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興貴
論文名稱: 大「路」之歌─意象水墨畫創作研究
指導教授: 羅芳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2
中文關鍵詞: 象徵符號隱喻寓意意象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2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路」是經濟建設之母。道路的鋪設可以加速地方開發、拉近城鄉距離、促進物資流通,方便人員的進出、旅遊的推廣、資訊的傳達·········。「路」有其建設性,相對的也具有破壞性;過度開發、噪音、污染、垃圾、環保、人際關係疏離等問題。由具象而抽象來看,「路」是人車行走的道兒;「路」是運輸的路線;「路」是方位、地域和空間;「路」是做事的方法,也是為人處世的方向;「路」是理路、思想。
    「路」是主體感情尋找的感性對應物;在享用、讚頌其便利之餘,個人擬就其存在的樣貌和狀態--即單形道、雙向道、標線、坑洞、裂痕·········等等進行省思。「路面」是宇宙、世界、土地、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時代意識的縮影,是主觀心靈情感和思想,假借客觀的實體存在,進行圖像符號驅遣揮灑的舞台。標線代表著律法、規章和道德;裂隙、坑洞則呈現了大地的傷痕及肇因於非自然力下人謀不臧的禍害。綜合這些意象,尋求主、客觀物象的對應和思想、感情的聯繫;創造結構圖像,藉由符號、象徵、隱喻與寓意的觀念,以理性與感性兼具、現實與想像並行、寫實與寫意俱現、抽象與具象共存的表現手法,傳達對自我學習、思想、人生的檢視、期盼與實踐。同時也希望透過圖像的創造與凝鍊,對人生和社會進行觀察和批判。俯視的視角和平行的路面正適於表露無限的關懷,對稱、對比的佈局和經營,無非在企求造形意象的激盪,突顯意旨和用心。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與創作的關係 8 第四節 名詞釋意 12 第二章 水墨畫之發展與創新 第一節 「國畫」、「水墨畫」 20 第二節 水墨畫的發展 23 第三節 現代水墨畫的解構 25 第四節 現代水墨畫的創新 29 第三章 意象與繪畫創作 第一節 意象 32 第二節 意象與繪畫 36 第三節 意象與創作 38 第四節 路之意象與繪畫創作 41 第四章 創作理念與構成表現 第一節 創作理念 47 第二節 構成表現 51 第三節 創作實踐暨作品解析 63 第五章 結論、檢討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83 第二節 檢討與建議 86 參考書目 圖版目次 大「路」之歌(編號一) 66 大「路」之歌(編號二) 68 大「路」之歌(編號三) 70 大「路」之歌(編號四) 72 大「路」之歌(編號五) 74 大「路」之歌(編號六) 76 大「路」之歌(編號七) 78 大「路」之歌(編號八) 80 大「路」之歌(編號九) 82

    參考書目:
    一、專書:
    01、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台北,允晨,2001。
    02、周何編,國語活用辭典,台北,五南,2001,二版。
    03、劉思量著,中國美術思想新論,台北,藝術家,2001。
    04、台灣中華書局,辭海,台北,台灣中華書局,2000。
    05、蓋瑞忠,藝術概論,台北,文京,1999。
    06、惠特曼著,楊耐冬譯,草葉集,台北,志文,1999。
    07、林國芳著,藝術創作過程之藝術理論研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
    08、廚川白村著、林文瑞譯,苦悶的象徵,台北,志文,1999再版。
    09、黃光男<現代水墨畫類型析論>,收錄於黃光男著,《臺灣水墨畫創作與環境因素之研究》,臺北市,史博館,民1999。
    10、何懷碩,創造的狂狷,台北,立緒文化,1998。
    11、三民書局,學典,台北,三民書局,1998。
    12、Ellen Winner著,陶東風等譯,創造的世界一一藝術心理學,台北,田園城市,1997。
    13、雄獅圖書公司,中國美術辭典,台北,雄獅,1997。
    14、勵忠發著,記號‧藝術‧情報,台北,正中,1997。
    15、林群英,藝術概論,台北,全華,1996。
    16、BATES LOWRY著,杜若洲譯,視覺經驗,台北,雄獅,1991,八版二刷。
    17、羅青著,水墨之美,台北,幼獅文化.1991。
    18、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1991。
    19、劉思量,藝術與創造──藝術創作與欣賞之理論與實際,台北,藝術家 1989。
    20、豐子愷,豐子愷論藝術,台北,丹青,1987。
    21、葉朗,中國美學的開展(上),台北,金楓,1987。
    22、葉朗,中國美學的巨擎,台北,金楓,1987。
    23、谷風出版社編輯部,美學基本原理,台北,谷風,1986。
    24、文化大學,中文大辭典,台北,文化大學,1985,七版。
    25、李可染著,李可染畫論,台北,丹青,1985。
    26、姚一葦<論意念>,收錄於姚一葦著,《藝術的奧祕》,台北,開明,1985,10版。
    27、朱狄,<當代美國美學流派及其要代表人物簡介>,收錄於陳從周等著,《美學與藝術》,台北,木鐸,1985。
    28、李澤厚著,美的歷程,台北,元山,1984。
    29、安海姆著、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雄獅,1984。
    30、徐復觀著,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1984。
    31、姚一葦,藝術的奧秘,台北,開明,1983。
    32、姚一葦,欣賞與批評,台北,遠景,1982。
    33、虞君質,藝術概論,台北 大中國,1979。
    34、戴海鷹,石濤一一磊阿不群的清初畫僧,台北,雄獅,1979。
    35、凌嵩郎,藝術概論,台北,學生,1972第,3版。
    二、期刊、論文:
    01、李振明著,變與不變之間一一台灣彩墨發展變因初探,2002。
    02、鄧育仁、孫式文,<廣告裡的圖像隱喻:從多空間模式分析>,收錄於《新聞學研究》,第六十二期,2000年1月。
    03、王玲蘭,意識浮游一一試論現代水墨畫之空間《遞嬗‧碎形‧解梏》創作,台北,師範大學,2000。
    04、高木森,<從廿世紀末的藝術動向看進入廿一世紀世界術主流的要件>,收錄於《21世紀視覺藝術新展望國際學術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1999。
    05、徐素霞,<從「傳統繪畫精神」與「筆墨」談水墨畫的創新>,收錄於《美育》,98期,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1998。
    06、省立美術館,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暨研討記錄,台中,省立台中美術館,1994。
    07、賈方舟,<水墨畫縱橫談>,收錄於《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暨研討記錄》,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1994。
    08、蔣勳,<中國近代水墨畫的發展初探>,收錄於《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暨研討記錄》,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1994。
    09、董欣賓、鄭奇,中國繪畫對偶範疇論,江蘇,江蘇美術,1990。
    10、管執中,<試論現代水墨畫的源頭和流向>,收錄於《中國現代繪畫發展素描》,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