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平山
論文名稱: 資訊融入教學應用在工業電子丙級技術士之學習成效研究
指導教授: 洪欽銘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4
中文關鍵詞: 資訊融入教學工業電子丙級技術士學習成效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8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準實驗教學方式,探討不同教學方式對學習成效、學習滿意度的差異情況。首先進行資料蒐集、文獻探討以為教學準備並確立研究架構,繼而發展教材,進行分組教學實驗,完成評量並實施學習滿意度問卷調查。
    本研究以原班級學生為母群體,進行教學實驗,在完成一個單元後即對兩組學生做學習成效評量,三個單元總計有三次評量,後進行學習滿意度調查,經統計分析,歸結以下幾項結論:
    一、瞭解資訊融入教學與傳統教學在學習「工業電子丙級技術士」單元內涵之學習成效差異性。
    二、瞭解同組學生對不同題單元學習成效差異性,並就難度做分析比較以為教學訓練之參考。
    三、瞭解資訊融入教學與傳統教學之學習者,對教材、教師之整體滿意度情形。
    四、瞭解資訊融入教學與傳統教學之學習者,對認知、技能、態度之整體滿意度情形。
    最後以研究結論分別就主管機關、學校、教師、學生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字:資訊融入教學、工業電子丙級技術士、學習成效。

    A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on the differences of learning outcome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level. In the beginning, data collecting and literature review were carried out to prepare for the instruction and the research scaffold was established. Then, the instructional material was developed for each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outcome was evaluated and the learning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was carried out.
    The populations of this experimental research were intact classes. After each instructional unit was completed, the learning outcome was evaluated for each experimental group. There were totally three units and three evaluations; and the learning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was carried out after. By means of statistical analyses, this study concludes the following missions:
    1. Understanding the learning outc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struc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of Class C Industrial Electronic Technician instructional unit content.
    2. Understanding the learning outcome differences among the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units of the same group;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difficulty levels of the uni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 for training.
    3. Understanding the overall learner satisfaction level on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and teachers with respect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struc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4. Understanding the overall learner satisfaction level on cognition, technique, and attitude with respect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struc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Finally,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educational bureaus, schools, teachers, students, and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struction, Class C Industrial Electronic Technician, learning outcome

    目 錄 謝 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II 目 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2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四節 研究假設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六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資訊科技用在教育的簡史 12 第二節 資訊融入教學的意涵 15 第三節 資訊科技的電腦素養 19 第四節 資訊融入教學之方式 25 第五節 技能檢定 30 第六節 教學目標分類模式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6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實驗設計 47 第二節 研究步驟 5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8 第四節 研究對象 66 第五節 資料統計與分析 67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69 第一節 實習成績與前測資料分析 69 第二節 工作規則與技術分析 73 第三節 共變數分析 93 第四節 題型難易度分析 102 第五節 學習滿意度卷調查資料分析 106 第六節 綜合討論 11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結 論 125 第二節 建 議 131 參考文獻 136 附錄一 前測試題 144 附錄二 交通號誌試題 151 附錄三 音樂盒試題 155 附錄四 繪圖與量測試題 159 附錄五 學習滿意度問卷 163

