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宜評 |
---|---|
論文名稱: |
已婚婦女家庭壓力 婚姻滿意度與其生育意向之關係探究 |
指導教授: | 陳李綢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9 |
中文關鍵詞: | 已婚婦女 、家庭壓力 、婚姻滿意度 、生育意向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62 下載:10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已婚婦女的家庭壓力、婚姻滿意度與其生育意向之關係,主要目的有六項:(一)編纂一份適合的已婚婦女生育意向量表,以探討已婚婦女生育意向之現況。(二)探討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已婚婦女生育意向之差異情形。(三)探討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已婚婦女家庭壓力之差異情形。(四)探討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已婚婦女婚姻滿意度之差異情形。(五)瞭解已婚婦女之個人背景變項、家庭壓力、婚姻滿意度與生育意向之相關情形。(六)探討已婚婦女之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家庭壓力與婚姻滿意度對其生育意向之解釋力。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研究所使用的工具分別為「家庭壓力量表」、「婚姻滿意度量表」與「生育意向量表」三種。研究樣本數為1149人,以非隨機抽樣的滾雪球取樣方法對居住於台灣省本島西部地區之已婚婦女進行取樣,樣本分佈於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等縣市。以量化方式進行研究,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信度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等統計方法來進行資料處理。綜合整個研究結果發現:
一、已婚婦女的整體生育意向趨近於中上的正向程度,顯示已婚婦女有較高的生育意向,對於生育孩子仍有積極正向的看法。
二、已婚婦女的整體生育意向及其四個層面(生育代價、生育酬賞、生育態度、性別偏好)會因為年齡、社經地位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有部份會因為家庭型態、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三、已婚婦女的整體家庭壓力及其四個層面(夫妻相處、家人相處、子女教養、家務負擔) 有絕大部份會因為家庭型態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有部份會因為年齡、社經地位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但是並不會因為宗教信仰的不同
而有顯著的差異。
四、已婚婦女的整體婚姻滿意度及其五個層面(生理面滿意、經濟面滿意、社會面滿意、心理面滿意、哲學面滿意) 會因為社經地位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
異,絕大部份會因為年齡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有部份會因為家庭型態、
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五、已婚婦女的個人背景變項、家庭壓力、婚姻滿意度與其生育意向間呈現顯著相關。
六、已婚婦女的個人背景變項、家庭壓力及婚姻滿意度能有效預測已婚婦女的生育意向,其預測力達17.1%。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ried women’s family pressure, marriage satisfaction and fertility intention. There are six purposes included in this research : (1)edit a scale which is applicable to evaluate the fertility intention of married women, and then go on to present and explore the fertility intention of married women, nowaday.(2)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married women’s fertility intention among variable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3)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married women’s family pressure among variable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4)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married women’s marriage satisfaction among variable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5)discover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arried women’s family pressure, marriage satisfaction, fertility intention, and different background.(6)acquire predictability for married women’s fertility intention among variable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family pressure, and marriage satisfaction.
The way of questionnaire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This research targets are 1149 married women who inhabit in Taipei City, Taipei County, Taoyuan County, Hsinchu County, Miaoli County, Changhua County, Chiayi County, Tainan County, Kaohsiung County, but 1018 copies were valid. The data obtained were analyzed and demonstrated by “scale of family pressure”, “scale of marriage satisfaction”, and “scale of fertility intention”. The sampling method was adopted by the non-probability sampling-snowball sampling method. Data gathered would be processed statistically with such tools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reliability analysis”,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stepwise regression procedure”, and “critical factor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listed below:
1. The fertility intention of married women tended to be positive.
2. The fertility intention of married wome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age, social economical status, family sort, and religion.
3. The family pressure of married wome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age, social economical status, and family sort.
4. The marriage satisfaction of married wome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background variable of social economical status.
5. Th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as presented among background variables, married women’s family pressure, marriage satisfaction, and fertility intention.
