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淑芬 sue-fen Wang |
---|---|
論文名稱: |
治山與治水:清代環境保護思想之研究--以江浙、湖廣地區為中心 Regulate mountain and water polic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ought of Qing dynasty research – Focus on Jiang-Jeh(江浙) and Hur-Guaang(湖廣) region |
指導教授: | 莊吉發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13 |
中文關鍵詞: | 環境保護 、水土流失 、廢田還湖 、禁伐山林 |
英文關鍵詞: |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udflow, Prohibit to farm on the lake area, Prohibit to over-cut tre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5 下載:9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清代的江浙、湖廣地區,由於人口過剩的壓力,連河湖淤淺的灘地、沙洲,以及遠偏的丘陵、山地,皆成為人們開墾的對象。這波墾荒熱潮,大肆改變中國的地貌,不僅造成河湖湮塞、老林無多,也帶來水土流失、水患加劇和生產量下降等弊害。
面臨迫切的生態危機,在治水方面,清代皇帝頒布圍墾湖地的禁令、刨毀有礙水道的私垸,以及加強官員的責任考成等措施。治山方面,則頒布禁止開山、禁種玉米和驅離棚民等措施。官僚、士人也致力於倡導環境保護的思想和行動,特別是在山林、河湖方面,他們主張禁墾湖地、押毀私垸、教民種樹、禁種玉米和驅逐棚民,並闡明水土流失的弊害。民間社會則採取豎立護林碑的方式,藉以約束民眾伐林的行為。
清廷嘗試扮演好保護環境的重要角色。但在未通盤考量環境問題,再加上政治控制鬆弛,造成執行不力,法徒具文的情形,還有,人口過剩的壓力,一直沒有找到解決途徑,最終導致所做過的一切努力,事倍功半,乃至功敗垂成。
Due to overpopulated pressure, people in Jiang-Jeh(江浙) and Hur-Guaang(湖廣) region cultivated the land of lakeside and riverside, shoals, and remote hills and mountains. These cultivation actions change physical geographical terrain of China and not only causing rivers and lakes silted up and scaling forests down but also bring disadvantage of mudflows, blooding and lower production output.
Facing this seriously ecological crisis, Qing emperor declared some bans and policies. About water management, he forbade people to cultivate lake lands and demolished illegal embankments that obstruct water’s fluencies. Qing emperor also emphasized government officer’s performance appraisal about this policy. About mountain management, he forbade people to cultivate hills, prohibited planting corn and chased shed people away. Official and literati also advocate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ought and dedicated themselves t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tions. They advocated that cultivating lakeside lands should be prohibited, illegal embankments should be demolished, taught people to plant trees, corns should not be planted, shed people should be chased away and the disadvantage of mudflows. Non-official people erected forests protecting stele declared that people should not over-cut trees.
Although the Qing dynasty government made their efforts to try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t finally failed over. They didn’t take overall environment polici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official system was loose managed and so laws and decrees were not actually performed. Over populated problems was not solved also. These caused all efforts fail finally.
