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敏
Sunmin
論文名稱: 學校課程行政運作模式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小學為例
A study of the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 Model of Elementary School Curriculum: An Example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指導教授: 高強華
Kao, Chieng-Hw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1
中文關鍵詞: 課程行政運作模式困難問題小學課程
英文關鍵詞: curriculum administration, operation model, problem-solving, elementary school curriculu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3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是在了解曾經參與試辦九年一貫課程的學校,應用課程行政運作模式的實況。十二所試辦學校本位課程的國民小學的校長、主任及教師計三十六人接受訪談,敘說他們試辦學校本位課程時行政運作的情形。本研究係以文獻分析法與訪談法,蒐集研究資料及進行訪談分析,並歸納出學校課程行政運作模式。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所有被訪談者)對學校課程行政的認知尚可,但仍有待加強宣導。
    二、課程行政運作的關鍵人、組織及規模方面,各校情況不一,但尚 合理念。
    三、各校資源運用都來自社區與家長。
    四、課程行政運作過程,分為五種類型:(一)行政人員主導型(二)研究教師主導型(三)交叉互動型(四)全校共商型(五)課程發展委員主導型。
    五、教師參與方面,已漸由觀望轉為投入。
    六、花費時間方面,各校均超過以往工作量,尤其大型學校溝通費時。
    七、教師課程認知程度,校內差距大,參與試辦者較未參與者為佳。
    八、課程主題創新分面,各校均很豐富,且具特色。
    九、課程評鑑方面,絕大部分學校尚未進行正式評鑑,僅有少部分試做簡單評鑑。
    十、實施困難問題方面:(一)行政與教師溝通困難。(二)家長觀念不易改變。(三)工作負荷大,資源及經費短缺等。
    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如下:
    一、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方面:(一)加強校長課程行政運作的能力。(二)加強各領域課程銜接。(三)訂定學生能力指標手冊。(四)訂定教師合理授課時數。(五)改善學校軟硬體設施不足。(六)整頓坊間品質不齊的教科書。(七)提振學校行政人員士氣。(八)結合輔導團市立師院資源,發揮輔導地方教育功能。(九)檢討師資培育需求,提供第二專長成長教育。
    二、對學校行政方面:(一)建立校際聯盟機制,資源共享。(二)考量教師專長安排職務。(三)落實學校課程評鑑。(四)提供教學資源。(五)調整學校行政團對為服務團隊。
    三、對學校教師方面:(一)澄清教師對教育價值的認知,改變以往單打獨鬥的教學建立學校團隊合作協同教學的方式。(二)積極參與教師專業進修的機會,培養教師第二專長以符合當前領域教學的需要,及保障工作機會。
    四、對未來研究方面:(一)結合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亦加深研究主題結論的廣度。(二)研究內容可以進一步研究國中課程運作模式的建構。(三)建構模式的變項可以進一步探究其交互作用及因果關係。(四)研究對象可以擴展至全市各國民中學、小學以了解當前大多數學校課程行政運作模式。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 model applied at the experimental project of nine-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There were 36 participants included the principals, the directors and the teachers of twelve elementary schools attended the experimental project. They accepted the interview and narrated their experiences about the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 model of schools curriculum. The literature analyzed and interview approach were conducted and collected the data and analyzed, then concluded the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 model of schools curriculum in educationally current context.
    The main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all the interviews)accepted the ideas of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 model of schools curriculum in some degree but still needed more advocate.
    2.The key person (or key group, the scale of the school) of the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 model of schools curriculum may had some differences among the schools but they accommodated the ideas in some degree.
    3.All the resource of every school came from communities and the parents.
    4.There were 5 styles of the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 model of schools curriculum: administers-oriented, experienced and studied teachers’ -oriented, mutual interaction style, full staff negotiation style and curriculum-committee style.
    5.The teachers’ attitude had been changing from unconcern into engagement themselves.
    6.The time consumed was longer than before, especially spent a lot time to communication in the large schools.
