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俊豪 |
---|---|
論文名稱: |
「形」、「塑」真實寫實繪畫技巧在複合媒材創作上的應用與表現 |
指導教授: | 陳淑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3 |
中文關鍵詞: | 巴比松畫派 、新古典主義 、新寫實主義 、印象派 、寫實主義 、浪漫主義 、超寫實主義 、象徵主義 、水彩畫 、蛋彩 、雕塑 、嵌畫 、壁畫 、油畫 |
英文關鍵詞: | Barbizon School, Neoclassicism, New Realism, Impressionism, Realism, Romanticism, Super Realism, Symbolism, Watercolour, Tempera, Sculpture, Mosaic, Mural, Oil Paint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98 下載:8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人類漫長的歲月裡,繪畫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不管是影像記錄或是事物的記載,繪畫它皆能詳實地刻畫出一幕又一幕「真實」的影像,文中筆者試圖從美術史的角度中去論述寫實繪畫的發展,藉由古典技法與材質的探索去剖析寫實繪畫中漫長的歷程變化,重新在我們已知的範籌中學習古典繪畫的表現方法及應用在現代複合媒材創作中的可能性。
在東西方思維的探討下,文中重新了解東西方彼此之間的表現方向與思維模式,並觀察繪畫呈現方式的差異性,企圖再次建構自我創作觀點及在美學基礎上的表現方式,以提供創作時的基本依據。然在面對不斷改變的社會環境中,了解繪畫形式的改變與發展,探討「形式」與立體空間中的對映關係及雕塑繪畫的可能性,進一步創作出個人的表現張力,也正是筆者研究中十分關注的對象。而這些便是本次創作研究中主要的方向。
面對諸多形式藝術的表現方式裡,筆者試圖創作寫實繪畫的新視覺感受,當重新思考繪畫能否產生新發展時,嘗試與社會脈動相關連的表現形式結合,在媒材與單純寫實對像物上對立與衝突所產生的畫面碰撞張力下,表達出虛實思維、造形及色彩的力量,在形式創作上揉合了東西方思想的優缺點與表現方式,再次整理及創造出屬於自己與這時代的相連接的寫實繪畫。
(一)中文書籍部份
1. 王勝:《西方傳統油畫三大技法》,台北市:歷史博物館,1990年。
2. 王受之:《世界現代美術發展Art Now》,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1年。
3. 吳澤義:《文藝復興繪畫》,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1998年。
4. 杜仙洲主編:《中國建築修繕技術》,台北市;明文書局,1984年。
5. 阮長江編繪:《中國歷代家具圖錄大全》,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6年。
6. 俞崑編:《中國畫論類編》,台北市,華正書局,1984年。
7. 侯宜人:《自然、空間、雕塑》,台北市,亞太圖書,1994年。
8. 高政一註譯:《唐宋名家詩詞欣賞》,台北市,雷鼓出版社,1987年。
9. 陳淑華:《油畫材料學》,台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10. 陳景容:《油畫的材料研究及應用》,台北市:天同出版社,1973年。
11. 陳英德:《巴黎的現代藝術》,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0年。
12. 陳鐵石、黎佐治:《傢具製作大全》,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88年。
13. 陸蓉之:《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1990年。
14. 陳啟仁、張玟韶:《認識木建築》,台北縣,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15. 陳英德:《在巴黎看新寫實畫》,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1984年。
16. 葛路:《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史》,台北市,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0年。
17. 熊秉明:《關於羅丹-日記擇抄》,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18.劉振源:《雅諾婆藝術》,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1999年。
19. 劉振源:《拉飛爾前派》,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2000年再版。
20. 劉振源:《笛哥藝術》,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1999年。
21. 劉昌宏:《西方美學導論》,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
22. 劉孔喜:《坦培拉繪畫技法》,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02年。
23. 潘公凱:《限制與拓展,關於現代中國畫的思考》,台北市,中華文物學書,1997年。
24. 戴峰照:《西洋美術家的摹仿作品研究》,台北市;大陸書店,1977年。
25. 饒宗頤:《畫 ,國畫史論集》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年。
26. 龔賢等:《山水畫論》,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印行,1975年。
(二)譯文書部份:
1.Clement Greenberg,張心龍譯,《藝術與文化》,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年。
2. Carl G,Jung,黎惟東譯,《人類及其象徵MAN AND HIS SYMBOL》,台北市,好時年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
3. 大衛‧韋斯,王鴻仁譯《羅丹傳》,台北市,萬象出版社,1993年。
4. E.H. Gombrich,雨云譯,《藝術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
5. F.W. Nietzsche,周國平譯,《尼采美學文選》,台北市;萬象出版社,1993年。6.Herbert React,李長俊譯,《現代繪畫史》,台北市,大陸書局,1990年。
7. Jeanne Sregel,林淑琴譯,《六、七○年代藝術對話》,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6年。
8. Jeanne Siegel,王元貞譯,《八○年代早期藝術對話》,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6年。
9. Kahlil Gibran,許慧真譯,《紀伯倫詩選集》,台北市,宇楨出版社,1989年。
10. Lefteric C.,朱文秋譯,《木材》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
11. Maraus Lodwick,陳美智譯,《The gallery companion understanding western art,解讀經典繪畫》,台北縣永和市,視傳文化,2003年。
12. 羅丹口述,葛賽爾,傅雷譯,《羅丹藝術論》,台中市,好讀出版社,2003年。
13. Sarane Alexandriam,李長俊譯,《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台北市,大陸書局,1982年。
14. 蘇立文著”中國藝術史” 台北市, 南天書局 ,民74。
15. W. Tatarkiewicz,劉文澤譯,《西洋古代美學Historia Estetyki》,台北市,聯經出版事 業公司,1886-1980撰,1981年中譯版。
16. 康丁斯基,吳瑪利譯,《點線面》,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85年。
17馮作民譯,《中國美術史》,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1993年。
18. 嘉門安雄編,呂清夫譯,《西洋美術史》,台北市,大陸書局,1992年。
19.羅夢彬譯:《木工與家具製造上、下》,台北縣,財團法人徐氏基金會,1989年。
20. 高階秀爾,潘襎;《法國繪畫史Histoire de la peinture française,》,台北市,藝術1998年。
21. 何政廣主編,張光琪等選文,《現代主義雕塑大師”羅丹”》,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