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顏定敏
Yen, Ting-Min
論文名稱: 《寓山注》注──祁彪佳寓園之景觀建構與居遊體驗研究
Annotations of Yushan Garden (Yushan Chu):A Research on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Leisure Experience of Chi Piaochia's Yushan Garden
指導教授: 黃明理
Huang, Ming-Li
口試委員: 李清筠
Li, Ching-Yuan
陳英傑
Chen, Ying-chieh
口試日期: 2021/06/28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_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Chinese Instruc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祁彪佳《寓山注》寓園園林文學
英文關鍵詞: Chi Piaochia, Annotations of Yushan Garden, Yushan Garden, Chinese garden literature
研究方法: 以造園理論為基礎,了解寓園景觀建構參照創園者的生命記錄以寓山命名題詠逆推文人居遊體驗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80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1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明朝崇禎八年(西元1635年),時年三十四歲的晚明文人祁彪佳(西元1602-1645年)稱病辭官,回到風景秀麗的故鄉山陰(今浙江紹興)構築寓山園林。在造園過程中,他逐漸建立自己的園林美學系統,不但親自籌畫設計、命名題景,更自著《寓山注》四十九篇短文,為寓山四十九景做「注」。每篇短文後皆附有親友詩作,作者共計一百二十七人,詩作總和為二百八十二首。《寓山注》藉由文字書寫突破園林的有限性,召喚不同時空的讀者來到寓山,文中除了交代命名原因,更蘊含祁彪佳對園林美學、仕隱抉擇的思考,以及他對自我生命與親人情感的省察,可說是晚明園林文學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亦是了解寓山園林的第一手資料;不論從園林建築的物質層面,或從居遊體驗的人文層面切入,都有值得探究之處,可視為晚明文人自建園林的典型。本文擬先探討前人具代表性的園林詩文圖繪,再從「山石地勢」、「水流引蓄」、「植栽園藝」和「建築設計」四大園林要素切入,分析祁彪佳寓山園林的景觀建構與美學實踐,進而探討祁彪佳在園林中的居遊體驗與人文意涵。

    In 1635 (the 8th year of Emperor Chong-zhen's reign of Ming Dynasty), Chi Piaochia, a late Ming literatus aged 34, resigned from his government post for health reasons and returned to his picturesque birthplace Shanyin (now Shaoxing, Zhejiang) to build Yushan Garden. He gradually developed his own Chinese garden aesthetic philosophy over the course of his effort. He not only planned, designed, named, and inscribed in verse for scenes and spots in the garden on his own, but also "annotated" the 49 scenes of Yushan Garden. Each one of the short annotation essay is accompanied by poems by his friends and relatives. There are a total of 127 contributing authors,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poems is 282. The writing of Annotations of Yushan Garden breaks away from physical constraints of the garden and calls out to a readership of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to visit Yushan. These essays explain the reasons of the naming of the scenes and also imply his aesthetic philosophy of Chinese garden and his reasoning about his withdrawal from a political life. He also expressed his reflections on his own life and his connections with family. Annotations of Yushan Garden can be said to be the the most accomplished writing in late Ming dynasty in the genre of Chinese garden literature. This collection also provides first-hand information about Yushan Garden, covering the physical descriptions of the garden as well the humanistic aspects of leisure experience. These insights are worthy of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offer a classic example of Chinese gardens built by literati of late Ming dynasty. This paper intends to look into iconic garden poems and illustrations and then analyzes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aesthetic expression of Yushan Garden for the leisure experience and humanistic symbolism from the following main features of a Chinese garden-- mountain rocks and