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蘇頤婷 Su, I-Ting |
---|---|
論文名稱: |
兩岸青少年視覺影像解讀之比較─
以臺北市與上海市之中學生為例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enagers’ Responses towards Visual Images-Taking Teenagers from Taipei and Shanghai for Example |
指導教授: |
趙惠玲
Chao, Huei-L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7 |
中文關鍵詞: | 視覺文化 、觀看模式 、解讀類型 |
英文關鍵詞: | visual culture, viewing mode, interpretation type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38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5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當今社會處在全球化氛圍下,傳播媒體進步發達,獲得資訊容易。時下青少年當屬資訊科技的大量使用族群,無論是社群媒體、聊天軟體、各式訊息與影像無不透過簡單連結便可輕鬆獲取。在此種情境中,生活裡的各式訊息影像會如何以明示,或隱晦的方式影響人們的思考及價值觀將是值得探討的有趣議題。
青少年處在可塑性極高的年齡,正經歷國民義務教育階段,每日接受各式知識洗禮,環境對其影響至深。而充斥各處的視覺影像對視覺感官造成直接的刺激,無論是廣告、海報、動態宣傳影像,以致明星代言影像、KUSO改造圖片,甚或一般生活照,都極可能帶給青少年不同的影響。
因此本研究希望探討兩岸青少年於視覺影像的觀看模式與解讀類型有何異同,同時比較不同性別、教育階段之青少年於視覺影像的觀看模式與解讀類型上是否有差異。觀看模式可分為四面向,分別是「影像描述」、「吸引陳述」、「作者意象」,以及「喜好判斷」;解讀類型可分為三面向,分別是「吸引原因」、「認知理解原因」,及「成功原因」,依此將所回收問卷中之質性資料分類評分。
為達研究目的,透過自行發展之「青少年視覺影像反應調查問卷」,收集兩岸研究對象的有效問卷資料共497份,首先以所訂立之標準及前述評分面向將質性書寫資料進行評分,繼之獨立樣本T檢定分析等方式將資料以統計軟體量化處理,最後進行資料解讀、分析與詮釋。
根據問卷回收進行統計分析之結果,發現居住地、性別、教育階段皆為影響青少年觀看模式及解讀類型之因素。於觀看模式方面發現分數平均值臺北高於上海,女性高於男性,高二高於國二;於解讀類型方面發現隨著不同的問題導向,受調學生會隨之改變自身解讀類型與判斷依據。依此提出幾點結論與建議,作為藝術教師於設計課程上之參考,以及未來研究之參照。
Living in a society that is undergoing globalization and media evolution, information has become easily accessible. Teenagers nowadays are among the heaviest us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 matter it is through social media or live chat software, information and images are just a simple click away. Under this context, how information and images in daily lives can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influence people’s way of thinking and values becomes an interesting topic to explore.
Teenagers are full of potential, and as they are receiv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y are infused with all sort of knowledge on a daily basis and environment can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m. While visually stimulating images can be found virtually everywhere, ranging from advertisement, posters, promotional videos, celebrity endorsement videos, kuso images, even to regular everyday life photos, it is very likely that those images can influence teenagers in many different ways.
This study is intended to evaluate how teenagers from Taipei, Taiwan vs Shanghai, China view and interpret visual images. The study also compares how teenager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at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s view and interpret visual images. There are four aspects when it comes to the way visual images are being viewed. These aspects include “image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of why the image appeals to the viewer”, “image purpose”, and “preference judgments”. Interpretation of the image can be further studied in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reasons of why an image is appeal to viewers”, “explanations of how an image is understood by viewers”, and “factors that make an image successful”. Based on the above-mentioned aspects,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were scored and presented in this thesis.
To serve the purposes of the study, a self-developed questionnaire “Teenagers’ Responses to Visual Images” was administered to teenagers in Taipei and in Shanghai, collecting total of 497 valid questionnaires. Firstly, the qualitative data was scored. The qualitative data was then analyzed using the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d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 Finally, the results were explained, analyzed and interpreted.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s received, it is found that the place of residence, gender and education level are all possible factors that can influence the way teenagers view and interpret the images. In terms of the way the teenagers view the images, th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eenagers from Taiwan have higher average scores than those from Shanghai. Females have higher scores than males and eleventh grade students have higher scores than eighth grade students. In regards to the way the teenagers interpret the imag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eenagers tend to change the way they judge and interpret an images if different questions were asked on the same image. To conclude, this study proposed some teaching strategies that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art teachers in course design and for future research.
