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小池 拓人
Koike Takuhito
論文名稱: 日本帝國體制下的臺灣豬隻
Swine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指導教授: 許佩賢
Hsu, Pei-Hsi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8
中文關鍵詞: 日治時期屠宰場地方稅屠宰稅家畜市場統制配給
英文關鍵詞: Japanese Ruled Period, slaughterhouse, local tax, slaughter tax, livestock market, state procurement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30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2下載:5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從日治時期臺灣豬隻宰殺的歷史出發,從財政、屠宰法規、肉品流通、戰時統制四個層面來切入日本帝國體制下的臺灣豬隻,重新思考日本統治臺灣的殖民地特性。

    1898年後藤新平來臺擔任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以臺灣財政獨立為目標,開拓新的稅源,屠宰稅被列為地方稅的稅目之一。臺灣總督府利用臺灣人好吃豬肉習慣,屠宰稅在地方財政上具有一定的意義。總督府主要透過兩個措施來增加屠宰稅收入。首先透過大量設置屠宰場地,並使其公營化,再創設比日本還嚴格的屠宰法制,來監督私下屠宰。除了確保食品安全之外,也使臺灣屠宰稅大幅成長。

    臺灣總督府將豬隻視為一種稅源,對於豬隻相關傳統民俗採取舊慣溫存,促進臺灣人的養豬活動。隨著縱貫鐵路的發達,連接起豬隻生產地與消費地,形成新的肉豬運輸系統。1920年代以後,各市都設有「家畜市場」,除了實現豬肉供需平衡之外,也讓家畜仲介商與屠戶進行肉豬交易,避免豬農與消費者虧損的風險。

    臺灣總督府1930年完成本島養豬改良事業後,豬農的飼養技術也提升,開始利用進口飼料。雖然中日戰爭後,進口飼料受到限制,臺灣島內的養豬業於1940年開始衰退,然而豬隻作為本島屠宰數量最多的家畜,臺灣總督府因此得以透過屠宰場,展開肉豬的收購之外,豬皮也成了民間皮革資源。

    日本帝國統治下的臺灣,以後藤新平創造的地方稅制度為起點,屠宰場成為肉品流通過程中捕豬的「網子」,日本統治者將臺灣豬隻利用為財政、肉品流通、戰時動員的資源。

    This thesis starts with the history of pig slaughter in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Ruled Period and aim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wine in Taiwan from the four levels of finance, regulations, meat distribution under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In 1898, Goto Shinpei starts to rule Taiwan, slaughter tax has become one of the items on the Local Tax System. Taiwan Governor-General Office(TGGO) using the habit of Taiwanese eating pork as one of the local financial resources. Local governments have regular revenue of slaughter tax. Because TGGO has developed public operation of slaughterhouse and legalization of slaughter system behind increasing slaughter tax revenue. The policy of TGGO not only makes food safety well but also achieves good results in slaughter tax revenue.

    For TGGO, swine in Taiwan is one of the tax resources on the local governments in Taiwan, TGGO has accepted Taiwanese folk custom associated with hog production, and promoted the swine industry in Taiwan. About the distribution of hog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ailway in Taiwan bring on a good transport service, all city governments have set up livestock markets. City governments make livestock brokers deal with slaughterers on the livestock markets in order to adjust pork supply and demand, and safeguarding hog suppliers’ interests and consumer budget.

    TGGO has managed breeding swine from 1908 to 1930, also have made pig farmer feeding techniques advanced. Pig farmers start to use imported feed. After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the Empire of Japan is restricted to import, In Taiwan, the amount of imported feed is also decreased, swine industry in Taiwan starts to decline gradually in 1940. However, hogs are still be primarily taken for slaughter, TGGO managed a new unified management system of hogs and pigskin procurement and rationing.

    All in all, beginning with the local tax system, slaughterhouses have become the net which catches hogs, and Japanese Ruler adjust swine to the new system of finance, distribution of pork, and wartime structure.

