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家麒 chen chia chi |
---|---|
論文名稱: |
清代六堆地區族群關係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溫振華
Wen, Chen-Hu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8 |
中文關鍵詞: | 六堆 、族群 、馬卡道族 、鳳山八社 、排灣族 、魯凱族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5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這篇研究是著眼於清代屏東平原上的六堆地區, 從康熙到光緒時代馬卡道族鳳山八社. 排灣族和魯凱族. 客家人. 閩南人的互動, 如械鬥. 通婚. 交易, 如何形成現在六堆客家地區的雛形, 及對平埔族和高山族有何影響.
清代所形成的六堆鄉鎮原本在荷蘭時代是平埔族(鳳山八社).傀儡番(排灣族和魯凱族)的領地.在漢人尚未到屏東平原之前是西拉雅支族馬卡道族和排灣族'魯凱族相互互通有無'打獵和耕作的場所.而荷蘭時代漢人人數不超過十萬並且是像民工性質來來去去,到鄭氏時期鄭成功所帶來的軍隊為數也不多,並沒有超過平埔族和高山族的總數,並且開拓區域主要在今天的台南附近,尚未擴及今天的六堆地區
一、中文資料
(一史料)1、方志
王瑛曾 (1964)《重修鳳山縣志》,文叢146種
周元文 (1960)《重修台灣府志》文叢66種
陳文達 (1961)《鳳山縣志》台北:台灣銀行,文叢49種
盧德嘉 (1960)《鳳山縣采訪冊》,文叢73種
藍鼎元《平台紀略》,附錄〈經理台灣疏〉,台灣文獻史料叢第七輯
鍾壬壽 (1973)《六堆客家鄉土誌》,常青出版社
郁永河 (1697)《裨海紀遊》
宋增璋 (1997)《台灣撫墾志上》台灣文獻委員會
伊能嘉矩 (2011)《台灣文化志上、中、下》台灣書屋《清高宗實錄選輯》(1964)
周璽 (1835)《彰化縣志》台北,台灣銀行,文叢156種
《社建通志,台灣府》(1960)台灣文獻叢刊第八十四種
《欽定平台紀略上、中、下》(1997)
《重修台灣府志》(2005)文建會
《明清台灣檔案彙編》(2007)
《台灣輿地彙鈔》,文叢第21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檔案、奏摺、碑文、契據
不著撰人 (1997)《臺案彙錄庚集下》
不著撰人 (1997)《臺案彙錄甲集》
不著撰人 (1997)《臺案彙錄乙集下》
不著撰人 (1997)《臺案彙錄庚乙集上》
不著撰人 (1997)《臺案彙錄癸集》
不著撰人 (1997)《臺案彙錄庚集上》
不著撰人 (1997)《臺案彙錄己集》
不著撰人 (1997)《臺案彙錄辛集》
不著撰人 (1997)《臺案彙錄丁集》
不著撰人 (1997)《臺案彙錄戊集》
不著撰人 (1997)《臺案彙錄丙集》
不著撰人 (1997)《臺案彙錄庚集下》
不著撰人 (1972)《雍正硃批摺選輯清奏疏選彙》文叢300種
不著撰人《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第一冊
不著撰人《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第二冊
不著撰人《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第六冊
不著撰人《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第八冊
不著撰人《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第九冊
3、文集、雜著
丁紹儀 (1996)《東瀛識略》
郁永河 (1959)《裨海紀遊》文叢44種
黃叔璥 (1999)《臺海使槎錄》文叢4種
簡烔仁《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屏東縣政府
劉益昌﹒潘英海主編 (1998)《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伊能嘉矩 (1992)《伊能嘉矩的台灣踏查日記》,台灣風物雜誌社
德瑪拉德﹒一貴 (2002)《排灣–拉瓦爾族部落貴族之探源》,稻香出版社
童春發 (2001)《台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
蔡光慧 (1998)《排灣原住民部落社會的建立與族群關係》
喬宗忞 (2001)《台灣原住民史–魯凱族史篇》
許勝發 (2006)《原住民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
謝國興 (1993)《官逼民反–清代台灣三大民變》,台北市:自立晚報