中文部分
王志弘、王淑燕、郭莞玲、莊雅仲、游美惠、游常山(譯)(1999)。東方主義。
(原作者:Edward W. Said)。新北市:立緒。(原作出版年:1979)
王昭風(譯)(2006)。景觀社會(原作者:Guy Debord)。南京 : 南京大學出
版社。(原作出版年:1967)
王德育(譯)(1975)。創性與心智之成長:兒童美術發心理學(原作者:Viktor
Lowenfeld)。臺北市:啟源。(原作出版年:1947)
王國強(2011)(譯)。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原作者:Gillian Rose)。臺
北市:群學。(原作出版年:2006)
王采薇、羅美蘭(2010)。藝術師資培育生的全球化與全球在地觀點的視覺文化
影像研究。國際藝術教育學刊,8(2),131-154。
王承平、陳立民(2010)。休旅車廣告裡性別空間之形塑與再現。文化研究月報,
107,30-51。
王文新(2007)。生活美術教育初論。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7(2),55-59。
王嶽川(2000)。香港的後現代後殖民思想脈絡。文藝研究,2000(6),29-40。
元曉華、沈刻印(2009)。論符號消費與休閒體育消費倫理構建。綿陽師範
學院學報,28(2),130-134。
皮道堅(2008)。改革開放 30年來中國大陸視覺藝術的轉變。2008 年6月26
日「視覺藝術與文化」演講文稿。
白娟翠(2006)。台灣中部大學藝術系學生解讀流行廣告影像之研究。國立台中
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史安斌、董關鵬(譯)(2006)。媒體與權力(原作者:Curran J.)。北京:清華
大學。(原作出版年:2002)
何政廣(1994)。歐美現代美術。臺北市:藝術家。
李英名(2003)。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臺北市:生智。
李瞻(1984)。電視。臺北市:允晨。
李家棋(1987)。電腦網路(頁3-7)。臺北市:松岡電腦圖書資料。
李瞻(2007.02.15)。臺灣電視危機與電視制度。聯合報A3版。
李玉瑛(1999)。實現你的明星夢-臺灣婚紗照的消費文化分析。臺灣社會研究,
36,147-186。
車槿山(譯)(2012)。象徵交換與死亡(原作者:Jean Baudrillard)。南京:譯林
出版。(原作出版年:1970)
沈志中(2010)。思想主體的套疊:拉岡與德希達。文化研究,11,189-217。
宋一葦(2005)。從「攝影作為藝術」到「藝術作為攝影」-視覺文化問題史研
究。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2),53-58。
吳莉君(2010)(譯)。觀看的方式。(原作者:John Berger)。臺北市:麥田。(原
作出版年:1972)
吳君毅(2002)。從運動廣告探討符號性消費之現象。大專體育,63,134-139。
吳崇旗(2005)。解讀電視廣告中運動符號所呈現的訊息意涵。國立體育學院論
叢,15(2),43-55。
吳盈萱、孫御棠、張馨之、簡孝如(2014)。影像凝視-女性攝影師作品中女性
身體意象研究。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014,1214-1257。
金霞(2009)。讀圖時代的視覺文化轉向。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7(3),97-96。
李孟緯(2005)。新移民子女詮釋流行文化影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
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麗純(2012)。國中學生對電視廣告影像的觀看與反應,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
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珊(2013)。女性主義與性別關係。台北市;五南。
林承謙、康紋菊(2011)。日本、香港、臺灣潮流品牌T-shirt之風格探究。商
業設計學報,15,235-253。
林吉(2005)。視覺文化語境下的廣告。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3(2),59-60。
林薰香(2010)。何謂「媒體」?-探討媒體之哲學基礎及義涵。東海哲學研究
集刊,15,133-156。
林志明(譯)(2005)。布赫迪厄論電視。(原作者:Pierre Bourdieu)。臺北市:
麥田。(原作出版年:1996)
林佑聖、葉欣怡(譯)(2001)。認識迪士尼。(原作者:Janet Wasko)。臺北市:
弘智。(原作出版年:2001)
周文欽(2000)。研究方法概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周憲(2001)。符號政治經濟學視野中的「視覺轉向」。文藝研究,2001(3),
16-23。
周憲(2008)。視覺文化的轉向。北京:北京大學。
周鴻祥(2006)。塗鴉藝術創作觀念之探討。藝術學報(革新版),78,57-78。