(一)檔案資料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軍機處錄副奏摺》,轉引自呂小鮮編,〈嘉慶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歷史檔案》,1期,1993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咸豐同治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延熙、王樹敏編,《皇清道咸同光奏議》,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史料叢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外紀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軍機處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78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乾隆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88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嘉慶朝奏摺》,未出版。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道光朝奏摺》,未出版。
鄂爾泰、張廷玉編,《雍正硃批諭旨》,台北:文源書局,1965。
(二)官書典籍
1.官書
《清仁宗實錄》,台北:華文出版社,1964年。
《清文宗實錄》,台北:華文出版社,1964年。
《清世宗實錄》,台北:華文出版社,1964年。
《清宣宗實錄》,台北:華文出版社,1964年。
《清高宗實錄》,台北:華文出版社,1964年。
《清聖祖實錄》,台北:華文出版社,1964年。
毛子水註譯,《論語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王守謙譯註,《戰國策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二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令狐德棻,《周書》,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
司馬光著,李宗侗等註譯,《資治通鑑今註》,十五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史次耘註譯,《孟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左丘明,《國語》,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宋天正註譯,《中庸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宋濂,《元史》,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
李百藥,《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
李宗侗註譯,《春秋左傳今註今譯》,三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李勉註譯,《管子今註今譯》,二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李漁叔註譯,《墨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屈萬里註譯,《尚書今註今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房玄齡,《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
林尹註譯,《周禮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邵增樺註譯,《韓非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長孫無忌,《唐律疏議》,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
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姚雨薌,《大清律例會通新纂》,十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
姚察等,《陳書》,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
胡奇光、方環海註譯,《爾雅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范曄,《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
孫楷撰、徐復訂補,《秦會要訂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徐松,《宋會要輯稿》,八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
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袁康,《越絕書》,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馬端臨,《文獻通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崑岡,《大清會典事例》,台北:中文書局,1963年。
張廷玉等,《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82年。
曹寅等輯,《全唐詩》,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脫脫,《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
脫脫,《金史》,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
脫脫等,《遼史》,台北:鼎文書局,1984年。
許匡一譯註,《淮南子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陳鼓應註譯,《老子今注今譯及評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嵇璜等,《清朝文獻通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賀淩虛註譯,《商君書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黃本驥,《歷代職官表》,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熊公哲註譯,《荀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趙爾巽,《清史稿》,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劉昫,《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
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歐陽修,《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
鄭繼芳等,《大明律集解附例》,五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0年。
盧烈紅注譯,《新譯鹽鐵論》,台北:三民書局,1993)
蕭子顯,《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
魏收,《魏書》,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
魏徵,《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
瀧川龜太郎註釋,司馬遷著,《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漢京文化有限公司,1983年。
竇儀等撰,《宋刑統》,台北:仁愛書局,1985年。
2.地方志書
毛峻德,《鶴峰州志》,乾隆六年刊本,孫逸仙博士圖書館藏本。
王柏心,《監利縣志》,同治十一年刊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9年。
王鳳生,《浙西水利備考》,光緒四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多壽,《恩施縣志》,同治七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朱文藻,《餘杭縣志》,民國十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吳葆儀,《鄖陽府志》,同治九年刊本,孫逸仙博士圖書館藏本。
李兆洛,《江陰縣志》,道光二十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2年。
沈翼機,《浙江通志》,乾隆元年刊本,台北:華文出版社,1967年。
汪日楨,《烏程縣志》,光緒七年刊本,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周來賀,《桑植縣志》,同治十一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金玉相,《太湖備考》,乾隆十五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胡鑑瑩,《英山縣志》,民國九年刊本,台北:英山縣同鄉會,1982年。
