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興國
Liao, Hsin-Kuo
論文名稱: 我國職業學校課程發展之研究
A Study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or Senior Vocational School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饒達欽
Rau, Dar-Chi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68
中文關鍵詞: 職業學校課程發展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
英文關鍵詞: Senior Vocational School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urriculum Guidelines Regarding Departmental Education Clusters at Senior Vocational School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2下載:1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95群科課程暫行綱要」及「99群科課程綱要」之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發展,經由文件分析法、比較研究法以及半結構訪談等方法,其研究目的為:一、探討職業學校課程綱要制訂過程與演變。二、探討我國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發展內在與外在因素。三、分析我國職業學校課程綱要之政策理念。四、建構我國職業學校課程發展模式。
    本研究獲致結論如下:一、職業學校課程綱要的演變以領域統整為脈絡。二、職業學校課程政策理念從技職一貫到學校本位課程。三、職業學校課程發展與決定的影響因素:可分為外在因素及內在因素兩大部分,在外在因素部分主要有「全球化趨勢」、「社會環境變遷」、「產業界的需求」以及「高等技職教育的擴增」4個關鍵因素;內在因素部分可分為「職業學校的定位與轉型」、「教育政策的支持」及「學校教師的需求」3個關鍵因素。四、以「課程鬆綁」政策引導,形成職業學校課程決定的內容。五、課程發展組織調和了「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的行政模式。六、職業學校課程發展體系的形成。七、我國職業學校課程發展模式與泰勒及史克北的目標模式相當類似。
    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與結論,分別就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推動課程綱要及後續相關研究三個部分提出建議,提供職業學校課程規劃與課程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look at the decision-making behi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schools covered in the “2006 Provisional Curriculum Guidelines” and “2010 Curriculum Guidelines”. Analysis of documentation, comparative study,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method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s follows:
    1.Exploring the vocational school syllabu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evolution.
    2.Analyzing the factors of vocational schools syllabus development process.
    3.Analyzing the policy ideals of the vocational school syllabus development.
    4.Constructing the model of the vocational schoo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 that:
    1.The evolu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 curriculum guidelines i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
    2.The policy thinking behind vocational school curriculum applies to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disciplines right through to school-based curriculum.
    3.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cision-making behind vocational school curriculum are mainly internal and external. The external factors are mainly the following four key ones: the trend towards globalization, chang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demands of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expansion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discipline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internal factors are the following three key ones: the lo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s, the support given by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 needs of school teachers.
    4.Formulating the content of vocational school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guided by the flexibility of the curriculum.
    5.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came up with an administrative model that blended both“from top to bottom” and “from bottom to top” to formulate a structure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or vocational schools.
    6.The developmental model for vocational school curriculum in Taiwan is very similar to the target model developed by Tyler and Skilbeck.

