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傅欣奕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電影與社會教育
指導教授: 吳文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4
中文關鍵詞: 電影社會教育戰爭報導宣傳黎明之村幸福的農民南進臺灣臺灣勤行報國青年隊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43下載:7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運用電影的娛樂、報導、宣傳、教化等功能,以及其直觀的視覺特性,作為教化和宣傳之工具。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當局更積極利用電影宣傳戰爭動員和相關政策。因此,本論文旨在究明中日戰爭前後總督府運用電影從事社會教育的情形,以中日戰爭前之「黎明之村」、「幸福的農民」,與戰爭時期之「南進臺灣」、「臺灣勤行報國青年隊」等影片為例,分析其歷史背景和影片情節,探討官方透過這些影片推動之社會教育和戰爭宣傳。
    據初步研究結果,1899年電影傳入臺灣之初,部分日人和官方團體已利用其娛樂性和近代性作為慈善募款、活動餘興節目及日本文明進步之象徵。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後,電影透過報導戰爭時事之放映活動而逐漸普及至臺灣西部地區。1914年,臺灣教育會開始運用電影推動社會教化,電影亦隨之普及至全臺各地;1920年代以降,臺灣各官方、社教團體及地方州廳教育課等,亦陸續利用電影從事社會教育。迨至1930年代,臺灣西部地區的社教電影放映活動已相當普及。中日戰爭爆發後,社教電影放映活動明顯增加,從事戰爭報導與國策宣傳等,並普及至全臺各地。
    由中日戰爭前後社會教育影片之背景和情節內容,可知「黎明之村」、「幸福的農民」皆強力宣傳臺灣農業改良政策與總督府社會改造,透過電影情節的鋪陳,分別運用善惡對立之道德價值與貧富生活的對比,將政策宣傳主旨融入影片劇情中;「南進臺灣」、「臺灣勤行報國青年隊」則運用許多象徵性的畫面,促進觀看者配合南進國策與戰爭動員之意願。
    要之,日治時期官方社會教育電影放映活動實有助於臺灣各種近代化知識之普及。中日戰爭爆發後,電影成為支援日本戰爭動員和國策宣傳的重要工具之一。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電影的傳入與運用 11 第一節 傳入初期的電影放映 13 第二節 社會教育性質的電影放映 27 第三章 中日戰爭爆發前的電影與社會教育 55 第一節 電影與農業改良-以「黎明之村」為例 56 第二節 電影與社會改造-以「幸福的農民」為例 78 第四章 中日戰爭時期的電影與社會教育 107 第一節 電影與南進宣傳-以「南進臺灣」為例 108 第二節 電影與戰爭動員-以「臺灣勤行報國青年隊」為例 135 第五章 結論 153 附錄一 1917-1929年間臺灣教育會製作社會教育影片一覽表 157 附錄二 影片情節單元表 161 一、 黎明之村 161 二、 幸福的農民 168 三、 南進臺灣 172 四、 臺灣勤行報國青年隊 191 附錄三 教科書中的電影 195 參考書目 201 表次 表2–1–1 1905年1月26日淡水館電影放映會上映之影片 19 表2–1–2 1905-1906年臺灣慈善婦人會各地方慈善音樂會活動一覽表 22 表2–1–3 1910-1915年愛國婦人會臺灣支部電影巡迴放映區域一覽表 26 表2–2–1 1914-1921年臺灣教育會巡迴電影放映一覽表 30 表2–2–2 1917-1929年臺灣教育會製作社會教育影片分類統計表 33 表2–2–3 1923-1928年臺灣教育會巡迴電影放映一覽表 35 表2–2–4 1928-1937年臺灣各州廳社會教化電影放映概況一覽表 42 表2–2–5 1937-1940年戰爭時局電影放映活動一覽表 50 表4–1–1 1937年7月臺灣總督與地方州、廳知事一覽表 116 表4–1–2 影片「南進臺灣」中各州廳概況一覽表 128 表4–2–1 臺灣勤行報國青年隊訓練實施概況一覽表 143 圖次 圖3–2–1 1931年組織人事調整後嘉南大圳組合業務組織圖 88 圖3–2–2 嘉南大圳官佃溪貯水池堤堰工事圖(一) 92 圖3–2–3 嘉南大圳官佃溪貯水池堤堰工事圖(二) 92 圖3–2–4 官佃溪貯水池堤堰工事之「半水成填充式(Semi hydraulic fill)」工法示意圖 93 圖3–2–5 嘉南大圳林內第一取水口 94 圖3–2–6 影片「幸福的農民」中直順庄國語夜學會上課的畫面 100 圖3–2–7 影片「幸福的農民」中之直順庄張清榮宅 