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益川
HO, YI-CHUAN
論文名稱: 機械領域工程背景高創造力者之技術能力心智運作歷程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Mental Process of the People with High Creation in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of Mechanical Field
指導教授: 吳明雄
Wu, Ming-Hsi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6
中文關鍵詞: 機械領域工程背景高創造力者技術能力心智運作歷程
英文關鍵詞: mechanical field, engineering background, high creation, technical ability, mental proc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33下載:3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型塑機械領域高創造力者的因素、機械領域工程背景高創造力者之技術能力創造歷程、技術能力問題解決歷程、技術能力資訊處理歷程、技術能力心智運作歷程。
    本研究是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以上畢業,且在APIPA(中華民國專利公報)至少擁有機械領域5件以上之發明或新型專利者為訪談對象。本研究透過專利檢索、分析專利內容,依發明動機、思考習慣、學校教育課程的影響、各項專利之發明歷程進行深度訪談,所得的資料採用質的研究方法予以分析、歸納。研究重要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型塑機械領域高創造力者的因素
    (一)踏入發明界:興趣、產學合作、接觸企業界的實務技術、成就感。
    (二)思考習慣:喜歡從最基礎的地方開始想問題、遇到困難會暫存在腦海中、永不放棄問題、樂觀且專注的思考習慣。
    (三)對發明的看法:生活上的發明可以透過創意的訓練來促進其發明;工程的發明需要專業知識,則需透過較長時間的學理知識培養、投入專業的技術磨練。
    (四)學校教育課程的影響:生活型態、信心、成功的經驗都與創意有關,因此學校教育應該採用民主的教育方式。
    二、高創造力者之技術能力創造歷程
    (一)發現問題:由個人的專長、配合產學合作或廠商的需求發現問題、做中學。
    (二)瞭解問題:由個人的專業技術或學理背景來做判斷,或是邊做邊學,透過實驗的過程也可以瞭解問題。
    (三)概念設計:除了各種創意技法之外,還運用了邏輯推理、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品質機能展開法…等較專業的方法。
    (四)實作驗證:商品化或將技術移轉給廠商,不能商品化的也都有做出原型,機械實務技術顯得相當重要。
    三、高創造力者之技術能力問題解決歷程
    (一)技術瓶頸的突破:參考文獻、鑽研專利公報,溫故知新通常是靈感的來源。以個人的專業領域知識來尋求技術的突破,善用知識技術的轉換,或是以系統化的方式找出可能的構想。
    (二)突破構想的來源:主動變通自己專業的應用範疇、善用假設、實際觀察,以跳躍式思考,截長補短的系統分析法,多運用腦力激盪,並且經常參加專業會議吸收現代科技知識,配合做中學的實驗,印證構想並且讓它具體化。
    四、高創造力者之技術能力資訊處理歷程
    與認知心理學派的訊息處理論類似,由訊息輸入(發現問題、瞭解問題)、儲存編碼(構思以尋求解決方案)、檢索取用(具體化設計條件、概念設計)的心智運作歷程。
    五、高創造力者之技術能力心智運作歷程
    為個人與認知、學習之間的互動,以其專業知能進行資訊處理使得問題得以解決。

    ABSTRACT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ability aspects of the people with high creation ability in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ield, such as development factors, creation processes, problem-solving processe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cesses, and mental operation processes.
    The interviewees of this study should be at least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university and they are patentees or own at least five inventions of APIPA in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ield. This study involves in-depth interviews in terms of invention motivation, thinking habit, influence of the education courses in schools, and the invention process of the patents selected by analyzing the selected patent content through inspecting patent index. The information is analyzed and inducted by qualitative approach. The important findings and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
    1.Development factors of the people with high creation ability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ield:
    (1)Stepping into invention: Interest, industry academia cooperation, real experience and skill through practical contact with industry, and achievement.
    (2)Thinking habit: Like to think about questions from basic points; temporarily keeping difficult problems in mind; never giving-up; optimism and concentration.
