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宜芬
Chen, Yi-Fen
論文名稱: 岩壑皴痕─陳宜芬水墨創作論述
Lyrics of Endurance-Interpretation of Creation of Ink Paintings by Chen, Yi-Fen
指導教授: 李振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4
中文關鍵詞: 岩壑皴痕綿延心象水墨
英文關鍵詞: Cracked marks of rocks and gullies, Stretches, Image perception, Ink paintings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99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藉由「岩壑皴痕」,傳達宇宙自然萬象,透過歲月的更迭洗禮所展現的生命淬鍊。
    第一章介紹研究的動機目的、範圍方法,與研究和創作的關係。第二章探討自然萬物中的皴理。分別就宇宙的綿延、自然的彰顯、心象的感知,以中國的儒道哲學,與西方哲人對宇宙綿延發展思想做為依據,說明滄海桑田時空變易,無論易傳之觀物取象,或鐘鼎銘文經典藝術之傳世,皴痕不但為自然本身之表彰,亦為人類生活情感的記錄。透過心象的感知,與內在的投射與移情,所思所見不但形諸筆意,更為畫者表達內心傷春悲秋,與生命代謝之嘆!
    第三章藝術表現中的岩壑之美,說明傳統水墨的岩壑筆意、現代水墨的興革蛻變,以及現代水墨以多元媒材與技法,橫向移植縱向改革,結合傳統與現代、科技與人文,熔古鑄今為當代水墨藝術,拓展新的思路和視野。
    第四章則就繪畫創作的結構安排、墨韻的追求、風格的建立,說明創作實踐的經營與構思。
    山水為中國繪畫主體,代表自然萬物的形態,皴痕為傳統繪畫技法,引申為時空歲月之語言,在此架構下發展出悲歡人生之理念與謳歌!

    The discourse focused on the cracked marks of rocks and gullies to convey the refined traces left on the universe through long years after many trials and tribulations.
    Chapter One state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nd explains the study's framework as well as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on and research. Chapter Two inspects the cracked marks of the natural objects, which not only display the change of the Nature but also record the history of the humankind,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Universe stretches, natural manifestation, and image perception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Confucian and Taoist philosophy and the thoughts of the Western philosophers to explor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Chapter Three finds out the beauty of the rocks and gullies to discuss the traditional wash painting skills and the developmental change of the modern ink painting, which now combines the traditional spirits and technical advances to turn out in the form of the contemporary ink art with its unique vision.
    Chapter Fou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framework, management and conception of the painting creation as well as its style establishment and ink essence pursuit.
