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承和 Wu, Cheng-Ho |
---|---|
論文名稱: |
日治時期商業學校臺籍學生學習經驗之探究 ─以臺北第二商業學校為例─ A Study on the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Commerical School Taiwanese Student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 Case Study of Tapei Second Commerical School- |
指導教授: |
歐用生
Ou, Yong-Sheng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8 |
中文關鍵詞: | 日治時期 、商業學校 、學習經驗 、身份認同 、後殖民 |
英文關鍵詞: |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Commerical School, Learning Experience, Identity, Postcolonialism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DIS.NTNU.GCI.002.2019.F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8 下載:3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北第二商業學校創立於1936年,臺日籍學生兼收,為臺灣第一所中等夜間商業學校。本文旨在探討教師全為日籍,同學半數為日人的學習環境中,該校臺籍學生所形構之學習經驗內涵。本研究採歷史研究法,先透過臺灣總督府與臺北州廳出版之官方文獻、統計資料與《臺灣日日新報》的相關報導,勾勒出該校沿革歷史與學習環境,再針對7位曾於日治時期就讀臺北第二商業學校的臺籍校友進行訪談。綜合分析文獻資料與訪談內容後,可歸納出臺籍生的學習經驗為:一、臺日籍同儕間感情尚屬融洽,同窗情誼延續至戰後。二、臺籍生課業表現較日籍生優異。三、面對欺侮或霸凌,臺籍生有其因應之道。四、日籍教師嚴柔並濟,且一視同仁。五、實用性的商業科目,以及增廣見聞與提高氣質涵養的課程最受青睞。六、懂得運用自身優勢與提升實力才有機會改變現狀。另分析臺籍生學習經驗對於身份認同的影響,可歸納出以下結果:一、和諧與衝突並存的學習經驗:自我與他者的一體兩面。二、漢民族意識與皇國民認同的混雜與分裂:跨界、遊離的身份認同
Taipei Second Commerical School, established in 1936, was the first secondary education night institution of commerce in Taiwan. The article aims to enquire into the understanding of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Taiwanese students who submerged in an environment full of Japanese instructors and half of classmates were Japanese. By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historical documents from Taiwan Sotokufu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aipei County Government, Taiwan Nichinichi Shimpo (Taiwan Daily News) to reconstruct its historical evolution. In addition, I also conducted oral interviews seven Taiwanese who had attended this school during the time. Comparing to those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article arrives a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aiwanese and Japanese students can be regarded as getting along well. Second, Taiwanese students do well in study better than Japanese students. Third, facing the problem of bullying, Taiwanese students know how to handle smoothly. Fourth, Japanese instructors are both strict and kind, and treat students equally. Fifth, business-related subjects and disciplines which contribute to broaden horizons and improve inner character and temperament are most popular. Sixth, the only chance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is that making full use of own advantages and strengthening competencies. In addition, analyzing how learning experience influence on sense of identty,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First, there are two sides to Taiwanes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ev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the other is the same. Second, the floating, and cross-border identity which is between Japanese and Han Chinese can be discovered.