    序章 1 第一章 成為帝國財源的臺灣豬隻(1896-1921) 10 第一節 地方稅中的屠宰稅 10 第二節 臺灣屠宰制度的摸索 20 第二章 臺灣屠宰制度的確立與總督府財政(1904-1921) 35 第一節 公營屠宰場的擴增與管理強化(1904-1910) 36 第二節 屠宰相關法規的制定(1911-1921) 40 第三章 新舊制度交會中的肉品流通(1908-1936) 77 第一節 傳統養豬業的慣習與統治者的態度 77 第二節 肉品流通的新模式—家畜市場的出現 97 第四章 戰時體制下的臺灣豬隻(1931-1945) 116 第一節 養豬體制的變化 117 第二節 豬皮的戰爭動員 136 結論 149 參考書目 155 附錄 167

    1.檔案與史料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典藏,《太政官.內閣關係》。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典藏,《経済・産業關係》。
    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戦前期外務省記録》。
    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調書》。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臺灣總督府府報》
    《大日本外国貿易年表》
    《臺灣外國貿易年表》
    《臺灣貿易年表》
    《明治大正財政史》
    《斗六廳報》
    《宜蘭廳報》
    《花蓮港廳報》
    《阿猴廳報》
    《南投廳報》
    《恆春廳報》
    《苗栗廳報》
    《桃園廳報》
    《基隆廳報》
    《深坑廳報》
    《新竹廳報》
    《嘉義廳報》
    《臺北市報》
    《臺北州報》
    《臺北縣報》
    《臺北廳報》
    《新竹州報》
    《臺中縣報》
    《臺中州報》
    《臺東廳報》
    《臺南縣報》
    《臺南廳報》
    《臺南州報》
    《鳳山廳報》
    《澎湖廳報》
    《蕃薯藔廳報》
    《鹽水港廳報》
    《高雄州報》
    《基隆市報》
    《臺中市報》
    《臺南市報》
    《嘉義市報》
    《高雄市報》
    《彰化市報》
    《屏東市報》
    《臺灣犯罪統計》
    《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事業概觀》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檔案》
    《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臺灣商工統計》
    《臺灣現住人口統計》
    《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
    《官報》
    《臺灣總督府統計書》
    《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熱帶產業調查會調查書》
    《臺北廳第三統計書》
    《臺北廳第四統計書》
    《大正十四年臺北州統計書》
    《中外商業新報》
    《中央獸醫會雜誌》
    《民俗臺灣》
    《青年之友》
    《福岡日日新聞》
    《綜合獸醫學雜誌》
    《臺灣之畜產》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協會會報》
    《臺灣畜產會會報》
    《臺灣教育》
    《臺灣農業》
    《經友》
    《臺灣農事報》
    《臺灣農林新聞》
    《臺灣慣習記事》
    《臺灣銀行季刊》
    《法令全書 明治39年》(出版地不詳:内閣官報局,出版年不詳)。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調查經濟資料報告 下卷》,(東京: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05年)。
    鷹取田一郎編,《臺灣列紳傳》(臺灣總督府,1916年),頁22。
    大窪四郎,〈大臺北鳥瞰圖〉,(1935年,原圖提供者賴志彰,南天書局1994年1月複製出版)。
