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聖翎 |
---|---|
論文名稱: |
新社河階群的聚落發展與社會空間的塑造 |
指導教授: | 陳國川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3 |
中文關鍵詞: | 新社河階群 、聚落發展 、社會空間 、祭祀圈 、國家力量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87 下載:13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企圖以新社河階群的聚落發展為例,說明臺灣近山地區如何從清廷統治以外的界外地,逐步成為漢人生活領域的過程。並進一步探究,不同時代的國家力量如何透過政策的執行,影響本區的聚落發展。最後以祭祀圈為指標,探討不同時期的自然村居民與計畫性聚落的移民,如何使本區的社會空間歷經建構與重組的過程,形塑出今日的區域特色。
本區屬於河階地形,造成多酸性土、地下水面低與比高大的特性;氣候方面,則具有夏雨集中特徵。在併入大清帝國的國土前,本區原為泰雅族的獵場。直到雍正、乾隆年間,本區才陸續成為平埔族的墾耕之地,接受大清帝國的管轄。在土地性質方面,清代本區可分為隘埔地與養贍埔地兩類;就地權所有權來看,可分為全社共有與社番自有兩種;就社番招墾方式來看,則有個別社番與全社共同招佃。根據土地性質的不同,熟番地權流失的方式與原因,具有以下的區域差異:北部隘埔地,多由社番自己招個別漢佃開墾,招墾原因則以欠缺工本、無法自行不能開墾、乏銀應用居多;南部的養贍地則多由各屯弁暨屯長代表全社番丁招合股漢佃入墾,招墾原因則以土地距社遙遠、無力自行開墾為多。根據現存契字來看,並無出現漢人以大墾戶入墾本區的情形。在漢人取得土地合法的耕作權之後,接下來就必須面對兩大問題-水源與安全。為了順利發展漢人傳統的水稻業,必須興修水利,以獲得穩定的灌溉水源。但本區自然環境的限制下,水利設施修築不易,造成水田化速度慢。人地關係投射在地表空間後,其具體表徵就是土地利用以旱園為主。加上位置地近泰雅族的生活領域,人文環境方面也並不安全。上述地理環境的限制,使本區土地贍養力低,人口數量較石岡與東勢等鄰近地區為少。聚落發展呈現北比南快,多屬於集村性質。為了祈求開墾順利、闔家平安,宗教信仰成為先民精神上的寄託,祭祀活動亦成為居民間聯絡情感、團結合作的方式。人人關係投射在地表空間後,就是本區的社會空間,其具體表徵就是角頭-村落-超村落三階層的祭祀圈。地形與氣候的自然因素,以及清代的土地政策與泰雅族威脅等人文因素,為影響清代本區聚落發展,並進一步形塑本區社會空間的主要因素。
在臺灣總督府糖業政策的影響下,大南庄蔗苗養成所於日治初期設置,成為日治時代影響本區聚落發展的主導力量。本區有南部地區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成為國有地,不但限制本區土地地權的自由轉移,更限制著本區土地利用的類型。為了解決灌溉水源不足的問題,臺灣總督府花費鉅資興築了白冷圳;為了解決蔗苗的輸出問題,新社庄逐年鋪設了臺車道。上述措施雖然促使本區的水利設施與交通網更加完備,但其主要目的在於確保高品質高地蔗苗的生產,以提升當時臺灣蔗糖的品質與產量。本區舊有聚落的居民,並不是此一政策下直接的受惠者。對於提昇本區的土地贍養力,並沒有直接而明顯的助益。因此,日治時代本區的人口規模一直遠低於大甲溪對岸的東勢街,聚落發展呈現較為遲緩的情形。換言之,蔗苗養成所的貢獻,主要在於落實臺灣總督府的糖業政策,對於本區內部的聚落發展,卻產生了抑制的作用。就居民的維生方式來看,本區自然環境的特徵,仍深切左右著聚落居民的農業活動與作物選擇。另一方面,臺灣總督府的國家政策,則影響本區部分舊聚落與移民村居民的維生方式。對於大南、馬力埔、水底寮與鳥銃頭等舊聚落內有喪失原有耕地的居民來說,為了維持原有的維生方式,就必須爭取養成所的農事機會,以便根據累積工時來換取短期的土地耕作權。居民喪失了原有耕地與作物選擇的自主性,與養成所形成了不平等的依賴關係。對於養成所計畫性聚落的移民而言,擔任養成所的工人為其主要工作,用以獲取工資及換取耕作農場休閒地的權利。總的來說,此時本區的人地關係除了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養成所放租休閒地的制度也是形塑本區土地利用的主要力量。在社會空間的結構方面,仍延續著清末角頭-村落-超村落的三階層。在聚落發展受限的情形下,並未出現更高階層的祭祀圈。在日治時代的行政區域重劃、養成所土地收購行動、計畫性移民村設置與地方發展角力等因素的交互影響下,祭祀圈的內部結構出現了以下的轉變:第一,出現了新的角頭祭祀圈;第二,部分村落祭祀圈縮小;第三,九庄媽超村落祭祀圈的影響範圍縮小;第四,水底寮退出九庄媽祭祀圈。國家力量的干預與自然環境的限制,成為影響日治時代本區聚落發展與社會空間重組的兩大因素。
