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謝明宏 |
---|---|
論文名稱: |
新北市國中教師人際關係與正向管教之相關研究 The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Positive Disciplin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New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曾永清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5 |
中文關鍵詞: | 人際關係 、正向管教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57 下載:4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人際關係與正向管教之現況,探討教師人際關係與正向管教之關係。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根據文獻探討及相關實證之研究結果設計問卷,以新北市公立國中現職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共獲得有效問卷705份,最後將調查結果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事後多重比較、斯皮爾曼相關、多元迴歸分析、典型相關等方式進行統計分析與討論。
本研究結果主要如下所示:
一、國中教師人際關係現況整體良好,以「社交技巧」向度得分最高。
二、國中教師正向管教現況知覺情形佳,以「合理的管教措施」向度得分最高。
三、國中教師人際關係依其背景變項不同之差異性分析上,不同「年齡」、「教育程度」、「服務年資」、「擔任職務」、「學校所在地區」、「學校規模」等變項在教師人際關係整體或向度有顯著差異存在。
四、國中教師正向管教依其背景變項不同之差異性分析上,不同「性別」、「年齡」、「服務年資」、「擔任職務」、「學校所在地區」、「學校規模」等變項在教師正向管教整體或向度有顯著差異存在。
五、國中教師人際關係整體與正向管教整體之間呈正相關,教師人際關係情形愈好,正向管教情形愈佳。
六、根據迴歸分析得知國中教師人際關係對教師正向管教具足夠的解釋力,檢定結果達顯著水準;教師人際關係整體共可解釋教師正向管教變異量的43.4%,其中以「自我覺察」、「社交技巧」、「情緒管理」較具解釋力。
七、國中教師人際關係與正向管教有典型相關。
一、中文部分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4)。大辭典。臺北市:三民。
王以仁(2007)。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心理。
王沂釗(2005)。幽谷中的曙光:正向心理學發展與希望理論在輔導上的應用。教育研究,134,106-117。
王保進(2006)。中文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
王淑俐(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三民。
王以仁、陳靖允(2008)。溝通觀念以有效推展校園正向管教。研習資訊,25(1),33-38。
王震武、林文瑛(1994)。教育的困境與改革的困境。臺北市:桂冠。
朱家正(2009)。教師人際關係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宜蘭市兩所國小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朱倫萱(2006)。國小教師與家長對學生之管教態度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江雪齡(2008)。正向心理學-生活、工作和教學的實用。臺北市:心理。
吳芝儀(2007)。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中的輔導議題。教育研究,164,5-15。
吳武典(主編)(1980)。學校輔導工作。臺北市:張老師。
吳明清(200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0)。班級經營與教學新趨勢。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8)。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2版)。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6)。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1998)。教育革新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林天佑(2008)。正向管教。教育研究,176,133。
李美枝(1986)。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臺北市:大洋。
李美華(譯)(2007)。正面管教法:接納、友善學習的教室(原作者: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臺北市:人本教育基金會。
(原著出版年:2006)
李莉莉(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激勵策略與教師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蕙如(2009)。國小教師實施正向管教現況與情緒管理策略之研究-以績優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李伯黍、楊爾衢、孫名之、陳澤川、袁軍、張榮華……李正雲(譯)(2003)。心理學辭典(2nd ed)(原作者:A. S. Reber)。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5)
余雅芳(2009)。臺中縣市完全中學教師人際關係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文瑛(1992)。體罰實態、理論及心理因素之探討。應用心理學報,1,53-77。
林文瑛(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林玉体(2004)。教育史。臺北市:文景。
林正福(譯)(2001)。人際關係(原作者:D. Dwyer)。臺北市:弘智。(原著出版年:2000)
林汝鍵(2009)。臺中市國中教師對正向管教教育政策之態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林來利(2008)。創造雙贏!營造積極正向的管教環境。學生輔導,105,129-138。
林佳範(2005)。廢髮禁是法治教育的結束或開始?-校規的教育性意涵。師友,459,1-2。
林美惠(1990)。社會交換論分析人際關係與衝突。輔仁學誌:法/管理學院之部,22,143-159。
林欽榮(2001)。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揚智。
林瑞穗(譯)(2002)。社會學(原作者:C. Calhoun, D. Light & S. Keller)。臺北市:雙葉。(原著出版年:2001)
林靜坪(2010)。臺中縣市國中教師公民參與行為與正向管教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玉霜(2006)。課表缺乏的重要課程-情緒管理。師友,473,92-95。
周志宏(2003)。教育法與教育改革。臺北市:高等教育。
