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皮國立
Pi Kuo-Li
論文名稱: 「氣」與「細菌」的中國醫療史—民國中醫外感熱病學析論
The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of Qi (pathogenic qi) and Bacteria – Analysis of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in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指導教授: 呂芳上
Lu, Fang-Sha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20
中文關鍵詞: 中醫熱病體系傳染病醫療史氣(邪氣)細菌學西醫身體觀
英文關鍵詞: Chinese Medicine, pyretic architectonic, plague, medical history, qi (pathogenic qi), bacteriology, western medicine, ideas of bod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緒論:主要談研究動機、名詞界定(如何謂「外感熱病」)和研究回顧。藉著回顧過去醫史的研究,特別著重台灣的醫療史回顧,並試著提出「重層醫史」的角度來試著以多面向的切入視角來談一個特定之主題,從醫療看中國歷史,在上下層之間,其中必有交會共同之處,但絕對也有上下相異之處。我們已經強調了「內史」之理論建構的上層,還要看看這些知識如何與下層生活產生連結。甚至像是某類知識,如熱病知識(包括預防、調養的技術)在下層如何被理解與實踐的一些問題。
    第二章:主要敘述細菌學普及中國之前,中西醫對熱病面貌的描述。基於翻譯語言和兩者對熱病症狀的描述,其實在近代有著一致性,例如發炎、熱感或「火」的概念。也簡介一下傷寒和溫病的簡史,以及中西醫對「熱」的身體感一致性。對氣的體認與致病因子描述上的一致性,在治療與預防上,中西醫在民國之前的近代,也有許多類似之處,如用發汗與瀉下法等等。
    第三章:本章透過統計與論述相結合,來對民國時期的中醫外感熱病學相關醫籍之出版狀況進行考察,依據傷寒、溫病、瘟疫等三類醫書的出版,先行統計出「民國中醫熱病學文獻編年類纂表」,而後再加以分析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以明瞭當時該學門發展之概況與趨勢。目前,有關該學門的二手研究,多僅止於清朝為止;而近代(1840年開始)至民國後的文獻,尚無人進行統計分析並賦予意義。若論及對中醫產生較大影響或衝擊之理論,類似融入「微生物致病說」這樣顯著且重要的變化,還是發生於民國時期。除了圍繞著古典醫學理論的再發展外,本文還考察了來自日本漢醫的翻譯醫書之影響、西方醫學衝擊與「中醫傳染病學」漸趨成型等幾個面向來加以論述。可以看出以中醫熱病學為主的兩方面學術轉型:對外是與西醫的細菌或傳染病學對話,對內則是傷寒學和溫病學兩個(學)派別的融合,而且傷寒學說也更加的興盛。不過,這份資料內容龐大,況且民國中醫文獻,去今未遠,典籍佚失或難以考證的狀態也較少見,日後仍不排除增補表格內容之必要。故本章只能算是一個初步的嘗試,謹希望能對研究中醫文獻、疾病史,近代中醫史的學者有些微的貢獻。
    第四章:近代中國傳統醫學與西醫的交會,產生了許多有意思的醫史課題,本章藉由梳理一個疾病名稱的轉譯過程與翻譯前後的意涵,配合中國醫學自身的歷史發展背景,來檢視民國中西醫詮釋疾病的界線與脈絡,它凸顯了民國時期中醫發展之方向與本身轉型之必要與限度。傷寒,西方名Typhoid fever,以之為例,我們看到了一個新名詞,從中國本土之外的西方與日本傳入,並與中國的古代醫學經典《傷寒論》,以及在清代與之對立的溫病理論,進行一次融合、再解釋的歷程。當時中醫的困難來自:必須面對自身學術內的寒溫論爭與分歧的態勢,又要回應西醫的說法。我們將看到,中醫擁有堅定的古典醫學定義,但西醫的衝擊讓中醫必須去反省原來的疾病定義,中醫們除了梳理任何熱病學內統整、劃畫一的說法,還必須用經典去重新定義西醫病名的屬性與名稱,最後,中醫並沒有根本地改變古代疾病論述。這段疾病史,可說是中國醫生對疾病解釋權的堅持,也預示了當時中國醫者與古典醫學之間永無休止的對話。
    第五章:主要著重民國中醫對細菌學的正面回應,是全本論文篇幅最重的部份。文中探討了細菌學對中國醫學的影響及其重要性,並探討中國醫學的一些回應(如章太炎「據古釋菌」的例子:中國人認識細菌的角度不是「觀察細菌」,而是去觀察人的行為導致細菌滋生的原因,另還涉及了「蟲」的觀察過往。)爭議之一,在於氣候生菌,所以氣候是主因,不是菌,這一點成為中醫反覆論證的重點。人在氣中,因氣而生,治療、疾病的身體觀都存乎於氣化之中。爭議之二:人體的本質(氣化、機械工具)與醫學檢驗難易、錯誤之爭議問題(戈公振之死)。中醫雖對細菌學產生諸多質疑和抨擊,卻也在這些討論中,發展「創造」出殺菌藥物。中醫界拼命圍繞著這個議題反覆申論,又反而代表著他們對這類議題之重視。菌與毒、瘀血、解毒問題:中醫不拘病原、病名,但已指出發汗、催吐與下(催便)法為針對病者之體質及病人身上之「毒」而立的方法,後來湯本更將「毒」引伸成「菌毒」;或是殺蟲=殺菌。毫無疑問的,中醫當然能夠治療瘟疫。但是能不能治療具近代意義的、經過細菌學洗禮的傳染病,則是民國以來,透過中醫與西方細菌學不斷的對話,重新詮釋、肯定古典醫書中的經驗與治法,而建立起治療的信心,並賦予外感熱病學新的定義。自西醫細菌學傳入中國之後,中醫就沒有強烈的排拒細菌論,甚至將其納入新課程。中醫從實用的觀點,把細菌在人體內產生的身體變化,用各種「毒」來加以解釋,而對於細菌作為一種生物角色而言,中醫則強調「菌在氣中」,細菌不能脫離空氣、季節、溫度、濕氣等外在客觀因素而生長,進而將細菌學拉至氣論的範疇中,此即近代中西醫氣論與細菌論匯通的歷史模式,也可以說是「再正典化」中的一種具選擇性的「存而不論(西說)」。
    第六章:民國初年這段期間,大概是近百年來中西醫衝突、爭論最嚴重的時刻。就實際的歷史來看,中醫在這段期間顯然是區居下風的,但是在言論思想上,反倒可以說是中醫在整個中國歷史中最活潑、多元的一刻。惲鐵憔生在這個時代,他有與傳染病搏鬥的悲傷過往,人生經驗使他培養了對傳統中醫的深厚感情和掌握西醫新知識的能力、意願,造就了他成為民初中醫歷次運動或言論的重要參與者。中西醫匯通、中醫革新、中醫科學化等議題,皆可由其著作中尋找到蛛絲馬跡,這讓他在民初中醫的學術譜系內佔有重要的地位。國內外皆已有學者對民初中西醫的歷史做過梳理,其中,「一病有一病之源」的說法在民初漸漸受到重視,而中醫自古以來從未發展出實驗方法來研究或觀察細菌,故為西醫所訕笑:病人若找中醫治療將「不知死於何病」(Sean Hsiang-lin Lei, 2003)。本章針對惲鐵憔的學術思想與其對西醫的回應,大多是惲鐵樵個人獨特的見解,也有不少是代表當時中醫所面臨之問題的縮影,特別是在細菌學與疾病定義這兩個問題的反省上;藉著這些討論,來釐清民初中醫在這兩個層面中可能遭遇的困境及其回應之道,並於這樣的探索歷程中,拼湊出近代中醫對自身學術,特別是疾病經典的語境重構與實際醫療場域上所出現的某些現象之自我反省。
    第七章與第八章:主要從日常生活史切入,但也扣緊經典醫書內知識的影響,如何影響一般人判斷疾病與日常養生、防疫的一些舉措。西醫知識並不是沒有影響中醫,從肉食、肉精、維他命等營養品到新式「衛生」商品來看,傳統的禁忌界線確實部分鬆動了(當然我們不能誇大這樣的影響,有些知識是僅是換一種語言呈現,例如補腎與外感病調養的問題)。而且,本章之設計,就是希望換一種視角來看「現代性」的問題,由於過去研究都是「大城市衛生史觀」,可能過分誇大西方醫學的現代性在整個中國現代史的作用,甚至我們也不清楚,傳統的一些知識如何可能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實行,例如中醫的防疫與家庭照護等等(當然,用這樣的篇幅來探討還是不夠的,只能作為一種經典日用的輔助說明和解釋路徑而已)。也證實了上層(醫者)與理論知識在下層社會有一種很強的實用性連結,以及一種現代「個人」衛生觀可能的日常性實踐。
    第九章總結論:主要指出本文之貢獻與侷限,並延伸一些觀察與想法。
    過去談中醫熱病學史,都只針對大範圍的背景或幾位醫者的貢獻做統括式的論述,學者不知道這個學門有甚麼重要醫書文獻、知識如何轉型,又如何影響日常生活,研究範圍也多僅止於清末,少論及民國。本文試圖以「重層醫史」的構想來開展「中醫熱病學近代史」,實已彌補某些空白之處。歷史本為解釋過往人物與事件而生,現代中醫至少有兩個傾向,是可以從本文的分析中看出來的,第一是現代中醫仍必須反覆閱讀經典,它不僅是一個既存現象,本文尚證實了它思想形成的近代歷程,與近代中醫的學術性格是息息相關的。過去在近代史各學門的研究者,總是強調「西化」的影響,事實上它也是中國近代史不能逃避的問題;但是,除了西化以外,有沒有一種中國本土脈絡還持續存在著的?答案之一是中醫的經典。另外在正文中,或許也能做為「從周邊看中國」的一種延伸,從日本漢醫的歷史來反觀中醫在中國近代之發展。我們看到了日本漢醫研究的推波助瀾,實於精神和物質研究上給中醫信心,日本譯名的可參照性,也讓中醫的疾病定義重新洗牌。民國醫者為發展中醫學術而提倡古代經典的復興,不單是指唐代前的醫書,也包括後出溫病派的經典在內,只是兩者有彼消我長的層次關係,而且直到現代,寒溫派的基準都處在不斷重整中;在民初時,《傷寒論》被抬高至新的地位,也為後來擴張至整個中醫內科學研究奠定基礎,後來劉渡舟又稱該書為「中醫之魂」,其來有自。
    這也印證了第二條道路,即現代中醫為何如此強調統整、融合寒溫兩派的菁華?中西醫在近代的熱病學論爭,證實寒溫爭論已無用於和西說對抗,必須統整融合出一個新的範疇與學科,此即近代中醫傳染病學漸漸成型;清代以前,根本沒有外感熱病學這一學門,它是經過近代不斷討論,才逐漸形成一個學科的界線。其次,經過近代的發展歷程後,《傷寒論》又被抬高至一個新的階段,不但是傳染病學內中的一支,也占據了外感熱病學的經典地位。毫無疑問的,中醫當然能夠治療瘟疫。但是確立能治療具近代意義、經細菌學洗禮的傳染病,則是民國以來透過中醫與西方細菌學不斷的對話,重新詮釋、肯定古典醫書中的經驗與治法,而建立信心,並賦予外感熱病學新的定義,此過程見證了中醫文獻「再正典化」的過程,重要醫書在民國時不斷透過反覆刊刻印行,強化中醫熱病知識體系的對內認同。當然,伴隨著這個現象而生的,是一連串的影響,其歷程實決定了現代中醫的性格。在中醫走向現代化的同時,不自覺的或被各種力量的正、反作用力推向了傳統;中醫的改變是有目共睹的、但其實不變的傳統仍持續著,其學術不是斷裂,而是還具有延續性的意義在內。這個歷程所帶來的影響,至今仍影響著中醫學習的方式。由於「再正典化」的力量非常強,所以也導致了:中醫從吸收細菌論、接受部分理論、論爭,當最後卻放棄「大部分」細菌實驗科學、存而不論,這可以說是一種選擇後又放棄的歷程。它導致現代中醫可以治傳染病,但卻不會找一堆「殺菌藥」,或是用細菌再爭論唯一的病名。
    近代中國學術的「西化」已不用多談,這個舊框架將阻擋我們觀看近代中國史的全貌,因為它只有單一視角而已。很多人也許會質疑,這是不是一種「反科學」的立場?站在歷史研究上,本來就不能只有一種單線論述,就像Dorothy Ko提出的突破五四史觀框架一樣,本文的立場同為:如果我們一直停留在中醫科不科學(怎麼不完全採用細菌學的視角來質問),或中醫為什麼不科學的「五四史觀」中,我們永遠不會發現中醫在近代的多元文化史以及中醫在當時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可行性,而即便我們探究了受西醫影響的部分,我們也無法得知當日中醫對傳統做了甚麼樣的保護與妥協。何況對多數中國人來說,生活不是科學,而是一種自然的文化土壤,文化與歷史的發展可能、也不會只有單線。「重層醫史」視角下的醫療史與國史:必以一主題貫穿一段歷史,求其通達。中醫的實驗場域就在特定文化歷史所構築的個人身體感知與日常生活內。若僅將中醫史視為、或切割成純科學史、內史,就要大失其義了。筆者當初設計「重層醫史」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專門內史與史家關切之問題上求得一些融會,做為國史,過去的現代史強調中國的現代化,主體只有現代化與西化,而少談古典化;但現在則多呼籲從中國史的或中國中心的脈絡來看歷史。我們要瞭解各個學門的近代轉型,就非深入其中去探索不可。連結至中醫史,若沒有文化的深層關懷,其「出路」何在,恐怕就真的只能是就「內史」而論陳跡了(至少對筆者的主觀而言,感覺不出重大意義,或許這是自己的偏見);就好比拋棄經典的中醫,也不成其為中醫了。從經典的醫書與理論出發的中醫學史,是亦本論文從中醫角度去理解中醫史之謂也。

    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 research motives, term definitions (e.g. what is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and research review. By reviewing the past medical history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 medical history of Taiwan, this study attempts to discuss a specific topic from the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 by proposing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layer medical history”. Looking at the Chinese history from the medical perspective,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re are rendezvou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s. The upper layer is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history”, while the lower layer is the practices in daily life.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knowledge in the upper layer is linked with the layer, such as knowledge about the febrile disease (e.g., prevention and recovery techniques) is understood and practiced in the lower layer.
