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麗娟 HUANG LI CHUAN |
---|---|
論文名稱: |
戰國楚系形聲字研究 |
指導教授: |
賴明德
Lai, Ming-De 邱德修 Chiou, The-Shiou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35 |
中文關鍵詞: | 戰國形聲字 、楚系形聲字 、形聲結構 、形符聲符 、多聲字 、二聲字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5 下載:10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戰國時期是漢字演化過程當中,形構變化最為劇烈、語義孳乳最為頻繁的階段。由甲骨而銅銘而簡帛而紙張,漢字的書寫工具亦在戰國時期漸由銅銘過渡至簡帛,大幅改進傳鈔速度的結果即是閱讀者與書寫者的迭增,進一步地加速了語言語義的孳乳。語言語義的孳乳一方面促使漢字形體增繁以便分化,書寫便捷的需求又迫使漢字形體省減以利紀錄,漢字即在持續的增繁與省減之中不斷進行形體演化。雖是秦人決定戰國時期的政治勝出,卻是楚人結束短暫秦朝,開展漢代。選擇戰國時期的楚系文字作為漢字形聲結構發展的觀測標的,因為楚系文字所處的歷史時空即在漢字上古時期的過渡階段,上接西周春秋、下接秦漢一統,縱向可以瞻顧前後,橫向可以五系並比。漢字得以步入秦漢穩定發展階段,戰國時期的過渡陣痛在所難免,楚系文字在戰國五系文字之中,素以形體華藻、南音特殊、紋飾繁多著稱,加以楚系文化又是儒家道家兼容,心性謀術並蓄之域,近年出土材料數量復居五系文字之首,是觀察漢字在戰國過渡階段形體增繁、方音特色、語義分化、辭例演進等等面向最具優勢之區。
本篇論文即欲以漢語的「孤立語」特質為觀察基點,研究以「單音」表達「單詞」語義的漢語是在何種特殊的語言環境中演化出表義趨向的漢字,又是在何種情形之下發展出紀錄語言的功能,並且進而演化成表義標音兼具的「形聲結構」。「形聲結構」究竟如何適應文明進展、語義孳乳、形體分化,並能獨立演化至今,未遭拼音字母取代;除了持續擴張形體,有無其他路徑得以兼顧分化語義以及固定詞義。「形聲拼合」的方式成就了合文的第二種型態,也分別給予「形符」和「聲符」不同的功能與任務,二者功能相同與否、任務是否有別。戰國時期,王權旁落,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形聲結構」又是如何擔負表義標音之責,溝通方音歧異的五系文字,達成語義交流、辨義無礙的任務。素以增繁、變異著稱的戰國楚系形聲字,又是以何種紛繁多姿的形貌周旋於五系文字之中;與其他四系形聲字相較之下,又凸顯出楚系形聲字的那些特色。期望藉由上述上古時期形聲字「形」、「音」、「義」三個面向的研究,明瞭形聲結構如何因應漢語特質而產生,如何渡過形構演化最劇的戰國時期並且百花同綻、百音齊鳴;楚系形聲字如何因應情勢、兼同包異、南域獨秀;歷經過渡,漢字的形聲結構又是如何尋致不用持續擴張形體亦能固定詞義之道,如何持續自源演化並且使用至今。
參考書目
一、 古籍:
(依著作時代先後排列 同一著作時代則以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周)孔門後學輯 程樹德集釋《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
(周)莊周撰(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
(周)韓非著 張覺譯注《韓非子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
(周)呂不韋編撰 關賢柱等譯注《呂氏春秋》,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漢)司馬遷撰 (劉宋)裴駰集解 (唐)司馬貞索隱 (唐)張守節正義《史紀》,北京:中華書局,1982。
(漢)班固撰 (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1991。
(漢)揚雄著 周祖謨校箋《方言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3。
(漢)戴德撰(清)王聘珍解詁《大戴禮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南唐)徐鍇撰 陸費逵總勘《說文繫傳》,臺北:中華書局,1965。
(南唐)徐鍇《說文解字繫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
(梁)顧野王《原本玉篇殘卷》,北京:中華書局,1985。
(陳)徐陵編《玉臺新詠》,臺北:世界書局,1972。
(北齊)顏之推撰 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宋)丁度等撰 陸費逵總勘《集韻》,北京:中華書局,1965。
(宋)沈括《夢溪筆談》,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1978。
(宋)夏竦《古文四聲韻》,臺北:學海出版社,1978。
(宋)郭忠恕《汗簡》,上海:涵芬樓影本。
(宋)陳彭年等重修《宋本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
(宋)張世南《遊宦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鄭樵《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宋)鄭樵《元至治本通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組印行,1976。
(宋)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戴侗《六書故》,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76。
(明)梅膺撰《字彙》,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
(明)趙宦光《六書長箋》,《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清)皮錫瑞《今文尚書考證》,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朱彬《禮記訓纂》,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朱《說文假借義證》,合肥:黃山書社,1997。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阮元刻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孫詒讓《名原》,自刻本,1904。
(清)孫詒讓撰《墨子閒詁》,臺北:中華書局,2001。
(清)徐同柏《從古堂款識學》,北京:同文書局,1886。
(清)郝懿行《爾雅義疏》,臺北:河洛出版社,1974。
(清)陳廷煒撰《姓氏考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清)張玉書等編纂 王引之等校訂《康熙字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清)黃生撰 黃承吉合按 劉宗漢點校《字詁義府合按》,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
(清)曾國藩《求闕齋讀書錄》,臺北:廣文書局,1969。
二、 今著:
(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同姓則以第二字筆畫順序排列)
丁山《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99。
