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賴柔勳 Lai, Rou-Syun |
---|---|
論文名稱: |
國中生之幽默風格對復原力與學校適應之調節作用 The Moderate Effect of Humor Styles to Resilience and School Adjustment in Junior High Students |
指導教授: |
陳學志
Chen, Xue-Zhi 章舜雯 Chang, Shun-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6 |
中文關鍵詞: | 幽默風格 、國中生 、復原力 、學校適應 |
英文關鍵詞: | Humor styles, Junior high students, Resilience, School adjustment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68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5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復原力(Resilience)被視之為一種正向因子,使個體即便經歷創傷或重大事件之後仍有正向的適應結果,於良好的人際互動以及行為上展現,是個體內在重要的心理資源;除此之外,本研究想進一步探討,個體在情境脈絡中,展現出那些看似歡樂開朗的行為,對於個體之復原力與適應的關係是否具有調節作用?本研究試圖釐清,不同的幽默風格對於復原力與學校適應的影響,採立意取樣,以105學年台灣北區國民中學學生為施測對象,有效樣本共445人,採問卷調查法,以「青少年復原力量表」、「青少年適應量表」與「中文版之幽默風格量表」為研究工具,針對相關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得到研究結果如下:
一、國中生在復原力總分以及其他三個分量表的表現上不具性別與年級差異,在同理心與人際互動上有顯著性別差異,其中以國中女生高於國中男生。
二、國中生在學校適應的表現上具有性別差異,以國中女生高於國中男生。
三、國中生在學校適應總分的表現上具有年級差異,國二學生高於國三學生;在學習動機上具有年級差異,國一學生高於國三學生。
四、國中生在四種幽默風格的表現上具有性別差異,國中男生在攻擊型、自我提升型與自我貶抑型幽默風格的使用上,顯著高於國中女生。
五、國中生在四種幽默風格的表現上具有年級差異,國三學生比國一學生與國二學生更傾向使用攻擊型幽默風格。
六、國中生復原力、學校適應、親和型幽默風格、自我提升型幽默風格為正相關;復原力、學校適應與攻擊型幽默風格、自我貶抑型幽默風格為負相關。
七、自我貶抑型幽默風格對於復原力與學校適應、問題解決與認知成熟和學校適應與學習能力、希望與樂觀和學習動機之間具有調節作用。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提出教育輔導之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Resilience is defined as a kind of positive factor which can bring out a positive outcome after people experienced trauma and tragedy.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cheerful and optimistic behavior in situation have moderate effect to resilience and adjustmen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four kinds of humor styles ‘s impact on resilience and school adjustment. There were three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which including Inventory of Adolescent Resilience, Inventory of Adolescent Adjustment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of the Humor Styles Questionnaire and 445 subjects were distributed to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purposive sampling in Taipei and Taoyuan Cit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 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 – 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were employed for further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There were not significant gender and grade differences in resilie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in empathy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Females displayed higher level of empathy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than males
2.There was a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in school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emales displayed higher level of school adjustment than males.
3.There was a significant grade difference in school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8th graders displayed higher level of school adjustment than 9th grader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grade difference in learning motiv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7th graders displayed higher level of learning motivation than 9th graders.
4.There was a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in humor styl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ales displayed higher level of aggressive humor, self-enhancing humor, self-defeating humor than femal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5.There was a significant grade difference in humor styl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9th graders displayed higher level of aggressive humor than 7th and 8th graders.
6.Resilience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chool adjustment, affiliative humor and self-enhancing humor. Resilience hav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chool adjustment, aggressive humor and self-defeating humor.
7.Self-defeating humor have moderate effect to resilience and school adjustment and Self-defeating humor also have moderate effect to problem solving and cognitive maturity and school adjustment, learning competence. Self-defeating humor have moderate effect to empathy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Finally, based on findings or this research, t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counseling.