    謝 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總目錄 vii 表 次 x 圖 次 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 13 第二節 課程決定的理論基礎 23 第三節 課程決定的模式與內容 32 第四節 課程決定的過程與影響因素 50 第五節 課程發展之目標模式 56 第六節 職業學校95群科課程暫行綱要之分析 61 第七節 職業學校99群科課程綱要之分析 9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11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1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2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13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139 第五節 研究步驟 142 第六節 資料處理 145 第四章 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分析 149 第一節 環境因素分析 149 第二節 政策理念分析 166 第三節 課程綱要內容分析 190 第四節 課程綱要差異分析 206 第五章 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的課程決定 221 第一節 課程決定的背景 221 第二節 課程決定的內容 232 第三節 課程決定模式與架構 236 第六章 綜合討論與分析 247 第一節 我國職業學校課程發展的歷程 247 第二節 我國職業學校課程發展之影響變數 248 第三節 我國職業學校課程發展之特色 251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255 第一節 結論 255 第二節 建議 260 參考文獻 271 中文部分 271 英文部分 285 附 錄 295 附錄一 教育部檔案應用申請審核通知書 295 附錄二 文件分析摘要表 297 附錄三 我國職業學校課程發展之研究訪談大綱 303 附錄四 O1訪談紀錄 307 附錄五 O2訪談紀錄 315 附錄六 O3訪談紀錄 321 附錄七 C1訪談紀錄 325 附錄八 C2訪談紀錄 329 附錄九 C3訪談紀錄 341 附錄十 P1訪談紀錄 345 附錄十一 P2訪談紀錄 349 附錄十二 P3、P4、P5訪談紀錄 353 附錄十三 P6訪談紀錄 361

    中文部分
    工業類課程發展中心(2002)。91年度工作計畫書。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工業類課程發展中心(2003)。91年期末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工業類課程發展中心(2003)。92年度工作計畫書。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工業類課程發展中心(2004)。93年度工作計畫書。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王文科 (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 1 - 24頁)。高雄市:麗文圖書文化出版。
    王文科(1990)。課程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文科(2003)。課程與教學論(223-268頁)。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如哲(1998)。教育行政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政彥(1994)。團體式教育決策參與。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家通(2003)。比較教育研究。高雄市:麗文圖書文化出版。
    王素芸(2000):教師課程決定自主性之探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3卷2期,235–253頁。
    方德隆(2004),譯自Allan C. Ornstein、Francis P. Hunkins原著,課程發展與設計。臺北:高等教育。
    司琦(1989)。中等教育(67-98頁)。臺北市:三民書局。
    司琦(1989)。課程導論(202-228頁)。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7)。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86-87頁)。臺北市:行政院。
    吳妮真(2004)。高中家政教師課程決定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吳明清(2006)。教育研究一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清山(1989)。課程決定的理論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12, 199-229頁。
    吳清山(1999)。推行「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學校行政配合之探究。教育研究資訊,7卷1期, 1 4 - 2 1頁。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162-163頁)。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清基(1986)。賽蒙行政決定理論與教育行政。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清基(1995)。給技職教育一片美好的天空和尊嚴。2008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06/24.html
    吳鄉泉 (2003)。面對現階段課程發展學校何去何從。研習資訊,20(5), 56-67頁。
    技職體系一貫課程動力機械群(2001)。動力機械群90年工作計畫書。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
    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綜合規劃組(2000)。技職體系一貫課程工作手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學院
    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綜合規劃組(2005)。職業學校暫綱緣起理念及大事紀要。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學院
    李大偉、王昭明(1997)。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1-21、47-105頁)。臺北市:師大書苑股份有限公司。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俊杰(2006)。國民小學體育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政穎(2003)。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隆盛(1997)。科技與職業教育的方向。臺北市:師大書苑股份有限公司。
    李隆盛(1998)。科技與職業教育的前景。臺北市:師大書苑股份有限公司。
    李隆盛(1999)。技職教育體系一貫課程的規劃與推動。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學院
    李瑾諭、柳德玉、牛震乾(2002)。課程改革與教師角色轉換。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李錫津(1998)。新世紀學校本位之課程實施。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臺北:揚智文化。1-22頁。
    李錫津(2002)。教師:真正決定課程的人。教師天地,121, 4-7頁。
    李宛芳(2001)。國小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態度之研究-以臺灣東區試辦學校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杜美智 (1997)。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沈姍姍(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臺北:正中出版社。
    周昌弘等 (2002)。技職體系一貫課程學校模擬期末報告。屏東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周淑卿 (2002)。課程政策與教育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股份有限公司。
    周淑卿 (2004)。我是課程發展的專業人員?─教師專業身分認同的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57, 9-16頁。
    周錦惠 (2004)。系科課程案例分享(二)。系科課程與教學發展機制研習會。臺中市:弘光科技大學。
    周燦德 (2004)。建構技職校院產學合作的新機制。技職簡訊,148, 2頁。
    林山太(1988)。學校行政決定研究。臺北市:臺灣書店。
    林玉體(1984)。教育概論。臺北:東華書局。
    林文瑛等(1996)。分流教育的社會效果分析。臺北市:行政院教改會。
