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盈瑩
Ying-Yin Li
論文名稱: 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之文化認同印象對比探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nd Chinese-American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吳龍雲
Goh, Leng-Hoo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應用華語文學系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6
中文關鍵詞: 華裔學生華語教師文化認同文化衝擊
英文關鍵詞: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 Cultural Identity, Culture shock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4下載:5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臺美籍華裔華語學習者的文化認同觀,以及本地華語教師對華裔學生之文化認同印象,主要以質性研究法觀察學生、教師各自為對方所帶來的文化衝擊,關注其中華裔學生的感覺與華語教師的態度;在華語教學場域下,文化認同在此時間點的內涵與強度。
    本研究發現在臺華語教師本身未知的「華裔」面向,點出其中差異,使華語教師認識己心所想與現實上各美籍華裔之文化認同差異,同時,也讓華裔學習者明瞭在臺教師因文化、環境、教育等各方面不同,致使本地華語教師自身觀點與華裔學習者相異。本研究結論如下:(一)從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的觀察中,統整文化認同之各面向。(二)從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的生活經驗中,發現影響師生溝通的因素。(三) 從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的生活經驗裡,發現文化認同之危機與轉機。(四)從師與生的文化認同印象分析,回饋至現今臺灣華語師資培育,作為改進華語教學之參考。
    華語教師應把握多元文化教育的精神,讓學生認識華人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其次,校園內對於東、西方文化與種族包容、支持氣氛可再培養。在臺華語教師因臺灣本地社會氛圍以及對華裔所既有的刻板印象,而有某些既定的價值取向與態度,這些既定印象致使學生於無形之間也感受到社會大眾、學校、其他班級學生對華裔族群的觀感,對於華裔學生自我文化認同的態度也會產生影響。筆者建議本地華語教師應認知華裔學生之特色,公平以對,並增加本身跨文化素養,對非期待中的文化事件懷抱開放心胸,將更能接納與自身價值觀不同的文化觀點,促進華裔學生的跨文化學習。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studying cultural ident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hinese-Americans and Taiwanese Chinese teachers. Moreover, this study would like to deeply investigate the culture shock experienced by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o concentrate on reflection upon the phenomena offered from both sides. By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observe the local Chinese teachers and Chinese-American students, this study found cultural dimensions belonging to the foreign Chinese that are not clear to the teachers.
    By pointing out differences, the study helps teachers to underst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that exist between their own view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reality as it is felt by the students; also,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views held by their teachers, and they will realize that these views arise from differences in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 After observations were made, sorting and analysis took place. Conclusions were made upon the following: (1)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from perspectives of both Taiwanese Chinese teachers and Chinese-Americans students. (2) Cruc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due to different life experiences. (3) A juncture that was reached, and led to re-consideration of one’s own cultural identity. (4) Relate results of all earlier research to the current Chinese teaching and training situation in Taiwan.
    For example, firstly, Chinese teachers shall lead students to recogni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culture. Secondly, a more tolerant teaching environment for different cultures and race will be encouraged. The subjective view of local Chinese teachers, based upon the local social atmosphere, may lead to a stereotyped image of their foreign students. The stereotyped image may also cause negative influences upon the foreign students’ cultural identity. In order to advance cross-culture learning, this study would like to encourage Chinese teachers to accept with a tolerant attitude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es.

