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映如
Ying-Ru, Lin
論文名稱: 線上家教教師專業知能內涵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Contents of Competency for Online-tutor
指導教授: 蘇照雅
Su, Chao-Y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線上家教教師專業知能德懷術
英文關鍵詞: Online-tutor, competency, Delphi Techniqu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9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線上家教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所需具備之教師專業知能內涵,以建構一套「線上家教教師專業知能內涵指標」,期望能有效地提昇線上家教之教學品質。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文獻探討及德懷術為主要研究方法,進行指標的建構。
    本研究以自編之「線上家教教師專業知能內涵指標建構調查問卷」針對十九位德懷術專家,進行三回合的德懷術專家問卷調查,取得德懷術專家小組的共識,建構出「線上家教教師專業知能內涵指標」。
    線上家教教師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能內涵包含:教育專業、教師特質與互動以及資訊科技等三大構面;教學實施知能、學科知能、課程規劃知能、教學資源知能、教學情境經營知能、溝通表達知能、教師道德與熱忱、網路教學知能、數位化教學知能、電腦軟硬體應用知能以及資訊檢索與管理知能等十一個向度,及由此三大構面、十一個向度所延伸之七十三項知能指標。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了「線上家教教師專業知能內涵指標」,並對線上家教教師專業知能內涵指標之相關運用與後續研究提出建議,供相關領域的研究者作為參考。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xplore the contents of competency for Online-tutor.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it can further to scheme the strategy for incubating teacher and improve self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research process, the literatures review and Delphi technique were adopted to attain the Online-tutor competency indicators which included 3 categories, 11 dimensions and 73 items.
    The Online-tutor competency indicators' categories, dimensions as follows: The categories of Online-tutor competency indicators include educat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attitude and 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 dimensions of Online-tutor competency indicators include: teaching competence, subject knowledge, curricular knowledge, collecting information, behavior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teaching belief philosophy, internet-based education, digital teaching, software and hardware application competence,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management competence.
    Finally,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fo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teacher cultivation institution, Online-tutors, and future studies.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錄 vii 表次 ix 圖次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四節 研究步驟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線上家教 9 第二節 線上家教教師專業知能內涵 21 第三節 線上家教教師專業知能內涵指標之初步建構 3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3 第一節 研究對象 43 第二節 指標架構 4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7 第五節 資料處理方法 4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53 第一節 第一回合德懷術問卷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 53 第二節 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 73 第三節 第三回合德懷術問卷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 92 第四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10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1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3 一、中文部份 123 二、外文部分 127 附 錄 129 附錄一 德懷術專家小組名單 131 附錄二 線上家教教師專業知能內涵指標建構第一回合調查問卷 133

    一、中文部份
    「教育部99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2010)。2010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906
    一零四資訊科技(2006,12月)。上班族聘請私人家教蔚為風潮。職場新貴報,331。2010年8月18日,取自http://www.104.com.tw/noble/noble_no331.htm
    丁存越(2009)。影響一對一教學的因素分析及對策。語文學刊,2009(3),141-143。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七版)。臺北:五南。
    吳政達(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模糊德菲術、模糊層級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估法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世忠(2000)。同步遠距教學教師發展需求之研究。載於中國視聽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新科技、新學習(頁21-40)。臺北:臺灣書店。
    李俊湖(2007)。教師專業成長。研習資訊,24(6),97-102。
    李詠吟、單文經(1997)。教學原理。臺北:遠流。
    李雅慧(2000)。成人的網路學習。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成人學習革命(頁229-254)。臺北:師大書苑。
    李濟慧(2001)。線上家教網:國中生數學學習社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岳修平、劉芳秀(2001)。網路輔助遠距教學互動活動設計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9(1),76-90。
    林志忠(2008)。個別化教學與評量。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林佩誼(2010)。線上同步教學一對一即時互動系統使用性之研究—以JoinNet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柯俊吉(2008)。臺北縣國小教師區分性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保嘉(2010)。國中學生參加校外補習對其學習態度之影響—以桃園縣龍潭鄉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家倩(1999)。網路教學特性與策略之探討。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812,1-11。
    張偉遠(2000)。對遠距教育中導修教師的作用和任務的探討-從遠程學習者的學習體驗談起。隔空教育叢論,12,161-169。
    張德銳(1993)。教師評鑑與教師專業成長。國教世紀,28(6),50-54。
    許正妹、張奕華(2005)。教學平台發展與設計之研究:以Blackboard和中山網路大學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1),177-206。