terrain, running water and pool, planting and horticulture, and architectu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文獻探索 6 一、研究範圍 6 (一)祁彪佳《寓山注》6 (二)歷代文人園林發展 7 二、文獻探索 9 (一)祁彪佳著作及研究 9 (二)祁彪佳園林研究 10 (三)其他相關研究 10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進路 11 一、研究方法 11 (一)以造園理論為基礎,了解寓園景觀建構 11 (二)參照創園者的生命記錄 13 (三)以寓山命名題詠逆推文人居遊體驗 13 二、研究步驟與章節簡述 15 第二章 歷代文人之園林經驗紀錄舉隅 19 第一節 唐代:王維、白居易 19 一、王維與輞川別業 19 二、白居易與廬山草堂、履道園 22 第二節 宋代:宋徽宗、朱熹 26 一、宋徽宗與艮岳 27 二、朱熹與雲谷晦庵 31 第三節 元明:顧瑛、文徵明 35 一、顧瑛與玉山草堂 35 二、文徵明與拙政園 39 第四節 文字書畫在文人園林中的作用 43 第三章 寓山園林的景觀建構 45 第一節 山石地勢 48 一、奇石:冷雲石 49 二、山景:鐵芝峰、小巒雉、迴波嶼 51 第二節 水流引蓄 54 一、池水:讓鷗池 55 二、泉水:沁月泉 58 第三節 植栽園藝 58 一、花木造景:松徑、柳陌、梅坡、芙蓉渡 59 二、經濟作物:茶塢、櫻桃林 62 三、農作物專區:豳圃、豐庄 62 第四節 建築設計 64 一、堂:寓山草堂、遠山堂、四負堂 64 二、軒館:靜者軒、試鶯館 66 三、樓閣:八求樓、溪山草閣、遠閣 67 四、齋臺:志歸齋、浮影臺、孤峯玉女臺、通霞臺 69 五、亭:太古亭、選勝亭、笛亭、妙賞亭 70 六、廊:水明廊、酣漱廊、歸雲寄、宛轉環 71 第四章 文人在寓園的居遊體驗 75 第一節 交遊與各景點題詠 75 一、祁彪佳及親戚 75 二、楓社文友 79 三、其他文友 82 第二節 景點命名與體驗 83 一、即景摹寫 84 二、詩文典故 84 三、親友命名 85 四、抒情記事 85 五、神仙傳說 87 六、修養教育 90 第三節 景點活動與哲思 91 一、遊賞景物 91 二、日常閑居 93 三、讀書修養 96 第五章 結論 101 參考書目 106

    一、 古籍(按成書朝代順序排列)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集注》,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晉〕葛洪:《西京雜記》,臺北:師大出版中心,2012年。
    [晉]陶淵明著,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四部叢刊景明袁氏嘉趣堂本。
    [唐]王維,陳鐵民校注:《王維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白居易,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唐〕李白,〔明〕朱諫選注:《李詩選注》,明隆慶刻本。
    〔唐〕李商隱,劉學鍇、余恕誠集解,《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唐〕張鷟:《朝野僉載》,清畿輔叢書本。
    〔唐〕歐陽詢主編:《藝文類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王明清:《揮麈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宋]朱熹著,郭齊、尹波點校:《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
    [宋]朱熹著,郭齊箋注:《朱熹詩詞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宋〕林逋:《林和靖詩集》,四部叢刊景明校本。
    〔宋〕李昉:《太平廣記》,民國景明嘉靖談愷刻本。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後集》,清乾隆刻本。
    〔宋〕虞載輯:《事類備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蘇軾:《蘇文忠公全集》,明成化本。
    〔宋〕蘇軾,〔清〕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元〕王禎:《農書》,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元]顧瑛編撰:《玉山名勝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元]顧瑛:《玉山璞稿》,臺北:中華書局,2008年。
    [明]文徵明:《文徵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明]文徵明:《拙政園三十一景冊》,蘇州:中華書局,2014年。
    〔明〕文震亨:《長物志》,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年。
    [明]李濂:《汴京遺蹟志》,臺北:新興書局,1983年
    〔明〕祁彪佳:《寓山注》,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崇禎年間刊本。
    〔明〕張岱:《瑯嬛文集》,臺北:淡江書局,1956年。
    〔明〕張岱:《陶庵夢憶》,上海:上海書店,1982年。
    〔明〕張岱:《張岱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明〕張元忭:《(萬歷)紹興府志》,明萬曆刻本。
    〔明〕計成:《園冶》,臺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
    〔明〕計成撰,胡天壽譯注:《園冶:破解中國園林設計密碼》(臺北:華滋出版,2016年。
    〔明〕計成撰,胡天壽譯注:《園冶》,臺北:華滋出版,2016年。
    〔明〕祁彪佳:《祁彪佳文稿》,北京:書目文獻,1991年。
    〔明〕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明〕夏樹芳:《詞林海錯》,明萬曆刻本。
    〔清〕李漁:《閑情偶寄》,清康熙刻本。
    [清]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臺北:復興書局,1977年。
    〔清〕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清〕郭慶藩輯,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二、近人研究專書(按姓氏筆畫排列)
    入古仙介:《王維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王毅:《園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王毅:《中國園林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鐸:《中國古代苑園與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2005年。
