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施如意
論文名稱: 家政專業課程網路教學發展之研究
指導教授: 洪久賢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8
中文關鍵詞: 家政教育縫紉教學網路教學女衫製作
英文關鍵詞: Home Economic Education, Dressmaking Course, Network −Assisted Instruction, Blouse Mak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0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建立女衫輔助課程網路教學的設計原則與方法,實
    際開發一個高職學生用女衫網路教學的輔助課程網站,並經由學生與
    教師的調查評估其運用成效與限制。輔助課程的內容包括設計、製
    圖、縫製、小常識、動董腦與服裝秀等六個單元,資料的架構採用前
    導組合模式,先將教材組織加以設定,建立概念發展的順序,協助使
    用者循序學習。課程的設計方法採用學習環教學模式,首先藉著教學
    情境的安排引發學習興趣,並導引學生進入概念探索階段;接著展開
    互動式連結教學層次,協助學生進入概念建立階段;最後利用動動腦
    與服展觀摩,使學生達成概念應用階段。
    根據調查結果,學生學習後在網站內含的知識性與引發趣味性
    項目的平均分數較低,但是在難易適中度的平均分數則較高。同時,
    學生學習前較為著重介面效果,然而學習後在接受性項目的平均分數
    較高,顯示較為認同本網站。在差異性分析方面,學習前與學習後學
    生在趣味性、親和性、操作簡易性與接受性等四個項目都達到統計標
    準的顯著差異。此外,教師與學生學習前在親和性、操作簡易性與接
    受性等項目都有差異,但是與學生學習後的意見較具有一致性。
    研究結果顯示網站補助教學係為一種有效的工具,所開發的網
    站可做為女衫教學的補助教材。同時,學生的意見反應須要加強影音
    等介面效果,教師雖然也認同本網站的教學功能,但是認為無法完全
    取代學校的課堂教學。

    The major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method of
    teaching-assisted networks for home economic education. A blouse making website
    for students had been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and user surveys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d been executed and analyzed. Through these efforts, the
    acceptance, actual responses and potential limitations had been identified. The
    contents of website consisted of six modules, including design, drawing, sewing, a
    collection of common sense, a quiz, and a fashion show, to be used as teaching aided
    material for dressmaking courses of local vocational schools. The advanced
    organizer model was adopted to build up the structure of website. Through the
    sequence of concept development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instructive materials, the
    learners can study the courses in a preconceive order. Also, the teaching model of
    learning situation was selected as the design method. The learners can be aroused
    strong interests by the settings of learning situation, and brought into the stage of
    concept exploration. Then, the learners can go on with the interactive linkage of
    learning materials, and get in the stage of concept establishment. Finally, the
    learners can pass a quiz and enjoy a fashion show, and reach the stage of concept
    appl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 after-study students had lower scores in the
    measuring scales of both knowledgeable level and interesting level, and higher score
    for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Moreover, pre-study students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interface effects, and after-study students expressed the tendency to accept this
    website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e pre-study students. From the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ce analysi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degree of interest, user
    friendliness, operational simplicity, and learner acceptance between pre-study and
    after-study students. Also, there were noteworthy differences of the degree of user
    friendliness, operational simplicity, and learner accepta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pre-study students, but without any meaningful differe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after-study student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reflect the fact that the website should be very useful
    to the students and could be an interesting learning tool for the course of dressmaking.
    However, students recommended that the interface effects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eachers expressed that the website cannot fully instead of the regular course in the
    school.

