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佳佳 |
---|---|
論文名稱: |
家人關係主題教學對高中生親子互動之影響 The impact of senior high school adolescents'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by family relationship thematic teaching |
指導教授: | 周麗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7 |
中文關鍵詞: | 家人關係課程 、親子互動態度 、親子互動行為 、教育介入 |
英文關鍵詞: |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ttitude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ehavior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o,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3 下載:5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中階段青少年親子互動態度與行為的現況,發展「家人關係」之家政課程,並探討家人關係課程之實施對高中階段青少年親子互動態度與行為改變之成效。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金門縣某高中一年級四個班在學學生共140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n=70)接受每週一次,每次100分鐘共四週的「家人關係課程」,而控制組則不介入任何實驗處理。在課程介入前、後一週分別對實驗組與控制組進行「親子互動問卷」的前、後測,以瞭解教育介入之教學成效。在家人關係課程進行中,同時使用「學習單」、「各單元的課程回饋表」,作為評估與紀錄實驗組學生學習的表現與概況、對課程活動內容的收穫與感受以及家庭作業的實際執行狀況。研究結果所示如下:
一、高中階段青少年的親子互動態度目前狀況為積極中上的程度;而親子互動行
為目前狀況為中上程度,皆有加強的空間,尤其是在問題解決面向上顯然需
要再增進親子間衝突解決的能力與溝通技能。
二、實驗組學生在親子互動態度量表與親子互動行為量表之後測得分上皆顯著高
於控制組學生,顯示家人關係課程可以增進學生親子互動的態度與行為。
三、家人關係課程介入後,實驗組學生之親子互動態度與行為的改變成效,並不
會因為學生的性別而有所差異,表示家人關係課程對於不同性別之學生都有
效;此外,對於實驗組學生親子互動態度也不會因為學生的家庭結構型態而
有所差異,但對於實驗組學生親子互動行為的改變成效上唯獨「生活參與」
面向,雙親家庭會優於其他類型的家庭之外,其他面向都不會因為學生的家
庭結構而有差異。
最後,依據上述結論,研究者針對高中階段青少年及其家長、家人關係課程推動與未來研究等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家庭及學校教育機構及政府相關人員參考。
This study focused on senior high school adolescents’ attitude and behavior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Home Economics courses about “Family relationship”was developed, and the effects of this courses on senior high school adolescents’ attitude and behavioral changes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were examined.
The method of this study was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140 students from four first-grade classes in a senior high school in Kinmen City participated in the experiment.These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70) was given a 100-minut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course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nce a week, and the control was given no intervention.To underst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gram, both groups of students were asked to fill out the “questionnaire o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one week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During the courses, “learning sheets” and “course feedback forms” were used to evaluate and record participants’ learning conditions, performance, dialogues in class, feedbacks, and accomplishment of assignment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Adolescents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age tended to have the standard above average of attitude towards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ir behavior i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tended to be kept the standard above average,all have room to be improved. Especially,on the “solves problem”obvious need to reinforce the ability of parent-child solving problems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2.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post-test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ttitude and behavior,suggesting that the developed family relationship courses could improve students’ attitude and behavior i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3.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family relationship courses, students’ attitude and
behavioral changes i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did not vary by their gender, meaning that the developed family relationship courses was effective for all adolescents no matter their gender. More over, students’ attitude changes i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also did not vary by their family structure ,but students’ behavior changes i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vary only by aspect of “life involvement”, parents is superior to any other type family,other aspects did not vary by their family structure.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also provided specific
suggestions regarding senior high school adolescents, promotion of family relationship courses,and future research, which could be a reference for families, schools, and authorities concerned.