    7.The differential degree of cognition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was high in the same school, who participate the nine-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was better than who didn’t participate.
    8. Each school was enriched and features with its innovative curriculum topics.
    9. In curriculum evaluation aspect, mostly the schools did not take the formal evaluation; only little school tried to do self- evaluation.
    10.The administrators had difficulties in communicating with the teachers and parents, and the budget for the curriculum with limited resources.
    Based on the finding of this study, 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the teachers, and the parents to refine the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 model of schools curriculum.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學校課程行政理念與內涵…………………………………11 第二節 學校參與試辦課程行政運作現況…………………………47 第三節 學校課程行政運作策略……………………………………61 第四節 學校參與試辦九年一貫課程的行政運作現況……………79 第五節 國內外學校課程行政運作相關研究………………………97 第六章 本章小節........................................10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109 第一節 研究樣本選取………………………………………………109 第二節 研究工具編製………………………………………………1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111 第四節 實施程序與資料處理………………………………………11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121 第一節 學校課程行政運作現況分析………………………………121 第二節 學校課程行政運作模式分析………………………………163 第三節 學校課程行政運作策略分析………………………………187 第四節 學校課程行政運作問題分析………………………………2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217 第一節 研究結論……………………………………………………217 第二節 建議…………………………………………………………227 參考書目…………………………………………………………… 237 中文部分…………………………………………………………237 英文部分…………………………………………………………246 附 錄 附錄一 松順國民小學課程行政運作訪談記錄……………… 251 附錄二 松順國民小學課程行政運作焦點訪談記錄………… 275 附錄三 平實國民小學課程行政運作焦點訪談記錄………… 279 附錄四 訪談大綱.................................... 290 附錄五 受訪學校背景資料一覽表…………………………… 291

    一、中文部分
    丁亞雯(民88)。打造學習團隊,塑造教師專業形象。台北:教師天地。頁59-62。
    方子雲(民90)。教育改革策略。台北:千華。
    王家通主編(民86)。課程理論。高雄:麗文。
    王靜珠(民69)。國民小學行政。作者自印。頁1。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1998)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
    台北:揚智。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民8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力分析與展望。台北:教育部。
    四一0教育改造聯盟(民85)。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江愛華(民88)。學習型組織與學校組織再造。台北:教師天地98期,頁25-26。
    李錫津(民89)。學校的課程管理。教師天地108期,頁4-7。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摘1)。台北:編者。頁6-18。
    吳明清(民90)。教育向前跑-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吳 定(民85)。行政學(一)。台北:國立空中大學。頁12。
    吳清山(民81)。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頁73-74。
    吳清山(民82)。學校行政。台北:心理。頁5。
    吳清山(民85) 教育發展與教育改革。台北:心理。
    吳清山(民86)。學習型組織理論及其對教育革新的啟示。國教月刊43,頁5-6,1-7。
    吳清山(民88a)。教育革新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吳清山(民88b)。推行「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學校行政配合之探究。教育研究資訊,第七卷,第一期,頁14-21。
    吳清山(民88c)。跨世紀學校組織再造之重要課題及其策略。
    教師天第第98期,頁5-9。
    吳清山(民89)。學校行政。台北:心理。
    吳清基(民90)。學校行政新論。台北:師大書苑。
    吳金香(民89)。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頁335-337。
    林天祐(1999)。教育行政革新。台北:心理。
    林生傳(民88)。九年一貫課程的社會學評析。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台北:揚智文化。
    林明地(民89)。校長教學領導實際:一所國小的參與觀察。教育研究集刊。44輯,頁143-171。
    林佩璇(民90)。談灣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背景與理念。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六),兩岸三地學校本位課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編者。