    Chapter Two: This chapter presents the description of febrile diseases i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efore bacteriology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According to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the descriptions of febrile disease symptoms i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e were consistent concepts such as inflammation, heat or “huo” (fire) in modern times. The history of typhoid fever and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also briefly introduced. The consistency in the physical perception of “heat” i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s well as the consistency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Qi and descriptions about causative agents is also discussed. There were many similarities i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such as sweating and catharsis, in modern times before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an Period.
    Chapter Three: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iscourses, this chapter examined the publications of Chinese medical books on fever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The List of Chronological Compil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Books on Fever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is estab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publications of medical books on typhoid, febrile disease, and plague. This research then analyzed the meanings behind the publications of those books in order to see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tendency of development of this field. Meanwhile, most second handed researches of this field have been done until Qing Dynasty.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docum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pre-modern era (since 1840) and the Republican Period. However, there were drastic change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For example, theories of Chinese Medicine merged with theories, such as “notion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and have had great influence or impact on Chinese medicine and changed its direction. Apart from the re-development of classic medical theories, this research examined other dimensions, such as influences from translated medical books from Japanese Han doctors, impact from Western medical theories,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nese medicine. This research found two aspects of academic transformation centering on Chinese medical theories of fever: externally speaking, there was a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al theories of bacteria or infectious diseases; internally speaking, there was an incorporation of the school of typhoid and the school of febrile disease which flourishes theories of typhoid. However, contents of the data are huge because docum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are very recent, and it is rare to see missing or unverified documents. If it is necessary, contents of the established list will be amended and extended. Therefore, this chapter is a preliminary attempt to contribute to studies of Chinese medicine documents, history of diseases, and history of pre-modern Chinese medicine.
    Chapter Four: The exchan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modern times has produced many interesting issu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This chapter examined the demarcation and context of illness interpret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by review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of the name and meaning of an illness before and after it was translat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it highlighted the developmental direc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well as the necessity and restrictions of transformation that it faced.
    Taking typhoid fever for example, it was a new noun introduced into China from Western countries and Japan, and was integrated with the illness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classic, “Shang Han Lun,” and its opposite theory of warm illness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difficulties that Chinese medicine faced at that time were the disputation ove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yphoid between theories of cold illness and warm illness, and the reply to the statements of Western medicine. It was found that the classical medical definitions of illness in Chinese medicine were firm; however, the impact of Western medicine made it necessary for Chinese medicine to introspect the original definitions of illnesses. Doctors of Chinese medicine started to organize and unify similar statements in the study of heat illness, and re-defined the properties and names of Western diseases within Chinese medical classics. At last, Chinese medicine did not change the discussions and descriptions of traditional illnesses thoroughly. It could be said that this history of illness interpretation was the insistence of Chinese medicine doctors on the right over illness interpretation, which also revealed the endless dialogues between practitioner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classical medicine at that time.
    Chapter Five: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positive response of TCM to bacteriology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1912-1949),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act of bacteriology on TCM, as well as some responses of TCM (e.g., Chang Tai-yan’s explanation of bacteria according to ancient interpretations: Chinese people learn about bacteria from observations of human behaviors that may cause the growth of bacteria rather than “observing bacteria”; another example is the observation of the history of “worm” in TCM). One of the disputes is the causation of bacteria by climate. Hence, the climate, rather than bacteria, is the major cause of disease, and this is a key point of repeated verification in TCM. People live in Qi and were born in Qi, hence, treatment and disease should be focus on the context of Qi. Another dispute is: the contentious issue regarding the nature of human body (Qi vs. mechanical tool) and the difficulty and error in medical inspection (the death of Ge Gong-chen). Despite many doubts and criticism on bacteriology, TCM also “created” bacteria-killing drugs in such discussion. The TCM community’s repeated discussions and elaborations on this topic indicate their attention to such issues. In terms of the issues of bacteria, poison, bleeding and detoxification, regardless of pathogens and disease terms, TCM has pointed out that sweating, vomiting and catharsis method are methods to purge patients of “poison”. Late on, Tang Ben further expanded the concept of “poison” to “bacteria poison”, in other words, killing the worm in TCM =killing the bacteria in Western medicine. Undoubtedly, TCM can treat epidemics; however, can it treat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based on bacteria in the modern sense? Since the Republican Period, through continuous dialogue between TCM and Western bacteriology and reinterpretation of TCM, the experience and treatment methods in TCM classics have been confirmed as effective to rebuild the confidence in TCM for treatment, giving a new definition of the study i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estern bacteriology into China, TCM has never rejected it strongly and even has incorporated it as a new course of study. From the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CM explains the changes of human body caused by bacteria by a variety of “poison”. To bacteria in the sense of biological role, TCM stresses that “bacteria live in Qi” and cannot grow without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air, seas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hus incorporating bacteria in the field of Qi. This is the historical model to bridge the TCM’s Qi theory and bacteria of the Western Medicine. It can also be described as an optional “Epoche (western)” in “Re-canonization”.
    Chapter Six: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Nationalist Government, it was perhaps the most critical era of the conflict among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rom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Chinese medicine was obviously in a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In theoretical expression, Chinese medicine was at its most lively and diverse moment in Chinese history. Yun Tie -chiao struggled with infectious disease; life experiences taught him deep feelings towa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ability and intention to learn Western medicine. He became an important participant of the previous Chinese medicine political movement and speech in that period. His writings revealed topic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reform, and scientific Chinese medicine. This proved his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early period of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here are many collection for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istory in the early period of Nationalist Governmenty. Among them, the saying of “there is a source of every disease” became respected. From ancient days, Chinese medicine has yet not found experiment to study or observe bacteria; it is mocked by Western medicine that if patients look for Chinese medicine, they would not even know how they died (Sean Hsiang-lin Lei, 2003).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Yun Tie-chiao and his reaction to Western medicine. They are mostly his personal unique opinion and many reflections on the problems of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time, especially on two questions of bacteriology and disease definition. From this discussion, we clarify the difficulty and its reaction in these two aspects for Chinese medicine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During this exploration, we generalize the self-examination of certain phenomenon presented in classical disease language reconstruction and actual medical field.
    Chapter Seven and Eight: The two chapters discuss some measures that affect the judgments of the public regarding disease diagnosis, daily health cultiva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from the history of daily life with a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medical classics. Western medicine has certain influence on TCM. From meat, refined meat, vitamins and other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to new “healthy” products, the traditional taboos have neglected partially (of course, we cannot exaggerate this effect, some knowledge is only the presentation in another language, such as the issues regarding kidney nourishing and the recuperation of exogenous diseases). These two chapters intend to look at “modernity”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As previous studies are from the “medical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large cities”, the role of the modernity of Western medicine in China’s modern history may have been exaggerated. We are even unclear about how some traditional knowledge is possibly applied in the daily life, such as the TCM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household care (this topic requires a longer paper for discussion, and it only provides an auxiliary expla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route of the daily applications of TCM classics). It also confirms that there is a very strong practical linkage between the upper layer (doctors/healers)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the lower layer, as well as the daily practice of a modern “individual” health concept.
    Chapter Nine Conclusions: This chapter points out the contribu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is paper as well as some extended observations and ideas.
    Previous research on TCM febrile disease history only describes the macro-background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a few TCM doctors as a whole. Scholars have no knowledge about the major medical literature in this discipline, the course of transformation, and how it has affected daily life. The research scope is often limited to the period of late Qing Dynasty with rare discussions cove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velop the “modern history of TCM febrile disease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layer medical history” to fill in the gap. History is to explain the people and things in the past. Modern TCM is characterized by at least two tendencies that can be identified in the analysis of this paper. First, modern TCM learners or practitioners still have to repeatedly read classic works. This is not only an existing phenomenon. It has been confirmed in this paper that the modern development of TCM think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TCM. Researchers of modern history in various fields have always emphasized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ization”. In fact, it is an inevitable issue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However, in addition to westernization, is there something indigenous? The classic works of TCM is one of the answers.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CM in Japan in modern times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an extension of “looking at China from the surrounding countries”. The influence of the TCM study in Japan is the confidence given to TCM in both material and spirit. The translatability of Japanese terms makes it possible to redefine TCM diseases. Doctor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promoted the resurrection of ancient classic works for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CM. In addition to works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the classics of the epidemic school were also included. Nevertheless, the two are in a mutually failing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Up to now, benchmarks of the epidemic school are still in continuous readjustment.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was elevated to a new height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TCM internal medicine. The book was late on termed as “the soul of TCM” by Liu Du-chou for such reasoning.
