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思瑋 Chen, Ssu-Wei |
---|---|
論文名稱: |
最重要的地板─國內籃球裁判執法歷程之探討 The Most Valuable Floor of the Game: the Officiating Process of Basketball Referees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鄭志富
Cheng, Chih-F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3 |
中文關鍵詞: | 籃球 、裁判 、參與動機 、執法歷程 、吹判 |
英文關鍵詞: | basketball, referees, motives for participation, officiating process, officiat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4 下載:3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之方式,透過5位現役國際籃球裁判持續參與執法之經驗陳述,將其與研究者所蒐集之文獻進行對照剖析,以描繪國內籃球裁判投入執法之歷程,並了解其開始參與籃球比賽執法之動機、不同證照等級時所面對最大壓力挫折類型、因應壓力挫折因應方式,最後由目前參與執法動機做為主幹,對照研究架構之概念,以完整勾勒執法歷程。研究發現如下:
一、在國內籃球裁判的執法歷程中,其開始參與執法動機包括了重要他人、興趣、好奇心與物質需求等,而促使得以持續參與的主要動機在於執法的成就感,而成就感貫穿了整體執法歷程,也是國內籃球裁判得以持續參與執法的關鍵。另隨著歷練的提升,成就感逐漸轉為次要參與動機,轉而取代的是傳承、責任、使命感及社交關係的維持。
二、隨著國內籃球裁判在證照等級及吹判賽事層級的提升,其所面對的主要壓力挫折類型越趨多元,裁判生手一開始面對的是對於規則與裁判法的認知與實務連結的缺乏,以及教練言語的壓力,隨著證照等級及吹判層級的提升,外界他人及執法者本身對自己的要求,也逐漸加入成為新的壓力源。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如何在家庭、工作、休閒及執法中取得平衡,並維持健康與體能更是壓力挫折來源之一。
三、國內籃球裁判所面對的執法壓力來源多元,任一壓力來源處理不慎,即可能成為額外增加的環境壓力要求,經過文獻蒐整及訪談資料評析,建議了「持續性」、「比賽前」、「比賽中」及「比賽後」等階段可行精進做法。
四、國內籃球裁判多於學生時期開始投入執法,途中經歷不同層次的壓力挫折挑戰,也陸陸續續執法完成了許多高張力賽事,其得持續參與之動機除了成就感、經驗傳承、責任、使命感及社交關係的維持外,如能將執法與休閒生活做連結,將有助於個人持續投身執法的行列。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5 active FIBA Official Referees in Taiwan, this study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eir stories to literatures collected to recount the officiating experiences of Taiwan’s basketball referees. Besides the officiating experiences, this study also probes into motives of officiating basketball games, the type of stress which referees suffered from the greatest with different certificate levels, and their ways of reducing stress. Last but not lease, a motivation model was applied to complete the whole picture of referees’ officiating process.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referees’ motives for officiating include significant others, interests, curiosity, material needs, and etc. Most important of all,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which motivates the referees to keep on officiating on the basketball courts, is the key in their officiating process. As experiences accumulated, instead of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they regard their responsibilities for passing down their experiences, the sense of mission, and the maintenance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s main motives for officiating.
2. As their certificate level upgrade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games they officiated raised, the referees dealt with much more pressure from various aspects. As novice referees, they have hard time officiating merely with what they’ve learned before, and they even have to deal with pressure or even insults from coaches. As experiences accumulate, demands from others and from referees themselves also become a new source of stress. Besides, as referees age, the balance among family, work, leisure, officiating jobs, and physical fitness have also challenged them.
3. The sources of stress of Taiwan’s basketball referees are various. This study suggests ways to cope with stress in four phases of officiating: regular basis, before the game, during the game, and after the game.
4. Most of the basketball referees in Taiwan started to officiate when they were students. They have faced loads of challenges and stress at different levels, but they’ve also officiated many games of high tension. The motives for their continuous participation include sense of achievement,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passing down their experiences, the sense of mission, and the demands for maintaining social relationships. If they can further associate officiating jobs to leisure lives, their lives of basketball referees can be prolonged.
