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若筠 Chang, Jo-yun |
---|---|
論文名稱: |
以藝術介入觀點探討地方藝術節之體驗設計與創作 Explore the experience design and creation of local art festiv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intervention |
指導教授: |
鄧建國
Teng, Chien-Kuo |
口試委員: |
梁桂嘉
Liang, Kuei-Chia 曾鈺涓 Tseng, Yu-Chuan 鄧建國 Teng, Chien-Kuo |
口試日期: | 2023/07/11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8 |
中文關鍵詞: | 地方藝術節 、體驗設計 、藝術介入 |
英文關鍵詞: | local art festivals, Experience design, Art intervention in public space |
研究方法: | 深度訪談法 、 內容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41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5 下載:1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藝術是一種非常多元和豐富的表達方式,人們透過藝術可以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各種價值和意義。當藝術進入公共場域,不再僅限於美術館的白盒子中,就可以讓更多人接觸、欣賞和感受藝術的美好。近年來,台灣各地的地方藝術節蓬勃發展,成為一股潮流,觀眾可以在其中體驗到不同於以往的地方印象,並更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特色,也為觀眾帶來了有別於美術館的藝術體驗和魅力,成為一種多元體驗地方文化的新方式和角度。簡言之,地方藝術節讓外地及在地人都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去體驗、感受和了解地方的文化和生活故事。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地方藝術節透過公共藝術作品在地方展示與藝術介入的手法,如何重新詮釋地方的文化故事,並探究其中所產生的體驗價值及體驗手法,使觀者了解地方的特色和價值,利用文獻收集及案例探究與專家訪談後互相整合,認為地方藝術節中的公共藝術具有知識性、參與性和趣味性體驗元素,能夠產生觀光、影響印象和留下記憶等效應;其次利用案例探究轉化設計手法得出「觀察物」、「萃取符號」、「轉換認知」和「賦予故事」四個階段的創作手法,並選擇基隆為場域以地方觀察與藝術介入的觀點論述創作方向設計出<他們的生活方式>、<文化的脈動>、<漁市的奇異世界>的三組創作,期望透過觀賞者的參與,探討觀賞者如何能更認識地方文化、獲取驚喜感及促成觀賞者交流及思考等體驗感受,並針對作品的創作模式與手法提出討論與建議。
Art is a very diverse form of expression, through which people can feel its various values and meanings. When art enters the public space and is no longer limited to the white box of the museum, more people can touch, appreciate and feel art. In recent years, local art festivals across Taiwan have flourished, where audiences can experience a different local impression and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t has become a new way and angle of multi-experience local cul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how local art festivals can reinterpret local cultural stories through the display and intervention of public art works, and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value and experience methods, so that viewers can underst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using literature collection, case studies and expert interviews to integrate each other, it is believed that public art in local art festivals has elements of knowledge, participation and fun experience, and can produce effects such as sightseeing, impressions and memories; secondly, use Case Study Transformation of Design Techniques The four-stage creation techniques of "observation", "extraction of symbols", "transformation of cognition" and "endowing stories" were obtained, and Keelung was chosen as the venue to discuss the direction of cre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observation and artistic intervention The creations of <Their Lifestyle>, <Cultural Pulse>, and <The Strange World of the Fishing Market> are designed, hoping to explore how the viewer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local culture, obtain a sense of surprise and promote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viewers through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viewers.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and put forward discussion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creation mode and technique of the works.
英文文獻:
Brown, S. J. W., & Trimboli, D. (2011). The real'worth'of festivals: challenges for measuring socio-cultural impact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Arts and Cultural Management, 8(1).
Crang, M. (1998). Cultural geography. UK, Routledge.
Cresswell, T. (2009). Plac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 8, 169-177.
David Seamon(1979). A Geography Of Lifeworld—Movement, Rest And Encounter.by Billing & Sons Ltd, Guildfor, London and Worcester
Fowle, K. (2007). Who cares?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he curator today. Cautionary tales: Critical curating, 10-19.
Gertner, D., & Kotler, P. (2004). How can a place correct a negative image?. Place branding, 1, 50-57.
Hall, T., and I. Robertson. (2001),Public Art and Urban Regeneration: Advocacy, Claims and Critical Debates, Landscape Research 26 (1):5–26.
Harrison, S. and Dourish, P. (1996) Re-Place-ing Space: The Roles of Place and Space in Collaborative Systems Learning from Space and Place. In Proceedings of the 1996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 67-76
Harvey, D. (1996). 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UK, Blackwell
Hassenzahl, M. (2013). User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design. The encyclopedia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 1-14
Iterations: Design Research and Practice Review, 1(5), 22-27.
