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祺惠 |
---|---|
論文名稱: |
青少年另類服飾穿著者之審美思考與實踐研究─以西門町青少年多重個案為例 Research on aesthetic thinking and effectuation of juveniles’ alternatively-wearing –taking juveniles in Shimending for examples |
指導教授: | 陳瓊花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3 |
中文關鍵詞: | 西門町 、青少年 、次文化 、另類服飾穿著 、藝術教育 、審美思考 、審美實踐 |
英文關鍵詞: | Shimending, juveniles, subculture, alternatively-wearing, art education, aesthetic thinking, aesthetic effectu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1 下載:9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西門町青少年另類穿著之動機、探討青少年另類穿著審美思考與實踐之歷程、分析影響西門町青少年另類穿著之環境脈絡。本研究的期程為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研究對象則是選定西門町的五位青少年二男三女,作為個案。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的多重個案法,並藉由訪談、觀察、文件分析等方式進行研究資料之蒐集。
綜合文獻探討與研究結果,本研究發現:
一、西門町青少年另類穿著之動機包含生理、心理、社會三個層面,他們藉由另類服飾來展示身體主權與服飾焦慮,構築服飾的幻想舞台,同時也是一種社會化的歷程。
二、個案的另類穿著是一漸變的過程,他們透過多元的方式產生服飾搭配的靈感,而其審美共同偏好為:多層次洋蔥型、整體感、有型,個案的分歧風格類型則為:趣味型、唯美病態、誇張,並且透過服飾社群網絡的交織,凝聚了更多的同好者。
三、個案不同的家庭環境、藝術教育經驗,以及大眾傳播媒體和西門町空間場域形成了影響西門町青少年另類穿著之環境脈絡。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青少年應尊重他人的穿著,而內在的充實也很重要,不要一味追求外在美,此外,還應省思外來文化的影響與本土文化的地位。
二、家長應了解其動機與背後意涵並尊重孩子審美觀。
三、藝術教育應建構學生的審美觀,並透過藝術教育實踐藝術生活化的理念。
This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motivation of the juveniles with alternatively-wearing in Shimending, to explore their thinking and wearing progression, and to analyze the external factors that effect their alternatively- wearing. The study started in September, 2005 and ended in June, 2006. Two boys and three girls in Shimending were chosen as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research.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were applied in this study.
To summarize the previous documents and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the following points were demonstrated:
1. The motivation of these juveniles who wore alternative clothes resulted from physical, physiological and social reasons. They wore alternative clothes to express their body authority, clothing anxiety, and to construct an illusional world. Meanwhile, their behaviors were a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
2. The process of their alternatively-wearing of these participants was evolutionary, and their inspirations of wearing collocation resulted from a variety ways. Their common aesthetic of clothing were multiple layers, coherent, and stylish while the diverse types of theirs were funny, sick, and exaggerative. People with the same wearing tastes gathered through internet communication.
3. Different familial background, art educational experience, media and the environment in Shimending were the extern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se juveniles’ alternatively-wearing.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suggestions in this study were listed as following:
1. The youth should respect the wearing styles of other people, and it is important for them to enrich their inner beauty instead of chasing skin-deep beauty. Besides, they should consider about the impact of foreign cultures, and the values of our local culture.
2. Par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 motivation and meanings of their children’s wearing, and respect their aesthetic sense.
3. Art education should be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build their own aesthetic, and make their life full of art.
