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施縈潔
論文名稱: 清代彰化永靖、埔心、員林地區閩客族群空間分佈及其特色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Hakka and Southern Min’s Ethnic Groups in Qing Dynasty in Yongjing and Puxin, and Yuanlin Region, Changhua County
指導教授: 韋煙灶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5
中文關鍵詞: 彰化福老客閩南客家族群空間分布
英文關鍵詞: Changhua, Hoklo-Hakka, Southern Min, Hakka, Ethnic groups, Spatial distribu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8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彰化縣永靖鄉、埔心鄉、員林鎮地區具有特殊的閩南語腔調,本文以空間分析的方法,蒐集研究區世居宗族資料和歷史背景,分析此地的族群結構,並探討的族群空間分布、信仰祭祀圈以及族群關係。
    根據資料統計,研究區內的世居宗族主要來自潮州府饒平縣、漳州府詔安縣及平和縣,來到本地之後,在分布上呈現潮州府佔居研究區中部與西南部,漳州府佔居東北部的狀況,具有明顯的地緣性色彩。在族群結構上,客家宗族數略高於閩南族群,在空間分布上有同音系社群聚集的現象,員林鎮東部為漳州閩,永靖、埔心鄉中部則是以潮州閩為主。本研究區主要姓氏張姓、黃姓、陳姓,具有同姓聚集的狀況,其他姓氏也有這樣的狀況,具有強烈的血緣性,而這些世居宗族的族群關係,在地緣上由近到遠、由親至疏,建構出本地族群的空間分布。本地的主要廟宇信仰祭祀圈因族群、原鄉祖籍而有所不同,如溪湖霖肇宮與潮州移民、大村五通宮與黃姓宗族、永安宮與七十二聯庄組織等,本文從歷史上的大型分類械鬥事件以及當時的族群關係來分析祭祀圈結構,以釐清當地族群互動的時間與空間變遷。
    在族群分類上,研究區原鄉的饒平縣、詔安縣、平和縣和南靖縣等是閩客交界帶,透過地名和現在的語言界線,判斷研究區世居宗族的族群屬性,並從清代的械鬥中瞭解族群關係的變化。在彰化平原上,本研究區是粵人比例最高的地區,但並不是因為粵人較閩人晚到或是本地自然環境差而被迫選擇之地,且在清代的文獻中,「粵人」和「客人」並非和現在所說的「客家人」同義。另外本地有相當多的「福老客」族群,本文探討了幾個常見被認為是福老客的指標,並且嘗試釐清這些指標與福老客的相關性。
    整體而言,本研究區目前幾乎是閩南語優勢區,歷史上出現過的潮汕話、詔安客話、饒平客話已經所剩無幾,但還有殘留一些語音在日常生活中,而地區性的大廟也可以從祭祀圈範圍看出族群意識的影響。

    Special accents of Southern Min are observable in Yongjing, Puxin and Yuanlin region,
    Changhua County. With spatial analyses, the study accumulates raw data about native
    patriarchal clans and their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alyzes the structure of the ethnic groups, and
    discusses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religious sphere, and relationships among those
    ethnic groups.
    Based on statistics, native patriarchal clans in the region are mainly from Raoping county
    in Chaozhou prefecture, Shaoan and Pinghe county in Zhangzhou prefecture. The migrants from
    Chaozhou prefecture stay in central and southwest of the region. On contrary, those from
    Zhangzhou prefecture reside in Northeast part. This phenomenon reflects strong regional
    relations. As to the structure of ethnic groups, the number of Hakka clans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outhern Min clans. The communities with similar accents tend to aggregate: Minnan
    from Zhangzhou lives in the east part of Yuanlin region, Changhua County; Minnan from
    Chaozhou live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Yongjing and Puxin region. The main clans in the region
    also stay together with the same family such as Zhang’s, Huang’s, and Chen’s family; other
    ethnic groups do too, showing strong ties of blood. The native patriarchal clans shap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is area based on the ancestral home and blood relationship. The religion sphere
    is different because of ethnics and ancestral homes such as Lin-Zhao Temple and Chaozhou
    people in Xihu region, Wu-Tong Temple and Huang’s clan in Dacun region, Yong-An Temple
    and “Seventy-Two villages” (A unity for defense). The study analyzes the structure of the
    religious sphere with massive violent conflicts and ethnic relationships at that time to clarify the
    change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each ethnic group.