    林秀容(1998)。淺談學校本位的課程與教學。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臺北市:揚智文化。49-60頁。
    林俊彥 (2001)。CIPP模式技職學校本位課程評鑑。2001技職教育新意涵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
    林俊彥、翁上錦、黃孟樑、楊泯榕、李怡穎(1999)。技職校院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邁向新世紀技職教育。台北: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
    林奕瑩(2002)。九年一貫課程政策決定之評析。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寶山(1992)。譯自John Dewey 原著,民主主義與教育。臺北:五南書局。
    洪崇峰(2001)。桃園縣國小體育教師課程決定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洪詠善(2000)。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決策過程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范振倫(2004 )。國小教師參與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決定的角色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臺北市。
    翁安明(2003)。國民小學社會領域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以澎湖地區為例。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高敬文(1999)。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股份有限公司。
    高新建(1991):國小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新建(199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多樣性。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臺北市:揚智文化。61-80頁。
    高新建(1999)。營造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有利情境。教師天地,101, 25-31頁。
    高新建(2000):課程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股份有限公司。
    康自立(1982)。工業職業教育能力本位課程發展之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全華圖書。
    張文斌(2005)。課程的政治管理。政策、政治與實務工作的變革模式。載於歐用生主編:學校課程的決定( 1 - 1 7 頁)。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明輝(1998)。學校行政革新專輯。臺北市:臺灣師大。
    張國照 (1990)。工業職業教育課程發展的要素:課程資源、發展過程、參與人員。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年刊(105-121頁)。臺北市: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
    張淑芳(1993) :我國國小課程標準修訂之決策過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雁玲(2000) :幼稚園教師在課程發展中課程決定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嘉育(1998)。認識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臺北市:揚智文化。23-48頁。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國立編譯館主編(2000)。教育大辭書(862-863、844-845頁)。臺北市:文景。
    教育百科辭典編審委員會(1994)。教育百科辭典(666頁)。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部(2005a)。開創職業學校新願景-職業學校新課程暫行綱要正式公告新聞稿。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b)。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c)。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要說明課綱宣導資料。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d)。研商98學年度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暨設備標準推動事宜會議紀錄。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e)。職業學校課程綱要發展指導委員第一次會議紀錄。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f)。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要說明。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6a)。98年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規劃工作圈課程綱要發展小組工作實務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6b)。98年課程綱要總綱公聽會手冊。臺北市:教育部技職司。
    教育部(2008a)。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自98學年度起實施新聞稿。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b)。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暨設備基準-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c)。職校課綱及綜高課綱將延後1年自99學年度起實施新聞稿。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d)。99課程綱要宣導宣導摺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99學年度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與校本課程宣導會議資料。臺北市:教育部技職司
    教育部統計處(2011)。100~110 學年度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生人數預測分析報告。2011年6月15日 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169
    莊明貞( 2003 )。課程改革反省與前瞻。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元和 (2004)。系科課程案例分享(一)。系科課程與教學發展機制研習會。臺中市:弘光科技大學。
    陳正忠(2003)。學校本位特色課程目標決定之因素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伯璋等(1996)。學前至高中階段課程與教材的主要問題。臺北市:行政院教改會。
    陳美玉(2003)。從教師專業實踐理論的觀點看課程改革。載於師資教育發展促進會主編:九年一貫與師資培育( 1 7 7 - 1 9 5頁)。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錦蓮(2003)。當課程領導遇見課程計畫。教育資料與研究,51, 21-27頁。
    單文經、高新建、蔡清田、高博銓合譯 (2001)。校長的課程領導。臺北市:學富文化。
    彭富源(2002)。我國國民中小學課程政策執行模式之建構-以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家政(2002)。課程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股份有限公司。
    游淑燕(1993)。國民小學教師課程決定權取向及其參與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子騰(2004)。我國科技大學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立欣(2004)。學校層級課程決定之研究- - 以青水中學自然領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光雄、楊龍立(2000)。課程設計:理念與實作。臺北市:師大書苑股份有限公司。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旭鈞(2002)。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昆輝(1975)。教育行政決定理論之分析。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第十七輯, 123-124頁。
    黃政傑(1983)。課程概念剖析。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5, 149-178頁。
