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佑儒 |
---|---|
論文名稱: |
南菁書院與晚清的學術和教育發展 Nanjing(Southern Quintessence) Academy and Development of Scholarship and Educa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
指導教授: | 黃克武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66 |
中文關鍵詞: | 南菁書院 、胡適 、黃體芳 、左宗棠 、王先謙 、黃以周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9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晚清江陰縣的南菁書院為研究核心,分析南菁書院與晚清學術和教育發展的關係,並藉此觀察民初學人其學術根基中的傳統面向,以及對現代學術和教育變革的適應面貌。江陰縣從晚明以來便是江蘇省學政駐節之地,歷來也成為江南的學術重鎮,並發展出許多重要的書院,其中,乾嘉時期的暨陽書院正是代表。然而隨著太平天國的戰火威脅,江陰縣各處的文教機構也遭致破壞。戰後,在同治中興一連串的地方文教重整的運動中,南菁書院在學政黃體芳(1832-1899)與總督左宗棠(1812-1885)的倡建與支持下,成為江南地區新興的文教重心。嗣後,繼任的王先謙(1842-1917)和山長黃以周(1828-1899)不斷推動各項學術和教育活動,使南菁書院培育了許多晚清民初的飽學士子,其中,黃以周的「實是求事、莫作調人」更成為書院教育的治學宗旨,並影響南菁書院出身的士子甚鉅,也引起胡適(1891-1962)對南菁書院的關注。
除了導論與結論外,第二章觀察江陰的學術空間及南菁書院成立的時空背景和過程,並聚焦討論黃體芳與左宗棠等人對於江陰文教秩序重整的實踐,以及南菁書院建制背景中的教化意義。第三章分析王先謙、黃以周等人的學術理念和教學實踐,本章藉由探討王氏發放《勸學瑣言》、編纂《皇清經解續編》、《南菁書院叢書》,以及黃氏在書院內的教學和課作文本的刊刻等各種文教活動,從而釐清王黃二人如何將江陰縣與南菁書院建構成江南的學術重鎮。第四章則從南菁書院學生的求學札記、日記和課作等文字為線索,來描述他們在書院生活的真實面貌以及書院山長對他們的影響。
經由本文的研究,將可理解晚清士人如何在地方文教機構上推廣自身認同的學術理念,從而在學術研究和教育實踐上適應時代的變遷。
一、史料(依筆劃排列)
《人文》(復刊)
《現代評論》
《嶺南學報》
《中和月刊》
丁福保,《疇隱居士自訂年譜》(無錫丁氏藏版),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2004,期197。
丁福保,《疇隱居士自傳》,上海:詁林精舍,1948。
丁福保,《疇隱居士學術史》,上海:詁林精舍,1949。
中國史學會主編,《太平天國(五)》,上海:上海人民,1957。
王先謙,《王先謙詩文集》,湖南:嶽麓書社,2008。
王先謙,《虛受堂書札》,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王先謙,《虛受堂文集》(清光緒二十六年刻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王先謙,《漢書補注》,清光绪二十六年長沙王氏虛受堂刊本。
王先謙,《勸學瑣言》,光緒年間刊本。
王先謙編,《王先謙自訂年譜》(清光緒34年刻本),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冊179。
王昶,《天下書院總志》,台北:廣文書局,1974。
王崇煥,《王文敏公年譜》,山東:山東大學,2002。
王逸明,《定海黃式黃以周年譜稿》,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
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
司馬遷撰、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
左宗棠,《左宗棠全集》,長沙:嶽麓書社,1996。
申報館編,《最近之五十年》,上海:申報館,1923。
寺内潁、兒崎為槌原著;白作霖譯,《小學各科教學法》,上海:文明書局,1903。
朱自清,《經典常談》,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朱壽朋,《東華續錄》,《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09,冊385。
朱熹,《晦庵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朱熹,《論語集註》,影印古籍《乾隆御覽本四庫全書薈要‧經部》。
江慶柏主編,《清代地方人物傳記叢刊》,揚州:廣陵書社,2007。
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校慶辦,《南菁校友錄(1882-2002)》,江蘇:南菁高級中學,2002。
何齡修編,《孟心史學記:孟森的生平和學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吳棠,《重刊詁經精舍文續集》,收於趙所生、薛正興編,《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冊15。
吳稚暉,《吳稚暉先生全集》,台北: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9。
吳馨、姚文桐等編,《民國上海縣志》,香港:蝠池書院出版社,1936。
李正昌等,《江陰市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李申譯註,《四書集注全譯》,成都:巴蜀,2001。
李兆洛,《養一齋文集》(道光甲辰年刻本),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冊1495。
李兆洛,《養一齋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李兆洛,《養一齋詩文集》,清光緖四年(1878)重刋本。
李兆洛,《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李慈銘,《越縵堂文集》,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輯17。
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上海:上海書店,2000。
李鍾玨,《且頑老人七十自敘》,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汪兆鏞、錢儀吉,《碑傳集三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汪榮寶,《汪榮寶日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汪榮寶,《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
汪榮寶,《新爾雅》,上海:上海文明書局,清光緒三十二年三版。
沈濤,《江南聞見錄》,收入《台灣文獻叢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第242種。
阮元,《揅經室集》(涵芬樓四部叢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93。
阮元,《揅經室一集》(清道光阮氏文選樓刻本),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477。
阮元,《揅經室二集》(清道光阮氏文選樓刻本),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477。
阮元,《揅經室再續集》(清道光阮氏文選樓刻本),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477。
阮元、王先謙等,《正續清經解》,江蘇:鳳凰出版社,2005。