周郁齡(2005)。符號學到現象學轉向-朝向攝影本體的閱讀行爲。藝術論壇,3,
173-192。
周文修、楊文華、梁朝雲(2008)。臺灣行動電視服務的關鍵成功因素與其發展
策略。新文學研究,96,87-127。
孟微(2004)。對我國電視節目多元化發展態勢的思考。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32(2),22-25。
胡育賢、林芮羽、羅意晴、李哲豪、鞠文瀞(2013)。大學生不同學院學習攝影
與否對攝影作品審美判斷之差異-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為例。圖文傳播藝術
學報,2013,134-140。
英明、羅憶(2007)視覺符號語境下的跨文化傳播。當代傳播,2007(6),22-24。
姚村雄、孫組玉(2008)。電影藝術體現的中國視覺文化研究-以電影〈大地〉
為例。設計研究學報,2,10-30。
袁汝儀(1994)。由戰後臺灣的五種視覺藝術教育趨勢探討視覺藝術教師自主性
之重要性與培養。美育,54,39-54。
高惠瓊(2010)。臺中市婚紗攝影招牌圖像之意象傳達。藝術與設計學報,1,
51-74。
崔現海、畢曉晏(2012)。淺析服裝品牌傳播符號。山東紡織經濟,2012(7),
54-55+60。
教育部(2005)。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市:麥田。
張郁蔚(2004)。網路超文本閱讀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1(4),59-79。
張繼文(2003)。殖民與後殖民:論臺灣視覺藝術與視覺藝術教育之省思。中小
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下),439-452。臺北市: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張百烟(2010)。藝術教育工作的三項認知。藝術與設計學報,1,91-100。
張樹庭(2005)。論品牌作為消費交流的符號。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05(3),78-80。
張芳蘭、楊明朗(2005)。藥品包裝中的符號消費。包裝工程,26(2),125-126。
陳箐繡(2011)。臺灣漫畫迷文化之美形品味之研究:以「美少女」與「美少年」
人物圖像為焦點。視覺藝術論壇,6,2-30。
陳俞霖(2002)。網路同儕型塑及對青少年社會化影響之探討。資訊社會研究,3,
149-181。
陳俊玄(2003)。運動商品與符號消費。中華體育季刊,17(1),102-109。
陳立民、陳怡君(2007)。壹週刊封面影像的符號化選擇操縱歷程研究。高雄師
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22,133-149。
陳瓊花(2004)。視覺藝術教育。臺北市:三民。
陳品秀(譯)(2009)。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原作者:
Marita Sturken, Lisa Cartwright)。臺北市:臉譜。(原作出版年:2001)
陳永國(2009)。視覺文化研究讀本。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梅芳、曾琦、傅師申、葉嬌(2006)。解析現代流行服飾文化傳播中的符號化特
徵。紡織學報,27(1),117-120。
陸蓉之(1990)。後現代的藝術現象。臺北市:藝術家。
郭禎祥(譯)(1991)。藝術視覺的教育。臺北市:文景。(原作出版年:1972)
許綺玲(譯)(1999)。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原作者:Water Benjamin)。臺北市:
臺灣攝影工作室。(原作出版年:1936)
郭力昕(1992)。新頻道:電視、傳播、大眾文化。臺北市:久大。
葛紅兵等(譯)(2007)。視覺文化(原作者:Richard Howells)。桂林:廣西師
範大學。(原作出版年:2003)
華樂功、滕雪梅(2009)。網絡表情符號初探-以當代青少年網絡文化為基點。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7(3),79-82。
黃朝政(2014)。初探二十世紀臺灣肖像畫與權力意識形態演變的關係。書畫藝
術學刊,16,175-214。
黃琡雅、廖惠英(2005)。青少年對當代臺灣與日本女性圖像插畫風格審美趣味
之探討。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19,101-118。
黃靖惠、劉宏毅(2013)。校徽符號與文化價值觀:臺海兩岸大學之比較。新聞
學研究,115,93-140。
黃志成(2012)。不同性別青少年對卡通圖像之審美與偏好差異。未出版碩士論
文,臺灣師範大學 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
富婭琳(2010)。淺談視覺文化對旅遊地的影響。經濟師,2010(5),206。
彭丹(2008)。「旅遊人」的符號學分析。旅遊科學,22(4),23-27。
黃德祥(2013)。青少年發展與輔導精要。臺北市:考用出版。
