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威潭
Chen, Wei-Tang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國家力量對部落社會控制-以布農族卡社群為例
The National Power to Dominance over Tribal Society in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 Takes Takibakha of Bunun for Example
指導教授: 張素玢
Chang, Su-B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0
中文關鍵詞: 布農族卡社群集團移住國家力量
英文關鍵詞: Bunun, Takibakha, collective movement, national powe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7下載: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日治時期的國家力量,為影響原住民族發展的最大原動力。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布農族卡社群在國家力量的控制過程中,對其社會文化產生的影響。本研究以文獻分析為主,口述訪談為輔。
    在日治初期國家力量無法深入卡社群的部落,僅在埔里設立撫墾署進行綏撫,透過通事扮演官方與原住民間的橋梁,了解部落的狀況。明治37年(1904)起,警察駐在所進入部落,隨著官方勢力漸次深入濁水溪,至明治44年(1911)設立カネトワン駐在所後,才初步掌控布農族卡社群部落的概況。
    昭和五年(1930)起,展開「蕃地開發調查」,對將來集約農耕適地初步規劃,因「霧社事件」爆發,昭和六年(1931)年總督府發佈新「理蕃政策大綱」。以教化原住民謀求其生活之安定為主,透過「集團移住」以圖改善其生活,使經濟上獨立自主。
    就本區域布農族卡社群的移住情形,可大致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為大正11年(1922)至大正12年(1923),官方將不易監控之蕃社移住至駐在所附近。第二階段為大正12年(1923)至昭和7年(1932),由於タマロワン社富含豐沃農耕地,族人因農耕需求、受官方勸誘而移住。然而,在衛生條件未改善之前,族人往往因疾病而返回原社。第三階段為昭和8年(1933)至昭和13年(1938),透過蕃地開發調查計畫,調查移住適地並規劃移住,將卡社群部落強制大規模移住至タマロワン社(今地利部落)、イシガン社(今雙龍部落)、ワラビ社(今潭南部落)。
    集團移住後,對布農族卡社群影響最深為授產及近代教育的導入,官方指導開墾水田,維生方式由輪耕狩獵轉為定耕農業,與農耕息息相關的傳統祭儀亦隨之變遷。學校教育,主要是讓原住民兒童接受日本文化,及涵養日本精神,以日式生活為標竿。透過授產與教育加強對原住民的統治與同化,漸次改變其傳統文化。

    The national power in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was the primary energy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aboriginal tribes. The study mainly discussed the effects of national power to the society and culture of Takibakha tribe of Bunun in the process.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with interview as supports.
    Due to the insufficient national power in early Japanese occupation, the government appeased Takibakha tribe by setting a Forestry and Administration Bureau in Puli, and grasped the situation of tribe through the interpreters who were being the bridges between officers and aborigines. Since 1904, the police had stationed in the tribes and, as the official influences extended to the areas of Zhuoshui River,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akibakha tribe of Bunun was preliminary comprehended by the government until the establishment of Kanetowan Police Post in 1911.
    After 1930, the “Investigation of Development in Aboriginal Area” was conducted and initially planned the appropriate area for intensive farming. Due to the Wushe incident, the government announced a new “Aboriginal Policy Program” in 1931 to cultivate aborigines to seek for the stable livings, improve the living quality and have an independent finance through the trial of “collective movement”.
    The movements of Takibakha tribe of Bunun in the case area may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3 stages. In the first stage between 1922 and 1923, the government drove the tribes that difficult to control to the neighbor of Police Posts. In the second stage between 1923 and 1932, Because of the fertile croplands of Tamarowan, the tribesman moved to the place for agricultural needs or induces of governments. However, before the improvement of sanitation condition, most of them returned afterward for the diseases infection. In the third stage between 1933 and 1938, the government performed the appropriate residence investigation and planned the moving program by Investigation of Development in Aboriginal Area, which compelled Takibakha tribe to move to Tamarowan (Dili tribe), Ishigan (Shuanlong tribe) and Warabi (Tannan tribe).
    After the collective movement, the elements affected Takibakha tribe the most were the introduction of property handling and contemporary education. As the instruction of the paddy field farming by the government, the livelihood transferred from crop rotation and hunting to agricultural sedentary cultiva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ritual which related to the farming transited with it. In terms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the main goal of educating aboriginal children focused on the acceptance of Japanese culture and Japanese spirits in order to assimilate them to live on Japanese style. The dominance and assimilation to aborigines were strengthened by property handling and education, which resulted in the progressively alter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of tribes.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與背景 1 二、研究回顧: 2 三、研究概念與方法 8 第二章 傳統聚落形成與社會文化 9 一、傳統部落自然空間 9 二、布農族卡社群遷徒與異族接觸 11 三、卡社群的聚落分布 28 四、社會文化與維生方式 38 第三章 國家力量進入部落 42 一、日治初期的綏撫政策下的布農族 42 二、蕃地空間之掌握 50 三、蕃地道路開鑿 62 第四章 集團移住與部落社會之改造 66 一、移住政策的展開: 66 二、卡社群的移住情形 77 三、集團移住對部落生活之影響: 95 第五章 結論 105 參考文獻 108