阮元等編,《詁經精舍文集》,收入趙所生、薛正興編,《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冊15。
呤唎(Lindley, A. F.);王維周譯,《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周振甫譯注,《周易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91。
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南菁書院製,《南菁書院課藝》,收入趙所生、薛正興編,《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冊11。
姚奠中、董國炎編,《章太炎學術年譜》,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恒幕義,《清代名人傳略》,青海:青海人民,1990。
柳詒徵,《江蘇書院志稿》,收入趙所生、薛正興編,《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冊1。
胡頌平編著,《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冊7。
胡適,《胡適手稿》,台北: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1968。
唐文治原著、王桐蓀等編,《唐文治文選》,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5。
唐文治,《茹經堂文集》(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輯,卷31-34;民國五十九年中國文獻出版社用茹經堂叢書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唐文治著、唐慶詒補,《茹經先生自訂年譜正續篇》,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
唐德剛譯註,《胡適口述自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1。
徐日仁、錢洪甫等編,《王文成公全書》,收入《四部叢刊初編‧集部》,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明隆慶刊本,1929。
徐世昌等編,《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
徐珂,《清稗類鈔.經術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班固,《白虎通義》,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冊251。
班固,《漢書》,《武英殿二十四史》,乾隆四年校刊。
高時良,《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洋務運動時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勒德洪等纂,《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國史學會主編,《戊戌變法資料》,上海:神州國光社,1953,冊二。
國史館編,《清史列傳》,台北:明文書局,1985。
國家圖書館,《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北京:線裝書局,2003。
康有為,《長興學記》,廣東:廣東高等教育,1991。
張一麐,《古紅梅閣筆記》,上海;上海書店,1998。
張之洞,《書目答問》(光緒五年(1879)貴陽刊本),《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安徽:安徽教育出版,2002。
張之洞,《張之洞全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張元濟,《張元濟書札》,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張文虎,《舒藝室隨筆》,瀋陽市:遼寧出版社,2003。
張君勱等,《科學與人生觀》,台北:問學出版社,1977。
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張錫恭,《茹荼軒文集》(民國十二年華亭封氏簣進齋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張錫恭,《荼茹軒續集》(民國三十八年鉛印雲間兩徵君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張朋園等訪問、潘光哲紀錄,《任以都先生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曹元忠,《箋經室遺集》(民國三十年吳縣王大隆學禮齋鉛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曹元弼,《復禮堂文集》(據民國六年(1917)刊本影印),台北:華文書局,1968。
盛康輯,《皇朝經世文編續編.禮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
章太炎,《太炎文錄初編文錄》,上海:上海書店,1992。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冊1。
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
陳大康彙整,《張文虎日記》,上海:上海書店,2001。
陳延恩、李兆洛等,《江陰縣志》(道光二十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陳思修、繆荃孫纂,《民國江陰縣續志》,南京:江蘇古籍,1991。
陳書良選編,《梁啟超文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陳康祺,《郎潛紀聞三筆》,北京:中華書局,1990。
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北京:中華書局,1990。
陳慶年,《橫鄉山人文稿》,收入林慶章等編《民國文集叢刊》,台中:文听圖書,2008,第一編。
陳澧,《東塾續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陳衡哲,《小雨點》,上海:新月書店,1928。
陳衡哲,《小雨點》,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 1980。
陶澍,《陶文毅公全集》(清道光二十年兩淮淮北士民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2。
陶澍,《蜀輶日記》,長沙:岳麓書社,2010。
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光緒八年,十萬卷樓藏版。
麥仲華,《皇朝經世文新編》,上海:上海譯書局,1898。
傅增湘,《靜嘉堂文庫觀書記》,北京:學苑,2009。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與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森冈常藏原著;白作霖譯、蔣維喬校,《各科教授法精義》,上海:商務印書館,1909。
湯志鈞,《章太炎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
舒新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北京:新華書店,1985,上冊。
費行簡,《近代名人小傳》,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馮士仁修、徐尊湯等纂,《江陰縣志》(明崇禎十三年刻本)載《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國書館藏中文善本彙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3,冊14。
