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何幸真 |
---|---|
論文名稱: |
明代的建文朝歷史記憶 |
指導教授: | 朱鴻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97 |
中文關鍵詞: | 建文 、靖難 、歷史記憶 、明代 、壬午殉難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64 下載:13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靖難戰爭後,明成祖掌握了歷史的解釋權,嘗試將「過去」形塑為能支持其政權合法性的樣貌。但日後相關記憶的發展走向,卻使其成為政治力量操控集體記憶的一個失敗例證。這不僅是因為儒家忠君思想在明代被以空前的力度強調,當時政治、社會與文化等層面,也都存在支持原有記憶存續,甚至創造新記憶的機制。
明代的建文朝歷史記憶主要是由官方論述和民間記憶,在彼此競爭又相互影響的互動中形成,其發展又涉及靖難戰後朝廷的相關寬赦、弛禁與崇陞。文人群體──特別是南方文人──掌握了許多延續該段歷史記憶之媒介的生產與運作,使相關記憶在形塑過程中,有不少與文人文化結合的情況。建文諸臣的忠烈事蹟、建文帝的出亡傳說,是此類記憶中最受矚目且最豐富的。前者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諸臣原鄉標榜故里人物的需求,以及士人激發忠義、裨益世教的願望;後者則反映了明人面對殘酷的歷史發展和不完全的政治弛禁,渴望替建文帝討回公道的心態。然而永樂一系政權的合法性問題,以及明人對成祖的尊崇,又與懷念建文政權、認同建文君臣的記憶與情感有所衝突。為了消除此類衝突、撫平歷史傷痕和促進政治弛禁,調和成祖與建文君臣的論述也應運而生,構成明代建文朝歷史記憶最重要的特色。
一、古籍史料
(一)官書典籍、詔令
[明]胡廣等奉敕撰,《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楊士奇等奉敕撰,《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楊士奇等奉敕撰,《明仁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楊士奇等奉敕撰,《明宣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陳文等奉敕撰,《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劉吉等奉敕撰,《明憲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費宏等奉敕撰,《明武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李東陽等奉敕撰,《明孝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張居正等奉敕撰,《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顧秉謙等奉敕撰,《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顧秉謙等奉敕撰,《明光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溫體仁等奉敕撰,《明熹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明]張廷玉等奉敕編,《明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明]申時行等奉敕編,《大明會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6。
[明]明太祖御撰,《皇明祖訓》,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64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明洪武禮部刻本影印,1996。
[明]孔貞運輯,《皇明詔制》,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崇禛七年胡正言刻本。
[清]張廷玉等奉敕編,《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清]嵇璜等奉敕編,《欽定續文獻通考》,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26-63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清]紀昀等奉敕編,《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二)地方志
[明]郭子章,《黔記》,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真本叢刊》,第43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據明萬曆刻本影印,1990。
[明]熊子臣等修,《栝蒼彙記》,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93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據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七年刻本影印,1995。
[明]劉文徵編,古永繼點校,《滇志》,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1。
[明]謝肇淛,《滇略》,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9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弘治]沈庠等修,《貴州圖經新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99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1996。
[正德]周季鳳等修,《雲南志》,收入《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70冊,上海:上海書店據天一閣藏明正德五年刻本影印,1990。
[正德]韓邦靖等修,《朝邑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陝西省》,第54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明正德十四年刊本影印,1989。
[正德]嚴嵩等修,《袁州府志》,收入《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第37冊,上海:上海書店據天一閣藏明正德九年刻本影印,1982。
[嘉靖]方瑜等修,《南寧府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刻本影印,1990。
[嘉靖]王崇等修,《池州府志》,收入《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第32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天一閣藏明嘉靖二十四年刻本影印,1982。
[嘉靖]李默等修,《寧國府志》,《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第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85。