6.17.1 percent of variations of the fertility intention of married women can be effectively predicted by background variables, married women’s family pressure, and marriage satisfaction.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山口一男(2004)。生育率下降的對策:丈夫的作用、職場的作用、政府的作用、社會的作用。獨立行政法人經濟產業研究所。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3月8日。網址:http://www.rieti.go.jp/cn/columns/a01_0142.html
王慧桃(1981)。已婚職業婦女的角色衝突及其生活滿意度。未出版,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王美惠(1987)。已婚職業婦女之家務分工、性別、角色態度和社會支援與婚姻滿意的研究。未出版,私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王慧君(1993)。女性工作生涯發展。勞工行政,60,9-10。
王以仁(2001)。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台北:心理。
王彩婺(2004)。男嬰偏好對台灣地區已婚有偶婦女生育動機與生育行為的影響。未出版,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王錫美(2005)。台灣地區有偶率與婚姻移民對生育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國立台北大學統計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王嘉琪(2004)。超級媽媽的拉鋸戰場~工作媽媽參與志願服務時所經歷的家庭壓力。未出版,私立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1986)。台灣地區居民對子女數期望態度之研究。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統計通報(2007)。95年新生嬰兒生母狀況分析。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6月25日。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戶政司(2007)。民國95年重要人口指標。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6月25
日。網址: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27-1-9606.doc
方新惟(2006)。家庭生育決策之因素分析。未出版,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井敏珠(1992)。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田安里(2004)。雙薪家庭夫妻性別角色態度與角色承諾對婚姻滿意度之影響。未出版,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伊慶春(1989)。婦女就業對家庭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社會建設,69,11-19。
行政院主計處調查局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2003)。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綜合分析。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2006)。內政國際指標。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0月27日。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行政院主計處(2007a)。國情統計通報線。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30日。網址: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761516391971.pdf
行政院主計處(2007b)。國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30日。網址: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4/bc4/wtable2.xls
行政院主計處(2007c)。國情統計通報線。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25日。網址: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1-9-95.xls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7)。政府研究諮詢系統。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9月25日。網址:http://www.grb.gov.tw/index.htm
朱伯長(2006)。台灣與世界各國生育率的比較。未出版,國立政治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李卓夫(2000)。大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權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板,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吳聰賢(1974)。從子女價值談人口增加問題。綜合月刊,63,19-24。
吳聰賢(1975)。台灣的人口。在人口問題與研究(頁70)。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
吳碧珠(1977)。影響理想子女數因素之探討~台灣地區的例子。未出版,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李亦園(1975)。人口的心理學研究。在人口問題與研究(頁113-128)。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
吳明燁(2001)。母親就業對父母角色分工的影響-以育有青少年子女的家庭為例。社會文化學報,6,113-143。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知城。
李文英(1989)。當前社會中離婚問題之探討。未出版,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李銀河、陳俊杰(1993)。個人本位、家本位與生育觀念。二十一世紀,15,148-157。
李良哲(2000)。維繫婚姻關係因素的成人期差異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3),61-87。
李惠娥(2001)。以三角交叉探討婦女接受生育控制的身心經驗。未出版,私立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李高蘭(2001)。丁克現象的幾種心理根源。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5月8日。
網址:
http://health.eastday.com/epublish/gb/special/class000000182/71/hwz800901.htm