馮飛編,《思緘公年譜》(影印民國25年(1936)排印《莊氏族譜》本),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市:北京圖書館,1999,冊192。
黃以周,《儆季文鈔》(清光緒二十年江蘇南菁書院刻本),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冊708。
黃以周,《禮經通故》,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冊11。
黃以周等編,《南菁文鈔二集》,收於趙所生、薛正興編,《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冊11。
黃以周等編,《南菁講舍文集》,收於趙所生、薛正興編,《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冊11。
黃宗羲,《南雷文定》,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黃體芳,《黃體芳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4。
搶救民間家書項目組委會編輯,《任鴻雋、陳衡哲家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楊士奇,《東里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楊天寧撰,《周禮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楊愷齡,《民國鈕惕生先生永建年譜》(新編中國名人年譜集成第13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
楊愷齡編,《吳稚暉先生紀念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溥良等編,《南菁札記》,清光緒甲午江陰使署刊本。
葉昌熾,《奇觚廎文集》(民國十年刻本),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766。
葉夢珠,《閱世编》,台北:木鐸,1982。
葛士浚,《皇朝經世文續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
廖世承等編,《東大附中道爾頓制實驗報告》,上海:商務印書館,1925年。
趙萬泉主編,《孫儆年譜》,成都:成都時代,2012。
趙錦,《嘉靖江陰縣志》,寧波: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1963。
趙曦明,《江上孤忠錄》,收入《台灣文獻叢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第258種。
劉聲木,《萇楚齋五筆》(民國十八年排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98。
劉韻珂、胡敬,《詁經精舍文續集》,收於趙所生、薛正興編,《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冊15。
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傳》,台北:明文書局,1985。
蔣彤,《武進李先生年譜、先師小德祿》,吳興劉氏嘉業堂,1913。
蔣彤,《清季李申耆先生兆洛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1981。
蔣彤,《暨陽答問》,收入《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4,冊88。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第3卷。
盧思誠、馮壽鏡等修,《光緒江陰縣志》,南京:江蘇古籍,1991。
盧湘父,《萬木草堂憶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
錢實甫編,《清代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
霍有光、顧利民編,《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年譜》,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
戴廷杰(Durand, Pierre Henri),《戴名世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4。
戴逸等,《清代人物傳稿》,遼寧:遼寧人民,2008。
繆荃孫,《藝風老人日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
繆荃孫,《藝風老人自訂年譜》(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51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繆荃孫,《藝風堂友朋書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繆荃孫纂,《續碑傳集》,台北:明文書局,1986。
韓菼、許重熙、戴名世等,《江陰城守紀》,收入《台灣文獻叢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第246種。
嚴文郁編,《清儒傳略》,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
嚴復撰,《嚴復幾道全集》(清光緒石印本),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779。
顧震福,《小學鈎沈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二、近人專著(依筆劃排列)
(一)中、日文專書
于凌波,《中國近現代佛教物人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
大久保英子,《明清時代書院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76。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等,《江陰明清學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台北:時報出版社,1985。
包弼德(Bol , Peter K.)著,顏世安等譯,《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2000。
史華慈(Schwartz, Benjamin I.)著,葉鳳美譯,《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南京:江蘇人民,2010。
左舜生,《中國近代史話初集》,台北:傳記文學,1970。
田浩(Tillman, Hoyt C.)編,楊立華等譯:《宋代思想史論》(The Collected Works on History of Thought in Sung Dynasty),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白新良,《中國古代書院發展史》,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5。
列文森(Levenson, Joseph R.)著,鄭大華、任菁譯,《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廣西:廣西師範大學,頁2009。
朱自清,《經典常談》,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朱漢民等編,《中國書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朱維諍,《未完成的革命——戊戌百年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