    農林省総務局編,《重要農林水産物生産計画概要 昭和十八年度》(農林省総務局,1943年),頁17。
    飼料配給株式會社調查課,《飼料綜覧》(飼料配給株式會社,1943年)。
    《最近實測臺北全圖》(1903年,地理資訊科學研究中心收藏)。
    《台北市街圖》,(1927年,地理資訊科學研究中心收藏)。
    《衛生關係案內》(嘉義廳:嘉義廳衛生展覽會,1915年)。
    臺中州警務部衛生課,《臺中州保健衛生調查書:第十一回調查地(豐原郡豐原街豐原)》(臺中:臺中州警務部衛生課,1932年)。
    臺北廳庶務課,《臺北廳第三統計書》(臺北:臺北廳庶務課,1917年)。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報文》(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1899年),第2卷,第2冊。
    農村経済調査局編,《日本協同組合年報 第二輯》(農村経済調査局,1939年)。
    農林省総務局編,《重要農林水産物生産計画概要 昭和十八年度》(農林省総務局,1943年)。
    飼料配給株式會社調查課,《飼料綜覧》(飼料配給株式會社,1943年)。
    農林省臨時農村對策部,《肥料關係法規類集》(農林省臨時農村對策部,1940年)。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事業概觀》(臺北市:臺灣拓殖株式會社,1940年)。
    千草默仙,《會社銀行商工業者名鑑》(臺北:千草默仙,1939年),頁330。
    《神戶市衛生大觀》(神戶市:神戶市衛生課,1926年3月)。
    《桃園廳志》(出版地不詳:出版單位不詳,1915年)。
    大蔵省,《明治大正財政史 第19卷》,(出版地不詳:財政経済学会,1940年)。
    小關勝海,《臺灣に於ける統制物資入手解說》(高雄:高雄商工會議所,1940年)。
    井上正明,《內外調查資料 第七年第十一輯》(東京:調查資料協會,1935年)。
    片岡巖,《臺灣風俗誌(完)》,(臺北市: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年)。
    西村信一,《臺灣ニ於ケル物資配給統制機構》(臺北:臺北商工會議所,1943年)。
    津野慶太郎,《食肉衛生警察》(東京:長隆舎書店,1913年)。
    茅野湾久,《面白い台湾》(東京:朝日印刷出版部,1925年)。
    勝山吉作,《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東京:秀英會,1931年)。
    山根勇藏,〈臺灣民族性百談〉,《臺灣警察協會雜誌》(臺北:臺灣警察協會,第141期,第11期,第17號,1929年03月01日),頁98-111。
    臺灣總督府,《公學校農業教授書第六學年用》(臺北:臺灣總督府, 1915年)。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の養豚》(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0年)。
    文山南仙,〈豬哥〉,《民俗臺灣》(臺北市:東都書籍株式會社臺北支店,第2卷,第11期,第17號,1942年11月5日)。
    《熱帶產業調查會調查書 畜產》(出版地不詳:殖產局水產課,出版年不詳)。
    《畜產要覽》,(臺北:臺北州內務部勸業課,1935年)。
    《昭和十一年度 臺北市家畜市場要覽》,(臺北市:臺北市家畜市場,1937年)。
    《昭和十三年度 臺北市家畜市場要覽》,(臺北市:臺北市役所,1939年)。
    《農業基本調查書》,(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1928年)。
    《臺灣の養豚》(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0年)。
    王武達編,《臺灣都市發展地圖集》(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和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合作出版,2006年)。
    臺北市勸業課,《臺北市商工人名錄 昭和八年版》(臺北:臺北市役所、臺北市勸業課,1934年)。