在戰後臺灣經濟發展與國防政策的影響下,種苗繁殖場的轉型與公有地的分撥,成為影響戰後本區聚落發展的主導力量。戰後本區公有地超過二分之一的土地,以公地放領的方式,分撥給日治時代養成所移民村的居民、附近舊聚落的居民與戰後計畫性移民村的居民。使本區南部的耕地不再受制於農場契約的規範,居民們獲得了耕地的所有權與作物的決定權。另外,為了配合國防政策,本區出現了兩類的新聚落,一為擴建清泉崗空軍機場,而遷村的陽明山計畫移民(又稱疏開仔);二為配合本區軍事營區的設置,而出現的眷村。這些新聚落移民的加入,使本區以客家人為主體的居民組成,加入了泉州人與外省人,不但增加了本區的勞動人口,增加了南部的中興嶺商圈,更使本區居民組成更加多元,並維生方式與社會空間上,出現了展現出多元發展的特色。另外,人口的增加與交通、市街的發展互為因果,展現在本區建成地的擴張,並反映在不同類型聚落的血緣度變化上。血緣度較高的聚落,居民的來源與組成單純,外來人口不多,相對於血緣度較低的聚落,屬於較為封閉的發展情形。本區居民的維生方式,仍是以農為主。就居民的維生方式內容,除了自然環境外,農業技術與市場需求成為決定本區居民土地利用類型的主要因素。但在單位農人耕地面積狹小的情形下,本區的土地贍養力無法進一步大幅提昇。戰後初期,居民仍以種植水稻與雜糧為主。直到民國60年代以後,農業朝向專業化、商業化發展,作物的種類逐漸由傳統的水稻、雜糧、蘿蔔等糧食作物,轉變為水果、蔬菜、香菇與花卉等園藝作物。在社會空間的結構方面,仍延續著清末、日治時代角頭-村落-超村落的三階層。新聚落的出現、本區人口的增加、地緣關係等因素的交互影響下,祭祀圈的內部結構出現了以下的轉變:第一,出現了新的角頭祭祀圈;第二,出現新的村落祭祀圈,某些聚落的村落祭祀圈成立廟宇;第三,出現了新的超村落祭祀圈-東興宮;第四,九庄媽超村落祭祀圈的影響範圍擴大,增加了日治移民村的加入,但輪值方式不變;第五,除了原有以媽祖為主祀神的超村落祭祀圈,還增加了來自清水紫雲巖的觀音信仰。自然環境、政府實踐國防政策的相關措施、市場需求、技術擴散為影響戰後本區聚落發展與社會空間重組的主要因素。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
王世慶
1989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呂順安編
1994 《臺中縣鄉土史料》,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沈再發
1998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種苗改良繁殖場機關誌》,臺中: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種苗改良繁殖場。
林朝棨
1957 《臺灣地形》,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周璽
1962 《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
施添福
1993 〈臺灣聚落研究及其史料分析〉,《臺灣史與臺灣史料》,臺北:自立晚報出版部。
2001 〈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聚落發展與形態〉,《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竹北市:新竹縣文化局。
柯志明
2001 《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專書第3號。
翁佳音
2001 《異論臺灣史》,臺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
郭肇立
1998 〈傳統聚落空間研究方法〉,《聚落與社會》,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陳芳惠
1984 《村落地理學》,臺北:五南。
陳紹馨
1979 〈臺灣的家庭、世系與聚落發展〉,《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
陳正祥
1993 《臺灣地誌》,臺北:南天。
陳炎正主編
1986 《臺中縣岸裡社開發史》,豐原市: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梁宇元
2000 《清末北埔客家聚落之構成》,新竹縣竹北市 : 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張耀錡
2003 《臺灣平埔族社名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溫振華
1994 《清代東勢地區的土地開墾》,日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7 《臺中縣蔗廍研究》,豐原市: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2003 《臺中縣白冷圳歷史調查研究》,臺中縣清水鎮:中縣文化局。
新社鄉誌編輯委員會
1998 《新社鄉誌》,臺中縣: 新社鄉公所。
劉澤民編
2004 《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下冊,南投市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94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上下》,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
新社鄉誌編輯委員會
1998 《新社鄉誌》,臺中:大社會文化事業出版社。
(二)報紙、期刊、論文集
山城週刊社
1982 〈山城週刊〉第140期,東勢:山城週刊社。
中部史料
1983 〈臺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四)〉,《臺灣文獻》34(4):83-141。
王彩純
1996 〈新社鄉香菇栽培之調查研究〉,《進修暨推廣部學士學位進修班獨立研究專輯》5:115-159。