    The above confirms the second direction, namely, why does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lay a strong emphasis on integrating the essence of the two fractions of TCM? The debate on febrile disease o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modern times has proved that the traditional fractions of TCM cannot be on the equal footing with Western medicine. A new scope and discipline should be developed, and thus, the TCM epidemiology has gradually taken shape in modern China. Before the Qing Dynasty, there was no such discipline as the study of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It gradually formed the disciplinary line after continuous discussions in modern times. Secondly, after the development in modern times,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was once gain elevated to a new height, becoming a branch of epidemiology and a classic works in the study of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Undoubtedly, TCM can treat epidemics; however, it was only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through continuous dialogue between TCM and Western bacteriology and reinterpretation of TCM, the experience and treatment methods in TCM classics have been confirmed as effective to rebuild the confidence in TCM for treatment, thus giving a new definition of the study of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The process witnessed the “Re-canonization” of TCM literature. Major TCM works were repeatedly printed and released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recognition of TCM febrile disease-related knowledge system. Of course, the series of effects in consequence have determined the nature of the TCM at present. TCM involuntarily develops or is pushed by various forces in the direction of traditions when it is under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Changes in TCM are apparent; however, traditions survive and go on. The TCM academic study has not been interrupted but continued. The effects brought by such process have an impact on today’s method of learning TCM. Since the force of “Re-canonization” is very strong, TCM thus absorbs the bacteriology and some parts of the theory and debate, and finally abandons bacterial experimental science to a large extent. This can be regarded as a process of sublation. As a result, the TCM at present can treat epidemic disease but cannot provide “bacteria-killing
    It is needless to have an in-depth discussion about the “westernization” of Chinese academics in modern times. However, this old framework can prevent us from seeing the overview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as it is only one of the perspectives. Many people may be doubtful, is this “anti-science” stance? History study can never be described in a single line. Like Dorothy Ko proposing to break the historical framework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f we linger in the “May 4th Movement” historical perspective questing whether and why TCM is not scientific (why not ques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cteriology), we can never find the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of TCM in daily life as well as the history of TCM, as a part of the diversified cultural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Even we have explored the parts affected by Western medicine, we cannot actually know how TCM protected and compromised traditions. Moreover, to most Chinese, life is not science, but a natural cultural soil.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nd culture is not necessarily in a single direction. The medical histor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layer medical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China uses a single topic throughout the period of history. The experimental field of TCM is the personal senses and daily life constructed by specific cultural history. If the TCM history is regarded as a pur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internal history, a lot of meanings will be lost. The purpose of designing “multi-layer medical history” by the author is to find out the integration of issues concerning specific internal historical study and historians. As a part of the history of China, previous study in modern China emphasizes modernization of China with modernity and westernization as the main subjects, and rarely discusses classic works. However, it is widely appealed to study the histor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y or with China as the center.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various disciplines in modern China, in-depth exploration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Regarding the history of TCM, without cultural influence, we may have to rely on “internal history” to find the “way-out” (at least, the author subjectively cannot find out any major significance in this respect, or maybe this is the personal bias of the author); this is analogous to the fact that TCM without classic works cannot be regarded as TCM. The history of TC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lassic works and theories is how we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TC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Medicine.

    致謝辭(暫略,待專書出版) 中英文摘要 總目錄頁 緒論:臺灣的中國醫療史之過往與傳承——從熱病史談新進路 第一節 掀開疾病中的歷史面紗 (p.1) 第二節 回顧的核心—臺灣的中國醫史之原始脈絡(p.5) 第三節 史家的第一代新醫史之路(p.8) 第四節 內外史的距離(p.12) 第五節 從熱病的近代轉型談起(p.19) 第六節 新醫史的嘗試—「重層醫史」(The diversity of medical history research)視角(p.27) 第二章 論爭前的和諧—近代中西醫知識中的「熱病」論述初探 第一節 前言 (p.41) 第二節 中西醫初遇時的熱病容貌 (p.42) 第三節 中醫—熱感之外 (p.46) 第四節 身體的內與外—感受與致病 (p.51) 第五節 中西醫治療與預防之文化初遇 (p.54) 第六節 小結—似曾相識到貌合神離之前 (p.61) 第三章 民國中醫的外感熱病文獻—以傷寒、溫病書籍為中心的考察 第一節 前言 (p.64) 第二節 古典醫學之緒餘 (p.65) 第三節 西方醫學的影響與「中醫傳染病學」漸趨成型 (p.75) 第四節 日本醫書的影響 (p.83) 第五節 古典醫學在民國復興的三條線索:寒溫融和、西醫與日本的影響 (p.94) 第六節 小結—「再正典化」(renewed canonization)的熱病書籍及其衍生之課題 (p.102) 第四章 民國時期中西醫詮釋疾病的界線與脈絡:以「傷寒」(Typhoid fever)為例的討論 第一節 前言 (p.108) 第二節 傷寒「西名漢譯」之源流 (p.111) 第三節 「傷寒」的中國醫學脈絡 (p.119) 第四節 另一種聲音——溫病學的脈絡 (p.124) 第五節 重釋或在論爭中消亡 (p.127) 第六節 中醫的新傷寒論述 (p.130) 第七節 小結—翻譯、詮釋與再生的中國醫史 (p.139) 第五章 菌在氣中──民國中醫對西方細菌論的吸收、排拒與匯通 第一節 前言 (p.144) 第二節 西方細菌學的軌跡 (p.145) 第三節 中醫細菌新說之發韌 (p.151) 第四節 中國醫學的的回應—章太炎「據古釋菌」的例子 (p.162) 第五節 中西醫對細菌學論爭的焦點之一—對氣論的堅持 (p.170) 第六節 中西醫對細菌學論爭的焦點之二—細菌致病的爭議 (p.177) 第七節 治療細菌性傳染病的思維 (p.185) 第八節 小結—具選擇性的細菌論述 (p.198) 第六章 新中醫的實踐與困境-惲鐵樵(1878-1935)談《傷寒論》與細菌學 第一節 棄文從醫的經過 (p.202) 第二節 惲鐵樵之歷史地位與本章問題意識 (p.204) 第三節 從古醫籍中尋求靈感-讀書與臨症的再定義 (p.208) 第四節 攘外必先安內—「葉派」流毒與學術反思 (p.210) 第五節 惲鐵樵對細菌學的認識與回應 (p.214) 第六節 對中西醫病名定義之討論 (p.221) 第七節 小結—民初中醫的困境 (p.227) 第七章 論氣與個人-中醫熱病學的身體、疾病與空間論述 第一節 前言 (p.230) 第二節 微生物的現代性與「個人」衛生誕生之社會背景 (p.231) 第三節 細菌學之外:中醫視角下的外感熱病與氣的位置 (p.243) 第四節 側寫反细菌视角:中西醫匯通下的「氣」與「病」 (p.250) 第五節 中醫的防病論述及日常生活的轉型 (p.258) 第六節 熱病的醫療空間、居處與日常生活 (p.264) 第七節 小結 (p.280) 第八章 調養、飲食與禁忌:古典理論在病患世界的轉型 第一節 前言 (p.284) 第二節 古典食物禁忌學說和熱病之關係 (p.285) 第三節 近代轉型-氣與抵抗力 (p.291) 第四節 餓不死的傷寒 (p.299) 第五節 西方的營養、中國的禁忌 ((p.304) 第六節 熱病後之「虛」與「復」 (p.309) 第七節 個人的衛生現代性誕生-氣、血、精身體觀的延續與轉化 (p.313) 第八節 小結 (p.321) 第九章 總結論 第一節 貢獻與侷限 (p.324) 第二節 西風又東風-傳統醫學視角的文化史 (p.330) 第三節 「重層醫史」視角下的醫療史與國史 (p.336) 附表 「民國時期中醫熱病學文獻編年類纂表」(p.340) 附圖 (p.378) 徵引書目 (p.392)

    一、中文專書總目
    丁福保,《新傷寒論》,上海:醫學書局,1908年。
    丁福保,《新內經》,上海:上海書局,1911年。
    丁福保,《西洋醫學史》,收入《民國叢書‧第三編‧科學技術史類79》,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
    丁福保,《發熱之原理》,上海:文明書局,1910年。
    丁福保,《靜坐法精義》,上海:上海醫學書局,1920年。
    丁福保,《中西醫方會通》,北京:商務印書館,1929年。
    丁福保,《醫話叢存》,收入沈洪瑞、梁秀清主編,《中國歷代醫話大觀》,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
    丁福保,《中藥淺說》,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上海特別衛生局編,《上海特別衛生局業務報告》,上海:上海特別衛生局,
    民30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干祖望,《干祖望醫話》,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
    (日)小野澤精一等編,《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于德源,《北京災害史》,北京:同心出版社,2008年。
    山田正珍,《傷寒論集成》,收入陳存仁輯,《皇漢醫學叢書》,上海:上海世界書局,1936年,第6冊。
    天津特別市衛生局編,《民國廿七年夏季天津特別市公署防疫報告》,天津:天津特別市衛生局編,1939年。
    孔穎達、王弼等,《周易注疏及補正》,台北:世界書局,民76年。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53年。
    中法大藥房編,《衛生要旨》,上海:上海中法大藥房,1919年。
    王夫之著,《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清‧王燕昌,《王氏醫存》,江蘇: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年。
    清‧王士雄,《溫熱經緯》,北京:學苑出版社,1997年。
    清‧王士雄,《重慶堂隨筆》,收錄於《潛齋醫學叢書十種》,臺北:自然療法雜誌社,1987年。
    王鳳喈,《中國教育史》,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出版組,民60年。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叔岷著,《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77年。
    王明輝等著,《中醫氣學說理論與臨床應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0年。
    王建華,《流行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年。
    王炳照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臺北:五南出版社,民83年。
    王書城,《中國衛生事業發展》,北京:中醫古籍,2006年。
    王晴佳,《臺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2年。
    王瑞祥,《中國古醫籍書目提要》,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9年。
    王慎軒編,《中醫新論彙編》,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
    王爾敏,《明清社會文化生態》,臺北:商務印書館,1997年。
    王爾敏,《明清時代庶民文化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85年。
    王德宣,《溫病正宗》,收入陸拯主編,《近代中醫珍本集—溫病分冊》,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
    王振瑞,《中國中西醫結合史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王儒年,《慾望的想像:1920~1930年代《申報》廣告的文化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春霞,《近代浙商與慈善公益事業研究(1840-193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王學典主撰,《顧頡剛和他的弟子們》,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文庠,《移植與超越:民國中醫醫政》,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
    牛頓出版社編譯,《英漢醫學大詞典》,臺北:牛頓,1990年。
    丹波元堅著,徐長卿點校,《傷寒廣要》,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8年。
