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正幸 |
---|---|
論文名稱: |
澎湖縣國中普通班教師特殊教育專業知能成長需求研究 |
指導教授: | 王華沛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3 |
中文關鍵詞: | 國中普通班教師 、特殊教育專業知能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0 下載:3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澎湖縣國中普通班教師,在融合教育中對於特殊教育專業知能的需求。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針對服務於澎湖縣十四所國中之普通班教師為普查研究對象,有效樣本242名,以自編之「澎湖縣國中普通班教師特殊教育專業知能需求問卷」為研究工具,將所得資料利用次數分配及百分比等方式進行分析,主要結果如下:
一、普通班教師在特殊教育基礎知能方面,最需要的知能依序為「身心障礙學生基本認識」、「特殊教育理念」、「特殊需求學生生涯發展」等三項知能。
二、普通班教師在融合教育環境規劃與班級經營專業知能方面,最需要的知能依序為「特殊教育需求學生偶發狀況處理技能」、「訓練特殊教育學生及一般學生包容接納學習態度」、「特殊教育需求學生問題行為處理」等三項知能。
三、普通班教師在特殊教育需求學生教學策略與方法專業知能方面
,最需要的知能依序為「教導情緒障礙學生之處遇及教學實務」、「教導學習障礙學生教學實務」、「教導閱讀障礙學生教學實務」等三項知能。
四、普通班教師在課程與評量專業知能方面,最需要的知能依序為「生命教育」、「性教育」、「創造力教學」等三項知能。
五、普通班教師在行政支援與親職教育專業知能方面,最需要的知能依序為「向一般家長宣導融合教育相關理念」、「家暴性侵處理」、「教師抒壓」等三項知能。
六、不同性別之普通班教師對特殊教育專業知能需求有十二項差異
七、不同學歷之普通班教師對特殊教育專業知能都深感需求,彼此間並無差異。
八、不同特殊教育專業背景之普通班教師對特殊教育專業知能有九項差異
九、不同教學年資之普通班教師對特殊教育專業知能需求有一項差異
十、不同特殊學生教學經驗之普通班教師對特殊教育專業知能需求有三項差異
十一、不同職務之普通班教師對特殊教育專業知能需求有一項差異
十二、不同學校所在地之普通班教師對特殊教育專業知能需求有二項差異
十三、任教學校普通班級數不同之普通班教師對特殊教育專業知能需求有一項差異
十四、目前任教班級數有無特殊學生之普通班教師對特殊教育專業知能需求有七項差異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提供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學校、
普通班教師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毛連塭(1994):當前特殊教育的兩個重要理念。特教新知通訊,2(3),1-2。
王華沛(2003):特殊教育電子報。民96年10月12日取自http:/enews.aide.gov.tw/enews/doc/talk/030915.htm
王天苗、邱上真、莊妙芬、鄭麗月、葉瓊華(1997):特殊教育法修正草案評估報告。台北市:立法院立法諮詢中心
白穗儀(1999):國民中學組織學習與教師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任東屏(1999):碩士程度的女性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作仁(1994):需要(needs)的意義。教育百科辭典(pp.624-626)
。台北,五南。
何東墀(1993):我國特殊教育師資培育與進修管道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何華國(2004):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五南。
李永昌(1997):特殊教育趨勢與展望。載於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台北;心理。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師效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鴻章(2000):國小教師參與學校中心在職進修現況與改進途徑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天佑(2002):學校組織再造名詞解釋。教育研究月刊,96.155。
林孟宗(1979):特殊教育師資培育專業能力分析研究。新竹師專學報,5,125-201。
林振春(1998):社區學院的規劃策略與運作實務。成人教育,
45,7-12。
邱上真(2001):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所面對之困境及所需之支持系統。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期,1-26。
柯平順(1999):融合教育的省思。特教新知(學者觀點)
胡永崇(1997):新修訂之特殊教育法的主要變革與評論。特教園丁,4(12),29-35。
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秦麗花(2001):破除融合教育的迷失建立應有的正見。特教園丁,16(4),51-55。
張春興、林清山(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素貞(2004):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知能分析和方案規劃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莊妙芬、吳昆壽(1997):身心障礙教師專業知能調查。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郭為藩(1993):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文景。
郭美滿(1999):啟智教育教師專業知能之分析研究。台北市:國科會微縮小組
陳順成(2003):北高兩市社區大學學員學習需求學習現況及繼續進修意願知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靜婉(2001):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與專業成長知覺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傅秀媚(2000):特殊教育導論。台北:五南。
游文彬(2005):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在融合教育中特殊教育專業成長需求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莉雅(1997):國中教師角色衝突、專業成長與其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秋月(2003):國小教師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國榮(1991)。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教學基本能力之研究。高雄:復文
楊士賢(1997):國民小學級任教師班級經營信念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溫惠君(2001):融合教育指標及其特殊教育績效之探討-以智障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趙春旺(2005):國民小學普通班教師特殊教育知能現況及需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昆瀛(2000):融合教育的理念的剖析與省思。國教新知,47(1),50-57
蔡明富(1998):融合教育及其對班級經營的啟示。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349- 380。
蔡培村等(1994):高級中學教師生涯能力發展之研究。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委託研究。
蔡崇建(1994):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知能發展需求評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刊,10,103-118。
蔡碧璉(199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黎慧欣(1996):國民教育階段教師與學生家長對融合教育的認知與態度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佳純(2000):台南市社區大學需求評估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文全(2002):台灣地區中小學校長培育任用制度之現況與改進建議。2002海峽兩岸中小學校長培訓研討會會議手冊,台灣師大進修推廣部。
謝政隆(1998):國小教育人員對完全融合之態度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梅菁(2000):學前教育實施融合教育之專業知能與困擾問題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鍾梅菁(2001):學前教師融合教育專業知能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5期,309-335。