石再添、鄧國雄、楊貴三、許民陽
1986 〈新社河階群的活斷層與地形面〉,《地學彙刊》,5:29-39。
林美容
1996 〈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
1999 《臺中縣新社地區九庄媽信仰調查計畫期末報告》,豐原市: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林淑鈴
1994 〈重現超凡入聖之境?-臺中縣媽祖廟之進香〉,《中縣開拓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43,豐原市: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洪燦楠
1978a 〈臺灣地區聚落發展之研究〉,《臺灣文獻》,29(2):13-27。
1978b 〈臺灣地區聚落發展之研究〉,《臺灣文獻》,29(3):187-265。
洪麗完
1990 〈清代臺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臺灣文獻》,41(2)。
施添福
1995a 〈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空間、力與社會》:39-73,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5b 〈區域地理的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平埔研究論文集》:301-332,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陳漢光
1972 〈日據時期臺灣漢族祖籍調查〉,《臺灣文獻》,23(1),頁85-104。
陳芳惠
1976 〈桃園臺地聚落型的計量地理研究〉,《臺灣文獻》,27(2):311-318。
許民陽
1984 〈新社河階群的地形特徵及大溪河階群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教育》,10:74-98。
富田芳郎
1955 〈臺灣鄉鎮之研究〉,《臺銀季刊》,7(3):85-109。
溫振華
2000 <清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分析>,《臺灣文獻》,51(2):27-37。
葛滿龍、張瑞津、王乾盈
2004 〈以折射震測法探討新社河階群〉,《師大地理研究報告》,41:49-60。
廖英明
1999a〈台灣香菇栽培發展史(上)〉,《農業世界雜誌》192:64-69。
1999b〈台灣香菇栽培發展史(下)〉,《農業世界雜誌》193:41-46。
嚴滄涼
1994 〈台灣香菇產業經濟分析〉,《台灣農業》30(1):127-134。
2004 〈香菇成本簡要分析〉,《農業世界雜誌》248:64-67。
(三)學位論文
王宏智
1994 〈吸附除濕乾燥香菇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機械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孔繁宇
1999 〈山地部落聚落及住屋空間形式變遷之研究-以新竹縣五峰鄉花園村為個案〉,國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坤城
2001 《機器視覺應用在香菇選別系統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論文。
林聖欽
1995 〈花東縱谷中段的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1800-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瓊慧
1996 〈屏北地區的聚落型態、維生活動與社會組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梅國慶
1993 〈從安全與防禦的觀點看清代東勢角地方傳統聚落之發展〉,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宛錡
2001 〈阿蓮區域社會空間結構的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宗穆
2001 〈卓蘭地方的拓墾與聚落發展(1790〜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天助
2003 《新社鄉香菇農場經營之財務分析》,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鄭全玄
1993 〈臺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郁芬
1995 〈南澳山地的聚落發展:從清代至光復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墘城
2003 《建立回收處理誘因機制之研究-以新社鄉香菇生產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蘇益田
1994 〈生態條件對澎湖傳統聚落型態之影響〉,私立中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公文檔案
農林處蔗苗繁殖場公文檔案