艾愷(Alitto, Guy S.),《文化守成主義論--反現代化思潮的剖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6。
艾爾曼(Elman, Benjamin A.)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艾爾曼(Elman, Benjamin A.)著,劉東、趙剛譯,《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何冠彪,《戴名世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1988。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2007。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余英時,《錢穆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4。
吳展良,《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的基本特性論集》,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2011。
呂妙芬,《陽明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呂芳上主編,《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台北:世界大同出版,2011。
李才棟,《白鹿洞書院史略》,北京:教育科學,1989。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李弘祺編,《中國教育史英文著作評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
李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台北:台大出版社,2005。
李琳琦,《徽商與明清徽州教育》,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
李澤厚,《中國思想史論》,安徽:安徽文藝,1999,中冊。
李儼,《中算史論叢》,北京:科學出版,1955。
杜維明(Tu Wei-ming)著,陳靜譯,《儒教》,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杜維運、黃俊傑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台北:華世出版,1979。
汪榮祖,《康章合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
狄百瑞(de Bary, William Theodore)原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3。
肖東發,《中國書院藏書》,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
肖東發、楊承運編,《北大學者談讀書》,北京:北京圖書館,2002。
周予同,《經今古文學》,台北:商務印書館,1967。
周陽山、楊肅獻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保守主義》,台北:時報出版社,1985。
季嘯風等編,《中國書院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林友春,《近世中國教育史硏究:その文教政策と庶民教育》,東京都 : 国土社,1958。
林友春,《書院教育史》,東京都:学芸図書,1989。
林‧亨特(Hunt, Lynn Avery)編,江政寬譯,《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台北:台灣學生,1990。
法農(Fanon, Frantz),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台北:心靈工坊,2005。
芮瑪麗(Wright, Mary Clabaugh)著,房德鄰譯,《同治中興-中國保守主義的最後抵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
柯文(Cohen, Paul A.)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
胡適原著;姜義華、章清等編,《胡適學術文集——語言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3。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系統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中國古籍目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
洪炎秋,《國語推行和國語日報》,台北:國語日報附設出版部,1975年。
唐屹軒,《無錫國專與傳統書院的轉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2008。
孫玉敏,《王先謙學術思想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
徐雁平,《清代東南書院與學術及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桑兵,《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班納迪克.安德森(Anderson, Benedict),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出版社,2010。
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
張正藩,《中國書院制度考略》,台北:中華書局,1981。
張其昀等著,《中國文學史論集(四)》,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8。
張壽安,《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代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張曉芬,《天理與人欲之爭:清儒揚州學派「情理論」探微》,台北:秀威資訊,2010。
張藝曦,《社群、家族與王學的鄉里實踐: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兩縣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2007。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
曹樹基,《中國人口史》,上海:復旦大學,2001。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里仁,2005。
盛朗西,《中國書院制度》,上海:中華書局,1934。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
郭湛波,《近代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1965。
陳元暉、尹德新、王炳照編,《中國古代的書院制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陳平原,《中國大學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陳谷嘉,《中國書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陳弱水,《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陳弱水、王汎森編《思想與學術》,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陳弱水編,《中國史新論(思想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陳雯怡,《由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