    v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研究目的2 第三節名詞釋義3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二章文獻探討5 第一節網路教學相關理論5 第二節網路教學相關研究9 第三節網路教學相關網站18 第三章研究方法21 第一節網站開發流程22 第二節網站評估方法28 第四章結果與討論33 第一節網站設計原則33 第二節網站設計方法45 第三節教師對網站之評估分析61 第四節學生對網站之評估分析64 第五節整體評估分析70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75 第一節研究結論75 第二節建議76 參考文獻78 附錄84 附錄一、教師與學生評鑑問卷表83 附錄二、國內、外相關教學網站86 表次 表2.1 電腦輔助教學與網路教學的相關理論6 表2.2 學習加油站中高中與高職家政相關網站19 表3.1 研究網路教學軟體評鑑項目比較32 表4.1 家事職業學校家政科縫紉課程− 女衫課程標準36 表4.2 家事職業學校服裝科縫紉課程− 女衫課程標準37 表4.3 高職服裝科與家政科設置情形39 表4.4 高職家政科縫紉相關課程規劃標準40 表4.5 高職服裝科專業課程規劃標準40 表4.6 傳統縫紉科教學與網路教學成效之比較44 表4.7 教師評鑑調查結果分析63 表4.8 學生學習前評鑑調查結果分析67 表4.9 學生學習後評鑑調查結果分析68 表4.10 學生兩次評鑑結果差異性分析69 表4.11 教師與學生評鑑結果差異性分析72 圖次 圖2.1 網路教學的特色6 圖3.1 研究方法的架構21 圖3.2 本研究網站開發流程與說明25 圖3.3 高職服裝科網路教學網站架構模式27 圖4.1 女衫網站的主要系統架構48 圖4.2 女衫網站的次要系統架構(第一單元) 49 圖4.3 女衫網站的次要系統架構(第二單元) 53 圖4.4 女衫網站的次要系統架構(第三單元) 55 圖4.5 女衫網站的次要系統架構(第四單元) 56 圖4.6 女衫網站的次要系統架構(第五單元) 57 圖4.7 女衫網站的次要系統架構(第六單元) 58 圖4.8 主要螢幕設計圖例59 圖4.9 次要螢幕設計圖例60 圖4.10 網站內容調查結果比較73 圖4.11 介面效果調查結果比較73 圖4.12 學習成效調查結果比較74 圖4.13 整體調查結果比較74

    王秋華(2001),網路教學之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滿意度極學習績
    效的關係。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建良(2001),統計學(第二版)。台北:高力圖書公司。
    李玉慶(2000),自然科網路教學設計模式之研究:以國小認識魚
    類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永銀(1999),教師在職進修電腦網路教學智能的迫切性與對策。
    中等教育,50(3),68−77。
    巫靜宜(2000),比較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學習效果之研究− 以
    Word 2000 為例。淡水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奇賢(1999),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資訊與教育,67,
    林奇賢、馬榮燦、林志能(2000),網路學習與網路學校的發展對
    教師專業表現的衝擊。資訊教育雜誌,79,2−12。
    邱貴發(1998),電腦網路世界中的學習。教學研究資訊,6,20−27。
    吳侕芳(1995),國民中學家政教師科技素養之研究。台灣師範大
    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1999),新時代師生電腦素養的探究。教育部電子計算機
    中心簡訊,10,33−49。
    吳明隆、溫嘉榮(1999),新時代資訊教育的理論與實務應用。台
    北:松崗書局。
    周文忠(1999),網路導向教學應用之探討。屏師科學教育,9,42−49。
    陳年興、劉惠如(2000),整合式網路教學之課程設計與教學成效。
    第十屆全國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50 −1157。
    陳美玉(2000),教師專業教學法的省思與突破。高雄:麗文書局。
    徐加玲、郭經華(2000),網路教材與適性教學技術探討。2000 網
    路學習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61−65。
    許智偉(1999),網際合作學習環境之建置與教學活動。中原大學
    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玲(2000),網際網路合作學習環境中學習互動型態與認知風
    格對學習效果之影響。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淑敏(2001),電腦網路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的研究。新竹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光(2001),SPSS 與統計原理剖析。台北:松崗書局。
    黃龍欽(2001),網路化兒童英語學習教材設計及實施之研究。靜
    宜大學英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綜男(1999),互動式多媒體輔助教材在電腦教學之學習成效影
    響研究。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成瑋(2000),網路教學系統的理念、設計與實作研究。中正大
    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德瑜(2001),網路教學之學習行為對學習效果之影響。中央大
    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振富(2001),利用網路科技輔助國小自然科「教」與「學」的
    研究。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春在(2001),網路學習趨勢與原理。2000 網路學習理論與實務
    研討會論文集,13−20。
    張淑萍(2001),建構式教學策略在國小自然科網路學習之設計與
    應用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芳,彭惠娟(2000),電腦光碟教材應用於國中英語教學之個
    案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 (2),28−45.