    (3)Opinions toward invention: Daily life inventions can be induced by creativity training; engineering invention require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hich takes longer time to foster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o experience more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4)The influence of the educational courses in school: Life style, confidence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are all related to creation; thus, the democratic educa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in the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2.Creation processes of the people with high technical creation ability:
    (1)Problem Finding: Finding problem through personal specialty, academia cooperation, or the needs of corporations can be achieved and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is able to be accumulated through the process.
    (2)Problem Identification: The problems can be identified through the judgment of personal professional techniques or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arning-by-doing, and experiments.
    (3)Conception Design: Besides various creative skills, the concept design can be achieved by professional methods in terms of logical inference,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systematic design.
    (4)Verification by Experiments: Through the practical experiments of the technology is very important to verify the new creation technology in commercialization and transferring the technology to industry.
    3.Problem-solving processes of the people with high technical creation ability.
    (1)Breaking the bottle-neck of technique: The sources of inspiration are referring papers and reports, studying existed patents, review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Seeking technique break-through is by personal knowledge in professional field, finding ideas through the conversion of technical knowledge or systematic method.
    (2)Sources of break-through ideas: Expanding application of one's professional expertise, using more hypotheses, reality observation, leaping thoughts, systematic analysis method of taking advantages to cover insufficiency, brain-storming; absorbing modern technical knowledge by attending professional conference frequently, learning-by-doing experiments to verify ideas.
    4.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cesses of the people with high technical creation ability: Similar to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of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the mind-working process includes message input (discover and identify problems), encoding/saving (thinking for resolution), and index taking (embodying designing conditions, conception designing)
    5.Mental operation processes of the people with high technical creation ability: Interacting among self-cognition and learning is the mental process to solve problems by processing information with professional know-how.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9 第三節 名詞解釋………………………………………………10 第四節 研究限制………………………………………………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創造力的意義和內涵…………………………………15 第二節 專業技術與創造力……………………………………33 第三節 機械領域技術能力相關研究…………………………38 第四節 創意人物相關之質的研究力相關研究………………43 第五節 心智運作歷程……………..