丁山《說文闕義》,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0。
丁山《數名古誼》,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
丁原植《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臺北: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侯馬盟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于省吾《雙劍誃吉金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34。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臺北:大通書局,1981。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長沙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6。
中國文物研究所 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編《龍崗秦簡》,北京:中華書局,2001。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出版,2001。
王力《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1981。
王力《同源字典》,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
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76。
王鳳陽《漢字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王輝《古文字通假釋例》,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
王輝 程學華 撰《秦文字集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
王襄《簠室殷契征文考釋》,天津:天津博物院,1925。
王初慶《中國文字結構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方濬益《綴遺齋彝器款識考釋》,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6。
文物出版社編《中國考古之美‧戰國鮮虞中山國王墓》臺北:光復書局,1994。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纂《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
朱芳圃《甲骨學文字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北京:中華書局,1962。
朱宗萊《文字學形義篇》,臺北:臺灣學生出版社,1969。
朱德熙《朱德熙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
江淑惠《齊國彝銘彙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90。
江淑惠《郭沫若之金石文字學研究》,臺北:華正書局,1992。
沈兼士《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李孝定編述《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
李孝定《金文詁林讀後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
李孝定《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論叢》,臺北:聯經出版社,1986。
李玲璞 臧克和 劉志基《古漢字與中國文化源》,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李守奎《楚文字編》,吉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李圃主編《中國文字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李國英《小篆形聲字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李零《中國方術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李實《甲骨文字叢考》,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7。
李葆嘉《漢語起源與演化模式》,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李葆嘉《理論語言學:人文與科學的雙重精神》,蘇州: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李學勤《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李學勤《殷代地理簡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89。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1998。
林義光《文源》,臺北:自寫影印本,1920。
周法高 張日昇 林潔明 等合編《金文詁林》,京都:中文大學,1974。
周法高 編著《金文詁林補》,香港:中文大學,1982。
周祖謨《語言文史論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周鳳五 林素清《包山二號楚墓出土文書簡研究》,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5。
明義士《柏根氏舊藏甲骨文字考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吳大澂《字說》,臺北:藝文印書館,1963。
吳大澂《齋集古錄》,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6。
吳鎮烽編《金文人名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
邱德修師編《商周金文集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3。
邱德修師編《商周金文新收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5。
邱德修師編《商周金文釋文稿》,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6。
邱德修師《楚王子午鼎與王孫誥鐘銘新探》,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
邱德修師《文字學新撢》,臺北:合記圖書出版社,1995。
邱德修師《新訓詁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
邱德修師《上博楚簡容成氏注釋考證》,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
林澐《古文字研究簡論》,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