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
菲力浦‧勒熱訥(Lejeune, Philippe),楊國正譯,《自傳契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黃克武,《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台北:允晨
文化,1998。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台北:允晨文化,2003。
楊慎初、朱漢民、鄧洪波編《岳麓書院志略》,武漢:岳麓書社,1986。
楊慶堃,范麗珠等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及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詹瑋,《吳稚暉與國語運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趙統,《江陰書院史話》,合肥:黃山書社,2005。
趙統等編,《南菁書院志(初稿)》,江蘇:南菁書院志編委會,2002。
劉詠聰等編,《中國婦女傳記辭典:清代卷(1644-1911)》,雪梨:雪梨大學出版社,2010。
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
墨子刻(Metzger, Thomas A.),顏世安等譯,《擺脫困境:新儒學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進》,南京:江蘇人民,1990。
潘光哲,《容忍與自由:胡適思想精選》,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2009。
蔡耀明,《佛教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訊》,高雄:法鼓文化,2006。
鄧洪波,《中國書院史》,台北:台大出版社,2005。
鄧洪波編,《中國書院史資料》,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鄧洪波編,《中國書院學規集成》,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11。
遼寧省檔案館、吉林省檔案館、中共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合編,《萬寶山事件》,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論叢(八)》,台北:東大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
謝國楨,《近代書院學校制度變遷考》, 收入《張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紀念論集文》,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韓星,《儒教問題-爭鳴與反思》,西安:陝西人民出版,2004。
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1999。
蘇雲峰,《張之洞與湖北教育改革》,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
釋東初,《中國佛教近代史下冊》,台北:東初出版社,1974。
顧頡剛,《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二)西文專書
Alitto, Guy S. The Last Confucian: Liang Shu-ming and the Chinese Dilemma of Modern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Bol, Peter K.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Lejeune, Philippe. Le Pacte autobiographique. Paris: Seuil, 1996.
Elman, Benjamin A.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Elman, Benjamin A. 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The Chʻang-chou School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Elman, Benjamin A.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Council of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84.
Chow, Kai-wing. The Rise of Confucian Ritual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thics, Classics, and Lineage Discours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Cohen, Paul A.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Levenson, Joseph R.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6.
Meskilll, John Thomas. Academies in Ming China: A Historical Essay. Tucson: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82.
Metzger, Thomas A. Escape from Predicament: Neo-Confucianism and China's
Evolving Political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7.
Keenan , Barry C. Imperial China's Last Classical Academies: Social Change in the Lower Yangzi 1861-1911. 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4.
Walton, Linda A. Academies and Society in Southern Sung China .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Wright, Mary Clabaugh. 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 The T'ung-chih Restoration, 1862-187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Borthwick, Sally.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China: the Beginnings of the Modern Era. Stanford: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Stanford University, 1983.
Schwartz, Benjamin I.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Yang, Ch'ing-k'un.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1.