中文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 (2010) 。2010國際籃球規則二人三人裁判法。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 (2014) 。2014國際籃球規則二人三人裁判法。臺北市:作者。
王文科、王智弘 (2009) 。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薰禾 (2003) 。高雄地區國民小學學童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及休閒阻礙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江欣二 (2002) 。籃球裁判技術報告書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江柏衡、莊恆澤、鄭旭峰 (2005) 。從籃球規則探討防守戰術的應用。文化體育學刊,30,60-63。
吳文忠 (2006) 。體育史。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吳芝儀、李奉儒 (譯) (1995) 。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市:桂冠出版。 (Michael, Q. P., 1990)
吳喜松 (2002) 。2000-2004年國際籃球規則對籃球比賽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吳喜松 (2006) 。籃球裁判執法手冊。苗栗縣:苗栗縣籃球協會。
吳喜松、高俊傑、楊紀瑜、羅玉枝 (2010) 。2010年10月國際籃球規則變動後對比賽影響之探討。運動休閒餐旅研究,4 (5) ,121-132。
吳喜松、陳全壽、黃長發 (2003) 。2000年國際籃球規則精神詮釋與判例。教練科學,2,181-192。
吳喜松、陳南琦 (2009) 。2008-2010年國際規則修改重點與執法。大專體育,101,106-112。
吳喜松、陳慧文、相子元 (2002) 。2000-2004年國際籃球規則條文重點與進攻秒數縮短為24秒之詮釋。教練科學,1,90-99。
吳喜松、黃娟娟、許志祥 (2004) 。國際籃球規則2003年10月實施新修訂規則條文詮釋。教練科學,4,297-307。
吳慧卿 (2009) 。2007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志願服務人員參與動機、考量因素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8,75-89。
李一中 (2010) 。臺北地區大學生對SBL超級籃球聯賽的參與動機和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旭旻 (2004) 。台北縣立國小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金為、林裕益、周麗卿、陳錦偉 (2006) 。壘球新規則對打擊成績之影響─以2000年雪梨奧運、2004年雅典奧運為例。北體學報,14,86-94。
李貞、吳喜松、楊慶南 (2009) 。2006-2008國際籃球規則與判例之探討。中州學報,27,91-100。
杜慧娟 (2010) 。臺北市棒球運動代表隊學生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汪周富 (2011) 。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運動志工參與動機與附加價值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阮欣宜、郭癸賓 (2014) 。2013年版柔道規則修訂對抓握法之影響與因應策略。中華體育季刊,28 (1) ,81-88。
季力康 (2001) 。瞭解及增進運動動機─目標取向理論之應用。載於簡曜輝 (主編) ,運動心理學 (頁1-17) 。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屈生東、熊婉君、曾銀助 (2011) 。談籃球裁判專業的培養。屏東教大體育,14,355-362。
林子揚 (2009) 。臺北市籃球俱樂部參與者參與動機、持續涉入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秀卿、吳宗憲、郭癸賓 (2012) 。慢速壘球規則設置封殺線對比賽之影響。人文社會科學研究,6 (1) ,120-133。
林承謀 (2002a) 。現行最新國際籃球規則 (2001~2004) 重點闡明及判例舉隅之研究 (一) 。臺大體育,39,33-48。
林承謀 (2002b) 。現行最新國際籃球規則 (2001~2004) 重點闡明及判例舉隅之研究 (二) 。臺大體育,40,3-14。
林勇銘 (2008) 。職棒La new熊隊球迷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邱憲祥 (2007) 。新修定羽球規則對羽球運動的影響分析。中華體育季刊,21 (1) ,115-121。
洪俊安、石濠誠、周桂名、何龍成 (2006) 。第二屆總統盃跆拳道錦標賽─新規則驟死戰分析研究。競技運動,8 (2) ,6-15。
胡幼慧、姚美華 (1996) 。一個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 (主編)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頁46-59) 。臺北市:巨流圖書。
范文曦 (2001) 。台北市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教練之參與動機與領導行為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徐元民 (2005) 。體育史。臺北市:品度。