倪文蔚,《荊州府志》,光緒六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倪文蔚,《荊州萬城隄志》,光緒十一年刊本,孫逸仙博士圖書館藏本。
夏力恕,《湖廣通志》,雍正年間刊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秦緗業,《無錫金匱縣志》,光緒九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袁景暉,《建始縣志》,道光二十二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馬步蟾,《徽州府志》,道光七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張仲炘,《湖北通志》,民國十年刊本,台北:華文出版社,1967年。
符為霖,《龍山縣志》,同治七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鍾庚起,《甘州府志》,乾隆四十四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童承敘,《沔陽州志》,嘉靖九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塗嘉會,《荊州志》,萬曆二十二年刊本,台北:漢學研究中心藏本。
楊廷烈,《房縣志》,同治四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雷春沼,《施南府續志》,光緒十一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熊啟泳,《建始縣志》,同治五年刊本,台北:中國地方文獻學會,1975年。
臧承宣,《分水縣志》,光緒三十二年刊本,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鄭永禧,《衢縣志》,民國二十六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4年。
黎世序,《練湖志》,民國六年刊本,中和:丹陽文獻社,1981年。
聶光鑾,《宜昌府志》,同治四年刊本,孫逸仙博士圖書館藏本。
3.文集
王禎,《農書》,收入王雲五主編,萬有文庫薈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包世臣,《安吳四種》,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
余繼登,《典故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吳穎炎,《國學備纂》,台北:廣學社印書館,1978年。
宋敏求,《宋大詔令集》,台北:鼎文書局,1972年。
李肇,《唐國史補》,收入張海鵬輯,《學津討原》,台北:藝文出版社,1965年。
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武同舉,《再續行水金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范仲淹,《范文正公集》,收入王雲五主編,萬有文庫薈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范成大,《石湖居士詩集》,收入王雲五主編,四部叢刊正編56,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范成大,《驂鸞錄》,收入吳永編,《續百川學海》,台北:新興書局,1970年。
席裕福編,《皇朝政典類纂》,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年。
馬徵麟,《長江圖說》,同治十年刊本,台北:學海出版社,1969年。
張英,《淵鑑類函》,台北:新興書局,1986年。
張鑑,《阮元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梅曾亮,《柏梖山房文集》,台北:華文書局,1968年。
盛康編,《皇朝經世文編續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許喬林編,《陶文毅公(澍)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陸游,《老學庵筆記》,台北:廣文書局,1972年。
單鍔,《吳中水利書》,收入《叢書集成新編91》,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琴川居士編,《皇清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賀長齡編,《皇朝經世文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楊萬里,《誠齋集》,收入王雲五主編,《四部叢刊(集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董誥,《全唐文》,北京:新華書店,1983年。
賈思勰,《齊民要術校釋》,台北:明文書局,1986年。
劉歆,《西京雜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黎世序、潘錫恩纂,《續行水金鑒》,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謝國楨,《明清筆記談叢》,上海:中華書局,1962年。
歸有光,《三吳水利錄》,收入《叢書集成新編91》,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魏峴,《四明它山水利覽》,收入《叢書集成新編》,91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
魏源,《古微堂內外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嚴如煜,《苗防備覽》,台北:華文書局,1967年。
嚴如熤,《三省山內風土雜識》,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簡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收入王雲五主編,四部叢刊續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三)專書著作
Barbara Ward , Rene Dubos等著,鈕先鍾譯,《只有一個地球》,台北:正中書局,1977年。
Barry Commoner著,宋尚倫譯,《環境的危機》,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
William Ophuls著,何沙侖譯,《生態學與匱乏政治學》,台北:華泰書局,1981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地理》,台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
王樹槐,《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江蘇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
加藤繁,《中國經濟史考證》(卷一),台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
史念海,《河山集》,北京:三聯書店,1981年。
史所,1981年。
史華慈等著,段昌國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
布勞岱(Fernand Braudel)著,施康強、顧良譯,《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三冊,台北:貓頭鷹出版社,1999年。
布勞岱(Fernand Braudel)著,劉北成譯,《論歷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年。
布瑞(Francesca Bray)著,李學勇譯,《中國農業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全漢昇,《中國經濟史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年。
全漢昇,《中國經濟史論叢》,香港:崇文書店,1972年。
向世陵、馮禹,《儒家的天論》,山東:齊魯書社,1991年。
江日新主編,《中西哲學的會面與對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何炳棣,《中國歷代土地數字考實》,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年。
何炳棣,《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學,1969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
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2年。
吳承明,《中國資本主義與國內市場》,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
李約瑟(Joseph Needham)著,范庭育譯,《大滴定》(The Grand Titration:Science and Society in East and West ),台北:帕米爾書店,1987年。
