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雋
Jean, Huang
論文名稱: 探討綠色學校網站使用者使用現況、動機、滿意度及外在因素對使用者之影響
指導教授: 王順美
Wang, Shun-M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5
中文關鍵詞: 網際網路使用與滿足網路使用動機網路使用滿意度
英文關鍵詞: Internet, use and gratifications, nternet using motications, internet using gratification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5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網際網路的時代來臨,綠色學校網站在網際網路亦扮演重要的環境教育傳遞媒體,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瞭解使用者在綠色學校網站的使用現況、動機、滿意度及網站對使用者的後續影響,並進一步瞭解政府及學校單位推動的方式、使用者初始動機不同,與使用者參與綠色學校網站的關聯性。
    研究透過網路電子問卷普查,寄送電子郵件通知綠色學校網站的使用者填寫,並擺放連結在綠色學校網站上發送,總共寄出1821份,共回收有效問卷709份。回收的問卷經資料處理及SPSS 11.5軟體的分析討論研究問題,並得到本研究的重要結論如下:
    1.綠色學校網站使用者大多分佈在26歲至45歲,絕大多數已經註冊為會員,以國小和國中的行政人員佔絕大多數,並且有將近一半集中在台北縣、桃園縣、台南縣三個縣市。
    2.綠色學校網站使用者雖有使用網際網路的習慣,但大多並非對網際網路愛好的族群,平均上網的時間亦較一般上網者低上許多。
    3.綠色學校網站使用者大多對網站滿意,主要使用的動機為尋找環境教育相關的訊息,滿意度較高的部份為回應和葉片的鼓勵,及網站的豐富訊息,但使用者也對於提報的時間上感受到壓力,因而不甚滿意。帶給使用者的影響較高為帶給其全校環境教育的認同。
    4.綠色學校網站使用者初始動機若因為政府公文,比起其他管道使用者的行為有更多負面的關聯,而初始動機若為透過承辦人員推廣,亦與部份使用者行為有負面的關聯。
    5.綠色學校網站使用者的單位若為強制規定的態度,對使用者在網站的行為有負面的關聯,而單位若為鼓勵的態度則沒有此情形。

    As we enter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the Taiwan Greenschool Partnership Program has come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aiwan Greenschool Partnership Program website users, including their motivation for using the website, satisfaction with the website, and how the website has influenced them. This study also aim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promotion methods of the government and individual schools, motivating factors among different users, and how users relate to the website.

    This research conducted an electronic survey through emails to website users as well as through a website link on which surveys could be filled out and submitted. A total of 1,821 surveys were sent out and 709 effective surveys were returned. The collected data underwent data processing and questions were analyzed using SPSS 11.5 software. The study reached the following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1.Most users are aged 26 to 45 and nearly all are registered members of the Greenschool website. The majority of users are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administrative staff, and nearly half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areas of Taipei County, Taoyuan County, and Tainan County.

    2.While most Greenschool website users are accustomed to the Internet, they are not avid Internet users and on average spend much less time online compared to most Internet users.

    3.Greenschool website users are for the most part satisfied with the website. The primary motivation for using the website is to search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lated information. A higher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as reported by respondents who had received comments through the website, those who were awarded with Greenschool “leaves,” and those who found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on the website. However, one point of dissatisfaction among users was the stress caused by time requirements to submit information. One aspect of the website that left the greatest impression on respondents was their affirmation with the concept of “whole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4.Those users whose initial motivating factor for using the Greenschool website was prompted by government announcements related more negatively to the website than those who were prompted through other channels. A portion of respondents whose initial motivation for using the website was prompted by promotion by a local government promoting agency also related more negatively to the website.

    5.Greenschool website users who were required by their institution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gram related more negatively to the website. Users belonging to institutions with a more encouraging attitude did not experience this problem.

    第一章 緒 論 11- 第一節、研究背景 11 第二節、研究動機 14 第三節、研究目的 17 第四節、研究問題 18 第五節、名詞界定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第一節、網際網路媒介 21 第二節、網際網路閱聽人的理論 29 第三節、綠色學校夥伴網絡計畫 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研究架構 53 第二節、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55 第三節、研究工具及實施 56 第四節、資料處理 63 第五節、分析方法 64 第六節、研究者的角色 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及分析 67- 第一節、基本資料 67 第二節、使用者單位與參與綠色學校網站分析 72 第三節、使用者使用綠色學校網站的動機 87 第四節、使用者使用綠色學校網站後的滿意度 100 第五節、綠色學校網站帶給使用者的影響 11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研究結果與討論 119 第二節、研究建議 126 參考文獻 130- 中文文獻 130 外文文獻 135 附錄 139- 附錄一 綠色學校網站問卷宣傳 139 附錄二 註冊會員的正式問卷 141 附錄三 訪客的正式問卷 147 附錄四 綠色學校網站更動大事記 153