    For ethnic category, the ancestral home such as Raoping, Shaoan, Pinghe, Nanjing County
    was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of Southern Min and Hakka. From place names and recent language
    boundary, the characteristic of ethnic groups in Yongjing, Puxin, and Yuanlin region can be
    inferred. Besides, the change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thnic groups is available through
    observations of violent conflicts in Qing Dynasty. In the region on Changhua plain, Cantonese is
    the major ethnic group, not because Cantonese arrived in Taiwan later than Min-nan people did
    IV
    or Cantonese was forced to stay in the poorer land. The definition of “Cantonese” and “Hakka”
    in the documents written in Qing is not equivalent to that of Hakka now. Moreover, several
    “Hoklo-Hakka” groups live in the region. The study indicates many signs of Hoklo-Hakka,
    trying to clarify their correlation with Hoklo-Hakka.
    In sum, Southern Min is almost a dominant dialect in the region. Other dialects such as
    Chaoshan dialect, Shaoan-Hakka, Raoping-Hakka are nearly extinction. Nevertheless, some
    accents remain. The significant temples of the region reflect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ethnic
    groups in the area.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2 第三節 研究方法............................................6 第四節 研究區概況..........................................11 第二章 世居宗族原鄉省籍、族群空間分布調查.......................15 第一節 世居宗族之原鄉地緣性探討..............................15 第二節 研究區世居宗族分布之原鄉與新鄉地緣關聯性探討..............24 第三節 研究區族群分布之空間分析..............................32 第三章 世居宗族分布的血緣性與其民間信仰.........................45 第一節 研究區三大姓分布之空間分析.............................45 第二節 其他重要姓氏分布之空間分析.............................51 第三節 族群、宗族分布之空間分布結構與民間信仰祭祀圈之關聯性分析....56 第四章 臺灣開發史上「客」的意涵及族群關係.......................66 第一節 清代臺灣移民之閩客族群歸屬認定之探討....................66 第二節 研究區清代械鬥與族群互動之探討.........................70 第三節 臺灣客家意象與福老客研究之回顧與商榷....................73 第五章 結論...............................................83 引用文獻...................................................86 附錄一:研究區世居宗族的祖籍地資料..............................91 附錄二:周隆壽公業合約書.....................................152

    一、碩博士論文

    王嘉棻(2007),《漳泉客三系移民與彰化平原媽祖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吳中杰(1999),《臺灣福佬客分布及其語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雅婷(2012),《桃園閩客交界地帶的族群空間分布特色與族群互動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范佐勤(2008),《中壢客家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葉佳蕙(2010),《新竹紅毛港的區域形塑與其周邊的族群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學碩士論文。
    賴閔聰(2003),《員林的福老客》,臺北: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英從(1991),《永靖—一個彰化平原的鄉鎮社區發展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烈師(199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二、期刊
    巫仁和(2007),〈埔心鄉末代武舉人黃耀南與黃氏家族查〉,《彰化文獻》,期10,189-201。
    巫德箕(2000),〈從福佬客談客屬巫氏〉,《客家》,期116,38-40。
    李科旻(2014),〈清代「閩人濱海,客家近山」之形成~以竹塹鳳山溪為例〉,《新竹文獻》,期57,7-40。
    呂展曄(2014),〈芎林、橫山世居家族的祖籍、族群結構及次方言音系設群的空間分布特性〉,《新竹文獻》,期57,64-85。
    林衡道(1963),〈員林附近的「福佬客」村落〉,《臺灣文獻》,卷14第1期,153-158。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吳中杰(2012),〈漳州客家移民史與漳州客家話的重新探索〉,《客家研究》,期5:2,153-194。