101 圖3–2–8 影片「幸福的農民」中之後善庄林阿仁宅 101 圖3–2–9 影片「幸福的農民」中林父與張清榮交談的畫面 102 圖4–1–1 影片「南進臺灣」中暗示南進的畫面 118 圖4–1–2 影片「南進臺灣」中之南洋資源示意圖 121 圖4–1–3 影片「南進臺灣」中之軍隊行進和軍艦航行畫面 122 圖4–1–4 影片「南進臺灣」中官員遠眺南方海洋的畫面 124 圖4–1–5 影片「南進臺灣」中對照想像中的臺灣與現今(影片製作當時) 臺灣的畫面 126 圖4–1–6 影片「南進臺灣」中之臺北、臺中及臺南街景 131 圖4–1–7 影片「南進臺灣」中都市人車分道與「亭仔腳(人行道)」的畫 面 132 圖4–2–1 影片「臺灣勤行報國青年隊」中勞動作業休息時間畫面 146 圖4–2–2 影片「臺灣勤行報國青年隊」中遙拜宮城與敬拜神宮大麻的畫 面 148 圖4–2–3 影片「臺灣勤行報國青年隊」中學科學習的畫面 149 圖4–2–4 影片「臺灣勤行報國青年隊」中之軍事訓練畫面 149

    一、一般史料

    1.《文化映畫認定申請ノ件 文化映畫認定ノ範圍及標準》,內務省.內務省
    警保局.その他.種村氏警察參考資料第68集 件號:A05020224600,
    資料引自國立公文書館アジア資料センタ-。
    2.《法律第六十六號 映畫法》,內閣.御署名原本.昭和14年.法律第66
    號 件號:A03022332300,資料引自國立公文書館アジア資料センタ
    -。
    3.《昭和14年 陸支受大日記 第八號 2∕2》,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陸軍
    省大日記 件號:C04120751200,資料引自國立公文書館アジア資料セ
    ンタ-。
    4.《國策の基準》,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外務省記錄 A門(政治、外交)第1
    類(帝国外交)第1項(対支那国)帝国の対支外交政策関係一件第6
    卷 件號:B02030157900,資料引自國立公文書館アジア資料センタ
    -。
    5.《燃料政策に関する參考資料》,財務省.昭和財政史資料第6號第58冊
    件號:A09050523800,資料引自國立公文書館アジア資料センタ-。
    6.《昭和五年十月 華南銀行》,作者及出版資料不詳。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
    像系統。
    7.《臺灣小作改善機關業佃會の使命》,作者及出版資料不詳。日治時期圖書
    全文影像系統。
    8.大甲郡役所,《大甲郡社會教育概況》,臺中:該郡役所,1937。
    9.大橋捨三郎編,《愛國婦人會 臺灣本部沿革誌》,臺北:愛國婦人會臺灣
    本部,1941。
    10.文部省,《本邦映畫事業概要(昭和十五年)》,東京:該省,1941。
    11.文部省社會教育局編,《本邦映畫教育の發達》,東京:該局,1938。
    12.日本圖書館協會編,《良書百選 第六輯》,東京:該協會,1937。
    13.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合,《嘉南大圳事業講話要領》,臺南:該組合,
    1927。
    14.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合,《臺灣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合事業概要》大正13
    -昭和13年度,嘉義、臺南:該組合,1929-1939。
    15.不破祐俊,《映畫法解說》,東京:大日本映畫協會,1941;東京:ゆま
    に書房復刻,2003。
    16.中越榮二,《臺灣の社會教育》,臺北:臺灣の社會教育刊行所,1936。
    17.名倉喜作,《臺灣銀行四十年誌》,東京:1939。
    18.枝德二,《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臺南: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合,
    1930。
    19.花蓮港廳,《昭和五年 管內學事概況》,花蓮:該廳,1931。
    20.花蓮港廳,《昭和八年度 管內學事概況》,花蓮:該廳,出版時間不詳。
    21.武澤贊太郎編,《臺灣旅行案內》,臺北:臺灣旅行案內社,1937。
    22.林佛樹,《戰時下の臺灣經濟 昭和十四年版》,臺北:臺灣經濟通信社,
    1939。