李約瑟(Joseph Needham)著,黃文山等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Science of Civilization in China),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李劍農,《宋元明經濟史稿》,台北:華世出版社,1981年。
杜維運、黃俊傑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台北:華世出版社,1980年。
汪家倫、張芳,《中國農田水利史》,北京:農業出版社,1990年。
卓正大、張宏建編著,《生態系統》,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宗菊如、周解清編,《中國太湖史》,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江政寬譯,《法國史學革命》(The French Historical Revolution),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編著,《中國水利史稿》,二冊,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5年。
姚漢源,《中國水利史綱要》,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7年。
姚蒙,《法國當代史學主流—從年鑒派到新史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二冊,台北:水牛出版社,1988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
袁清林,《中國環境保護史話》,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89年。
曼海姆(Karl Mannheim)著,張明貴譯,《知識社會學導論》(Ideology and Utopia: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of Knowledge),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8。
張光直,《中國青銅器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台北:稻鄉出版社,1988年。
張建民、彭雨新,《明清時期長江流域農業水利研究》,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
張研,《十八世紀的中國社會》,台北:昭明出版社,2000年。
張家銘,《社會學理論的歷史反思—韋伯、布勞岱與米德》,台北:圓神出版社,1987年。
張雲飛,《天人合一—儒學與生態環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張廣智、張廣勇,《史學,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視野中的西方史學》,台北:淑馨出版社,1994年。
梁庚堯,《南宋農地利用政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977年。
梅莉、張國雄、晏昌貴,《兩湖平原開發探源》,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莊慶信,《中國哲學家的大地觀》,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5年。
郭正昭等編,《中國科技文明論集》(二),台北:牧童出版社,1978年。
陳文石,《明清政治社會史論》,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
陳橋驛,《浙江省地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
陳嶸,《中國森林史料》,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3年。
陸先恒,《世界體系和資本主義—華勒斯坦(I. Wallerstein)與布賀岱(F. Braudel)的評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
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彭雨新、張建民,《明清長江流域農業水利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
曾春海,《儒家的淑世哲學—治道與治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曾華璧,《十年來臺灣環境保護運動之歷史省察》,新竹:國興出版社,1990年。
森田明著,鄭樑生譯,《清代水利社會史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6年。
湖北省社會科學研究院歷史研究所編,《湖北簡史》,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焦國模,《中國林業史》,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
焦國模,《林政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著,薛絢譯,《費正清論中國》(China : A New History),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黃宗智(Philip C.C. Huang)著,《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 1350—1988》(The Peasant Famil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1350-1988),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黃俊傑,《史學方法論叢》,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
黃應貴編,《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
葛劍雄、曹樹基、吳松弟,《簡明中國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趙岡,《中國經濟制度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
趙岡,《中國歷史上生態環境之變遷》,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6年。
趙岡、陳鍾毅,《中國農業經濟史》,台北:幼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劉鴻喜,《中國地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1年。
鄭肇經,《中國水利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賴建誠,《年鑒學派管窺》,台北:麥田經銷,1996年。
瞿海源、蕭新煌主編,《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2年。
魏嵩山,《太湖流域開發探源》,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羅素(Bertrand Russell)著,何兆武、李約瑟譯,《西洋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嚴定暹,《天命與民生—西周人文精神之神權觀芻探》,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龔勝生,《清代兩湖農業地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中国水利研究會,《佐藤博士還曆記念中国水利史論集》,東京:国書刊行會,1981年。
中国水利史研究會,《佐藤博士退官記念中国水利史論叢》,東京:国書刊行會,1984年。
好並隆司,《中国水利史研究論攷》,岡山市:岡山大学文学部,1993年。
長瀬守,《宋元水利史研究》,東京:国書刊行会,1983年。
周藤吉之,《宋代史研究》,東京:東洋文庫,1969年。
森田明,《清代水利史研究》,東京:亞紀書房,1974年。
Anne Osborne, Barren Mountains, Raging Rivers :The Ecological and Social Effects of Changing Land Use on the Lower Yangzi Peripher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 ,1989).
Bernard J. Nebel and Richard T. Wright , Environmental Science (New Jersey : A Viacom Company, 1998).
Dwight H. Perkin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1368-1968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 ,1969).
Han-Sheng, Chuan and Richard A. Kraus, Mid-Ch’ing Rice Market and Trade: An Essay in Price History,(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Joseph R. Desjardins, Environmental Ethics: 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3).