[嘉靖]徐顥等修,《臨江府志》,收入《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49冊,上海:上海書店據明嘉靖十五年刊本影印,1990。
[嘉靖]朱麟等修,《廣德州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安徽省》,第70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明嘉靖十五年影印,1985。
[嘉靖]梅守德等修,《徐州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蘇省》,第43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明嘉靖刊本影印,1985。
[嘉靖]陳德文等修,《袁州府志》,收入《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49冊,上海:上海書店據天一閣藏明嘉靖二十二年刻本影印,1990。
[嘉靖]陸釴等修,《山東通志》,收入《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51冊,上海:上海書店據天一閣藏明嘉靖十五年刻本影印,1990。
[嘉靖]梁明翰等修,《慶陽府志》,臺北:漢學研究中心據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六年刊本影印,1990。
[嘉靖]趙廷瑞等修,《陝西通志》,收入《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第5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據明嘉靖二十一年刻本影印,2005。
[嘉靖]劉天授等修,《龍溪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3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85。
[嘉靖]潘庭楠等修,《鄧州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四十三年刻本影印,1985。
[嘉靖]薛應旂等修,《浙江通志》,收入《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26冊,上海:上海書店據天一閣藏明嘉靖四十年刻本影印,1990。
[隆慶]管大勛等修,《臨江府志》,收入《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第35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天一閣藏明隆慶六年刻本影印,1982。
[萬曆]余之禎等修,《吉安府志》,臺北:漢學研究中心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十三年刻本影印,1990。
[萬曆]汪文璧等修,《湯溪縣志》,臺北:漢學研究中心據日本內閣文庫明萬曆三十二年序刊本影印,1990。
[萬曆]汪宗伊等修,《應天府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第10冊,北京:中國書店據明萬曆五年刻增修本影印,1992。
[萬曆]李思恭等修,《池州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安徽省》,第635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萬曆四十年[1612]刊本影印,1985。
[萬曆]李得陽等修,《廣德州志》,臺北:漢學研究中心據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年刊本影印,1990。
[萬曆]陳俊等修,《寧國府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第23冊,北京:中國書店據明萬曆五年刊本影印,1992。
[萬曆]陳善等修,《杭州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浙江省》,第524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明萬曆七年刊本影印,1983。
[萬曆]虞懷忠等修,《四川總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99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1995。
[萬曆]劉廣生等修,《常州府志》,收入《南京圖書館孤本善本叢刊》,明代孤本方志專輯,北京:線裝書局據明萬曆四十六年刻本影印,2003。
[萬曆]顧振宇等修,《仙居縣志》,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231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據明萬曆刻本影印,1989。
[崇禎]牛若麟等修,《吳縣志》,收入《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15-19冊,上海:上海書店據天一閣藏明崇禎十五年刻本影印,1990。
[崇禎]宋奎光等修,《寧海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浙江省》,第503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明崇禎五年刊本影印,1983
[崇禎]羅烗等修,《嘉興縣志》,收入《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第27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據日本宮內省圖書寮藏明崇禎十年刻本影印,1991。
[康熙]王克生等修,《鄱陽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西省》,第932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康熙二十二年影印,1989。
[康熙]王清賢等修,《武定府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71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十八年刻本影印,1997。
[康熙]佟世燕等修,《江寧縣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第10冊,北京:中國書店據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影印,1992。
[康熙]姚文燮等修,《建寧府志》,收入《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續編》,第6-1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據清康熙五年抄本影印,2003。
[雍正]朱樟等修,《澤州府志》,收入《新修方志叢刊.山西方志》,第93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據清雍正十三年刊本影印,1968。
[乾隆]段中律等修,《青陽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安徽省》,第65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四十八年刊本影印,1985。
[乾隆]劉權之等修,《池州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安徽省》,第63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四十三年刊本影印,1985。