《農林處蔗苗繁殖場卅七年度上半期輪作休閒地租貸報告》(37申刪農特字第14639號)
《農林處蔗苗繁殖場卅七年度上半期輪作休閒地租貸報告》(37申刪農特字第14639號)附件 《農林處蔗苗繁殖場輪作休閒地租賃規定條例》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種苗繁殖場經營土地使用清冊》
(五)統計資料
中央氣象局農業氣象科
2004 《農業氣象旬報》第51卷合訂本 Vo1.51 No1-36。
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
1986 《臺灣地區雨量紀錄-中部地區》:110。
臺中縣政府主計室《臺中縣統計要覽》
(六)網站、網頁與其他類資料
沙鹿鎮誌網頁版 http://www.library_shalu.tcc.edu.tw/book-s1/宗教篇/第二章 寺廟沿革.htm#
清水紫雲巖 http://www.wintimes.com.tw/play/400/436/436-1-1.htm
臺中縣綜合發展計畫第一次修定(2001) http://www.taichung.gov.tw/imp/index.htm
新社鄉電話簿(無出版日期),臺中縣:新社鄉公所印製。
二、日文文獻
<臺中縣令>第32號,收於《臺中縣報》第184號,明治32年11月2日。
<臺中廳令>第111號,收於《臺中廳報》第56號,明治35年5月20日。
臺中州發行
《臺中州統計書》
土屋重雄編
1897 《臺灣事情一班(一)》明治30年排印本,臺北市:成文出版社。
不著撰人
? 《臺中州宗教團體臺帳》,豐原市:臺中縣立文化中心館藏。
不著撰人
? 《臺中州東勢郡寺廟臺帳》:026014、026015,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圖書館館藏。
芝田生
1933a 〈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灌溉工事概說(一)〉,《臺灣の水利》,3(4):395-401。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1933b 〈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灌溉工事概說(二)〉,《臺灣の水利》,3(5):612-618。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1934 〈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灌溉工事概說(三)〉,《臺灣の水利》,4(3):314-326。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東勢郡役所
1939 《東勢郡勢一覽(昭和14年)》,臺北市:成文出版社。
森丑之助
1917 《臺灣蕃族志》,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
1905-1942 《臺灣現住人口統計》,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灣總督府、臺灣日日新報社合編
1921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成文出版社重印版。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1923 《蔗苗養成所事業報告》。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1927 《臺灣糖業概要》,臺北市:盛進商行印刷部。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臺灣新聞社編輯局
1926 〈臺灣の糖業政策史〉,《臺灣糖業全誌》:6-19,臺中市:臺灣新聞社。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臺灣總督府大南庄蔗苗養成所
1944 《三十年回顧》,臺中:吉野商會臺中支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三、地圖資料
大南水利工作站
? 《大南工作站轄區灌溉系統圖》
? 《山頂圳灌區圖》
? 《新社圳灌區圖》
內政部
2000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經建第三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行
1988 《臺灣地區土壤分布圖:臺中市、縣》,國立中興大學土壤調查試驗中心編製,航空測量及遙感探測學會繪製。
徐岳文
2004 〈臺中縣新社地區聚落與祭祀圈關係之研究〉:116,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新社鄉公所
1998 《新社鄉行政區域圖》二版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904 《臺灣堡圖》
1925 《五萬分之一地形圖》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種苗繁殖場
? 《種苗繁殖場經營省有土地被軍事徵用地調查統計表》:公文檔案內附圖,無文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