    目錄i 表目錄ii 圖目錄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名詞釋義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範圍7 第三節 研究架構8 第二章 研究方法11 第一節 質性研究法與文獻分析法11 第二節 個案設定13 第三節 研究流程14 第四節 文獻分析17 第三章 華語教師對華裔學生之觀點35 第一節 華語教師之背景35 第二節 教師對華裔學習者之文化認同觀點41 第三節 教學場域對華語教師觀點之影響50 第四章 在臺美籍華裔學生之觀點57 第一節 華裔學習者來臺灣學習中文的動機57 第二節 「原鄉化」、「在地化」、「全球化」的抉擇67 第三節 華語學習對於文化認同定位之影響81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89 第一節 師生文化認同印象對比89 第二節 文化認同裡影響師生溝通的因素98 第三節 應用於華語教學之建議104 第六章 結論111 第一節 總結11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115 參考文獻117 附錄:訪談問題125

    一、中文部分
    Alain Touraine著,黃楚雄譯,《我們能否共同生活?在平等又歧異中共處》,臺灣:國立編譯館與桂冠圖書合作發行,2010。
    Anthony Giddens著,趙東旭、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臺北:左岸,2002。
    Chang-Yau Hoon雲昌耀著,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譯,邱炫元、何景榮、陳琮淵、林育建譯,《當代印尼華人的認同:文化、政略與媒體》,臺灣:國家教育研究院與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合作翻譯發行,2012。
    Daniel Druckman著,鍾從定、賴其勛編譯,《研究方法—量化與質化方法的探索》,臺灣: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
    Deborah Madsen,〈雙重否定的修辭格―加拿大華裔離散文學〉,《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Vol.2009 No.5,2009。頁29-34。
    Edward Waefie Said,王宇根譯,《東方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Erving Goffman著,曾凡慈譯,《汙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臺北:群學,2010。
    George Leslie Mackay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From Far Formosa)》,臺北:前衛出版社,2007。
    John Tomlinson著,鄭棨元、陳慧慈譯,《文化與全球化的反思》,臺北:韋伯文化,2010。
    Kathryn Woodward著,林文琪譯,《同一與差異的概念》,臺北:韋伯文化,2004。
    Michael Quinn Patton著,吳芝儀、李奉儒譯,《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1。
    Mrs. Morrison編,顧長聲等譯,《馬禮遜回憶錄(Memoirs of the Life and Labours of Robert Morrison)》,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Paul Gilroy著,林文琪譯,《離散與認同的繞行》,臺北:韋伯文化,2004。
    Pierre Bourdieu著,蔣梓驊譯,《實踐感》,南京:譯林,2003。
    Richards Jenkins,王志弘、許妍飛譯,《社會認同》,臺北:巨流,2005。
    Samuel Huntington著,高德源、劉純佑、石吉雄譯,《誰是美國人—族群融合的問題與國家認同的危機》,臺灣:左岸文化,2008。
    Thomas L. Good & Jere Brophy著,李素卿譯,《當代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
    丁月牙,〈論跨國主義及其理論貢獻〉,《民族研究》第三期,2012。
    丰云,《新移民文學,融合與疏離》,中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尤思怡,《族與國、國與國之間—大馬華族人才外流至新加坡之國家認同》,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碩士論文,2012。
    王秀惠,《跨國移動的困境: 美國華日兩族的族群關係1885-1937》,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8。
    王秀惠,《種族歧視與性別--二戰前美國大陸男性華人之經歷》,臺北:允晨文化,2006。
    王秀惠,〈從近現代世界史看華人境外徙居發展〉,《歷史教育》第17期(2010年12月),頁137-169。
    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王齡慶,《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臺北: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古德曼(Goodman, Kenneth S.)著,李連珠譯,《全語言的「全」,全在哪裏?》,臺北 : 信誼,2006。
    司徒政,《美國華僑社會現況研究》,臺北:華僑通訊社,1988。
    全中鯤,《少數民族兒童學校教育問題探討--以花蓮縣某泰雅(德魯固)族國小及其學區為例》,花蓮: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所碩士論文,2000。
    朱立立,《身分認同與華文文學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8。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文化,1998。
    吳景超著,筑生譯,《唐人街—共生與同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吳慎慎,《教師專業認同與終身學習:生命史敘說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吳劍雄,《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1993。
    呂萍芳,《二次戰後紐約皇后區的臺灣移民社會(1945–2000)》,臺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
    李其榮,〈華人新移民與後工業美國社會—兼論「模範少數族裔理論」〉,《世界民族》第3期,2001。頁34-41。