[道光]王贈芳等修,《濟南府志》,收入《新修方志叢刊.山東方志》,第81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據清道光二十年刊本影印,1968。
[道光]但明倫等修,《廣順州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貴州府縣志輯》,第27冊,成都:巴蜀書社據清道光二十七年廣陽書院刻本影印,2006。
(三)私史、筆記
[明]大嶽山人,《建文皇帝事蹟備遺錄》,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第23冊,成都:巴蜀書社據明抄本影印,1993。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85-189冊,臺南:莊嚴文化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一年刻本影印,1995。
[明]王俊華,《洪武京城圖志》,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24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據清抄本影印,1988。
[明]尹守衡,《皇明史竊》,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316-31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崇禎刻本影印,2002。
[明]朱國禎,《皇明史概》,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428-43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明崇禎刻本影印,2002
[明]朱國禎,《湧幢小品》,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06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據遼寧大學圖書館藏明天啟二年刻本影印,1995。
[明]朱睦㮮,《革除逸史》,收入《中國野史集成正編》,第23冊,成都:巴蜀書社據清道光二十三年錢熙祚指海本影印,1993。
[明]朱鷺,《建文書法擬》,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續編》,第16冊,成都:巴蜀書社據明刊本影印,2000。
[明]佚名,《皇明傳信錄》,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明國朝典故十行藍絲欄抄本。
[明]佚名撰,王崇武注,《奉天靖難記注》,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5.11。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北京:中華書局,1959。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59。
[明]宋端儀,《立齋閒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39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據遼寧省圖書館藏明抄本影印,1995。
[明]李贄,《續藏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59。
[明]沈節甫輯,《紀錄彙編》,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據明萬曆刊本影印,1965。
[明]周鑣,《遜國忠紀》,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17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據陝西省圖書館藏明崇禎刻本影印,1996。
[明]姜清,《姜氏秘史》,收入《中國野史集成正編》,第23冊,成都:巴蜀書社據清光緒二十一年豫章叢書本影印,1993。
[明]姜清,《姜氏秘史》,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舊鈔本。
[明]祝允明,《野記》,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40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據南京圖書館藏明毛文燁刻本影印,1995。
[明]姚履旋輯,《遜志齋外紀》,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85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據浙江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清康熙增補本影印,1995。
[明]皇甫錄,《皇明紀略》,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40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據明刻歷代小史本影印,1995。
[明]郁袞,《革朝遺忠錄》,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刻本。
[明]郎瑛,《七修類稿》,上海:上海書店,2009。
[明]徐弘祖撰,朱惠榮等譯注,《徐霞客遊記》,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明]徐紘,《皇明名臣琬琰錄》,收入《明代傳記叢刊》,第43冊,臺北:明文書局,1991。
[明]徐禎卿,《翦勝野聞》,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40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分館藏明刻本影印,1995。
[明]徐德英,〈革除建文皇帝紀〉,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第23冊,(成都:巴蜀書社據清然脂百一編六種本影印,1993。
[明]徐樹丕,《識小錄》,收入《筆記小說大觀》,40編,第3冊,臺北:新興出版社,1985。
[明]孫應嶽,《金陵選勝》,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270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明]託名史仲彬,《致身錄》,收入《中國野史集成正編》,第23冊,成都:巴蜀書社,1993。
[明]託名史仲彬,史兆麟編訂,《致身錄》,上海:上海圖書館藏明崇禎二年史兆麟刻本。
[明]託名史仲彬,史在相編訂,《致身錄》,上海:上海圖書館藏清康熙八年史在相刻本。
[明]託名程濟,《從亡隨筆》,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續編》,第17冊,成都:巴蜀書社據明崇禎十七年遜國逸書本影印,1996。
[明]屠叔方,《建文朝野匯編》,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續編》,第16冊,成都:巴蜀書社據明萬曆刻本影印,2000。
[明]張芹,《備遺錄》,收入《中國野史集成正編》,第23冊,成都:巴蜀書社據借月山房彙抄本影印,1993。
〔明〕張朝瑞,《忠節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97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1995。