    張雅雯(2000),兒童英語網路化多媒體教材之發展。淡江大學教
    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
    72,2−9。
    溫嘉榮(1999),資訊與電腦網路科技對教師的衝擊。資訊與教育,
    72,10−14。
    楊佳樺(2001),參與網路課程學生對學習者支援服務之滿意度及
    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
    劉世雄(2000),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策略之探討。資
    訊與教育,78,60−66。
    劉世雄(2001),教師運用電腦融入教學決定歷程的個案研究。台
    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瑛(2000),建構主義在高職訊教學之應用。資訊教育雜誌75,
    6−66。
    劉惠如(1999),整合式網路教學之教學設計與評量。中山大學資
    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晉昌(1995),情境式電腦教學對國中階段不同數理成就群學生
    科學知識學習。視聽教育學報,1,61−91。
    蕭惠君(1999),電腦網路在國民中小學教學應用之研究。台灣師
    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景美女中家政科教學資源網,劉珍齡、洪苹菽、黃思華老師製作,
    http: //w3.cmgsh.tp.edu.tw/~cmhome/index.htm。
    學習加油站,教育部網站,師範大學電子計算機中心統合整理,http:
    //content1.edu.tw/main.jsp?fst=1。
    學習加油站,國中家政科,光華女中製作,http: // content.edu.tw /
    new / subject_select1.htm。
    學習加油站,高中家政科,羅東高中製作,http: // content.edu.tw /
    senior / house_work / vl_ld / content / main.htm。
    學習加油站,高職幼兒保育科,樹德家商製作,http: // content.edu.tw
    / new / subject_select1.htm。
    學習加油站,高職美容科,樹德家商製作,http: // content.edu.tw /
    new / subject_select1.htm。
    高級職校教材資源中心,服裝科,台中家商製作,http: // sun.tchcvs.
    tc.edu.tw / nerc / cloth。
    高級職校教材資源中心,家政科,台中家商製作,http: // www.tchcvs.
    tc.edu.tw / nerc / content / main_h89.htm。
    教育部制訂高職服裝科課程標準(八十九年度),http: // tve.npust.
    edu.tw / NPUST / SCEDRSCH / hec / housework / project /
    服裝科課程標準/ h2-main.htm。
    家事類課程中心及高職新課程標準,屏東科技大學製作,http: // tve.
    npust.edu.tw / NPUST / SCEDRSCH / hec / housework /
    Default.htm。
    曾守正、鄭菲菲(1999),Alive:Asynchronous learning in an
    interactive virtual environment。第五屆資訊管理研究暨實務
    研討會論文集,374−380。
    Atkins, M. J. (1993). Theories of learning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An overview. Research Paper in
    Education, 8(2), 251−271.
    Baldwin, T. T & Ford, J. K. (1988). Transfer of training: 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Personnel Psychology,
    41−105.
    Bostrom, R. P., Olfman, L. & Sein, M. K. (March, 1990).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style in end-user training. MIS
    Quarterly, 101-119.
    Dick, W. & Carey, L. (1996).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4th ed.), NY: Harper Collins.
    Home Economics. http: // homepages.tesco.net / ~littlebears /
    HomeEconomics.htm.
    Home Life Skills. http: // www.homelifeskills.com.
    Kolb, D. A. (1985).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NJ: Prentice-Hall.
    Mayer, R. E. (1979). Can advance organizers influence
    meaningful learn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9(2), 371− 383.
    Mayer, R. E. (1989). Models for understand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1), 43−64.
    McCorrnack, C. & Jones, D. (1998). Building a web-based
    education system. NJ: John Wiley & Sons, Inc.
    McIntyre, D. R., Wolff, F. G. (1990). An experiment with WWW
    interactive learning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Computer &
    Education, 31, 255−264.
    Mioduser, D. & Oren, A. (1998). A virtual knowledge park or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cyberspa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75(4), 76−95.
    Novak, J. D. (1976). Understand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classroom,
    laboratory and field, Science Education, 60(4), 493−512.
    Peterson, M. (1998). Creating hypermedia learning environments:
    Guidelines for designers.
    http://www.jaist.ac.jp/~mark/article guidelines.html.
    Rieber, L. P. (1990). Animation in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8(1),
    77−86.
    The Hall of Home Economics. http: // www.tenet.edu / academia /
    home_ec.htm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