    中文部份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四版)。台北:五南圖書。
    王全世(2000)。對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資訊情境的評估標準,資訊與教育雜誌,77,頁36-47。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雜誌。
    王世全(2001)。中華民國第十七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2001年12月
    王美芬,戴維揚(2002)。新課程建構式教學理論與實踐。台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王秋錳(2003)臺北市高級職業學校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行為與影響因素之研。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曉璿(1999)。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10(4),頁18-24。
    江文雄主編(2000)。職業類科教材教法。台北:師大書苑。
    池增輝、張苑珍(1999)。從終身學習的觀點論高中教師資訊素養之培育—以松山高中為例,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師大。
    邱志忠(2002)。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之教學策略研究。國立高雄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榮桂,籃玉如(2000)。落實教室電腦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資訊與教育,77,23-27。
    何榮桂,戴維揚(2001)。資訊課程設計。台北:國立台灣師大學。
    何榮桂(2001)。九年一貫資訊教育課程規劃與相關問題。台北:國立台灣師大學。頁124-133。
    邱皓政(2002)。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圖書。
    邱瓊慧(2002)。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88,3~9。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知域。
    李大偉(2001)。技職教育測量與評鑑。台北:三民書局。
    林 菁(1999)。兒童資訊素養之研究,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師大。
    林清山(民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束華書局。
    林煌凱(2002)。國中教師教學創新接受度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關注階層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江楓(1994)。職業證照制度的重要性。台灣勞工,26,12-24。
    林美玲(2001)。多元智力理論與課程統整。高雄。
    林傑斌、劉明德(2002)。Spss11.0統計模式與建構。台北:文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吳正己、邱貴發(1996)。資訊社會國民的電腦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73,頁13-18。
    吳正己、陳美靜(2001)。國中教師應具備的電腦基本能力。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吳沂木(1999)。淺談資訊教育融入學科教學。班級經營,4(1)。頁47-52。
    洪燕竹(2000)。電腦應用於教學探討。[全球資訊網頁]網址:
    http://www.hnes.ylc.edu.tw/

    姜禮能(2002)。國小教師對於資訊融入教學之變革關注與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涂孝樸(2005)。資訊融入教學的意義與內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孫仲山(1992)。職業學校學生技能檢定的效益。高市文教,51,57-59
    高強華(2000)。九年一貫課程革新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徐昊杲,邱佳樁(2002)。技職教育研究教戰手冊-SPSS基礎篇。台北:師大書苑。
    陳仲彥(1996):資訊素養與圖書館利用教育。社教雙月刊,73,19-22。
    陳美靜(1999):國中教師電腦基本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佳伶(2003)。幼教老師之電腦素養與電腦使用現況分析研究-以高雄市立園所為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
    郭生玉(200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康自立(1997)。加強技能檢定提升產業技能與服務品質。就業與訓練,3-5。
    張天津(1983)。技術職業教育行政與視導。台北:三民書局。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72期,頁2-9。
    張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取自       
      http://www.ntnu.edu.tw/csd/kao/kao8/6issues/1-3..htm
    張玉燕(2000)。教學媒體。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司。
    張霄亭(2002)。教學科技融入領域學習。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文嘉(2003)。學校環境與教師個人背景對資訊融入教學之影響研究-以南投縣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臺隆,張樹閔(2004)。利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策略之探討,以彰化縣長安國小資訊科技融入自然領域為例。
    取自http://www.caes.chc.edu.tw/~tree/suhh.htm
    莊智鋒(2004)。技能檢定對高職電機科學生實習課程學習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捷達工作室(2005)。工業電子(丙級)術科通關寶典。台科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政傑(1997)。教學原理。台北折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曾國鴻(1996)。工業科目教材編製講義。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
    曾登標(2003)。九年一貫課程資訊融入教學平台之發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啟賢,李然堯(ND) 技職學校教師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訓練班辦理成效之探討。取自http://www.ntut.edu.tw/~s8490519/%A4@%B6%C0%B1%D2%BD%E5%BD%D7.d
    葉家睿(2002)。花蓮縣國民中學教師利用網路資源融入教學之行為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賈證主(2001)。最新工業電子丙級術科實務。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
    溫嘉榮,吳明隆(1999):新時代師生的電腦素養,載於新時代資訊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運用,1-32。松崗。
    溫嘉榮(2003)。教師如何將資訊融入學科成為教學工具。教育研究月刊,105期,p.79
    溫嘉榮、吳明隆,(1999)新時代資訊教育的理論與實務應用。
    賴苑玲(1999)。國小學童資訊素養與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之研究,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師大。
    賴鼎銘(1999)。資訊素養與支援意識,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師大。
    蔡禹亮(2004)。國小電腦課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成效與班級互動影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蔡俊男(2000)。高雄市國小教師運用資訊設施教學意願之研。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未出版。
    劉慧梅(2004)。數位學習融入創新教學之設計與應用-以Hyperbook系統與國小數學領域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明洲(1994):科技變動下國小教師應有的資訊素養。國教園地,49,35-39。
    劉信吾(1999)。教學媒體。台北:心理出版社。
    謝佩璘(2001)。建構知識的資訊素養與網路教學,2001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中:逢甲大學。
    顏龍源(2000)。主題式的電腦融入課程概念。資訊與教育雜,80,頁32-39。
    顏永進、何榮桂(2001)。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領域設計策略初探,2001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中:逢甲大學。
    魏立欣譯(2004)。教育科技融入教學。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關淑尤(2002)。台中市國民小學行政人員資訊素養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蕭柱惠(2005)工業電子丙級學科題庫分類解析。台北:台科大圖書公司。
    韓善民(1998):資訊教育基礎建設一加速篇。資訊與教育,68,14-16。
    蘇清安(2003)。技能檢定對綜合高中電子技術學程教學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鐘鼎(2003)。技能檢定與證照制度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75,頁2-6。
    教育部(1999):國民中小學教師育資訊基本素養指標。教育部。
    http://www.hhps.tp.edu.tw/edu/teacher/teacher1.htm

