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悅淳 Lin, Yueh-Chun |
---|---|
論文名稱: |
應用合作學習提升人際關係之行動研究—以國中九年級體育科為例 |
指導教授: | 掌慶維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7 |
中文關鍵詞: | 小組合作 、異質性分組 、教師省思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PE.005.2019.F0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8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學生的角色除了書本知識的學習外,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生活,學習如何學習、體驗並感受生活周遭人事物等。然而現今因時代潮流的改變,人類生活型態與環境有了變化,例如3C產品的使用及普遍性、家庭結構改變等,使學生在面臨生活周遭的環境時,較缺乏直接的體驗與感受,也因為過度的依賴通訊產品,當他們面臨人際互動及溝通合作時,便造成單打獨鬥、被動學習等情形。為因應時代潮流,教學不再只著重於知識上與運動技能的學習,而是越來越強調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團隊合作、溝通分享等社會互動之培養,所以學習應該是由學生共同參與和互動而產生,擺脫過去單打獨鬥的情形,以增進與人的溝通、分享與討論。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方式,旨在探討合作學習實施於體育課堂中對於學生人際關係與學習成效的影響,及教師教學應用策略歷程與省思。研究參與者為研究者所任教之九年級班級,共23位學生為對象,以合作學習法進行體育課程。每週上課2次,每次45分鐘,共實施8週。透過問卷、訪談與文件分析,結果發現:一、合作學習應用於體育課程可提升九年級學生之間的默契與互動;二、合作學習應用於體育課可提升體育領域學習之成效;三、合作學習在體育課的設計與實施受多元活動課程安排與教師專業發展情形,影響合作學習的實施成效。
Besides absorbing knowledge from books, learning how to live, how to learn, to experience and feel everything around the world has more significance for a student. However, with the change of the tendency of the day, people’s lifestyles and environment have changed enormously, such the widespread of 3C products and the change of family structure,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students’ lack of direct experiences and connections. Also, they tend to prefer working alone and learning passively when it comes to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mainstream,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is no long the whole story of teaching; instead, it puts more and more emphasis on the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group cooper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haring, and social interaction. Therefore, learning takes place when students participate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hey improve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through sharing and discussing with others instead of working alone. This study is an action research aiming to probe the influence on th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E class, and also the teacher’s use of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introspection. The subjects for this study are the researcher’s students from one classes, including 23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or which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are implemented in PE class. They have classes twice a week, 45 minutes for each class, and the duration is 8 weeks. Via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 shows: 1.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E class improves students’ tacit understanding and interaction. 2.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E class significantly improves students’ PE clas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3. The desig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E class and the arrangement of multiple curricular activities have impact on cooperative learning.
王財印、吳百祿(2002)。從青少年問題談情緒智力、情緒管理與生活輔導。學生輔導,83,39-43。
王泓翔(2012)。合作學習對國中二年級體育低成就學生籃球學習成效與同儕關係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孟凡、尚憶薇、李佳鴻、陳惠城、紀恩成(2018)。彈力帶運動對發展協調障礙孩童之助益。屏東大學體育,4,55-61。
李柏昂、闕月清(2016)。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融入飛盤爭奪賽後非行少年責任層級之表現情形。臺東大學體育學報,24,33-55。
李中文(譯)(2015)。數位癡呆症:我們如何戕害自己和子女的大腦。新北市:暖暖書屋。
呂亦航(2017)。合作學習在體育課堂中不同分組方式對動作技能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小麗(2008)。體育運動對大學生人際關係的影響。湖北體育科技,27(5),523-524。
吳怡欣、張景媛(2000)。青少年自我尊重模式之驗證。教育心理學報,31,105-127。
林淑婷(2014)。國中體育課合作學習之課堂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文生(2013)。學習共同體的基礎建設:先導學校工作備忘錄。新北市教育學習共同體特刊,24-36。
林士傑(2013)。合作學習應用於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珮璇(1992)。台灣省高職學校合作學習教學法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宏室(2005)。Mosston體育教學光譜的理論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周建智、黃美瑤(2010)。健康體適能教學方案在高中體育課的應用:問題導向學習理論觀點。體育學報,43(2),149-170。
拖月娥(2009)。互惠式排球教學法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人際關係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韋金龍、陳玉美(1994)。突破國中常態編班教學困境之途徑:合作學習。教育研究雙月刊,35,59-66。
涂芙蓉(2007)。學校體育教學與大學生人際關係。池州學院學報,21(3),102-103。