    Landscape painting, the body of the Chinese painting, displays the forms of all the natural objects. The cracked-mark painting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painting skills, which demonstrates the signs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years. Under the framework, the study inspected the joys and sorrows of life in pursuit of the universal trut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 第三節 研究與創作的關係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4 第二章 自然萬物中的皴理 ………………………………………………7 第一節 宇宙的綿延 …………………………………………………7 第二節 自然的彰顯 …………………………………………………10 第三節 心象的感知 …………………………………………………17 第三章 藝術表現中的岩壑之美 …………………………………………23 第一節 傳統水墨的岩壑筆意 ………………………………………23 第二節 現代水墨的興革蛻變 ………………………………………32 第三節 現代水墨的岩壑新趣 ………………………………………36 第四章 創作實踐的經營與構思 …………………………………………45 第一節 結構的安排 …………………………………………………45 第二節 墨韻的追求 …………………………………………………48 第三節 風格的建立 …………………………………………………52 第五章 作品探討分析 ……………………………………………………56 第六章 結論 ………………………………………………………………79 參考書目 ……………………………………………………………………80

    一、專書
    1. 孔新苗,《中西美術比較》,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8。
    2. 孔穎達,《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 王陽明,《傳習錄》下,載於《中國歷代哲學文選–宋元明篇》,台北:木鐸,民國六十九年。
    4. 史作檉,《水墨十講哲學觀畫》,台北市:典藏,100。
    5. 石守謙〈賦彩製形傳統美學思想與藝術批評〉載於《美感與造形》台北市:民國七十一年。
    6. 石濤,《畫語錄》,台北市:聯貫出版社,六十二年。
    7. 伍蠡甫,〈中國古代山水畫對自然美的處理〉,載於邵琦 孫海燕編,《二十世紀中國畫討論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
    8. 何懷碩,《給未來的藝術家》,台北市:立緒文化,民92。
    9. 吳冠中,《我讀石濤畫語錄》,鄭州:大象出版社,2013。
    10. 李可染,《李可染論藝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
    11. 李白,《李太白文集》,載於《四庫全書》集部,卷十一。
    12. 李渝,《族群意識與卓越風格》,台北:雄獅圖書公司,2001。
    13.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市:三民,2005。
    14. 李霖燦,《中國美術史稿》,台北市:雄獅,2008。
    15. 李鑄晉,〈李君毅和中國水墨畫的新傳統〉,載於《李君毅水墨創作集》,台北市:名山藝術,2013。
    16. 沈尹默等著,《中華藝林叢論》,台北:文馨出版社,1976。
    17. 林章湖,《自在理想主義—試探水墨藝術的本心畛域》,台北市:羲之堂文化,民96。
    18. 俞崑,《中國畫論類編》,台北市:華正書局,民國六十六年。
    19. 南懷瑾 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台北市:台灣商務,2009。
    20. 柳宗元,《柳河東集》,載於《四庫全書》,集部,卷二十九。
    21. 倪再沁,《山水過渡──中國水墨畫的南遷》,台北: 典藏藝術家庭公司,2004。
    22.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73。
    23. 高居翰原著,李渝譯,《中國繪畫史》,台北市:雄獅圖書,民國七十三年。
    24. 張俊傑,《山水繪畫思想之發展》,台北市:史博館,民94。
    25. 郭熙,《林泉高致》,載於余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民國六十六年。
    26. 陳昌明,〈「感覺性」與新詩語言析論〉載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現代詩研討會編輯委員主編:《現代詩語言與教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2001年11月。
    27. 陳芳妹,〈家國重器─商周貴族的青銅藝術〉,載於《美感與造形》,台北市:聯經,民國七十一年。
    28. 陳彬彬,《藝術裏的地獄天堂》,台中市:好讀出版,2005。
    29. 陳傳席,《中國繪畫理論史》,台北市:三民,2009。
    30. 陳鼓應註譯,王雲五主編,《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台北市:台灣商務,2013. 06。
    31. 陳鼓應註譯,王雲五主編,《莊子今註今譯》,北市:台灣商務,2011。
    32. 陳衡恪,〈文人畫的價值〉,載於邵琦 孫海燕編,《二十世紀中國畫討論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
    33. 傅浩譯,《葦叢中的風︳葉慈詩選》,台北市:書林,2007。
