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又君
Lee, Yu-Chun
論文名稱: 女性的籃球參與和籃球場性別實踐:以一個休閒女籃社群為例
Female Basketball Participation and Gender Practice in Basketball Court:The Case of Female Leisure Basketball Community
指導教授: 陳素秋
Chen, Su-Chi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0
中文關鍵詞: 女性休閒籃球空間身體
英文關鍵詞: body, female, leisure basketball, spac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64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8下載:5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性別、空間、身體之觀點討論女性休閒籃球參與和籃球場上的性別實踐。籃球為陽剛氣質展現明顯之運動,因此成了男性操演陽剛氣質的重要場域,陽剛籃球場存在著對於女性、陰柔氣質的排斥和壓迫。
      然而,性別化的籃球運動並無法將女性完全隔絕阻擋在外,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一運作長達十年女性休閒籃球社群之成員,她們以休閒為目的長期、固定的在公共籃球場上參與籃球運動,為鬆動充滿陽剛霸權的籃球運動帶來轉變的契機。故本研以深度訪談之方法進行資料蒐集,究旨要探究以下:第一,這群女性如何擺脫社會性別的期待,長期留守球場的籃球運動空間的生命經驗。再者,女性在籃球場上現身的性別化經驗。最後,了解女性於籃球休閒運動中展現運動主體性的樣態,以及如何以女性/陰柔的樣貌闖入陽剛場域的球場中,鬆動陽剛籃球場的結構,並如何自在、享樂於其中,重構女性主體性。
      經訪談資料整理與性別、空間、身體等相關理論綜合分析後,本研究有以下幾點發現:第一,這群女性自中學時期跳脫社會女性身體框架,學習與汗水相處、接納日曬,並在與籃球互動的歷程中建立起女性籃球員之身分認同,而得以開啟長期與籃球互動的生命經驗;第二,社會性別權力結構龐大,從女性在籃球場上的現身、競賽中球技展現到與男性互動的歷程都設下重重的阻礙,性別權力結構不斷地將女性定義為籃球場上的「她者」;第三,這群女性以女體因應不同情境自在操演陽剛氣質與陰柔氣質潛入籃球運動,並技巧性的爭取更多打球的機會;第四,這群女性以社群的力量鬆動陽剛籃球,改變特定公共籃球場的性別權力結構,展現女性在籃球場上的主體性。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space and body, this study discusses female leisure basketball participation and gender practice in basketball court. As basketball filled with masculine, the basketball court become the place where male to prove masculinity. Therefore, basketball court has oppression with female and femininity.
      However, females are not completely out of basketball. This study focus on a female leisure basketball community, females regularly participate in basketball for leisure purpose in public basketball court and try to change masculine hegemony in basketball for long-term. This study use in-depth interview to explore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First, how these females in the leisure basketball community escape from social gender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join basketball life experiences? Second, what kind of gender experiences will these females face when they appear on the basketball court? Last but not least, how these females struggling and fighting masculine hegemony to show female agency in basketball?
      From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data that generated from the interview and gender, space and body theory, there are four findings in the study. First, these females who participate in basketball court embrace the sweat and the sun to escape from social gender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y build up the identity of female basketball player. Second, When female appear to join the game, they usually receive contempt and trustless. Females are treated like “others” in basketball court. Third, these females practice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to participate in basketball, and using strategy and agency to find more opportunities to play basketball. Lastly, these females weakened the masculine hegemony and show the female subjectivity in the basketball court by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female leisure basketball communit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背景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運動和性別 17 第二節 女性參與運動的困境 30 第三節 女性身體與運動 43 第四節 女性與籃球運動現況 5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6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論 6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64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70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檢核 73 第五節 研究倫理 7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79 第一節 成為女性籃球員 79 第二節 性別化的籃球場 117 第三節 妳的籃球展演 13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7 第一節 結論 15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62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與反思 166 附錄 169 附錄一 研究參與者邀請函 169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170 參考文獻 171 一、中文文獻 171 二、西文文獻 178