李大正(2003)。台灣地區婦女勞動參與歷程之變遷。未出版,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06-321。
利翠珊(1997)。婚姻中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
101-128。
車先蕙(1997)。內外之間:婆媳的關係與權利。未出版,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論文,台北。
沈瓊桃(2002)。多面向婚姻滿意度量表之編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5(3),
67-100。
林宇璇、劉怡妏、林惠生(1998)。台灣婦女生育態度與行為及其轉變。在人口轉型與社會、國民健康研討會論文集(頁25-36)。台北:台灣人口學會。
林佳玲(2000)。夫妻依附風格、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林麗芬(2006)。已婚國小女教師家庭壓力、家庭氣氛與其生育價值觀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林欣蓉、李美玲(2002)。嬰兒健康生產函數:台灣的實證研究。經濟論文叢刊,30(1),77-111。
林淑娟(2005)。教師婚姻滿意度之探討研究~以屏東縣高中職教師為例。未出版,私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林秀雲(1972)。影響有偶婦女理想子女數的社會因素的分析。未出版,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林佩琪(2003)。已婚婦女之子女價值、理想子女數與性別偏好-世代觀點之比較分析。未出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台北。
邱秀貞(1987)。夫妻溝通與婚姻滿足之研究。未出版,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 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邱錦詳(2005)。台南縣育有子女的國小女教師家庭壓力、因應策略及其生活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周淑儀(2000)。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進修需求。未出版,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周麗端、吳明樺、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周麗端(2001)。夫妻的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滿意度之研究。生活科學學報,7,133-156。
卓錦昌(2003)。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婚姻滿意度特質及其形成機制-與其他職業做比較。未出版,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唐先梅(1995)。城鄉地區已婚職業婦女工作壓力之差異。生活科學學報,1,
203-230。
唐仙梅(1999)。雙薪家庭家務工作、公平觀與夫妻關係滿意度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28,16-30。
晏涵文(2002)。兩性關係與性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孫瑋成(2006)。現代華人的婚姻理想:以台灣地區年輕夫妻為例。未出版,私立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高憶婷(2005)。碩士在職專班學生婚姻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曹中瑋(1984)。自我狀態,夫妻溝通型態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玉峰、鍾小婷(1994)。大學男女生對生兒育女的觀念調查。台灣生態研究中心。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18日。網址:
http://www.ecology.org.tw/column/c-4.htm
陳明穗(1986)。家庭型態、夫妻知覺一致性與婚姻滿足之關係研究。未出版,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秀蓉、顧瑜君、王幼玲、余德慧(1987)。中國人的父母經:黏結與親情。台北:張老師。
陳皎眉(1989)。婦女的日常生活需求、支持系統與家庭及婚姻滿意度的關係。在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家庭、人口、政策與階層(頁153-179),伊慶春、朱瑞玲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陳明君(1991)。家庭決策、夫妻溝通之自我開放程度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私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秋瑩(1991)。台北市已婚婦女的角色壓力、社會支持與憂急焦慮症狀之研究。未出版,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淑珠(1992)。工作者生活壓力與心理健康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員工為例。未出版,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雅媺(2001)。二度就業婦女的家庭壓力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志賢(1998)。婚姻信念、婚姻溝通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陳美蓮(2005)。基督教、佛教的婚姻觀對婚姻品質之影響。未出版,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陳若琳(2001)。臺北縣雙工作家庭父母親的親職喜悅與壓力之探討。生活科學學報,7,157-180。
陳一龍(1996)。大台北地區育兒期有偶婦女勞動參與研究。未出版,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建良(2004)。夫妻間資源分派決策機制的形成及其對子女管教與教育的影響。應用心理研究,24,65-94。
張介貞(1987)。已婚婦女就業與否、家庭型態、生命週期三者與壓力的關係。未出版,政大心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張春興(1984)。姻緣路上情理多。台北:桂冠。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寶珠(1995)。婦女自我肯定、婚姻滿意、父母非理性信念之關係研究。輔導季刊,31(1),21-30。
張明正(1996)。台灣地區人口轉型後之生育趨勢與婦幼政策。在人口、就業與福利(陳肇男等編,頁255-307)。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張明正、李美慧(2001)。台灣地區人口轉型後之生育趨勢與展望。人口學刊,23,93-112。
張淑靜(2004)。台灣地區婦女生育態度及行為探討。未出版,私立中國醫藥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馮燕(1992)。婦女生活壓力知覺與應對模式-多元角色觀點。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21,161-198。