[明]張瀚,《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曹參芳,《遜國正氣紀》,收入《明代傳記叢刊》,第63冊,臺北:明文書局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本影印,1991。
[明]許相卿,《革朝志》,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續編》,第16冊,成都:巴蜀書社據清四庫全書本影印,2000。
[明]陳子龍等修,《皇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
[明]陳建撰,高汝栻訂,吳禎增刪,《皇明通紀法傳全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35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浙江圖書館藏明崇禎九年刻本影印,1997。
[明]陸深,《蜀都雜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陸粲,《庚巳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
[明]葉盛,《水東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0。
[明]焦竑,《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
[明]焦竑,《國朝獻徵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03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據中國史學叢書影印明萬曆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館刻本影印,1995。
[明]黃佐,《革除遺事》,收入《中國野史集成正編》,第22冊,成都:巴蜀書社據嘉靖三十年金聲玉振集輯本影印,1993。
[明]雷禮,《國朝列卿記》,臺北:文海出版社據明萬曆間刊本影印,1984。
[明]蔣棻,《明史紀事》,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第14冊,成都:巴蜀書社據清初稿本影印,1993。
[明]劉侗,《帝京景物畧》,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48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據天津圖書館藏明崇禎刻本影印,1996。
〔明〕鄧士龍輯,許大齡、王天有點校,《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4。
[明]鄭曉,《今言》,北京:中華書局,1984。
[明]鄭曉,《吾學編》,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12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據明隆慶元年鄭履淳刻本影印,1988。
[明]錢士升,《皇明表忠紀》,收入《明代傳記叢刊》,第64冊,臺北:明文書局據國家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1991。
[明]嚴從簡撰,余思黎點校,《殊域周咨錄》,北京:中華書局,1993。
[明]顧起元撰,譚棣華等點校,《客座贅語》,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82。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
[清]佚名,《崇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
[清]谷應泰,《明史記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7。
[清]吳偉業,《鹿樵紀聞》,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清]李清,《三垣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
[清]李清,《南渡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44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浙江圖書館藏清抄本影印,2002。
[清]汪楫,《崇禎長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
[清]查繼佐,《罪惟錄》,收入《四部叢刊》,第14-1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影印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手稿本重印,1981。
[清]孫承澤撰,王劍英點校,《春明夢餘錄》,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
[清]張岱,《石匱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318-32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南京圖書館藏稿本影印,2002。
[清]梁份,《帝陵圖說》,《稀見明史史籍輯存》,第30冊,北京:線裝書局,2003。
[清]陳田,《明詩紀事》,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710-171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清刻本影印,2002。
[清]馮甦,《滇考》,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6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清]黃宗羲,《弘光實錄鈔》,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36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浙江圖書館藏清光緒三年傅氏長恩閣抄本影印,2002。
[清]楊士聰,《玉堂薈記》,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44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清鈔本影印,1996。
[清]趙士喆,《建文年譜》,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第23冊,成都:巴蜀書社據民國二十三年東萊趙氏楹書叢刊本影印,1993。
[清]談遷,《棗林雜俎》,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13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清鈔本影印,1996。
[清]談遷撰,汪北平點校,《北游錄》,北京:中華書局,1960。
[清]劉聲木撰,劉篤齡點校,《萇楚齋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錢澄之,《所知錄》,合肥:黃山書社,2006。
[清]顧炎武,《聖安本紀》,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183種,臺北:臺灣銀行,1964。
