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溫于璇 Wen, Yu-Hsuan |
---|---|
論文名稱: |
白海豚認股者的聲音-民眾參與環境行動的看法 Listening to them:A Study of Participant Perception of the “National Trust for Conservation of the Taiwanese White Dolphins’ Habitat” Action |
指導教授: |
王順美
Wang, Shun-M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3 |
中文關鍵詞: | 環境信託 、環境運動 、環境價值觀 |
英文關鍵詞: | Environmental Trust, Public Participation, Environmental valu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7 下載: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欲瞭解參與「全民來認股 守護白海豚」行動之認股者基本資料,並分析認股者在參與環境行動的看法。研究方法以內容分析法,針對網路認股的留言資料進行內容分析,試圖瞭解認股者加入行動時的觀點。首先探討並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及徵詢專家意見,以建立本研究主題分析類目,再根據類目對認股人的留言內容進行量化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參與網路認股的民眾中,女性比男性高出近19%。
二、民眾參與行動高峰為2010年3月至7月間,近八成群眾在此時間參與;而宣布國光石化不在彰化設廠後,還有超過2.5%(1,225人)的認股人參與,顯示部分認股人對於反國光有其他期待。
三、認股者得知認股行動消息來源前三為民間團體、親朋好友、各網站宣傳。
四、認股人平均購地願付金額為52.2股(6,212元),將認股數分組,有74.8%認股人之認股數為1至10股(119元至1,190元)比例最高。
五、本研究針對認股人對行動看法分四類主題:「行動保護環境」、「反對開發的理由」、「支持認股行動」、「行政聯繫」。整體留言提及次數最多的是對於「支持認股行動」中對整體活動或不特定對象打氣鼓勵的話;其次為「行動保護環境」中物種保存相關概念、第三為「行動保護環境」中保護家為由。
六、不同性別的認股人留言差異狀況,關注環保的政治面向男性比女性多,而關注物種保存議題及整體行動則為女性比男性多的情況。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分別對政府、環境團體及後續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In 2010, in response to proposed plans for a Kuo-Kuang Petrochemical plant which encroaches on the habitat of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Taiwan White Dolphin, local environmental groups launched an online public offering of virtual shares with the intention to establish a national trust fund to protect this important habitat. The general public was encouraged to sign up for the shares and indicate the number of shares they are willing to pay for should the trust fund be established in the near fu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analyze participant demographics and discuss their perceptions of this environmental action.
The method of this research was content analysis based on information gathered during the online public offering as well as contents of messages posted by participants. Firstly, both foreign and local literature was reviewed and experts were consulted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themes to be analyzed. Messages left by participants were then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these themes and quantified.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Among the participants, females outnumbered males by 19%.
2. Nearly eighty percent of all participants joined the online environmental action from March to July in 2010, upon announcement that the Kuo-Kuang Petrochemical Project will not proceed, a further 1,225 individuals, amounting to 2.5% of the total participants, joined the action.
3. Participants were first introduced to the action through the following sources(the top three sources)– 1)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2)family and friends and, 3)online publicity.
4. Among participants who indicated interest in the shares, willingness to pay amounted to an average of NTD 6,212, equivalent to 52.2 shares. The majority of participants (74.8%) were willing to pay between NTD 119 to NTD 1,190, equivalent to 1-10 shares.
5. Contents of participant messages was divided among nine main categories, of which most messages fell under four categories, namely 1)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2) to oppose the development project, 3) to support the environmental trust public offering campaign, and 4) administrative enquiries. Under the nine main categories, responses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21 subcategories. Of these, the top three categories were 1) words of encouragement for this movement, 2)calls to save the species and 3) calls to save our homeland.