中文部份
大台灣旅遊網(2003)。大台灣旅遊網哈日的天堂-西門町。2006年6月10日,取自大台灣旅遊網:http://1081.travel-web.com.tw/。
方永泉(2005)。從次文化研究到後次文化研究—談西方次文化的演變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中等教育,56(5),24-47。
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97-116。
王志弘、李根芳(譯)(2003)。Brooker, P編。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
史 英(1991)。他們為什麼會那樣—淺談青少年次文化。人本教育札記,21, 19-23。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83)。宗教禮俗法令彙編。台北: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申屠光(2002)。2006年1月13日,取自服飾文化與創意設計授課大綱網站:http://www.cc.nctu.edu.tw/~globe/courses/class91/AC1003695.htm。
伊彬、林演慶、張婉琪(2006)。流行文化圖像與台灣青少年的審美與偏好—互為因果的糾結。2006年5月20日,取自傳播研究簡訊:http://crn.nccu.edu.tw/researchMessage/WebApp/SpecialArticle.htm?IRID=732。
成樹海(2005)。2006年4月10日,取自Lost龐克趴踢網站:http://www.im-lost.com/alice/party/punkparty/lost_party2005_info.htm。
江秀琪(2004)。視覺文化教學概念融入國中藝術創作課程之實驗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員會、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5)。青少年政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西城工作室(2005)。西門歷史。2006年3月18日,取自西門町流行資訊網:http://www.shimen-walker.com。
吳垠慧(2005)。This woman was once a punk:龐克教母Vivienne Westwood。今藝術,156,85-87。
吳素倩(1987)。青少年次文化之研究:台北市青少年之價值觀類型之實證分析。輔仁學誌,19,291-332。
巫貞慧(2003)。青少年生活風格與流行服飾消費文化之相關研究。台北:實踐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亦園(1984)。當前青年次文化的觀察。中國論壇,205,9-15。
李宏偉(譯)(1997a)。Kaiser, S編。服裝社會心理學(一):象徵性外觀。台北:商鼎。
李宏偉(譯)(1997b)。Kaiser, S編。服裝社會心理學(六):各種情境中的象徵性外觀。台北:商鼎。
李宏偉(譯)(2004)。Davis, M編。服裝視覺設計元素。台北:商鼎。
李長青(譯)(1994)。Lurie, A編。解讀服裝。台北:商鼎。
李美蓉(2002)。美的激勵與體驗對教師的意義。美育,126,50-55。
杜佳玲(2002)。炫耀性消費行為之省思-以Y世代服飾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
沈叔儒(2003)。流行與服裝設計。台北:視傳文化。
周育竹(1998)。從觀護所到西門町-打探青少年次文化。破報復刊,14。
林乃文(2005)。以加法來做服裝設計。文化視窗,82,80-83。
林佩璇(2000)。行動研究和學校本位課程評鑑。台北:揚智。
林羿妏(2003)。尋找藏寶圖中的秘密:漫畫同人誌創作者學校內外藝術學習歷程關連性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穿衣達人(2005)。2006年5月15日,取自Walkwalk最強穿著搭配網站:http://www.walkwalk.com.tw。
高熏芳等(譯)(2001)。Maxwell, J編。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
張志彰(1992)。淺談青少年次文化。學生輔導通訊,20,4-11。
張俊傑(1993)。提昇大眾審美品味之研究。美育,35,1-15。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曉婷(2004)。西門町的年齡政治。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
張鐸嚴(1998)。Young 到最高點:青少年的次級文化。2006年5月20日,取自曠野專欄:http://bible.org.tw/Desert/980903/007.htm。
張鐸嚴(2000)。台北市青少年次文化之研究發現與分析。台北:文化局。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2003)。2006年1月20日,取自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
http://teach.eje.edu.tw/9CC/fields/2003/artHuman-source.php。
曹廷華、許自強(1997)。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課程大綱-美學與美育。2006年5月30日,取自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網站:http://www.jxtvu.com.cn/kczy05q/UploadFiles/2005121171248289.doc。
莊蕙菁(2003)。以視覺文化為核心之藝術教育課程研究—以廣告影像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許珮榕(2003)。衣著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效果之試探性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連育正(2000)。青少年消費型態與消費空間關係之研究-以西門町為例。桃園:中原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郭禎祥、趙惠玲(2002)。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在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頁325-366)。台北:桂冠。
陳木金(1998)。談美感教育與情意教育。北縣教育,22,24-28。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李綢(2005)。個案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陳奎憙(1996)。青少年次文化的社會學分析。台灣教育,546,2-7。
陳柏翰(2003)。城市失格-在西門町的介面。台北:淡江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秋秀(2002)。中小學生的穿著風格、美感經驗、創意生活經驗與其對教師外表知覺知之關係。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倩菱(2004)。青少年娛樂次文化與公共空間之對話-以西門町為例。台北:國立台北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朝平(2002)。視覺藝術教學研究。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下冊,(頁439-462)。台北:桂冠。
