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臧國玫
Chang, Kuo-mei
論文名稱: 漢語時態動詞研究
A Study of Mandarin Aspectual Verbs
指導教授: 鄧守信
Teng, Shou-Hs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6
中文關鍵詞: 時態時態動詞時制時相時間基模預設
英文關鍵詞: aspect, aspectual verbs, tense, phase, time schema, presupposi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4下載:6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漢語是時態(aspect)突顯的語言,語法手段是使用時態標記表示時態,如「了」表示完成;「著」表示持續;「過」表示經驗,這是現代漢語時態範疇之形式表現方式。
    根據Freed(1979)的研究,英語中有一類動詞,如” begin, start, continue, keep, stop” 等12個,稱為動貌詞,因為本身為動詞,故又稱時態動詞。這些時態動詞後面帶有指涉事件動詞作為其補語,並將事件分割為時間片段:開始、持續、時段、重複、中斷、完成。且含有語義預設,表示談論的對象原來與現在的狀態不同。本文認為漢語跟英語一樣,也有時態動詞。
    故本文分析語料庫語料,找出漢語時態動詞與其語義類別,以時間基模表現時態動詞指涉事件的內在時間,並分析搭配動詞之類型。此外,時相亦能表現動詞的起始、持續與終止,有時能共現,本文將進一步分析兩者之間的區別,與共現的意涵。
    最後,我們檢視現行對外漢語教材對於時態、時相與時態動詞的介紹,並提出教學建議。

    Mandarin is a language which is prominent in aspect, and use aspectual particles to indicate the aspect, such as “le ” to indicate perfective, “zhe” to indicate continuity , and “guo” to indicate experience. There are Mandarin aspect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Freed (1979:38) there are 12 verb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 such as begin, start, continue, keep, stop and so on that are aspectualizer, also called aspectual verbs. Theese aspectual verbs take sentential complements, and the events are segmented: onset, beginning, continuation, duration, repetition, cessation, or completion of activities or events. The sentences that contain aspectual verbs could indicate the presupposition that the situation is different from before. As in English, there are aspectual verbs in Mandarin.
    Therefore, we analyze the corpus to find the aspectual verbs in Mandarin and place them into semantic subgroups. We use the time schema to indicate the time of the internal temporal structure of events, and analyze what types of verbs most often placed with them. In addition, the phase also could indicate the inchoative, durative and terminal situation, and sometimes the aspectual verbs and phases could co-occur. This paper will further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hases and aspectual verbs and, when they do co-occur the underlying meaning.
    Finally, we examine the aspect, phase and aspectual verbs of the textbooks for Foreign Students' Mandarin Studies, and propose teaching method.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與方法 1 1.3 研究架構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 2.1 時態 (Aspect) 3 2.1.1 Comrie 3 2.1.2 Li & Thompson 4 2.1.3趙元任 5 2.1.4鄭良偉 6 2.1.5 Smith, Carlota 6 2.2 時制 (Tense) 7 2.2.1 Comrie 7 2.2.2 He, Baozhang 8 2.2.3 漢語的時制論 9 2.3 時相(Phase) 11 2.3.1 趙元任 11 2.3.2 Comrie 12 2.3.3 陳平 12 2.3.4 鄭良偉 13 2.3.5 莊舒文等 14 2.4 動貌詞(Aspectualizer)與時態動詞(Aspectual verb) 18 2.4.1 Freed, Alice 19 2.4.2 劉小梅 19 2.5 動詞三分 20 2.6 事件類型 22 2.7 預設(presupposition) 23 2.8 小結 24 第三章 漢語時態動詞的定義 27 3.1 漢語時態表現 28 3.1.1時態助詞「了」 28 3.1.2時態助詞「過」 33 3.1.3時態助詞「著」 35 3.2 時態動詞(Aspectual verbs) 37 3.2.1漢語時態動詞的定義 40 3.2.2時態動詞本身為動詞 41 3.2.3時態動詞後接指涉事件的動詞 44 3.3 小結 52 第四章 漢語時態動詞 55 4.1 起始類時態動詞 57 4.1.1 開始與動詞搭配 57 4.1.2 開始與時相「起來」 63 4.2 持續類時態動詞 65 4.2.1 保持與動詞搭配 66 4.2.2 持續與動詞搭配 68 4.2.3 繼續與動詞搭配 64 4.2.4 保持、持續與繼續對比 70 4.2.4.1 保持與持續 70 4.2.4.2持續與繼續 71 4.2.5 持續類時態動詞與時相 72 4.2.6 在 74 4.3. 終止類時態動詞 78 4.3.1 停止與動詞搭配 79 4.3.2 時相「下來」 81 4.4 小結 82 第五章 教材檢視與教學建議 83 5.1 語法點的描述 83 5.2 教材檢視 84 5.3 對教材教學建議 88 第六章 結論 91 6.1 研究結果 91 6.2 研究限制與建議 91 參考文獻 93 表目錄 表 2-1陳平的(情狀)時相結構 12 表 2-2莊舒文時相類別整理 15 表 2-3高子晴(2010: 61) 動詞三分之簡介 21 表 2-4語境與語義關係特徵 22 表 3-1 時態動詞語料庫例句分析結果 52 表 4-1 「繼續」、「持續」與「下去」共現統計 73 表 4-2 時態動詞在台灣、中國詞彙等級出現頻率 80 圖目錄 圖 2-1 Comrie時態系統 4 圖 3-1 Comrie時態系統與漢語時態標記對應 37 圖 4 1 時間起訖基模 56 圖 4-2 張若虹(2009)時相語「起來」表狀態程度的加大、增強 63 圖 4-3 戴耀晶(1999)「起來」時間圖 64 圖 4-4 「持續」時間圖 68 圖 4-5 「繼續」時間(一)圖 69 圖 4-6 「繼續」時間(二)圖 69 圖 4-7 「在」時間圖 76 圖 4-8 「下來」時間圖 8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邦新(譯)(1983)。趙元任著。中國話的文法(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68)
