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褚詩詩
論文名稱: 帝師與北宋政治--以畢士安與韓維為例
指導教授: 廖隆盛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2
中文關鍵詞: 帝師帝王學皇子教育畢士安韓維經筵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3下載:10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唐末五代政權更迭頻仍,士風頹廢。馮道歷事五朝,不以為恥,反而自號「長樂老」。「士大夫忠義之氣,至於五季,變化殆盡。」 宋太祖建立新政權後,自然憂慮隨時被取代的危險,因而欲以儒家的道德倫理來重新樹立綱紀,改變政風。

    太祖在即位後,於兵馬倥傯之際,大力提倡文人政治。他樹立不殺大臣及言官的家法,為宋代歷朝君主所信守。 他整修國子監,尊崇先聖先賢和先儒。 宰相趙普出身胥吏,太祖勸他多讀書。 鑑於五代軍人當政的殘虐不仁,故喜用儒臣,壓抑武人。太祖曾說:「宰相需用讀書人」。 命武臣「盡令讀書,貴知為治之道。」 自己也廣閱經史,「雖在軍中,手不釋卷」 。

    太宗在統一各國後,設立講讀之官,「以聽政之暇,日問經史,求人以備顧問」。 對於皇子的教育,亦十分的關心重視,強調皇子們「讀書聽書,咸有課程 」。真宗咸平二年(999),正式確立了為皇帝講讀經史的經筵制度。此後的宋代帝王,皆承襲經筵講讀制度,並能勤奮向學,孜孜不倦,堪為國史上帝王好學者之楷模。北宋諸帝中,並沒有殘暴好殺、窮奢極欲的無道之君,可說正是經筵教育制度的成功之處。

    儒家思想強調「尊師重道」的人倫之義,深受儒家教育薰陶的北宋帝王,對於師傅自然有著不同於其他官員的尊重和信賴。這些帝王之師,他們在朝廷中為臣屬,但在經筵中則是帝師。他們所具有的雙重身份,使皇帝對他們的態度,有異於其他當朝官員。本文的主要目的即在探討帝師和北宋時期政治的關係,以期能明白北宋時期帝王教育制度的建立,及帝師和北宋政治的關係。

    在文章的結構安排上,本文的第二章將先討論北宋時期的帝師,究竟是指那些身份的人士。首先討論北宋帝王在即位前,位於藩邸和東宮時期的階段中,曾實際為皇子講授經史、輔佐道德、策劃謀略者,他們有些雖無「師、傅」之名,但卻是真正和皇子朝夕相處、負起教育皇子責任的「師、傅」。他們和皇子相處的時間既長,又多是在皇子年幼未接觸實際政治前,為皇子解說時政,分析政局,他們的政治態度,當然會對涉世未深皇子產生重大的影響。接著則討論北宋時期,專為皇帝講讀經史而建立的經筵制度。在法制上,宋代皇帝的師傅為三公,但實際上三公僅為一虛銜,真正負責皇帝教育者,為經筵中的侍讀、侍講和說書。第三節的主要目的在探討經筵制度建立的經過,經筵講讀的時間和方式,及經筵講說的教材。第四節則就北宋真宗以來的經筵官作一整理,分析北宋經筵官在政治上的發展,以明瞭北宋時期經筵官對政治的影響力。

    為了充份說明北宋時期,帝師對政治的影響,本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將以論真宗時期的畢士安,和神宗時期的韓維為討論的重心,以期能明白帝師和北宋政治關係。

    真宗時期的澶淵之盟,確定了宋代的外交政策由太宗時的「銳意進取」走向「守內虛外」,而畢士安在景德之戰和澶淵之盟中,扮演了極關鍵的角色,他是真宗未即位前的藩邸舊人,也是真宗即位後的經筵侍讀,他在宋初的外交危機中,究竟有著什麼不同於其他大臣的影響力,這是第三章要探討的重點。

    韓維則是影響神宗熙寧變法的關鍵人物,而他在變法開始後,態度的逐漸轉變,正標誌著宋廷士大夫對變法的兩極化反應,他在新舊黨爭所扮演的角色,和之後在政局中的不如意,則為第四章探討的重心。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目的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第二章 北宋的皇子教育與經筵制度 第一節 秦漢~隋唐的皇子教育與東宮組織 第二節 北宋的皇子教育與東宮組織 第三節 北宋的經筵制度 第四節  北宋的經筵官 第三章 畢士安與澶淵之盟 第一節 畢士安與真宗的藩邸關係 第二節 畢士安與澶淵之盟 第四章 韓維與新舊黨爭 第一節 韓維與神宗的藩邸關係 第二節 韓維與王安石變法 第三節 韓維與元祐政爭 第五章 結論 附表:北宋經筵官一覽表