…………………………4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架構…………………………………………………56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57 第三節 研究方法…………………………………………………59 第四節 研究步驟…………………………………………………61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6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型塑機械領域高創造力者的因素………………………67 第二節 高創造力者之創造歷程…………………………………82 第三節 高創造力者之問題解決歷程…………………………100 第四節 高創造力者之資訊處理歷程…………………………113 第五節 高創造力者之心智運作歷程……………………………1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3 第二節 建議………………………………………………………128 參考文獻……………………………………………………………133 附錄一 研究參與者簡歷………………………………………143 附錄二 研究參與者發明專利分析……………………………149 附錄三 訪談大綱…………………………………………………163 附錄四 研究參與者訪談文字稿……………………………169 圖目錄 圖1-1 台灣歷年創造力研究論文篇數成長圖…………………3 圖1-2 個體認知與世界系統的關係……………………………6 圖2-1 創造的特質………………………………………………23 圖2-2 心智運作歷程關係………………………………………50 圖2-3 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52 圖2-4 問題解決歷程的基本架構………………………………53 圖2-5 問題解決的步驟…………………………………………53 圖3-1 研究架構…………………………………………………56 圖3-2 研究步驟…………………………………………………60 圖4-1 型塑高創造力者的主要因素……………………………82 圖4-2 高創造力者的創造歷程…………………………………99 圖4-3 機構設計發明者之資訊處理歷程………………………114 圖4-4 手工具設計發明者之資訊處理歷程……………………114 圖4-5 磨潤、流體力學設計發明者之資訊處理歷程…………115 圖4-6 自行車變速設計發明者之資訊處理歷程………………116 圖4-7 高創造力者之資訊處理歷程……………………………117 圖4-8 高創造力者之心智結構…………………………………119 圖4-9 高創造力者之心智歷程…………………………………119 圖4-10 高創造力者之心智運作模式……………………………121 表目錄 表1-1 台灣歷年創造力研究論文篇數……………………………3 表2-1 學者對創造力的定義………………………………………16 表2-2 創造人格特質表……………………………………………24 表2-3 有助創造潛能發展的環境因素表…………………………28 表2-4 創造思考技術表……………………………………………31 表2-5 國科會1998-2000年關於「技術創造力」的研究計畫…33 表2-6 關於「技術創造力」研究的論文、期……………………34 表2-7 個人能力與科技創作力……………………………………41 表2-8 創意人物研究彙整…………………………………………45 表2-9 創意人物人格特質彙整……………………………………46 表2-10 創意人物創造歷程彙整……………………………………46 表2-11 國外創意人物相關之研究…………………………………47 表3-1 研究參與者背景及訪談時間者……………………………58 表4-1 機械領域高創造力者踏入發明界的動機…………………71 表4-2 機械領域高創造力者的思考習慣…………………………74 表4-3 機械領域高創造力者對發明的看法………………………77 表4-4 機械領域高創造力者認為學校教育課程的影響…………80 表4-5 型塑高創造力者的因素……………………………………80 表4-6 各項發明品的創造歷程分析………………………………83 表4-7 各項發明品的創造歷程歸納………………………………89 表4-8 研究參與者之發明品的創造歷程…………………………92 表4-9 各項發明專利所運用的知識、機械技術…………………94 表4-10 完成各項發明品的時間……………………………………97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木村惠次、江崎通修 (1998)。「假說設定,檢證,評價,意思決定」的思考行為。第二十屆日本創造年會論文集。東京:日本創造協會。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田振榮、陽琪、湯誌龍 (2001)。機械創造力之特性及發展模式之相關研究。技職教育新意涵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編號:A3。17~19。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0)。全國知識經濟發展會議總結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1)。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民國九十年至九十三年)。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李賢輝 (1997)。交通大學遠距教學課程-概論認知心理學。2002/12/10取自:http://140.112.2.84/~theatre/course/ctu_mvc/ctumvc0c.htm。
    李錫津(1987)。創造思考教學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李瑞慶 (1999)。技術創新類型、技術能力對技術創新績效之影響。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誠祥 (2002)。高職工科學生合作學習與機械力學學習成效及班級氣氛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林幸台 (1974)。創造性教學對才賦優異者創造力發展的影響。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展立 (2000)。傑出科技創作學童創造特質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建平 (1984)。作文和繪畫創造性教學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生創造力之影響。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浩政、葉玉珠(1999)。技術創造力的定義。2003/2/8取自:http://tim.nccu.edu.tw/croci/result1.htm。
    邱皓政 (2003)。組織創新的認知歷程。創造力與創意設計師資培育計畫書-商 學類計畫書。台北: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中程教育改進計畫。
    吳千華(1999)。專題製作之創意發展研究子計劃一-專題製作之教學研究。國科會計劃:NSC 88-2519-003-001。
    吳世清 (2002)。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廖梅花譯 (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台北:濤石
    吳明雄、葉榮木、屠名正、鍾協衡、張宗憲(1999)。專題製作發想活動設計之研究。1999國際科技教育整合思考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師院。
    吳明雄、陳昭儀 (1998)。我國發明人發明方法之研究。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創號,107-111頁。
    吳明雄 (2000)。我國發明人相關能力及性向與發明方法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吳俊諆、蕭述三(1998)。開放式創意機械工程設計課程之成效評估與課程改善。國科會計劃:NSC 88-2519-S-008-002。
    吳清山 (2000)。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教育名詞-基礎理論。第34期。第13篇。
    金仁秀(Linsu Kim,2000)。模仿是為了創新(劉小梅譯)。台北:遠流出版社。
    查子秀、施建農、周林(1997)。超常與常態學生技術創造力的比較研究。1997海峽兩岸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台灣師大特教系。