周淑華(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兆偉(1992)。美國教育改革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邱瓊瑩(2003)。社交技巧訓練團體對國小兒童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邵鶴亭(1946)。訓導原理。臺北市:正中。
胡欣男(2011年5月17日)。罰寫熬夜寫不完 女學生被甩巴掌。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3/112011051700118.html
苗延威(譯)(1996)。人際關係剖析(原作者:M. Argyle & M. Henderson)。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85)
施進義(2009)。高高屏國小教師休閒參與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洪睿鍲(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洪蘭(譯)(1997)。學習樂觀‧樂觀學習(原作者:M. E. P. Seligman)。臺北市:
遠流。(原著出版年:1990)
洪蘭(譯)(2003)。真實的快樂(原作者:M. E. P. Seligman)。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2002)
洪蘭(2004)。講理就好III:知書達理。臺北市:遠流。
洪英正、錢玉芬(譯)(2003)。人際溝通(原作者:J. DeVito)。臺北市:學富。(原著出版年:2000)
徐永誠(2006)。懲罰與教育:以洛克的觀點為例。臺北市:師大書苑。
徐美鈴(2008)。「校園正向管教」向前行-扎根教師教育專業與班級經營。學生輔導,105,70-79。
徐彩淑(2005)。社團參與態度、社團凝聚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參與社團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翁聿煌(2011年5月4日)。狂打學生手心400下 狠師記過送辦。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y/4/today-life7.htm
高宏忠(2010)。轉型領導理念運用在國中學務處推動正向管教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秦夢群(2006)。教育行政-實務部分(5版)。臺北市:五南。
浦憶娟(2010)。高中職教師人際關係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孫英哲、葉濬明(2011年4月24日)。離譜師 罰童跑49圈操場。蘋果日報。取自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340494/IssueID/20110424
張民杰(2007)。班級經營:學說與案例應用(2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佩雯(2010)。國中學生正向管教素養與態度之研究~以臺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6)。現代心理學辭典(重訂版)。臺北市:東華。
張振成(1996)。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諮商與輔導,123,42-44。
張瑞勳(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鐸嚴、林月琴、劉緬懷(2002)。班級經營。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張德銳、王淑俐、高紅瑛、賴志峰、李俊達、黃柏翔……施博惠(2005)。人際關係與溝通: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臺北市:高等教育。
教育部(2007)。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臺北市:教育部。
連廷嘉(2007)。學生管教輔導的議題與省思-正向心理學觀點。教育研究,164,16-23。
郭明德(2009)。正面管教法:建構正向師生關係之有效策略。研習資訊,26(6),119-124。
陳雪屏(主編)(1970)。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5版,第9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麗貞(2009)。高雄市國小教師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皎眉、鍾思嘉(1997)。人際關係(3版)。臺北市:幼獅。
陳寬裕、王正華(2010)。論文統計分析實務:SPSS與AMOS的運用。臺北市:五南。
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譯)(1995)。社會學(原作者:N. Smelser)。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91)
陳奎憙、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1999)。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2版)。臺北市:三民。
陳榮華、盧欽銘、洪有義、陳李綢(1980)。教師、學生及家長對體罰意見的調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3,57-74。
陳昭伶、陳嘉珩、白秀玲、梁嘉惠、廖淑台、鄭翠娟(譯)(2008)。親職教育(原作者:C. Gestwicki)。臺北市:華騰。(原著出版年:2007)
常雅珍(2005)。國小情意教育課程-正向心理學取向。臺北市:心理。
常雅珍、毛國楠(2006)。以正向心理學建構情意教育之行動研究。師大學報,51(2),121-145。
曾文志(2006)。活出生命的價值—正向心理學的認識。師友,464,1-7。
曾愛淑(2003)。公務人員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曾端真、曾玲珉(譯)(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原作者:R. F. Verderber & K. S. Verderber)。臺北市:揚智。(原著出版年:1995)
單文經(1994)。班級經營策略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傅木龍(1999)。讓我們攜手落實「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之精神。學生輔導,60,102-113。
傅木龍(2004)。從輔導與管教談教師作為的迷思與突破。學生輔導,93,8-37。
傅木龍(2008a)。正向管教-班級經營大未來。學生輔導,105,6-29。
傅木龍(2008b)。教育新希望-校園禁止體罰之實踐。研習資訊,25(1),9-18。
黃光雄(1982)。蘭開斯特與導生學校運動。高雄市:復文。
黃德祥(1997)。親職教育(2版)。臺北市:偉華。
游恆山(譯)(2001)。發展心理學(原作者:C. Sigelman & D. Shaffer)。臺北市:
五南。(原著出版年:1995)
溫世頌(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