    23.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第二年に於ける皇民奉公運動の實績》,臺北:
    該部,1943。
    24.海軍省海軍軍事普及部編,《海の生命線》,東京:該部,1933。
    25.高雄州映畫協會,《高雄州映畫教育概況》,高雄:該協會,1938。
    26.國分金吾,《新竹州諸官公署、諸種團體、產業組合、銀行會社職員
    錄》,昭和11-12年,新竹:新竹圖書刊行會,1936-1937。
    27.鹿又光雄編,《始政四十周年紀念 臺灣博覽會誌》,臺北:始政四十周年
    紀念臺灣博覽會,1939。
    28.通俗教育調查委員會,《明治四十四年選定及認定幻燈映畫及活動寫真
    フィルム目錄》,東京:該委員會,1912。
    29.清水公學校映畫研究部,《映畫教育ノ實際》,臺中:該研究部,1941。
    30.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一)》,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
    31.菅野秀雄,《新竹州沿革史》,新竹:新竹州沿革史刊行會,1938。
    32.番社國語講習所,《昭和十六年 日誌》(未刊本)。
    33.新竹州,《昭和五年八月 新竹州勢振興調查會決議書》,出版地、時間不
    詳。
    34.新竹州,《昭和六年三月 新竹州社會教育要覽》,新竹:該州,1931。
    35.新竹州,《小作慣行改善事業成績》,新竹:該州,1934。
    36.新竹州教育課,《新竹州教育概況一覽》,新竹:該課,1935。
    37.新竹州教育課,《昭和九年 新竹州教育統計要覽》,新竹:該課,
    1936。
    38.新竹州教育課,《昭和十一年 新竹州教育統計要覽》,新竹:該課,
    1938。
    39.新竹州第二公學校,《昭和五年一月編 沿革誌》(未刊本)。
    40.新竹州農會,《農政資料第三輯 農事改良實行小組合概況》,新竹:該
    會,1937。
    41.新竹第二公學校,《學校日誌》,(未刊本),昭和12-19年分,1937-
    1944。
    42.愛國婦人會臺灣支部,《愛國婦人會臺灣支部貳十五周年》,臺北:該
    部,1929。
    43.鈴木進一郎主編,《臺灣ニ於ケル小作問題ニ関スル資料》,臺北:臺灣
    農友會,1927。
    44.鈴木質,《昭和十五年版 臺灣教育年鑑》,臺北:臺灣教育研究會,
    1940。
    45.臺中州,《昭和五年六月 興農倡和會設立經過竝其事業報告》,臺中:該
    州,1930。
    46.臺中州,《昭和五年 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臺中:該州,
    1931。
    47.臺中州,《昭和七年 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臺中:該州,
    1933。
    48.臺中州,《昭和十年 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臺中:該州,
    1936。
    49.臺中州,《昭和十二年度 臺中州社會教育要覽》,臺中:該州,1938。
    50.臺中州,《興農倡和會ニ依ル農事紛爭調停事例》,臺中:該州,1932。
    51.臺中州內務部教育課,《臺中州社會教育概況》,臺中:該課,1934。
    52.臺中州內務部教育課,《臺中州社會教育概況》,臺中:該課,1935。
    53.臺北州,《昭和五年度 臺北州社會教育概覽》,臺北:該州,1931。
    54.臺北州,《臺北州社會教育概覽》,臺北:該州,1934。
    55.臺北州,《昭和十年度 臺北州社會教育概覽》,臺北:該州,1935。
    56.臺北州,《昭和十一年度 臺北州社會教育概覽》,臺北:該州,1937。
    57.臺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研究部,《話方讀方 公學校教授細目 第一二學
    年用》,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24。
    58.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正榕會,《映畫利用學習の研究》,臺北:
    臺灣子供世界社,1939。
    59.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二國民學校光昭會讀方研究部著,《公學校用國
    語讀本授業細目並に 教材研究(卷十)》,臺北:神保商店,1941。