    李惠敏,《國族主義影響下的語言政策及華語教學》,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李貴蒼,《文化的重量:解讀當代華裔美國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李靜柔,《空間凝縮下族裔文化之遠播—以來臺美籍華裔青少年接受臺灣流行文化為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碩士論文,2010。
    周平、楊弘任主編,《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2007。
    周秀潔,《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校適應—教師的覺知與應對》,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4。
    周堅乃原作,李樹邦補充整理,〈美洲中華中學校簡史〉,《興華文集》第二輯, 2011。
    周敏,《美國華人社會的變遷》,上海:三聯書店,2009。
    周蕾,〈看現代中國—如何建立一個種族觀眾的理論〉,《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臺北:麥田出版社,1995。
    林上智,《華語文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2011。
    林卉羚,《女性流動經驗下身體與空間關係的轉化—以臺灣女留學生在北美公共空間中身體經驗之轉變為例》,臺北: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林本炫、何明修主編,《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2004。
    林明幟,《減低族群偏見方案在國小實施成效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林滿紅,《獵巫、叫魂與認同危機》,臺北:黎明文化,2008。
    林慧玉,《家庭教育對海外華人教育之意義—以非群居華社之美國華人為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碩士論文,2011。
    邵佩欣,《由外語學習歷程與信念探討職前華語文教師之教學信念》,臺北: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2011。
    施正鋒,〈臺灣人的國家認同〉,臺灣歷史學會編,《國家認同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頁145-180。
    施正鋒,〈語言的政治關聯性〉,施正鋒編,《語言政治與政策》,臺北:前衛出版社,1996。頁53-80。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出版社,1996。
    范銘如,〈逃離與依違--「何日君再來」的空間、飲食與文化身份〉,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主編,《性別、流動與主體建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
    郁漢良,《華僑教育發展史》,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
    倪美貞,《移民:一個國小女教師主體探索的故事》,新竹: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2002。
    徐榮崇、徐瑞霙,〈從跨國主義談臺灣外籍新娘及第二代的鄉土認同—以蘆洲市某國小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十月號,2007。頁43-63。
    高雅雪,《族群認同與生命的交織─四位原住民青年族群認同之生命經驗與民族誌電影》,花蓮: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所碩士論文,2000。
    張文成,《「 太魯閣族」的認同與認定之探討》,花蓮: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張如慧,《原住民女學生學校經驗中之潛在課程研究:以山海中學原住民藝能班為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01。
    張紅玲,《跨文化外語教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張建成、黃鴻文、譚光鼎,〈少數民族教育的理論與實際〉,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臺北:臺灣書店,1993。頁187-224。
    張海洋,《中國的多元文化與中國人的認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張慧真,《教育與族群認同--貴州石門坎苗族的個案研究(1900-1949)》,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張駿逸,〈原住民教育的他山之石—美國的印第安教育政策與教材問題〉,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編,《第三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頁37-49。
    畢恆達,〈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顏祥鑾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臺北:三民,1998。
    莊啟文,《都市原住民家長教育價值觀與其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以四個排灣族家庭為例》,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莊國土,〈論東南亞華族及其族群認同的演變〉,張啟雄主編,《時代變局與海外華人的族國認同》,臺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2005。頁13-50。
    許文忠,《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許淑良,《在華語與非華語環境下教與學現象之探討—以美國與臺灣兩所大學之華語文課程為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許維德,《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臺灣客家、原住民與臺美人的研究》,臺灣:中央大學出版中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
    郭洪紀,《文化民族主義》,臺北:揚智文化,1997。
    陳永興,《台灣醫界人物誌》,臺北:望春風文化,2004。
    陳亦容,《多重動因結構:華裔留學生來華學習影響因素分析—兼與非華裔留學生對比》,廈門: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陳奇聰、張瓊惠,〈初探跨文化華語課程與華裔認同的關聯性〉,臺灣師範大學主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