一、中文部份
王鳳來(1937)。商業簿記。陝西延安:華北新華書店。
王婉容(2004)。邁向少數劇場——後殖民主義中少數論述的劇場實踐:以台灣「歡喜扮戲團」與英國「歲月流轉中心」的老人劇場展演主題內容為例。中外文學,33(5),69-104。
王耀德(2009)。日治時期臺南高等工業學校之入學問題與族群關係。臺灣史研究,16(2),23-62。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圖書。
王啟宇(2017)。優秀勞工階級子女對未來人生規劃的正向轉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學校經營與管理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王麗雲譯(2002)。意識型態與課程(原作者:Apple, M. W.)。臺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79年)
王秀槐、李宗楷(2012)。繁星計畫學生學習經驗與成效研究:以一所頂尖大學大一學生為例。教育政策論壇,15(3),1-39。
今福妙(2016)。從學生觀點探究國高中歷史學習經驗之銜接與落差(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田澤諭(2011)。南方進行曲─館藏日治時期「南支南洋」類書展 。臺灣學通訊,51,2-3。
卯靜儒(2015)。學生課程經驗-問題意識與案例發微。教育學術月刊,8,93-106。
生安鋒(2005)。霍米巴巴。臺北:揚智。
生安鋒(2011)。霍米‧巴巴的後殖民理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金鳳(2013)。國中生知覺師生情緒智力與師生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高雄市。
江妤欣(2017)。國小學童英語情境課程學習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朴美貞、梁明心(2015)。淺析霍米巴巴的混雜性和基於文化翻譯理論的多元文化翻譯。哲學與文化,42(5),57-72。
宋健誌(2014)。國中生公民科學習經驗之探究—學為公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李文期(2005)。日本領台時期的實業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臺北市。
李園會(2005)。日據時期臺灣教育史。臺北:台灣復文興業。
李應志、羅鋼(2015)。後殖民主義:人物與思想。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汪知亭(1978)。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吳文星(1983)。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國文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吳肇祈(2013)。以後殖民觀點論翻譯行為-一場以翻譯為名的殖民與對話。臺東大學人文學報,3(2),53-78。
吳建華(2014)。珠三角臺商子女跨界流動的學習經驗及其身分認同意象(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苗穎(2013)。混雜性概念在後殖民文化語境中的植入及內函衍變。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6),202-206。
周婉窈(2009)。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
周婉窈(1995)。臺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新史學,6(2),113-161。
林盈均(2017)。淬鍊與展翅:北商大一百年回顧。臺北:臺北商業大學圖書館。
林慧玲(2014)。母國與祖國:日據時期台籍日本兵的國家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學系,宜蘭縣。
林雋永、陳素秋(2017)。不可承受的他者身分:學業成功運動員的校園學習經驗 與生涯選擇探究。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7(2),1-31。
金柏全(2008)。日治時期臺灣實業教育之變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臺北市。
柯裕棻(2006)。去殖民與認同政治:訪談《成為「日本人」》作者荊子馨,思想(2),255-267。
柯姵伃(2017)。國中生國際教育學習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邱詩涵、高麗娟(2012)。運動研究中的質性方法學。文化體育學刊,14,1-10。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書局。
張耀宗(2013)。「殖民現代性」作為論述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的一個研究面向。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3,85-97。
許佩賢(2015)。殖民地臺灣近代教育的鏡像:一九三○年代臺灣的教育與社會。臺北:衛城出版。
許思婷(2008)。國小教師╱博士(生)身分認同-後殖民觀點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許光武(2006)。帝國之眼:日本殖民者與它的「他者」台灣(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臺北市。
許錫慶(2014)。日據時期實業教育史料選編。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連玉如(2013)。日治時期臺北市的升學樣貌-以臺籍子弟入學中等教育機構為中心(1919-1945)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臺北市。
章輝(2010)。抵抗的文化政治:霍米·巴巴的後殖民理論。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1),62-69。
陳伯璋(1975)。潛在課程研究。臺北:五南。
陳伯璋(1983)。課程研究的「第三勢力」:美國「再概念化」學派課程理論的評介。教育研究集刊,25,179-226。
陳玉珍(2008)。臺灣女童的「國民學校學習經驗」研究(1941-1949)(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陳薪安(2012)。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同儕關係與師生關係對快樂感之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陳鏗任、吳建華(2006)。是故鄉,還是異鄉?從東莞台校學生的學習經驗看台商子女的身份認同意象。師大學報:教育類,51(2),173-193。