屈萬里《殷虛文字甲編考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1。
洪适 編《石刻史料新編(九)‧隸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
柯昌濟《韡華閣集古錄跋尾》,香港:崇基書香港:崇基書店影印本,1968。
祝敏申《說文解字與中國古文字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施謝捷《吳越文字彙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
容庚輯著《山石刻拾零十種之一》,北京:北平琉璃廠萊薰閣刊本,1934。
容庚《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8。
高至喜《商周青銅器與楚文化》,長沙:岳麓書社,2000。
高亨《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97。
高明《古陶文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
高明 葛英會《古陶文字徵》,北京:中華書局,1991。
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
高鴻縉《中國字例》,臺北:三民書局,1984。
殷寄明《漢語語源義初探》,臺北:學林出版社,1998。
殷寄明《語源學概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袁仲一 劉鈺《秦文字類編》,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袁仲一 劉鈺《秦文字通假集釋》,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徐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
徐文鏡《古籀彙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
徐通鏘《歷史語言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91。
徐通鏘《漢語研究方法論初探》,上海:商務印書館,2004。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唐蘭《天壤閣甲骨文存考釋》,北京:輔仁大學,1939。
唐蘭《增訂本古文字學導論‧殷虛文字記》,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
唐蘭《唐蘭先生金文論集》,臺北:紫禁城出版社,1995。
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孫海波《古文聲系》,臺北:進學出版社,1968。
孫常敘《耒耜的起源及其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孫常敘《孫常敘古文字學論集》,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孫詒讓《古籀餘論》,香港:崇基出版社,1968。
孫詒讓《契文舉例》,濟南:齊魯書社,1993。
馬如森《殷墟甲骨文引論》,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馬承源主編《中國青銅器》,臺北:南天書局,1991。
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馬承源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 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馬承源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 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馬承源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 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上海書店影印本,1985。
馬文熙 張歸璧 等編著《古漢語知識辭典》,北京:中華書局,2004。
章太炎《國故論衡》,臺北:廣文書局,1967。
章太炎《小學答問》,臺北:廣文書局,1970。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臺北:中華書局,1960。
張世超 張玉春 撰集《秦簡文字編》,香港:中文出版社,1990。
張世超 孫凌安 金國泰 馬如森《金文形義通解》,香港:中文出版社,1996。
張光裕《雪齋學術論文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張光裕主編 袁國華合編《包山楚簡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2。
張光裕 曹錦炎 主編《東周鳥篆文字編》,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4。
張光裕 黃錫全 滕壬生《曾侯乙竹簡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張光裕主編 袁國華合編《郭店楚簡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
張守中《中山王器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1981。
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張其昀 監修《續修四庫全書》,臺北:中國文化學院,1965。
張桂光《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北京:中州書畫社,1983。
張頷《古幣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
商承祚《福氏所藏甲骨文字附考釋》,金陵: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33。
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攷》,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
商承祚 王貴忱 譚棣華《先秦貨幣文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
商承祚《戰國楚竹簡匯編》,濟南:齊魯書社,1995。
商承祚《石刻篆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6。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平津館叢書》,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陳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
陳松長編著《馬王堆簡帛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陳振裕 劉倍芳《睡虎地秦簡文字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陳偉《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陳新雄《古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