    陳烈甫,《華僑學與華人學總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陳國強主編,《文化人類學辭典》,臺灣:恩楷股份有限公司,2002。
    陳淑美,〈美國華人父母經〉,《光華雜誌》七月號,1991。
    陳慧嬌,《偶然身為僑生:戰後不同世代華裔馬來西亞人來臺求學的身份認同》,臺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靜瑜,〈流光風華下的美國唐人街〉,華僑協會總會主辦,「唐人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學術座談會,2012年10月12日。
    陳懷東,《海外華人經濟概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陳麗君,周 奇,〈華裔美國學生的行爲探索〉,《外國中小學教育》第12期,2007。
    麥禮謙,《從華僑到華人--二十世紀美國華人社會發展史》,香港:三聯書店,1992。
    湯仁燕,〈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教育研究集刊》第48輯第4期,2002。頁75-101。
    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著,潘德榮譯,《國家學說》,臺北:左岸文化,2006。
    黃一軒,《華族認同影響下的菲律賓華語教學》,高雄: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黃依萍,《全球化流動現象下跨文化教師身分認同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8。
    黃宣衛,〈從認知角度探討族群:評介五位學者的相關研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主編,《臺灣人類學刊》,2010。頁113-136。
    黃美金,〈臺灣原住民母語教師應有之學養〉,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編,《第三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頁189-195。
    黃庭康,《比較霸權》,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8。
    黃錦樹,〈中國性與表演性:論馬華文學與文化的限度〉,《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臺北:元尊文化,1998。
    楊建成主編,《華僑史》,臺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1985。
    楊軍紅,《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問題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
    楊斐棋,《華語教師角色定位與專業化歷程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
    廖珮君,《澳洲回流臺灣年輕移民在臺、澳社會間的適應與自我認同》,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熊淑君,《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2004。
    劉宏,黃堅立主編,《海外華人研究的大視野與新方向:王賡武教授論文選》,臺北:八方文化,2002年。
    劉柏川,《偶然生為亞裔人》,臺北:天下文化,1999。
    劉容秀,《以民族誌方法研究在臺移工其跨文化溝通能力》,桃園:元智大學應用外語學系碩士論文,2011。
    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劉敏瑛,《華語文教師跨文化課室經營之探討》,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潘相印,《美國加州矽谷地區之臺灣移民(1965-2000)》,臺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
    蔡慧君,《原住民知識精英之學校經驗與族群認同》,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2。
    蔣宗誠,《測量華語的真實溫度:以幻想主題分析方法閱讀臺灣華語熱潮》,臺北: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學位論文,2011。
    盧強,《山地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986。
    賴慶安,《雙語教學對兒童族語學習與族群認同之影響:以屏東縣一所排灣族國小為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2。
    賴麗萍,《走在文化心靈之旅的道路上:三位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的生命歷程與文化認同之敘說》,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2010。
    龍登高,張洪雲,〈多元族群視野下的華人特性—美國亞裔六大族群的比較〉,《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一期,2007年3月。頁10-24。
    龍劍虹,《文化流利性:漢英雙語者二語文化浸泡後效調查》,湖南: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謝世忠,《認同的汙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自立晚報社,1987。
    韓林合,《喬姆斯基》,臺北:三民,1996。
    簡良平,〈國小教科書中「漢族中心」意識型態批判〉,《現代教育》第4期第6卷,1991。頁153-162。
    薩披爾(Edward Sapir)著,陸卓元譯,《語言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譚光鼎,《臺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臺北:師大書苑,2002。
    譚光鼎、湯仁燕,〈臺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中華民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臺北:臺灣書店,1993。頁459-500。
    關春如,《美國華僑概況》,臺北:正中書局,1988。
    二、外文部分
    A. Brah, Cartogtaphies of Diaspora: Contesting Identities. London: Routledge, 1996.
    Adam McKeown, “Conceptualizing Chinese Diasporas, 1842 to 1949,”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8, No. 2. 1999, pp.306-337.