6. With regards to gender, males are more inclined to indicate their displeasure with the government for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project and recommend more environmental trust movements. Females are more inclined to express desire to save the species; express their willingness to assist in the action and recommends more publicit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ome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as a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內政統計通報。內政統計通報100年第2週(99年底人口結構分析)。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week10002.doc,最後瀏覽日期2015/5/12。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出版社。
王甫昌(2006)。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主編。台北 : 巨流出版。
王俊秀(1994)。環境社會學的出發。台北市:桂冠圖書。
王俊秀(1999)。全球變遷與變遷全球。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王俊秀(2001)。環境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王俊秀(2007)。凝聚社會力的國民信託。取自:http://e-info.org.tw/node/24281,最後瀏覽日期2013/11/10。
王俊秀(2012)。人民財團與信託社會。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王從恕(2001)。生命中心倫理學說概要。科學教育月刊。204:14-20。
王從恕(2001)。西方環境倫理概要。科教育月刊,241,26-34。
王智弘(2007)。生態中心論及道家之環境教育思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王瑞香譯(1996)。環境倫理學-對自然界的義務與自然界的價值(原作者H. Rolston, III)。台北:國立編譯館。
方偉達、趙淑德(2007)。溼地公益信託及補償銀行機制之建立。土地問題研究季刊,6(4),2-12。
丘昌泰(2002)。從鄰避情結到迎臂效應:台灣環保抗爭的問題與出路,政治科學論叢,17,33-56。
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台塑石化六輕簡介。取自:http://www.fpcc.com.tw/six/six_2.asp,最後瀏覽日期2013/11/10。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全民來認股 守護白海豚」行動認股網頁。取自:http://www.e-info.org.tw/zh-hant/env-trust/action/19,最後瀏覽日期2015/6/20。
白舜羽、劉粹倫(譯)(2011)。有毒污泥愛你好:揭開黑心公關的祕密檔案(原作者:John Stauber、Sheldon Rampt)。台北市:紅桌文化。
地球公民基金會。後勁反五輕網頁。取自:http://www.cet-taiwan.org/houjing,最後瀏覽日期2013/11/10。
江慧儀(2004)。台灣民間環保團體的環境教育現況與社會實踐-一個批判的環境教育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完工之重大建設。取自:http://cpc.pcc.gov.tw/files/15-1006-277,c102-1.php,最後瀏覽日期2013/11/10。
行政院主計處。9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總報告提要分析。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31969&ctNode=3272&mp=1,最後瀏覽日期2015/5/12。
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市:群學。
何明修(2009)。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編。台北:巨流出版社。
何思瑩(2013)。公民不冷血:新世紀台灣公民行動事件簿,管中祥/主編。台北:紅桌文化。
何國興(2011)。公益性利益團體影響策略之研究-以國光石化開發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吳宜蓁、謝漢欽(2011)。談環境信託對環境與公共利益的保護。林業研究專訊,18(4),67-71。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出版社。
呂理德、葉穎菡、許哲彥、林彥均、蔡純宜、蔡佩芸、宋冠嫻(2011)。中華民國重大環境事件彙編。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李明穎(2010)。網路社會運動潛水者的公民參與態度意向及行動之初探:以「野草莓運動」為例。2010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李峙曄(2013)。我國環境公益信託制度及其運作障礙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李秋靜(1997)。以國民環境信託進行自然保育之制度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汪靜明(2003)。環境教育的生態理念與內涵。環境教育學刊,2,9-46。
周婷(譯)(2001)。烏合之眾:為什麼「我們」會變得瘋狂、盲目、衝動?讓你看透群眾心理的第一書 (原作者:Gustave Le Bon)。台北:臉譜
周儒(1997)。推廣環境教育時的另一種選擇~電腦網路。中華民國環境教育與資訊網路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教育部。
孟繁蓉、王鴻濬(2010)。我國生態保育公益信託制度概論。林業研究專訊,17(1),34-39。
林沂瑩(2011)。大專校院圖書館社群網站經營分析—以Facebook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益仁(2001)。環境哲學與社會實踐。當代,165,26-39。
林鶴玲、鄭陸霖(2001)。台灣社運網路經驗:一個探索性的分析。台灣社會學刊,25,111-156。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法(二) 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修訂版。台北市:雙葉書廊。
施信民(2006)。台灣環保運動史料彙編。國史館,台北市。
看守台灣(2006)。環境影響評估問答集。看守台灣,8(2)。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2014)。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原作者:Ranjit Kumar)。台北:學富文化。
孫秀如、許惠婷、耿璐、單德榕、溫于璇(2015)。環境信託─許大第一個永恆的許諾。台北: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孫秀如、溫于璇(2011)。濁水溪口海埔地公益信託推動一年記。取自:http://e-info.org.tw/node/64443,最後瀏覽日期2015/7/16。
徐正光、宋文里(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徐傳來(2012)。彰化大城溼地交付環境信託之環境價值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馬綺韓、王維菁、陳釗偉(2012)。社會運動網路運用之困境:以台灣環境運動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12年年會論文。