    吳正龍(2005),〈彰化福佬客之研究--員林鎮挖仔與菜公堂聚落的調查〉,《客家文化研究通訊》,期7,23-57。
    吳正龍(2009),〈員林福佬客祖籍與客家意識的調查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期10:106-144。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籌備處。
    邱彥貴(1992),〈三山國王是臺灣客屬的特有信仰?--粵東移民原居地文獻考察的檢討〉,《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期23,66-70。
    邱創進(2002),〈試問客從何處來?〉,《文化視窗》,期42:80-81。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雅婷、韋煙灶(2010),〈桃園縣新屋地區粵東族群的空間分布特色及其與歷史地理區域劃分之關聯性〉,《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3 卷1 期:97-140。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
    韋煙灶、曹治中(2008),〈桃竹苗地區臺灣閩南語口音分布的區域特性〉,《地理學報》,期53:49-8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系。
    韋煙灶、張智欽(2004),〈新竹市南寮地區的區域開發、聚落及宗族發展之探討〉,《地理研究報告》,期40:91-12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韋煙灶(2013),〈兩岸閩客交界地帶族群分布所顯示的地理與語言意涵」之研究歷程〉,《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期15,53-59。
    韋煙灶(2013),〈以閩、客式地名來重建臺灣閩、客族群原鄉之歷史方言界線〉,《臺灣博物季刊》,120,32卷,第四期,54-59
    施添福(1993),〈臺灣聚落研究及其史料分析─以日治時期的地形圖為例〉,收錄於張炎憲、陳美容編,《臺灣史與臺灣史料》,臺北:自立晚報社,131-184。
    洪麗雯(2010),〈游姓宗族於彰化地區開發之調查〉,《彰化文獻》,期15,148-169。
    徐貴榮(2000),〈臺灣福佬客形成之因〉,《客家》,期116,35-37。
    徐貴榮(2008),〈饒平客企出來 考分祖先看,《客家》,期211,16-17。
    陳維杰(2008),〈員林鎮三塊厝地區江氏宗族的福佬客特質〉,《彰化文獻》,期11,183-192。
    陳嘉旻(2014),〈隘墾區的開發特色與清末北埔族群、家族的空間分布〉,《新竹文獻》,期57,42-63。
    陳漢光(1953),〈臺灣移民史略〉,《臺灣文化論集》,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65。
    郭伶芬(2002),〈清代彰化平原福佬客關係與社會變遷之研究---以福佬客的形成為線索〉,《臺灣人文生態研究》,卷4:2。
    郭伶芬(2007),〈從三山國王到玄天上帝:彰化福佬客信仰之觀察〉,《彰化文獻》,期10,25-46。
    許時埌(2005),〈臺灣饒平客家人〉,《客家》,期178,頁22-23。
    許嘉明(1993),〈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期36,169-190。
    張瑞津(1983),〈濁水溪沖積扇河道變遷之探討〉,《地理學研究7》,頁85-100。
    莊初昇、嚴修鴻(1994),〈漳屬四縣閩南話與客家話的雙方言區〉,《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4 年3 期:81-94。福州:福建師範大學。
    湯熙勇(1986),〈員林永靖陳氏家族的渡臺與發展〉,《史聯雜誌》,期9,100-106。
    黃子堯(2004),〈族群、歷史與文化變遷-臺灣客家三山國王信仰的探討與論述,《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黃恒秋(2000),〈汀州、漳州客家探源--記一次原鄉採訪所得〉,《客家》,期116,26-30。
    曾慶國(1997),〈彰化縣福佬客〉,《客家》,期90,27-30
    黃秀政(1979),〈清代臺灣的分類械鬥事件〉,《文史學報》,117-153。
    潘家懿、鄭守治(2010),〈粵東閩南語的分布及方言片的劃分〉,《臺灣語文研究》,期5-1:145-165。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賴志彰(1998),〈福佬客的帶狀村落:彰化八卦山山腳路民居的調查報告〉,《城市與設計學報》,期4,91-132。
    賴志彰(2004),〈夢裡不知身是客-認識福佬客的歷史和文化〉,《文化視窗》,期67,84-90。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饒四海(1990),〈臺灣的饒平客家人〉,《客家》,期11,48-59。
    葉國泉、羅康寧(1999),〈廣東雙方言區的分布及其成因〉,陳恩泉主編,《雙語雙方言與現代中國》,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328-335。
    羅肇錦(1998),〈漳泉鬥的閩客情結初探〉,《臺灣文獻》,期49:4,173-185。
    羅肇錦(2003),〈漳泉鬥的閩客情結再探〉,《臺灣文獻》,期54:1,105-132。
    三、專書
    王建椿、林浩、張維義(1994),《平和縣志》,群眾出版社,北京市。
    司徒尚紀(2001),《廣東文化地理》,381。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伊能嘉矩(1985),《臺灣文化志》,卷中,臺灣省文獻會。
    林瑤棋(2007),《請問貴姓?-溯源舊臺灣》。臺北:大康出版社。
    林澤田總編(2010),《員林鎮志》,彰化:員林鎮公所。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臺北:果實出版社。
    施添福(1987),《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張瑞和(1995),《永靖鄉土資料研究集》,彰化:永靖鄉公所。
    張素玢(2014),《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新北:衛城出版社。
    莫世全、侯月祥(1994),《饒平縣志》,廣東人民出版社,廣東省。
    曾慶國(1993),《埔心鄉志》,彰化:埔心鄉公所。
    曾慶國(2011),《彰化縣三山國王廟-客家與福佬客的故事》,臺北:臺灣書房。