陳峰津(2011)。杜威教育思想與教育理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陳宜真(2015)。學習經驗對學生情意發展影響之研究—以手製畢業紀念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宜蘭縣。
陳東昇(2017)。二商篇 翁有為。載於林盈鈞(主編),臺灣商業人才的搖籃:臺北商大口述史,126-131。臺北:臺北商業大學圖書館。
陳東昇(2017)。二商篇 鄭洪模 。載於林盈鈞(主編),臺灣商業人才的搖籃:臺北商大口述史,150-153。臺北:臺北商業大學圖書館。
陳東昇(2017)。二商篇 魏廷和。載於林盈鈞(主編),臺灣商業人才的搖籃:臺北商大口述史,154 -159頁。臺北市:臺北商業大學圖書館,
陳東昇、林祥昌(2018)。日治時期臺北商業學校初探(1917-1945)。臺北文獻,204,187-220。
曹敏娟(2007)。影響東莞台校學生身分認同的因素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彭准棟譯(2004)。後殖民理論(原作者:Bart Moore-Gilbert)。臺北:聯經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7年)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出版。
賀玉高(2012)。霍米‧巴巴的雜交性身份理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曾令毅(2011)。昭和南進期的臺灣社會。臺灣學通訊第,51,10-11。
曾郁晴(2015)。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的傳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臺北市。
曾巧雲(2011)。從譯腦到殖民地經驗的再翻譯─初探跨語世代的後殖民翻譯。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2,135-161。
黃旭鴻(2013)。離散邊緣的身分形構:以日治時期嘉農棒球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桃園市。
黃美娥(2006)。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1895-1937)。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8,81-119。
黃鴻文、湯仁燕(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51(2),99-113。
黃鴻文、鄭英傑、王俐蘋(2016)。為何不傾聽學生的聲音?學生課程觀及對課程研究的啟示。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6(1),127~152。
黃阿有(2007)。日治時期嘉義農林學校之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黃光雄、蔡清田(2015)。課程發展與設計新論。臺北 : 五南。
黃光雄、楊龍立(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理念與實作》。臺北:師大書苑。
鈕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
廖炳惠(1994)。回顧後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麥田出版。
廖炳惠(2003)。關鍵詞 200 :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麥田出版。
翟晶(2013)。邊緣世界:霍米‧巴巴後殖民理論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蔡明達(1999)。日據時期台灣的實業學校與社會流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臺北市。
蔡素貞(2008)。日據時期臺灣人對日本文化之迎拒:殖民性、現代化與文化認同(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臺北市。
蔡錦堂(2009)。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修身教育及其影響。師大臺灣史學報,3,2-32。
鄭麗玲(2009)。近代化、平等化與差別化之間:臺北工業學校學生之就學與就業(1923-1945)。臺灣史研究,4,1-36。
鄭麗玲、楊麗祝(2009)。臺北工業生的回憶。臺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鄭力軒譯(200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原作者:荊子馨)。臺北:麥田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01年)
鄭端容、林秀地譯(2006)。感恩的一生 白永傳回憶錄(原作者:白永傳)。臺北:白永傳。(原著出版於2005年)
鄭芳和(2011)。Beyond 書法-帝國邊緣台灣第三空間的差異書寫。輯於2011《漢字藝術節》─兩岸當代書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劉后晨(2017)。新北市鹿角溪濕地小小水環境巡守隊: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謝濟全(2007)。日治時期嘉義農林學校之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蘇曉倩(2004)。身體與教育--以日治時期台灣實業學校的身體規訓為例(1919-1945)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南投縣。
蘇雅萍(2007)。犯罪少年在諮商過程中身份認同的轉變歷程---以負向標籤的觀點來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二、西文部份
Dewey John (1951). Logic: The Theory of Inquiry. New York, NY: Henry Hold and Company.
Dewey John (1997). Experience & Education. New York, NY: Touchstone.
Dewey John (2004).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NY: Dover Publications.
Frederick Erickson & Jeffrey Shultz (1992). Students’ experience of school curriculum. In P. W. Jackson (Ed.), The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pp. 465-485). New York, NY:Macmillan.