    Amy Chua,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USA: Penguin Group Inc, 2011.
    Anthony D. Smith, National Identity.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91.
    Anthony Giddens,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2.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91.
    Castles, Stephen and Alastair Davidson, Citizenship and Migrati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Belonging. London: Macmillan, 2000.
    Christine E. Sleeter, “White Preservice Students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oursework.” Developing Multicultural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a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5, pp.17-29.
    Christine E. Sleete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s social activism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Ellen D. Wu, “Chinese American Transnationalism Aboard the ‘Love Boat’: The Overseas Chinese Youth Language Training and Study Tour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Chinese America: History and Perspectives, 2005, pp.51-64.
    Ferdinand de Saussure, Cour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 Paris: Payot, 1916.
    Gungwu Wang, “A note on the Origins of Hua-ch’iao,” Wang Gungwu, Community and Nation: Essays o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Chinese (Singapore: Published for the Asian Studies Association of Austrialia by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Asia) LTD, 1981) pp.118-127.
    H. Tajfel, (1982).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3, pp.1-39.
    Harumi Befu, Cultural Nationalism in East Asia: Representation and Identity. Berkeley, CA: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3.
    Ien Ang, On Not Speaking Chinese: Living between Asia and the West. London: Routledge, 2001.
    John E. Bodnar, The Transplanted: A History of Immigrants in Urban America.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5.
    Jonathan Friedman, Cultural Identity and Global Proces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1994.
    Junko Sakai, Japanese Bankers in the City of London: Language,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the Japanese Diaspora. London: Routledge, 2000.
    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Lisa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Linda Basch, Nina Glick Schiller, Christina Szanton Blanc, Nations Unbound: Transnational Projects, Postcolonial Predicaments, and Deterritorialized Nation-States Gordon &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 Inc., 1994.
    Man-houng Lin, China upside down : currency, society, and ideologies, 1808-1856.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6.
    Martin, Jeannie, “Translated space/translated identity: landscapes of Chinese food in a Sydney street.” 中國飲食基金會主編,《第五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2000。
    Melissa J. Brown, Is Taiwan Chinese? The Impact of Culture, Power, and Migration on Changing Identit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Michael Burawoy, Introduction: Reaching for the Globa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Nathan Glazer and Daniel P. Moynihan, eds., 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Ray Laurence and Joanne Berry, eds.,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Roman Empire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Ruth K. Chao, “Beyond parental control &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style: Understanding Chinese parenting through the cultural notion of training.” In: Child Development, Band 45, 1994, S. 1111–1119.
    Shibao Guo (Ed.), “Lifelong learning in the age of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emerging trends and challenges”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Global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London: Routledge, 2013, pp.6-21.
    Stephan Thernstrom, Harvar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thnic Groups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1980.
    Stuart Hall and Paul du Gay,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6.
    Szu-Hui Lee, Saliency of one's heritage culture: Asian cultural values and its interconnections with collective self-esteem and acculturation/enculturation as predictor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people of Chinese descent, Ph.D. Thesis, Ohio: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06.
    Ting-Fang Cha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daptation Process and Cross-Cultural Training—A Case Study in th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1Universit, Master Thesis, Taipei: Nation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2007.
    W. Lawrence Neuman,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2000.
    Wen-Hua Du, Integrating Culture into Foreign Language Curricula: An examination of 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 approach in a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Ph.D. Thesis, Milwaukee: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2008.
    Xiaowei Shi, Xing Lu, “Bilingual and B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merica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 Comparative Study.” The Howard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2007.
    Yau. J., & Smetana J. G, “Adolescent-parent conflict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 Child Development, Band 67, 1996, S.1262-127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