    一、中文文獻
    (一)中文專書
    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2004)。第三空間: 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原作者:Soja, E. W.)。新北市:桂冠。
    王宗吉(1992)。體育運動社會學。新北市:銀禾文化事業公司。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原作者:Danny L. Jorgensen)。臺北市: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何定照(譯)(2006)。像女孩那樣丟球: 論女性身體經驗(原作者:Young, I. M.)。臺北市:商周。
    何春蕤(1994)。豪爽女人:女性主義與性解放。台北市:皇冠。
    李政賢(譯)(2009)。訪談研究法(原作者:Irving Seidman)。臺北市:五南。
    林郁庭(譯)(2008)。性/別惑亂 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原作者:Judith Bulter)。臺北市:桂冠。
    邱瑞鑾(譯)(2015)。第二性(原作者:Simone de Beauvoir)。台北市:貓頭鷹。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徐珊惠(2016)。「像女孩一樣……」:女性身體的運動經驗。載於王秀雲(主編),性別與社會(第5章61-73頁)。台南市:成大。
    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原作者:McDowell, L.)。臺北市:群學。
    紐文英(2011)。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紐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畢恆達(1997)。找尋空間的女人。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盛智明、韓佳(譯)(2013)。好研究如何設計─用量化邏輯作質化研究(原作者:Gary King, Robert O. Keohane & Sidney Verba)。新北市:群學。
    許秀桃、羅凱暘、戴玉林(2015)。103學年度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體育署。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育含(譯)(2010)。訪談研究法(原作者:Steinar Kvale)。新北市:韋伯。
    游美惠(2014)。性別平等教育小詞庫。臺北市:巨流。
    黃彬彬(1990)。運動生理學。臺北市:正中書局。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懲罰 : 監獄的誕生(原作者:Michel Foucault)。臺北市,桂冠。
    劉泗翰(譯)(2005)。性/別─ 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原作者:Connell, R. W.)。台北市: 書林。
    劉泗翰(譯)(2012)。性/別的世界觀(原作者:Connell, R. W.)。台北市:書林。
    滕德政(2008)。性別一點零:讓教學看見課程中的性別。台北市:五南。
    蔡櫻蘭(譯)(2009)。運動中的性別差異。載於林貴福(主編),運動生理學(第18章1-23頁)。臺北市:禾楓書局。
    謝小芩(1999)。後女性主義。新北市:立緒。
    (二)中文期刊
    王正松(2005)。性別和運動行為對大學生身體意象的影響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1),79-89。
    王志弘(2009)。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1-24。
    王祥俊、陳渝苓(2010)。期望或 “歧望”? 從性別發展觀點探索女性參與運動的困境。大專體育,106,31-38。
    甘允良(2004)。運動與性別省思-基進女性主義的觀點。中華體育季刊,18(4),122-129。
    何雪松(2005)。空間,權力與知識:福柯的地理學轉向。學海,6,44-48。
    吳秀瑾(2005)。女性主義立場論與社會習性。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7,653-682。
    吳秀瑾(2007)。身體在世:傅柯和布爾迪厄身體觀和施為者之對比。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8,75-117。
    呂亦航、林靜萍(2016)。國中體育課之學生文化。靜宜體育,10,26-36。
    宋亭軒(2015)。創造具備性別意識的女子運動賽事報導平台。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3,44-49。
    李亦芳、程瑞福(2009)。運動領域中性別框架之再製與鬆動。身體文化學報,8,71-98。
    李亦芳、程瑞福(2011)。身體與服飾─[女人味] 的感知實踐。運動文化研究,19,97-150。
    李佑峰(2012)。籃球嘻哈 (Hip-Hop) 身體的文化詮釋。身體文化學報,15,25-41。
    李炳昭、陳秋曇(2009)。論述休閒、休閒活動與休閒運動。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學刊,4,48-57。
    周彥辛、季力康(2011)。體育課動機與休閒運動意圖之間的關係。中華體育季刊,25(1),49-59。
    周靈山(2001)大眾傳播媒體與大專籃球運動聯賽之初探。大專體育,52,81-88。
    林智偉、王宗吉(2014)。運動暴力對文明化進程的啟示。休閒與社會研究,9,117-128。
    姜穎(2014)不再是女性主義的繼子:邁向運動社會學性別議題主流化。大專體育學刊,16(4), 366-377。
    洪瑞斌、莊騏嘉、陳筱婷(2015)。深思敘說研究之研究倫理議題:回到倫理學基礎探討。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3,55-79。
    胡長兵(2013)。女性主義視域下的《 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海南大學學報,31(3),31-39。
    徐武雄、張勝翔(2006)。常見籃球投籃實務之問題探討。福爾摩沙體育學刊,1,41-52。