    林新發(民88)。教育與學校行政研究:原理和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林殿傑(民88)。教育部如何實施九年一貫新課程。台北:教育部。
    林麗寬譯吉妮吉特.佛斯,高頓.戴頓著(民86)。台北:中國生產力。
    周淑卿(民90)。課程決定的賦權迷失-集中化與離中化的探討。教育研究集刊47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頁91-103。
    施良方(民86)。課程理論。高雄:麗文。
    連安青(民84)。我國小學數學實驗課程實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頁9。
    徐西森(民86)。團體動力學與團體輔導。台北:心理。
    陳木金(民91)九十一年台北市校務評鑑座談中有關「文化模式」之基本假設。未出版。台北。
    陳伯璋(民87)。後現代社會兒童教育的重要議題。發表於北京師範大學舉辦海峽兩岸兒童人格建構研討會。
    陳伯璋(民88a)。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第7卷,第一期,頁1-13。
    陳伯璋(民88b)。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內涵與評析,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論文集上冊。台北:教研協會。
    陳俊生(民90)。國民小學學習型組織發展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民88)。國民教育法。台北:教育部。88.3.12。
    教育部(民89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9b)。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
    中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
    教育部(2001/3/13)。美國中小學教育法的沿革與教育改革。
    (taker900313)。
    教育部(2002/3/22)。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修訂過程及特色。
    (http://teach.eje.edu.tw/data)。
    國立台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民89)。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高雄:復文。
    莊明貞、王月美(民90)。課程領導的理念與實務。台北市教師中心視導督學研習講義。頁1。
    莊明貞(民90)。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初步成果及問題與因應策略。教育研究月刊,85期,頁27。
    莊明貞(民91)後現代思潮的課程研究及其本土實踐之評析。教育研究研究月刊102期,頁29。
    高強華(民88)主編。學校變遷與學校革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高強華(民89)。九年一貫課程革新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高淑芬(民90)。國民中小學實施「九年一貫課程」行政運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新建(民85)。美國全國教育目標及學科標準的訂定與解讀及其啟示。論文發表於「現代教育論壇-解讀國小課程標準」研討會。輯於(民86a)。教育資料與研究17,43-50。
    高新建(民86b)美國國家教育目標的推廣策略及其對我國課程行政的啟示。輯於中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課程改革的國際比較—中日觀點。台北:師大書苑。
    高新建(民89a)。課程管理。台北:師大書苑。
    高新建譯(民89b)。革新課程領導的理念。台北:學富。頁:12。
    高新建譯(民89c)。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例。台北:康軒。
    高新建(民90)。課程領導者的任務與角色探析。北區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學校校長課程領導理念與實務工作坊。台北縣:秀郎國小 。
    高新建(民91)。學校課程遠景的訂定。頁:11。http//cinrc. tmtc.edu.tw/magzine/third.htm
    許銘欽(民84)。發揮學校課程行政的效力。康橋教研協會雜誌第廿一期。台北:康橋教研協會。頁62-65。
    黃三吉(民81)。台北市國民小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乃熒(民89)。後現代教育行哲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乃熒(民90)。以教師賦權增能觀點重建學校權力生態的機會之窗:教評會運作為主軸的論述。未出版。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黃光雄(民85)。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楊龍立(民89)。課程設計理念與實際。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蔡清田(民88)。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旭鈞(民91)。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昆輝(民77)。教育行政學。台北市:東華書局。頁125。
    黃炳煌(民85)。教育改革-理念、策略與措施。台北:心理。
    黃政傑(民74)。我國教育部課程行政檢討與改進。轉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行政比較研究。台北市:編者。頁19。
    黃政傑(民77)。再談課程研究趨勢。台北:心理。頁101
    黃政傑(民80)。課程設計。台北:東華。頁76。
    黃政傑(民82)。課程教學之變革。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民86)。課程改革與實踐。台北:漢文。
    黃政傑(民88a)。課程改革(三版)。台北:漢文。
    黃政傑(民88b)。永續的課程改革經營。論文輯於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編。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台北:編著。
    黃嘉雄(民87)。學校本位管理政策下的教育機會均等策略-以英國為例。中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台北:揚智。
    黃嘉雄(民88)。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政領導策略。國民教育,40(1),頁29~34。
    黃嘉雄(民89a)。學校本位管理制度比較研究。台北:五南。
    黃嘉雄(民89b)。九年一貫課程方案。台北;國立北師實小。