溫振華 (2001)《高雄縣平埔族史》,鳳山:高雄縣政府
松崎仁三郎 (1935)《嗚呼忠義亭》,盛文社
曹永和 (2011)《近世台灣鹿皮貿易考》,遠流
吳中杰、林欣慧 (1998)《屏東地區馬卡道語言與音樂研究》,屏東:屏東縣文化中心
(二)專書
亞榮隆﹒撒可努 (2004)《排灣族巴里的紅眼睛》台北:新自然主義
奧威尼﹒卡露斯 (2004)《魯凱族多情的巴嫩姑娘》台北:新自然主義
王世慶 著 (1997)《清代台灣社會經濟》台北:聯經出版社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台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高雄縣鄉土史料》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2003)《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台北:中央研究院
田富達 陳國強著 (2002)《高山族民俗》大陸﹕民族出版社
伊能嘉矩著 溫吉譯 (1999)《台灣番政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文睿監修 何培夫主編 (1996)《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存 屏東縣.台東縣篇》台北: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林欣慧 吳中杰著 (1999)《屏東地區馬卡道族語言與音樂》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林修澈 主編 (2001)《平埔族的分布與人口》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林清財著 (2000)《歌謠、聚落與族群—論台灣西拉雅族的歌謠》台北:東江圖書
洪英聖 編著 (2002)《畫說康熙台灣輿圖》台北巿:聯經出版社
洪英聖 編著 (2002)《畫說乾隆台灣輿圖》台北巿:聯經出版社
張文亮 著 (2006)《台灣不能沒有客家人》台北:文經社
張炎憲 主編 (1996)《歷史文化與台灣4》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
張勝彥著 (1985)《台灣史研究》華世出版社
莊吉發著 (1997)《清史論集(十一)》文史哲出版社
陳茂泰著 (1994) 《台灣原住民族族群與分布之研究》台北:內政部
童元昭.曾振名著 (1999)《噶瑪蘭西拉雅古文書》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出版
楊熙著 (1993)《清代台灣:政策與社會變遷》天工書局
鈴木質著 林川夫審訂 (1932)《台灣蕃人風俗誌》
鈴木質著 吳瑞琴編校 (1992)《台灣原住民風俗誌》台原出版社
鈴木質著 陳柔森譯 (1999)《台灣原住民風俗》
劉翠溶 伊懋可著 (1995)《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上》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劉還月著 (1996)《馬卡道族的分布與現況》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德瑪拉拉德—貴著 (2002)《排灣——拉瓦爾亞部落貴族之探源》台北:稻香出版社
潘繼道 著 (2001)《清代台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台北﹕稻香出版社
江桂珍 著 (2001)《大地子女——台灣原住民概述》台北﹕歷史博物館
蕭瓊瑞著 (1998)《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台灣原住民生活圖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簡炯仁 著 (2000)《高雄縣平埔誌》高雄 : 高雄縣文化局
簡炯仁 著 (1998)《高雄縣的開發與族群關係》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
顏愛靜 楊國柱 (2004)《原住民土地制度與經濟發展》台北:稻香出版社
德瑪拉拉德—貴著 (2002)《排灣——拉瓦爾亞部落貴族之探源》台北:稻香出版社
潘繼道 著 (2001)《清代台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台北﹕稻香出版社
江桂珍 著 (2001)《大地子女——台灣原住民概述》台北﹕歷史博物館
蕭瓊瑞著 (1998)《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台灣原住民生活圖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簡炯仁 著 (2000)《高雄縣平埔誌》高雄 : 高雄縣文化局