John A. Agnew (1987) . Place and Politics: The Geographical Mediation of State an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Mair, J. & Whitford, M. (2013). An exploration of events research: event topics, themes and emerging tren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ent and Festival Management.
McLellan, H. (2000). Experience design.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3(1), 59-69.
O'Dell, T., & Billing, P. (Eds.). (2005). Experiencescapes: Tourism, culture and economy.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Press DK.
Peng, J., Strijker, D., & Wu, Q. (2020). Place identity: how far have we come in exploring its meaning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294.
Persohn, L. (2021). Curation as methodology. Qualitative Research, 21(1), 20-41.
Peterson, G. (1988). Local symbols and place identity: Tucson and Albuquerque.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5(4), 451-461.
Proshansky, H. M. (1978). The city and self-identit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0(2), 147-169.
Pullman, M. E., & Gross, M. A. (2004). Ability of experience design elements to elicit emotions and loyalty behaviors. Decision sciences, 35(3), 551-578.
Purushothaman, V. (2017). Designing culture, policies and festivals: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Singapore Arts Festival, 1959 to 2012. PhD diss.,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Quinn, B. (2010). Arts festivals, urban tourism and cultural policy. Journal of Policy research in tourism, Leisure & Events, 2(3), 264-279.
Relph, E. (1997). Sense of place. Ten geographic idea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5-226
Rose CL, Williams SL, Hawks CA (2006) Museum Studies: Perspectives and Innovations. Washington, DC: Societ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Natural History Collections.
Schulte-Römer, N. (2013). Fair framings: arts and culture festivals as sites for technical innovation. Mind & Society, 12, 151-165.
期刊/研討會論文:
王志弘(2005)。地方意象,地域意義與再現體制:1990 年代以降的文山地區。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8),135-188
王柏青(2015)。紐約公共藝術之推動及其對都市發展之效益。美學與視覺藝術學刊,7期,p65-67。
史作檉(1992)。探討藝術本質的一些必要線索。鵝湖月刊,202期,頁11–18。
呂佩怡(2011)。「新類型公共藝術」的轉譯與在地變異。藝術觀點,47期,P76-86。
巫義堅(2001)。論當代藝術中的“藝術介入”課題─繁衍中的都會場域片斷。美育,121期,頁18-28
李亞傑、何明泉 (2008)。文化設計之意象傳達研究。設計研究,(8),78-86.
阮向慈、鮑慧文 (2018)。體驗行銷,心流體驗對展覽之效益之關係探究-以文創展覽為例. 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6,140-152
林嘉男、許毅璿 (2007)。人與環境關係之論述:釐清「地方感」、「地方依附」. 與「社區依附」在環境研究上的角色。環境教育研究,5(1),41-71
凃函君、蘇淑娟 (2012)。世代的空間尺度認同之研究。人口學刊,44期,P125 – 169
殷寶寧(2021)。藝術介入空間、文化政策與美術館文化公共領域形構-臺北當代藝術館社區藝術實踐個案,博物館學季刊, 4期,頁5 – 30
康旻杰(2017)。地景敘事的詮釋與建構:臺北社子島文化地景的實驗性敘事操作。地理學報,(86),49-69
張晴文(2020)。「藝術介入」的意涵與在地脈絡。清華藝術學報,2期,P37 – 62。
梁冬平、秦璞、徐杰舜 (2009)。夜市的文化與空間-南寧市中山路夜市的研究。中國飲食文化,5(1),105-139
莊育鯉(2019)。地域特色產業形象再造-以基隆和平島平寮里石花凍包裝設計為例. 海洋文化學刊,(27), 211-236
陳韋辰(2012)。臺灣小吃的地方感製造:以台中太陽餅為主的討論。《2012 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
陳璽敬、陳俊良、林志隆 (2014)。策展理念傳達效果探討─以 [原來臺灣] 展覽為例。設計學報,19(3)。