    黃嘉雄(民89c)。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政領導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第33期,頁19-25。
    黃嘉雄(民91)。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省思與實踐。台北:心理。。
    黃顯華(2001)。尋找課程論和教科書設計的理論基礎。北京:人民教育。
    張明輝(民88)。營造學習型學校。教育資料與研究。27,頁1-8。
    張明輝(民89)。學校組織變革及其因應策略。
    http://web.ed.ntnu.edu.tw/-minfeI/2001/11/15。
    張明輝(民90a)。九0年代中小學學校教育革新之策略與展望。
    http://web.ed.ntnu.edu.tw/-minfeI/2001/7/17。
    張明輝(民90b)。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有效機制。91.3.10 引自http: //web.c.c.ntnu.edu.tw/-minfe/htm。
    張明輝(民90c)。收錄吳清基主編「學校行政新論」。台北:師大書苑。頁:477-478。
    張潤書(民89)。行政學。台北:三民。頁10。
    張德銳(民89a)。教育行政研究。台北:五南。
    張德銳(民89b)。我國中小學學校組織變革的新方向。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展望。高雄:麗文。
    張德銳(民91)。國校教師較學檔案工作坊。未出版。
    單文經(民88)。析論抗拒課程改革的原因及其對策:以九年一貫課程為例。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迎向千禧年—新世紀的教育窄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頁:317-338。
    單文經、高新建、游家政、蔡清田、張明輝、王麗雲等譯(民89)。 革新的課程領導。台北:學富。
    單文經、高新建、蔡清田、高博銓合譯(民90a)。校長課程領導。
    台北:學富。
    單文經(民90b)。初探革新課程領導者的特色。課程改革的反省與前瞻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施學院至善樓國際會議廳90.5之講座。
    單文經(民90c)。「課程領導」整合型專題研究計劃構想。二十一世紀教育領導與發展學術討論論文集。90.10.26:D2-16。
    葉興華(民89)。我國國小推行課程統整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連祺、徐昌義(民91)中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變革策略之分析。二十一世紀教育領導與發展學術研究討論會論文集。台北:教育部。頁:D1-14。
    楊洲松(民8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哲學分析。載於中華民國課程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台北:揚智。頁31-51。
    楊思偉(民88a)。日本教育。台北:商鼎。
    楊思偉(民88b)。中日學校經營之比較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楊思偉、溫明麗合譯(民86)。課程.政治-現代教育改革與國定課程。台北:師大書苑。
    楊思偉等(民88c)。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基本能力實踐策略。
    教育部國教司委託專題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楊國德(民82)。邁向二十一世紀之教育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德(民88)。學習型組織的理論與應用-成人教育領域的實踐經驗。台北:師大書苑。
    靳玉樂(1996)。潛在課程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甄曉蘭(民90)。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元照。
    賓玉玫、鄭勝耀、湯瑞雪、黃約伯等(民88)。柏恩斯坦分類與架構概念與當前的教改革—對九年一貫課程的啟示。台灣教育,第581期。頁43-47。
    歐用生(民87)。課程與教學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楊慧文(民87)。新世紀的課程改革-兩岸觀點。台北:五南。
    歐用生(民75)。課程發展基本原理。高雄:復文。
    歐用生(2002)。反省與前瞻-課程改革向前跑。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邁向課程新紀元(十)。
    蔡進雄(民89)。國民中學校長轉化領導、互易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清田(民88)學校整體課程經營-學校課程發展的永續經營。台北:五南。頁:171-172。
    蔡清田(民90)。課程改革實驗。台北:五南。
    鄭美俐(民73)。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之研究。高雄市:復文。
    蘇永明(民89)。九年一貫課程的哲學分析-以「實用能力」概念為核心。高雄:復文。
    謝文全(民78)。教育行政。台北:文景。頁5-7
    謝文全(民82)。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頁:1。
    郭進隆譯、楊碩英審訂,彼得.聖吉著。(1998)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藝術與實務。台北:天下文化。頁:1。
    秦夢群(民87)。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五南。
    秦夢群(民88)。營造學習型組織學校:教育行政人員應有的體認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27。頁:9-12。
    趙志成(2002)。優質學校計畫與學校改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
    鍾啟泉(民80)。現代課程論。台北:五南。
    鍾燕宜(民85 )。學習型組織理論的意涵與批判(上、下)。人事管理,33(9),頁4-19。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民90a)。臺北市教育發展綱領。台北:作者。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民90b)。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施政報告。台北:
    作者。http://www.taipei.gov.tw/policy/mainpage.htm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民91a)。臺北市教育局’領航新世紀—臺北市教育局白皮書。頁:6-32。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民91b)。臺北市國民小學九十學年度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工作會報資料。91.3。台北:作者。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民92)。九年教育新理念一貫精神在台北。台北:國語實小主編。
    二、英文部分
    Aspland,T.,Macpherson,I.,Brooker,R.,& Elliott,B.(1998).Establishing
    And sustaining a critical and reconstructive network of engagement in and about curriculum leadership through the use of narrative and convers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420 643)
    Astuto,T.A.,& Clark,D.L.(1992). Federal role,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In M.C.,Alkin (Ed.)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thed.)(pp.494-498).New York:Macmillan.
    Baldridge,J.V.(1977).Alternative models of governance in higher educ-
    ation. In G.L.,Riley & J.V. Baldridge.(ed.):Golerning academic organization. Berkeley;McCutcha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Beane,J.A.(1997).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
    ratic education.,NY:Teachers College Press.
    Carlson,D.L.(1988)., Curriculum planning and the state:The dynamics of control in eduction. In L.E.Beyer & M.W. Apple(Eds.). The curricu
    lum:problems,politics,and possibilitie(pp.98-115). Albany,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aldwell,p.(1985).Governors:No longer simply patrons,they are policy
    Chiefs.Education Week,4(20),1&34.
    Cheng(2000).Educational change and dlevelopment in Hong kong:Effect-
    iveness quality and relevance.in the Asia paciffic region(pp.17-56)the Netherlands:Sweets.
    Conger,J.A.& Kanungo,R.N.(1988).,The empowerment process: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cademy of Mangagement Review,13,471-482.
    Conley,D.T.& Goldman,P.(1994).,Ten propositions for facilitative leadership.In J. Murphy & K.S. Louis(EDS.).,Reshaping the p-
    rincipalship:Insights from transformational reform efforts. Thousand Oaks, CA:Corwin Press.
    Cobley, D.T.& Goldman,P.(1994).,Ten propositions for facilitative leadership. In J.Murphy & K.S. Louis(EDS.).,Reshaping the prin-
    cipalship:Insights form Transformational reform efforts.Thousand Oaks,CA:Corwin Press.
    Cornbleth,C.(1990).,Curriculum in context. New York:Falmer.
    Clifford,P. Ditchburn.,S. Evans,Partridge,L.,Klinck,P.,& Washburn W.(1992 ). Curriculum Leadership and the principalship.(ERIE Docu-
    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64 953).
    Cotton(1995).,Effective schooling practies:A research synthesis, 1995 update. Portleand, OR:Northwest Regional Laboratory,Eductional.
    Dimmock,C.&wildy,H.(1992).School-based management and its linkage,with the curriculum in effective seconfary school.(ERIC Document Reprod-
    uction Service No.ED343225).
    Druck.D.F.(1992)The new society of organization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OCT,95-104.
    Eggleston,J.(1980)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RKP.
    Elmore, R.E.,& Fuhrman ,S.H.(EDS.).(1994).The governance of currculum:1994 yearbook of the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velopment. Alexnandria ,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
    iculum Development.
    Ervay,S.B.& Roach,C.S.(1996).,The curriculum leader:A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the curriculum decision maker. Emporia,KS:The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stitute.
    Fayol,H.(1916).General and industrial dministration. London:Pitman &Sons,.