[清]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民國]劉承幹編,《明史例案》,臺北:世界書局據民國三年吳興嘉業堂刊本影印,1961。
(四)文集、小說
[明]方孝孺撰,徐光大點校,《遜志齋集》,寧波:寧波出版社,2000。
[明]王世貞,《弇州四部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9-128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明]王世貞,《弇州續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2-128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明]王世貞撰,魏連科點校,《弇山堂別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史鑒,《西村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明]余繼登,《淡然軒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明〕何喬新,《椒邱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4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明]吳寬,《家藏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明]佚名,《承運傳》,收入《古本小說集成》,第9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刻本影印,1990。
[明]佚名,《黃陳冤報錄》,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續編》,第17冊,成都:巴蜀書社據崇禎十七年遜國逸書輯本影印,2000。
[明]李夢陽,《空同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6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明]李賢,《古穰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4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明]周是脩,《芻蕘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3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明]周瑛,《翠渠摘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明]金幼孜,《金文靖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4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明]陳仁錫,《陳太史無夢園初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81-138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明崇禎六年張一鳴刻本影印,2002。
[明]陳繼儒,《晚香堂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6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明崇禎刻本,2000。
[明]陸人龍著,覃君點校,《型世言》,北京:中華書局,1993。
[明]陶奭齡,《賜曲園今是堂集》,收入《四庫禁燬書目叢刊》,集部第80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馮時可,《超然樓集》,東京:高橋情報出版社據日本內閣文庫藏萬曆二十五年鄭汝壁序刊本影印,1993。
[明]湯顯祖,《湯顯祖集》,臺北:洪氏出版社,1975。
[明]楊士奇撰,劉伯涵、朱海點校,《東里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明]楊士奇,《東里續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38-123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明]葉向高,《蒼霞草全集》,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4。
[明]劉宗周,《劉子全書》,收入《中華文史叢書》,第57冊,臺北:華文書局,1968。
〔明〕錢琦,《錢臨江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據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刊本影印,1990。
[明]謝肇淛撰,汪中柱點校,《小草齋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明]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明]顧憲成,《顧端文公集》,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崇禎年間無錫顧氏家刊本。
[明]龔詡,《野古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3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17-131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清]汪森,《粵西文載》,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65-146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清]屈大均撰,歐初、王貴忱主編,《屈大均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清]孫奇逢,《夏峯先生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1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據清道光二十五年大梁書院刻本,2000。
[清]張岱,《嫏嬛文集》,長沙:岳麓書社,1985。
[清]張履祥撰,陳祖武點校,《楊園先生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
[清]黃宗羲撰,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95。
[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94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黃宗羲撰,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清]熊開元,《魚山剩稿》,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第7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據清康熙尚友堂刻本影印,2005。