黃壬來、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2002),藝術與人文教育(頁139-146)。新
北市:桂冠。
黃壬來(2006)。國際視覺藝術教育趨勢。全國藝術教育展研討會手冊。
單德興(2012)。薩依德在臺灣。臺北市:允晨。
楊久穎(譯)(2002)。拉岡與後女性主義。(原作者:Elizabeth Wright)。台北市:
城邦文化。(原作出版年:2000)
楊裕隆(2012)。符號理論與應用。科學發展,478,16-22。
鄒贊(2008)。斯圖亞特•霍爾論大眾文化與傳媒。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24(6),84-87。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趙惠玲(2004)。後現代藝術教育思潮: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臺灣教育,628,14-22。
趙惠玲(2005)。臺灣地區兒童與青少年視覺影像反應研究。藝術教育研究,9,
33-70。
趙婕、嚴廣超、嚴廣樂(2005)。淺析消費社會背景下的商業購物中心設計,新
建築,2005(6),53-56。
趙芹華、趙樹人(2010)。以消費者動機與目的地意象探討文化觀光產業策略。
設計理論與實務國際研討會,2010,25-34。
趙稀方(2009)。後殖民理論與臺灣文學。臺北市:人間。
廖敦如(2003)。新世紀藝術教育思潮的展望─兼介一個「館校合作」的案例。
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下),419-438。臺
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廖敦如(2004)。從全球化的視覺文化觀點—探討「流行文化」為議題之藝術教
學。藝術教育研究,7,55-86。
廖新田(2007)。心理學中的視覺經驗:安海姆(Arnheim)和龔布里區(Gombrich)
的視覺論。藝術欣賞,3(1),18-22。
廖新田(2007)。視覺‧生活‧文化看世界的一套方法:笛卡兒透視主義。藝術
欣賞,3(5),61-63。
廖新田(2008)。觀看的層次-視覺文化、視覺社會學與視覺方法批判。藝術學
報:表演類(革新版),83,215-236。
廖新田(2009)。由內而外或由外而內?臺灣美術的後殖民主義觀點評論狀況。
美學藝術學,3,55-79。
劉豐榮(2001)。當代藝術教育論題之評析。視覺藝術,4,59-95。
劉豐榮(2006)。視覺符號探討方法之理論探析:由圖像誌到符號學與Lacan的
符號學之創新。視覺藝術論壇,1,35-49。
劉仲嚴(2008)。微型流行視覺文化社群的自主創造性創造力。藝術教育研究,
15,1-32。
滕翰、陳小容(2007)。西南地區科技工作者審美傾向調查報告 ——兼與全國科
技工作者審美傾向比較。科學學研究,25(6),1072-1076。
歐潮海(2009)。商場購物環境的宜人化設計。商場現代化,X(565),39-40。
鄭明憲(2003b)。兒童對視覺意象意義的建構。藝術教育研究,5,1-22。
鄭明憲(2013)。閱讀與媒體意象。美育,194,70-77。
蔡騏、劉維紅(2005)。符號、欲望及神話:消費主義與電視。湖南城市學院學
報,26(5),70-74。
蔡慶同(2008)。文化工業與全球化:一個研究架構的反省與重建。國家與社會,
4,101-132。
錢初熹(2006)。迎接視覺文化挑戰的美術教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遲強(2010)。消費社會語境下廣告視覺文化的反思。東南傳播,2010(7),
131-133。
鍾嘉純(2009)。Jean Baudrillard 符號消費理論及其教育蘊義。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鍾玉潔(2005)。原住民與漢族群青少年繪畫表現與美感判斷能力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藍惠美(2003)。目前我國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的相關問題。中小學一
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上),49-58。臺北市:國立
臺灣藝術教育館。
蕭炳欽(2003)。提昇藝術教育師資水準之行政策略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
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上),105-112。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韓志磊(2005)。後殖民主義之後。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5),
124-126。
顏伯勤(1984)。廣告。臺北市:允晨。
蘇郁雯(2004)。普普藝術創作理念在高中美術教學的應用研究。藝術教育研究,
7,87-118。
外文部分
Archer,J.(2009). John Berger’s Anti-Utopian Politics of Survivalism. Social Alternatives, 28(3), 24-27.
