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連怡惠
Lien, Yi-Hui
論文名稱: 新社花海的空間生產
The Spatial Production of Xinshe Flora Exhibit
指導教授: 蘇淑娟
Su, Shew-Ji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消費地景空間生產想像空間異質空間觀光凝視休閒實踐
英文關鍵詞: consumption landscap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imaginative space, heterotopia, 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practic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33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6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正如列斐伏爾在法國庇里牛斯山的城鎮中發現了不平衡的現代化發展,引發列斐伏爾對於日常生活與現代性的批判陳述,台中市新社區的發展相對於台中市鄰近地區緩慢,新社花海節的舉辦帶動了新社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也對當地帶來深遠的影響。本研究採用列斐伏爾空間生產理論探討新社花海空間生產的過程,視新社花海為社會生產的空間,並揉合第三空間與異質空間概念觀看新社花海空間的演化。臺灣近年以休閒農業為農業轉型方針,農田休耕轉種花卉成為觀光凝視首選,花海成為消費地景。新社花海節似乎帶動經濟發展,但轉作花海的政策是否能使地方永續發展引發本研究動機。
    本研究發現新社花海源於行政院種苗場因應農委會開放日之要求,將二苗圃規劃為花海展示,適逢921地震後新社面臨發展危機,此時休閒產業的地方動員促成休閒農業的崛起,透過花海節活動的成功啟發對新社經濟發展的想像,種苗場以薰衣草、向日葵等花卉構成歐式花園空間的再現,同時在種苗場規劃下新社花海也作為農業政策的教育空間。台中市政府加入後,打造以西方童話故事元素為主的造景,並以此作為行銷大台中的空間,隨著活動成功吸引人潮,遊客的休閒與消費實踐使花海規模逐年擴大,共同構成台式花海夜市的再現空間。歷經十年新社花海已成為「想像與真實並具」的空間。
    花海空間因觀光而生產,觀光客的慢活悠閒與業者快速積極的叫賣並存,成為一種異質空間。在台中市政府的主導下,花卉行銷的政策擴及大台中,新社花海成為大台中的花海;並努力扭轉夜市景象,塑造乾淨整潔的花海主題樂園。然而被政府規劃者排除的邊緣族群、底層行動者的反省與對抗性的空間實踐,也為新社發展帶來契機與威脅。無上限的交通流量與頻繁的交通管制讓當地居民有家歸不得,廢氣與垃圾造成的環境汙染都成為當地居民抵抗新社花海辦理的對抗性論述。使我們深思新社花海空間生產的過程中所缺乏的在地元素與永續理念,唯有加入當地居民對活動的認同才能達成活動永續、農業永續的目標。

    As Lefebvre examined uneven development between Paris and the town of Pyrenees, he tried to advanced critical statement of everyday life and modernity. Relatively rural compared to other Taichung districts, Xinshe has had an annual Flora Exhibit that helps to boost Xinsheeconomy.This study adopts Lefebvre’s concept of spatial production to approach Xinshe Flora Exhibitwith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This study also blends the concept of“the third space”,“heterotopia” and “the tourist gaze”to discuss the social space evolution of the Exhibit.
    In recent years, leisure farm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Taiwan’s rural areas. So, farmers fallow their farmland for seeding flowers. Tens of thousands visitors coming to Xinshe seem to spur its economy. But could such activity enable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is one motivation for this study.
    This study discovers that the flora exhibit was firstly an open-day activity from Taiwan Seed Improvement and Propagation Station (TSIPS), which is an extension agency of Council of Agriculture. TSIPS plan its nursery for the flora show at the Second Sowertime. While after the 921-Earthquake of 1999, Xinshe faced economic crisis,and traditional industry was forced to transform or relocate. Thus leisure industry became the reasons for Xinshe Flora Exhibit. The activities successfully inspire the imagination for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TSIPS plants lavenders and sunflowers to create a leisure and foreign image of flower beds. At the same time, the flora exhibit is an educational space to advocate various agricultural policies. With activities successfully attracting visitors, the scale of the exhibit expanded yearly. After ten years, theExhibit has become a "virtual and physical" space, which has been created by various stakeholders, such as the local governments, TSIPS, Xinshe Leisure Guides’ Association, etc.