一.中文部分
方裕民、林銘煌、廖軍豪(2008):「失諧–解困」理論與設計邏輯中的幽默理解歷程。設計學報,11(2),65-81。
王松輝、王作仁、徐淑婷、王敏行(2017):中文版 Connor-Davidson 復原力量表之信效度分析。復健諮商,8,47-71。
王怡璇(2015):高雄市國中生知覺導師幽默風格與學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昭琪、蕭文(2007):國中生之生活壓力、憂鬱經驗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生活科學學報,11,1-31。
王惠萍、楊建中、徐秀琹(2018):中風復原期病人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雜誌,65(5),56-67。
王蓁蓁(2000):台北縣國中生之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包康寧(2011):臺北市國中生依附關係、求助態度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机秀玲(2012):學習適應之探討。教育研究論壇,3(2),141-155。
李文欽(2003):國民小學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行為困擾及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欽(2010):國中生自我概念與偶像崇拜心理之相關研究。中華大學應用數學學系碩士論文。
李佳容(2002):個人面對親人死亡事件心裡復原歷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琦(2009):國小離婚單親兒童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孟儒(2001):台南縣國民中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自殺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政龍、張維志、許吉越、侯碧燕(2017):角力選手心理資本對運動表現之影響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2(1),106-115。
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新民(2016):社工人員情緒感染與心理復原力、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初探。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8(1),71-97。
李維光(2004):幽默訓練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幽默感、社交技巧與自尊影響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李豫青(2018):兒童與青少年之復原力探討。諮商與輔導,390,34-38。
杜維鏌、顏敏琪、吳佳蓉、林梅足、王敏行、陳方、李允白(2018):簡明復原力量表中文版之信效度研究-以小兒麻痺患者為例。復健諮商,8,1-18。
吳永裕(1995):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秀莉(2002):復原力對國中單親家庭學生生活適應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吳孟真(2009):研究生人格特質、幽默風格、焦慮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秉叡、余民寧、辛怡葳(2014):正向事件解釋風格、提升式希望感與復原力之模式驗證:以學習障礙學生為例。特殊教育學報,40,1-34。
吳崇旗、謝智謀(2017):冒險教育課程對受災青少年復原力之成效研究。體育學報,50(7),451-467。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台北:五南。
吳韶雯(2007):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及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慧玲(2010):單親學生親子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瓊洳、蔡明昌(2009):新移民子女文化認同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以雲林縣就讀國中階段之新移民子女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3,459-487。
沈瓊桃(2010):暴力的童年,堅韌的青年:目睹婚暴暨受虐青年復原力之探討。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7,115-120。
何仲蓉(2002):焦點解決諮商對個案復原力建構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何宜錚(2008):國中生幽默風格與自尊及情緒智慧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何宜錚、黃鴻程、陳學志、王雅萍、賴惠德(2010):國中生幽默風格與自尊及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2),271-304。
何憲平(2005):論教師能力素質中的教學效能感。遼寧高職學報,7(4),82-83。
林水見(2009):高中職學生幽默風格、嘲笑風格與五大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林芙美(2009):新住民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北縣國小高年級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彥甫(2010):大學生幽默風格、情緒智力與學業挫折容忍力關係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玲(2017):高中競技啦啦隊選手心理資本、幸福感及運動表現之研究。臺灣體育學術研究,62,121-137。
林浥雰(2010):青少年情緒智能、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林惠玲(2009):新移民和本國籍子女資訊素養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進材(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珮怡(2000):國中轉學生社會支持、制握信念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發忠、陳學志、卓淑玲(2003):幽默創造訓練之課程設計暨實徵效果評估。教育心理學報,34(2),179-198。
姚本先、高姍姍(2009):大學生自尊在幽默風格與心理健康間的仲介效應研究。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北京)。
郎亞琴、范月華(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挫折忍受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8(2),1-20。
施俊名、吳裕益(2008):「大學生身心健康量表」構念效度驗證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期刊,4(4),201-230。
施靜芳(2003):走過生命的幽谷〜九二一喪親青少年的悲傷與復原。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孫育智(2004):青少年的依附品質, 情緖智力與適應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明珠(1999):國小兒童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傾向、社會支持與其生活及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姬毓廷(2015):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復原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聞惠(2015):從系統的觀點看青少年復原力。諮商與輔導,352,49-52。
徐慕蓮(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許吉越、吳政道、王明月、李坤哲(2018):大專桌球選手正向情緒、心理資本與運動表現之研究。休閒事業研究,16(2),45-57。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嘉容(2006):高雄市國小資優生與普通生學校壓力、因應策略與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莫藜藜(1997):受虐兒復原能力的探討:兩個保護個案的比較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2),67-82。
張文馨、季力康(2016):運動心理資本量表之信度與效度。體育學報,49(4),415-430。
張佳琪(2011):花蓮縣國中生生命意義感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暑期諮商心理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0):張氏心理辭典。台北:東華。
張景媛、陳學志、黃譯瑩(2004):幽默訓練融入綜合活動對國一學生創造思考與人際因應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6(1),13-33。
張嘉芸(2014):國中教師感恩、創造性轉化與復原力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慧貞(2017):高中生休閒參與、復原力與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
張曦文、陳惠萍(2013):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幽默感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論壇,4(2),243-263。
陳佳莉(2007):新住民教養態度與新住民學童學校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嘉義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
陳治豪(2005):國小轉學生自我概念、社會支持與其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彌、陳月枝(2007):青少年復原力之概念分析。腫瘤護理雜誌,7(1),31-41。
陳建瑋(2018):運動心理資本量表之修訂以及對大學網球選手之應用。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8(1),21-42。
陳郁齡(1999):家庭功能與大學生個體化、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國海、Martin, R. A.(2007):大學生幽默風格與精神健康關係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學,30(1),219-223。