    丹波元堅,《傷寒廣要》,收入陳存仁輯,《皇漢醫學叢書》第5冊。
    丹波元堅,《聿修堂醫書選‧傷寒論述義》,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年。
    丹波元簡,《聿修堂醫書選‧傷寒論輯義》,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年。
    明‧方以智,《物理小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孔伯華名家研究室整理,《傳染病八種證治晰疑》,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0年。
    中央國醫館編,《國醫館與惲鐵樵往來之文件》,南京:中央國醫館,1933年。
    中西惟忠,《傷寒之研究》,收入陳存仁輯,《皇漢醫學叢書》第5冊。
    中國中醫硏究院圖書館編,《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第6冊。
    內斯、威廉斯著,廖月娟譯,《生病,生病,why—解開疾病之謎的新科學「演化醫學」》,臺北:天下遠見出版,2001年。
    内務省衛生局編,《國際聯盟衞生技術官交換視察會議参考資料》,東京:秀飯舍印刷所,1926年。
    (意)卡斯蒂廖尼著,程之範譯,《醫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生命醫療史研究室整理,《「生命醫療史研究室」工作成果報告》,臺北: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藏,2001年。
    左玉河,《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學術分科與近代中國知識系統之創建》,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田若虹著,《陸士諤小說考論》,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
    (日)石川光昭著,沐良譯,《醫學史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史仲序,《中國醫學史》臺北:正中書局,1997年)。
    史仲序,《中國文化史》,臺北縣板橋市:史正心發行,1991年。
    史仲序,《中國現代史》,臺北縣板橋市:史正心,1995年。
    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第六十九》,臺北:建宏出版社,1978年。
    皮國立,《近代中醫的身體與思想轉型——唐宗海與中西醫匯通時代》,北京:三 聯書店,2008年。
    皮國立,《醫通中西:唐宗海與近代中醫危機》,臺北,東大圖書,2006年。
    卡謬(Albert Camus)原著,孟祥森譯,《瘟疫》(La Peste),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包識生,《包氏醫宗第一集》,上海:包氏醫宗出版部,民19年。
    包識生,《國醫學粹》,《包氏醫宗第三集》,上海:包氏醫宗出版部,民25年。
    交通大學校史編寫組編著,《交通大學校史:1896-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
    米‧瓦‧阿列克謝耶夫(Alekseev, Vasilii Mikhailovich, 1881-1951)著,閻國棟譯,《1907年中國紀行》,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池子華,《紅十字與近代中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
    池子華、郝如一,《近代江蘇紅十字運動》,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
    清‧江涵暾,《奉時旨要》,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3年。
    任達(Douglas R. Reynolds)著,李仲賢譯,《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1898-1912》,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任育才,《唐型官學體系之硏究》,臺北:五南,2007年。
    合信,《西醫略論》,江蘇上海仁濟醫館藏校,咸豐七年刊。
    合信,《內科新說》,江蘇上海仁濟醫館藏校,咸豐八年刊。
    明‧朱棣,《口齒咽喉諸疾普濟方新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
    朱世培主編,《潘澄濂論溫病》,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9年。
    朱世增主編,《程門雪論外感病》,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8年。
    清‧朱沛文,《中西臟腑圖像合纂》,光緒丁酉年宏文閣石印,上海中醫藥大學圖書館藏。
    朱東潤,《朱東潤自傳》,《朱東潤傳記作品全集》第4卷。上海:東方出版社,1999年。
    朱茀,《最新雜病論精義折中》,北平:華北國醫學院,1936年。
    朱茀,《最新傷寒論精義折中》,北平:華北國醫學院,1936年。
    朱茀,《傷寒論通註》,北京:朱壺山醫廬,1940年。
    朱建平主編,《近代中醫界重大創新之研究》,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9年。
    朱德明,《民國時期浙江醫藥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朱鶴皋、陸奎生纂輯,《中醫科學化講義》,臺北:新文豐,民76年。
    曲峰,《中醫臨床理論思維探討》,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2年。
    西格理斯(Sigerist, Henry S.)著,顧謙吉譯,胡適校,《人與醫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吉娜‧科拉塔(Gina Kolata)著,黃約翰譯,《流行性感冒:1918流感全球大流行及致命病毒的發現》,台北:商周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2年。
    老舍,《駱駝祥子》,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岳南,《陳寅恪與傅斯年》,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杜正勝,《新史學之路》,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
    2005年。
    杜正勝,《古典與現實之間》,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杜亞泉等譯述,東方雜誌社編纂,《食物與衛生》,上海:商務印書館,民13年。
    杜聰明,《中西醫學史略》,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民54年。
    (英)伯克著,蔡玉輝譯,《什麼是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希斯蒙都(Sergio Sismondo)著,林宗德譯,《科學與技術硏究導論》,臺北:群學,2007。
    李兆華編著,《傳染病證治從新》,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
    李廷安,《中外醫學史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47年。
    李尚仁主編,《帝國與現代醫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年。
    李建民,《華佗隱藏的手術-外科的中國醫學史》,臺北:東大,2011年。
    李建民,〈追尋中國醫學的激情〉,收入《思想4-臺灣的七十年代》,臺北:聯經出版,2007年。
    李建民主編,《從醫療看中國史》,臺北:聯經,2008年。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李建民,《方術 醫學 歷史》,臺北:南天書局,2000年。
    李貞德主編,《性別.身體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年。
    李順保主編,《溫病學大辭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
    李順保、王自立主編,《病毒性疾病中醫診療全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
    李順保,《溫病學全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李順保,《傷寒論版本大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
    李經緯主編,《中外醫學交流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經緯主編,《中醫人物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民85年。
    李龍公編輯,《西藥辭典》,上海:大眾書局,1936年。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清‧余師愚,《疫疹一得》,收入李順保主編,《溫病學全書》下冊。
    余無言,《傳染病新論第一集:濕溫傷寒病篇》,上海:余擇明診所,1954年。
    余無言,《圖表註釋傷寒論新義》,上海:千頃堂,1955年。
    余無言,《圖表注釋金匱要略新義》,杭州:新醫書局,1954年。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一項醫療社會史的硏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清,余德壎(伯陶)撰,《鼠疫抉微》,收入曹炳章輯,《中國醫學大成》,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第17冊。
    余巖,《皇漢醫學批評》,上海:上海社會醫報館印行,民20年。
    余巖,《古代疾病名候疏義》,臺北:自由出版社,1972年。
    余巖,《微生物》,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民18年。
    余巖,《傳染病》,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民18年。
    余巖,《醫學革命論選》,臺北:藝文印書館,民65年。
    何炳松,《通史新義》,收入劉寅生等主編,《何炳松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何雲鶴,《中醫藥的科學方向》,上海:上海中醫書局,1954年。
    何少初編著,《古代名醫解周易》,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4。
    何東燦,《金匱要略內科疾病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民84年。
    何廉臣編著,《增訂傷寒百證歌注》,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何廉臣編著、王致譜等編輯,《增訂通俗傷寒論》,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
    清‧沈金鳌,《雜病源流犀燭》,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4年。
    沈仲理主編,《丁甘仁臨證醫籍》,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0年。
    沈宗元等,《中國傳統養生學二種‧中國養生說輯覽》,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年。
    沈麟撰,《溫熱經解》,收入曹炳章,《中國醫學大成》第18冊。
    清.汪昂,《本草備要》,收入項長生主編,《汪昂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
    克約翰著,蔚利高譯,《延壽通論》(上海:上海美華書局印行,1910年)。
    貝特曼 (Bettman . Otto L.)著,李師鄭編譯,《世界醫學史話》,臺北:民生報社,1980年。
    呂明進,《溫病學》,臺北:正中書局,民75年。
    呂思勉,《歷史研究方法》,臺北:五南,2002年。
    吳又可原著,秋吉質評,《溫疫論私評》,收入陳存仁輯,《皇漢醫學叢書》
    第8冊。
    明‧吳有性原著,鄭重光補註,《溫疫論補證》,臺北:新文豐,1985年。
    明‧吳有性原著,清‧鄭重光補注,《溫疫論補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
    吳祥鳳、余巖、吳濟時等編,《內科全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科技渴望社會—STS 讀本 I》,臺北:群學,2004年。
    清‧吳瑭原著,楊東喜編著,《溫病條辨解析》,新竹:國興出版社,民88年。
    清.吳瑭,《溫病條辨》,收入李劉坤主編,《吳鞠通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
    吳錫璜,《中西溫熱串解》,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
    吳錫璜,《四時感症講義》,臺北:新文豐,民80年。
    吳錫璜,《傷寒綱要講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74年。
    清‧吳鞠通,李順保編注,《溫病條辨集注與新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清‧吳謙主編,《訂正金匱要略註》,收入《醫宗金鑑》,臺北:臺灣第一書店重印,1978年。
    清‧吳謙主編,《醫宗金鑑‧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註》(臺北:臺灣第一書店重印,1978年。
    吳展良,《中國現代學人的學術性格與思維方式論集》(臺北:五南,民89年)。
    周秋光、曾桂林著,《中國慈善簡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周明之,《胡適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選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年。
    清‧周魁,《溫證指歸》,收入《歷代中醫珍本集20》(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0年。
    周學勝,《中醫基礎理論圖表解》,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年。
    林乃燊,《中國飲食文化》,臺北:南天出版社,1992。
    林富士,《小歷史—歷史的邊陲》,臺北:三民書局,民89年。
    林富士,《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臺北:三民書局,民90年。
    林昭庚主編,《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第1卷,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年。
    孟澍江主編,《溫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年。
    孟永利等主編,《傷寒論現代研究與臨床應用》,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年。
    招萼華主編,《祝味菊醫案經驗集》,上海:上海技術出版社,2007年。
    邵餐芝,《素軒醫語》,收入陸拯主編,《近代中醫珍本集—醫話分冊》,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
    尚志鈞、翟雙慶等整理,《中醫八大經典全注》,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年。
    嚴世雲等編,《三國兩晉南北朝醫學總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
    若伊.波特(Roy Porter)著,王道還譯,《醫學簡史》,臺北:商周出版,2005年。
    肯尼士・F・基普爾主編,張大慶主譯,《劍橋人類疾病史》,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
    姜白民,《實用細菌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年。
    范行準,《中國醫學史略》,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6年。
    范行準,《中國預防醫學思想史》,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年。
    段治文著,《中國現代科學文化的興起 1919-193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祝味菊,《病理發揮》,收入邢斌、黃力主編,《祝味菊醫學五書評按》,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年。
    祝味菊原著,《傷寒新義》,收入《祝味菊醫學五書評按》。
    祝味菊原著,《傷寒質難》,收入《祝味菊醫學五書評按》。
    哈利斯(L. J. Harris)著,黃素封、林潔娘譯,《維他命與人生》,長沙:商務印書館,民27年。
    英‧哈烈撰,清‧孔慶高譯,《體用十章》,光緒10年羊城博濟醫局原刻本。
    柯雪帆、趙章忠、王育群主編,《中醫外感病辨治》,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年。
    俞慎初,《中國醫學簡史》,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年。
    胡鴻基,《公共衛生概論》,上海:商務印書館,民22年。
    胡安邦,《濕溫大論》,收入《近代中醫珍本集—溫病分冊》。
    胡適,《四十自述》,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
    胡濱、鮑曉東主編,《浙江中醫藥古籍聯合目錄》,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
    2009年。
    愛德華.胡美原著,杜麗紅譯,《道一風同:一位美國醫生在華30年》,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拜耳大藥廠編,《拜耳新藥大全補遺》,上海:拜耳大藥廠,1938年。
    祖述憲,《余云岫中醫研究與批判》,合肥:安徽大學,2006年。
    祖述憲,《思想的果實:醫療文化反思錄》,青島:青島出版社,2009年。
    後藤省,《傷風約言》,收入陳存仁輯,《皇漢醫學叢書》第5冊。
    栗山茂久、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臺北:究竟,
    2001年。
    孫子雲,《慈濟醫話》,收入沈洪瑞、梁秀清主編,《中國歷代醫話大觀》。
    宮本叔原著,丁福保譯,《新傷寒論》,上海:醫學書局,1908年。
    馬光亞著,梁明達整理,《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馬光亞》,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年。
    馬建中,《中醫診斷學》,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馬繼興等選輯,《日本現存中國稀覯古醫籍叢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9年。