Frederick Erickson, Rishi Bagrodia, Alison Cook-Sather, Manuel Espinoza, Susan Jurow, Jefffrey Shultz & Joi Spencer (2008). Students’ experience of school curriculum: The everyday circumstances of granting and withholding assent to learn. In F. M. Connelly, M. F. He, & J. Phillio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pp. 198-218). Los Angeles, CA: Sage.
Goodlad, J. I. (1979).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New York, NY: McGraw-Hill.
Homi K. Bhabah(1986). 'Foreword: Remembering Fanon: Self, Psyche, and the Colonial Condition'. Introduction to Frantz Fanon's Black Skin, White Masks(pp. vii— xxvi). London and Sydney, UK and AU: Pluto Press.
Homi K. Bhabah(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NY: Routledge.
Hongyu Wang(2004). The Call from the Stranger on a Journey Home: Curriculum in a Third Space. New York, NY: Perter Lang Publishing.
Hongyu Wang(2006). Speaking as an Alien:Is a Curriculum in a Third Space Possible? Journal of Curriculum Theorizing, 22(1), 111-126
Johnson, T.W.(1995). Discipleship or Pilgrimage? The Educator’s Quest for Philosophy. New York,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Kliebard, H.M. (1986). The struggle for the American curriculum, 1893-1958. Boston, MA: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Pinar, W., Reynolds, W. M., Slattery, P., & Taubman, P. M.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 New York, NY: Peter Lang.
Rober Young(1990).White Mythologies:Writing History and the West. London, UK: Routledge.
Rutherford Jonathan(1990). The Third Space Interview with Homi Bhabha. In: Ders. (Hg): Identity:Community,Culture,Difference(pp. 207-221). London, UK: Lawrence and Wishart
三、日文部份
大人も子供も机を並べて 一人前の常識を得べく精進 成人敎育商業講習會開會(1929年5月4日)。臺灣日日新報,第7版。
山下聳(1939)。思ひ出づるまい。青雲,創刊號,4-6。
山田新吾(1933)。少年航空兵とは。東京:厚生閣書店。
小野憲一(2012)。日本統治時代における台湾の職業教育に関する研究-私立台湾商工学校の設立経緯と展開を中心として-。環太平洋大学研究紀要,9,1-9。
中等校以上今後一年 常時勤勞に動員 學徒動員實施要綱發表 情報局發表(1944年3月8日)。臺灣日日新報,第1版。
文部省實業學校局(1934)。実業教育五十年史。東京:文部省。
文部省實業學校局(1936)。実業教育五十年史‧続篇。東京:文部省。
文部省(1966)。産業教育八十年史。東京:文部省。
文部省(1972)。学制百年史 資料編。東京:文部省。
文部省(1972)。学制百年史。東京:文部省。
平林美都子(2010)。翻訳理論とポストコロニアリズム文学。愛知淑徳大学大学院論文集,2,51-63。
申育誠(2015)。日本統治時代の台湾初等教育における同化教育の研究(未出版の博士論文)。東北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日本仙台市。
合津美穗(2001)。日本統治時代の台湾における日本語意識―漢族系台湾人を対象と―。信州大学留学生センター紀要,2,61-78。
江旭本(2000)。台湾商工学校の学生生活:台湾人学生の場合。拓殖大学百年史研究,5,76-87。
江旭本(2001)。ある台湾商工学校の生徒必携:学生手帳。拓殖大学百年史研究,6,167-172。
佚名(1938)。臺北州立臺北第二商業學校一覽表。出版地不詳:作者。
佚名(1940)。臺北州立臺北商業學校一覽表。出版地不詳:作者。
李福桂(1941)。上海だより。青雲,2,7-10。
決戰下國民敎育を戰力增強に集注戰時非常措置決定す(1943年10月26日)。臺灣日日新報,第1版。
決戰非常措置に卽應する文政諸施策 學徒軍事敎育強化 中等學校以上の勤勞動員等(1944年3月17日)。臺灣日日新報,第3版。