(三)中、日文期刊
丁鋼,〈域外書院研究述評〉,《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期4,1995年4月,頁63-72。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卷14,期4,2003年12月,頁177-194。
王汎森,〈近代中國私人領域的政治化〉,《當代》,期125,1998年,頁110-129。
王汎森,〈清初的講經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本3分,1997年,頁503-588。
王汎森,〈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本3分,1998年,頁557-587。
王汎森:〈日譜與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顏李學派為主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卷期》,69本2分,1998年6月,頁245-294。
王建軍、慕容勛,〈論清代廣州書院城市化〉,《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卷23,期1 ,2005年3月,頁76-84;92。
王洪瑞,〈清代河南書院的地域分布特徵〉,《史學月刊》,期10,2004年,頁96-105。
王媛,〈曾國藩、李鴻章、洪汝奎等致張文虎函札〉,《文獻季刊》,期2,2009年4月,頁145-150。
王繼訓,〈清代學田個案研究〉,《齊魯學刊》,期2,2004年,頁59-63。
成文浩、孫文學,〈清代山西書院空間分布的統計分析〉,《晉陽學刊》,期4,2007年,頁35-37。
江凌,〈清代書院研究的價值、現狀及問題——以江南地區為討論範圍〉,《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卷30,期5,2008年9月,頁98-102。
艾爾曼(Elman, Benjamin A.),〈中國文化史的新方向:一些有待討論的意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期12,1992年5月,頁1-25。
艾爾曼(Elman, Benjamin A.)著;車行健譯,〈學海堂與今文經學在廣州的興起〉,《湖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卷20,期2,2006年3月,頁13-20。
何冠彪,〈「六經尊服、鄭,百行法程、朱」──惠士奇紅豆山房楹帖問題考釋〉,《台灣師大歷史學報》,期38,2007年12月,頁29-68。
何冠彪,〈記戴名世佚文一首——兼述趙吉士「千疊波餘」中的戴名世史料〉,《漢學研究》,卷7,期1(總第13期),1989年6月,頁185-194。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從明清思想基調的轉換看儒學的現代發展〉,《中國文化》,總第11期,1995年7月,頁1-25。
吳展良,〈嚴復早期的求道之旅——兼論傳統學術性格與思維方式的繼承與轉化〉,《臺大歷史學報》,期23,1999年6月,頁239-278。
吳偉明,〈胡適與《水經注》研究〉,《清華學報》,卷27,期2,1997年6月,頁239-256。
宋萍,〈清代書院研究的新視點-評《清代東南書院與學術及文學》〉,《圖書館學研究》,期1,2008年1月,頁99-101。
李弘祺,〈書院與科舉關係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評李兵著《書院與科舉關係研究》〉,《大學教育科學》,期4,2005年,頁83-84。
李并成、吳超,〈清代甘肅書院的時空分布特徵〉,《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2,期21,2005年6月,頁61-66。
李兵,〈18世紀漢學書院與科舉關係新論〉,《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2,2005年,頁20-25;72。
李卓穎,〈地方性與跨地方性——從「子游傳統」之論述與實踐看蘇州在地文化與理學之競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2本2分,2011年6月,頁325-398。
周積明、雷平,〈清代浙東學派學術譜系的構建〉,《學術月刊》,期6,2004年6月,頁40-46。
承載,〈李兆洛與常州今文經學〉,《傳統中國研究集刊》,輯1,2006年,頁1-16。
孫運君、楊振姣,〈從書院祭主變化看晚清學術思想之轉圜——以詁經、南菁兩書院為例〉,《船山學刊》,期2,2006年,頁80-81。
徐雁平,〈一時之學術與一地之風教──李兆洛與暨陽書院〉,《漢學研究》,卷24,期2(總第49期),2006年12月,頁289-322。
徐雁平,〈書院與桐城文派傳衍考論〉,《漢學研究》,卷22,期2(總第45期),2004年12月,頁421-453。
徐雁平,〈清代書院研究的價值、現狀及問题——以江南地區為討論範圍〉,《南京曉莊學院學報》,卷21,期2,頁100-110。
涂豐恩,〈明清書籍史的研究回顧〉,《新史學》,卷20期1,2009年3月,頁181-215。
高翔,〈20世紀20年代道爾頓制實驗回顧與思考--以東南大學附中為例〉,《教學研究》,期1,2010年,頁28-32。
商瑈,〈求是與求實——黃式三的論語學〉,《興大中文學報》,期21,2007年6月,頁25-57。
張勁松,〈鄉紳與地方書院關係的一種觀察——以晚清敷陽書院學田經營為例〉,《南京曉莊學院學報》,期2,2009年3月,頁104-110;124。
張雪梅,〈湖南學政江標與校經書院藏書樓〉,《圖書館》,期4,2009年,頁41-43;67。
張循,〈漢學內部的「漢宋之爭」——從陳澧的「漢宋調和」看清代思想史上「漢宋之爭」的深層意義〉,《漢學研究》,卷27,期4(總第59期),2009年12月,頁295-327。
張循,〈漢學的內在緊張:清代思想史上「漢宋之爭」的一個新解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期63,2009年3月,頁49-96。
張壽安,〈打破道統‧重建學統——清代學術思想史的一個新觀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52,頁53-112。