    As a sightseeing space,Xinshe Flora Exhibit isbotha leisure pace for visitors and commodity space for vendors.The hectic pace of both spaces exists simultaneously, and it becomes a “heterotopia” space. Xinshe Flora Exhibit seems to becomea night market, due to the economic practice of floral farmers. Tourist’s leisure practice in theExhibit makes it a theme park. However, marginalized groups and local residents excluded by main actors stand up to fight against the hectic space produced by the Exhibit. Disordered traffic and frequent traffic controls makes living here an ordeal.The negotiation between the desire for economic return and the longing for ordinary life peace makes the Exhibit acontroversial subject. Itis time to ask what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ans for Xinshe by introducing voices of the local resid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第四節 研究設計 …………………………………………………………………8 第五節 研究流程…………………………………………………………………1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花海地景相關研究 …………………………………………………… 15 第二節 空間生產相關研究 …………………………………………………… 24 第三節 新社花海相關研究回顧…………………………………………………29 第三章 新社花海空間生產的背景 第一節 真實花海的空間實踐動態 …………………………………………… 33 第二節 新社地區發展的危機與轉機……………………………………………36 第三節 921地震後政府與民間的動員 …………………………………………38 第四節 新社花海的空間生產歷程 ……………………………………………41 第五節 小結:新社花卉之鄉的成形……………………………………………51 第四章 歐式花海想像空間的再現 第一節 種苗場的歐式田園花海想像……………………………………………52 第二節 台中市的主題樂園構想加入 …………………………………………66 第三節 花海空間的擴散:業者打造的歐式山居空間…………………………70 第四節 小結:歐式花海想像空間的再現………………………………………72 第五章 台式花海夜市的再現空間 第一節 遊客觀光的消費實踐 …………………………………………………73 第二節 業者競逐的生存實踐 …………………………………………………81 第三節 邊緣族群的妥協與抵抗…………………………………………………88 第四節 小結:台式花海夜市的再現空間………………………………………9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96 第二節 後續建議…………………………………………………………………97 參考文獻 …………………………………………………………………………………99 附錄一訪談紀錄 ………………………………………………………………………107 表目錄 表1-1 訪談對象代號表 ………………………………………………………………13 表2-1 觀光客凝視的類型 ……………………………………………………………18 表2-2 臺灣花海相關研究整理 ………………………………………………………22 表2-3 新社農業發展過程 ……………………………………………………………29 表2-4 新社發展相關研究整理 ………………………………………………………30 表2-5 新社花海地景相關研究 ………………………………………………………32 表3-1 新社花海歷年活動內容 ………………………………………………………42 表4-1 新社花海歷年活動主題與活動主軸說明表 …………………………………56 表4-2 新社花海歷年主題館與參與單位比較表 ……………………………………61 表5-1 參與新社花海者對新社花海態度的分類表 …………………………………81   圖目錄 圖1-1 新社花海2016年場地配置圖 …………………………………………………4 圖1-2 台中市新社行政區圖 …………………………………………………………6 圖1-3 台中市新社地質圖 ……………………………………………………………6 圖1-4 新社花海2011年交通路線圖 …………………………………………………7 圖1-5 Gregory的權力之眼 …………………………………………………………8 圖1-6 空間生產的分析架構 ………………………………………………………10 圖1-7 研究流程圖 …………………………………………………………………14 圖3-1 2009年新社花海交通路線圖 …………………………………………………33 圖3-2 5月的二苗圃……………………………………………………………………35 圖3-3 10月的二苗圃 …………………………………………………………………35 圖3-4 2006年新社花海場地配置圖 …………………………………………………44 圖3-5 2007年新社花海場地配置圖 …………………………………………………47 圖3-6 2008年新社花海場地配置圖 …………………………………………………47 圖3-7 2010年新社花海場地配置圖 …………………………………………………48 圖3-8 2011年新社花海場地配置圖 …………………………………………………48 圖3-9 2012年新社花海場地配置圖 …………………………………………………49 圖3-10 2013年新社花海場地配置圖 …………………………………………………49 圖3-11 2014年新社花海場地配置圖 …………………………………………………50 圖3-12 2015年新社花海場地配置圖 …………………………………………………50 圖3-13 2016年新社花海場地配置圖 …………………………………………………51 圖4-1 新社花海logo……………………………………………………………………55 圖4-2 幸福景綻野餐日…………………………………………………………………55 圖4-3 Fun眼未來館……………………………………………………………………59 圖4-4 2014水保農村永續館 …………………………………………………………59 圖4-5 遊客注意事項告牌 ……………………………………………………………62 圖4-6 濕掉的棉花 ……………………………………………………………………63 圖4-7 2013年立體城堡造景 …………………………………………………………66 圖4-8 2013花毯節童話元素造景 ……………………………………………………66 圖4-9 2013花毯節童話元素造景 ……………………………………………………66 圖4-10 2013花毯節童話元素造景 ……………………………………………………66 圖4-11 2013花毯節童話元素造景 ……………………………………………………66 圖4-12 2011太陽餅造景 ………………………………………………………………67 圖4-13 花仙子玩偶造景 ………………………………………………………………67 圖4-14 2012年台中花毯節宣傳文宣 …………………………………………………67 圖4-15 2013年BRT造景 ………………………………………………………………68 圖4-16 2014年新社花海節造景 ………………………………………………………68 圖4-17 2014年新社花海節造景 ……………………………………………………68 圖4-18 新社休閒導覽七彩路線圖 ……………………………………………………69 圖5-1 五星級廁所示意圖 ……………………………………………………………78 圖5-2 新社花海公辦美食區與民辦美食區示意圖 …………………………………82 圖6-1 新社花海空間再現的架構圖…………………………………………………102 圖6-2 新社花海空間生產架構圖……………………………………………………103