黃淑貞(2006)。以石傳情~談廟宇石雕意象及其美感。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董維琇(2009)。藝術進駐計畫-當代藝術家的美學漫遊。美學藝術學,(4),181-194
董維琇(2013)。藝術介入社群:社會參與式的美學與藝術實踐。藝術研究學報,6(2),P27-38。
董維琇(2022)。臺灣環境美學復興:社會參與式藝術實踐與地方藝術祭的啟示。藝術評論,(43),219-254
廖世璋(2016)。後博物館概念的都市藝術策展-以基隆黃色小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30(4),73-97。
鄧建國、張若筠 (2022)。以藝術介入空間的觀點探討策展的體驗方式。2022 台灣感性學會暨台灣數位媒體設計學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P637-645。
專書:
Catherine Grout(2001)。藝術介入空間 : 都會裡的藝術創作 (姚孟吟譯)。臺北市 : 遠流
Erik Bar、Stan Boshouwers(2022)。體驗設計:打造觸動情感、深植價值的沉浸式空間之旅(李雅玲譯),臺北市,馬可孛羅文化
Mihaly Csikszentmihalyi(2017)。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中信出版社
Polly McKenna-Cress、Janet A. Kamien(2019)。創造展覽:如何團隊合作、體貼設計打造一檔創新體驗的展覽(金振寧譯)。臺北市,阿橋社文化
Suzanne Lacy(1995)。Mapping the Terrain:New Genre Public Art(量繪形貌)(吳瑪悧等譯)。臺北市,遠流
Tim Cresswell(2004)。地方:記憶、想像與認(王志弘, 徐苔玲譯)。臺北市,群學
文化局(2018)。2018年文化政策白皮書,臺北:文化局。
王羿文(2019)。藝術節慶主導地方創生之研究—以台灣好基金會於台東池上的文化規劃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布魯格(1976)。西方哲學辭典(項退結譯)。臺北 : 華香園出版社
朱百鏡(2014)。公共藝術策展作為都市設計的取徑:台灣公共藝術策展案例之研究(2002~2012),新北市,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論文。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詮釋與實踐:公共藝術裡的公共性:公共藝術國際研習營。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呂佩怡(2015)。轉向「藝術/社會」: 社會參與藝術實踐研究。未出版之財團法人國家文 化藝術基金會研究計畫報告。
李立亨(2008)。藝術節帶你進入想像的時空。PAR表演藝術雜誌,192期,頁78 - 79
林志銘(2017)。臺灣公共藝術學Ⅱ藍海‧公共美學。台北市,暖暖書屋
林志銘、周雅菁、陳惠婷、陳碧琳、陳璽安、褚瑞基、簡子傑(2010),城市.博物.新魅力:好時光公共藝術節,臺北市,國立臺灣博物館
洪榆橙(2019)。以藝術思考陪伴城市轉型 貨櫃藝術節。《藝術認證》,89期,頁6-13
胡寶林﹙2006﹚: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臺北:藝術家
徐磊青、楊公侠(2005)。環境心理學:環境,知覺和行為。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滿銘(2006)。意象學廣論。臺北市,萬卷樓
陸蓉之(1995),公共藝術的方位,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黃才郎(1994),公共藝術與社會的互動,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福武總一郎、北川富朗(2017)。從直島啟航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以藝術活化地方(張玲玲譯)。臺北市,遠流
蔡文川(2009)。地方感:環境空間的經驗, 記憶和想像。臺北市,麗文文化
鄭乃銘(1997),藝術家看公共藝術,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其他資料:
王羿文(2019)。藝術節慶主導地方創生之研究—以台灣好基金會於台東池上的文化規劃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百鏡(2014)。公共藝術策展作為都市設計的取徑:台灣公共藝術策展案例之研究(2002~2012),新北市,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論文。
吳思賢(2006)。公共藝術與城市空間關係之研究。新北市。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承鴻(2022)。臺北市北投區番仔厝居民地方感的形塑與地方認同的轉變。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 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施佩吟(2019)。地方意象應用於航空餐具設計創作研究─以航空公司經濟艙餐具設計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惠晴(2013)。都市文化空間政策:臺北市都市再生引發的另一種藝術介人形式,臺北市,國立灣藝術大學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菁珮(2009)。喧嘩之外的凝視─臺灣地方文化藝術節現象與政策研究,臺北市,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高振剛(2017)。基隆/港流行文化的社會探究。臺北市,東吳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蓉(2008)。走出「文化沙漠」:戰後高雄市的文化建設(1945-2004)。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在職進修士論文。