陳漢平《金文編訂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陳夢家《金文論文選》,香港:崇基書店,1968。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2004。
陳煒湛《甲骨文簡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陳煒湛 唐鈺明《古文字學綱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
崔恆昇《安徽出土金文訂補》,合肥:黃山書社,1998。
曹定雲《殷墟婦好墓銘文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曹錦炎《鳥蟲書通考》,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
許威漢《漢語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
強運開《石鼓釋文》,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
強運開《說文古籀三補》,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臺北:民文出版社,1952。
郭沫若《金文叢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郭沫若《殷契粹編》,北京:科學出版社,1965。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臺北:大通書局,1971。
郭沫若《卜辭通纂考釋》,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郭康松《清代考據學研究》,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2001。
梁東漢《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
曾憲通《長沙楚帛書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1993。
曾昭聰《形聲字聲符示源功能述論》,合肥:黃山書社,2002。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學中文系《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5。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江陵望山沙塚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江陵九店東周墓》,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鼎文書局編輯部編 《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臺北:鼎文書局,1977。
彭澤潤 李葆嘉 主編《語言理論》,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0。
黃永武《形聲多兼會意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黃侃《文字聲韻訓詁筆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
黃錫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集證》,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黃錫全《古文字論叢》,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
黃錫全《先秦貨幣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1。
黃錫全《先秦貨幣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
湯餘惠《戰國銘文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
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臺北:大通書局,1971。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北京:中華書局,1983。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北京:中華書局,1997。
楊錦銓《說文意象字重建》,臺北:合豐印刷有限公司,1996。
詹鄞鑫《漢字說略》,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1995。
葉玉森《殷墟書契前編集釋》,臺北:大東書局,1934。
葉玉森《殷契鉤沉》,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
裘錫圭《古文字概要》,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2003。
董蓮池《金文編校補》,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董同龢《漢語音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趙英山《古青銅器銘文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1984。
趙誠《甲骨文簡明詞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廖名春《新出楚簡試論》,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劉又新 方有國《漢字發展史綱要》,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
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2003。
劉師培《小學發微補》,臺北:國民出版社影印本,1959。
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劉彬徽《楚系青銅器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劉鈞杰《同源字典補》,上海:商務印書館,1999。
劉翔 陳抗 陳初生 董琨 編著《商周古文字讀本》,北京:語文出版社,1991。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銀雀山漢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編《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韶關: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
臧克和《說文解字的文化說解》,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蔣紹愚《古代漢語詞匯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蔣善國《漢字形體學》,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9。