    洪榮昭 (1988)。創意領先。45頁。台北:張老師文化。
    洪榮昭、康鳳梅、林展立 (2003)。傑出科技創作學童特質分析-以機器人競賽為例。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第48卷。第2期。
    洪榮昭、許書務(1998)。專題製作對科技創造力發展之影響分析-以多功能機器人製作為例。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創刊號。頁169~181。
    洪榮昭 (2000)。國科會科教處89年度第二期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討論會-科學與技術創造力培養組。第123頁。
    洪榮昭 (2000)。試析科技創作力。創造力與創意設計教育師資培訓講習會。台北:教育部。
    洪榮昭 (2001)。企業體研發人才之團隊組成創造方式分析與解決問題的點子擷取歷程研究,國科會科學與技術創造力培養研究計畫89年度第二期成果討論會。
    洪蘭 譯 (1999)。不同凡想。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康自立、吳明雄 (1996)。我國發明人之教育背景及其對發明教育意見之調查研究。教育部技職司第十一屆全國技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康自立、蔡錫濤 (1997)。技學的內涵與定位。1997年技學素養教育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文典 (無日期)。「創造思考」智能。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2005/03/05取自:http://www.phy.ntnu.edu.tw/~wdchen/pdf/book5/05.pdf。
    陳延旻 (2003)。專題製作課程對大學生創造力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品華 (2000)。從學習遷移觀點演變談技職教學新趨勢。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36輯。第8篇。
    陳昭儀 (1990)。我國傑出發明家之人格特質創造歷程及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儀 (1991)。創造歷程階段論。創造思考教育期,第3期,頁46-49。
    陳昭儀、陳琦、張素華 (1995)。瞭解創意人。臺北。心理
    陳昭儀(1996)。二十位傑出發明家的生涯路(2版)。台北:心理。
    陳昭儀 (2000)。傑出理化科學家之人格特質及創造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報,第45卷,第1期。27-45頁。
    陳昭儀、楊慧君(2001)。傑出理化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歷程之探討。資優教育研究,1(1),111-128頁。國科會計畫編號:NSC-87-2511-S-003-059
    陳昭儀 (2003)。創意人物研究之回顧與探析。資優教育季,第87期,第27-40頁。
    陳家重 (2000)。Fodor的概念理論。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崇彥 (2003)。高職機械類科「機械力學」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偉昌 (2001)。職業學校機械科學生技術能力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龍安 (199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龍安 (1998)。創造思考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龍安 (2000)。啟發孩子的創造力。台北:師大書苑。
    陳麗鳳 (2000)。兒童資訊尋求技能與後設認知理論。台北師範學院書苑季刊45期。第68-80頁
    張一蕃(1998)。日本創造力暨科技大學考察報告。科學發展月刊,第二十六卷第八期。
    張玉成 (1983)。思考技巧與教學。台北:東華。
    張志豪 (1999)。高中生活科技課程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景媛 (2002)。從認知心理學談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台北:翰林文教雜誌。第26期。2004/5/6取自:
    http://www.worldone.com.tw/magazine/26/26_08.htm
    許佩玲(1998)。工業專科學校技術教育創造力培養研究--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研究。國科會計劃:NSC 88-2519-S-161-002。
    許書務、洪榮昭 (1999)。問題導向學習之教學策略研究:以專科微電腦應用系統設計專題製作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教育部 (1998)。職業學校教育目標。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工業職業學校機械群課程標準暨設備標準。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教育部 (2000)。技職教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2002)。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打造創造力國度。教育部創造力中程發展計畫辦公室。2004/3/10取自:http://www.creativity.edu.tw。
    教育部 (2005)。95年職業學校機械群科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國科會 (1997)。中華民國科技白皮書。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郭有遹 (1992)。發明心理學,第102頁。台北:遠流。
    郭有遹 (1994)。創造性問題解決方法。台北:心理。
    黃士哲、鄭英豪(2000):認知心理學入門-中國技術學院通識課程規劃專案報告。2004/6/1取自:http://www.ckitc.edu.tw/~yhjeng/intCog.htm。
    黃瑞琴 (2001)。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金焜 (2003)。創造思考教學方法對高職機械科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以實習課程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金益 (2003)。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專題製作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賈馥茗 (1972)。發展創造才能的教學。台北:商務印書館。
    湯誌龍 (1999)。高工機械科學生專業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董奇 (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台北:五南。
    葉安琦 (2005)。促進學生創意思考的探究式案例分享與探討。2005/4/9取自:http://www.phy.ntnu.edu.tw/nstsc/pdf/book6/10.pdf。