    2.專書
    凃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の臺灣》(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5年)。
    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の臺灣》(東京:岩波書店,1988年)。
    原田信男,《歴史のなかの米と肉》,(東京:平凡社:2005) 。
    林修澈,《日阿拐家藏文書》(苗栗縣:苗栗縣政府,2007年)。
    のびしょうじ,《食肉の部落史》,(東京:明石書店,1998年)。
    清水悠紀臣,明石博臣,小沼操,菅野康則,澤田拓士,辻本元,山本孝史,《動物の感染症》(東京:近代出版,2002年),頁98-99、202-203。
    農林省畜産局 ,《畜産発達史 本篇》(中央公論事業出版, 1967年)。
    農林省畜産局,《畜產發達史別篇》(中央共論社,1967年)。
    《獸醫外科學》(屏東市:鄭經1971年6月),頁97-98。
    《家畜外科學》(屏東:鄭經,1971年6月),頁19-20。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嘉義以南畜產業〉,《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報文》(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1899),第2卷,第2冊,第296-297頁。
    堀和生,中村哲編,《日本資本主義と朝鮮.台湾》(京都:京都大学出版会,2004年)。
    山崎志郎,《太平洋戦争期の物資動員計画》(東京:日本経済評論社,2016年)。
    和田 春樹,後藤 乾一,木畑 洋一,山室 信一,趙 景達,中野 聡,川島 真編,《東アジア近代史第6巻—「アジア太平洋戦争と大東亜共栄圏」》(東京:岩波書店,2011年)。
    王珊珊,《近代臺灣縱貫鐵路與貨物運輸之研究(1887-1935)》(新竹:竹縣文化局,2004年)。
    張秀蓉編,邱鈺珊、徐廷瑋譯,《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修訂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3.學位論文
    曾品滄,《從田畦到餐桌——清代臺灣漢人的農業生產與食物消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邱淵惠,〈牛與臺灣傳統農村社會之研究:清治時期至日治時期〉,1994年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松田純三,〈日治時期臺北地區市場之發展(1895-1897)〉,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川島知子,〈日治時期臺南公設市場之成立與展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朱丰中,〈臺灣牛瘟防治之研究(1895-192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頁47-50。
    陳明達,〈日治時期臺中地區豬隻畜產改良之發展(1897-1945)〉,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頁49-51。
    朱韋燐,〈日治時期松山地區市場之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謝宗翰,〈當代臺灣神豬信仰之研究〉,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系宗教學組碩士班碩士論文,2014。
    林柔辰,〈枋寮義民廟義民爺信仰之擴張與演變〉,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4.期刊論文
    吳文星,〈長嶺林三郎與近代臺灣牛畜改良事業之展開〉,《臺灣學研究》(新北:國立臺灣圖書館,第18期,2015年12月),頁1-16。
    野間萬里子,〈近代日本の肉食史研究の展望–食生活史の研究動向を踏まえて–〉,《経済史研究》(大阪市:大阪経済大学日本経済史研究所,第16号,2013年1月),頁119。
    林煒舒,〈臺灣總督府特別會計預算制度之建立(1895-1898)〉(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第11期,2007年9月),頁103-127。
    林文凱,〈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中央大學人文學報》(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第63期,2017年4月),頁1-44。
    謝政德〈植民地台湾における地方費区制度導入の経緯と目的:一九○二年台湾地方税規則の改正過程を手がかりにして〉,《阪大法学》(大阪大学法学会,第63卷,第3-4期,2013年11月),頁621-645。
    堀越孝良,〈明治期における食品安全制度の概要-食肉政策を中心として-〉,《危機管理プロジェクト研究資料第一号》(農林水産省農林水産政策研究所,2004年6月),頁145-174。
    簡基憲、朱碧娥,〈臺灣總督府獸醫講習生──記臺灣獸醫教育100週年(上)〉,《動植物防疫檢疫季刊》,第13期,2007年07月,頁4-6。
    周憲文,〈日據時代臺灣之畜產經濟〉,《臺灣銀行季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第9卷,第4期,1958年3月),頁74-104。
    王錦堂,〈臺灣家畜市場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第19卷,第2期,1968年6月),頁216-246。
    中嶋航一,〈日本統治期台湾の農家経営–養豚によるエコシステムの分析–〉,《現代台湾研究》,(大阪:台湾史研究会,第46號,2016年1月),頁75-101。
    王世慶,〈皇民化運動前的臺灣社會生活改善運動:以海山區為例(1914-1937)〉,《思與言》(臺北:思與言雜誌社,第29卷,第4期,1991年12月),頁5-63。
    邱淵惠,〈臺灣的牛墟—耕牛的交易〉,《臺灣文獻》(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第47卷,第3期,1996年9月),頁215-222。
    劉國橋,〈臺灣之製革工業〉,《臺灣銀行季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第5卷,第2期,1952年9月),頁118-138。
    黃仁姿,〈二戰時期糧食政策下的肥料統制:台灣、日本與朝鮮〉,2017年度公益財団法人日本台湾交流協会 フェローシップ事業成果報告書,2018年。
    李力庸,〈殖民、營養與風尚—日治時期臺灣大眾畜產飲食文化〉,《雅俗相成—傳統文化質性的變異》(中壢: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頁415-459。
    林美容,〈閹牛師傅張樹聰和他的牛症藥方〉,《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1年6月),第5期,頁1-38。
    王一剛,〈日據時期臺北中央市場沿革〉,《臺北文物》(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6卷,第4期,1958年6月),頁108-113。
    曾品滄,〈生豬貿易的形成:十九世紀末期臺灣北部商品經濟的發展〉,《臺灣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第21卷,第2期,2014年6月),頁33-68。
    黃仁姿,〈戰爭與糧食:二戰期間臺灣糧食管理體制(1939-1945)〉,《國史館館刊》(國史館,2017年6月)頁33-72。
    堀和生,〈山崎志郎著, 『物資動員計画と共栄圏構想の形成』〉,《歴史と経済》(東京:政治経済学・経済史学会,第56卷,第1期,2013年10月)。

    5.網站
    THDL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
    神戸大学付属図書館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新聞記事文庫
    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