    一、 中文部分:
    王志弘 (2009)。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載於徐進鈺主編, 地理學報(55) (頁 1-24)。台北市:臺灣大學。
    王雅筑 (2009)。九二一重建地區文化產業政策對居民認同之影響─以新社客家社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在職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桃園市。
    王麗君 (2009)。台中縣新社鄉觀光衝擊之分析。台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中市。
    王志弘等著 (2012)。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台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古蒙仁 (2014)。花城新色-新社的故事。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田碧鳳 (2016)。跟著花去旅行!全臺賞花路線GUIDE夏→初冬。台北市: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麥浩斯出版。
    李明郎 (2004)。 台中縣新社鄉休閒農業的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力昌 (2009)。休閒社會學。台北市: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家儀 (2011)。新竹市1990年代後期的空間再造─以文化/歷史之名。載於 王志弘主編,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 (頁 195-238)。台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李承嘉 (2012)。農地與農村發展政策—新農業體制的轉向。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出版。
    李守銘 (2012)。新社花海遊憩效益與遊客評價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余舜德(1995)。空間、論述與樂趣:夜市在臺灣社會的定位。載於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頁391-46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
    余純惠 (2011)。大學圖書館是「異托邦」,不是「烏托邦」。擷取自 清華大學圖書館館訊(61) : http://www.lib.nthu.edu.tw/library/epaper/61/08.htm。
    吳同權 (2005)。臺灣農業發展政策之演變。擷取自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研究會國科經(研) 094-021號: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TE/094/TE-R-094-021.htm
    沈再發、陳國雄、廖公益主編(1998)。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種苗改良繁殖場機關誌。台中市: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種苗改良繁殖場。
    吳蒼梧 (2014)。 休閒意象、體驗價值、休閒滿意度對口碑傳播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國際花毯節為例。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事業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林威逸 (2005)。雲林縣古坑鄉咖啡產業觀光發展與空間生產。世新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梓聯 (1990)。發展休閒農業的作法。載於陳玉華主編,臺灣農業推廣文彙第35輯,頁 94-102。
    林瑞桐 (2005)。休閒農業發展與永續經營之研究-以台中縣新社鄉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林瑞昌 (2006)。新社河階群土地利用的變遷。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林香梅、邱月秋(2008)。 永遠的新社:新社鄉老照片專輯。台中縣:新社鄉公所。
    林淑凰 (2011)。臺灣休閒農業社會價值論壇,擷取自 臺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T.L.F.D.A): http://www.taiwanfarm.org.tw/org/index.php/activities-log/item/183-1001017.html(2016-9-15)。
    林雅雯 (2012)。 從「故鄉變異鄉」-貢寮海洋音樂祭節慶地景與生活空間之研究。 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周明燕、林勝富、何陽修(2007)。賞花不必遠赴富良野 新社花海震撼視覺。種苗科技專訊(57),頁 8-9。
    周明燕等(2007)。特別報導-「新社花海行」。農政與農情 (186),http://www.coa.gov.tw/ws.php?id=13431 。
    周明燕(2009)。產業帶動「新社花海」扮演火車頭角色。農政與農情(210)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0774。
    周明燕等(2010)。新社花海系列活動成果專輯─新社花海樂活99好心情。台中市: 行政院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周明燕等(2011)。新社花海系列活動成果專輯─繽紛100好新情。台中市: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周明燕 (2012)。無心插柳 創造新社花海美景。載於 李美娟等著,深耕種苗:璀璨世紀 (頁 154-158)。台中市: 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東勢林管處 (2015)。 104年新社花海東勢林管處新聞稿 深山特遣勇抱森林。擷取自 2015新社花海官網: http://flowersea.tw/newsb-17 (2016-8-14)。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2000)。農業發展條例。擷取自 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M0020001 。
