17674443.html
    鄭陸霖、林鶴玲(2001)。〈台灣社運的網路經驗:一個探索性的研究〉,《台灣社會學刊》,第25卷,頁111-156。
    賴政緯(2009)。《台中縣長青學苑學員社會資本與自覺健康之相關研究》,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所碩士論文。
    蕭輔瑞(2007)。《促進數位化民主的另一個關鍵:培養公民資格—以台北市、台
    中市,以及大里市三個層級的地方政府為例》,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所
    碩士論文。
    藍毓仁譯(2008)。《質性研究方法》。台北:巨流圖書出版。(原書: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c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Ritchie
    J. & Lewis J. (Ed.). SAGE Publications Ltd﹝2003﹞)
    盧希鵬(2010)。〈第六章 社交網路與虛擬社群〉,《網路行銷:連結經濟下的社交網路數位革命》。台北:雙葉書廊。
    謝維琳(2012)。《非營利組織運用社群媒介之公眾溝通策略-以Facebook粉絲
    專頁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所碩士論文。
    魏子豪(2008)。《影響虛擬社群內知識分享因素之研究-以使用維基系統的虛擬社群為例》,成功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論文。
    羅世宏(2010)。〈網路世代再造公民社會〉,余範英、黃榮村等(編),《力挽狂瀾 台灣向前走》,頁398-415。台北: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顧佳欣(2010年6月4日)。〈華人地區另類媒體:他山之石 華人地區另類傳播典範〉,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網頁。取自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539

    Armstrong, A. G. & Hagel III, J. (1996). The real value of on-line communiti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Retrieved from
    http://hbr.org/1996/05/the-real-value-of-on-line-communities/ar/1
    Adler P. S. & Kwon S. W. (2002).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1), 17-40.
    Bourdieu, P. (1997).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A. Halsey, H. Lauder, P. Brown & A. Stuart Wells (Eds.),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 pp.46-5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rgh, James A. & McKenna Katelyn Y. (2004). The Internet and Social Lif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5(1), 573-590.
    Bargh, James A., McKenna Katelyn Y., and Fitzsimons Grainne M. (2002). Can You See the Real Me? 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1), 33-48.
    Chiu, Chao-Min, Meng-Hsiang Hsu, and Eric T.G. Wang (2006).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 An Integr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Cognitive Theorie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42(3), 1872-1888.
    Donath, J. and boyd Danah M. (2004). Public Displays of Connection. BT Technology Journal, 22(4), 71-82.
    Fontes, C. (2010). The global turn of the alternative media movement. In K. Howley (Ed.), Understanding community media (pp. 381-390). London: Sage.
    Gillmor, D. (2013.01.27). What ethics should bloggers have? Retrieved from http://www.technitute.com/blog/what-ethics-should-bloggers-have/
    Jones, Q. (1997). Virtual-Communities, Virtual Settlements & Cyber-Archaeology:A Theoretical Outline.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3(3). Retrieved from http://jcmc.indiana.edu/vol3/issue3/jones.html
    Kay, A. (2006). Social Capital, the social economy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41(2), 160-173.
    Kobayashi, T., Ikeda K. & Miyata Kakuko (2006). Social capital online: Colle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and reciprocity as lubricants of democrac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9(5), 582-611.
    Lazaroiu, G.(2009). The new role of the internet in maintaining and increasing social Capital. Linguistic &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8, 193-200.
    Nahapiet, J. & Ghoshal, S. (1998).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2), 242-266.
    Nardi, B., Schiano, D., & Gumbrecht, M. (2004). Blogging as social activity, or,
    would you let 900 million people read your diary? Proceedings of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2004.Retrieved from
    http://home.comcast.net/%7Ediane.schiano/CSCW04.Blog.pdf
    Norris, P. (2002). Social capital and the news medi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 Politics, 7(1), 3-8.
    Patel, M. (2011.10.20). Why non-profit News sites need to act more like digital business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pbs.org/mediashift/2011/10/why-non-profit-news-sites-need-to-act-more-like-digital-businesses293.html
    Putnam, R. C.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y.
    Rh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The MIT Press, the United States.
    Rasmussen, T. (2008). The Internet and Differentiation in the Political Public Sphere, in Nordicom, 4, 73-83.Retrieved from http://www.nordicom.gu.se/common/publ_pdf/270_rasmussen.pdf
    Sassen, S. (2000).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Sovereignty: Un-founded and Real Worries. In Engel, C. & Heller, K.H. (Eds.),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Global Networks in Local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Values. Nomos Verlagsgesellschaft, Baden-Baden.
    Subramani, M. R. & Peddibhotla, N. (2004). Determinants of Helping Behaviors in Online Groups: A Conceptual Mode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Conference, New Orleans, LA.
    Taylor, M. & Perry, D. C. (2005). Diffusion of traditional and new media tactics in crisis communication.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31(2), 209-217.
    Woolcock, M. & Narayan, D. (2000). Social capital: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policy.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5(2), 225-249.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Putnam, R. D. (1995). 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1), 40-4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