一、中文部份
內政部(2006)。國人家庭生活現況研析。台北市 : 內政部主計處。
王以仁(2000)。家庭生命週期與家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
庭教育學(頁79-93)。台北 : 師大書苑。
王淑娟(1994)。青少年氣質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琤惠(2011)。壆校實施家庭教育課程對國中階段青少年與父母關係之影響-以親
子關係課程為例。國立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市。
李青松(2000)。家庭間親子關係的變遷:社會創造與子女發展階段對代間關係的交
換影響。應用心理研究,5,43-45。
余國良、辛自強(2000)。挑戰與呼聲:家庭教育中親子互動現狀分析。應用心理研
究,7,1-7。
林正文(2002)。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五南。
林如萍(2003)。我國家庭教育發展之展望-知識體系之建構。家政教育學報,5,
121-154。
林如萍(2008)。「家政」的永續發展—國際家政聯盟(IFHE)第21屆世界年會的見
聞與反思。中華家政學刊,43,13-23。
林雅音(2000)。高雄市私立高職一年級女生避孕衛生教育介入之成效探討。高雄
醫院院護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昭溶(2005)。技職體系青少年中期的親子關係(一):內涵之探討。應用心理學研
究,25,213-248。
林昭溶(2005)。技職體系青少年中期的親子關係(二):內涵之探討。應用心理學研
究,26,225-248。
林惠雅(2007)。青少年獨立自主發展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35,153-183。
江福貞(2006)。大學生親子關係、家庭氣氛與其婚姻態度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
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沙依仁(2007)。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五南。
李曉君、黃琴雅、戴淑貞(2008)。國中生網路成癮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南榮
學報,11,1-20。
李玉瑾(2005)。青少年讀者身心發展與網路檢索行為。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75,237-246。
李介之(1999)。青少年親子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乃佳(2007)。青少年親子關係狀況與學習需求評估。國立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
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青松(2000)。家庭間親子關係的變遷:社會創新與子女發展階段對代間關係的交
換影響。應用心理研究,5,43-45。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
9,3-52。
李怡斌(2002)。國中生食品綠色消費者教育課程之成效評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襟靜(2003)。國小高年級性教育教學介入效果之研究-以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為
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詩楊(2000)。促進國中生環境行動與群體效能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宗輝(2007)。國小高年級性教育教學介入之實驗研究。私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
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吳永裕(1996)。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研究。國立台北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佳玲(1995)。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繼親家庭
與生親家庭之比較。私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順發(2009)。國中子職教育課程實踐對父子親密感影響之研究~以子職知覺為
中介變項。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虹妮(1999)。單、雙親家庭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衝突、親子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
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周玉慧、吳齊殷(2001)。教養方式、親子互動與青少年行為:親子相對知覺的重要
性。人文與社會集刊,13(4),439-476。
周玉慧、吳明燁、黃朗文(2010)。當中年遇到青少年:親子關係類型與父母中年生
活感受。台灣社會學,20,1-37。
周玉慧(2001)。親子間正負面社會交換 : 青少年長期資料分析。
周曉虹(1999)。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親子傳承。應用心理研究,4,29-56。
周麗端(2000)。家庭理論與應用。載於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和李淑娟,婚
姻與家人關係(26-58 頁)。臺北縣:空大。
周麗端(2003)。家庭教育—以生命歷程觀點建構。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
編,家庭教育新紀元(頁25-48)。台北 : 師大書苑。
周麗端、唐先梅(2003)。家庭生活教育專業化之經驗 : 以美國經驗為例。家政教
育學報,5,1-22。
沈秀貞(2007)。雙薪家庭社會支持、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
大學家庭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妙娟(1989)。鄉村家庭親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惠雅(2007)。青少年獨立自主發展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35,153-183。
林惠雅(2007)。大學生對自主的界定及其發展歷程:以親子關係為脈絡。應用心理
研究,33,231-251。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究。應用心理學,11,
25-43。
侯春如(2005)。夫妻婚姻品質、教養態度與國中子女知覺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范寶珍(2007)。不同背景及親子互動關係的青少年與愛情態度的關係研究。國立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修慧蘭(2006)。共親職、親子關係與國中青少年適應之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
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研究報告,計畫編號:NSC90-2413-H-004-010-SSS。
黃曼婷(2001)。家庭主婦志願工作者社會支持、婚姻滿意度、親子關係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琮惠(2002)。居住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效果之試探性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春在(2001)。高職特殊教育班學生家庭環境因素與其適應行為之相關性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許怡文(2011)。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人際交往教學對學生親密關係態度之影
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珮榕(2003)。衣著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效果之試探性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俐君(2002)。青少年自尊、親子關係、性態度與性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素英(2001)。主題教學的設計與探討。國文天地,183,84-90。
陳玫君(2001)。兩性平權課程對高中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及兩性平權態度影響效