葉依菁(2002)。從公共藝術形式探討人、作品、環境之互動關係-以台北地區為例。臺中市,東海大學 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泰佑(2017)。運用程式藝術產生心流體驗表現禪的意境。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賴依晨(2015)。公共藝術在地化之探討。臺北市,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金文(1973)。基隆市氣候之研究,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鈺筑(2014)。新媒體公共藝術之想像力評量研究。臺中市,台中教育大學 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錢又琳(2018)。臺灣地方藝術節慶發展與文化體驗策略之探索性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依儒(2020)。節慶活動與地方感之形成—以臺東縣池上鄉為例。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頊函(2016),後博物館的地方文化認同:以糖廍文化園區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蘭穎榕(2022)。基於五感體驗的策展設計之創作研究—以中式白酒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設計碩士論文。
2022 -基隆潮藝術。資料引自:https://www.keelungciao.org/ciao_year/2022/。檢索日期:2022年6月01日
2022彰化走讀藝術節邀您來一場藝術與歷史結合的輕旅行。資料引自:https://reurl.cc/GX4qMD。檢索日期:2022年9月30日
7 步驟拆解!6 位策展高手細數那些策展最重要的環節。資料引自:https://www.shoppingdesign.com.tw/post/view/2636。檢索日期:2022年11月02日
Benny(2022-01-05)2021屏東落山風藝術季限時登場!18件地景藝術揉合山海沙地,純白教堂、宇宙飛船必看。美麗佳人 時尚電子報。資料引自:https://www.marieclaire.com.tw/lifestyle/travel/62922 檢索日期:2022年6月05日
BENOIT LOISEAU、SABRINA、 SABRINA LEE(2019)原來策展人都在忙這些事!6位國際知名藝術策展人分享如何成為一位curator。資料引自:https://www.vogue.com.tw/culture/content-47084。檢索日期:2022年9月30日
La Vie (2020-09-28)。2020基隆潮藝術的策展美學!窺探如何打造讓當地人有感的海洋祭典。La Vie。資料引自: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2001422。檢索日期:2022年6月02日
LaVie(2022)。「2022台東光祭」10/15知本登場!Groupe LAPS、大聲光電等12組藝術家打開夜的台東。資料引自: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2201590。檢索日期:2022年9月30日
公共藝術協會(Association for Public Art)。資料引自:https://www.associationforpublicart.org/what-is-public-art/。檢索日期:2022年9月30日
台南市政府(2021)。「2021漁光島藝術節」打造安棲之嶼 黃偉哲邀大家一同欣賞南台灣最美的藝術節。資料引自: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7753378。檢索日期:2022年9月30日
白豐誠(2020-11-23)地方的消散與凝聚:如何理解北車大廳特有的聚會文化與地方建構?資料引自:https://www.shoppingdesign.com.tw/post/view/2636。檢索日期:2022年2月02日
竹圍工作室(2002-12-31) 藝術介入社區‧公共空間的人文風景。竹圍工作室。資料引自:http://bambooculture.com/project-related/2810。檢索日期:2022年6月02日
杜昭賢( 2021-10-01)。【藝術旅行】慶典結束之後?藝術總監杜昭賢:漁光島藝術節只是討論的開端。聯合線上公司。資料引自:https://500times.udn.com/wtimes/story/12672/5784586。檢索日期:2022年6月02日
宜東文化。資料引自:http://www.arthappening.org/work/item/897.html。檢索日期:2022年9月30日
英國泰特美術館。資料引自:https://www.tate.org.uk/about-us。檢索日期:2022年9月30日
徐文瑞(2015)。什麼是好展覽?論策展意識。資料引自:https://reurl.cc/ROW75r。檢索日期:2022年9月30日
耿一偉(2022-0110)。耿一偉談城市藝術節:我們不怕慶祝,但不能癱倒路邊。資料引自:https://verse.com.tw/article/city-art-festivals。檢索日期:2022年2月02日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2022-06-29) 2022彰化走讀藝術節邀您來一場藝術與歷史結合的輕旅行。資料引自: https://reurl.cc/qLb49N。檢索日期:2022年8月02日
基隆旅遊網。崁仔頂。資料引自: https://tour.klcg.gov.tw/zh-hant/dining/eateries/46852492/。檢索日期:2022年8月02日
都市藝術工作室 Urban Art Studio。資料引自:https://www.ua-studio.com.tw/2021-yuguang。檢索日期:2022年9月30日
資料引自:https://tour.klcg.gov.tw/zh-hant/dining/eateries/46852492/
臺北文創(2022)。美學CEO」吳漢中翻轉公部門突破公共性!以策展計畫推動社會設計。資料引自: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2200630。檢索日期:2022年9月30日
諸聖教堂考古遺址終於開箱。Jasmine Chou - 👉諸聖教堂考古遺址展終於開箱!... | Facebook。檢索日期:2022年6月01日
檢索日期:2022年6月01日
龔卓軍(2020-02-24)橫貫式的地理部署: 地方藝術節與當代藝術中的原民性。資料引自:https://artouch.com/art-views/content-12207.html。檢索日期:2022年2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