    34. 傅錫壬編著,《經典。屈原 楚辭》,台北市:麥田,2012。
    35. 湯垕,《畫鑑論畫山水》,載於俞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民國六十六年。
    36. 黃公望,《寫山水訣》載於俞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民國六十六年。
    37. 楚戈,〈玩耍進行曲–在形色中自得其樂的剖白〉,原載1984.9.21香港明報,收入《再生的火鳥》,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
    38. 葉朗,《中國美學史》,台北市:文津,民國八十五年。
    39. 董欣賓 鄭奇,〈中國繪畫墨法論〉,載於邵琦 孫海燕編,《二十世紀中國畫討論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
    40. 廖偉國審訂,《一看就懂地理百科》,新北市:遠足文化,民102。
    41. 廖新田,《藝術的張力》,台北市:典藏,2010。
    42. 熊十力,《乾坤衍》,載於蕭萐父、郭齊勇主編,《熊十力全集》,武漢:湖北教育岀版社,2001年8月,第7卷。
    43. 劉文潭,《現代美學》,台北市:台灣商務,1967。
    44. 劉文潭,《藝術品味》,台北;台灣商務,民國六十七年。
    45. 劉文潭譯,《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台北市:聯經,民國78。
    46. 劉勰,《文心雕龍》,載於《四庫全書》集部,卷六,神思第二十六。
    47. 潘公凱,《 限制與拓展》,台北市:中華文物學會,1997。
    48. 潘朝陽,《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台北市:師大出版中心,2013、10。
    49. 蔡源煌,《從浪曼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市:書林,2009。
    50. 鄭愁予,《鄭愁予詩集》,臺北市:洪範,民68。
    51. 蘇軾,《東坡全集》,載於《四庫全書》集部,卷三。
    52. 加斯東‧巴什拉著,顧嘉琛 杜小真譯 《夢想的權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53. 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市:張老師,2003。
    54. 亨利‧柏格森著,高俢娟譯,《創造進化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55. 辛波絲卡,《辛波絲卡詩集》,台北市:寶瓶文化,2011。
    56. 居依‧德波,王昭鳳譯,《景觀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
    57. 威爾‧杜蘭特,《哲學的故事》,台中市:好讀,2002。
    58. 柏格森(Bergson, H.)著,肖聿譯,《材料與記憶》北京:華夏,1999。
    59. 科克,《孤獨》,臺北:立緒文化,民86。
    60. 康定斯基,《論藝術裡的精神》,台北市:丹青文庫,七十六年。
    61. 畢卡索,〈與澤沃的談話〉,載於伍蠡甫總編,佟景韓主編,《造型藝術美學》,台北市:洪葉文化,1994。
    62. 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第一卷, 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63. 雷諾‧博格,《德勒玆論文學》,台北市:麥田出版,2006。
    64. 瑪麗拉‧薩托里歐斯Mariela Sartorius著,杜子倩譯《寂寞,於是你的人生有更多可能》,台北市:大是文化,2013。
    65. 赫伯特‧里德著,梁錦鋆譯,《藝術的意義》,台北市:遠流,2011。
    66. 盧梭,《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袁筱一譯,新北市:自由之丘文創出版,2011。
    67. 瓊安‧魏蘭-波斯頓Joanne Wieland-Burston著,宋偉航譯,《孤獨世紀末》,台北市:立緒文化,民88。
    68. 羅伯特‧艾得金著,黃麗絹譯,《藝術開講》台北市:藝術家出版,民85。
    69. 羅蘭‧巴特,《多元、差異、衝突》載於《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台北:麥田出版,2012。
    70. James Cahill, “The Orthodox Movement in Early Ching Painting” in Murck, ed., Artists and Traditions, pp. 169-181.

    二、報章期刊論文等
    1. 皮道堅,〈水墨生活 追遠歷新〉,《國際現代水墨大展》,袁金塔等作,桃園縣中壢市,萬能科技大學,2005年。
    2. 何傳馨,〈范寬谿山行旅圖成名史〉載於故宮文物月刊388期,台北市:故宮博物院,104。
    3. 李振明,〈水墨藝術邁向國際前趨的未來態勢〉,載於《2012匯墨高升:國際水墨大展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師大,2012。
    4. 李鑄晉,〈水墨畫與現代水墨畫〉,載於《藝術家》38期,1994.3月。