    房書平 (2015)。政策行銷策略之研究─以臺中市新社花海活動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侯錦雄 (1996)。觀光區的重生─永續經營的更新計畫。戶外遊憩研究9(4),頁 51-62。
    耿壽山 (2014)。臺中市新社區新社花海節的地方建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胡幼慧(2008)。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載於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頁 223-236)。台北市: 巨流出版社。
    胡幼慧等(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出版社。
    胡正光(1998)。當代大師系列─紀登士。台北市: 生智出版社。
    施添福(1990)。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6),頁 115-128。
    夏鑄九(1992)。《理論建築 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北市:臺灣社會研究叢刊社(02)。
    張小鳴 (2008)。空間與資本主義社會。擷取自 文化研究@嶺南(10),http://commons.ln.edu.hk/mcsln/vol10/iss1/9/ 。
    張峻嘉等(2008)。發展休閒農業對鄉村聚落的社會衝擊─台中縣新社鄉的個案分析。2008海峽兩岸休閒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台中市: 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
    張聖翎(2006)。新社河階群的聚落發展與社會空間的塑造。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張俊生(2015)。當地居民對節慶活動涉入、效益認知與活動態度之研究─以新社花海為例。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梁炳琨、張長義(2005)。台中市大坑地區地方建構之研究─921震災後的重建與觀光地景的再現。中國地理學會刊(35),頁 1-24。
    陳露明 (2008)。空間(Space)。擷取自 文化研究@嶺南(10)。 http://commons.ln.edu.hk/mcsln/vol10/iss1/8/ 。
    陳國雄等(2009)。第一篇歷史沿革與組織變遷/第一章建場與歷史沿革,載於 陳國雄等著,行政院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機關誌(1997-2008)。台中縣:行政院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出版。
    陳永恩 (2010)。農業後生產體制之實踐與問題-以台中縣新社鄉休閒農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盈斈 (2012)。從農村再生探討臺中市馬力埔社區農村旅遊之發展。逢甲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郭楚淋 (2013)。資源重置下的地景變遷—以新社地區為案例研究(1730’s-201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東盛 (2007)。台中縣新社鄉休閒產業發展之探討。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楊婉菱 (2008)。商圈意象與商圈發展策略之關連性研究─以台中縣新社魅力商圈為例。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台中市。
    楊朝富 (2008)。 台中縣新社鄉中和村休閒農業經營管理之研究(未出版)。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楊毓維 (2013)。觀光發展對於當地居民生活品質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東勢區、新社區、和平區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碩士論文,台北市。
    廖隆仁總編輯 (1998)。新社鄉誌。台中縣:大社會文化事業出版。
    劉健哲、劉建忠(2008)。休閒農業帶動社區整體發展之探討-以新社鄉協成村為例。《鄉村發展》,第10期,頁 49-65。
    劉志謙(2013)。三義勝興車站周邊休憩空間(再)生產之研究:以客委會打造桐花村時期為例。虎尾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縣。
    劉詠菁(2013)。地方傳統農業轉型為休閒農業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新社區為例。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劉馥萱(2009)。農村產業活化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台中縣新社鄉協成村為例。文化大學巿政暨環境規劃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蔡文婷(2005年7月)。嘉年華之島─節慶產業搶搶滾。擷取自 臺灣光華雜誌 Taiwan Panorama, 臺灣光華智庫,30(7),頁6-17。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cea1556a-287a-4edb-8932-b5c6e707ed75。
    蔡瑜卿、鍾依萍、李思慧 (2014)。新社花海系列活動成果專輯─花田囍事愛你一世。台中市: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蔡瑜卿、鍾依萍、周明燕(2015)。繽紛十年「新社花海」精彩回顧。農政與農情 第284期。
    謝佩珊 (2014)。近代上海租界的公園(1868 - 1940)。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鍾美鳳 (2010)。地方行銷促進商圈發展之研究─以新社魅力商圈為例。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鍾依萍、蔡瑜卿、李思慧(2015)。新社花海活動成果專輯─繽紛十年 花漾台中。台中市: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鍾依萍等 (2012)。新社花海系列活動成果專輯─新花讚Fun好農情。台中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出版。
    鍾依萍等 (2013)。新社花海系列活動成果專輯─花間漫遊樂悠遊。台中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羅文正 (2009)。從地方農會的觀點探討台中縣新社鄉休閒農業經營與發展。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台中市。