蔣善國《漢字的組成與性質》,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
蔣善國《中國文字之原始及其構造》,武漢:武漢古籍書店,1987。
魯實先《假借溯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
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龍宇純《中國文字學》,臺北:臺灣學生出版社,1972。
駢宇騫《銀雀山漢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戴君仁《梅園論學集》,臺北:中華書局,1970。
韓偉《六書研究史稿》,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
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58。
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臺北:文華出版社,1970。
羅福頤《古璽文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羅福頤《古璽彙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嚴志彬《四版《金文編》校補》,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1。
嚴一萍《金文總集》,臺北:藝文出版社,1983。
三、 期刊論文:
(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同姓則以第二字筆畫順序排列)
丁山〈夷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本4分,1932。
于省吾〈鄂君啟節考釋〉,北京:《考古》,1963年第8期。
于省吾〈略論西周金文中的六和八及其屯田制〉,北京:《考古》,1964年第3期。
于省吾〈讀金文札記五則〉,北京:《考古》,1966年第2期。
王元鹿〈表詞--意音文字紀錄語言方式的比較---兼論漢字的某些特殊性格〉,《中國文字研究》第一輯,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編,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元鹿〈表詞--意音文字的發生〉,《中國文字研究》第二輯,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編,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國維〈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國新發現之學問〉,北京:女師大《學術季刊》,卷1,1925年第4期。
王寧〈漢字的優化和簡化〉,香港:《中國社會科學》,1991年第1期。
王輝〈秦曾孫駰告華大山明神文考釋〉,北京:《考古學報》,2001年2月。
白于藍〈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
白于藍〈包山楚簡補釋〉,《中國文字》新廿七期,北京:藝文印書館,2001年。
四川省博物館 青川縣文化館〈青川現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牘--四川青川縣戰國墓發掘簡報〉,北京:《文物》1982年1月。
朱德熙〈六合縣程橋發現東周墓葬〉,北京:《考古學報》,1972年第3期。
朱德熙 裘錫圭〈戰國文字研究 壽縣楚器銘文中的脰和氯〉,北京:《考古學報》,1972年第1期。
朱德熙 裘錫圭〈戰國銅器銘文中的食官〉,北京:《文物》,1973年第12期。
朱德熙 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銘文的初步研究〉,北京:《文物》1979年第1期。
朱德熙〈中山王器的祀字〉,北京:《文物》1987年11月。
朱德熙、裘錫圭、李家浩〈望山一、二號墓竹簡釋文與考釋〉,《江陵望山沙冢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伍仕謙〈王子午鼎、王孫誥鐘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9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月。
汪榮寶〈釋皇〉,《國學季刊》一卷二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翻印本,1967年。
汪寧生〈釋臣〉,北京:《考古》,1979年第3期。
余穎〈楚簡文獻的複音詞研究〉,《中國文字研究》第五輯,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編,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何大安〈語言史研究中的層次問題〉,臺北:《漢學研究》第18卷,1990年12月。
何琳儀〈滬簡二冊選釋〉,簡帛研究網(www.jianbo.org/Wssf/2003/helinyi01.htm),2003年1月14日。
李天虹〈包山楚簡釋文補正〉,武漢:《江漢考古》,1993年3月。
李天虹〈郭店楚簡文字雜釋〉,簡帛研究網(www.jianbo.org/Zzwk/2003/WUHANHUI/Litianhong.htm),2003年5月。
李玉潔〈假借字是漢字發展階段的產物〉,長春:《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6期,1995年11月。
李如龍〈漢語詞匯衍生的方式及其流變〉,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5月。
李孝定〈從六書觀點看甲骨文字〉,新加坡:《南洋學報》第二期。
李家浩〈試論戰國時期楚國的貨幣〉,北京:《考古》,1973年3月。
李家浩〈戰國於疋布考〉,北京:《中國錢幣》,1986年4月。
李家浩〈戰國官印考釋兩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
李零〈戰國鳥書箴銘帶鉤考釋〉,《古文字研究》第八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李零〈包山楚簡研究(占卜類)〉,北京:《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一輯,1993年9月。
李零〈古文字雜識(兩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
李零〈讀《楚系簡帛文字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五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
李零〈《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補正〉,《古文字研究》第二十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
李葆嘉〈試論文字發展基本規律的虛構性〉,《語言學通訊》,武漢:武漢華中師範大學,1988年1月。
李葆嘉〈論語言符號與文字符號的區分度互補原理〉,南京:《江蘇社會科學》,1991年2月。
李學勤〈戰國文字題銘概述〉(上、中、下),北京:《文物參考資料》,1959年7月。
李學勤 李零〈平山三器與中山國史的若干問題〉,北京:《考古學報》,1979年2月。
李學勤〈曾侯戈小考〉,武漢:《江漢考古》,1984年第4期。