    秦伯未,《國醫小史》,上海:上海中醫書局,1931年。
    秦伯未,《實用中醫學》,臺北:新文豐,民76年。
    修昔底德(Thucydides)著,謝德風譯,《伯羅奔尼撒戰爭史-雅典斯巴達戰爭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集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清‧唐宗海,《醫經精義》,臺北:力行書局,1998年。
    清‧唐宗海,《中西匯通醫書五種‧傷寒論淺註補正》,臺北:力行書局,1993年。
    清‧唐宗海,《金匱要略淺註補正》,臺北:力行書局,1993年。
    清‧唐宗海原著,王咪咪、李林主編,《唐容川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
    (英)夏洛特‧羅伯茨、基斯‧曼徹斯特等,《疾病考古學》,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0年。
    高士其,《高士其全集》,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5年。
    高彥頤(DorothyKo)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高彥頤(DorothyKo) 著、苗延威譯,《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清.凌奐,《外科方外奇方》,收入裘慶元輯,《三三醫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年。
    時逸人,《中國急性傳染病學》,山西:中醫改進研究會,1933年。
    時逸人,《時氏內經學》,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民58年。
    時逸人,《中醫時令病學》,臺南:臺南東海出版社,民66年。
    時逸人原著,時振聲改編,《外感熱病證治要義》,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6年。
    時逸人,《中國傳染病學》,香港:千頃堂,1952年。
    時逸人,《中醫傷寒與溫病》,台北:力行書局,民84年。
    時振聲,《時門醫述》,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4年。
    海得蘭撰,傅蘭雅口譯,清‧趙元益筆述,《儒門醫學》,清光緒間上海江南製造總局刊本。
    戰國‧秦越人著,張登本撰,《難經通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
    袁媛,《近代生理學在中國(1851-192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徐仁甫,《實用醫學講義》,臺北:新文豐,1997年。
    徐有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明.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年。
    徐志摩,《徐志摩全集》,臺中:柏青出版社,民67年。
    徐定超編輯,《永嘉先生傷寒論講義》,收入劉時覺主編,《溫州文獻叢書-溫州近代醫書集成》,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
    清.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徐潤之編輯,《華陀瘍科拾遺》,收入《溫州文獻叢書-溫州近代醫書集成》。
    徐潤之編輯,《松齡醫鐸》,收入《溫州文獻叢書-溫州近代醫書集成》。
    清‧徐靈胎原著,劉洋主編,《醫學源流論》,收入《徐靈胎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
    章太炎,《章太炎醫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
    章念馳著,《我的祖父章太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陶御風主編,《歷代筆記醫事別錄》,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
    明‧陳實功,《外科正宗》,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
    清.陳夢雷原編、楊家駱主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民74年。
    陳少伯編著,《實驗細菌學檢驗法》,北京:龍門聯合書局,1943年。
    陳存仁,《通俗醫話》,收入陸拯主編,《近代中醫珍本集—醫話分冊》。
    陳存仁《抗戰時生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陳存仁,《我的醫務生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存仁,《銀元時代生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陳存仁,《傷寒手冊》,香港:中國醫學出版社,1955年。
    陳存仁,《中醫師手冊》,臺北:宏業書局,1991年。
    陳存仁、宋淇著,《紅樓夢人物醫事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存恭、陳仲玉、任育德,《石璋如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2002年。
    陳亦仁主編,《傷寒論譯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陳光淞,《溫熱論箋正》,收入《溫病學進階三書》,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7年。
    陳邦賢,《新本草備要》(臺中:瑞成書局,民72年)。
    陳邦賢,《鼠疫的文獻》,引自《自勉齋隨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
    陳邦賢,《中國醫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陳果夫先生奬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編,《陳果夫先生醫藥衛生思想遺著選輯》,臺北:陳果夫先生奬學基金管理委員會,民62年。
    陳建仁,《流行病學》,臺北:文笙書局,民72年。
    陳流求、陳小彭、陳美延,《也同歡樂也同愁——憶父親陳寅恪母親唐篔》,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出版社,2010年。
    陳建華《「革命」的現代性──中國革命話語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
    陳寅恪,《寒柳堂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陳景岐,《七十二種痧症救治法》,臺中:瑞成書局,1972年。
    陳勝崑,《中國疾病史》,臺北:自然科學文化事業公司出版部,民70年。
    陳勝崑,《中國傳統醫學史》,臺北:時報文化,1979年。
    陳無咎,《傷寒論蛻》,收入姜宏軍等編,《陳無咎醫學八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0年。
    陳欽銘,《廿四史醫者病案今釋》,臺北:啟業書局,民75年。
    陳欽銘,《中國醫經醫史硏究論集》,臺北:啓業書局,民77年。
    陳鼓應註釋,《莊子今註今譯》,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畢汝剛,《公共衛生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郭子光,《日本漢方醫學精華》,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
    郭藹春主編,《黃帝內經素問語譯》,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
    清‧陸九芝、傅青主、戴天張原著,秦伯末、林直清校定,《世補齋醫書全集》,臺北:五洲出版社,民85年。
    陸以湉,《冷廬醫話補編》,台北:五洲出版社,1998年。
    陸士諤,《士諤醫話》,收入沈洪瑞、梁秀清主編,《中國歷代醫話大觀》。
    清‧陸廷珍,《六因條辨》,收入李順保主編,《溫病學全書》。
    陸晉笙等編,《存粹醫話篇》,收入陸拯主編,《近代中醫珍本集—醫話分冊》。
    陸晉笙,《景景室醫稿雜存》,收入沈洪瑞、梁秀清主編,《中國歷代醫話大觀》。
    陸淵雷,《傷寒論今釋》,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
    陸淵雷,《陸氏論醫集》,收入張玉萍主編,《陸淵雷醫書二種》,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陸曉東編著,《紹派傷寒學書研究》,紹興:紹興縣中醫學會編,1987年。
    許紀霖、陳達凱主編,《中國現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學林出版社出版,2006年。
    隋‧巢元方原著,丁光迪主編,《諸病源候論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
    麥克尼爾(Willim H. McNeill)著,楊玉齡譯,《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臺北:天下文化出版,1998年。
    麥克‧奧德史東(Micheal B.A.Oldstone)著,羅文慈譯,《打不完的病毒戰爭》,臺北:新新聞文化事業,2000年)。
    麥高溫著,朱濤、倪靜譯,《中國人生活的明與暗》,北京:時事出版社,
    1998年。
    麥惠庭,《中國家庭改造問題》,上海:上海書店,1990。
    曹東義,《中醫外感熱病學史》,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4年。
    曹東義主編,《中醫群英戰SARS—SARS與中醫外感熱病診治規範研究》,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6年。
    曹東義,《熱病新論-從熱病診治沿革看中醫的發展》,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年。
    曹洪欣主編,《海外回歸中醫善本古籍叢書•第十冊(續)》,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年。
    曹洪欣主編,鄭金生、柳長華副主編,《海外回歸中醫古籍善本集粹》,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5年。
    曹洪欣主編,《温病大成》,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8年。
    曹炳章,《秋瘟證治要略》,收入陸拯主編,《近代中醫珍本集—溫病分冊》。
    清‧曹庭棟等,《中國傳統養生學二種》,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年。
    清‧曹庭棟,《老老恆言》,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
    曹樹基、李玉尚,《鼠疫:戰爭與和平—中國環境與社會變遷(1230-1960)》,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
    曹聚仁,《新事十論》,香港:生生書集社,出版年不詳。
    曹家達,《金匱發微》,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
    曹穎甫著,《經方實驗錄》,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
    曹穎甫,《曹氏金匮伤寒发微合刊》,上海:千頃堂書局,1956年。
    曹穎甫著,《傷寒發微》,臺北:志遠書局,2005年。
    清‧梁章鉅,《浪跡叢談.續談.三談》,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梁實秋,《雅舍小品》,臺北:正中書局,民國70年。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梅爾.費德曼(Meyer Friedman)、傑若德.弗萊德蘭(Gerald w. Friedland)著,趙三賢譯,《怪才、偶然與醫學大發現》,臺北:商周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年。
    盛增秀主編,《王孟英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
    盛增秀等編,《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潘澄濂》,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年。
    國家圖書館分館主編,《國家圖書館藏稀見古代醫籍鈔(稿)本叢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2年。
    基普爾(K. F. Kiple)主編,張大慶主譯,《劍橋世界人類疾病史》,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
    紹興醫學會編,《濕溫時疫治療法》,收入李順保主編,《溫病學全書》。
    啟業書局印行,《溫病研究》,臺北:啟業書局,民79年。
    漢.張仲景著,晉.王叔和撰次,李順保校注,《金匱玉函經》,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漢‧張仲景原著,宋‧成無己注,《注解傷寒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7年。
    漢‧張仲景,《傷寒論》(醫宗金鑑版),臺北:力行書局,1985年。
    金.張元素原著,《醫學啟源》,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8年。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
    清‧張鳳逵原著,葉子雨增評,《增訂葉評傷暑全書》,收入曹炳章,《中國醫學大成》第16冊。
    清‧張琦,《素問釋義》,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年。
    張蔭麟,《中國上古史綱》,臺北:里仁書局,民71年。
    張灝,《時代的探索》,臺北:聯經,2004年。
    張大慶,《中國近代疾病社會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6年。
    張山雷,《籀簃談醫一得集》,收入浙江省中醫管理局《張山雷醫集》編委會,《張山雷醫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
    張文康主編,《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余無言》,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年。
    張玉法主編,《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百年會史》,臺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2004年。
    張仲民,《出版與文化政治:晚清的「衛生」書籍硏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
    張戎著,張樸譯,《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臺北:日月文化,2006年。
    張東蓀,《知識與文化》,臺北:廬山出版社,1974年。
    張秀輝主編,《現代中醫傳染病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張泰山,《民國時期的傳染病與社會:以傳染病防治與公共衛生建設為中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張國華,《醫學達變》,收入陸拯主編,《近代中醫珍本集—醫話分冊》。
    張菊人,《菊人醫話》,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
    張綱,《中醫百病名源考》,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年。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張灝著,林鎮國譯,《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保守主義》,臺北:時報文化,
    1982年。
    張灝,《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湯志均編,《章太炎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湯本求真著,周子敘譯,《皇漢醫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
    馮玉明、程根群,《中醫氣象與地理病理學》,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1997年。
    馮玉祥,《馮玉祥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馮玉祥著、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馮玉祥日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
    1992年。
    馮筱才,《在商言商:政治變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
    黃竹齋,《傷寒雜病論會通》,西安: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1982年。
    黃宇和,《孫逸仙倫敦蒙難眞相:從未披露的史實》,臺北:聯經,1998年。
    黃仲蓀,金淑然編著,《最新英漢醫學大辭典》,臺北:中央圖書,2005年。
    黃高彬、謝獻臣,陳瑩霖編著,《大陸地區傳染病概況》,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85年。
    單書健、陳子華編著,《古今名醫臨證金鑒-外感熱病學卷》,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0年。
    傅大為,《回答科學是什麼的三個答案:STS、性別與科學哲學》,臺北:群學,2009年。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華國振,《留香館醫話》,收入《中國歷代醫話大觀》。
    萬友生,《寒溫統一論》,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年。
    盛增秀主編,《溫病學派四大家研究》,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0年。
    鄒乃俐等編,《難忘的四十年》,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5年。
    惲鐵樵,《論醫集》,台北:華鼎出版社,1988年。
    惲鐵樵,《群經見智錄》,臺北:華鼎出版社,1988年。
    惲鐵樵,《臨症筆記》,臺北:華鼎出版社,民77年。
    惲鐵樵,《臨症演講錄》,臺北:華鼎出版社,民77年。
    惲鐵樵,《生理新語》,臺北:華鼎出版社,民77年。
    惲鐵樵,《病理各論》,臺北:華鼎出版社,民77年。
    惲鐵樵,《傷寒論研究》,臺北:華鼎出版社,民77年。
    惲鐵樵,《溫病明理》,臺北:華鼎出版社,民77年。
    惲鐵樵,《惲鐵憔醫書四種》,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