Mark Elvin, Liu Tsui-jung, Sediments of time: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in Chinese society ,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Peter C. Perdue, Exhausting the Earth: State and Peasant in Hunan ,1500-1850,(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ing-ti, Ho,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1953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W. E. Willmott ed., Economic Organiz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Yeh-Chien,Wang, Land Taxation in Imperial China,1750-1911,(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四)期刊論文
Guy Bourde and Herve Martin著,賴建誠譯,〈年鑒學派〉,《史學評論》,12期,1986年。
J. Baird Callicott & Roger T. Ames,曾雁鳴譯,〈觀念與行動之間〉(On the relation of Idea and Action),《當代》,105期,1995年。
Paolo Santangelo著,呂健忠譯,〈明清文學中的自然〉,《當代》104期,1994年。
王笛,〈大衆文化研究與近代中國社會—對近年有關研究的述評〉,《歷史研究》,5期(1999)。
王業鍵,〈明清經濟發展並論資本主義萌芽〉,《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3期,1986年。
王業鍵,〈近代中國農業的成長及其危機〉,《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集刊》,7期,1978年。
王爾敏,〈先秦兩漢之自然生態保育思想〉,《漢學研究》,10卷2期,1992年。
包茂宏,〈環境史:歷史、理論和方法〉,《史學理論研究》,4期,2000年。
古開弼,〈我國古代人工防護林探源〉,《農業考古》,2期,1986年。
古開弼,〈秦唐時期林業經濟思想及歷史啟示〉,《農業考古》,1期,1985年。
古開弼,〈試述我國古代先秦時期林業經濟思想及其現實意義〉,《農業考古》,2期,1984年。
艾力森,〈從我國森林的變化看發展林業的效益〉,《農史研究》,第一輯,1980年。
宋源,〈我國古代水土資源管理思想述略〉,《中國農史》,3期,1987年。
李亦園,〈傳統中國宇宙觀與現代企業行爲〉,《漢學研究》,12卷1期,1994年。
李伯重,〈天地人的變化與明清江南水稻的生産〉,《中國經濟史研究》,4期,1994年。
李伯重,〈明清江南工農業生産中的燃料問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4期,1984年。
李根蟠,〈“天人合一”與“三才”理論—爲什麽要討論中國經濟史上的“天人關係”〉,《中國經濟史研究》,3期,2000年。
杜勇,〈淺談周人的天命思想〉,《孔孟月刊》,36卷5期,1998年。
林鴻榮,〈隋唐五代林木培育述要〉,《中國農史》,1期,1992年。
姚漢源等,《長江水利史論文集》,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0年。
胡厚宣,〈甲骨文所見殷代之天神〉,《責善半月刊》,2卷16期,1941年。
倪根金,〈明清護林碑知見錄(續)〉,《農業考古》,1期,1997年。
倪根金,〈明清護林碑知見錄〉,《農業考古》,3期,1996年。
倪根金,〈明清護林碑研究〉,《中國農史》,14卷4期,1995年。
倪根金,〈秦漢植樹造林考述〉,《中國農史》,4期,1990年。
倪根金,〈試論中國歷史上對森林保護環境作用的認識〉,《農業考古》,3期,1995年。
凌大燮,〈我國森林資源的變遷〉,《中國農史》,2期,1983年。
原宗子,〈我對華北古代環境史的研究—日本的中國古代環境史研究之一例〉,《中國經濟史研究》,3期,2000年。
唐德富,〈我國古代生態學思想與理論〉,《農業考古》,2期,1990年。
展和人口增長的關係〉,《農業考古》,2期,1983年。
馬宗申,〈我國歷史上的水土保持〉,《農史研究》,第三輯,1983年。
馬彥章,〈行道樹小史〉,《農業考古》,2期,1987年。
高建,〈先秦生態認識與先秦農學〉,《農業考古》,1期,1986年。
張沛,〈秦嶺深處的一通清代嚴禁燒山毒和告示碑〉,《農業考古》,1期,1993年。
張芳,〈清代南方山區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中國農史》,2期,1998年。
張芳,〈談談圍田與圩田〉,《農史研究》,第九輯,1990年。
張芳,〈宋代兩浙的圍湖墾田〉,《農業考古》,1期,1986年。
張建民,〈生態環境問題與社會經濟史研究〉,《史學理論》,2期,1988年。
張建民,〈明清農業墾殖論略〉,《中國農史》,4期,1990年。
張建民,〈清代江漢―洞庭湖區堤垸農田的發展及其綜合考察〉,《中國農史》,2期,1987年。
張建民,〈清代兩湖堤垸水利經營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4期,1990年。