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機探索之
發展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7(3),249-268。
陳安琪、謝臥龍(2009)。從隱身靜默到眾深聲喧嘩 : 論父子親密關係之跨世代影
響。應用心理研究,42,215-251。
陳麗淑(1997)。運用互動式平面媒體促進國小學童家長資源回收行為之介入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曉佩(2002)。大專生性教育介入效果研究-以某二專新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衛生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秋桂(2003)。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自戀傾向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張兆球、郭黎玉晶(1998)。香港兒童對父母管教訊息的情緒反應和行為傾向。本
土心理學研究,9,281-306。
張乃文(2006)。國中學生含糖飲料主題課程介入之效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衛生
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思嘉(2006)。家庭與婚姻 : 台灣心理學研究的現況與趨勢。本土心理學研究,
26,3-34。
張春興(1995)。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嘉真、李美枝(2000)。親子間情感行為的溯源與文化塑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3(2),1-35。
張德聰(2009)。青少年心理與輔導。空大學訊,42-46。
楊國樞(2001)。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
楊斯雲(2002)。休閒旅遊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效果之試探
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宗堅、周玉慧、張思嘉(2000)。家庭系統的測量與類型:以青少年原生家庭為例
之初探。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9-24
13-H-032-001。
黃宗堅、張思嘉、周玉慧 (1999)。家庭系統之互動歷程:以青少年原生家庭為例
之質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
C88-2413-H-032-002。
黃宗堅、謝雨生、周玉慧(2004)。家人關係的測量與分類:以青少年原生家庭成員
互動為例。中華心理學刊,46(4),307-328。
黃淑滿(2008)。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不知道?母愛的內涵與其影響因素之探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茹(2007)。家庭概論。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迺毓、林如萍、陳芳如(2001)。家庭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台北市 : 五南。
黃德祥(2002)。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圖書。
黃齡儀(2001)。運用網際網路於青少年愛滋病預防教育之介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
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麗娟(2006)。高中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親子互動關係與異性交往態度之研究。高雄
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楊斯雲(2002)。休閒旅遊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效果之試探性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光輝(1995)。社會化歷程中父母的教化方式與子女的行為發展。中華心理學刊,37,
149-167。
葉光輝(1996)。親子互動的困境與衝突及其因應方式孝道觀點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研
究所集刊,82,65-114。
趙梅如等(2002)。不同階段親子溝通情境訊息之認知主題類型及其差異研究。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90-2413-H-006-009)。
趙梅如(2004)。親子間印象深刻之獎勵與懲罰的情感意涵。應用心理研究,21,
219-248。
趙梅如等(2006)。青少年親子互動關係型態之研究(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
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94-2413-H-006-003)。
劉佳雨(2006)。綠色消費教學介入對國中綠色消費行為及相關因素影響之研究-以雲林某
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炳文(2009)。台北縣-新家庭運動-家庭幸福123方案之研究:三所國民小學執行及其成
效。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貴雲(1996)。國小四年級學童營養教育介入實驗研究-社會學習理論之應用。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慈惠(1999)。幼兒母親對中國傳統教養與現代教養的認知。新竹師院學報,12,311-345。
蔡松瑜(2003)。國中生父母親教養知覺、家庭生活適應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中
正大學犯罪防治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淑鈴(2002)。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
理與輔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文華(2006)。藉由藝術治療融入小團體輔導活動提升繼親家庭之親子關係與人格特質
之個案研究。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廖瓊梅(2008)。高中生兩性交往生活技能互動式多媒體教學介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梨伶(2000)。運用網際網路於青少年戒菸行為之介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薛秀(2001)。國中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學生為例。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妙芬(2001)。促進糖尿病患者社會支持與充能效果之介入研究-以台北市石牌地區吉慶
里和石牌里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淑宜(2011)。華人中年父親親子衝突情緒經驗之敘說研究-從三位父親談起。生活科學
學報,15,49-80。
簡正鎰(1997)。青少年期發展任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5(5),84-98。
顏君瑜(2008)。以生活技能為基礎之國中生兩性交往教學介入之成效初探。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國英(1996)。青少年前期的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 : 其比較及關連研究。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5-2413-H-031-001)。
羅國英(1997)。青少年至成人前期之親子關係的測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
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6-2413-H-031-004-G11)。
羅國英(2001)。青少年親子衝突知覺的演變歷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
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9-2413-H-031-002-SSS)。
二、英文部分
Arnett, J. J. (1999). Adolescent storm and stress reconsidered.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
317-326.