    惲鐵樵,《內經講義》,收入上海中醫學院中醫文獻研究所主編,朱邦賢, 王若水總審閱,《歷代中醫珍本集成》第2冊,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0年。
    惲鐵樵,《熱病學》,《群經見智錄》,臺北:華鼎出版社,民77年。
    惲鐵樵,《《傷寒論研究》與《臨證演講錄》》,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
    華阜熙,《微生物學綱要》下冊,上海:中華書局,1935年,。
    彭光卿輯,《時病分證表》,上海:上海書局,1955年。
    彭瓊斯撰、陳兆熙譯,《微生物與人生》(1931),臺北:臺灣商務,1970年。
    彭善民,《公共衛生與上海都市文明(1898-1949)》,上海:上海人民,2007年。
    程瀚章,《西醫淺說》,上海:商務印書館,民22年。
    程瀚章著,《西藥淺說》,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費孝通,《鄉土中國語鄉土重建》,臺北:風雲時代,1993年。
    清‧雷豐,《時病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4年。
    清‧葉天士,《增補臨証指南醫案》,山西: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清‧葉天士,《溫熱論》,收入李順保主編,《溫病學全書》上冊。
    沈鳳閤等編著,《葉香巖外感熱病篇薛生白濕熱篇闡釋》,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年。
    唐.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7年。
    楊力,《周易與中醫學》,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楊天石著,《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出版社,民82年。
    楊玉齡,《一代醫人杜聰明》,臺北:天下文化,2002年。
    清‧楊守敬,《日本訪書誌》,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第93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楊忠,《丁甘仁傳》,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8年。
    楊則民,《潛庵醫話》,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年。
    楊熙齡,《著園醫話》,收入陸拯主編,《近代中醫珍本集—醫話分冊》。
    楊醫業主編,《中國醫學史》,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
    甄志亞主編,《中國醫學史》,臺北:知音出版社,2003年。
    甄志亞、傅維康主編,《中國醫學史》,臺北:知音出版社,1994年。
    晉‧葛洪撰,梁‧陶弘景增補,金‧楊用道再補,尚志鈞輯校,《補輯肘後方》,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
    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臺北:聯經出版社,
    2011年。
    裘慶元主編,《醫話集腋》,收入陸拯主編,《近代中醫珍本集—醫話分冊》。
    賈得道,《中醫研究論文集》,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
    賈得道,《中國醫學史略》,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
    源元凱,《溫病之研究》,收入陳存仁輯,《皇漢醫學叢書》第8冊。
    鄒慎,《醫學特見記》,收入陸拯主編,《近代中醫珍本集—醫話分冊》。
    路彩霞,《清末京津公共衛生機制演進研究(1900-1911)》,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廖育群,《遠眺皇漢醫學─認識日本傳統醫學》,臺北:東大圖書,2007年。
    廖育群,《吉益東洞︰日本古方派的「岱宗」與「魔鬼」》,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年。
    廖育群,《醫者意也—認識中國傳統醫學》,臺北:東大圖書出版,2003年。
    廖育群,《岐黃醫道》,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年。
    廖運範等著,《陳勝崑醫師紀念集》,臺北:橘井文化事業,民81年。
    陳勝崑原著,《中國傳統醫學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
    陳勝崑原著《中國疾病史》,臺北:自然科學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熊秉真,《幼幼-傳統中國的襁褓之道》,臺北:聯經事業出版,民84年。
    熊魁梧,《中醫熱病論》,臺北:啟業書局,1988年。
    趙法新、胡永信、雷新強、丁紅戰等人主編,《中醫文獻學辭典》,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0年。
    趙洪鈞,《近代中西醫論爭史》,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年。
    趙洪鈞,《中西醫比較熱病學史》,石家莊:河北中醫學院醫學史教研室,
    1987年。
    (美)瑪格納著、劉學禮譯,《醫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德貞,《施醫信錄》,同治8年版,臺灣中研院史語所生命醫療研究室影印本。
    德子固(德貞)著,《全體通考》,清光緒12年(1886)刊本。
    嘉約翰撰,《內科闡微》,同治12年羊城博濟醫局原刻本。
    蒲輔周,《對幾種急性傳染病的辨證論治》,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
    蔡鴻源主編,《民國法規集成》,合肥:黃山書社,1999年。
    鄭大華、鄒小站主編,《思想家與近代中國思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鄭子穎,《細菌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臺一版。
    鄭金生,《藥林外史》,臺北:東大,2005年。
    鄭志敏,《杜聰明與臺灣醫療史之硏究》,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硏究所,民94年。
    鄭金生主編,《海外回歸中醫善本古籍叢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2003年。
    鄭曼青、林品石編著,《中華醫藥學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金.劉完素,《傷寒直格、傷寒標本心法類萃》,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2年。
    劉乃和、周少川等著,《陳垣年譜配圖長編》,瀋陽:遼海出版社,2000年。
    劉咸炘,《劉咸炘學術論集:文學講義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劉公望主編,《傷寒、金匱、溫病經典速覽》,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年。
    劉文典著,《淮南鴻烈集解‧精神》,上海:上海書店,1996年。
    劉元孝主編,《永大當代日華辭典》,臺北:永大,1989年。
    劉世恩、毛紹芳主編,《當代名醫論仲景傷寒》,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
    劉伯驥,《中國醫學史》上、下冊,臺北:華岡出版部,1974年。
    劉伯驥,《春秋會盟政治》,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民66年。
    劉伯驥,《唐代政教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63年。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編,《新文化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
    劉渡舟,《傷寒論十四講》,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882年。
    劉渡舟,《傷寒論臨證指要》,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
    劉榮倫、顧玉潛,《中國衛生行政史略》,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7年。
    潘澄濂,《傷寒論新解》,臺北:新文豐,民65年。
    鄧鐵濤主編,《中醫近代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鄧鐵濤,《鄧鐵濤醫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年。
    鄧鐵濤,《中國防疫史》,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
    鄧鐵濤、程之范主編,《中國醫學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9年。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蕭宏慈,《醫行天下(上)尋醫求道》,臺北:橡實文化,2010年。
    (美)蕭邦奇,周武彪譯,《血路:革命中國中的沈定一(玄廬)傳奇》,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魯迅,《吶喊》,臺北:風雲時代,2004年。
    賴文、李永宸,《嶺南瘟疫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錢穆,《八十憶雙親》,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錢穆,《師友雜憶》,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錢穆,《國史新論》,臺北:東大,1989年。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清.戴天章(麟郊)撰,何廉臣重訂,《重訂廣溫熱論》,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
    薄伽丘(Giovanni Boccaceio)著,綠影譯,《十日談》(Decameron),臺北:長歌出版社,民64年。
    謝利恆、尤在涇,《中國醫學源流論‧校正醫學讀書記》合刊本,臺北:新文豐,1997年。
    謝恩增編輯,《新藥本草》,北平:華安藥房,1943年。
    薛清錄主編,《中國中醫古籍總目》,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
    廣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南天歲月:陳濟棠主粵時期見聞實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
    襟霞閣主編,《清代名人家書》,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
    明.繆希雍,《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繆遵義,《溫熱朗照》,收入李順保主編,《溫病學全書》上冊。
    魏子孝、聶莉芳,《中醫中藥史》,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3年。
    聶雲台,《傷寒解毒療法》,收入劉炳凡、周紹明等主編《湖湘名醫典籍精華‧內科卷》,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聶惠民等主編,《傷寒論集解》,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
    譚次仲,《傷寒評志》,台中:京寧科技書店,2003年影印版。
    羅止園,《止園醫話》,收入沈洪瑞、梁秀清主編,《中國歷代醫話大觀》。
    羅伊.波特(Roy Porter)著,《瘋狂簡史》,臺北縣:左岸文化,2004年。
    (日) 藪內清著,梁策等譯,《中國‧科學‧文明》,臺北:淑馨,1989年。
    羅仁、趙曉山,《急性發熱中西名醫門診》,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年。
    顧壽白,《寄生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原刊1931年,1968年版。
    顧潮,《歷劫終教志不灰:我的父親顧頡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顧頡剛,《當代中國史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羅依‧波特(Roy Porter),《劍橋醫學史》,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羅芙芸(Ruth Rogaski)著,向磊譯,《衛生的現代性:中國通商口岸衛生與疾病的含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羅家倫,《新人生觀》,臺中:曾文出版社,民70年。
    Ackerknecht著,戴榮鈴譯,《醫學史概論》,新店:中國醫藥研究所,1983年。
    Felix Marti-Ibanez原著,葉頌壽、葉頌熙合譯,《西方醫學史》,臺北:當代醫學雜誌社,1978年。
    I. T.赫德蘭著,吳自選、李欣譯,《一個美國人眼中的晚清宮廷》,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
    P. E. Baldry原著,陳益年譯,《抗菌之戰》,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61年。

    二、論文類:期刊、專書與會議論文
    上官悟塵,〈院長報告〉,《河南省立醫院年報》1期(1935)。
    王汎森,〈歷史研究的新視野─重讀《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收入許倬雲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五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4年。
    王三虎,〈西方醫學傳入中國後《傷寒論》研究的進展〉,《中華醫史雜誌》20卷3期(1990)。
    王致譜,〈陳邦賢先生早期醫史學研究工作〉,《中華醫史雜誌》20卷1期(1990)。
    王揚宗,〈《格致彙編》與西方近代科技知識在清末的傳播〉,《中國科技史料》17卷1期(1996)。
    文庠,〈蔣介石與中醫醫政〉,《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4 (2007.07)。
    牛亞華,〈清末留日醫學生及其對中國近代醫學事業的貢獻〉,《中國科技史料》24.3(2003)。
    牛亞華,〈丁福保與近代中日醫學交流〉,《中國科技史料》25.4(2004)。
    田若虹,〈陸士諤年譜〉,《明清小说研究》3期(2002)。
    田若虹,〈陸士諤醫著、醫文考(續完)〉,《中醫文獻雜誌》第1期(2003)。
    卡倫(William Cullen, 1710-1790):W.F. Bynum, “Cullen and the Study of Fevers in Britain, 1760-1820,” in W.F. Bynum and V. Nutton(ed.), Theories of fever from antiquity to the Enlightenment, Medical History, Supplement No. 1.
    申維,〈論中醫「證」的現代醫學屬性和概念〉,《中醫雜誌》42卷5期(2001)。
    皮國立,〈登革熱與古代溫病學的探討〉,《歷史月刊》177期(2002.10)。
    皮國立,〈評盧漢超著《霓虹燈外:20世紀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近代中國》第162期(2005.09)。
    皮國立,〈圖像、形質與臟腑知識──唐宗海三焦論的啟示〉,《古今論衡》15期(2006.10)。
    皮國立,〈變動中的江南醫療傳統—作為閱讀和診治的近代瘟疫〉,《基調與變奏——第三屆中國史學會「七——二十世紀的中國」國際學術研究會會議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07/9/3-5。
    皮國立,〈民初醫療、醫生與病人之一隅—孫中山之死與中西醫論爭〉,收入胡春惠,唐啟華主編,《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研討會論文集(2006)》,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2007年。
    皮國立,〈新中醫的實踐與困境-惲鐵樵(1878-1935)談《傷寒論》與細菌學〉,收入張澔等主編,《第八屆科學史研討會彙刊》,臺北:中央研究院科學史委員會,2008年。
    皮國立,〈論爭前的和諧—近代中西醫知識中的「熱病」論述初探〉,收入余新忠主編,《清代以來的疾病、醫療和衛生》(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皮國立,〈「食忌」的譜系-以秦漢時代熱病為中心〉,《中國飲食文化》4卷1期(2008)。
    皮國立,〈所謂「國醫」的內涵—略論中國醫學之近代轉型與再造〉,《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9卷1期(2009)。
    皮國立,〈民初疫病與社會應對——1918大流感在京、津與滬、紹之區域對比研究〉,《西安2010年醫學史教育及醫療社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
    安:陝西師範大學,2010/10/22-25。
    皮國立,〈傳抄整理還是意欲創新——魏晉隋唐間「傷寒」的醫籍脈絡與疾病觀〉,發表於「中古方書:醫學史、書籍史和社會史的解讀研討會」,北京: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2011年10月18-19日。
    皮國立,〈從「補腎」到「荷爾蒙」療法:民國時期的抗病策略與日常生活史〉,發表於「中國日常生活史的多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天津: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2011年9月26-29日。
    任育才,〈唐人的預防醫學思想-以孫思邈為例〉,《興大歷史學報》1期(1991.2)。
    任育才,〈漢唐兩文帝病癰所引起的政潮〉,《興大歷史學報》7期(1997.6)。
    成肇智,〈走出「證」概念的誤區〉,《中醫雜誌》42卷6期(2001)。
    呂芳上,〈抗戰前的中央與地方-以蔣介石先生與廣東陳濟棠關係為例的探討
    (1929-1936)〉,《近代中國》144期 (2001.08)。
    呂芳上,〈晚清新式學堂的建立與中西學術的接榫—以南洋公學為例的探討
    (1896-1905)〉。收入林麗月主編,《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臺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
    杜正勝,〈作為社會史的醫療史-並介紹「疾病、醫療與文化」研討小組的成果〉,《新史學》6卷1期(1995)。
    杜正勝,〈醫療、社會與文化-另類醫療史的思考〉《新史學》8卷4期(1997)。
    杜正勝,〈無中生有的志業:傅斯無的史學革命與史語所的創立〉,《古今論衡》1期(1998.10)。
