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素珍
Lo, Su-Chen
論文名稱: 山城(苗栗)𪹚龍文化─羅素珍書畫創作論述
Dragon Bombing, The Culture of Shan Cheng(Miaoli) –Lo, Su-Chen'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Creation
指導教授: 程代勒
Cheng, Tai-Le
口試委員: 黃智陽
Huang, Chih-Yang
李振明
Lee, Cheng- Ming
程代勒
Cheng, Tai-Le
口試日期: 2022/06/06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Fine Arts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Artistic Cre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6
中文關鍵詞: 苗栗𪹚龍中國龍文化現代書法文字畫彩色書法
英文關鍵詞: Chinese dragon culture, modern calligraphy, word painting, color calligraphy
研究方法: 田野調查法訪談法文獻探討法圖像研究法創作實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64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9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探討中國龍文化之歷史源流:一、龍之源:「圖騰」與「真龍」,從「龍」象形字形、典籍「龍」之探討,如:史記、左傳、說文解字、……。二、龍與繪畫:帛畫,與史上擅畫龍者:如:曹不興、吳道子、藍蔭鼎、……。 三、龍與元宵節:元宵節「賞燈」與「舞龍」風俗之由來。
    𪹚龍活動已實施24年,每年於玉清宮前廣場舉行,邀集各鄉里機關學校共襄盛舉,期待扎根,永續經營,保存客家傳統之地方文化,發揚國際。
    苗栗𪹚(ㄅㄤˋ)龍文化七部曲:(一)糊龍:把桂竹削成竹篾,用鐵絲將其纏繞固定編成龍軀體,蓋上龍皮(布),畫上龍鱗。(二)牽龍:設立「龍神壇」,行「牽龍安座」儀式。(三)點睛:用白雄雞冠血點於龍眼上表示有神靈!(四)迎龍:歡「迎」神龍登門參拜與「舞」龍歡慶元宵節!(五)跈(ㄊㄣ)龍:「跈」是跟隨之意。跟隨龍陣,帶來平安吉祥!(六)𪹚(ㄅㄤˋ)龍:「𪹚」是炸之意。燃放鞭炮炸龍,有驅邪納吉之意!(七)化龍返天:於土地公廟「謝神化龍」,象徵功德圓滿!
    創作系列,筆者擇取童年印象較深刻,或較具意義之活動,如:雙龍搶珠、龍門陣、化龍返天、……組成繪畫主題。自創詩詞與對聯,並仿道教法印設計圖案,增添𪹚龍文化色彩,亦發展出「彩色書法」;指導教授程代勒教授書畫同源文字畫之現代書法啟發靈感,創作文字結合繪畫之活潑有趣作品。

    關鍵字:苗栗𪹚龍、中國龍文化、現代書法、文字畫、彩色書法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Chinese dragon culture in the following ways: (1) The origin of dragons was traced in terms of two aspects: “totems” and “real dragons” with a focus on the pictographs and canonical texts of dragons, such as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Shiji),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Zuozhuan), and Analytical Dictionary of Characters.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agons and paintings was addressed with a focus on silk paintings and the historical figures such as Ts'ao Pu-hsing, Wu Tao-tse, and Ran In-ting who excelled at painting dragons.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agons and the Lantern Festival was addressed with a focus on the origin of the customs of watching lanterns and performing the Dragon Dance in this festival.
    The Bombing Dragon Cultural Event has been held annually at the square in front of the Yuqing Temple for the past 24 years, with all local authorities and school staff invited to jointly celebrate. It is desirable for this event to be continued as a permanent event as it will not only maintain the traditional local culture of the Hakka people but also help bring it to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The Bombing Dragon culture of Miaoli comprises seven scenes: (1) the “Making the Dragon” part. (2) the “Inviting the Dragon” scene. (3) the “Dotting the Dragon's Eyes” scene. (4) the “Welcoming the Dragon” scene. (5) the “Walking with the Dragon” scene. (6) the “Bombing of the Dragon” scene. (7) the “Sending the Dragon back to the Heaven” scene.
    In the creation series, the author generated her painting theme by choosing impressive or meaningful activities from his childhood such as Two Dragons Playing with a Pearl, Dragon Formation, Dragon Gate, and Burning the Dragon to the Heaven. The author created his own poems and couplets, and designed Taoist seal-like patterns, not only enrich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Bombing Dragon culture, but also developing a sort of color calligraphy. Moreover, vivid and interesting works by advisor Cheng Tai-le that combined words and paintings we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inspiration of the Chinese art theory of “common origin of calligraphy and word painting on modern calligraphy.