李零〈楚國銅器銘文編年匯釋〉,《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李學勤〈班簋續考〉,《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6月。
李學勤〈說郭店簡『道』字〉,《簡帛研究》第三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李學勤〈說郭店簡『道』字〉,《簡帛研究》第三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學勤〈煲子姜首盤和及字的一種用法〉,《中國文字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李學勤〈「梪」字與真山楚官璽〉,《國學研究》第八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何琳儀〈返邦刀幣考〉,北京:《中國錢幣》,1986年3月。
何琳儀〈古璽雜識讀〉,《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何琳儀〈魏國方足布四考〉,太原:《文物季刊》,1992年4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南省駐馬店市文化局 新蔡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河南新蔡平夜君成墓的發掘〉,北京:《文物》,2002年8月。
林澐〈釋古璽中的兩個字〉,《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林素清〈楚簡文字綜論〉,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年。
林素清〈上博楚竹書〈昔者君老〉釋讀〉,第一屆應用出土資料國際學術研討會,苗栗:育達商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2003年。
吳其昌〈金文名象疏證〉,武漢:《武大文哲季刊》卷6期1,1937年。
吳振武〈古文字中形聲字類別的研究—論注音形聲字〉,長春:《吉林大學研究生論文集刊》,1982年第1期。
吳振武〈《古璽彙編》釋文訂補及分類修訂〉,《古文字學論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83年。
吳振武〈古璽合文考(十八篇)〉,《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邱德修師〈甲骨文「套字」考—以鬥系為例〉,紀念甲骨文發現百週年文字學研討會,臺中:私立靜宜大學中文系,1999年。
邱德修師〈《上博簡》(一)“亡志”考〉,《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3月。
邱德修師〈春秋鐘銘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二十三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2年。
邱德修師〈如何利用二聲字解經〉,《第三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論文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周鳳五〈讀郭店楚簡〈成之聞之〉札記〉,《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臺北:楚文化研究會籌備處,1999年。
周鳳五〈郭店楚簡〈忠信之道〉考釋〉,《中國文字》新廿四期,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
周鳳五〈郭店楚簡識字札記〉,《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周鳳五〈孔子詩論新釋文及注解〉,簡帛研究網(www.jianbo.org/Wssf/2002/zhoufengwu01.htm),2002年1月16日。
周鳳五〈遂公銘初探〉,楚簡綜合研究第二次學術研討會—古文字與古文獻為議題,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年。
周鳳五〈讀上博楚竹書〈從政〉札記〉,簡帛研究網(www.jianbo.org/Wssf/2003/zhoufengwu01.htm),2003年1月10日。
周桂〈郭店楚簡緇衣校讀〉,《郭店楚簡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侯占虎〈說『刑』兼說『井』〉,李圃 主編《中國文字研究》(第一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胡光煒〈壽縣所出楚王鼎考釋 楚王鼎〉,臺北:《國風半月刊》卷4,1934年第3期。
唐蘭〈智君子鑑考〉,臺北:《輔仁學誌》卷7,1、2期,1938年。
唐蘭〈壽縣所出銅器考略〉,北京:《國學季刊》4卷1期,1934年3月。
唐蘭〈史簋銘考釋〉,北京:《考古》,1972年第5期。
唐蘭〈用青銅器銘文來研究西周史〉,北京:《文物》,1976年第6期。
唐蘭〈論周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刻〉,《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1月。
唐鈺明〈金文複音詞簡論—兼論複音化的起源〉,《人類學論文選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6年。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釋文〉,北京:《文物》,1984年3月。
馬承源〈陳喜壺〉,北京:《文物》,1961年第2期。
馬國權〈鳥蟲書論稿〉,《古文字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荊州博物館〈湖北江陵藤店一號墓發掘簡報〉,北京:《文物》,1973年第9期。
荊州博物館〈江陵天星觀一號楚墓〉,北京:《考古學報》,1982年第1期。
荊州博物館〈江陵王家臺十五號秦墓〉,北京:《文物》,1995年1月。
荊沙鐵路考古隊〈江陵秦家嘴楚墓發掘簡報〉,武漢:《江漢考古》1988年2月。
郝本性〈試論楚國銅器銘文中所見的府和鑄造組織壽春府〉,《楚文化研究論集》,武漢:荊楚書社,1987年。
徐少華〈包山楚簡釋地十則〉,北京:《文物》,1996年第12期。
徐在國〈戰國官璽考釋三則〉,西安:《考古與文物》,1999年3月。
徐在國〈上博竹書子羔瑣記〉,簡帛研究網(www.jianbo.org/Wssf/2003/xuzaiguo01.htm),2003年1月2日。
徐通鏘〈字和漢語研究的方法論〉,北京:《世界漢語教學》,1994年3月。
晏昌貴 徐承泰〈「比當新」布時代及國別之再探討〉,武漢:《江漢考古》1988年1月。
孫海波〈卜辭文字小記〉,北京:《考古》,1935年第3期。
孫常敘〈假借形聲和先秦文字的性質〉,《古文字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7月。
孫敬明 何琳儀 黃錫全〈山東臨朐新出銅器銘文考釋及有關問題〉,北京:《文物》,1983年第12期。
孫敬明 蘇兆慶〈十年洱陽令戈考〉,北京:《文物》,1990年7月。
高明〈論商周時代的臣〉,《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高智〈《包山楚簡》文字校釋十四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
高鴻縉〈散盤集釋〉,臺北:《師大學報》第二期,1957年6月。
高鴻縉〈頌器考〉,臺北:《師大學報》第四期,1959年6月。