陳瓊花(1995)。藝術概論。台北:三民。
陳瓊花(1998)。兒童與青少年之審美推理。師大學報,43(2),1-19。
陳瓊花(2000)。兒童與青少年審美思考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45,46-65。
陳瓊花(2004a)。從畫與話,探討台灣兒童與青少年的性別概念。藝術教育研究,8,1-27。
陳瓊花(2004b)。兒童與青少年審美思考在生活實踐之研究-大頭貼文化的建構與解構。視覺藝術教育。台北:三民。
陳瓊花(2005)。視覺文化藝術教育之特質與「藝術與人文課程」內涵之建構。教育研究月刊,130,111-118。
陳懿欣(2000)。不可見的城市-探尋西門町的精神性。台北:淡江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喬昭華(2003)。服飾與生活。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彭寶瑩(1992)。一群「社會新貴」的掘起-談青少年的次文化。學生輔導通訊, 21,88-90。
無名小站(2006)。2006年5月1日,取自無名相簿:http://www.wretch.cc/album。
雅虎國際資訊(2006)。2006年4月10日,取自奇摩知識網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70111167。
馮朝霖(譯)(2001)。Kokemohr,R編。質性方法中的參照推論分析:傳記研究之案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12,25-48。
黃俊傑、吳素倩(1988)。都市青少年的價值觀。台北:巨流。
黃集偉(1993)。審美社會學。台北:五南。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鴻文(2000)。中學生次文化-反智主義乎。社會教育學刊,29,171-195。
甯應斌(2004)。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桃園: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傻呼嚕同盟(2005)。Cosplay同人志之秘密花園。台北:聯經。
楊秀芝(1988)。一般少年與非行少年休閒生活之比較-以西門町休閒活動為主的少年研究。台北:東吳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楊恩寰(1993)。審美心理學。台北:五南。
楊蕙菁(2005)。美力時代。商業週刊,903,66-72。
葉立誠(2006)。服飾美學。台北:商鼎(二版)。
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台北:風格者。漢寶德(2002)。自美感教育談青年的文化素養。國家政策論壇,2(4),65-69。
漢寶德(2004)。漢寶德談美。台北:聯經。
趙惠玲(2004)。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劉文潭(譯)(1989)。Tatarkiewicz, W編。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台北:聯經。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蕭新煌、劉維公(2001)。迎向美感社會的來臨-現代社會生活與美感。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遲恒昌(2001)。從殖民城市到「哈日之城」:台北西門町的消費地景。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隱藏的貓(2005)。復古思維。2006年4月20日,取自13號密室網站: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hidecat。
簡瑞榮(2002)。從精緻藝術到流行文化。人文藝術學報,1,413-434。
西文部份
Boughton, D. (2005). From fine art to visual culture: Assessment and the changing role of art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of Education through Art, 1(3), 211-223.
Brantley, V. (1999). Hip-hop clothing: The meaning of subcultural style.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Davis, F. (1985). Clothing as fashion as communication. In Michael R. Solomon. (Ed.), The Psychology of fashion (PP. 15-27). Lexington, MA: Lexington Books.
Duits, K. (2002). Retrived 2006/4/19,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Street Fashion: http://www.japanesestreets.com.
Eckman, J. (1992). Consumers' aesthetic evaluation of clothing: The effect of age, sex, and fashion involvement.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Eric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Gadson, III. (1997). The perceived influences that impact adolescent dress and identity: A qualitative study.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Hsu, J. (2004). National culture and clothing values: A cross-national study of Taiwan and United States consumers.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Morganosky, M. (1982). Clothing valuing: A study of the dollar value of aesthetics.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Muuss, R, E. (1982). Social cognition: David Elkind’s Theory of adolescent egocentrism. Adolescecne, 17(66), 249-265.
Swain, J. (2002). The right stuff: Fashioning an identity through clothing in a junior school. Gender and Education, 14(1), 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