張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近世中國經世思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頁3-15。
陳平原,〈大學之道:傳統書院與二十世紀中國高等教育〉,《嶺南學報》,期1,1999年10月,頁539-553。
陳尚敏,〈清代甘肅書院時間分布特點成因分析〉,《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卷43,期2,2006年3月,頁68-73。
陳熙遠,〈「宗教」──一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關鍵詞〉,《新史學》,卷13,期4,2002年,頁37-66。
黃克武,〈詁經精社與十九世紀初期中國教育、學術的變遷〉,《食貨月刊》,卷13,第5、6期合刊,1983年,頁70-79。
黃克武,〈墨子刻的儒學觀〉,《國際漢學》,第10輯,頁252-268。
黃春木,〈清代學政研究〉,《教育研究集刊》,卷48,期3,2002年9月,頁119-150。
黃進興,〈清初政權意識形態之探究:政治化的「道統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本1分,1987年,頁105-132。
黃進興,〈蛻變中的「思想史」:一個史學觀點的考察〉,《中國學術》,第29輯,2011年,頁60-101。
黃進興,〈道統與治統之間:從明嘉靖九年孔廟改制談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本4分,1990年,頁917-941。
黃進興,〈學術與信仰:論孔廟從祀制與儒家道統意識〉,《新史學》,卷5,期2 ,1994年,頁1-82。
黃愛平,〈《漢學師承記》與《漢學商兌》——兼論清代中葉的漢宋之爭〉,《中國文化研究》,冬卷,1996年,頁44-49。
黃麗生,〈清代邊區儒學的發展與特質:臺灣書院與內蒙古書院的比較〉,《台灣師大歷史學報》,期34,2005年12月,頁97-135。
黃麗芬,〈南菁書院的辦學特色〉,《常熟高專學報》,期5,1999年,頁35-37。
楊向奎,〈試論章太炎的經學和小學〉,《歷史學季刊》,期3,1979年9月,頁68-79。
楊芳燕,〈明清之際思想轉向的近代意涵──研究現狀與方法的省察〉,《漢學研究通訊》,卷20,期2,2001年5月,頁44-53。
楊洪升,〈繆荃孫與濼源書院〉,《山東圖書館季刊》,期3,2006年3月,頁82-84。
楊聯陞,〈科舉時代的赴考旅費問題〉,《清華學報》,卷2,期2,1961年6月,頁116-128。
溝口雄三著、賀躍夫譯,〈中國與日本「公私」觀念之比較〉,《二十一世紀》總第21期,1994年2月,頁85-97。
葉憲峻、吳俊瑯,〈清代北投堡登瀛書院之組織與經費〉,《社會科教育研究》,期13,2008年12月,頁223-243。
虞萬里,〈正續清經解編纂考〉,載《學術集林》,卷4,1995年,頁179-212。
鄒建達、熊軍,〈清代觀風整俗使設置研究〉,《清史研究》,期3,2008年8月,頁101-108。
鄒振環,〈日記文獻的分類與史料價值〉,收入《復旦史學集刊‧第一輯(古代中國:傳統與變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2005。
趙統,〈盧文弨和李兆洛與江陰暨陽書院〉,《南京曉莊學院學報》,期5,2006年,頁111-117。
趙艷紅等,〈舒新城與道爾頓制在中國的傳播〉,《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4,2008年,頁72-75。
劉景純,〈清代西安、蘭州和太原的書院分布與選址〉,《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卷21,輯3,2006年7月,頁94-101。
劉景純,〈清代黄土高原地區城镇書院的時空分布與選址特徵〉,《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卷22,輯1,2007年1月,頁62-72。
劉廣京、周啟榮,〈皇朝經世文編關於經世之學的理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15,1986年,頁33-99。
劉德美,〈清季的學政與學風、學制的演變〉,《台灣師大歷史學報》,期17,1989
年6月,頁301-340。
墨子刻(Metzger, Thomas A.),〈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方法上的一些問題——一個休謨後的看法〉,《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期2,1986年,頁38-52。
潘光哲,〈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知識倉庫」、「思想資源」與「概念變遷」〉,《新史學》,卷16,期3,2005年9月,頁137-170。
鄭國民,〈道爾頓制教育在中國實驗的啟示〉,《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期3,2003年,頁48-55。
鍾彩鈞,〈羅整菴的經世思想與其政治社會背景〉,《中國文哲研究集刊》,期8,1996年11月,頁197-226。
蘇雲峰,〈康有為主持下的萬木草堂〉,《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3,1972年12月,頁421-455。
(四)學位論文