徐元民 (2006) 。體育學導論。臺北市:品度。
徐耀輝 (2004) 。臺灣籃球發展過程與社會變遷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桑茂森、李雲光、陳冠州 (2005) 。2000年籃球規則修改前、後對中廣戰神隊比賽攻守紀錄之差異性分析研究。北體學報,13,273-281。
桑茂森、鄭景峰、林正常 (2005) 。2000年籃球新規則實施後對社會男子甲組籃球隊攻守數據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4 (7) ,97-103。
逄海東 (2003) 。我國籃球裁判員心理技能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5 (1) ,97-106。
逄海東、王仁堂 (2005) 。心理因素對籃球裁判工作的影響。大專體育,80,163-167。
逄海東、齊璘 (2010) 。美國職籃NBA黑哨事件的道德心理剖析。淡江體育,13,49-52。
馬啟偉、張力為 (1996) 。體育運動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高三福、龐雲漢、謝承甫、陳忠強 (2014) 。籃球裁判吹判失誤、補救方式與顧客滿意度之關係。體育學報,47 (1) ,103-114。
張弓弘、王人生 (2001) 。籃球裁判的壓力探討。大專體育,53,82-85。
張月芬 (2004) 。家庭教育中心志工參與動機、內外控信念與其組織承諾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芳文、張弓弘 (2008) 。不同等級籃球裁判的壓力源探討。淡江體育,11,159-167。
張春興 (2007) 。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家豪 (2003) 。中華民國92年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體育署 (2013) 。運動城市調查。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署 (2014) 。運動城市調查。臺北市:作者。
許士軍 (2002) 。管理學。臺北市:東華。
許惠英 (2003) 。高中羽球運動代表隊選手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許樹淵 (2000) 。運動生理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許樹淵 (2007) 。運動科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郭正煜、李麗瓊 (2009) 。籃球裁判員執法要素之探討。運動知識學報,6,153-161。
陳向明 (2002)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明達、何全進、陳鵬仁、陳進發 (2009) 。籃球裁判執法能力電腦輔助系統之開發研究。運動教練科學,15,53-71。
陳振文 (2001) 。六人制排球運動採用不同新舊規則對比賽使用時間之比較分析。臺大體育學報,4,131-157。
陳淑滿、謝明輝 (2003) 。桌球規則修訂對選手運動表現之影響。大專體育,64,103-107。
陳裕芬 (2007) 。桌球運動規則修改後技術及戰術之發展趨勢探討。大專體育,88,132-136。
陳優華 (2009) 。解析橄欖球運動新規則的實施與對比賽的影響。中華體育季刊,23 (1) ,128-137。
陳鴻雁 (2000) 。臺灣地區民眾參與休閒運動之研究。臺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
彭逸坤 (2013) 。最新沙灘排球運動規則修訂與演變之探討。排球教練科學,19,26-30。
游文平 (2008) 。台北市民運動中心消費者運動參與行為、參與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以士林運動中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游世民、高文揚、黃妙國 (2007) 。宜蘭縣中等學校及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教練參與動機和工作滿足感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4 (1) ,72-87。
黃天中、洪英正 (1993) 。心理學。臺北市:桂冠。
黃合庸、詹貴惠 (2009) 。由第24屆亞洲盃男子籃球錦標賽中華隊走步違例的分析來探討籃球之腳步訓練。大專體育,100,110-116。
黃恆獎、王仕茹、李文瑞 (2005) 。管理學。臺北市:華泰。
黃柏維 (2011) 。籃球裁判員之人格特質、壓力來源、心理技能與成就感對其持續參與執法工作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英哲 (2001) 。覺醒、焦慮與壓力。載於簡曜輝 (主編) ,運動心理學 (頁33-50) 。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黃娟娟、張英智 (2005) 。籃球裁判執法滿意度:以93年大專教職員工籃球錦標賽為例。大專體育,78,163-169。
黃博雄 (2011) 。籃球裁判員之人格特質、壓力來源、心理技能與成就感對其持續參與執法工作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智能 (2006) 。游泳競賽規則修改前、後蛙式出發動作影響之分析比較。彰化師大體育學報,6,175-195。
楊孟麗、謝水南 (譯) (2003) 。教育方法:研究設計實務。臺北市:心理出版。(Jack, R. F., & Norman, E. W., 2001)