簡炯仁 著 (1998)《高雄縣的開發與族群關係》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
顏愛靜 楊國柱 (2004)《原住民土地制度與經濟發展》台北:稻香出版社
蔣斌著 (1980)〈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兼論人類學田野方法的特性〉台大考古所碩論
蔡幸芳著 (1978)〈曹瑾與曹公圳之研究〉成大歷史所碩論
蔡泰榮著(2002)〈曹公圳及相關水利設施對鳳山平原社伯會、經濟之影響〉台南師範碩論
蔡光慧著 (1998)〈排灣原住民部落社會的建立與族群關係1630-1894〉台師大歷史所碩論
蔡淵絜著 (1970)〈清代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師大歷史所碩論
(四)期刊論文
宇驥 (1970)〈從生產形態與聚落景觀看台灣史上的平埔族〉《台灣文獻》21(1)
吳中杰 (1997)〈屏東地區馬卡道族語言〉《台灣語言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
吳東南 (1995.10)〈高屏先民信仰之口述紀錄〉《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
吳進喜 (1995)〈高雄地區的平埔族及其聚落〉《史聯雜誌》第24期
李汝和 (1970)〈清代駐台班兵防戍考〉《台灣文獻》21(3)
李汝和 (1970)〈清代駐台班兵制度與屯田募兵之議〉《台灣文獻》21(1)
孟祥瀚 (1991)〈清代台灣東部之拓墾與發展〉《興大歷史學報創刊號》
林清財 (1998)〈西拉雅族歌謠分布與族群遷徙〉《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
施添福 (1991)〈紅線與藍線清乾隆中葉台灣番界圖〉《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9期
洪敏麟 (1971)〈綜觀台灣山地社會結構與文化演變之軌跡〉《台灣文獻》22(3)
張妙娟 (2000)〈清代鳳山縣的水利設施與土地開墾關係-一項計量上的考察〉《台灣人文》第4號
張菼 (1970)〈清代初期治台政策的檢討〉《台灣文獻》21(1)
莊勝全 (2003)〈清代屏東新園地區發展初探-以鯉魚山功能的轉換為例〉《台灣人文》第8號
連文希〈客家之南遷東移及其人口的流佈-兼論述其開拓奮鬥精神〉《台灣文獻》
陳其南 (1980)〈清代台灣漢人移民社會的歷史與政治背景〉《食貨》10(7)
黃秀政 (1991)〈清代台灣分類械鬥事件之檢討〉《台灣文獻》27(4)
黃富三 (1911)〈清代台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上〉《台灣文獻》22(3)
許木柱 (1992.9)〈台灣與東南亞土著文化血緣關係之研究〉《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4)
楊森富 (1994.8)〈平埔族地名解讀及趣談-以西台灣大肚溪以南平埔族地名為主〉《文化雙月刊》(八月號)
楊鴻謙.顏愛靜 (2003)〈清代台灣西拉雅族番社地權制度之變遷〉《台灣土地研究》6(1)
蔡光慧 (2004)〈清朝帝國殖民統治與排灣原住民之命運〉《台東文獻》(11)
鄭喜夫 (1991)〈清代台灣「番屯」考上〉《台灣文獻》27(2)
鄭喜夫 (1991)〈清代台灣「番屯」考下〉《台灣文獻》27(3)
蕭美妮 (1997)〈台灣高山族之研究〉《台南師專學刊》第一期
戴炎輝 (1975)〈清代台灣番社的組織及運用〉《台灣文獻》26(4)
韓西庵 (1947)〈台灣山地人民之經濟生活〉《台灣銀行季刊》4(2)
簡炯仁 (1991)〈南台灣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台灣文獻》47(3)
簡炯仁 (1991)〈屏東平原開發與族群關係之再議上〉《台灣風物》53(1)
簡炯仁 (1991)〈屏東平原開發與族群關係之再議下〉《台灣風物》53(2)
簡炯仁 (2003)〈由〈噶瑪蘭.西拉雅古文書〉所收錄有關茄藤社的古契字試論「鳳山八社」的社址及其勢力範圍〉《台灣文獻》53(1)
簡炯仁 (1991)〈由屏東縣里港「雙慈宮」珍藏的兩塊石碑論里港的開發〉《台灣風物》
簡炯仁 (1991)〈大武壟芒仔芒社與高雄縣六龜鄉荖濃溪流域的拓墾〉《台灣風物》52(1)
簡炯仁 (1979)〈「鳳山八社」與屏東平原稻作農耕之發展〉《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大型研討會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