    參考文獻
    報紙、檔案類: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臺灣總督府府報》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蕃人所要地調查書─タマロワン、イシガン社》
    日文專書: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承,《臺灣蕃人事情》(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1900)
    移川子之藏等,《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第一冊(本篇)(臺北:臺北帝國大學,1935)。
    井出季和太,《臺灣治績志》(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7)
    岩城龜彥,《臺灣の蕃地開發と蕃人》(臺北:理蕃の友發行所,1936年)
    警務局理蕃課,《蕃人移住十箇年計畫書》(臺北:警務局理蕃課,不詳)
    佐山融吉,《蕃族調查報告書武崙族前篇》(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9)
    山邊健太郎編,《現代史資料22 臺灣》(二)(東京:みすず書房,1971)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 昭和13年》第44篇(臺北:臺灣總督府,1940)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既往の蕃社集團移住狀況調》(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7)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高砂族の教育 昭和19年度》(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44)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高砂族授產年報昭和16年版》(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42)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高砂族調查書-第二編》(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7)。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高砂族調查書-第五編》(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8)。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蕃人教育概況 昭和9年度》(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5)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 第一編警察機關の構成》(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3)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蕃人移住十箇年計畫書》,未編頁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蕃地開發調查概要竝高砂族所要地調查表》(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1942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理蕃の友‧全三卷》(東京:綠蔭書房復刻,1993)

    中文專書:
    David M. Fetterman著,賴文福譯,《民族誌學》(臺北:弘智文化,2000)
    R. Keesing著,張恭啓、于喜雲譯,《文化人類學》(臺北:巨流圖書,1994)
    丘其謙,《布農族卡社群的社會組織》(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6)
    吳建民總編纂,《臺灣地區水資源史 第二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頁128。
    林朝棨,《臺灣省通志稿 卷一 土地.地理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
    林朝棨、周瑞燉,《臺灣地質》(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74年),頁8-9。
    陳正祥,《臺灣地誌 上冊》(臺北:南天書局,1993年)。
    葉家寧,《臺灣原住民史─布農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鄭安睎,《臺灣最後秘境─清代關門古道》(臺中:晨星出版社,2000)
    藤井志津枝,《理蕃-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臺北:文英堂出版,1997)
    論文、期刊:
    李文良,〈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2001)
    李敏慧,〈日治時期臺灣山地部落的集團移住與社會重建─以卑南溪流域布農族爲例〉(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林素珍,〈日治後期的理蕃--傀儡與愚民的教化政策(1930-1945) 〉(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3)
    林澤富,〈日治時期南投地區的集團移住〉,(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范文鶯,〈布農族卡社群之氏族(Sidoq)研究-以潭南部落為例〉(臺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06)。
    陳偉智,〈殖民主義、「蕃情」知識與人類學――日治初期台灣原住民研究的展開(1895-1900)〉(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葉家寧,〈高雄境內布農族遷移史:兼論遷移動因與「聚落」概念的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論文,1995)
    鄭安睎,〈日據時期布農族丹社群遷移史之研究(1930~1940年)〉(臺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00)。
    何春蓀,〈臺灣之地質與地下水資源〉,《臺灣水利》第3卷第1期(1955),頁123。
    吳密察,〈蕃地開發調查與「蕃人調查表」、「蕃人所要地調查書」〉收入於《臺灣史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8-219。
    葉高華,〈日本時代集團移住對原住民社會網絡的影響:新高郡的案例〉《臺灣文獻》64:1 ,(2013),105-127。

    期刊:
    岩城龜彥,〈臺灣蕃地の國土利用〉,《臺灣農事報》第352號(1936年03月),頁194-195。
    穴澤顯治,〈蕃人移住集團政策と「マラリア」問題(二)〉,《臺灣警察時報》第41期(1931年10月),頁24-26。
    森丑之助,〈ブヌン蕃地及蕃人(一)〉,《臺灣時報》第83號(1916年8月),頁28-33。
    森丑之助,〈ブヌン蕃地及蕃人(二)〉,《臺灣時報》第84號(1916年9月),頁12-16。
    森丑之助,〈ブヌン蕃地及蕃人(三)〉,《臺灣時報》第86號(1916年11月),頁39-44。
    森丑之助,〈ブヌン蕃地及蕃人(四)〉,《臺灣時報》第83號(1916年8月),頁25-30。
    森丑之助,〈ブヌン蕃地及蕃人(五)〉,《臺灣時報》第90號(1917年3月),頁21-27。
    森丑之助,〈ブヌン蕃地及蕃人(六)〉,《臺灣時報》第93號(1917年6月),頁21-27。
    森丑之助,〈ブヌン蕃地及蕃人(九)〉,《臺灣時報》第98號(1917年11月),頁22-27
    森丑之助,〈ブヌン蕃地及蕃人(終)〉,《臺灣時報》第99號(1917年12月),頁20-2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