    二、 英文翻譯書籍部分:
    王宏仁譯(2010)。消費社會學。原著Peter Corrigan,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An Introduction。台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王志弘譯(1993)。時空之間:關於地理學想像的省思。原著David Harvey,Between Space and Time:Reflection on 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載於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 47-79)。台北市: 明文書局(原著出版年:1990)。
    王志弘譯(1993)。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原著Lefebvre, Henri,Space : 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載於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頁 19-30)。臺北市:明文書局 (原著出版年:1979)。
    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2004)。第三空間。原著Edwards Soja,The Third Space。台北市: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王志弘譯(2006)。消費。原著Jon Goss,Consumption。載於 Paul Cloke, Philip Crang , Mark Goodwin,人文地理概論 (頁 155-165),台北市: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石尚久譯(2006)。生產。原著Roger Lee,Production,載於 Paul Cloke, Philip Crang , Mark Goodwin,人文地理概論 (頁 129-145),台北市: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康、李猛譯 (2007)。社會的構成。原著Anthony Giddens,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台北市: 左岸文化。
    李延輝譯(2006)。地景。原著Catherine Nash,Landscapes,載於 Paul Cloke, Philip Crang , Mark Goodwin,人文地理概論 (頁 290-299),台北市: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延輝譯(2006)。鄉村。原著Paul Cloke,Country,載於 Paul Cloke, Philip Crang , Mark Goodwin,人文地理概論 (頁 344-358),台北市: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政賢譯(2014)。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原著Robert k. Yin,Qualitative Research from Start to Finish。台北市: 五南文化出版。
    呂奕欣譯(2008)。消費地理學。原著Juliana Mansvelt,Geographies of Consumption。台北市: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呂奕欣譯(2016)。花,如何改變世界? 穿越科學、商業、歷史與文化,探索花與人類的不思議共生史。原著 Stephen Buchmann,The Reason For Flowers: Their History, Culture, Biology, and How They Change Our Lives。台北市:臉譜,城邦文化出版。
    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原著Jean Baudrillard,Le système des objets。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
    林育珊譯(2008)。TOP 研究的必修課:學術基礎研究理論。原著Jonathan Grix,The Foundations of Research。台北市: 寂天文化。
    徐苔玲、王志弘譯 (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原著Tim Cresswell,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臺北市: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陳志梧譯(1993)。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上下文(脈絡)。原著Michel Foucault,Texts/Contexts of Other Space。載於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頁 399-409)。台北市: 明文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6)。
    郭姿吟、呂錦媛譯(2009)。這才是研究的王道。原著Howard S. Becker,Tricks Of The Trade:How to Think About Your Research While You’re Doing It。臺北市: 群學出版社。
    張君玫譯 (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原著John Storey,Culture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臺北市: 巨流文化出版。
    黃宛瑜譯 (2016)。觀光客的凝視3.0。原著John Urry and Jonas Larsen,The Tourist Gaze 3.0。台北市: 書林出版。.
    曾佳婕譯 (2009)。社會批判與文化。原著 Tim Dant,Critical Social theory:Culture ,Society, and Critique。台北市: 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葉浩譯 (2007)。觀光客的凝視。原著 John Urry,The Tourist Gaze。台北市: 書林出版。

    三、 英文部分:
    Crang, Mike and Nigel Thrift (2002).Critical Geographies: Thinking Space (1). New York: Routledge.
    Goonewardena, Kanishka,et al. (eds.) (2008) Space Difference, Everyday Life: Reading Henri Lefebvre.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and Taylor & FrancisGroups.