[清]潘耒,《遂初堂文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第17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清]錢謙益撰,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清]錢謙益,《初學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14冊,北京 : 北京出版社據明崇禎瞿氏耜刻本影印,2000。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第9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清易堂刻寧都三魏全集本影印,2010。
[清]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6。
(五)類書、日用類書
[明]江旭奇,《朱翼》,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06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據北京大學書館藏萬曆四十四年刻本影印,1995。
[明]佚名編,《新刻天下民家便用萬錦全書》,收入《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2輯,第12冊,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據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明萬曆刊本影印,2011。
[明]佚名編,徐三有校,《新鍥全補天下四民利用便觀五車拔錦》,收入《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2輯,第12冊,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據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明萬曆二十五年書林閩建雲齋刊本影印,2011。
[明]武緯子補訂,《新刊翰苑廣記補訂四民捷用學海群玉》,收入《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2輯,第12冊,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據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明萬曆三十五年潭陽熊氏種德堂序刊本影印,2011。
[明]朱鼎臣編,《新刻鄴架新財萬寶全書》,收入《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2輯,第12冊,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據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明萬曆四十二年序刊本影印,2011。
[明]劉葉,《新鎸歷代名賢事類通考》,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第96冊,濟南:齊魯出版社據南京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2001。
二、今人論著
(一)中文專書
王崇武,《明靖難史事考證稿》,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5。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
朱鴻,《明成祖與永樂政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8。
衣若蘭,《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史之建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何歌勁,《建文帝之謎》,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巫仁恕,《激變良民:傳統中國城市群眾集體行動之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李雅雯,《近代護生戒殺思想之發展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吳德義,《明代建文史學研究》,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
吳德義,《建文史學編年考》,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吳緝華,《明代制度史論叢》,臺北:作者自行出版,1971.2。
吳蕙芳,《明清時期民間日用類書及其所反映之生活內涵》,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孟森,《明史講義》,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4。
周質平等編,《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2002。
林麗月,《明末東林運動新探》,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7。
范宜如,《明代中期吳中文壇研究──一個地域文學的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5。
高春緞,《黃佐的生平及其史學(一四九○-一五六六)》,高雄:文化出版社,1992.6。
倉修良,《中國史學史簡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馬幼垣,《中國小說史集稿》,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7。
馬渭源,《破解六百年第一謎案:建文帝最終出亡福建寧德!?》,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
張嘉珍,《六朝志怪小說護生故事之思想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商傳,《永樂皇帝》,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
陳萬鼐,《明惠帝出亡考證》,高雄:百成書店,1960。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8。
黃瓊慧,《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為例的考察》,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
楊豔秋,《明代史學探研》,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廖瑞銘,《明代野史的發展與特色》,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9。
趙園,《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1。
趙園,《明清之際的思想與言說》,香港:三聯書店,2008。
劉倩,《「靖難」及其文學重寫》,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