楊紀瑜 (2005) 。籃球裁判壓力來源之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 (3) ,17-29。
楊紀瑜、許志祥 (2006) 。籃球裁判壓力來源分析。運動教練科學,6,165-176。
溫延傑、謝鎮偉 (2011) 。大專學生網球運動參與動機及運動行為影響。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0,178-192。
葉文隆、曾銀助 (2008) 。不同背景籃球裁判參與動機之研究。大專體育學術專刊,432-436。
葉良志 (2010) 。女子籃球規格改變對投籃動作之影響。運動研究,1 (19) ,23-33。
葉美秀 (2003) 。90-92年女甲聯賽記錄分析壘球新規則對攻守表現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葉碧蓮、楊國華 (2002) 。新籃球規則對爭奪籃板球技術之影響。大專體育,59,108-113。
廖俊強、許吉越 (2008) 。2008年柔道規則修訂與國內柔道運動發展關係之研究。大專體育,99,79-84。
廖清海、連振杰、林志峰 (2006) 。媒體對運動性別報導差異情形分析─以蘋果日報刊載之運動照片為例。臺東大學體育學報,4,117-132。
廖清海、陳景森、張志成 (2007) 。運動表現與報紙曝光率之關聯性研究─以蘋果日報刊載第三屆超級籃球聯賽照片為例。體育學報,40 (1) ,63-76。
廖誼印、吳喜松 (2008) 。國際籃球裁判對犯規判決之研究。運動知識學報,5,173-184。
蒲逸生 (2004) 。台北市國民中學籃球校隊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潘淑滿 (2010) 。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三寶、陳傳仁、伍銳威 (譯) (2005) 。Basketball for Everyone。桃園縣:HANDBOOK籃球工作室。FIBA (2004)
蔡英美 (2004) 。中年人運動參與動機、自我效能、知覺運動障礙及運動行為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蔡鳳純 (2011) 。籃球裁判壓力來源與因應策略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蔣佩翰 (2013) 。台灣籃球裁判養成歷程的權力與規訓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盧俊宏 (2003) 。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賴秀芬 (2009) 。探討臺北市信義運動中心使用者之參與特性、參與動機以及滿意度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賴高司、吳森琛、張宏文 (2004) 。國際體操規則修訂對男子地板運動影響之研究。藝術學報,75,307-322。
謝文偉 (2008) 。從第18屆亞青女籃錦標賽裁判經驗談台灣籃球裁判推展之方向。大專體育,95,153-159。
鐘政憲 (2007) 。心理技能隊籃球裁判原執法工作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362-370。
英文參考文獻:
Anshel, M. H., & Weinberg, R. S. (1995). Sources of acute stress in American and Australian basketball referee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7, 11-22.
Anshel, M. H., & Weinberg, R. S. (1996). Coping with acute stress among American and Australian basketball referees.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19, 180-203.
Brennan, S. J. (2001). Coping methods of male and female NCAA division I basketball referees under stressful game condition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
Kaissidis, R. A., & Anshel, M. H. (1993). Sources of and responses to acute stress in adult and adolescent Australian basketball referees. Australi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25, 427-436.
Leicht, A. S. (2007). Aerobic power and anthrop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elite basketball referees.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47 (1), 46-50.
Weinberg, R. S., & Gould, D. (1995). Self-confidence.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Weinberg, R. S., & Richardson, P. A. (1990). Psychology of officiating. Champaign, IL: Leisur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