    黃政傑(1989)。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書店。
    黃政傑(1990)。課程。收錄於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341-363頁)。臺北市:師大書苑股份有限公司。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85-93、143-168頁)。臺北市:東華出版社。
    黃政傑(1993)。教育的生路。臺北市:師大書苑股份有限公司。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市:漢文書店。
    黃政傑(2000)。技職教育的發展與前瞻。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黃政傑(2002)。課程改革議題的觀察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01,頁5-12。
    黃政傑(2005)。課程思想。臺北市:冠學文化出版公司。
    黃政傑、張嘉育 (1999)。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師天地,103, 6-12頁。
    黃政傑主編(1997)。大學的決策與管理。臺北市:漢文書店。
    黃炳煌(1990)。開放社會的課程設計與教科書用書制度。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開放社會的教育政策( 4 2 3 - 4 4 5 頁)。臺北市:臺灣書店。
    黃炳煌(1991)。課程理論之基礎。臺北市:文景。
    黃雅瑛 (2002)。國小教師課程決定及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瑞琴( 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繼仁(2003)。課程慎思應用於教室層級課程實施之研究-以小學低年級教師的語文課程實踐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繼仁(2005)。許瓦布的課程思想。載於黃政傑主編:課程思想( 5 9 - 1 0 2 頁)。臺北市:冠學文化出版公司。
    楊巧玲(2002)。師資培育課程/教學的創新與九年一貫課程/教學的改革之對應與省思。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9期, 187-207 頁。
    楊永青(2002)。幼稚園教師課程決定與省思能力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秀慧(2002 )。高級職業學校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思偉(2006)。當代比較教育研究的趨勢。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楊思偉(2007)。比較教育。臺北:心理出版社。
    楊美玲(1999)。國小兩性平等教育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傑文(2007)。九五高中地理暫綱的課程決定與理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龍立(1997)。課程目標的理論研究-課程目標應否存在的探討。臺北市: 文景書局。
    楊龍立(2002)。九年一貫課程的問題與解決對策。人文及社會科教學通訊,13卷3 期,7 - 4 4 頁。
    楊龍立、潘麗珠(2001)。統整課程的探討與設計。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詹惠雪(1999)。我國大學課程自主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興國、傅俊隆(2005)。以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綱促進學校本位課程實施。技職簡訊:第167期,臺北市:教育部技職司。
    甄曉蘭、鍾靜(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7(1), 1-16頁。
    甄曉蘭(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臺北市:元照出版社。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
    劉玉玲(2008)。課程發展與設計(9-10頁)。臺北縣: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劉冠吟(2005)。幼稚園課程標準修訂過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雅心(1998)。臺中地區幼稚園教師課程決定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歐用生(1989)。社會科教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股份有限公司。
    歐用生(1992)。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歐用生(1994)。課程發展的模式探討。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歐用生(2000)。課程改革。臺北市:師大書苑股份有限公司。
    歐用生(2003)。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57-175、193-279頁)。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歐用生(2005):學校課程的決定-1994年美國視導與課程發展學會(ASCD)年鑑。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歐自偉(2003)。國小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小組課程決定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潘慧貞(2001)。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角色與任務之研究-以盛世國小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清田(1992)。從課程革新的觀點論教師的專業角色。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 1 2 9 - 1 5 4 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清田(2003):課程政策決定-以國家教育改革法案為依據的課程決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謝小芩等(1996)。技職教育政策與職業學校的運作。臺北市:行政院教改會。
    簡良平(2000)。學校自主發展課程中課程籌劃的探究。第一屆課程與教學論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
    簡良平(2001)。中小學學校課程決定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良平(2002):中小學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良平(2003)。學校課程決定理論與實證。臺北市:師大書苑股份有限公司。
    簡良平、甄曉蘭(2001)。學校自主發展課程之相關因素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6 期,53-80 頁。
    簡楚瑛(2010)。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101-114頁)。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職業學校群科課程規劃工作圈(2007)。95年度期末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職業學校群科課程規劃工作圈(2008a)。96年度期末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職業學校群科課程規劃工作圈(2008b)。教育部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暨設備基準配套措施結案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顏惠君(2005)。學習領域課程小組課程決定之個案研究-以國中語文領域國文科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厚輝(2002)。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臺北市:學富文化。
    饒達欽(1990)。技術職業教育理念與實施。臺北市:文景。
    饒達欽(1996)。技職教育的課程。載於黃政傑等主編,技職教育概論(113-150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英文部分
    Barrow, R. and Milburn, G. (1990). A critical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concepts: an appraisal of selected ideas and issues in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2nd ed.). New York : Harvester Wheatsheaf.pp.88.