    Larsen, Jonas (2014) The Tourist Gaze 1.0, 2.0, and 3.0.In Alan A. Lew, C. Michael Hall, and Allan M. Williams (eds.) The Wiley Blackwell Companion to Tourism, Chapter 24, pp.304-313. Oxford: Wiley-Blackwell.
    Lefebvre,Henri (1974)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Donald Nicholson-Smith (Translated) (1991). Oxford: Wiley-Blackwell.
    Mojet, J. et al. (2016) TheEmotional Influence of Flowers on Social Perception and Memory: An Exploratory Study.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53, pp.143–150.
    Sheller, Mimi and John Urry (2000) The City and the Ca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4 (4), pp. 737-757. Oxford: Wiley-Blackwell.
    Tuan, Yi-Fu (1974) Topophilia.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四、 網路資料:
    (一) 新聞報導
    TraNews記者 (2007年10月26日)。新社花海暨台中國際花毯節/「96魅力農村.新社花海行」展售區介紹。擷取自 大臺灣旅遊網: http://flower-sea.tw.tranews.com/Show/Style7/Info/c1_Info.asp?SItemId=0021030&ProgramNo=A400035000001&SubjectNo=4 。
    張思婷 (2006年12月5日)。新社花海節 繽紛登場。擷取自 經濟日報:http://tw.class.uschoolnet.com/class/?csid=css000000022478&id=model3&cl=1159972554-954-6200&mode=con&m3k=1166939013-9428-6582&_ulinktreeid。
    郭美懿採訪、康仲誠攝影 (2006年12月9日) 。 新社 香草小鎮 農村變花鄉 打造臺灣富良野。擷取自 蘋果日報::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inance/20061209/3092678/。
    黃昭琮 (2016年10月24日)。新社花海節經費縮水 地方憂心交通會塞爆。擷取自 NOW news 今日新聞: http://www.nownews.com/n/2016/10/24/2282499。
    錢弘芸 (2009年11月9日) 。新社花海暨台中國際花毯節/2009新社花海節。擷取自 大臺灣旅遊網:http://flower-sea.tw.tranews.com/Show/Style7/Info/c1_Info.asp?SItemId=0021030&ProgramNo=A400035000003&SubjectNo=2。
    湯雅雯(2015年10月29日)。新社花海節 北海道的fu。擷取自 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9000450-260114 。
    程遠述、喻文玫(2015年11月13日) 。 美麗的錯誤?新社花海撐十年。擷取自 聯合新聞網: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2395 。
    (二) 網站文件
    MBA智庫百科(2016年6月6日)。吉登斯結構化理論。擷取自:
    http://wiki.mbalib.com/zh-tw/%E5%90%89%E7%99%BB%E6%96%AF%E7%BB%93%E6%9E%84%E5%8C%96%E7%90%86%E8%AE%BA#_ref-.E5.90.89.E7.99.BB.E6.96.AF.E7.BB.93.E6.9E.84.E5.8C.96.E7.90.86.E8.AE.BA5_4。

    2006新社花海回顧~放大美麗分享給更多人(2009年10月28日) 。2016年8月5日 擷
    取自旅遊書部落格: http://fsblog.travelbook.tw/?ptype=blog_pv&blog_id=1。
    Chen kent (2015年2月11日)。香草植物介紹/鼠尾草。2016年8月10日 擷取自 kent-garden:http://kent-garden.myweb.hinet.net/Sage.htm 。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 (2016) 。擷取自 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globalsdreport/2016 。
    SOS36 (2015年11月30更新日) 。花海。擷取自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853376/8240113.htm#viewPageContent 。
    Sya(賽亞)的旅遊部落格 (2013年11月16日)。2013台中國際花毯節。擷取自:http://blog.xuite.net/stuart_lin/nbxtour/161300136-%5B%E5%8F%B0%E4%B8%AD+%E8%8A%B1%E5%AD%A3%5D+2013%E5%8F%B0%E4%B8%AD%E5%9C%8B%E9%9A%9B%E8%8A%B1%E6%AF%AF%E7%AF%80%E3%80%82%E6%96%B0%E7%A4%BE%E8%8A%B1%E6%B5%B7 。