    彰化縣環境保護局(1993),《彰化縣環境資訊》,彰化縣環境保護局。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 1928,《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謝英從(2010),《臺南吳郡山家族發展史-以彰化平原的開發為中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四、研討會論文
    吳正龍、陳淑君(2008),〈員林地區饒平張姓分佈與語言〉,《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臺中教育大學。
    韋煙灶、林雅婷、李科旻(2009),〈以地圖作為研究工具來解析臺灣閩、客族群分佈的空間關係—以桃園新屋與彰化永靖的比較為例〉,《第十三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暨吳信政教授榮退紀念學術研討會,B-3:頁1-22。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韋煙灶(2011),〈清代竹塹地區粵籍移民裔的遷徙、語言重整與認同客家化歷程之探討〉,《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一百年度計畫》。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涂文欽(2010),〈粵籍移民在彰化縣的分佈及其語言特色,《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臺中教育大學。
    許世融(2011a):〈日治時期「新」舊濁水溪間的族群分布與變遷(1901-1935)─公文類篡、國勢調查、鄉貫調查資料試析〉,《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第四集》:57-122。
    許世融(2011b):〈二十世紀上半彰化平原南部的客家人—統計資料與田野調查的對話〉,《2011年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129-158。彰化:彰化縣政府文化局。
    陳雍模(2008),〈清代彰化永靖地區的開發〉,《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臺中教育大學。
    韋煙灶、施縈潔、曹治中(2012),〈清代彰化永靖及埔心地區閩客族群之空間分布特色及其分析〉,《彰化學術研討會》,彰化縣政府。

    五、網路資料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2,臺灣文獻叢刊16,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6/3)。
    不著撰人,《平臺紀事本末》,臺灣文獻叢刊16,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6/3)。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方志146,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7/3)。
    王禮,《臺灣縣志》,臺灣方志103,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6/3)。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方志121,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6/3)。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灣方志141,卷11,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7/4)。
    周璽《彰化縣志》,臺灣方志156,卷11,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6/2)。
    胡建偉,《澎湖紀略》,臺灣方志109,卷10,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6/2)。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方志65,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5/3)。
    陳文緯,《恒春縣志》,臺灣方志75,卷10,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6/2)。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方志84,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6/20)。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4,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6/3)。
    國家圖書館-臺灣概覽,網址:http://twinfo.ncl.edu.tw(瀏覽日期:2014/6/2)。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66,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6/1)。
    葉高華(2010),〈母親的稱呼〉圖,http://richter.pixnet.net/album/photo/110997141(瀏覽日期:2014/6/3)
    《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150,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6/3)。
    《臺案彙錄庚集》,臺灣文獻叢刊200,卷一,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5/30)。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73,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6/3)。
    藍鼎元,《平臺紀略》,臺灣文獻叢刊14,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6/3)。
    藍鼎元,〈與吳觀察論治臺灣事宜書〉,《平臺紀略》附錄,臺灣文獻叢刊14,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14/6/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