蔡家琳,《典型在夙昔:明清時期文天祥忠節典範的形塑與流傳》,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蔡淑芬,《明末清初江南的放生活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錢茂偉,《明代史學的進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謝貴安,《明實錄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簡碩成,《鄭曉《吾學編》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簡錦松,《明代文學批評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譯,《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司徒琳(Lynn A. Struve)著,李榮慶等譯,《南明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主編,張書生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
保羅.康納頓(Paul Connerton)著,納日碧力戈譯,《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2。
阿斯特莉特.埃爾(Astird Erll)、馮亞琳主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哈拉爾德.韋爾策(Harald Welzer)主編,季斌、王立君、白錫堃譯,《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高彥頤(Dorothy Ko)著,苗廷威譯,《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Arthur F. Wright編,中央硏究院中美人文社會科學合作委員會譯,《中國歷史人物論集》,臺北:正中書局,1973。
Mike Crang著,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出版社,2003。
(二)中文論文
丁修真,〈士人交往、地方家族與建文傳說──以《致身錄》的出現為中心〉,《史林》,2011年第3期,頁69-77。
王正華,〈生活、知識與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類書」與其書畫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1期(2003.9),頁1-85。
王成勉,〈再論明末士人的抉擇──近二十年的研究與創新〉,收入《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2008,第1冊,頁231-242。
王汎森,〈歷史記憶與歷史──中國近世史事為例〉,《當代》,第91期(1993.11),頁40-49。
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9),頁147-183。
王璦玲,〈記憶與敘事:清初劇作家之前朝意識與其易代感懷之戲劇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4期(2004.4),頁39-103
牛建強,〈試論明代建文帝歷史冤案的反正過程──以明中後期建文朝史籍纂修為視角〉,《史學月刊》,1996年第2期,頁32-38轉25。
毛佩琦,〈建文新政和永樂「繼統」〉,《中國史研究》,1982年第2期,頁36-49。
石守謙,〈古蹟.史料.記憶.危機〉,《當代》,第92期(1993.12),頁10-19。
向燕南,〈引導歷史向善──方孝孺的正統論及其史學影響〉,《齊魯學刊》,2004年第一期,頁89-93。
朱鴻,〈明永樂朝皇太子首度監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2期(1984.6),頁85-113。
朱鴻,〈明惠帝的用人與政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3期(1985.6),頁67-91。
朱鴻,〈明仁宣時期的懲治貪贓〉,收入《第一屆兩岸明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1996,未標頁。
朱鴻,〈朱棣──身兼「祖」、「宗」的皇帝〉,《鴻禧文物》,創刊號(1998.2),頁145-161。
朱鴻,〈心慊慊而乖違──論明宣宗從「好聖孫」到「好」聖孫的轉變〉,《鴻禧文物》,第3期(1998.3),頁93-112。
朱鴻,〈三「楊」開泰?:明英宗正統初期的內閣政治〉,收入林麗月主編,《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臺北:唐山出版社,2001.6,頁1-27。
朱鴻,〈奪國之後-六百年前大明帝國的政治公案〉,《歷史月刊》,第119期(2004.8),頁102-109。
朱鴻,〈清代人士的明十三陵與景帝陵情懷〉,收入《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2008,第2冊,頁117-139。
余云華,〈建文帝圓寂青海樂都瞿曇寺考〉,《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1期(2009.1),頁9-14。
何幸真,〈英廟「盛德」:明天順朝君臣對「建文問題」之態度〉,《明代研究》,第16期(2011.6),頁1-28。
何淑宜,〈時代危機與個人抉擇──以晚明士紳劉錫玄的宗教經驗為例〉,《新史學》,第23卷第2期(2012.6),頁57-106。
李孝悌,〈儒生冒襄的宗教生活〉,收於丘慧芬主編,《自由主義與人文傳統──林毓生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5,頁257-282
束有春、閻小強,〈亦地亦僧亦為仙,半史半野半相疑──明代建文帝的傳說及其歷史民俗〉,《東南文化》,1998年第3期,頁92-97。
吳振漢,〈王世貞「史乘考誤」所論嘉、隆之際史事考釋〉,《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17期(1998.6),頁65-92。
吳振漢,〈明代中葉私修國史之風探析〉,《史匯》,第6期(2002.8),頁1-21。
吳振漢,〈宋端儀《立齋閒錄》研析〉,《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27期(2003.6),頁1-23。
吳航,〈明清間偽書《致身錄》攷論〉,《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43期(2010.9),頁27-48。
吳智和,〈何良俊的史學〉,《明史研究專刊》,第8期(1985.12),頁1-98。
吳德義,〈試論建文史學〉,《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7卷第2期(2010.3),頁36-42。
吳德義,〈《姜氏秘史》考辨及其史料價值〉,《故宮博物院院刊》,2010年第3期,頁47-52。
吳德義,〈明成祖遣臣尋找建文帝下落諸說之由來〉,《史學月刊》,2010年第5期,頁131-133。
邸曉平、胡璟,〈明代中葉吳中文人集團研究回顧〉,《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頁34-38。
孟森,〈建文遜國事考〉,《北平圖書館館刊》,第5卷第6期(1931.12),頁1-11。
林麗月,〈俎豆宮牆──鄉賢祠與明清的基層社會〉,收入黃寬重主編,《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6,頁327-372。
侯健,〈三寶太監西洋通俗演義──一個方法的實驗〉,《中外文學》,第2卷第1期(1973.6),頁8-26。
姜勝利,〈明代野史述略〉,《南開大學學報》,第2期(1987),頁37-44。