    王 力(1947)。中國現代語法。香港:中華書局。
    石毓智 (2006)。論漢語的進行體範疇。漢語學習,3,14-24。
    何兆熊(主編)(2002)。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 偉(2009)。語法體和詞彙體。外語研究,2(114),33-40。
    呂叔湘(1982)。中國文法要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瑞華、王彤福、楊自儉、穆國豪 (譯) (2005)。Leech, Geoffrey。語義學(Semantics)。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3年)
    李麗華(2004)。漢語學習者中文態認知實證研究--以動詞「吃」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沈家煊(1995)。有界‧無界。中國語文, 5(248),367-380。
    沈家煊(譯)(2004)。Crystal, David.現代語言學辭典 (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北京:商務印書館。(原著出版年:1997年)
    尚 新(2004)。突顯理論與漢英時體範疇的類型學差異。語言教學與研究,6,10-18。
    尚 新(2009)。時體、事件與漢語連動結構。外語教學,30-6,5-9。
    房玉清(1998)。實用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林碧華(2005) 。漢語副詞「又」之語義與語用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林秋芳(2007)。現代漢語離合詞之教學語法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洪于惠(2008)。「在」之語料庫分析及其教學語法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高名凱(1985)。漢語語法論。台北:台灣開明書局。(原出版年:1948,上海:開明書店。)
    高子晴(2010)。現代漢語詞類界定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漢語水平考試部(1992)。漢語水平詞彙與漢字等級大綱。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張濟卿(1998)。論現代漢語的時制與體結構(上)。語文研究,3(68),17-25。
    張濟卿(1998)。論現代漢語的時制與體結構(下)。語文研究,4(69),18-26。
    莊舒文(2002)。時相與時態的搭配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莊雅棠(2010)。現代漢語「好」的語義、句法及與用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許秀霞(2008)。漢語動詞分類的句法搭配與教學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一~四冊)。台北:正中書局。
    梁曉云(2004)。漢語語尾助詞「呢」之教學語法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陳 平(1988)。論現代漢語時間系統的三元結構。中國語文,6,406-422。
    陳前端(2001)。動詞重疊的情狀特徵及其體的地位。語言教學與研究,4,48-55。
    陳前端(2005)。漢語四層級的體貌系統。漢語時體系統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3-28。上海:百家出版社。
    陳前端(2008)。漢語體貌研究的類型學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怡靜(2004)。現代漢語動詞後置成分之語法意義與教學排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修訂版)。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陳 秀(2008)。“開始”的多角度考察。
    陳明舒(2010)。表示起始義的“開始V”與“V起來”研究。湖南大學學報,5,89-101。
    曾心怡(2003)。當代國語的句法結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黃自然(2007)。漢語時制問題研究述評。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5,14-15。
    黃宣範(譯)(1992)。Charles N. Li and Sandra A. Thompson。漢語語法(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台北:文鶴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1年)
    葉信鴻(2009)。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鄒海清(2010)。從語義的角度看量化體與體貌系統。殷都學刊,1,119-125。
    劉小梅(1997)。國閩客語的動態文法體系及動態詞的上加動貌語意。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劉小梅(1999)。國語的動貌詞彙(摘要)。行政院國科會專題計畫成果報告,台北。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
    劉勛寧(1988)。漢語詞尾了的語法意義。中國語文, 5(206),321-330。
    劉勛寧(1990)。現代漢語句尾“了”的語法意義及其與詞尾“了”的聯系。世界漢語教學,2,18-25。
    劉勛寧(1999)。現代漢語的句子構造與詞尾“了”的語法位置。語言教學與研究,3,4-22。
    劉勛寧(2002)。現代漢語句尾“了”的語法意義及其解說。世界漢語教學3(61),70-79。