郭宗坤(2018)。超級三項鐵人運動參與者生命意義之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皎眉(1997)。人際關係。臺北:空中大學。
陳文琴(2014)。合作學習對於國中學生地理學業成就與學習滿意度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馬尚偉(2014)。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之研究--族群及運動代表隊之效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高俊傑、郭癸賓、羅玉枝(2011)。合作學習法對體育課程班級氣氛影響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0(2),11-19。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臺北市:東華。
張新仁(2014)。分組合作學習-改變課堂教學生態的希望工程。師友月刊,559,36-43。
張舜智(2017)。合作學習融入跑走運動對國小學童心肺適能及班級氣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莊美玲(1994)。樂趣化體育教學。國民體育季刊,23(3),12-21。
莊美玲、許義雄 (1993)。樂趣化教學的意義及其方法。國民體育季刊,27(4),4-10。
教育部(2013)。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手冊。臺北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許素珞(2018)。合作學習融入體適能教育課程對國中生健康體適能及情意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新北市。
許謦麟(2013)。國中生人際關係與憂鬱情緒之關聯:感恩的調節作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曾俊堯(2007)。從體育教學談合作學習。學校體育雙月刊,17(3),85-91。
曾柏齡(2016)。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自我認同、真實與網路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素玲(2008)。生命教育融入表演藝術課程對國中生生命態度及人際關係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臺北:五南。
黃政傑、吳俊憲(2006)。合作學習:發展與實踐。臺北:五南。
黃方妤(2018)。合作學習與差異化教學研究——以拼圖法實施於八年級國文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黃鴻鈞(2016)。肌力訓練介入對厭食症患者自信心及人際關係的影響-個案報告。成大體育學刊,48(2),1-17。
彭兆宇(2013)。一位國中七年級數學科教師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游士正(1998)。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上應用。大專體育,36,36-40。
楊國樞(1984)。青年的人際關係。中國論壇,204,10-26。
楊中芳(1999)。人際關係與人際情感的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12,105-179。
楊之瑜(譯)(2013)。 愛玩才會贏:發揮自然學習力 遊戲讓孩子更聰明。(原作 者:David Elkind)臺北市:台視文化。(原著出版年:2007)
劉秀嫚(1998)。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公民訓育學報,7,285-294。
劉依玫(2007)。海洋雙人獨木舟划行者之溝通行爲與人際關係發展研究。體驗教育學報,1,48-71。
劉正利(2009)。水中活動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游泳學習與人際關係影響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宗達、闕月清(2003)。逆向思維的新體育教學-理解式教學法 (TGFU)。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2年度(上),252-261。
蔡瑜文(2016)。國中生手機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市立X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蔡博昆(2011)。合作學習介入國中體育跳繩教學之人際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蔡培村(2000)。人際關係。高雄:復文。
閭佳(譯)(2018)。欲罷不能:刷屏時代如何擺脫行為上癮。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
鄭瓊湄(2018)。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法對國中八年級英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蕭錫錡、張仁家、黃金益(2000)。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專題製作創造力影響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4),395-410。
鍾樹人(2018)。青少年滑手機傷腦筋。科學人,196,28-35。
簡妙娟(2003)。合作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403-463。
羅品欣(2007)。外表下的迷失解構青少年的身體意象。中等教育,59,88-99。
羅玉枝(2018)。不同運動習慣學生對體育課程選修動機考量因素的差異性探討。運動與健康研究,7(1),1-17。
Denzin, N. K. (1970).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Transaction publisher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c.
Guay, F., Ratelle, C. F., & Chanal, J. (2008). Optimal learning in optimal contexts: The role of selfdetermination in education. Canadian Psychology/Psychologie Canadienne, 49(3), 233.
Harvey, S., & Goudvis, A. (2013). Comprehension at the core. The Reading Teacher, 66(6), 432-439.
Hsin-Lai Hung (2004). Effec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on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during Woodball Instruction. Annual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 4, 35-48.
Johnson, D. W., Johnson, R. T., & Holubec, E. J. (1990). Circles of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3rd ed.). Edina, MN: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4).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4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Marzano, R. J. (1992). The many faces of cooperation across the dimensions of learning. In N. Davidson & T. Worsham (Eds.), Enhancing thinking through cooperative learning(pp.7-28).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Slavin, R. E. (1990). Achievement effects of ability group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A best-evidence synthe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0(3), 471-499.
Slavin, R. 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2nd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