    一、文獻與史料

    《十三經注疏》 1815年阮元刻本,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宋)王十明《梅溪王先生文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宋)王溥《唐會要》,台北:世界書局影上海中華書局,1974。
    (宋)王欽若等《府元龜》,香港:中華書局,1960。
    (宋)王應麟《玉海》,台北:大化書局,1977。
    (明)王夫之《宋論》,台北:里仁出書,1985年。
    (清)永瑢《歷代職官表》,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
    (漢)司馬遷《史記》,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宋)司馬光《涑水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9。
    (宋)石介《石徂徠集》,上海:上海商務,1936。
    (唐)令狐德棻《周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梁)沈約《宋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4。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8月。
    (唐)吳競 《貞觀政要》,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六年十一月台二版。
    (唐)李百藥《北齊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唐)李延壽《南史》,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5。
    (唐)李延壽《北史》,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5。
    (唐)李隆基(唐玄宗)敕修《大唐六典》,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
    (唐)房玄齡等《晉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宋)宋綬等《宋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九月二版。
    (宋)李燾撰、黃以周輯補《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清光緒七年函海叢書本,台北:宏業書局影印,民國六十一年。
    (宋)周煇《清波雜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二版。
    (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湖北二刷。
    (唐)姚思廉《梁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唐)姚思廉《陳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宋)范曄《後漢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4。
    (宋)范鎮《東齋記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二版。
    (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一版。
    (宋)洪适《盤洲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漢)班固《漢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1。
    (宋)徐天麟《東漢會要》,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二年。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6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台北:台灣商務,1987年。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57。
    (清)畢沅等《續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八刷。
    (晉)陳壽《三國志》,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1。
    (宋)陳模《東宮備覽》,商務,民國24年6月初版。
    (元)脫脫《宋史》,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六月北京四刷。
    (元)脫脫《遼史》,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5。
    (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台北:三民書局,1956。
    (宋)程大昌《考古編》,台北:新文豐,1984。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二版。
    (宋)楊仲良編《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漢)賈誼《賈子新書》,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七年初版。
    (宋)歐陽修《歸田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一版。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5。
    (宋)趙汝愚《諸臣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後晉)劉昫《舊唐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5。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明)劉定之《呆齋存稿》,上海:上海商務,1936。
    (梁)蕭子顯《南齊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宋)韓維《南陽集》,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唐)魏徵《隋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北齊)魏收《魏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宋)魏泰《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一版。
    (宋)蘇頌《蘇魏公文集》,台北:西南,1973。

    二、專書

    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沙季舫《清代皇子養成教育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李則芬《宋遼金元歷史論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年十一月初版。
    陶晉生《宋遼關係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七月初版。
    黃惠賢、陳鋒主編《中國俸祿制度史》,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湖北發行所發行,1996年10月一版。
    湯承業《中國政治制度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六十九年初版。
    熊賢君《皇子教育:雕龍刻鳳盼成器》,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0月。
    賴亮郡《六朝隋唐的東宮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九十年五月。
    張邦煒《宋代皇親與政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一版。
    羅家祥《北宋黨爭研究》(1989北京大學博文),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初版。
    昌彼得、王德毅、程元敏、侯俊德等《宋人傳記資料索引》,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四年三月初版。
    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4月北京一刷。

    三、期刊論文

    王明蓀〈宋初的反戰論〉,《宋史研究集》第二十三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八十四年二月,頁27-41。
    王德毅〈司馬光和資治通鑑〉,《宋史研究集》第四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五十八年六月,頁47-62。
    〈范祖禹的史學與政論〉,《宋史研究論集》,台灣商務,民國八十二年七月修訂版一刷,頁1~63。
    〈宋代的聖政和寶訓之研究〉,《宋史研究集》第三十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八十九年四月,頁1-27。
    朱鴻 〈君儲聖王•以道正格-歷代的君主教育〉,《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1年初版,頁415-463。
    林瑞翰〈熙寧變法叢考〉,《宋史研究集》第八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六十五年元月,頁301-312。
        〈宋代兵制初探〉,《宋史研究集》第十二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六十九年二月。
    李則芬〈神宗哲宗二朝史事多謬〉,《宋遼金元歷史論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年十一月初版,頁273~367。
    柳立言〈宋遼澶淵之盟新探〉,《宋史研究集》第二十三輯,民國八十四年二月,台北,國立編譯館,頁71-189。
    梁天錫〈韓絳宰輔兼宣撫使考〉,《宋史研究集》第二十五輯,民國八十六年,台北,國立編譯館,頁185-225。
    張蔭麟〈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考〉,《宋遼金元史論集》,香港,崇文書店,1971。
    傅樂煥〈宋遼聘使表稿〉,《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十四本(1949),頁60。
    遲景德〈北宋宰相的名稱與官階〉,《宋史研究集》第十六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七十五年七月,頁155~201。
    〈宋徽宗的決策避敵與內禪〉,《宋史研究集》第十八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七十七年二月,頁1~28。
    廖隆盛〈宋太宗的聯夷攻遼外交及其二次北伐〉,《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十期。
        〈北宋對西夏的和市馭邊政策〉,《宋史研究集》第十四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七十二年七月,頁247-279。
        〈從澶淵之盟對北宋後期軍政的影響看靖康之難發生的原因〉,《宋史研究集》第十七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七十七年三月初版,頁219~253。
        〈德明時期(1004~1-32)宋夏關係析論〉,《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二十八期,民國八十九年六月,頁69-83。
    劉子健〈封禪文化與宋代明堂祭天〉,《兩宋史研究彙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4月初版二刷,頁1~9。
    〈王安石、曾布與北宋晚期官僚類型〉,《兩宋史研究彙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4月初版二刷,頁117-142。
    劉靜貞〈權威的象徽──宋真宗大中祥符時代(1008~1016)探析〉《宋史研究集》第二十三輯,民國八十四年二月,頁43~69。
    蔣復璁〈澶淵之盟的研究〉,《宋史研究集》第二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七十二年九月,頁157~19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