    王克先(1987)。 學習心理學。 台北市:桂冠。
    王政彥(1997)。建構格空教育理論的議題論辯。成人教育學刊,第1期,p.1-17。
    王順美(2004)。社會變遷下的環境教育—綠色學校計畫。師大學報:教育類,49,p.159-170。
    王錦玲(2002)。新近成人學習理論、實踐與反思。成人教育學刊,第6期,p.1-29
    江中傑(2002)。國家公園解說人員網路學習課程需求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予誠(2003)。 網際網路對網路、人、組織未來的影響。 台北:五南。
    吳筱玫(2003)。 網路傳播概論。 台北市:吳筱玫。
    吳慧珠(2000)。成人學生認知與道德發展理論之驗證—以perry的架構為基礎。成人教育學刊,4,p.1-34。
    李明穎、施盈廷、楊秀娟(2004)。 大眾傳播史:從古騰堡到網際網路的時代。 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李英明(2000)。 網路社會學。 台北市:揚智文化。
    李菁菁(2001)。網路資源融入環境教育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然知能之影響。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晉生(1998)。 台灣電子報。 台北:風雲論壇。
    周慶祥(2005)。 網路新聞:理論與實務。 台北市:風雲論壇。
    周鴻鐸(主編)(2001)。 網路傳播與知識經濟。 北京市:北京廣播學院。
    范光描(2003)。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以台灣人權促進會電子報為例。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林義晃(2003)。報紙環境新聞分析及其對中部地區民眾環境認知、態度及行為之影響研究。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佩德 (2002)。網路互動程度與訊息涉入度對商業網站廣告效果的影響。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柯達(2004)。網路購物使用與滿足之研究。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懿妍(1997)。網路使用者對電子報的認知圖像--以交大資科BBS站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寶玉(2005)。線上學習社群中的互動。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4,p.30-60。
    翁秀琪(1996)。 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 台北:三民。
    教育部統計處(2007)。國民中小學概況統計。台北市:教育部 。2007年7月10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Web/STATISTICS/index.php
    許韻珣(1997)。台灣屏東地區國小教師資源回收行為之變項研究。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莊伯仲 (2003)。青少年媒介消費行為研究—以桃園地區網咖為例 。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勳Gillmor, Dan(2005)。 草根媒體。 台北市:歐萊禮。
    陳怡錚(1999)。國中女教師生涯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陳明蕾(1999)。一個新的學習典範:觀點轉化學習理論。成人教育學刊,第3期,p.1-31。
    陳致中(2003)。網路文學創作者行為之初探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瑞華 (2000)。以社會行銷理論檢視全國搶救棲蘭檜木林聯盟在搶救棲蘭檜木林運動中的策略運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衛星(主編)(2001)。 網路傳播與社會發展。 北京市:北京廣播學院。
    康自立、許世卿(1999)。 從組織文化觀點論九年一貫課程之學校改革 。 。
    康自立、許世卿(1999)。從組織文化觀點論九年一貫課程之學校改革。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年刊,p.171-194。
    張文強(1997)。閱聽人與新聞閱讀:閱聽人概念的轉變。新聞學研究,55,p.291-310。
    張金鐘(2001)。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教師與學生採用數位化教材的態度。 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鴻昌(2003)。員工對企業內部網路的接受度之研究-以中鋼公司為例。 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書樂Baran, Stanley J. & Davis, Dennis K(2004)。 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爭鳴與未來(第三版)。 北京:清華大學。
    曾順信(2000)。國民小學應用網際網路推行環境教育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馥慧(2005)。我國大學校院網路教學平台建置方式、建置資源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正文(1995)。應用網際網路推行環境教育之研究─以電子佈告欄系統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儒(2003)。傅柯「權利/知識/主體性」與多重課程論述。教育研究月刊,第113期,p.91-113。
    黃國銘(2002)。國民中學教師對教育改革所知覺的壓力及因應行為對其專業態度之影響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葉素蘭(2004)。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策略行銷之研究:以非營利組織的觀點切入。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亭佳(2007)。2006年12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台北市:資策會 。2007年7月10日,取自: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65
    楊冠政(1997)。 環境教育。 台北市:明文。
    劉佳芝(2001)。學校行政人員參與台灣綠色學校計畫之研究--推行環境教育的動機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壽大衛(2001)。 資訊與網路教學。 台北市:師大書苑。
    廖凱弘、楊台恩(2002)。PChome個人新聞台長對網路媒體之認知圖像初探。新聞學研究,第76期。
    趙居蓮譯Gagne, Robert M.(1997)。 學習與教學。 台北市:心理。
    劉燕青(2003)。揭開網路開放、自主的假象-從數位落差到數位霸權。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三峰 (2003)。求職者就業資訊媒體的使用與滿足研究-從人力網站求職者探討。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蘅、吳淑俊 (1997)。電腦網路問卷調查可從性及回覆者特質的研究。新聞學研究,54,p.
    蘇麗英(2006)。線上讀者使用與滿足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路簡訊月刊為例。 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文輝、李郁青、施盈廷、楊秀娟(2003)。網路採用、使用與獲得之滿足。新聞學研究,第83期,p.127-165。
    羅寶鳳(2004)。發現學習的真實風貌:正規教育中的非正式學習。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第3期,p.1-36