卒業、修業年限繰上げ 十八年度も引續き適用/三ケ月短縮(1942年11月25日)。臺灣日日新報,第1版。
周而厚(1941)。南洋だより。青雲,2,6-7。
夜間商業講習生を募集(1931年4月3日)。臺灣日日新報,第7版。
夜間商業講習所入所式(1931年4月14日)。臺灣日日新報,第7版。
東南西北(1939年4月8日)。臺灣日日新報,第2版。
阿部七五三吉(1936)。手工教育原論。東京:培風館。
商業工業夜間講習募生(1931年3月25日)。臺灣日日新報,第4版。
商業教育八十周年記念誌編集委員會(1965)。商業教育八十周年記念誌。東京:財團法人全國商業高等學校協會。
堀虎雄(1941)。五年回顧錄。青雲,創立五周年記念號,11-24。
飛行予科練習生(無日期)。コトバンク。取自:https://kotobank.jp/word/%E9%A3%9B%E8%A1%8C%E4%BA%88%E7%A7%91%E7%B7%B4%E7%BF%92%E7%94%9F-1398359
教官(無日期)。コトバンク。取自:https://kotobank.jp/word/%E6%95%99%E5%AE%98-477916
第二商業學校 臺北に設(1935年10月1日)。まこと,第4版。
野口巖(1939)。雜感。青雲,創刊號,11-12。
試驗地獄の幕開く 各所に淚ぐましい場面(1938年3月24日)。臺灣日日新報 夕刊,第2版。
鈴木質(1940)。臺灣學事年鑑。臺北:臺灣教育研究會。
臺北州(1936)。臺北州報 第1234號(昭和11年6月27日)。臺北州:作者。
臺北州立臺北第二商業學校校友會(1939)。陣中だより。青雲,創刊號,29-33。
臺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36)。臺北州統計書 昭和9年。臺北州:作者。
臺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37)。臺北州統計書 昭和10年。臺北州:作者。
臺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38)。臺北州統計書 昭和11年。臺北州:作者。
臺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39)。臺北州統計書 昭和12年。臺北州:作者。
臺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40)。臺北州統計書 昭和13年。臺北州:作者。
臺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41)。臺北州統計書 昭和14年。臺北州:作者。
臺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42)。臺北州統計書 昭和15年。臺北州:作者。
臺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43)。臺北州統計書 昭和16年。臺北州:作者。
臺北第二商業學校 按四月以後募新生 日間就業者之福音(1936年3月22日)。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4版。
臺灣と商業教育の新機關 貿易專修科と夜間商業學校(1935年10月2日)。臺灣日日新報,第2版。
臺灣教育會(1929)。臺灣學事法規。臺北:帝國地方行政學會臺灣出張所。
臺灣教育會(1935)。商業學校規則の改正。臺灣教育,394,79-96。
臺灣教育會(1943)。臺灣學事法規。臺北:帝國地方行政學會。
臺灣總督府(1917)。臺灣總督府檔案 大正六年永久保存第三十一卷。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1919)。臺灣總督府府(官)報第1803號(大正8年4月10日)。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1919)。臺灣總督府府(官)報第1824號(大正8年5月4日)。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1921)。臺灣總督府府(官)報第2328號(大正10年3月9日)。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1921)。臺灣總督府府(官)報第2363號(大正10年4月27日)。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1921)。臺灣總督府府(官)報第2371號(大正10年5月7日)。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1921)。臺灣總督府檔案 大正十年永久保存第三十五卷。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1935)。臺灣總督府檔案 昭和十年永久保存第十三卷。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1940)。臺灣總督府府(官)報第3849號(昭和15年4月1日)。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1943)。臺灣總督府府(官)報第293號(昭和18年3月27日)。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1944)。臺灣事情 昭和十九年版。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部(1917)。臺灣學事法規 [大正六年版]。臺北:臺灣教育會。
戰ふ皇民敎育に驀進 國民、中等校敎育戰時非常措置(1943年10月26日)。臺灣日日新報,第3版。
謝春木(1930)。臺灣人は斯く觀る。臺北:臺灣民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