    5. 林章湖,〈論述「後現代」水墨的不確定性〉,載於中臺灣生活美學雙月刊 NO.28,2015.04.01。
    6. 洪欣慈報導,〈生痕〉,載於聯合報 104. 11.14,生活版A6。
    7. 徐婉禎,〈現代化水墨的自由鬥士:劉國松〉,《新觀念》223(2007)。
    8. 袁德星,〈中國繪畫之成立〉,載於《中華文化復興月刊》五卷三期,民國六十一年三月。
    9. 曾肅良,〈「擬象」與「擬真」–論後現代水墨山水現象〉,載於《2012匯墨高升:國際水墨大展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師大,2012。
    10. 劉平衡,〈現代水墨畫的發展〉,《美育》98(1998年2月)。
    11. 劉芳如,〈典範與流傳〉載於故宮文物月刊388期,台北市:故宮博物院,104。
    12. 潘朝陽,〈現象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載於《中國地理學會刊》,第19期,1991年7月。
    13. 鄧淑蘋,〈玉禮所見之三代與三族〉載於故宮文物月刊388期,台北市:故宮文創行銷處,104。
    14. 蕭瓊瑞,〈蒼潤婉約一女史—李重重的現代水墨創作〉,台北:國父紀念館,歷史館刊第十七期。
    15. 阿多尼斯,〈時光的皺紋〉,載於聯合報,104.10.13,聯合副刊。

    三、網路資料
    1. 〈皴〉,瀏覽自:教育部異體字字典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a/fra/fra02734.htm 2015 .10 .22。
    2. 〈痕〉,瀏覽自:在線漢語字典http://xh.5156edu.com/html3/15135.html 2015. 11. 15。
    3. 〈岩〉,瀏覽自:http://chinese-linguipedia.org/clk/search/%E5%B2%A9/87633/183874?srchType=1&fouc=sou 中華語文知識庫2015. 10 .22。
    4. 〈絪縕〉,天地間的元氣。《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絪縕相感,霧涌雲蒸。」天地間陰陽二氣交互作用的狀態。《易經.繫辭下》:「天地絪縕,萬物化醇。」造化。瀏覽自:http://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7%B5%AA%E7%B8%95 教育百科。2015. 11. 13。
    5. 〈創造進化論〉, 瀏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a715d40101fej7.html 嚴春友:《西方哲學名著導讀》 2015. 07. 20。
    6. 〈奧瑞那文化和馬格德林文化〉,瀏覽自:史前美術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59751.htm 2015 .11. 11。
    7. 〈美感經驗與移情作用〉,瀏覽自:http://website.mlc.edu.tw/pub003033/index/page/id/24995 2015. 12. 04。
    8. 李振明,〈從現代水墨的改革到心墨無法的實踐—試析洪根深的創作轉折〉瀏覽自:http://art.csu.edu.tw/exhibition/930917-1114/hks-03-literature.htm 2015. 10. 01。
    9. 〈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 1891—1976﹚,德裔法國畫家,雕塑家。恩斯被譽為“超現實主義的達•芬奇”,他在達達運動和超現實主義藝術中,均居於主導地位。瀏覽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4959102圖博館 2015. 11. 17。
    10. 黃朝湖著,〈癡於生態,醉於創新--畫家李振明的心路歷程與藝術特質〉,瀏覽自:http://0920052943.blogspot.tw/2013/12/blog-post_7423.html 2015. 09. 10。
    11. 皮道堅,〈水墨生活 追遠歷新〉,瀏覽自:http://art.csu.edu.tw/exhibition/940909-0930/02-a.htm 2015. 10. 01。
    12. 楊世芝,〈筆墨可以橫著走〉,瀏覽自:http://www.itpark.com.tw/artist/statement/51/36伊通公園2015 .11. 18。
    13. 黃朝湖著,〈癡於生態,醉於創新--畫家李振明的心路歷程與藝術特質〉,瀏覽自:http://0920052943.blogspot.tw/2013/12/blog-post_7423.html 2015. 09. 10。
    14. 洪根深著,〈看李振明的現代水墨畫─思考實證人文與環境的生態表現〉,瀏覽自:http://0920052943.blogspot.tw/2013/12/blog-post_8000.html 2015. 10. 01
    15. 釉裏紅〉,瀏覽自:http://shoucang.hexun.com.tw/2014-07-16/166651055.html 華夏收藏網,2015. 11. 19。
    16. 恩斯特談話錄像,瀏覽自:記錄片《蘇富比偽畫大師》,台北市:得利影視,2015. 11. 17。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