    60.臺北第二師範附屬公學校啟明會,《公學校用國語讀本教授書 卷四》,臺
    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39。
    61.臺北第二師範附屬公學校啟明會,《國民學校國語讀本教授書 卷十》,臺
    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42。
    62.臺東廳庶務課,《昭和四年 教育要覽 付社會事業及社寺宗教》,臺東:
    該課,1930。
    63.臺南州,《臺南州概況》,臺南:該州,1923。
    64.臺南州,《昭和十一年度 社會教育要覽》,臺南:該州,1936。
    65.臺南州,《昭和十四年度 社會教育要覽(臺南州)》,臺南:該州,
    1939。
    66.臺南州內務部教育課,《大正十五年 臺南州學事一覽》,臺南:該課,出
    版時間不詳。
    67.臺南州共榮會,《昭和三年二月 臺南州社會教育要覽》,臺南:該會,出
    版時間不詳。
    68.臺南州共榮會,《昭和四年二月 臺南州社會教育要覽》,臺南:該會,出
    版時間不詳。
    69.臺南州新營郡地主小作人聯合協調會,《地主小作人協調會設立經過》,
    臺南:該會,1922。
    70.臺南州農會,《臺南州下ニ於ケル最近ノ小作慣行改善事業概況》,臺
    南:該會,1932。
    71.臺灣教材研究會,《「こくご」指導細目並に教材研究 卷四》,臺北:神
    保商店,1942。
    72.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該會,1939;臺北:南天書
    局復刻,1995。
    73.臺灣教育會,《臺灣學事法規》,臺北:帝國地方行政學會,1943。
    74.臺灣農友會,《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 創立十年紀念》,臺北:該會,
    1913。
    75.臺灣農友會,《新竹州中壢郡下の業佃事業概況》,臺北:該會,1928。
    76.臺灣農友會,《小作慣行改善映畫說明集》,臺北:該會,1929。
    77.臺灣農友會,《本島に於ける農事實行小團體の概況》,臺北:該會,
    1936。
    78.臺灣總督府,《公學校用國語讀本第一種編纂趣意書》,臺北:該府,出
    版時間不詳。
    79.臺灣總督府,《公學校國語讀本 卷四》,臺北:該府,1923;臺北:南
    天書局復刻,2003)。
    80.臺灣總督府,《公學校國語讀本 第一種 卷四》,臺北:該府,1938;臺
    北:南天書局復刻,2003。
    81.臺灣總督府,《公學校國語讀本 第一種 卷十》,臺北:該府,1941;臺
    北:南天書局復刻,2003。
    82.臺灣總督府,《こくご 四》,臺北:該府,1942;臺北:南天書局復
    刻,2003。
    83.臺灣總督府,《公學校理科書 第一種 卷三》,臺北:該府,1924。
    84.臺灣總督府,《昭和十三年十一月 國民精神總動員實施概要》,臺北:該
    府,1938。
    85.臺灣總督府,《昭和十八年版 大東亞戰爭與臺灣》,臺北:臺灣總督府官
    房情報課,1943。
    86.臺灣總督府,《昭和四年四月 臺灣社會教育概要》,臺北:該府,出版時
    間不詳。
    87.臺灣總督府,《昭和十年十月 臺灣社會教育概要》,臺北:該府,
    1935。
    88.臺灣總督府,《昭和十二年二月 臺灣社會教育概要》,臺北:該府,
    1937。
    89.臺灣總督府,《昭和十三年度 臺灣の社會教育》,臺北:該府,1938。
    90.臺灣總督府,《臺灣事情》昭和13-17年度,臺北:該府,1938-
    1941。
    91.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3454冊50號、第10473冊10
    號,臺北:該府,1922、1942。
    92.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大正3-昭和17年度,臺北,
    該府,1915-1944。
    93.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部、臺灣總督府文教局,《臺灣總督府學事年報》
    大正3-昭和8年度,臺北:該部、該局,1917-1935。
    94.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熱帶產業調查會規程竝趣意書(附調查方