殷滌非 羅長銘〈壽縣出土的鄂君啟金節〉,北京:《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4期。
袁家麟〈漢字純雙聲符字例證〉,南京:《南京師大學報》,1988年第2期。
商承祚〈鄂君啟節考〉,北京:《文物精華》,1963年2月。
商承祚〈戰國楚帛書述略〉,北京:《文物》,1964年第9期。
陳立〈郭店竹書〈六德〉文字零拾〉,第一屆出土文限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年。
陳立〈試由上博簡〈緇衣〉從「虎」之字尋其文本來源〉,《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中國古代文明研究所,2004年。
陳邦懷〈對〈陳喜壺〉一文的補充〉,北京:《文物》,1961年10月。
陳邦懷〈金文叢考三則〉,北京:《文物》,1964年第2期。
陳邦懷〈戰國楚帛書文字考證〉,《古文字研究》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陳偉〈郭店楚簡別釋〉,武漢:《江漢考古》1998年第4期。
陳偉武〈舊釋「折」及「折」之字平議〉,《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
陳偉武〈雙聲符字綜論〉,《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編,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
陳煒湛〈包山楚簡研究〉,《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西周銅器斷代(六)》,北京:《考古學報》第十四冊,1956年。
張政烺〈中山王壺及鼎銘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
張西平〈16-19世紀西方人的中國語言觀〉,臺北:《漢學研究通訊》,2003年2月。
張桂光〈古文字中的形體變〉,《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曹錦炎〈越王姓氏新考〉,《中華文史論叢》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
曹錦炎〈碑研究〉,《文物研究》,合肥:黃山書社,1989年第5期。
曹錦炎〈戰國楚璽考釋(三篇)〉,《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文及文學系,1993年。
郭沫若〈保銘釋文〉,北京:《考古學報》,1958年1月。
郭沫若〈關於鄂君啟節的研究〉,北京:《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4月。
郭沫若〈曾子斿鼎〉,北京:《文物》,1964年9月。
梅祖麟〈跟見系字諧聲的照三系字〉,北京:《中國語言學報》第1期,1982年12月。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江陵秦家嘴楚墓發掘簡報〉,武漢:《江漢考古》,1988年第2期。
許威漢〈古漢語詞匯研究問題〉,香港:《中國語文天地》第2期,1989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慈利縣文物保護管理研究所〈湖南慈利石板村36號戰國墓發掘報告〉,北京:《文物》,1995年第2期。
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長沙楊家灣M006號墓清理簡報〉,北京:《文物參考資料》,1954年第12期。
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長沙出土的三座大型木槨墓〉,北京:《考古學報》,1957年第1期。
曾憲通〈作字探源---兼談耒字的流變〉,《古文字研究》第19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3月。
曾憲通〈吳王鐘銘考釋〉,《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6月。
曾憲通〈楚月名初探—兼談昭固墓竹簡的年代問題〉,《古文字研究》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0月。
曾憲通〈楚帛書研究四十年〉,《楚帛書》,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曾憲通 楊澤生 蕭毅〈秦駰玉版文字考釋〉,北京:《考古與文物》,2001年1月。
黃人二 林志鵬〈上博藏簡第三冊彭祖試探〉,簡帛研究網(www.jianbo.org/admin3/html/huangrener02.htm),2004年4月29日。
黃盛璋〈關於鄂君啟節交通路線的復原問題〉,《中華文史論叢》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6月。
黃盛璋〈平山戰國中山石刻初步研究〉,《古文字研究》第八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黃盛璋〈試論戰國秦漢銘刻中『酉』諸奇字及其相關問題〉,《古文字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7月。
黃盛璋〈燕齊兵器研究〉,《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黃德寬〈蔡侯產劍銘文補釋及其他〉,《文物研究》總第二期,合肥:黃山書社,1986年。
黃德寬〈戰國楚竹書(二)釋文補正〉,簡帛研究網(www.jianbo.org/Wssf/2003/huandekuan01.htm),2003年1月21日。
黃錫全〈楚幣新探〉,北京:《中國錢幣》,1994年2月。
黃麗娟〈戰國多聲字研究〉,《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中國古代文明研究所,2004年。
馮英 曾曉渝〈漢語藏緬語致使義表達方式的歷史層次及類型學意義〉,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1月。
舒之梅 何浩〈仰天湖楚簡「鄦陽公」的身分及相關問題-與林河同志商榷〉,武漢:《江漢論壇》,1982年第8期。
裘錫圭〈史牆盤銘解釋〉,北京:《文物》,1978年第3期。
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北京:《文物》1979年第1期。
裘錫圭〈談談隨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資料〉,北京:《文物》1979年7月。
裘錫圭、李家浩〈曾侯乙墓鐘磬銘文釋文說明〉,北京:《音樂研究》,1981年第1期。
裘錫圭〈釋殷虛甲骨文裡的「袁」、「」(邇)及有關諸字〉,《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6月。
裘錫圭〈以郭店《老子》簡為例談談古文字的考釋〉,《郭店簡與儒學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楊秀芳〈論文白異讀〉,《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3年。
葉玉森《說契》,《學衡》第31期自寫精印本,1924年7月。
趙誠〈中山壺中山鼎銘文試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
趙平安〈釋包山楚簡中的和〉,北京:《考古》,1998年第5期。
劉信芳〈包山楚簡司法術語考釋〉,《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劉信芳〈九店楚簡日書與秦簡日書比較研究〉,《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7年。