    羅世宏,原著Severin, Werner J. && Tankard Jr., James W.(2000)。 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 台北市:五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2004—2)。台灣綠色學校夥伴網絡互動與拓展計畫。教育部環保小組委託計畫期中報告書。未出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2006)。台灣綠色學校夥伴網絡及輔導計畫。教育部環保小組委託計畫期中報告書。未出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2000)。台灣綠色學校夥伴網絡計畫推展先驅計畫。。未出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2001—1)。台灣綠色學校夥伴網絡及輔導計畫。教育部環保小組委託計畫期中報告書。未出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2001—2)。台灣綠色學校夥伴網絡及輔導計畫。教育部環保小組委託計畫期末報告書。未出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2002—1)。台灣綠色學校夥伴網絡及輔導計畫(二)。教育部環保小組委託計畫期末報告書。未出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2003)。台灣綠色學校夥伴網絡及輔導計畫(三)。教育部環保小組委託計畫期中報告書。未出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2004—1)。台灣綠色學校夥伴網絡及輔導計畫(三)。教育部環保小組委託計畫期末報告書。未出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1999)。綠色學校推廣研究。台灣省環境保護處委託計畫期末報告書。未出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2005)。台灣綠色學校夥伴網絡互動與拓展計畫。教育部環保小組委託計畫期末報告書。未出版。
    外文文獻
    Becker, L.B. (1979). "Measurement of gratifica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6, 54-73.
    Boczkowski, P. (1999).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newspapers: using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heorizing to study Internet publishing," New Media & Society, 1, 101-126.
    Bradley, L. H. (1985). "Curriculum leadership and development handbook,"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inc.
    comScore, Inc. (2006, May). "694 Million People Currently Use the Internet Worldwide According To comScore Networks," Retrieved July 13 , 2007, from comScore Press Release: http://www.comscore.com/press/release.asp?press=849
    Ginossar, Tamar (2005). "Exploring Participation in Cancer-Related Virtual Communities," Conference Papers --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40.
    Gough, A (1998).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 Policy, Trends and the Problems of Marinalisation,"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Holt, Richard (2004). "Dialogue on the Internet: Language, civicIdentity, and Computer-Mediated Cpmmunication," Praeger Publishers.
    Katz, E., Blumler, J.G. and Gurevitch, M. (1974). "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the individual," .
    Katz, E., Gurevitch, M.and Haas, H. (1973). "On hte use of the mass media for important thing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8, 164-181.
    Ko, H. , Cho,CH. & Roberts, M. S. (2005). "Internet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34(2), 57-70.
    Levy, M.R., & Windahl, S. (1984). "Audience activity and gratification: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and explor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1, 51-78.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370-396.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Maslow/motivation.htm
    McQuail, D. (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don: Sage.
    McQuail, D. (2005).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Lodon: Sage.
    Morris, J. L. (2002). "A Study of Attitudes roward Audience interaction in Journalism," New York : The Edwin Mellen Press.
    Roggiero, T. E. (2000).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in the 21st Century,"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3(1), 3-37.
    Ross, K. & Nightingale, V. (2003). "Media and Audiences: New Perspectives," Berkshire : Open University Press.
    Schoenfeld, C. (1975). "Environmental Mass Communications: Problems and Promis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6, 20-26.
    Schultz, C. J. (1994). "The Role of the Mass Media in Extens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13, 71-84.
    Silverstone, R. (1999). "What's new about new media," New Media & Society, 1(1), 10-82.
    Skinner, B. F. (1969). "Conting of Reinforcement," New York: Appleton Century-Crofts.
    Tsao, J. C. & Sibley, Stanley D. (2004). "READERSHIP OF FREE COMMUNITY PAPERS AS A SOURCE OF ADVERTISING INFORMATION: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1, 766-787.
    Vroom, V. 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John Willey & Sons, Inc.
    Werner, J. S. & James, W. T. (2001). "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5th Edition)," New York : Longman.
    Wichs, R. H. (2001). "Understanding audiences: Learning to Use the Media Constructively," New Jersey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