張佳怡(2013)。以社會行銷理論探討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型動的策略運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市: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張茂桂(1994)。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台灣社會運動的理論志向。香港社會科學學報(香港),1994年秋季,34。
張淇惠(2011)。探討昆蟲營隊教學人員對昆蟲之價值觀與教學行為意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傳佳(2013)。獨立/主流媒體的環境報導─以國光石化開發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許美瑞(2003)。環境價值的概念分析。環境教育研究,1(1),51-81。
陳平軒(2011)。從網路到街頭反國光石化的動員經驗、成效與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5,437-450。
陳杏瑄(2011)。台灣中華白海豚保育制度化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慈美等(編譯)(2008)。環境倫理學入門(原作者:J. Baird Callicott、Holmes Rolston, III)。台北市:生態關懷者協會。
陳慧君、許良榮(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對科學家的評價之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7,311-330。
單德榕、陳瑞賓(2008)。應用環境信託於棲地保育之可行性探討-以台東成功信託地為例。低碳時代的環境倫理與環境法研討會,台南市社區大學。
彭國棟(1999)。淺談環境正義。自然保育季刊,28,6-13。
曾靜瑩(2000)。國民小學低中年級社會科新課程教科書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院,台東市。
湯志傑、魯貴顯譯(2001)。生態溝通,原著Luhmann, N.(1990),台北﹕桂冠。
黃台珠(2014)。2012年台灣公民科學素養概況。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公民素養推動研究中心。
黃俊儒、簡妙如(2006)。科學新聞文本的論述層次及結構分布:構思另個科學傳播的起點。新聞學研究,86,135–170。
黃朝恩(1995)。環境議題分析與教學。環境教育季刊,27,20-33
黃維明(譯)(2008)。看不見的力量:世界最大的運動正在發生,為什麼沒人看見?(原作者:Paul Hawken)。新北市:野人文化。
楊孝濚(198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
楊冠政(1996)。人類環境倫理信念的演進。環境教育季刊,28,7-20。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台北市:明文
楊冠政(1999)。永續發展的倫理。環境教育季刊,37,82-86。
楊冠政(2011)。環境倫理學概論。新北市:大開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楊國樞(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楊賢智等(2001)。環境管理學。台北:科技圖書。
歐用生(1997)。教育研究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台北:師大書苑。
蔡家陽(2012)。環境信託做為環境運動策略之運用。「中部環境公益信託研習營」專題座談會講義資料,31-33。
蔡嘉陽(2012)。反國光石化的社會實踐談環境保護公民。傳播研究與實踐,2(1),1-8。
鄭國威(2011)。社會媒體與網路動員(2009-2011)。台灣社會研究,85,451-482。
蕭文杰、堀込憲二(2011)。由文化創意和公益信託的角度思考永續規劃的理念-以「迎新北投火車站回家」與「守護白海豚」活動為例。設計學研究,特刊,257-276。
蕭新煌(2002)。台灣社會文化的典範轉移。台北縣:立緒文化。
蕭新煌、朱雲鵬、蔣本基、劉小如、紀俊傑、林俊全(2003)永續台灣2011。台北:天下文化。
薛絢(譯)(1998)。生命的價值: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社會關係(原作者Kellert, Stephen R.)。台北:正中。
謝志誠、何明修(2011)。八輕遊台灣:國光石化的故事。新北市:左岸。
鍾國南(2012)。自環境管理(EM)與環境治理(IAD、PAM)至NEM—以國光石化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蘇志宗(2011)。反國光石化運動的文化創意模式。藝術與文化論衡,2,1-16。
蘋果日報(2010)。吳揆:白海豚會轉彎避開。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00708/32644808/,最後瀏覽日期2015/6/10。
Foley, G. (1999). Learning in social action: A contribution to understanding informal education. London, UK: Zed Books.
Hannigan, J. A. (1995).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
Krippendorff, K. (1980).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Newbury Park, CA: Sage.
Nash, F. Roderick. (1989). The rights of nature: a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Madison, Wi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pp. 5.
Newman, M. (2000).Learning, education and social action. In Foley, G. (Ed.),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Sydney, Australia: Allen & Unwin.
Norton, B. G. (1998).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Weak Anthropocentrism, inRichard G. Botzler and Susan J. Armstrong (eds.), EnvironmentalEthics: 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2nd ed., McGraw-Hill,pp.313-315.
Pilisuk, M., McAllister, J., & Rothman, J. (1996).Coming together for action: The challenge of contemporary grassroots community organizing.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2(1): 23-37.
Sauvé, Lucie (1996).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Further Appraisal. Canad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 7-34.
Scott, D. & Willits, F. K. Z . (1994) . Environmental attitudesand behavior: a Pennsylvania survey. Environment& Behavior,26(2): 239-260
Stern P C, Dietz T, Abel T, et al. (1999). Avalue-belief-norm theory of support for socialmovement: the case of support for social movement: the case ofenvironmentalism (J). Research in Human Ecology, 6(2): 81-97.
辰濃和男(2010)。よみがえれ知床 100平方メートル運動の夢。日本:朝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