    杜曉陽,〈中醫藥學與醫學地理學〉,《中華醫史雜志》15卷3期(1985)。
    李化成,〈西方醫學社會史發展述論〉,《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144期(2006年3期)。
    李玉尚,〈霍亂在中國的流行(1817-1821)〉,《歷史地理》17期(2001)。
    李玉尚、曹樹基,〈咸同年間的鼠疫流行和雲南人口死亡〉,《清史研究》第2期(2001)。
    李玉尚、曹樹基,〈18—19世紀雲南的鼠疫流行與社會變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編,《自然災害與中國社會歷史結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孝悌,〈社會史與文化史:西方視野與中國觀點〉,《中國學術》28輯(2011)。
    李尚仁,〈從病人的故事到個案病歷-西洋醫學在十八世紀中到十九世紀末的轉折〉,《古今論衡》5期(2000)。
    李尚仁,〈醫學、帝國主義與現代性:專題導言〉,《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4期(2004)。
    李尚仁,〈健康的道德經濟:德貞論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和衛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本3分 (2005)。
    李尚仁,〈萬巴德、羅斯與十九世紀末英國熱帶醫學研究的物質文化〉,《新史學》17卷4期 (2006)。
    李尚仁〈看見寄生蟲──萬巴德絲蟲研究中的科學實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8本第2分 (2007)。
    李尚仁,〈腐物與骯髒感:十九世紀西方人對中國環境的體驗〉。收入於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 ──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
    李建民,〈一個新領域的探索-記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的緣起〉,《古今論衡》1期(1998.10)。
    李建民,〈鬼神、儀式與醫療──中國中古病因觀及其變遷〉,發表於法國高等實驗學院 (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 主辦,“Rituals, Pantheons and Techniques: A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 Before the Tang”國際研討會(巴黎:法國高等實驗學院,2006年12月14-16日)。
    李建民,〈古典醫學的知識形式〉。收入祝平一主編,《中國史新論‧科技與中國社會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10年。
    李貞德,〈從醫療史到身體文化的研究從「健與美的歷史」研討會談起〉,《新史學》10卷4期 (1999)。
    李傳斌,〈醫學傳教士與近代中國西醫翻譯名詞的確定與統一〉,《中國文化研究》4期(2005)。
    李經緯,〈中國著名醫史學家─陳邦賢〉,《中華醫史雜誌》16卷4期(1986)。
    余永燕,〈近代中醫防治白喉病史略〉,《中華醫史雜志》,34卷2期(2004)。
    余新忠,〈爛喉痧出現年代初探〉,《中華醫史雜志》,31卷2期(2001)。
    余新忠,〈嘉道之際江南大疫的前前後後——基於近世社會變遷的考察〉,《清史研究》2期(2001)。
    余新忠,〈20世紀以來明清疾疫史研究述評〉,《中國史研究動態》第10期(2002)。
    余新忠,〈中國疾病、醫療史探索的過去、現實與可能〉,《歷史研究》4期(2003)。
    余新忠,〈防疫、衛生行政、身體控制:晚清清潔觀念與行為的演變〉,收入黃興濤編,《新史學》第3卷,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余新忠,〈晚清「衛生」概念演變探略〉,收入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新世紀南開社會史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
    余新忠,《衛生何為—中國近世的衛生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3期(2011)。
    林伯欣,《中醫疾病史研究回顧》,《古今論衡》14期(2006)。
    林富士,〈「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簡介〉,《古今論衡》2期(1999.06)。
    林富士,〈「潔淨」的歷史〉,《古今論衡》2期(1999.06)。
    林富士,〈從除魅到牽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類學組的學術歷程〉,收入許倬雲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五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年)。
    林富士,〈中國疾病史研究芻議〉,《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4)。
    金孝信,〈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中醫「證」概念的演變〉,《中醫雜誌》43卷10期(2002)吳雲波,〈張錫純中西匯通思想述評〉,《中華醫史雜誌》,14卷1期(1984)。
    吳雲波,〈惲鐵樵生平和學術思想〉,《中華醫史雜誌》21卷2期(1991)。
    吳郁琴,〈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江西衛生防疫體系述論〉,《江西財經大學學報》6期(2010)。
    東梅、李志平,〈西方細菌學在中國的傳播:1894-1949〉,《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期(2010)。
    吳章(Bridie Andrews-Minehan),〈「血症」與中國醫學史〉,余新忠主編,《清代以來的疾病、醫療和衛生》,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紀征瀚,〈古代「痧」及治法考〉,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醫史文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紀征瀚,〈清代痧症醫籍系統考〉,《中醫文獻雜誌》4期(2009)。
    祝平一,〈痧與其相關問題〉,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主辦,「近代華人社會公衛史」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2008年12月26-27日。
    祝平一,〈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明、清的醫療市場、醫學知識與醫病關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8期(2010.6)。
    祖述憲,〈胡適對中醫究竟持什麼態度〉,《中國科技史料》22卷1期(2001)。
    范伯群,〈從魯迅的棄醫從文談到惲鐵樵的棄文從醫—惲鐵樵論〉,《復旦學報(社科版)》,第1期(2005)。
    范鐵權,〈民國時期的科學名詞審查活動—以中國科學社為中心〉,《科學學研究》23卷增刊(2005.12)。
    洪萬生,〈懷念科學史少年英雄陳勝崑〉,《科學月刊》354期(1999.6)。
    胡成,〈現代性經濟擴張與烈性傳染病的跨區流行——上海、東北爆發的鼠疫、霍亂為中心的觀察(1922-1932)〉,《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1期(2006.3)。
    胡成,〈中日對抗與公共衛生事業領導權的較量——對「南滿洲」鐵路、港口中心城市的觀察(1901—1911)〉,《近代史研究》1期(2011)。
    孫啟明,〈《溫病條辨》陽明溫毒楊梅瘡病考實〉,《中華醫史雜志》29卷3期(1999)。
    高毓秋、真柳誠,〈丁福保與中日傳統醫學交流〉,《中華醫史雜誌》22卷3期(1992)。
    高毓秋,〈丁福保年表〉,《中華醫史雜誌》33卷3期(2003)。
    莊兆祥,〈本草研究之變遷〉,收入郭正昭等編,《中國科技文明論集》,臺北:牧童,民67年。
    曹樹基,〈鼠疫流行與華北社會的變遷〉,《歷史研究》第1期(1997)。
    曹樹基、李玉尚,〈鼠疫流行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收入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編,《自然災害與中國社會歷史結構》。
    曹樹基,〈光緒年間雲南鼠疫流行模式—以市鎮與村莊為基礎的研究〉,《歷史人類學學刊》1卷1期(2004)。
    曹樹基,〈國家與地方的公共衛生—以1918年山西肺鼠疫流行為中心〉,《中國社會科學》1期(2006)。
    陳邦賢,〈幾種急性傳染病的史料特輯〉《中華醫史雜志》4期(1953)。
    陳秀芬,〈醫療史研究在台灣(1990-2010)──兼論其與「新史學」的關係〉,《漢學研究通訊》29卷3期(2010)。
    陳弱水,〈臺大歷史系與現代中國史學傳統(1950-1970)〉,《臺大歷史學報》45期(2010.06)。
    陳定閎,〈醫學史家陳邦賢教授的人格修養與學術修養〉,《中華醫史雜誌》20卷1期(1990)。
    陳建華,〈孫中山「革命」話語與東西方政治文化考辨——關於「革命」的歷史化與「後設」詮釋問題〉,《中國學術》3.2(2001)。
    梁其姿,〈明清預防天花措施的演變〉,收入楊聯陞、全漢昇、劉廣京主編,《國史釋論: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祝壽論文集》(臺北︰食貨出版社,1987年),上冊。
    梁其姿,〈麻瘋病概念演變的歷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卷2期 (1999)。
    梁其姿,〈宋元明的地方醫療資源初探〉,《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梁其姿〈明代社會中的醫藥〉,《法國漢學‧第六輯》,北京:中華書店,2002。
    梁其姿,〈痲瘋隔離與近代中國〉,《歷史研究》第5期(2003)。
    梁其姿,〈明清中國的醫學入門與普及化〉,《法國漢學‧第八輯(教育史專號)》,北京:中華書店,2003年。
    梁其姿〈疾病與方土之關係:元至清間醫界的看法〉,收入李建民主編,《生命與醫療》,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
    梁其姿,〈醫療史與中國「現代性」問題〉,收入《中國社會歷史評論》8期(2007)。
    張哲嘉,〈傳統社會民間通俗醫學初探——以日用類書為中心的討論〉,收入梅家玲編,《世變中的啟蒙:文化重建與教育轉型(1895-1949)》,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張大慶,〈高似蘭:醫學名詞翻譯標準化的推動者〉,《中國科技史料》22卷4期(2001)。
    張大慶,〈早期醫學名詞的統一工作:博醫會的努力和影響〉,《中華醫史雜誌》24卷1期(1994)。
    張志斌,〈王士雄《溫熱經緯》的文獻學研究〉,《浙江中醫雜誌》43卷5期(2008)。
    張志斌,〈古代疫病流行的諸種因素初探〉,《中華醫史雜志》20卷1期(1990)。
    康綠島,〈矛盾的梁啟超:一個心理學的解釋〉,《漢學研究》3卷1期(1985.6)。
    黃克武,〈從申報醫藥廣告看民初上海的醫療文化與社會生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7期(下)(1988)。
    黃勝白,〈別錄—忘食偶識—時疫醫院〉《同濟》2期(1918)。
    黃勝白,〈傳染病預防條例評註(民國5年3月20日《政府公報》公告)〉《同濟》1期(1918),「外篇」。
    黃勝白,〈傳染病預防條例評註(民國五年三月二十日《政府公報》公告)〉以及〈傳染病預防條例評註(續第一期)〉《同濟》1與2期(1918),「外篇」。
    張照青,〈1917—1918年鼠疫流行與民國政府的反應〉,《歷史教學》1期(2004)。
    張嘉鳳,〈「疾疫」與「相染」─以《諸病源候論》為中心試論魏晉至隋唐之間醫籍的疾病觀〉,《臺大歷史學報》第27期(2001)。
    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卷1期(1928.10)。
    萬曉剛,〈試論傷寒學研究之歷史分期〉,《中華醫史雜誌》25卷2期(1995)。
    費俠莉(Charlotte Furth)著,蔣竹山譯,〈再現與感知:身體史研究的兩種方向〉,《新史學》10卷4期(1999)。
    楊祥銀,〈近代上海醫療衛生史的另類考察—以醫療衛生廣告為中心的分析
    (1927-1937年)〉,收入胡春惠,唐啟華主編,《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研討會論文集(2006)》,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2007年。
    楊祥銀,〈衛生(健康)與近代中國現代性:以近代上海醫療衛生廣告為中心的分析(1927-1937年)〉,《史學集刊》5期(2008)。
    楊杏林、招萼華、鄭雪君,〈一代名醫祝味菊生平述要〉,《中華醫史雜誌》38卷1期(2008)。
    楊杏林 ,〈通古淹今,擇善而從之——費氏醫學傳人徐相任學術思想〉,《中醫文獻雜志》(2009 )27卷1期。
    賈春華,〈古方派對中國近代研究的影響〉,《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7卷4
    期(1994)。
    雷祥麟,〈負責任的醫生與有信仰的病人:中西醫論爭與醫病關係在民國時期的轉變〉,《新史學》14 卷1期(2003)。
    雷祥麟,〈衛生為何不是保衛生命?民國時期另類的衛生、自我、與疾病〉,《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4期(2004.06)。
    雷祥麟原著,林盈秀中譯,〈常山:一個「新」抗瘧藥的誕生〉,收入李建民編《從醫療看中國史》,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
    雷祥麟,〈習慣成道德:肺結核防治與新生活運動中的倫理、認同與身體〉,發表於「九十年家國:1919、1949 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年12月10-11日。
    雷祥麟,〈杜聰明的漢醫藥研究之謎:兼論創造價值的整合醫學研究〉,《科技、醫療與社會》,《科技、醫療與社會》11期(2010)。
    甄橙,〈記八十年前流感大流行〉,《中華醫史雜志》28卷4期(1998)。
    農漢才,〈近代名醫祝味菊史實訪查記〉,《中華醫史雜誌》34卷3期(2004)。
    廖育群,〈我所認識的山田慶兒先生〉,《古今論衡》2期(1999.06)。
    廖珮君,《清潔、衛生與民國時期消費文化(1912-193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9年。
    蔡景峰〈陳邦賢先生對中國疾病史的貢獻〉,《中華醫史雜誌》20卷1期(1990)。
    趙永金,〈章太炎與他的醫學〉,《史林》第1期(1988)。
    趙洪鈞,〈張錫純年譜〉,《中華醫史雜誌》,21卷4期(1991)。
    趙秀榮,〈英美醫療史研究綜述〉,《史學月刊》6期(2007)。
    劉士永,〈「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台灣史研究》8卷1期(2001)。
    劉士永,〈醫學、商業與社會想像:日治臺灣的漢藥科學化與科學中藥〉,《科技、醫療與社會》11期(2010)。
    蔣文躍、魯兆麟,〈被忽視的中西醫彙通大家祝味菊〉,《中西醫結合學報》4卷3期(2006)。
    潘淑華,〈民國時期廣州的糞穢處理與城市生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9期(2008)。
    歐陽兵,〈明代傷寒論研究對後世的影響〉,《中華醫史雜志》25卷2期(1995)。
    鄭金生、李建民,〈現代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源流〉,《大陸雜誌》95卷6期 (1997)。
    賴文、李永宸,〈1894年廣州鼠疫考〉,《中華醫史雜志》29卷4期(1999)。
    韓剛,〈海南島北部地區鼠疫流行史料〉,《中華醫史雜志》19卷2期(1989)。
    韓學宏,〈試釋《禮記‧月令篇》的「鷹化為鳩」〉,《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卷2期 (2008)。
    John Wilson, Medical Notes on China (London: John Churchill, 1846).引自李尚仁,〈十九世紀西方醫學在中國〉,臺北:從醫療看中國史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5.12.13-15)。
    吳淑慧,〈《琵琶記》「正典化」的歷程〉,《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2010.06)。
    段曉華,〈章太炎醫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劉寶玲,〈以蟲為象-漢唐時期醫籍中的蟲〉,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魏嘉弘,〈國民政府與中醫國醫化〉,中壢: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8年。

    三、民國檔案、報紙與期刊論文
    上海申報舘編輯,《申報》,上海:上海書店,1982-1987年。
    上海國醫導報社,《國醫導報》。
    中央國醫館,《國醫公報》。
    天津市國醫研究會主編,《國醫正言》。
    行政院衛生署編印,《衛生署醫藥證照公告月刊》。
    上海社會醫藥報館,《社會醫藥(報)》。
    李健頤,〈西醫治傷寒無療法議〉,《醫界春秋》23期(1928.05)。
    何佩瑜,〈腸窒扶斯與傷寒〉,《醫界春秋》95期(1934.11)。
    金寶善,〈民國以來衛生事業發展簡史〉,《醫史雜誌》2卷1、2合集(1948)。
    陳黃谿,〈氣化與物質〉,《醫界春秋》115期(1936)。
    陳萬里,〈浙江省立醫院一部分先行成立的經過〉,《浙江省立醫院季刊》1卷1期(1933)。
    國醫砥柱社編,《國醫砥柱月刊》。
    陸淵雷醫室,《中醫新生命》。
    陳獨秀〈敬告青年〉,《新青年》1卷1期(1915)。
    復旦,〈急性傳染病治療理論概要〉,《中國醫藥月刊》1卷10期(1941)。
    張贊臣〈對章氏霍亂論之旁證〉,《醫界春秋》14期(1927)。
    樹仁,〈漫談菌蟲〉,《中國醫藥月刊》8、9期合刊(1941)。
    謝則仁,〈答張心一君之傷寒病的疑難問題〉,《醫界春秋》122(1937)。
    傅蘭雅主編,《格致彙編》(光緒2年,1992上海圖書館影印本)。
    國史館「國民政府」檔,「中醫藥廢除案建議撤銷(一)」,檔號01130006001143a-46a。
    蘇州國醫雜誌社,《蘇州國醫雜誌》。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臺北:國史館),第9、10、18冊。

    四、英文專書與論文類
    Arnold, David Colonizing the Body: State Medicine and Epidemic Disease in
    Nineteenth-Century Ind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Anderson, Warwick “Postcolonial Histories of Medicine,” in Frank Huisman and
    John Harley Warner (eds.). Locating Medical History: The Stories and Their Meaning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4.