    Keywords: Miaoli Bombing Dragonnone, Chinese dragon culture, modern calligraphy, word painting, color calligraph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的內容與限制 3 第四節 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龍與中國文化 6 第一節 龍之源─「圖騰」與「真龍」之探討 6 第二節 龍與繪畫 14 第三節 龍與元宵節 22 第三章 山城(苗栗)𪹚龍文化 25 第一節 山城(苗栗)𪹚龍文化之由來與演變 25 第二節 𪹚龍文化七部曲 26 第三節 結語—薪傳 40 第四章 創作實踐 43 第一節 選材方向─民間藝術弄龍陣 43 第二節 表現方式—詩書畫印 44 第三節 實踐 69 第五章 山城(苗栗)𪹚龍文化─書畫創作作品解析 72 第一節 對親情家鄉童年「戀、念 」系列 72 第二節 𪹚(ㄅㄤˋ)龍文化活動系列 88 第三節 「龍」之象徵意義:延伸論述與法印 109 第六章 結論 117 參考文獻 119

    一、中文專書(1~41按朝代順序排列,42~83按筆畫順序排列)
    1. (先秦)佚名,錢宗武.江灝譯注,《尚書.益稷、洪範》,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11月初版。
    2. (周)佚名,滕志賢注譯,《新譯詩經讀本.蓼莪、商頌》,台北:三民書局,2008年1月,二版二刷。
    3. (周)周旦著,(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彭林整理,《周禮注疏.地官司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
    4. (春秋)列禦寇,王強模譯注,《列子.黃帝》,台北: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初版。
    5. (春秋)左丘明,王守謙等譯注,《春秋左傳》,台北:台灣古籍出版公司,1996年10月初版。
    6. (春秋)管仲,湯孝純注譯,《管子.水地》,台北:三民書局出版,1995年7月初版。
    7. (春秋)老子,余培林註譯,《新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2月五版。
    8. (戰國)韓非,曹道衡等譯注,《韓非子.說難》,台北:建安出版社,1997年5月一刷。
    9. (西漢)司馬遷,郝志達、楊鐘賢譯著,《史記》,台北:建宏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二刷。
    10. (西漢)劉向,李華年譯注,《新序‧雜事五》,台北,台灣古籍出版,1997年10月初版。
    11. (西漢)劉向,王鍈、王天海譯注,《說苑‧辯物》,台北:台灣古籍出版,1996年7月初版。
    12. (西漢)劉向,《說苑‧敬慎》,引自唐樞主編,《成語辭海》,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1年6月初版二刷。
    13. (西漢)劉向整理,湯孝純注譯,《新譯管子.牧民》,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7月初版。
    14. (西漢)劉向整理校訂, 熊公哲註譯,《荀子今註今譯.富國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3月修訂初版。
    15. (西漢)董仲舒,朱永嘉、王知常注譯,《春秋繁露.求雨 第七十四》,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02 月。
    16. (東漢)許慎編著,段玉裁注,國學整理社,《景印說文解字段注》,上海:世界書局印刷,1936年10月初版。
    17.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十五卷上》,台北:天工書局,1998年8月出版。
    18. (東晉)袁宏撰,《後漢紀》,臺北:華正書局,1974年7月。
    19. (南朝 梁)任昉著,和刻本漢籍隨筆集第十三集《述異記下》,東京:汲古書院,1974年8月。
    20. (南朝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宋玉‧風賦》,台北縣:漢京文化事業,1983年9月。
    21. (南朝)劉義慶編撰,劉開驊、 柳士鎮譯註,《世說新語.巧藝》,台北: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一刷。
    22. (北朝 北齊)魏收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魏書.釋老》,台北市:鼎文書局,1990年7月六版。
    23. (唐)張彥遠撰,《歷代名畫記 卷七》,北京市:中國書店,2018年2月第一版。
    24. (唐)張彥遠,俞劍華注釋,《歷代名畫記》(師大超星電子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4年。
    25. (唐)杜甫,張忠綱等注譯,《新譯杜甫詩選.飲中八仙歌》,台北:三民書局,2009年2月初版。
    26. (唐)賀知章,《唐詩鑑賞.回鄉偶書之二》,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0年9月初版。