    Beauchamp, G. A. (1981).Curriculum Theory (4th ed.). Itasca: Peacock.
    Beyer, L. E., & Apple, M. W. (1998). The Curriculum:Problems, Politics, and Possibilities(2nd).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Bobbitt,F.(1997).Scientific Method in Curriculum-making. In Flinders, D.J.,&Thornton, S.J.(Eds.) The curriculum studies reader.pp.9-16. NY:Routledge.
    Bolton,T.,&Hyland, T.(2003).Implementing Key Skills in Further Education:perceptions issues.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27(1), pp.15-26.
    Bonser, S., & Grundy, S. (1988). Reflective deliberation in the formulation of a school curriculum policy.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20(1),35-45.
    Bradley, L.H.(1985).Curriculum Leadership and Development Handbook.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CERI(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irs:OECD.
    Cheng,Y.C.(1996).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based management. Bristol,PA:Falmer Press.
    Cheung, D.,&Ng Pun-Hon (2002). Teachers? Beliefs about Curriculum Design:Evidence of a Superordinate Curriculum Meta-orientation Construct. Curriculum and Teaching,17(2),pp.85-102.
    Cohen, D.,& Harrison (1982). Curriculum Action Project:A Report of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in Australia Secondary School. Australia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enter. ED 229843.
    Collins, J. W. III and O'Brien N. P. (2003). The Greenwood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Westport, Conn. : Greenwood Press.pp.94.
    Connelly, F. M., & Lantz, O. (1985). Definitions of Curriculum. In T. Husen.,&Postlethwaite, T. N.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Oxford:Pergamon.
    Connelly, F. M.,&Clandinin, D.J. (1988). Teachers as curriculum planners. NY:Teacher College Curriculum University.
    Cossentino, J. (2003). Curriculum under construction:confronting the challenge of engagement in an era of reform.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5(3), pp.281-302.
    Cuban,L.(1992).Curriculum stability and change.In P.W.Jacks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216-246). New York:Macmillan.
    Daugherty, R. (1995). National Curriculum Assessment . London:The Falmer Press.
    Dill, D. D. (1992). Administration:Academic In Clark, B.R.,&Neave ,G. (Eds.):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 NY:Pergamon.
    Doll,R.C.(1996).Curriculum improvement:decision making and process.Boston: Allyn and Bacon.
    Eggleston, J. (Ed.) (1979). Teacher decision-making in the classroom. Boston: RKP.
    Eggleston, J. (Ed.) (1980).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Britain. 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
    Einser,E.W.(1999).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ecology of schooling. In Ornstein, A.C. & Behar-horenstein, L. S. (eds.), Contemporary issues in curriculum. Boston: Allyn and Bacon.
    Eisner,E.W.(1985).The Education Imagination: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2nded.).NY:Macmillan.