胡適,〈建文遜國傳說的演變──跋崇禎本遜國佚書殘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1分(1928),頁19-23。
胡曉真,〈離亂杭州──戰爭記憶與杭州記事文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6期(2010.3),頁45-78。
陶懋炳,〈李贄史論新探〉,《史學史研究》,1985年第1期,頁39-46。
孫衛國,〈王世貞《史乘考誤》對《明實錄》之辨證及其影響〉,《成大歷史學報》,第29號(2005.6),頁81-120。
夏伯嘉,〈宗教信仰與夢文化──明清之際天主教與佛教的比較探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6本第2分(2005.9),頁209-247。
倫明,〈建文遜國考疑〉,《輔仁學誌》,第3卷第2期(1932.7),頁1-61。
晁中辰〈建文帝「遜國」新證〉,《安徽史學》,1995年第1期,頁16-19。
張奕善,〈明成祖政治權力中心北移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報》,第10、11期(1984.12),頁243-357。
張哲郎,〈從明代皇帝之即位詔及遺詔論明代政權之轉移(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5期(1998.5),頁1-27。
張璉,〈明代嘉靖朝宗廟禮制變革與思想衝突之討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4期,頁1-38。
商傳,〈《讓氏家譜》與建文帝出亡考〉,收入《第十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5,頁526-534。
陳建守,〈《明狀元圖考》:明代科舉考生的夢文化〉,《歷史教育》,第13期(2008.12),頁143-161。
陳寒鳴、賈志剛,〈方孝孺與明初金華朱學的終結〉,《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15卷第3期(1999.9),頁19。
黃全安、蒙潘孫,〈明代建文帝駐足廣西橫縣寶華山有關史實考据〉,《廣西地方志》,2003年第6期,頁42-45。
黃克武,〈「文化想像與族國建構」〉,《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9),頁a3-a8。
黃彰健,〈讀明刊《毓慶勳懿集》所載明太祖與武定侯郭英敕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4卷下(1963),頁617-625。
楊淼林、楊尉,〈建文帝圓寂青海樂都瞿曇寺考〉,《青海社會科學》,2010年第5期(2010.9),頁197-202。
管維良,〈地方志是建文帝出亡的歷史見證〉,《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頁81-85轉95。
趙中男,〈明宣宗的政治核心集團及其形成〉,《北方論叢》,1991年第1期(1991.1),頁12-16。
趙克生,〈試論明朝兩京祭禮的歸併〉,《南京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2004.4),頁43-46。
趙克生,〈明代地方廟學中的鄉賢祠與名宦祠〉,《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1期(2005),頁118-123轉144。
潘忠泉、李 怡,〈明代建文朝史纂修的開山之作:《革除錄》〉,《圖書館論壇》,第27卷第1期(2007.2),頁162-164。
劉瓊云,〈帝王還魂:明代建文帝流亡敘事的衍異〉,《新史學》,第23卷第4期(2012.12),頁61-117。
鄭永昌,〈試論明清之際官方史料對崇禎帝評價的轉變問題〉,《史耘》,第3、4期(1998.9),頁57-84。
鄭利華,〈明代中葉吳中士人集團及其文化特徵〉,《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頁99-103。
樸人,〈明惠帝為讓姓始祖考疑〉,《大陸雜誌》,第22卷第12期(1961),頁8轉23。
錢茂偉,〈鄭曉生平著述考略〉,《歷史文獻研究》北京新2輯(1990),頁309-322。
錢茂偉,〈論晚明當代史的編撰〉,《史學史研究》,1994年第2期,頁59-66。
錢茂偉,〈論鄭曉《吾學編》〉,《浙江學刊》,1996年第1期,頁86-89。
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第35卷第1期(1997.3),頁247-296。
謝貴安,〈試論明實錄對建文帝的態度及其變化〉,《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期(2010.8),頁30-37。
濱島敦俊著,吳大昕譯,〈明代中後期江南士大夫的鄉居和城居──從「民望」到「鄉紳」〉,《明代研究》,第11期(2008.12),頁59-94。
嚴志雄,〈體物、記憶與遺民情境──屈大均一六五九年詠梅詩探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1期(2002.9),頁43-87。
(三)外文專書
川越泰博,《明代建文朝史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7。
Assmann, Jan. Religion and Cultural Memory: Ten Studies.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Winter, Jay. Remembering War: The Great War 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四)外文論文
阪倉篤秀,〈建文帝の政策〉,《人文論究》,第27期第3、4期(1978.3),頁1-21。
鈴木正,〈建文帝出亡説考証〉,《史観》,第65、66、67合冊,頁160-181。
鈴木正,〈続建文帝出亡説考証〉,《史観》,第68冊,頁50-69。
Assmann, Jan. “Communicative and Cultural Memory,” in Astrid Erll and Ansgar Nünning eds. Cultural Memory Studies. Berlin;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2008, p.109-118.
Chan, Hok-lan. “Legitimating Usurpation: Historical Revisions under the Ming Yongle Emperor (r.1402-1424),” in Philip Yuen-sang Leung ed. The Legitimation of New Orders: Case Studies in World History.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 121-129.
Ditmanson, Peter. “Venerating the Martyrs of the 1402 Usurpation: History and Memory in the Mid and Late Ming Dynasty,” T’oung Pao .93.1 (2007), p. 110-158.
Erll, Astrid “The Invention of Cultural Memory: A Short History of Memory Studies,” Memory in Cultur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p.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