    Tang Jennifer (2016年2月8日)。人生必去旅行地 全球最美10大花海。擷取自 skyscanner:http://www.skyscanner.com.tw/news/inspiration/10-most-breathtaking-fileds-in-the-world/。
    The Adagio (無日期)。緩慢 北海道民宿。2016年12月25日 擷取自 緩慢:http://www.theadagio.com.tw/zh-tw/space/more?sid=3#!space/gotoTag/loca_space/1。
    t70927 (無日期)。2008新社花海場地配置圖。 2016年8月10日 擷取自 菩提樹下的
    祕密花園: http://hi.sses.tc.edu.tw/blog/blog/14/page/2 。
    大臺灣旅遊網(2007年11月19日)。「96魅力農村.新社花海行」緣由及目的。2016
    年9月7日 擷取自 大臺灣旅遊網 / 新社花海暨台中國際花毯節: http://flower-sea.tw.tranews.com/Show/Style7/Info/c1_Info.asp?SItemId=0021030&ProgramNo=A400035000001&SubjectNo=1。
    汪原(2012年5月30日)。亨利‧列斐伏爾研究《建築師》第117期。擷取自 人人小站:http://zhan.renren.com/rightarchitect?gid=3602888498025145826&checked=true
    李怡(2016年4月23日)。專欄─賞花是人類文明的標誌。擷取自 E 週刊:https://eweekly.hk/article/_title/%E5%B0%88%E6%AC%84%E8%B3%9E%E8%8A%B1%E6%98%AF%E4%BA%BA%E9%A1%9E%E6%96%87%E6%98%8E%E7%9A%84%E6%A8%99%E8%AA%8C%E6%9D%8E%E6%80%A1_4ju69zhexxgr585af3xwp14。
    沈玫姿(1980年5月)。歌吹為風,粉汗為雨—陽明花季年年見盛況。擷取自 臺灣光華雜誌: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027bde38-ba7b-43a0-b6f1-07b9b4b6a147。
    若安(2014年8月18日)。浪漫土耳其風吹進比利時 世界最大花毯繽紛登場。2016年
    12月31日 擷取自 地球圖輯隊 : https://dq.yam.com/post.php?id=2369。
    Ginie (2010年10月18日)。台中、新社~2010新社花海行。 2016年08月11日 擷取自 Ginie's World 旅行生活小筆記: http://giniechou.pixnet.net/blog/post/27356193-~%E5%8F%B0%E4%B8%AD%E2%80%A7%E6%96%B0%E7%A4%BE~2010%E6%96%B0%E7%A4%BE%E8%8A%B1%E6%B5%B7%E7%AF%80。
    旅遊書部落格 (2009年10月28日)。2006新社花海回顧~放大美麗分享給更多人。擷取自:http://fsblog.travelbook.tw/?ptype=blog_pv&blog_id=1。
    旅遊書部落格 (2009年10月30日)。2009新社花海節~繽紛、溫馨、學習 2009給您不一樣的花海。2016年8月11日 擷取自:
    http://fsblog.travelbook.tw/?ptype=blog_pv&blog_id=5。
    荷蘭觀光局(2016)。荷蘭風情/花/庫肯霍夫花園。擷取自 荷蘭觀光局:
    http://www.holland.idv.tw/flower_1.asp。
    紀國章(2004年11月)。向日葵彩繪之鄉。擷取自 臺灣光華雜誌: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5c1624ff-de04-4df2-aa3c-c1ad374863d6。
    陽明山國家公園(2016年7月19日)。遊憩資訊/生態旅遊/春季花鄉之旅。擷取自 陽明山國家公園:http://www.ymsnp.gov.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gp=0&Itemid=145。
    新社區休閒農業導覽發展協會(2016年6月20日)。新社樂活漫遊入口網─紫色的故鄉。擷取自 新社品牌商圈:http://shinshe.org.tw/store.html。
    維基百科(2016年5月10日)。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擷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AF%E6%8C%81%E7%BB%AD%E5%8F%91%E5%B1%95#.E5.8F.AF.E6.8C.81.E7.BA.8C.E7.99.BC.E5.B1.95.E7.9A.84.E7.A4.BE.E6.9C.83.EF.BC.88Sustainable_Society.EF.BC.89。
    維基百科(2016年12月25日)。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擷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7%94%B2%E5%AA%BD%E7%A5%96%E9%81%B6%E5%A2%83%E9%80%B2%E9%A6%99%E6%B4%BB%E5%8B%9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