葉青雅(2004)。國小教師人格特質、人際關係和寬恕態度三者相互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楊錦登(2000)。人際關係相關理論之探討。學生輔導,69,103-115。
鄒慶德(2002)。完全中學教師人際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完全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鄭玉卿(1992)。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崇趁(2006)。教育的著力點。臺北市:心理。
鄭崇趁(2008)。正向管教理念中的班級經營策略。學生輔導,105,30-41。
潘正德(1993)。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學生輔導通訊,25,24-31。
劉金山(2005)。從特別權力關係理論論師生關係之重塑。師友,462,34-37。
劉念肯(1996)。師生衝突的「人」的因素。諮商與輔導,123,21-24。
劉瑛玫(2009)。臺北市高中職學生知覺校園零體罰與正向管教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欣芹(2009)。高雄市國小學生知覺教師正面管教策略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蔡慕宣(2010)。國民小學教師正向管教態度與實施策略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歐陽教(1973)。教育哲學導論。臺北市:文景。
歐陽教(1996年6月)。體罰問題與學生管教。黃正鵠(主持人),體罰問題與學生管教。春風化雨,點石成金──面對學生管教問題系列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賴進龍(2010)。屏東縣國小教師正向管教知覺與班級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盧蘇偉(1996)。師生衝突案例的輔導。諮商與輔導,123,39-41。
盧蘇偉(2007)。正向思考,就對了!-教孩子的第1步 。臺北市:寶瓶。
謝明昌(2008)。高雄縣國中校園零體罰與正向管教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佩玲(2008)。從正向管教談優點教育對兒少輔導的重要性。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4,185-190。
鍾思嘉(主編)(1991)。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大洋。
蕭忠國(1974)。訓導原理與實施(2版)。臺北市:正中。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2版)。臺北市:五南。
蘇琬珺(2007)。正向心理學對增進學生積極自我概念之啟示。教育研究(高師),15,121-131。
二、外文部分
Cameron, M. (2006). Managing school discipline and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social
worker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hildren & Schools, 28(4), 219-227.
Charles, C. M. (2008). Building Classroom Discipline (9th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Coloroso, B. (1995). Kids Are Worth It! Giving Your Child the Gift of Inner
Discipline. New York, NY: Avon Books.
Duck, S. & Gilmour, R. (Eds). (1981). Personal Relationships. London, England:
Academic Press.
Eggen, P. & Kauchak, D. (1994).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nd ed). New York, NY:
Merrill.
Eisenberg, N., Zhou, Q., Spinrad, T. L., Valiente, C., Fabes, R. A., & Liew, J., et al.
(2005). Relations among positive parenting, children's effortful control,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A three-wave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76(5), 1055-1071.
Gordon, T. (1974). Teacher Effectiveness Training. New York, NY: Peter H. Wyden.
Hargreaves, D. H. (1972).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Education. Boston, MA: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Heider, F. (1958). The Psyc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NY: John
Wiley and Sons.
Homans, G. C. (1961). Social Behavior: Its Elementary Forms. New York, NY:
Harcourt, Brace & World.
Rahim, M. A. (1986). Managing Conflict in Organizations. New York, NY: Praeger.
Schutz, W. (1958). 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Behavior. New
York, NY: Rinehart.
Seligman, M. E. P. (2002).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revention, and positive
therapy. In C. R. Snyder & S. J.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 3-9).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mpson, J. A. & Weiner, E. S. C. (Eds). (1989).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England: Clarendon Press.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Y:
Norton.
Thibaut, J. W.& Kelley, H. H. (1986).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 (2nd ed).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