    Ennis, C. D., &Hooper, L. M. (1988).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for Assessing Educational Value Orientations.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0(3),pp.277-280.
    Finch, C, R., & Crunkilton , J. R. (1993).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4th ed.). MA:Simon & Schuster.
    Finch, C. R. & Crunkilton J. R. (2004).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Planning,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Fuller, S.(2003).The university:a social technology for producing universal knowledge. Technology in Society, 25(2), pp.217-234.
    Gay, G. (1985).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T.Husen & N. Plstlethwaite (eds.)The International of Encyclopedia of Eduction.(pp1170-1179).Oxford: Pergamon press.
    Gay, G. (1991).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ewy,A. (eds.)The International of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pp293-302).N.Y.Pergamon Press.
    Glatthorn, A. A. (1987). Curriculum leadership. IL: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Glatthorn, A. A. (1994). Developing A Quality Curriculum. Alexandria, Virginia: ASCD.
    Glatthorn, A. A. (2000). The principal as curriculum leader. Thousand Oaks,CA:Corwin Press.
    Glickman, C. D. (1993). Renewing America's Schools-A Guide for School-Based Ac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Good, C. V. (1959).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2nd ed.). New York : McGraw-Hill.pp.150.
    Goodlad , J. I. (1979). Curriculum Inquiry. New York:McGray-Hill.
    Goodson, I. F. (1995). The Making of Curriculum: Collected Essays (2nd ed.). London: Falmer Press.
    Gough, N. (1989). From Epistemology to Ecopolitics:Renewing a Paradigm for Curriculum.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21(3), pp.225-41.
    Grund, S. (1987). Curriculum: Product or Praxis. London: Falmer Press.
    Harrison, M. (1981).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A personal viewpoint. Curriculum Perspective, 2(1), pp. 47-52.
    Hawthorne, R. D. (1990). Analysis school-based collaborative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5(3), pp.279-286.
    Henderson.J.G.,&Kesson,K.R.(1999).Understanding democratic curriculum leadership.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Hicks, H. G. (1972).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 System and Human Resources Approach (2nded ), New York:McGraw Hill.
    Howell, K. W., Fox, S. L., & Morehead, M. K. (1993). Curriculum-based evaluation: teaching and decision making. Pacific Grove, 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Hsu, C.H.,&Jou,M.H.(2001).A study On Complex Program of TVE School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Economy 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Venue: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Jewett. A. E. ,Bain, L. I., & Ennis, C. D.(1995).The curriculum pro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 (2nded). Dubuque, IA: Wm. C. Brown.
    Kelly, A.V. (1999). The 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e(4th ed.)London:Paul Chapman.
    Kimpston, R. D.,&Anderson, D. H. (1982). A study to analysis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in school distric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pp. 63-66.
    Kirk, G. (1986). The Core Curriculum. 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
    Kirst, M. W., & Walker, D. F. (1971). An analysis of curriculum policy-making.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December, 479-508.
    Klein, M. F. (1991).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In Klein M. F. (Ed.), The Politics of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issues in centralizing the curriculum.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p.24-41.
    Kliebard, H. M. (1997).The Rise of Scientific Curriculum Making and Its Aftermath .In Flinders, D.J.,&Thornton, S.J. (Eds. ) The curriculum studies reader.pp.31-40 .NY:Routledge.
    Leithwood, K. A. (Ed.). (1982). Studies in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Toronto: OISE Press.
    Lewy, A. (Ed.) (1991).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Oxford: Pergamon Press.
    Lovat, T.J. & Smith, D.L. (1995). Curriculum:Action on Reflection Revisited. Australian:Social Science Press.
    Macdonald, D. (2003). Curriculum Chang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is the school curriculum-reform movement an anachronism?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5(2) , pp.139-149.
    Madans, G. F., Scriven, M., & Stufflebeam , D. L. (Eds.). (1986). Evaluation Models:Viewpoint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 MA:Kluwer-Nijhoff.