    許雅惠(2004)。國小專家教師專業知能發展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連士傑(2006)。線上學習教師訓練教學環境之設計。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陳保生(2007)。國小課後安親教師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初探。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勝文(2010)。研究數位學伴對學習成效之影響。淡江大學全球華商經營管理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曾志朗(2000,1月5日)。新世紀教育風貌-網路人、創意人、文明人。聯合報,15版。
    黃玉釵(2007)。關於家教屬性的初步探討。現代教育科學,1,46-47。
    黃政傑(1997)。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
    黃炳煌(1995)。教師專業素質之提昇。教改通訊,12,8-12。
    黃美羚(2005)。大專院校線上教師職能分析與教學專業發展需求評估。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楊國賜(1992)。提昇教師的專業知能與地位。現代教育,7(2),15-21。
    楊智強(2006)。透過線上家教對國中生數學解題能力及學習態度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研究所在職專班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葛蕙容(2004)。高級中學生命教育教師教學知能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趙美聲、陳姚真(譯)(1999)。Michael, G. M., & Greg, K. 著。遠距教育-系統觀。臺北:松崗。
    趙國亨(2008)。中學數學職前教師之數學信念與數學學習信念類型及其相互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炳輝、劉世雄(2004)。全球資訊網融入教學與其教學設計之應用--以鷹架理論發展教學設計EXPERT 模式為例。現代教育論壇,11,35-44。
    樊文芳(2006)。”家教熱”現象的社會學分析。雁北師範學院學報,22(6),5-7。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陳淑敏、蔡濱如(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12(4),129-168。
    蔡振昆(2001)。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之比較研究—從教學媒體、班級經營及教學評量來探討。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賴錦緣、吳正己(1999)。網際科技與師資培育。資訊與教育,73,48-59。
    檀傳寶(2005)。公權對私域的蔑視與僭越:對”有償家教”及其行政處理方式的若干思考。教師教育研究,17(1),78-80。
    謝仙進(2003)。「微軟Office專家認證」資訊課程內涵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鍾任琴(1995,11月)。影響實習教師教育專業信念之實習學校環境因素探討。載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舉辦之「八十四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501-528),屏東市。
    鍾玉敏(2006)。同步即時互動系統應用於家教輔導研究—以英語家教為例。國立清華大學資訊系統與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簡茂發、彭森明、李虎雄、毛連塭、吳清山、吳明清、林來發、黃長司(1998)。中小學教師基本素質之分析與評量。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委託研究專案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第二版)。臺北:五南。
    二、外文部分
    Barker, P. (2002). On Being an Online Tutor.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39(1), 3-13.
    Bennett, S., & Marsh, D. (2002). Are we expecting online tutors to run before they can walk?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39(1), 14-20.
    Bloom, B. S. (1984). The 2 sigma problem: the search for methods of group instruction as effective as one-to-one tutor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3, 4-16.
    Collison, G., Elbaum, B., Haavind, S., & Tinker, R. (2000). Facilitating Online Learn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moderators. Madison, Wis.: Atwood Publishing.
    Gagne, E. D., Yekovich, C.W., & Yekovich, F. R. (1992).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2nd ed.). New York: 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Hootstein, E. (2002). Wearing four pairs of shoes: The roles of E-Learning facilitators,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STD)’s online magazine, 20, 24.
    Kennedy, M., & Barnes, H. (1994). Implications of cognitive science for teacher education. In J. N. Mangieri, & C. C. Block, (Eds.), Creating powerful thinking in teachers and students diverse perspectives (pp. 196-212). Harcourt Brane College.
    MacArthur, D., Stasz, C., & Zmuidzinas, M. (1990). Tutoring techniques in algebra.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7(3), 197-244.
    Mayo, P., Donnelly, M. B., Nash, P. P., & Schwartz, R. W. (1993). Student Perceptions of Tutor Effectiveness in problem based surgery clerkship.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Medicine, 5(4), 227-233.
    Parkay, F. (1992). Becoming a teacher.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Salmon, G. (2004). E-moderating: The Key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line (2nd ed.). London: Taylor & Francis.
    Sandberg, J., Christoph, L. H., & Emans, B. S. (2001). Tutor training: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utor requirements and an evaluation of a training.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2(1), 69-90.
    Schein, E. H. (1978). Career Dynamics: Matching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al Needs, Addison-Wesley, Reading, Mass.
    Shulman, L. S.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Stanford University.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15(2), 4-14.
    Thach, E. C., & Murphy, K. L. (1995). Competencies for distance education professionals. ETRD, 43(1), 57-79.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1966, October). 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status of teach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pecial 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the Status of Teachers, Pari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