張建民,〈清代湘鄂西山區的經濟發展及其影響〉,《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4期,1989年。
張建民,〈對圍湖造田的歷史考察〉,《農業考古》,1期,1987年。
張修桂,〈洞庭湖演變的歷史過程〉,《歷史地理》,創刊號,1981年。
張國雄,〈江漢平原垸田的特徵及其在明清時期的發展(續)〉,《農業考古》,2期,1989年。
張國雄,〈江漢平原垸田的特徵及其在明清時期的發展〉,《農業考古》,1期,1989年。
張國雄,〈明代江漢平原水旱災害的變化與垸田經濟的關係〉,《中國農史》,4期,1987年。
張國雄,〈清代江漢平原水旱災害的變化與垸田生産的關係〉,《中國農史》,3期,1990年。
梅莉,〈洞庭平原垸田經濟的歷史地理分析〉,《湖北大學學報》,2期,1990年。
梅莉,〈洞庭湖區垸田的興盛與湖南糧食的輸出〉,《中國農史》,2期,1991年。
莊慶信,〈中國大地哲學與西方哲學的會通(上)、(下)〉,《哲學與文化》,21卷3、4期(1994)。
莊慶信,〈早期儒家與人類中心主義環境哲學的對話〉,《哲學與文化》,25卷9期,1998年。
莊慶信,〈莊子生態哲學初探〉,《東吳文史學報》,12期,1994年。
莊慶信,〈道家自然觀中的環境哲學〉,《哲學雜誌》,13期,1995年。
許惠民,〈北宋時期煤炭的開發利用〉,《中國史研究》,2期,1987年。
郭松義,〈玉米、蕃薯在中國傳播中的一些問題〉,《清史論叢》,第七輯,1986年。
郭松義,〈清代的人口增長和人口流遷〉,《清史論叢》,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陳之勉,〈江西安遠發現清代封山育林禁碑〉,《農業考古》,2期,1987年。
陳浦如、盧保康,〈南平發現保護森林的碑刻〉,《農業考古》,2期,1984年。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台灣的伐木問題,1683~1875〉,《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卷1期,1995年。
陳樹平,〈玉米和番薯在中國傳播情況研究〉,《中國社會科學》,3期,1980年。
陳橋驛,〈我國古代湖泊的湮廢及其經驗教訓〉,《歷史地理》,第二輯,1982年。
陳橋驛,〈歷史上浙江省的山地墾殖與山林破壞〉,《中國社會科學》,4期,1983年。
章楷、李根蟠,〈玉米在我國糧食作物中地位的變化──兼論我國玉米生産的發
曾華璧,〈由環境主義論環境史教學在通識教育中的角色〉,《通識教育季刊》,3卷3期,1996年。
曾華璧,〈論環境史研究的源起、意義與迷思:以美國的論著爲例之探討〉,《台大歷史學報》,23期,1999年。
游修齡,〈槐柳與古代的行道樹〉,《農史研究文集》,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年。
雅克‧萊那特 (Jacques Leenhadt),曾雁鳴譯,〈西方環境哲學關於東方自然觀之爭論〉,《當代》,104期,1994年。
雲夢秦簡整理小組,〈雲夢秦簡釋文(二)〉,《文物》,7期,1976年。
楊豫等,〈新文化史學的興起—與康橋大學彼得‧伯克教授座談側記〉,《史學理論研究》,1期,2000年。
熊大桐,〈《周禮》所記林業史料研究〉,《農業考古》,1期,1994年。
趙岡,〈人口、墾殖與生態環境〉,《中國農史》,15卷1期,1996年。
趙岡,〈中國歷史上的木材消耗〉,《漢學研究》,12卷2期,1994年。
趙岡,〈生態變遷的統計分析〉,《中國農史》,4期,1994年。
趙岡,〈清中期以來糧食畝産量之變動〉,《漢學研究》,10卷2期,1992年。
趙岡,〈清代的墾殖政策與棚民活動〉,《中國歷史地理論叢》,3期,1995年。
劉秀生,〈清代閩浙贛皖的棚民經濟〉,《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期,1988年。
劉翠溶,〈淨水之供給與污水之排放——臺灣聚落環境史研究之一〉,《經濟論文》,20卷2期,1992年。
樊樹志,〈清代荊襄流民與棚民〉,《中國史研究》,3期,1980年。
鄭和烈著,黃鬱彬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從東方觀點來看一種深度生態學的哲學聲言〉,《哲學與文化》,13卷3期,1986年。
戴一峰,〈試論明清時期福建林業經濟〉,《中國農史》,4期,1991年。
濱島敦俊著,王妙發譯,〈關於江南“圩”若干考察〉,《歷史地理》,第七輯,1990年。
繆啓愉,〈太湖地區塘浦圩田的形成和發展〉,《中國農史》,1期,1982年。
魏嵩山,〈太湖水系的歷史變遷〉,《復旦學報》,2期,1979年。
譚天星,〈清前期兩湖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原因及其影響〉,《中國農史》,1期,1990年。
譚作剛,〈清代耕地濫行擴張及其消極影響〉,《農史研究》,第九輯,1990年。
譚作剛,〈清代湖廣垸田的濫行圍墾及清政府的對策〉,《中國農史》,4期,1985年。
譚其驤,〈浙江各地區的開發過程與省界、地區界的形成〉,《歷史地理研究》,第一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年。
龔勝生,〈十八世紀兩湖糧價時空特徵研究〉,《中國農史》,1期,1995年。
于宗先等編,《中國經濟發展史論文選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編,《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編,《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89年。