    27. (唐)李綽編,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簡編 尚書故實》,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12月。
    28. (五代 後晉)劉昫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舊唐書.本紀第七 睿宗》,台北:鼎文書局印行,1989年12月五版。
    29. (北宋)宋敏求,《春明退朝錄.卷中》,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7年12月第二次印刷。
    30. (北宋)佚名,王雲五主編,《宣和畫譜卷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31. (北宋)蘇軾撰,〈書摩詰藍田煙雨圖〉,《東坡題跋卷之五》,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12月初版。(師大國文系藏書,無頁數)
    32. (北宋)蘇軾,《蘇東坡全集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溪光亭》,台北市: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9月初版。
    33. (北宋)王安石,沈松勤注譯,《新譯王安石文集.龍賦》,臺北:三民書局,2000年9月。
    34. (北宋)道原撰,顧宏義注譯,《新譯景德傳燈錄‧袁州蒙山道明禪師》,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5月。
    35. (北宋)錢易、黃休復撰,《茅亭客話卷第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
    36. (南宋)吳自牧,王民信主編,《夢梁錄》,文海出版社。(師大歷史系藏,書內未標明出版年月)
    37. (南宋)羅願撰,洪焱祖釋,《爾雅翼卷二十八》,藝文印書館印行(據清嘉慶張海鵬輯刊學津討原本原刻景印本)。(國文所藏書,未標示年月)
    38. (南宋)趙希鵠撰,《洞天清錄.畫家點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7月第一版。
    39. (元)黃公紹編輯,熊忠舉要,《古今韻會舉要》,京都:中文出版社,1990年7月。
    40. (元)脫脫等撰,楊家駱主編,《金史志第五‧地理上》,台北:鼎文書局。
    41. (明)宋濂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元史.志第二十八輿服》,台北市:鼎文書局,1990年2月四版。
    42. 上海古籍出版社,《古代藝術三百題》,台北:建宏出版社,2006年5月再版。
    43. 王冬齡,《王東齡談現代書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10月第二次印刷。
    44. 王壯為,〈因襲與開創〉,《書法叢談》,台北:中華叢書,1965年6月印行。
    45. 史紫忱,〈無聲〉,《史紫忱書法》,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1983年9 月出版。
    46. 朱自清等編輯,〈神話與詩〉,《聞一多全集》,台北市:里仁書局,2000年4月初版二刷。
    47. 朱劍心,《金石學》,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9年2月第一版。
    48. 江舉謙,《六書原理》,台中:中央書局,1983年3月三版。
    49. 吳哲夫,〈圖書中的龍〉,《龍在故宮》,台北:故宮博物院,1978年8月初版。
    50. 李聰明,《道家天文的書法藝術》,台北市:大千出版社,2006年6月初版。
    51. 那志良,〈從商周文字談龍〉,《龍在故宮》,台北:故宮博物院,1978年8月初版。
    52. 東方衛視,《詩書畫》,上海:學林出版社,2019年8月第1版。
    53. 林玉山繪述,劉墉編撰,〈扶搖上九霄〉,《林玉山畫論畫法》,台北:水雲齋,1988年9月。
    54. 林豐楙等,《道與藝合》,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2020年10月初版。
    55. 施翠峰、施慧美,〈民間繪畫〉,《台灣民間藝術》,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8年8月二版七刷。
    56. 洪再新編著,〈軑侯妻墓帛畫〉,《中國美術史圖像手冊.繪畫卷光碟》,
    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6年3月第3次印刷。
    57. 范曾,《三絕詩書畫》,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2月第一版。
    58. 席德進,《台灣民間藝術》,台北:雄獅圖書公司,1998年12月十版。
    59.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台北:達觀出版公司,2017年6月。
    60. 袁德星,〈史前至商周造型藝術中的龍〉,《龍在故宮》,台北:故宮博物院,1978年8月初版。