    鄧守信(1984)。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意研究 A Semantic Study of Transitivity Relations in Chinese (1975) 中譯版,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鄧守信(1985)。漢語動詞的時間結構。第一界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選,30-37。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鄭良偉(1997)。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台北:遠流出版社。
    戴耀晶(1997)。現代漢語時體系統研究。中國:浙江教育出版社。
    戴耀晶(2004)。漢語的時體系統和完成體“了”的語義分析。漢語時體系統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9-53。上海:百家出版社。
    藍 純(1978)。 現代漢語預設引發項初探。載於嚴辰松高、高航(編)。語用學 (pp. 318-326)。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原載於<外語研究>1999年第三期>。
    羅義芬、黃居仁(1997)。漢語動貌詞“在”與“著”的詞彙意義。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289-301。台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顧 陽(2007)。時態、時制理論與時間參照。語言科學,6-4(29),22-28
    龔千炎(1995)。漢語的時相、時制、時態。上海:商務印書館。

    【英文部分】
    Chang, Hsiu-chuan (1999). A Study of Mandarin Aspectual verbs: JI-XUand XIA-QU.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Taipei.
    Chao, Yuen-ren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P.
    Comrie, Bernard (1976). Aspec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Comrie, Bernard (1985). Ten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Freed, Alice (1979). The Semantics of English Aspectual Complementation. Netherlands: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He, Baozhang (1992). Ph.D. Dissertation. Situation Types and Aspectual Classes of Verbs in Mandarin Chinese. Ohio :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erlmutter, David M.(1970).The Two Verbs begin, in Roderick Jacobs and Perter Rosenbaum(eds.). Reading in English Transformational Grammer. Waltham, Mass: Ginn and company,
    Saeed, J. I. (2003) Semantics (2nd ed.).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Smith, Carlota S. (1997). The parameter of aspect. Boston,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Tai, James H-Y. (1984). Verb and times in Chinese: Vendler’s four categories. Lexical Semantics. 289-298. Chicago: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Tai, James H-Y. 1989. "Towards a Cognition-based Functional Grammar of Chinese." Functionalism and Chinese Grammar, Monograph Series of th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no.1:187-226.
    Teng, Shou-hsin. 1999. The Acquisition of “了 le” in L2 Chinese. 世界漢語教學. 1. 56-64.
    Teng, Shou-Hsin (2005a). Verb 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s. In Shou-Hsing Teng (Ed.),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Syntax (pp. 79-86).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Ltd..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974)
    Teng, Shou-Hsin (2005b). Progressive Aspect in Chinese. In Shou-Hsing Teng (Ed.),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Syntax (pp. 185-196).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Ltd..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979)
    Vendler, Z (1967).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Xing, Janet Zhi-qun (2003). Grammaticalization of Verbs in Mandarin Chinese. Munchen: Lincom-Europa.

    工具書
    楊寄洲、賈永芬(編著)(2009)。1700對近義詞語用法對比。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辭典編輯室(1999)。現代漢語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網路資源
    Google http://www.google.com
    yahoo http://www.yahoo.com.tw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dbo.sinica.edu.tw/SinicaCorpus/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http://ccl.pku.edu.cn/Yuliao_Contents.Asp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