伊懋可(Mark Elvin)、劉翠溶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二冊,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年。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編,《世變、群體與個人:第一屆全國歷史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1985年。
林承戰,《和諧或對立?—清康熙時期(1662~1722)中國人與環境的關係》,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黃怡瑗,《清代棚民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蔡瓊瑤,《民間宗教與土客關係研究:以清代中葉閩浙贛皖棚民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宮崎洋一,〈清代十八世紀水害対策—乾隆五十三年荊州大洪水〉,《史淵》(九州:九州大学文学部),134輯,1997年。
宮崎洋一,〈明清時代森林資源政策推移—中国環境認識变遷〉,《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22期,1994年。
Anne Osborne, “The Local Politics of Land Reclamation in the Lower Yangzi Highlands “, Late Imperial China ,15:1(1994).
Edward H. Schafe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under the T’ang dynasty”,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No.5(1962).
Evelyn S. Rawski,“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Han River Highland”, Ch’ing Shih Wen Ti, Vol.3, No.4(1975) .
G. William Skinner, “Presidential Address: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History ”,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 Vol.44, No.2(1985).
K.A.Wittfogel, “Chinese Society: An Historical Survey” ,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
Vol. 16(1956-1957).
Lynn White Jr.,“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 Science , Vol.155(1967) .
Mark Elvin, “ On Water Control and Management during Ming and Ch’ing Periods: A Review Article ”, Ch’ing-Shih Wen-T‘I , No.3(1975).
Mark Elvin, “Three Thousand Years of Unsustainable Growth: China‘s Environment from Archaic time to Present ”, East Asian History, No.6(1993).
Peter C. Perdue, “ Water Control in the Dongting Lake Region during Ming
and Qing Periods “,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 Vol.41, No.4(1982).
Rhoads Murphey, “ Man and Nature in China”, Modern Asian Studies, No.4(1967).
Richard White,“Historiographical Essay , Americ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Historical Field”,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 No.3(1985).
S. A. M. Adshead, “An energy crisis in early modern China ”, Ching Shih Wen T’i , No.3(1974).
William Cronon,“The uses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Environmental History Review, Vol.17,No.3(1993).
Yi-fu Tuan, ”Discrepancies between Environmental Attitude and Behavior :Example from Europe and China”, Canadian Geographer, 12:3(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