陳淑蓉(2002):幽默感對可能壓力事件及負向生活事件的認知評估、情緒反應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銓修(2017):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對職場復原力之研究—以台中市高中職餐旅群教師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瑾(2011):國中小教師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幽默風格為調節變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雯(2015):國中生幽默感、自我效能與復原力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學志(1991): 「幽默理解」的認知歷程。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學志、詹雨臻(2011):被笑恐懼相關特質的測量與信度及效度之評估。測驗學刊,58(1),119-145。
郭芳君、譚子文、董旭英(2011):內在性自我控制、復原力對不同類型青少年偏差行為之交互作用效應。教育與社會研究,22,1-37。
郭怡慧(2012):臺南市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聯之研究—教師復原力與學校支持之調節效果。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美君(2004):幽默風格量表編製暨其與因應策略關係之探討。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郭淑珍(2010):正向心理學的意涵與學習上的應用。銘傳教育電子期刊,2,56-72。
莊明貞(1985):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與學校適應行為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
黃薌如(2013):國中生幽默風格、知覺導師幽默風格與師生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彥融、盧台華(2012):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學校適應問題之研究:以北部三縣市為例。特殊教育學報,35(6),47-77。
黃琬玲(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姿穎(2014):面向未來、積極行動:高中生正負向學習經驗對學業挫折容忍力與學業成績之影響。國立清華大學學習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瓊儀、游錦雲、吳怡慧(2018):國中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親子互動、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之關係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1),103-140。
黃保勝(1997):臺中市國民小學轉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立婷(2006):新住民社經地位、文化資本、教育期望對其子女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台北縣國小中高年級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貴祥(1988):學習目標、學習技巧、自我概念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玲(2009):屏東縣提早入學資優生學業成就及學習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悅菁(2003):台中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文志(2007):大一學生歷經創傷事件與復原力模式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2),317-334。
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14,1-35。
曾文彥、馬于雯(2010):知覺教師創造思考教學行為與學習適應之關係:復原力的調節效果。創造學刊,1(2),73-95。
曾肇文(1996):國小學童學校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佳偉(2012):國中生與其父母幽默風格的相關—以依附關係為中介變項。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雅妤(2009):中部青少年自我傷害及復原因子之分析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賀豫斦、黃雅文(2008):六年級學生壓力事件、因應方式與挫折復原力研究-以台北縣某國小爲例。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0,133-148。
葉佳媛(2018):警察人員身心健康、復原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雨臻、葉玉珠、彭月茵、葉碧玲(2009):「青少年復原力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56(4),491-518。
詹雨臻、陳學志、卓淑玲、Rod A. Martin(2011):區分良善與有害的幽默─正體中文版「幽默風格量表」的發展。測驗學刊,58,207-234。
楊俊媛(1995):國小單、雙親兒童之學校適應與其「個人特質」、「家庭特性」之關係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淑雅(2013):桃園縣公立國民中學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復原力關係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管貴貞(1992):單親青少年的壓力因應策略及其社會適應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管意璇(2009):壓力對助人工作者專業枯竭的影響—以創造力、幽默風格為調
節變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文靈(2009):幽默日記方案對國小中年級學生幽默感與幽默風格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宜玲(2002):自殺意念青少年復原行為之探討:復原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思賢(2010):國中生幽默風格、嘲笑風格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祥麟(2010):國小學生知覺教師幽默感對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師生關係之中介效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群瑞、蕭文(2004):復原力對離婚後個人適應之影響研究。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11,59-79。
黎士鳴、蔡宗延(2018):青少年復原力團體之建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7),68-74。
鄭友超、林睿琳、黃詩涵(2008):高職工業類科學生對於教師素質與教學效能知覺之關係研究。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25,1-28。
蕭文(1999):災變事件前的前置因素對心理復健的影響—復原力的探討與建構。測驗與輔導,156,3249-3253。
蕭文(2000):災變事件前的前置因素與復原力在創傷後壓力症候反應心理復健上的影響。教育部主辦「九二一震災心理復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
蕭如怡(2010):國中教師同理心、挫折復原力與工作熱忱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建志(2005):大學生生活壓力、幽默風格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政宏(2005):班級氣氛對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文中、鄭夙芬、陳毓文(2017):災難復原力保護因子量表之建構與發展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1(1),49-95。
謝廷豪、廖元良、林益永、廖宜玫(2016):工作壓力源、自我復原力與敬業貢獻對幸福感之影響:以教師為樣本。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6(2),55-80。
鍾文悌(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申綱(2006):家長幽默訓練課程對高中家長幽默感與親子溝通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堯舜(2017):高中拳擊運動校隊情緒層面用心、心理資本之關係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6(2),1-12。
薛靜如(2005):兒童情緒管理與人際問題解決態度、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
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8,1-90。
顏郁心(2002):中輟復學生復原力建構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銘相(2006):國小高年級依附關係, 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光鼎(2002):原住民學生適應與流失問題〜新竹縣原住民學生的探究。原住民教育季刊,27,45-68。
羅婉娥、古明峰、曾文志(2013):正向情緒課程對國中生生活適及情感狀態效果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3),609-627。
蘇建文(1978):親子間態度一致性與青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1,25-35。
蘇靜如(2010):國中生幽默感對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調節作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鍾和、李勤川、陽琪(譯)(1983):適應與心理衛生(原作者:Arkoff, A.)。台北:大洋(原著出版年:1968)。
林彥妤、郭利百加(譯)(1994):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心理適應(原作者:Derlega, V. J. & Janda, L. H.)。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86)。
楊俐容(譯)(1993):皮亞傑(原作者:Boden, M. A.)。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
二.英文部分
Berk, L. S., Tan, S. A., Fry, W. F., Napier, B. J., Lee, J. W., Hubbard, R. W., & Eby, W. C. (1989). Neuroendocrine and stress hormone changes during mirthful laught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the medical sciences, 298(6), 390-396.