章英華(1994)。變遷社會中的家戶組成與奉養態度-台灣的例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23,1-34。
莊訓當(1996)。國中已婚教師婚姻滿意度相關因素及其調適之研究。未出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莊豐萁(2005)。少點壓力,工作受益:已婚國中教師的家庭壓力與家庭-工作干擾。未出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莊廣婷(2006)。傳統、流言與束缚:金門聚福村女性對婚姻與生育的詮釋。未出版,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郭碧照、李淑杏、王郁茗、李茂盛(1998)。傳統生育觀念與不孕夫妻憂傷反應之相關探討。中山醫學雜誌,9(1),89-99。
郭生玉(2005)。心理與教育研究法。精華書局。
梁香(2002)。台灣南部地區婦女生育動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梁玉芳(2005)。不婚、不生、不立,臺灣「新三不」?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9月23日。網址: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nicefun/3/1248795532/20050706122428
許巧筠(2003)。大學生的家務經驗、性別角色態度及其生育家庭家務工作意願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黃民琳(1979)。影響理想男孩數因素的探討~台灣地區之研究。未出版,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光國(1995)。親子關係與教化。台北:桂冠。
黃富順、陳如山、黃慈主編(1996)。成人發展與適應。台北:空大。
黃秀珠(1981)。台北市已婚婦女婚姻生活之研究。未出版,私立文化大學家庭學研究所,台北。
黃秀珠(2002)。青少年子女價值觀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黃郁雅(2002)。不孕症婦女民俗醫療經驗與求醫行為之研究。未出版,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黃庭芳(2003)。花蓮市職業婦女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與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私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黃秋珍(2005)。高職教育對婦女生育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彭台臨(1989)。人力資源發展理論與實施。三民書局。
彭懷真(1998)。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彭莉惠(2001)。從生育作為一個母職的實踐來探討女性的生育自主。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7月22日。網址: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14/index.htm
曾櫻花(1996)。不孕婦女於接受體外受精與胚胎植入之治療期間的壓力經驗。未出版,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湯素月(2004)。生育觀念與流產婦女哀傷反應之研究。未出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楊瑩(1992)。婦女勞工福利。台灣勞工,17,14-19。
楊麗秀(1981)。台灣地區有偶育齡婦女勞動參與對生育率之影響。人口學刊,5,119-139。
楊淑妹(2006)。嘉義以南地區公私立高中職女性主管生涯發展與婚姻滿意度的關係研究。未出版,私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楊麗齡(2002)。台灣北部地區不孕婦女婚姻關係之生活經驗-一個現象學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5,453-476。
楊芸(2006)。未婚青年的子女價值與生育期望探討。未出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楊雅棻(2006)。不同家庭生命週期夫妻之婚姻品質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趙碧華、朱美珍譯(2000)。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應用。台北﹕雙葉。
蔡文輝(1985)。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蔡文輝(1987)。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仕君(1988)。從不同家庭生命週期探討已婚職業婦女之生活滿意度。未出版,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蔡沛婕(2001)。初為人媳角色轉換經驗之探討。未出版,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劉德明(1999)。小學自然的科學態度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83-119。
劉一龍、陳寬政與楊靜利(2003)。鼓勵生育與所得稅免稅額調整。台灣社會福利學刊,4,53-77。
鄭曉江(1997)。論中國傳統生育文化。中國文化月刊,212,1-26。
鄭琪芳(2007年6月26日)。育兒費高漲 生育率走低。自由時報,A12版。
鄭雅娟(2001)。高中已婚女教師家庭壓力、支持系統與婚姻滿意度之關係-兩地雙生涯家庭與一般雙生涯家庭之比較。未出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碩士論文,台北。
鄭淑君(2002)。夫妻婚姻之滿意度與子女三角關係運作情形之分析研究。未出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鄭啟川(1997)。性別偏好與生育。未出版,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賴澤涵與陳寬政(1980)。我國家庭形式的歷史與人口探討。中國社會學刊,5,15-24。
戴智慧(1985)。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與休閒型態、婚姻滿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工作滿意五者間之關係。未出版,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簡春安(1991)。國內婦女生活滿意度調查報告。當代社會工作,創刊號,87-99。
簡春安(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謝秀芬(1995)。台灣已婚婦女的問題與家庭福利政策。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1-36。
謝銀沙、林邦傑(1998)。已婚婦女個人特質、婚姻溝通與婚姻調適相關之研究。家庭教育,13(4),27-34。
謝曉雯(2001)。變中找序-初為人父母之生活經驗。未出版,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簡郁雅(2005)。家庭壓力、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滿意度之探討。未出版,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薛承泰、王嘉寧(2001)。台灣「頂客族」的形成與特質,人口學刊,22,19-48。