    高于棻(2007)。男女紀錄比一比:看奧運與台灣男女成績的比較與趨勢。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9,20-29。
    張佳婷、黃俊豪、吳淑靜(2015)。以計劃行為理論探討女大學生未來使用棉條之行為意圖:檢視性取向、性別氣質之調節作用。臺灣公共衛生雜誌,34(4),424-436。
    張威克(2000)。從傅柯的權力觀談運動中的權力現象。體育學報,29,23-34。
    張雅惠(2004)。女性運動員之源起、角色衝突及對體育、運動本身的意義與價值。大專體育,72,92-96。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 224-259。
    莊麗君(2006)。休閒與運動空間形成青少女運動參與阻礙。大專體育,87,127-132。
    許培欣、成令方(2010)。棉條在台灣為什麼不受歡迎?社會世界觀點的分析。科技醫療與社會,10,11-72。
    許義忠(2004)。女性休閒研究近況分析: 1997-2003。戶外遊憩研究,17(4),1-21。
    許義忠(2007)。青少女眼中性別化的運動與遊憩空間。觀光研究學報,13(3),193-211。
    郭馥滋、黃貴樹、王正忠、雷小娟(2012)。觀看運動文化中性別角色的分析。淡江體育,15, 52-56。
    郭馥滋、黃貴樹、王正忠、雷小娟(2012)。觀看運動文化中性別角色的分析。淡江體育,15,52-56。
    陳文長、王俊明(2005)。體育教師讚美量表之信度與效度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2),111-122。
    陳信文(2016)。在「體育」與「運動」概念差異下所設計出的課程。學校體育,26(5),110-117。
    陳渝苓、陳瑾葶(2010)。不公平的起跑線:從性別觀點探討女性運動員的雙重汙名現象。中華體育季刊,24(1),90-99。
    陳渝苓、廖明慧(2009)。搖滾玫瑰:女性主義在運動場域中的具象與再現。大專體育學刊,11(4),15-27。
    彭馨潁(2008)。臺北市青少年休閒運動參與程度與體育課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北體學報,16,193-205。
    曾郁嫻、畢恆達(2015)。體育運動性別平權的漫漫長路。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3,9-10。
    曾郁嫻、程瑞福(2013)。七位不同性別國中學生校園運動空間使用經驗之探究。身體文化學報,17,69-91。
    湯志民、張淑瑜(2005)。教育環境: 性別與校園空間. 教育研究月刊,136,93-105。
    開一心、謝棋楠(2010)。體育空間對體育人員的象徵權力與我國體育院校性騷擾防治規範。台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刊,9,147-168。
    黃文傑、楊政盛、陳順義、賴麗雲(2009)。新制六號比賽球對高中女子籃球隊技術表現之影響。文化體育學刊,8,1-8。
    黃美雪、黃惠貞(2004)。月經週期對運動表現影響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3,249-257。
    黃惠琴(2005)。女教師與女學生的空間識覺研究:以高雄市的高中為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9,47-103。
    黃韻如(2007)。淺談媒體中的女性運動。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9,42-48。
    葉良志(2010)。女子籃球規格改變對投籃動作之影響。運動研究,19,23-33。
    廖美貞(2004)。 [公] 共籃球埸的女性空間。大專體育,72,97-101。
    廖清海(2007)。媒體體育運動內容中呈現的性別差異情形。中華體育季刊,21(3),94-102。
    廖清海、連振杰、林志峰(2006)。媒體對運動性別報導差異情形分析-以蘋果日報刊載之運動照片為例。臺東大學體育學報,4,117-132。
    潘郡瑤(2015)。為什麼不能留短髮?談女性運動員的身體規訓。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3,11-13。
    鄭育婷(2015)。Ladies first:女性優先籃球場。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3,30-34。
    盧沛樺、張玉佩(2010)。性別差異政治:女性運動員的媒體再現與認同糾葛。中華傳播學刊,17,139-170。
    賴示維(2009)。運動暴力事件之探析。大專體育學術專刊,45-52。
    鐘怡純、闕月清(2010)。體現性別-體育課之身體教育意涵。臺灣運動教育學報,4(2),35-45。
    (三)學位論文
    王敦韋(2005)。運動贊助效益之研究-以第二屆超級盃籃球聯賽(SBL)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江映帆(2012)。台灣體育界的性別文化與陽剛女運動員的生存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吳宜霏(2011)。籃球運動中女同志的 T 味身體操演(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靖斌(2001)。國中學生規律運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宜蘭縣文化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月輝(2015)。性別教育環境、高中生身體活動量與身體意象的關係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立緯(2010)。「迷妹」?SBL女性球迷觀賞方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慧卿(2013)。運動、空間與性別:女性優先籃球場的意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臺北市。
    麥欣瑜(2009)。女性籃球社群的形構——一個社群主義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美貞(2004)。女同志球聚空間之形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兆佳(2003)。運動場上的彩虹足跡: 以女同志球聚與 [雷斯盃] 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臺北市。
    陳韋宏(2010)。運動廣告的符號學分析-以NBA籃球明星LeBron James運動廣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四)其他資料
    洪禎源(2014年9月19日)。高爾夫/打破百年傳統 R&A俱樂部收女會。東森新聞。取自http://sports.ettoday.net/news/403127
    教育部體育署(2016)。103學年度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教育部體育署編印:教育部體育署發行。
    教育部體育署(2017)。推廣女性參與運動白皮書。教育部體育署編印:教育部體育署發行。
    畢恆達(2004年8月18日)。女人是怎麼擠進奧運的? 不可不思議。中國時報。取自http://twfeminist.org/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139