Cann, A., Norman, M. A., Welbourne, J. L., & Calhoun, L. G. (2008). Attachment styles, conflict styles and humor styles: Interrelationships and associations with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2(2), 131-146.
Çeçen, A. R. (2007). Humor styles in predicting loneliness among Turkish university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5(6), 835-844.
Darwin, C. (2004).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1859. Routledge.
Derlega, V. J., & Janda, L. H. (1986). Personal adjustment :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 Glenview. Illinois: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Dillon, K. M., & Totten, M. C. (1989). Psychological factors, immunocompetence,
and health of breast-feeding mothers and their infants.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50(2), 155-162.
Erikson, E. H. (1963). Youth: Change and challenge. Basic books.
Frewen, P. A., Brinker, J., Martin, R. A., & Dozois, D. J. (2008). Humor styles and personality-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Humo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21(2), 179–195.
Hampes, W. P. (2006). Humor and shyness: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or styles and shyness. Humo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19(2), 179–187.
Kuiper, N. A., & McHale, N. (2009). Humor styles as mediators between self-evaluative standard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43(4), 359-376.
Kuiper, N. A., & Nicholl, S. (2004). Thoughts of feeling better? Sense of humor and physical health. Humo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17(1/2), 37-66.
Lefcourt, H. M. (2001). Humor : The psychology of living buoyantly.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
Long, D. L., & Graesser, A. C. (1988). Wit and humor in discourse processing. Discourse processes, 11(1), 35-60.
Luthar, S. S., Cicchetti, D., & Becker, B. (2000). Research on resilience: Response to commentaries. Child development, 71(3), 573-575.
Martin, R. A. (2003). Sense of humor. In S. J. Lopez & C. R. Snyder (Ed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 handbook of models and measures, (pp. 313-326).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artin, R. A., & Lefcourt, H. M. (1983). Sense of humor as a moderator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tressors and mood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6), 1313.
Masten, A. S. (2011). Resilience in children threatened by extreme adversity: Frameworks for research, practice, and translational synergy.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3(2), 493-506.
Masten, A. S., Best, K. M. & Garmezy, N. (1990). Resilience and development: Contributions from the study of children who overcome adversity. Developmental and Psychopathology, 2, 425-444.
Mitchell, T., & Harris, K. (2012). Resilience: A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 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 Background note, London, viewed 11 August, 2012, www.dochas.ie/Shared/Files/4/Resilience_a_risk_management_approach.pdf
Nazareth, J. (1988). The psychology of military humor. New Delhi: Lonor.
Porterfield, A. L. (1987). Does sense of humor moderate the impact of life stress on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1(3), 306-317.
Rareshide, S. W. (1993).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s' Use of Humor in the Classroo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9165)
Saroglou, V., & Scariot, C. (2002). Humor Styles Questionnaire: Personality and educational correlates in Belgian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6(1), 43-54.
Seligman, M. E. (2002).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revention, and positive therapy.
In C. R. Snyder, & S. J.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 3-1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ringer, L. A. (1959). Academic progress as an index of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5(1), 16-29.
Werner, E. E. (2005). Resilience research: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 R. D. Peters, B. Leadbeater, & R. J. McMahon (Eds.), Resilience in children,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Linking context to practice and policy (pp. 3-11).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 / Plenum.
Wright, M. O. D., & Masten, A. S. (2005).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 In S. Goldstein, & R. B. Brooks (Eds.), Handbook of Resilience in Children (pp. 17-37). New York: Spr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