鍾佩玲(2005)。女大學生生育意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藍采風(1987)。健康的家庭生活。南投:台灣省社會福利工作人員研習中心。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幼獅。
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臺北:幼獅。
羅高文(1998)。末期腎病學童母親於日常生活照顧病童的親職壓力及社會支持之探討。未出版,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羅靜婷(2001)。家務參與、婚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蘇芊玲(1998)。我的母職實踐。台北市:女書文化。
二、 英文部份
Algoe, S. B., Buswell, B. N., & DeLamater, J. D. (2000). Gender and job status as contextual cu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 of emotion. Sex Roles, 42(3-4), 183-208.
Arnold, F. and Liu, Z. X. (1986). Sex preference, fertility, and family-planning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2(2),221-246.
Ahn, Namkee and Pedro, Mira(2001).Job bust, baby bust?: Evidence from Spain.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14, 505-521.
Coombs, Lolagene C., & Sun, T. H. (1979). Family composition preference in a developing culture: The case of Taiwan, 1973. Pouplation Studies.30,43-64.
Crocker, L., & Algina, J. (1986).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and modern test theory. Chicago: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Clark, S. (2000). Son preference and sex composition of children: Evidence from India. Demography, 37(1), 95-108.
Cohen, S. (2000). 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Retrieved October 21, 2007, from http://www.macses.ucsf.edu/research/Psychosocial/notebook/stress.html
Chu, J. H. (2001). Prenatal sex determination and sex-selective abortion in rural central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7(2): 259.
DeVellis, R. F. (1991).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Newbury Park, CA: Sage.
Freedman, R., Chang, M. C., & Sun, T. H. (1982). Household composition,extended kinship, and reproduction in Taiwan: 1973-1980. Population Studies, 36, 395-411.
Growen, S. (1989). Felling of depression and parenting competence of nonhandicapped infants: A longitudinal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Retardation, 94(3), 259-271.
Glenn, N. D. (1990).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marital quality in the 1980s: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2, 818-831.
Glenn, N. D. (1991). The recent trend in marital succ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3, 261-270.
Gay, L. R., & Airasian, P. (2000). Education research.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Goldin, Claudia(2002). A pollution theory of discrimination: Male and female difference in occupations and earning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Retreived October 25, 2007, from
http://www.nber.org/papers/W8985.pdf
Guttmann, J. & Lazar, A. (2004). Criteria for marital satisfaction: does having a child make a difference?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 Infant Psychology, 22(3), 147-156。
Hill, R. (1958). Generic features of family under stress. Social Casework, 49, 139.
Hawkins, J. L. (1968). Association between companionship hostility and marital satistic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0,647-650.
Heaton, T. B., & Jacobson, C. K. (1999). Persistence and change in decisions to remain childles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2), 531-540.
Hoffman, L. W. (1978). The value of children to par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population, 1(2), 91-131.
Hoffman, L. W. and Mains, J. D. (1979). The value of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ew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fertilit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1(3), 583-596.