    陳宏睿(2016年5月22日)。球友灌爆籃板籃框 中市里長飆罵。聯合報。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325/1710967-%E7%90%83%E5%8F%8B%E7%81%8C%E7%88%86%E7%B1%83%E6%9D%BF%E7%B1%83%E6%A1%86-%E4%B8%AD%E5%B8%82%E9%87%8C%E9%95%B7%E9%A3%86%E7%BD%B5
    楊鎮全(2012年10月27日)。林黛玉賣巧克力 創意廣告3第3版本。TVBS新聞。取自http://news.tvbs.com.tw/old-news.html?nid=35167
    龍柏安(2013年12月12日)。7冠淡商 隊規留長髮 飄逸尬籃。蘋果日報。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ports/20131212/35503406/
    二、西文文獻
    Appleby, K. M., & Foster, E. (2013). Gender and sport participation. In Emily A. Roper Gender Relations in Sport (pp. 1-20). Texas: Sense Publishers.
    Bryson, L. (1987). Sport and the maintenance of masculine hegemony.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 10(4), 349-360.
    Bryson, L. (1987). Sport and the maintenance of masculine hegemony.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 10 (4), 349-360.
    Butler, J. (1999).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New York:Routlrdge.
    Carroll, J. (1986). Sport: Virtue and grace.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3(1), 91-98.
    Connell, R. W. (2002). Studying men and masculinity. Resources for feminist research, 29(1/2), 43-55.
    Connell, R. W. (2005). Growing up masculine: rethinking the significance of adolescence in the making of masculinities. Ir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14(2), 11-28.
    Dworkin, S. L., & Messner, M. A. (2002). Just do... what? Sport, bodies, gender. In Sheila Scraton &Anne Flintoff Gender and sport: A reader(pp.17-29), New York:Routlrdge.
    Evans, B. (2006). ‘I'd feel ashamed’: Girls' bodies and sports participation. Gender, place & culture,13(5), 547-561.
    Geoffrey S. Smith. (1994). Reviewed Work: The Arena of Masculinity: Sports, Homosexuality, and the Meaning of Sex by Brian Pronger, Labour / Le Travail,
    Godbey, G., Crawford, D. W., & Shen, X. S. (2010). Assessing hierarchical leisure constraints theory after two decad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42(1), 111-134.
    Green, E., & Singleton, C. (2006). Risky bodies at leisure: Young women negotiating space and place. Sociology, 40(5), 853-871.
    Hall, M. A. (2002). The discourse of gender and sport: From femininity to feminism. In Sheila Scraton &Anne Flintoff Gender and sport: A reader(pp.6-16), New York: Routlrdge.
    Hargreaves, J. (1994). Sporting females: Critical issues in the history and sociology of women's sport. New York: Routledge.
    Hargreaves, J. A. (1990). Gender on the sports agenda.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25(4), 287-307.
    Jackson, S. A., & Marsh, H. W. (1986). Athletic or antisocial? The female sport experience.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8(3), 198-211.
    Mangan, J. A. (1989).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Victorian femininity: Emancipation, education and exercis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6(1), 1-9.
    Messner, M. A. (1990). When bodies are weapons: Masculinity and violence in sport.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25(3), 203-220.
    Schmaltz, D. L., & Kerstetter, D. L. (2006). Girlie girls and manly men: Children's stigma consciousness of gender in sports and physical activiti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8(4), 536-557.
    Scraton, S., & Watson, B. (1998). Gendered cities: women and public leisure space in the ‘postmodern city’. Leisure studies, 17(2), 123-137.
    West, C., & Zimmerman, D. H. (1987). Doing gender. Gender & society, 1(2), 125-15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