    朱劍心:《晚明小品選注》,臺北:商務印書館,1999年。
    朱宇暉:《江南名園指南》,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
    任明華:《紅樓園林》,臺北市:時報文化公司,2004年。
    李曉航:《顧瑛與玉山雅集研究》,中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吳承學:《晚明小品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吳欣主編:《山水之境——中國文化中的風景園林》,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金學智:《中國園林美學》,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年。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周武忠:《中國園林藝術》,臺北:中華書局,1993年。
    孟亞男:《中國園林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侯迺慧:《詩情與幽境—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侯迺慧:《唐宋時期的公園文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侯迺慧:《宋代園林及其生活文化》,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
    柯律格著,孔濤譯:《蘊秀之城──中國明代園林文化》(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8年。
    高居翰、黃曉、劉珊珊:《不朽的林泉:中國古代園林繪畫》,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柯律格著,黃曉鵑譯:《明代的圖像與視覺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陳植、張公弛選注:《中國歷代名園記選注》,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年。
    陳從周、蔣啟霆選編,趙厚均注釋:《園綜》,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從周:《中國園林》,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2004。
    陳從周主編:《中國園林鑑賞辭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曹淑娟:《流變中的書寫──祁彪佳與寓山園林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曹淑娟:《祁彪佳詩傳:遠山堂詩詞編年校釋》,新北市:聯經,2020年。
    曹淑娟:《在勞績中安居:晚明園林文學與文化》,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社,2020年。
    曹林娣:《姑蘇園林與中國文化》,臺北:萬卷樓,1993。
    馮鍾平:《中國園林建築研究》,臺北:明文書局,1989年。
    漢寶德:《物象與心境──中國的園林》,臺北:幼獅文化,1900年。
    趙素文:《祁彪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趙海燕:《寓山注研究──圍繞寓山園林的藝術創造與文人生活》,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年。
    劉大杰編:《明人小品集》,上海:北新書局,1934年。
    劉苑如主編,《生活園林──中國園林書寫與日常生活》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3年。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5年。
    顧俊:《中國文化史工具書》,臺北:木鐸書局,1983年。
    顧凱:《明代江南園林研究》,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三、學位論文
    王采敏:《陶庵夢憶中文人生活藝術的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12年。
    王政強:《王世貞及其弇山園書寫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吳梓:《從輞川園論唐代之造園》,中國文化大學實業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1980年。
    李曉航:《顧瑛與玉山雅集研究》,中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汪禮霞:《祁彪佳及其日記研究》,中國安徽大學文學院中國古典文獻碩士論文,2012年。
    周杏芬,《朱熹與書院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林孜曄:《唐代園林的風景詩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8年。
    錢馨:《王獻臣時期拙政園探析:以文徵明《拙政園圖詠》為討論核心》,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

    四、期刊論文
    朱冬芝:〈寓園於鄉:祁彪佳的園林書寫〉,《中極學刊》第七輯(2008年6月),頁121-141。
    李燦朝:〈祁彪佳園林小品的審美品格〉,《雲夢學刊》第三十一卷第四期(2010年7月),頁102-112。
    季雯婷:〈所樂在此不在彼──試論祁彪佳寓山園林建造中的多重悖論〉,《有鳳初鳴年刊》第八期(2012年7月),頁169-188。
    林孜曄:〈論白居易的履道園風景體驗〉《中國文學研究》第45期(2018年1月),頁37-78。
    侯迺慧:〈物境、藝境、道境──白居易履道園水景的多重造境美學〉,《清華學報》第41卷第3期(2011年9月),頁445-476。
    曹淑娟,〈白居易的江州體驗與廬山草堂的空間建構〉,《中華文史論叢》第94期(2009年2月),頁92。
    曹淑娟:〈江南境物與壺中天地——白居易履道園的收藏美學〉,《臺大中文學報》第三十五期(2011年12月),頁89-90。
    黃冠閔:〈風景:身體、空間、想像的交織〉,《中央研究院週報》第1522期,2015年6月。
    蕭馳:〈設景與借景:從祁彪佳寓山園的題名說起〉,《中正漢學研究》第二十一期(2013年6月),頁229-25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