吳明吉,〈戰後初期《國語日報》之研究(1948-1954)〉,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易正義,〈從民間出發:民國初年的中等教育改革 1912~1926〉,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林岳儁,〈清代科舉旅費之研究——以賓興組織為探討主軸〉,台北: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竺靜華,〈王先謙經學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竺靜華,〈從正續《清經解》的比較論清代經學的發展趨勢〉,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夏金英,〈臺灣光復後之國語運動(1945-1987)〉,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張志銘,〈上海交通大學研究(1896-1949) ——近代實業教育的搖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張詠維,〈太平天國後的蘇州:1863-1895〉,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張慧琴,〈國學與救亡,唐文治的生平與思想(1865-1954)〉,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曹秀卿,〈吳稚暉早年經歷之研究〉,嘉義:嘉義大學史地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陳怡伶,〈新知識女性的生命抉擇:陳衡哲的前半生(1890-1936)〉,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陳紫屏,〈清代臺灣學海書院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2003年。
王志勇,〈清代書院藏書制度研究〉,山東:山東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08年。
楊一鳴,〈走入民國的書院——書院復興與近代學術傳承〉,台北:東吳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鄭龍琪,〈清代科舉考生的赴考旅費補助研究——以方志所見的賓興活動為中心〉,台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賴進興,〈晚清江南士紳的慈善事業及其教化理念〉,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志村雅久,〈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推行國語運動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孟憲夫,〈黃以周及其思想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五)西文期刊
Brown, Jeremy. "Rebels, Rent, and Tao Xu: Local Elite Identity and Conflict during and after the Taiping Occupation of Jiangnan, 1860-1884, "Late Imperial China, Vol. 30, No. 2 (Dec. 2009), pp. 9-38.
Chang, Ku-ming. "Collaborative Production and Experimental Labor: Two Models of Dissertation Authorship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 41 (2010), pp. 347-355.
Eastman, Lloyd E. "Ch'ing-i and Chinese Policy Formation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 24, No. 4 (Aug. 1965), pp. 595-611.
Elman , Benjamin A. "The Hsueh- hai Tang and the Rise of New Text Scholarship in Canton," Ch'ing-shih wen-t'i, Vol. 4, No. 2 (Dec. 1979), pp. 51-82.
Hao, Yen-ping. "A Study of the Ch'ing-liu Tang: the‘Disinterested’Scholar-Official Group, 1875-1884," Papers On China,16 (196).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Dec. 1962), pp. 40-65.
Hu, Shih. "Chinese Thought," in Harley Farnsworth MacNair, ed.,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46, pp. 221-230.
Rankin, Mary B. "‘Public Opinion’and Political Power: Qingyi in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 41, No.3 (May, 1982), pp. 451-484.
Woodside, Alexander B. "State, Scholars, and Orthodoxy: The Ch'ing Academies, 1736-1839, " in K.C. Liu ed., Orthodox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Berkeley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pp. 158-184.
Wooldridge, William C. "Building and State Building in Nanjing after the Taiping Rebellion," Late Imperial China, Vol. 30, No. 2 (Dec. 2009), pp. 84-126.
Zheng, Xiaowei. "Loyalty,Anxiety and Opportunism: Local Elite Activism during the Taiping Rebellion in Zhejiang, 1851-1864," Late Imperial China, Vol. 30, No. 2 (Dec. 2009), pp. 3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