Ballengee-Morris,C ; Patricia L. Stuhr(2001). Multicultural Art and Visual
Cultural Educ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 Art Education, 54(4), 6-13.
Bourdieu, P.(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Cambridge : Polity.
Burri,R.V. (2012). Visual rationalities: Towards a sociology of images.
Current Sociology, 60(1), 45-60.
Cartwright, L(2012). Ways of Seeing and Ways of the Hand. Journal of Visual
Culture,11(2), 161-165.
Chen, J.S.(2010). Manga Fan Art and Gender Identity: Three Female Manga
Doujinshi Artists as the Subjects. 視覺藝術論壇, 5, 28-51.
David,D (2006). Art Education for a Change: Contemporary Issues and the Visual
Arts. Art Education, 5(5), 6-12.
Duncum,P.(1999).ACase for an Art Education of Everyday Aesthetic Experienc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0(4), 295-311.
Duncum,P.( 2001). Visual culture: Developments, definition, and direction for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2), 101-112.
Duncum,P.( 2002). Clarify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55(3),
6-11.
Duncum,P.( 2004). Family Photography and the Art Class. 藝術教育研究,7, 1-21.
Duncum,P.(2010). Seven Principles for Visual Culture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63(1), 6-11.
Dewa Gede Agung Diasana Putra; Lozanovska, Mirjana; Fuller, Robert(2015).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Balinese House in Tourist Villages.Applied
Mechanics & Materials, 747, 68-71.
Freedman, K; Heijnen, Emiel; Kallio-Tavin, Mira. (2013). Visual Culture Learning
Communities : How and What Students Come to Know in Informal Art Group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2), 103-115.
George, G..(1998). Critical inquiry: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and applying it in the
classroom.Art Education, 51(5), 10-16.
Garoian, Charles R.; Gaudelius, Yvonne. M.(2004). The Spectacle of Visual Cultur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5(4), 298-312.
Gartlan,L.(2010). Japan Day by Day? William Henry Metcalf, Edward Sylvester
Morse and Early Tourist Photography in Japan. Early Popular Visual Culture, 8(2),125-146.
Kristy, L(2012). Cosmopolitan cocoa farmers refashioning Africa in Divine Chocolate
advertisements. Journal of African Cultural Studies, 24(2), 121-139.
K, Tavin; Jodi ,K; James, E(2007). Shaking the Foundations of Postsecondary art(ist)
Education in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60(5), 13-19.
Lasmin(2012). Cultureandthe Globalizationofthe International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11(special issue), 31-44.
Mirzoeff, N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New York .
Morley,D(2012).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A Contextualist Approach.
Communication Review,15(2), 79-105.
Mitchell ,W. J. T.(2007). World Pictures: Globalization and VisualCulture.
Neohelicon, 34(2), 49-59.
Robert W. S.(2004). Line of sight in the “network society” Simulation, art education,
and a digital visua.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6(1), 74-87.
Robert W. S.(2013). Complex Digital Visual Systems.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3),
216-231.
Robyn , F. W; Stuhr, P. L; Lois P,M. (1990). Teaching Art in the Multicultural
Classroom: Six Position Statements, 31(4), 234-246.
Sophie,O(2015).Visual Culture. Year's Work in Critical & Cultural Theory.,23,60-82.
Tavin, K; Hausman, J.(2004). Art Education and Visual Cul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Art Education, 57(5), 47-52.
Trier, J.(2007).Guy Debord's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51(1), 68-73.
Turkcan, B; Yasar, S.(2011).The Role of Visual Culture Studies 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World.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and
Practice,11(3), 1564-1570.
Walker, J. & Chaplin,S.(1997). Visu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Wang, C.H.(2014).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Eighteenth-Century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Art Bulletin, 96(4), 379-394.
Wang, I.C. (2013). Globalization and Theater Spectacles in Asia.Comparative
Literature & Culture: A WWWeb Journal, 15(2), 1-8.
網路資源
中文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
英文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教育wiki:http://content.edu.tw/wiki/index.php/
DisneyWiki:http://disney.wikia.com/wiki/The_Disney_Wiki
全人教育百寶箱:http://hep.ccic.ntnu.edu.tw/browse2.php?s=158
Interbrand:http://www.bestglobalbrands.com/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