    61. 張大千,《張大千學畫精義》,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8年1月
    第一版。
    62. 張光遠,〈從商周文字談龍〉,《龍在故宮》,台北:故宮博物院,1978年8月初版。
    63. 張春興,〈需求層次論〉,《現代心理學》,台北:臺灣東華書局,1992年3月初版4刷。
    64. 曹錦炎、昊毅強編著,《鳥蟲書字彙》,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一版。
    65. 曹錦炎著,《鳥蟲書通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6月。
    66. 陳允鶴編,〈帛畫人物御龍圖〉、〈帛畫龍鳳仕女圖〉,《中國歷代藝術 繪畫編(一、二)》,臺北市:臺灣大英百科,1995年。
    67. 陳永源主編,《尚.杜布菲回顧展1919-1985》,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1981年。
    68. 陳振濂,〈西方書法觀與書法畫〉,《日本書法史》,上海:上海書畫出版,2019年3月第2次印刷。
    69. 陳振濂,《書法學綜論‧當代書壇概況》,上海:上海書畫出版,2019年3月第二次印刷。
    70. 陳擎光,〈唐宋元明陶瓷上的龍紋及其淵源〉,《龍在故宮》,台北:故宮博物院,1978年8月初版。
    71. 程代勒,《墨墨集–程代勒書法展特輯》,彰化市: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2013年3月。
    72. 程代勒,《歐買尬–程代勒書法創作個展》,台東市: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2015年6月初版。
    73. 馮振凱編著,《中國書法史》,台北:藝術圖書公司,2008年8月再版。
    74. 黃光男著,《鄉情,美學,藍蔭鼎》,台北市:文建會,2011年4月初版。
    75. 楚戈著,〈且(祖)〉,《龍史》,臺北市:國家圖書館出版,2009年9月。
    76. 詹前裕,溥心畬,〈帚生菌并序〉《溥心畬》,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年5月初版。
    77. 廖金文,《苗栗舞龍文化 𪹚龍》,苗栗:苗栗縣造橋國小,2005年12月初版二刷。
    78. 劉志雄、楊靜榮著,《龍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4刷
    79. 劉昂,《民間藝術產業開發研究》,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
    80. 劉濤,〈書法家〉,《圖說中國書法史》,香港:中和出版公司,2020年4月
    第二版。
    81. 鄭芳和著,〈飛龍在天,國運益昌〉,《醇樸.融通.鄭善禧》,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13年11月。
    82. 謝冰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8年6月六版二刷。
    二、日文專書(按筆畫順序排列)
    1. 中山 鳥 治(中山舍)編集,西川 寧,〈默然而笑〉、〈爝火不息〉,《西川 寧》,東京:株式會社藝術新聞社,2011年8月初版第一刷。
    2. 中山 鳥 治(中山舍)編集,手島右卿,〈崩壞〉、〈抱牛〉,《手島右卿》,東京:株式會社藝術新聞社,2013年7月初版第一刷。
    3. 田宮文平著,上田桑鳩,〈岩〉、〈言〉、〈愛〉,《「現代の書」の檢証》,東京:株式會社藝術新聞社,2004年6月初版第二刷。
    三、期刊論文(按筆畫順序排列)
    1. 吳恭瑞,《水墨創作中之圖騰表現與試探》,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2000年6月。
    2. 陳秀玉,《萱月春暉–陳秀玉書法創作論述》,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2018年6月。
    3. 雄獅美術,〈書法問題漫談〉,《雄獅美術》,第49期,臺北:雄獅美術,1975年3月。
    4. 欒興美,《民間繪畫的警世預言「瞋癡愛慾」–欒興美水墨創作論述,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2020年6月。
    四、網路資料(按筆畫順序排列)
    1.〈五行圖〉,《維基百科》,https://reurl.cc/jkmx62,(2020.10.03檢索)。
    2.文藝研習,〈畫論|大幻影——大千與董源〉,《壹讀》(2019/07/29),https://reurl.cc/82KpLd,(2021.12.14檢索)。
    3.王南溟,〈範圍與條件〉,《藝術時代》,《雅昌藝術網》,https://reurl.cc/0x81rM(2021.11.24檢索)。
    4.〈玉清宮苗栗(𪹚)龍〉,《臺灣宗教百景》,https://reurl.cc/pWK7o4,(2020.08.04檢索)。
    5.〈瓦當〉,《維基百科》,https://reurl.cc/RrmLz9,(2021.07.10檢索)。
    6.〈由特約專欄發表于文化〉,陳容,〈雲龍圖〉,《每日頭條》(2019-06-26),https://kknews.cc/culture/gm2vvem.html(2021.06.25檢索)。