Aldous(1990).Family Development and the life Course: Two perspectives on Family
Change.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2(3), 571-583.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84(2),191-215.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2),122-147.
Baron, D. F., Maddux, J. E. & Snyder, C. R. (1997). Social Cognitive Psychology:
History and Current Domains. New York: Plenum Press.
Bulanda, Majumdar(2009).Perceived parent-child relations and adolescent
self-esteem.J Child Fam Stud.18, 203-212.
Chao, R. K., & Sue, S.(1996).Chinese parental influence and their children school
success : A paradox in the literature on parenting styles. In S. Lau(Ed.),Growing
up the Chinese way : Chinese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Hong Kong :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Daniel T. L. Shek(2005).Perceived parental control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al
qualities in Chinese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Sex roles.53,635-646.
Laura M. Padilla-Walker (2008).‘My mom makes me so angry!’adolescent
perceptions of mother-child interactions as correlates of adolescent
emotions.Social development.17(2),306-326.
Epstein, N. B., Bishop, D., & Ryan, C. (1993). The McMaster model: View of healthy
functioning. In F. Walsh (Eds.) Normal family processes. New York: Guilford.
Erikson, E. H. (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Erikson, E. H., Erikson, J. M., & Kivnick, H. Q. (1997).Vital involvement in old age –
The experience of old age in our time.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Gerard, A. B.(1994).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ventory (PCRI) : Manual. Los
Angeles, CA : 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Gongla, P. A., & Thompson, E. H. (1987). Single-parent families. Handbook
of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97-418.
Havughurst, R. (1970). Development tasks and education. New York: David
Mckay.
Hoffman & Jeffrey A.(1984).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of late adolescents from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1(2), 170-178.
Larson, R., & Richards, M. (1994).Divergent realities : The emotional lives of
mothers, fathers, and adolescents .New York : Basic Books, 1994.
Laursen, B., Coy, K., & Collins, W. A.(1998).Reconsidering changes in parent-child
conflict across adolescence : A meta-analysis. Child development, 69, 817-832.
Maccoby, E. E(1992).The role of Parents in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 An
Historical Overview. Development Psychology, 28, 1006-1017.
Marcia, J. E.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J.Adelson (E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pp.159-187). New York: Wiley.
Montemayor, R. (1983). Parents and adolescents in conflict: All families some of the
tim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3,83-103.
Olson, D. H. (2000).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2, 144-167.
Ryan M. Beveridge,Cynthia A. Berg(2007).Parent-adolescent collaboration: an
interpersonal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optimal interactions.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10 (1),25-52.
Russell, J. A., & Yik, M. S.(1996).Emotion among the Chinese. In M. H. Bond(Ed.),
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 Hong Kong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ltzer & Ryff(1996). The Parental Experience in Midlife : Past, Present, and
Future.Pp.641-661 in The Parental Experience in Midlife, edited by Ryff &
Seltzer.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teinberg, L. (1990). Autonomy, conflict, and harmony in the family relationship.
Edit by Feldman, S. S. and Glen R. Elliott. At the threshold: The developing
adolescent.(pp.255-276). MA: Harvard.
Steinberg, L. (2001).We know some things :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 11(1),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