簡茂發(1992):台中市成人教育現況需求及可行模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羅瑞宏(2006):高職特教班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燕華(2003):融合教育的理想與挑戰-國小普通班教師的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饒 敏(1996):台北市國民中學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回歸主流的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 英文部分
Andrews,A., & Clementson, J. J.(1997).Active learnings effect upon preservice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inclus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 ED 410217)
Bruneau- Balderrama, O .(1997) Inclusion:Making it work for teather, too. The Clearing House, 70(6), 328-330.
Bradley,D.F., & West, J. F.(1994). Staff training for the inclusion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Vision from school-based educators. Teacher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17(1), 117-128.
Cochran,H.K.(1997)Th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analysis of the scale of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inclusion (static)(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 ED 415259)
Cook,R.E., Tessier,A., &Klein, M. D. (1992) Adapting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ar in inclusive Settings. New York:Macmillan.
Dyson, A., & Millward,A. (1997)The reform of special education 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instream schools?In S. J. Pijl, C .J. W.Meijer, & S. Hegarty (Eds.),
Inclusive education:A global agenda.(pp.51-67). London:Routledge.
Ellis, E. S., Rountree, B, S.&arkin, M, J. (1993) . Practicing master teacher perceptions of inclusion teacher competenc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62491)
Fuchs, D., & Fuchs, L. S.(1994).inclusive school movement and the radicaliz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reform. Exceptional Children, 60, 294-309.
Fulk, B. J. M., & Hirth, M. A.(1994)Perceptions of special education program effectiveness and attitudes toward inclus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 ED374595)
Hewett, F. M.&Forness, S. R.(1984) Education of exceptional learners.Boston:Allyn & Bacon.
Jordan, A., Stanovich, P., & Roach, D.(1997)Toward a framework for predicting effective inclusion in general education elementary classroom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 ED 410735)
Kis- Glavas, L., Nikolie, B., & Igric, L.(1996)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the integration of pupil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 408751)
Knoll, J. A., & Obi, S. C.(1997)An analysi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n eastern Kentucky:Final project repor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 414678)
Maslow, A. H.(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Harper and Row.
Mann, P.H.,Drummond, V. &cClung, R. M. (1980) Responding to variability among exceptional children.Volume II: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education.A guide for teacher corps’exceptional child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15495).
Rademacher, J. A., Wilhelm, R. W. Hildreth, B. L., Bridges, D. L., & Cowart, M. F.,(1998).A study of preservice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inclusion. Educational Forum ,62(2)154-163
Sebastian, J. P., & Mathot –Buckner, C.,(1998)Including student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in rural middle and high school:Perceptions of classroom teacher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17911)
Soodak, L. C., & Podell, D. M.,(1993)Teacher efficacy and student problems as factors in special education referral .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7, 66-81.
Smith, T. E. C., Polloway, E. A., Patton, J. R., &Dowdy, C. A.(1995). Teach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inclusive setting. MA:Allyn and Bacon.
Simpson, R .L.,Whelan, R. J.,&Zabel, R. H.(1993).Special education personnel prepar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Issues and strategies.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14, 7-12.
Trump, G.C., & Hange, J. E.,(1996)Teacher perceptions of and strategies for inclusion:A regional summary of focus group interview finding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97574)
Will, M. C.(1986)Education children with learning problems: A shared responsibility,
Exceptional Children, 52(5),411-416.
Wolpert, G.(1996)The educational challenges inclusion stud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00661)
Ysseldyke, J. E., &Algozzine, B.(1982). Professionals who erroneously declare students eligible for speci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50 (4),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