    劉丙燈 (2003)。高職機械科「專題製作」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蕭述三 (無日期)。創造力的開發與啟思-開放式創意機械工程設計。2005/4/29取自:
    http://cedesign.me.ncu.edu.tw/creative/content/unit1.htm)。
    蕭錫錡、許全守 (1998)。專題製作之創意發展--合作創造之研究。國科會計劃:NSC-87-2516-S-018-001。
    謝明瑞 (2002)。台灣機械業的發展。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報告。
    戴永鏗 (2003)。高職汽車科「汽車實習」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盧雪梅 (1990)。創造性的人格特質。創造思考教育, 2, 33-39。
    簡真真 (1982)。國小資優實驗班學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學刊,4期,頁173-224。
    魏永興 (2003)。啟發國小學生科技創新設計能力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金財 (1997)。詞義習得和詞義教學的思考。2004/3/2取自: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wei3128/weipage/wordlearning.htm
    顏鴻森 (1998)。創意性機器系統設計課程成效評估與改善。國科會計劃NSC-88-2519-S-006-001。

    英文部份:
    Amabile, T. M. (1997). Entrepreneurial creativity through motivational synergy. Journal of Creativity Behavior, 31(1), 18-26.
    Amabile, T. M. (1988).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 123-167.
    Barron, F. (1969). Creativity person and creative proces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Davis, G. A. (1986). Creativity is forever(2nd ed.). Dubuque, Iowa: Kendall/Hunt.
    Dewey, J. (1910). How we think. Boston, MA: Heath.
    Howe, (1997):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pproaches processes for teaching and doing creative activity. 創造性思考教學研討會研習手冊。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Feldhusen, J. F. (1995). Creativity: A knowledge base, metacognitive skill, and personality factors.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9(4), 255-268.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hiselin,B.(1952).The creative process.New York.
    Guilford, J. P. (1971). Creativity and its caltiration. N. T: Harper and row.
    Hallman,R.J.(1963).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of creativity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spring.
    Howe, R. (1997). Handbook of seminar on instruction for creative thinking. Taipei: NTNU.
    Mellou, E. (1996). The two-conditions view of creativity.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0(2), 126-149.
    Oldham, G. R. & Cummings, A. (1996). Employee creativity: Pers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at 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3), 607-634.
    Parnes,S.J.(1967).Creative Behavior Guidebook, New York:University State of New York College.
    Rossman, J. (1935). A study of the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age of 710 inventors. patent office, 17, 411-421.
    Sternberg, R. J. & Lubart, T.I. (1996). Defying the Crowd :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A Division of Simon & Schuster Inc. New York.
    Stein,M.E.(1967).Creativity and culture.In .L.Mooney & T.A.Razik (Eds), Explorations in creativity.New York:Harper
    Sternberg, R.J.(1988). The trochaic mind: a new theory of human intelligences. New York: Viling.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6). 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 Prospects and Paradigms. In R. J. Sternberg(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3-1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rdif, T. Z. & Sternberg, R. J. (1993). What do we know about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4th ed. New York: McGrow-Hill.
    Taylor (1988). Creativity: Progress and Potential. New York: McGrow-Hill.
    Torrance, E. P. (1972). Can we teach children it think creativity?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6, 114-143.
    Wallas, G. (1926). The arts of thought.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