    Fiedler(1967).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New York:Mcgraw-Hill.
    Ferris,A.E.(1965).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in two secondary scho-
    ols: A comparative study.Ph.D.Dissertation,Columbia University.
    Foriska,T.J.(1998).Restructuring around standards:Practitioner,sguid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housand oaks:Corwin Press.
    Fullan,M.(1990).Beyond implemention.Curriculum Inquiry,20(2), 137-139.
    Fullan,M.(1992).,Successful school improvement. 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
    Glatthorn,A.A.(2000).The princupal as curriculum leader:Shaping what is taught and tested(2nd ed.)Thousand Oaks, CA:Corwin press.
    Gulick,L. & Urwick L.(1937).Papers on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 1.New york:Institute o 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arvey,D.(1989).,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Blackwell.
    House,E.(1979).,Technology versus craft:a ten year perspective on innovat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11(1)。1-15.
    Hord,S..M.,& Hall, G.E.(1983).Three images:what principals do in curricuulum implementation .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Teacher Eductation.
    Lashway,L.(1995).,Can instructional leaders be Facilitative leadership?(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81 893)
    Lyotard,J-F.(1984). The postmodern: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cNeil,L.M(1988).Contradiction of control:School structure and school knowledge.New York:Routledge.
    Marsh,C.J.(1997).Planning,management and ideology: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2. London:Falmer Press.
    Oliva,P.E.(1997). Developing the curruculum (4th ed).New York:Longman.
    Nanus, B.(1992). Visionary Leadership. San Francison,CA:Jossey-Bass.
    Peterson,T(1988).Education Reform implementation and impact in South Carolina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Educat-
    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New Orleans.
    Rosenau,P. M.(1992). Postmodernism and the social sciences:Insights,inroads, and instrusions. Princeti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
    ess.
    Sack,J.L.(2000).,Riley urges”review” of standards.Education week ,19(25),1,32-33. http//www,edweek.orgl.
    Schwille,J., Porter,A.,AlFlord,L.,Floden,R., Freeman,D., Irwin,S.,&Schmidt,W.(1988).State policy and the control of curriculum decisions.Educational Policy, 2(1),29-50.
    Schein,E.H.(1985).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San Franci-
    sco:Jossey- Bass.
    Seidman,S.& Wagner,D.G.(1992). Introduction.In S.Seidman& D.G. Wag-
    ner,Postmodernism & social theory (pp.1-14). Cambridge,MA:Blac-
    kwell.
    Slattery,P.(2000). Postmodernism as challenge to dominant represent-
    ations of curriculum. in J.Glanz & L.H.Behar.(Eds).,Paradigm debates in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Modern and postmodern pers-
    pectives.(pp.132-151). London:Bergin & Garvey.
    Spinks,J.M.(1992).Collaborative decision-making at the school level.
    In Judith Chapman(ED.)School-based decision-making and manageme-
    nt, (pp.121-145) London:Falmer.
    Stenhouse ,L(1975).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velopme-
    nt. Loandon: Heineman.
    Stenhouse ,L(1983). Authority ,education and ancipation.Loandon: Heinem-
    an Book.
    Stogdill,R.M.(1974).Handbook of leadership:A survey of theory and res-
    Earch.New York:The Free Press.
    Tyree,A.K.(1991).The Potential strength of state curriculum control systems:Four case studie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Madison,WI:Consortium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Wisconsin Center for Eductional Research.
    Usher,R.,& Edwards,R.(1994). postmodernism and education. New York:Routledge.
    Van,A.S.(2000),Shared decision-making committees-power without power. The Education Digest. 65(6),67-69.
    Van Gee,T.(1976). Authority to control school program. Lexington,MA:Lexington.
    Velzen,W. G. van.Miles,M. D. Hurson,K. and Perrin,C.(1994)., Leading Teams:mastering the new role .CAlifornia:Zenger-Miller .
    Wirt,F.M.(1978).What state laws say about local control. Phi Delta Kappan,59,517-52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