    Anderson, Warwick. “Postcolonial Technoscienc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32 (2002).
    Andrews, Bridie.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Medicine,1895-1937.”PhD.
    Dissertatio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University of Cambridge,London,
    1996.
    Andrews, Bridie. "Tuberculosis and the Assimilation of Germ Theory in China,
    1895-1937,"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Allied Sciences 52 (1997).
    Andrews, Bridie.“Tuberculosis and the Assimilation of Germ Theory in China,”i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Allied Sciences 52(1997).
    Barnes, David S. The Making of a Social Disease: Tuberculosis in Nineteenth-Century
    France.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95.
    Barnes, David S, The great stink of Paris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struggle against
    filth and germs. Baltimore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6.
    Benedict, Carol. Bubonic Plagu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Benjamin, Schwartz.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 Ye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Bloch, Marc(trans. L. A. Manyon) Feudal Socie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1.
    Budd, William On the causes of fevers (1839). Edited by Dale C. Smith, The Henry E.
    Sigerist supplements to the 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no. 9. Baltimore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1984.
    Bulloch, William The history of bacteriology. New York : Dover Publications, 1979,
    c1938.
    Bynum, W.F. and Nutton, V. (ed.). Theories of fever from antiquity to the Enlightenment,
    Medical History, Supplement No. 1. London : Wellcom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1981.
    Bynum, W.F.. “Cullen and the Study of Fevers in Britain, 1760-1820,” in W.F.
    Bynum and V. Nutton(ed.), Theories of fever from antiquity to the Enlightenment,
    Medical History, Supplement No. 1. London : Wellcom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1981.
    Bynum, W.F.. Science and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1994.
    Cochran, Sherman. Chinese Medicine Men: Consumer Culture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Dikotter,Frank Sex, Culture and Modernity in China: Medical Sci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exual Identitie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London: Hurst &
    Co., 1995.
    Elvin, Mark, Liu Ts‘ui-jung(ed.). Sediments of time :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in
    Chinese history.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Gerth,Karl. China Made: 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Na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of Press, 2003.
    Golub, Edward S. The limits of medicine : how science shapes our hope for the cure. New
    York : Times Books, c1994.
    Gradmann, Christoph(translated by Elborg Forster. Laboratory disease : Robert Koch's
    medical bacteriology. Baltimore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9.
    Hanson, Marta. “Inventing a Tradi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From Universal Canon to
    Local Medical Knowledge in South China, The Seventeenth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97.
    Hanson, Marta. “Northern Purgatives, Southern Restoratives: Ming Medical
    Regionalism,”in Asian Medicine, Volume 2, Number 2 (2006).
    Hsu, Elisabeth The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ambridg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Jewson, N.D..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ick-man from Medical Cosmology,
    1770-1870,”Sociology 10(1976).
    Kleinman, Arthur. Patients and healers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n exploration of the
    borderland between anthropology, medicine, and psychiat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80.
    Katz, Paul R.. Demon hordes and burning boats : the cult of Marshal Wen in late Imperial
    Chekiang.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1995.
    Lei, Sean Hsiang-lin.“When Chinese Medicine Encountered the State:1910-1949.”Ph D.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9.
    Lei, Sean Hsiang-lin. "How Did Chinese Medicine Become Experiential? The Political
    Epistemology of Jingyan," East Asian Cultures Critique, 10: 2 (2002).
    Lei, Sean Hsiang-lin. “Habituating Individuality: Framing Tuberculosis and Its Material
    Solutions in Republican China,” Bulletin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84 (2010).
    Lei, Sean Hsiang-lin. "Microscope and Sovereignty: Constituting 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 and Containing the Manchurian Plague". In Angela Ki Che Leung and
    Charlotte Furth (Eds). Health and Hygiene in Modern Chinese East Asia : Policies and
    Publics in the Long Twentieth Centur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1.
    Lei, Sean Hsiang-lin. “Qi-Transformation and the Steam Engine Visualizing the Body in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 (臺北:史語所「醫療與視覺文化」
    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11/24-2010/11/26)。
    Leung, Angela Ki Che. “The History of Diseases in Pre-modern China,”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and Geography of Human Diseases, ed. Kenneth F. Kiple. Cambrdi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Leung, Angela Ki Che. “Women Practicing Medicine in Pre-modern China,” in Chinese Women in the Imperial Past: New Perspectives, ed. Harriet T. Zurndorfer. Leiden; Boston: Brill, 1999.
    Leung, Angela Ki Che. “Medical Learning from the Song to the Ming,” in 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ed. Paul Jakov Smith and Richard von Glahn. Cambridge, Mass.: HarvardUniversityAsiaCenter, 2003.
    Leung, Angela Ki Che. Leprosy in China: A Hist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9.
    Leung, Angela Ki Che and Furth, Charlotte (Eds). Health and Hygiene in Modern Chinese
    East Asia : Policies and Publics in the Long Twentieth Centur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1.
    Levenson, Joseph R..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8.
    Li, Chien-min. Contagion and its Consequences: The Problem of Death Pollution in Ancient China. in Yasuo Otsuka、Shizu Sakai、Shigehisa Kuriyama eds., Medicine and
    the History of the Body. Tokyo: Ishiyaku EuroAmerica, 1999.
    Nancy, Tomes.The gospel of germs : men, women, and the microbe in American life.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Nathan, Carl F. Plague Prevention and Politics in Manchuria 1910-1931.
    Cambridge: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Pelling, Margaret Cholera, fever and English medicine, 1825-1865.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Porter, Roy. The greatest benefit to mankind : a medical history of humanity. New York :W.W. Norton, c1997.
    Phillips, Howard and Killingray, David (ed.). The Spanish influenza pandemic of 1918-19.
    London : Routledge, 2003.
    Roberts, Samuel. Infectious fear : politics, disease, and the health effects of segregation.
    Chapel Hill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c2009.
    Rogaski, Ruth Hygienic modernity : 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
    Berkeley ; Londo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2004.
    Rosenberg, Charles, Explaining Epidemics and Other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Scheid, Volker. Chinese medicine in contemporary China: plurality and synthesi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2.
    Scheid, Volker. Volker, Scheid. Currents of Tradi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1626-2006.
    Seattle: Eastland Press, 2007.
    Scheid, Volker. Wujin Medicine Remembered: Memory, Identity and Social Networks in
    Chinese Medicine 1800 – 2000, Taiwanese Journal of Studies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科技、醫療與社會》)2(2002).
    Smith, Dale C. “Medical science, medical practice, and the emerging concept of typhus
    in mid-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in W.F. Bynum and V. Nutton(ed.), Theories of
    fever from antiquity to the Enlightenment, Medical History, Supplement No. 1.
    London : Wellcom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1981.
    Shapiro, Hugh L. “The view from a Chinese asylum:defining madness in 1930s Peking.” Ph. D. Harvard University, 1995.
    Sivin, Nathan “Text and experience in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in Don Bates, ed.,
    Knowledge and the Scholarly Medical Traditions. Cambridge :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95.
    Taylor, Kim Chinese medicine in early communist China, 1945—63 : a medicine of revolution. New York : RoutledgeCurzon, 2005.
    Taylor, Kim,“Cholera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Wenre Jingwei (Complementing the Classics on Warmth and Heat) (1852) ”in East Asian Histo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收入江曉主編,《多元文化中的科學史:第十屆國際東亞科學史會議論文集》(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年)。
    Tomes, Nancy The Gospel of Germs: Men, Women, and the Microbe in American Lif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Worboys, Michael. Spreading Germs: Disease Theories and Medical Practice in Britain,
    1865-1900. Cambridge, UK ; New York, NY, USA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Ziporyn,Terra. Disease in the popular American press : the case of diphtheria, typhoid
    fever, and syphilis, 1870-1920. New York : Greenwood Press, 1988.

    五、日文專書輿論文
    内務省衛生局編,《虎列刺病流行紀事》,東京:衛生局藏版,1877年。
    福島縣第二部衛生科,《第九次衛生年報(自明治二十一年一月至明治二十一年十二月)》,出版同編者,1890年。
    内閣記録局編輯,《法規分類大全第一編》,出版同編者,1891年。
    内閣統計局編,《衛生統計ニ關スル描畫圖竝統計表》,東京:東京統計協會出版部,1911年。
    內務省保健衛生調査會編,《保健衛生調査會第二回報告書》,東京:保健衛生調査會,1917年。
    内務省衛生局編,《腸「チフス」豫防參考資料》,東京:王子印刷株式會社,1923年。
    内務省衛生局,《法定傳染病統計》,東京:行政學會印刷所,1937年。
    明治生命保險株式会社本店編,《死亡統計表》,東京:同編者,1899年。
    和田啟十郎,《醫界之鐵椎》,東京都:中囯漢方,1971年。
    後藤新平翻譯,《黴菌圖譜》(德文原版),東京:東京築地活版製造所,1893年。
    渡邊熙,《現代醫學改造の烽火東洋和漢醫學實驗集》,大阪:東洋和漢醫學硏究會昭和2-7,1927-1932。
    深川晨堂,《漢洋医学闘争史. 政治闘争篇》,東京都:医聖社,1981年。
    陸軍軍醫學校編,《陸軍軍醫學校五十年史》,東京都:不二出版,1988年。
    飯島涉,《ぺストと近代中國——衛生の「制度化」と社會變容》,東京:研文出版社,2000年。
    富士川游,《日本疾病史》,東京:平凡社,1994年。
    藪內清,《宋元時代の科學技術史》,京都市: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1967年。
    真柳誠,〈近代中国伝統医学と日本-民国時代における日本医書の影響〉,《漢方の臨床》46卷12期(1999.12)。
    エステルレン著/吳秀三譯,《医学統計論總論》(德文原版),東京:文昌堂,1889年。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