Huang, Julia Chien-yu, and Robert P. Weller(1998). Merit and mothering: Women and social welfare in Taiwanese buddhis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7(2), 379-396.
Keith, P. M., & Schafer, R. B. (1980). Role strain and depression in two-job families. Family Relations, 29, 483-488.
Kamo, Y. (1993). Determinants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 10(4), 551-568.
Kaufman, G. (2000). Do gender role attitude matter? Family formation and dissolution among traditional and egalitarian men and women.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1(1), 128-144.
Lazarus, R. S. (1981 July). Little hassles can be hazardous to health. Psychology Today, 58-62.
Locksley, A. (1982). Social class and marit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4, 427-440.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Lederman, R. P. (1984). Psychosocial adaptation in pregnancy. New Jersey.
Lewis, R. A., & Spanier, G. B. (1979). Theorizing about the quality and stability of marriage. In W. R. Burr(Ed.), Contemporary theories about the family, 1, (pp.268-294). New York: Free Press.
Miller, B. C. (1976). A multivariate developmental model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8, 643-657.
Miller, B. D. (2001). Female-Selective Abortion in Asia: Patterns, policies, and debate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3(4): 1083-1095.
Mercer, R. T. (1980). Teenage motherhood: The first year. Journal of Obstetric and Gynecology Nursing, 9, 16-27.
Mahlstedt, P. P. (1985). The psychological component of infertility.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43(3), 335-346.
Miles, M. S., Funk. S. G., & Kasper. M. A. (1992).The stress response of mothers and fathers of preterm infants.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 15, 261-269.
Nock, S. L. (1979). The family life cycle: Empirical or conceptual tool?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1(2), 15-26.
Powlishta, K. K. (2000). The effect of target age on the activation of gender stereotypes. Sex Roles, 42, 271-282.
Park, C. B. and Cho, N. H. (1995). Consequences of son preference in a low-fertility society-imbalance of the sex-ratio at birth in Kore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1(1), 59-84.
Poston, D. L. (2002). Son preference and fertility in China. Journal of Biosocial Science, 34(3), 333-347.
Olson, D. H., & McCubbin, H. I. (1983). Families. California: Sage.
Orth-Gomer, K., Wamala, S. P., Horsten, M., & Schenck-Gustafsson, K. (2000). Marital stress worsen prognosis in women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stockholm female coronary risk study. JAMA, 284(23), 3008-3014.
Olson, D. H., & DeFrain, J. (2000).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Diversity and strengths(3rd ed.).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Rokeach. M. (1973). The Role of values in the counseling situation.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9(58), 576-582.
Skinner, D. A. (1980). Dual-Career family stress and coping: A literature review. Family Relations, 29, 473-480.
Shek, D. T. L. (1996). The value of children to Hong Kong Chinese parent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0(5), 561-569.
Stacy, R. J. (1998). Wives’ income and marital quality: Are there reciprocal effec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1), 123-132.
Shek, D. T. L. (1998). Linkage between marital quality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 longitudinal study in the Chinese culture.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9, 6, 687-704.
Sperling, V. (2000). Marriages in Russia: Couples during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Gender & Society, 14(5), 700.
Trause, M. J., & Karamer. L. (1983). The effects of premature birth on par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Child Neurology, 25, 459-465.
Twenge, J. M, & Campbell, W. K & Foster, C. A (2003). Parenthood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3), 574-583.
Tasy, Wen-Jen and C. Y. Cyrus Chu(2005). Pattern of birth spacing during Taiwan's demographic transition.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18(2), 323-336.
三、 譯書部份
James W. Vander Zanden(2004)。人類發展學。(周念縈譯)。台北:巨流。(原著出版年:1978)
Shere Hite(1994)。海蒂報告:單身遊戲。(林淑貞譯)。台北: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81)
Norman Goodman(1995)。婚姻與家庭(Marriage and the Family)。(陽琪、陽琬譯) (1995)。台北市: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