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試筆十七則〉,臺北:《中國文字》新25期,1999年。
劉釗〈楚璽考釋(六篇)〉,武漢:《江漢考古》,1991年1月。
劉釗〈包山楚簡文字考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南京:1992年。
劉彬徽〈湖北出土兩周金文國別年號考述〉,《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董作賓〈卜辭中所見之殷曆〉,北京:《安陽發掘報告》第3期,1931年
董作賓〈商代卜骨之推測〉,北京:《安陽發掘報告》,1931年第3期。
董作賓〈殷曆譜〉,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1945年4月。
鄭張尚芳〈漢語方言異常音讀的分層及滯古層次分析〉,臺北:《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組》,2004年4月。
魏宜輝 周言〈讀《郭店楚墓竹簡》札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
顏世鉉〈郭店楚簡淺釋〉,《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顏世鉉〈郭店楚簡〈六德〉箋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二本第二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年。
顧鈞〈衛三畏與《中國總論》〉,北京:《漢學研究通訊》,2002年8月。
饒宗頤〈楚繒書疏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年。
饒宗頤〈長沙子彈庫殘帛文字小記〉,北京:《文物》,1992年11月。
四、 學位論文:
(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同姓則以第二字筆畫順序排列)
王仲翊《包山楚簡文字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文炳淳《先秦楚璽文字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李富琪《郭店楚簡文字構形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
宋鵬飛《殷周金文形聲字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
林宏明《戰國中山國文字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林素清《戰國文字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
林清源《楚國文字構形演變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
洪燕梅《睡虎地秦簡文字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3。
洪燕梅《秦金文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8。
邴尚白《楚國卜祀祭禱簡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
陳立《楚系簡帛文字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陳立《戰國文字構形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陳茂仁《楚帛書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陳昭容《秦系文字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許文獻《戰國楚系多聲符結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許學仁《先秦楚文字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許學仁《戰國文字分域與斷代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
曾昱夫《戰國楚地簡帛音韻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莊淑慧《曾侯乙墓出土竹簡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黃靜吟《秦簡隸變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黃靜吟《楚金文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
黃德寬《古漢字形聲結構論考》,長春:吉林大學歷史學系古文字學博士論文,1996。
黃麗娟《郭店楚簡緇衣文字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劉釗《古文字構形研究》,長春吉林大學歷史學系古文字學博士論文,1991。
劉雅芬《說文形聲字構造理論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羅凡《郭店楚簡異體字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權東五《甲骨文形聲字形成過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五、 外籍學者著作:
(依作者中譯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日)白川靜《金文通釋》,神戶:白鶴美術館刊本,1980。
(義)利‧瑪竇(Matteo Ricci)著 何高濟譯《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
(日)松丸道雄 高島謙一 編《甲骨文字字釋綜覽》,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報告,1998。
(日)高田忠周 纂述《古籀篇》,臺北:宏業出版社,1975。
(德)威廉‧馮‧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著 姚小平譯 《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上海:商務印書館,1999。
(西)胡安‧岡薩雷斯‧門多薩(Juan Gonzales de Mendoza)著 何高濟譯《中華大帝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8。
(蘇)Y‧A‧科車爾基娜著 杜松壽譯〈文字史概要〉,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編《語言學論文選譯》第五輯,中華書局,1958。
(日)浦野俊則《近出殷周金文集成》,東京:二松學舍大學東洋學研究所,1989。
(義)馬可‧波羅(Polo Marco)著 李季譯《馬可‧波羅遊記》,上海:亞東圖書館印行,1936。
(美)愛德華‧薩丕爾(Edward Sapir)著 陸卓元譯《語言論》,上海:商務印書館,2003。
(美)霍凱特((Charles Francis Hockett)著 索振羽 葉蜚聲譯《現代語言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