    Marsh, C., Day, C., Hannay, L., & McCutcheon.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w York: Falmer.
    Marsh, C.J.(1992). Perspectives: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London: Falmer.
    Martin, D. S. (1989). Curriculum Leadership: Case Studies for Program Practitioners. Alexadria, Virginia: ASCD.
    McNeil, J. D. (1985). Curriculum: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3rd ed.) Canada: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Michalski, C. (1980).Involving Students in Decision-Making. In Connelly, F.M., Dukacz, A.S.,&Quinlan, F.(Eds.)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the classroom. pp.67-76. Canada: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Nutravong,R.(2002).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a study of the Thailand reform experment.Unpun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Indiana University.
    Oberg, A. A. (1991). Curriculum decision. .In Lewy, A.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pp.302-303. N.Y.: Pergamon Press.
    Oliva, P. F. (1997).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4th ed.). U.S.A.: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Ornstein, A.C.,&Hunkins, F.P.(1998) .Curriculum: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3rd ed.). MA:Allyn&Bacon.
    Pratt, D. (1980). Curriculu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NY: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
    Romiszowski, A. J. (1990). Designing Instructional Systems. London: Kogan Page.
    Saylor, J. G. and Alexander, W. M. (1981).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pp.18-36.
    Saylor, J.G., & Alexander , W. M. (1966).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modern Schools. NY:Holt, Rinehart & Winston.
    Schubert, W. H. (1986). Curriculum:Perspective, Paradigm, and Possibility. NY:Macmillan .
    Sear, J. T., & Marshall, J. D. (2000).Generational influences on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thought.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32(2), 199-214.
    Short, E.C. (2002). Knowledge and the educative functions of a university:designing the curriculum of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4(2), pp. 139-148.
    Skilbeck, M. (1976). Rat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four case studies. London:Ward Lock.
    Skilbeck, M. (Ed.)(1984). Readings 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Harper & Row Publishers.
    Stillwell, J. L., & Willgoose,C.E.(1997).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tufflebeam, D. L. (1983). The CIPP Model for Program Evaluation. In Madaus, G.F., Scriven, M., & Stufflebeam, D. L. (Eds.), pp.117-142.
    Stanford (2005). Ralph Winfred Tyler, Retrieved April 4, 2005, from http://www.stanford.edu/dept/news/pr/94/940228Arc4425.html
    Tanner, D., & Tanner, L. (1990). History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NY: Macmillan.
    Tanner, D., & Tanner, L. (1995).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ory into Practice(3rd ed.). Columbus, Ohio : Merrill.
    Tyler, R. W. (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 U.S.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yler, R. W. (2005). The Eight Year Study, Retrieved September 4, 2005, from http://www.ittheory.com/tyler.htm
    Vidovich, L.&O'donoghue,T.(2003). Global-local dynamics of curriculum policy development:a case-study from Singapore. The Curriculum Journal , 14(3),pp.351-370.
    Walker, D. F. (1978). A naturalistic model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J.R. Gress & D. E. Purpel (Eds.). Curriculum, 268-280. Berkeley, CA: McCutchan.
    Walker, D. F. (1990). Fundamentals of curriculum.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Ward, P. (2001).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in age of responsi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Teaching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 12(2),7-9.
    Wiles, J. and Bondi, J. (2007). Curriculum development:a guide to practice.(7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earson Merrill Prentice Hall.pp.5-33.
    Wiles, J.,&Bondi , J. (1989).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A Guide to Practice(3rd ed.) Columbus:Merrill.
    Wraga, W. G., &Hlebowitsh, P.S. (2003).Toward a renaissance in curriculum theory and development in the USA.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35(4),pp.425-437.
    Wylie,C.(1994).Self Managing Schools in New Zealand:the Fifth Year.Wellington:New Zealand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Xu, J. (2003). Promoting school-center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teaching portfolio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4(4), pp.347-36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