    7.《地方行政區域簡介|苗栗地圖區域》,https://twagoda.com/entry/3485014,(2020.08.04檢索)。
    8.〈老師傅傳技藝 學子體驗手作龍〉,《台灣英文新聞》(2014.01.02 17:40),https://reurl.cc/QjV0G2,(2020.08.05檢索)。
    9.吳柏學,〈重點是肩膀,不是巨人〉,《遠見雜誌》(2016.04.25),https://www.gvm.com.tw/article/46684>,(2021.09.27檢索)。
    10.李奇茂,〈祥龍獻瑞〉,109《李奇茂書畫真跡館》,<https://reurl.cc/959olv>,(2021.08.27檢索)。
    11.李奇茂,〈舞龍〉,《藝搜》,<https://reurl.cc/NpqLx9>,(2021.08.27檢索)。
    12.杜忠誥,〈由呂佛庭的文字畫論書法與姊妹藝術之間的現代性轉換〉,《呂佛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藝術大學》,https://reurl.cc/ZrqVKl,2022.06.13檢索。
    13.呂佛庭,〈文字畫〉,《國美典藏》<https://reurl.cc/b2aOb3>,2022.06.13檢索。
    14.吳道子,曲陽北嶽廟〈雲行雨施圖(局部)〉,《人人焦點》https://ppfocus.com/0/cua0789da.html(2022.06.14檢索)。
    15.〈客家八音〉,《維基百科》, https://reurl.cc/aND0bD,(2021.11.18檢索)。
    16.客家龍介紹,<https://reurl.cc/WkOW9O>。(2021.08.10檢索)。
    17.〈苗栗𪹚龍開辦糊龍研習 青年學子興緻高〉,《中時新聞網》(13:59 2017/09/23),https://reurl.cc/yQOzLa,(2022.02.18檢索)。
    18.袁世珮,〈揮毫行墨 跨界讀衣〉,《聯合新聞網》(2021.05.09 ),https://500times.udn.com/wtimes/story/12670/5435965>,(2021.09.27檢索)。
    19.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女書〉,《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臺北:教育部,臺灣學術網路第五版,https://reurl.cc/4308qX,(109.10.04檢索)。
    20.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文字畫〉《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臺北:教育部,臺灣學術網路第六版,https://reurl.cc/4308qX,(2021.12.08檢索)。
    21.(梁)庾元威《論書》《維基文庫》,<https://reurl.cc/Mk54gk>,(2021.11.27檢索)。
    22.清華大學,〈牡丹花、油桐花〉,《中國古文字藝術》,ttp://www.thurcacca.org/bookpage/39/,(2021.05.03 22:19檢索)。
    23.〈牽龍〉, ,https://bang-long.com/ ,( 2020.08.04檢索)。
    24.〈牽龍〉,《台灣民俗文物辭典》,http://dict.th.gov.tw/term/view/1705,(2020.08.13檢索)。
    25.〈第三代廟貌〉,《苗栗市安瀾宮》, https://reurl.cc/r1Gjb4,(2020.09.29檢索)。
    26.〈雪花新聞〉,《藝術盤點 | 那些畫“龍”的名家》(2018-06-2208:18),https://www.xuehua.us/a/5eb6330586ec4d2aade062a3?lang=zh-tw,(2021.06.25檢索)。
    27.〈無聲詩〉,《漢語辭典》,https://reurl.cc/dXleA8,(2022.03.02檢索)。(宋)施元之注,《古詩話》,詩人以畫為無聲詩,詩為有聲畫。
    28.黃智陽,〈台灣現代書法初期發展的特色與價值〉,《呂佛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藝術大學》,https://reurl.cc/ZrqVKl,頁255,(2022.02.18檢索)。
    29.黃智陽,〈虎虎生風〉,〈激盪的對話〉,《李建中、黃智陽,當代水墨雙個展》,【色彩新聞】,2016年8月2日<https://www.xuexuecolors.org.tw/index.php>(2022.01.27檢索)。
    30.〈傳承糊龍手藝 學童製作竹編龍〉,《大紀元》,(2014年01月04日),https://reurl.cc/Goa543,(2020.08.05檢索)。
    31.〈新聞放輕鬆〉,《自由時報》,(2019/04/01 19:15),<https://reurl.cc/438eqD>(2021.11.08檢索)。
    32.〈道教法印的書體形式及道家論印〉,《道教學術資訊網站》,https://reurl.cc/eE1Dpm,(2021年7月17日檢索)。
    33.〈饕餮紋〉,《維基百科》, https://reurl.cc/bn8jjM,(2021.07.03檢索)。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