    教育部(1998)。「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實施作業計畫。民國92年5月30日http//www.edu.tw/information/expand/estplan.html
    教育部(1998)。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內容概要。民國92年 5月10日http//www.edu.tw/information/infpln/bascont.html
    教育部(2000)。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http://www.hhps.tp.edu.tw/edu/teacher/teacher1.htm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台北:教育部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2)。工業電子丙級技能檢定學術科測參考資料。中部辦公室。
    教育部,(2003)「教育部資訊教育辦理現況」專案報告內容黃榮村。
    英文部份
    Alvin Toffler,powershift:knowedge,Wealth and Violence at the Edge of the 21stCentury(NewYork:Banntam,1990)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Final Report.(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9)
    Brownell, G.,& Brownell, N.(1911). Designing Tomorrow:Preparing Teachers as Change Agents for the Classroom of the Future.Computers In the Schools, 8, 147-149.
    Cuban,L.(1986).Teachers and machines:The classroom use of technology since the 1920s.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Dockstader,J.(1999).Teachers of the 21st century know the what, why and how of technology integration.THE Journal,26(6),73.
    Dexter, S. L., Anderson, R. E., & Becker, H. J. (1999). Teachers’ views of computers as catalysts for changes i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1 (3), 221-239.
    Dias,L.B. (1999). Integrating technology:some things you should know.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 (3), 10-13, 21.
    EdTech Connect (2003).Building common vocabulary.Retrived Aug 16,2003,from http//edservices.aea7.k12.ia.us/edtech/classroom.vocabulary.
    Hienich,R.,Molenda,M,.Russell,J.,&Smaldino,S.(2000).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learning.Upper Saddle River,NJ:meerrill/prentice Hall.
    Johnson, D.L. (1997).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The time has come. Computers in The Schools,13,1-6.
    Jonassen,D.H.(2000).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schools.Prentice Hall,Inc.New Jersey.
    J. Willis, B. Robin, & D.A. Wills(Eds.),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tion Annual 1998(pp.799-804). Charlottesville, VA: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in Education.
    Luehrmann, A. (1982). Computer literacy:What it is,What it's important. Electronic Learning,1(5),20-23.
    McClure,C.R.(1994).Network Literacy:A Role for Libraries?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13(2),116-125。
    Muffoletto,R.(1994)Technology and restructuring education:Constructing a context.Educational Technology,34(2),24-28.
    Moursund,D.(1976).What is computer literacy? Creative Computing,2(6),55
    Pan, D. (2000). 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Change Agent in 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Rawitsch,D.G.(1978). The concept of computer literacy. The MAED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2,1-19
    Sadera, W.A., & Hargrave, C. (1998). Preservice Teachers' Preconceptions about the Role of the Computer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Saettler,P.(1990).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Englewood,CO:Libraries Unlimited.
    Schmidt,R.A(1991) Motor Lerning and performance:From principle into practice.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
    Think like a higher educator.progress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lifelong learning,Feng Chia University Library.。
    Watt,D.H.(1980) Computer literacy: What should schools be doing about it? Classroom Computer News,1(2),1-26
    William W.Lee & Diana L.Owens (2003).Multimedia-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Wills(Eds.),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tion Annual 1998(pp.799-804). Charlottesville, VA: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in Educatio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