    針)》,臺北:該府,1935。
    95.臺灣總督府,《熱帶產業調查會答申書 熱帶產業計畫要綱 熱帶產業計畫
    要綱說明書》,臺北:該府,1935。
    96.臺灣總督府編,《昭和十二年七月一日現在 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職員
    錄》,臺北:臺灣時報,1937。
    97.臺灣總督府,《府報》,1911-1942。
    98.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官報》,1942-1945。
    99.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昭和八年十一月 臺灣總督府社會教育概
    要》,臺北:該課,1933。
    100.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農業概要》,臺北:該局,1916。
    101.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ノ傾斜地利用ニ關スル豫察調查(農事調查
    第四)》,臺北:該局,1920。
    102.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に於ける小作事情と其の改善施設》,臺北:
    該局,1936。
    103.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本島小作改善事業成績概要﹝昭和十六年﹞》,臺
    北:該局,1941。
    104.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 領臺以後の治安
    概況(中卷)》,臺北:該局,1939;臺北:南天書局復刻,1995。
    105.澎湖廳,《昭和四年澎湖廳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澎湖:該廳,
    1930。
    106.臨時情報部,《國家總動員法並に関係諸法令の解説:國家總動員號》,
    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8。

    二、報刊及雜誌

    1.《民俗臺灣》第3卷第7號,1943。
    2.《社會事業の友》第109號,1937。
    3.《法院月報》第4卷第7號,1919。
    4.《部報》,1937-1941。
    5.《教育時論》,1907-1911。
    6.《臺中州教育》第3卷第7號,1935。
    7.《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5-1910。
    8.《臺灣日日新報》,1896-1942。
    9.《臺灣公論》,1942-1944。
    10.《臺灣時報》,1933-1943。
    11.《臺灣教育》,1913-1935。
    12.《臺灣教育會雜誌》,1907-1912。
    13.《臺灣農事報》,1923-1942。
    14.《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校友會雜誌》,第21號,1907。
    15.《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53號,1921。
    16.《臺灣の水利》,1932.02-1936.11。
    17.《糖業》第11卷8號,1924。
    18.《讀賣新聞》,1911-1912。

    三、時人著作

    1.下野宗逸,《映畫による學習の實際と施設》,東京:教育書館,1928。
    2.三井捷平,《海の生命線南洋》,東京:トワシン社,1935。
    3.山田英吉,《映畫國策の前進》,東京:厚生閣,1940。
    4.山根幹人,《社會教化と活動寫真》,東京:帝國地方行政學會,1923;
    東京:ゆまに書房復刻,2006。
    5.上野耕三,《映畫の認識》,京都:第一藝文社,1940;東京:ゆまに書
    房復刻,2003。
    6.大園市藏,《現代臺灣史》,臺北:日本植民地批判社,1934。
    7.大園市藏,《近世臺灣史》,臺北:日本植民地批判社,1937。
    8.井出季和太,《臺灣治績志》,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7;臺北:南
    天書局復刻,1997。
    9.井出季和太,《南進臺灣史孜》,東京:誠美書閣,1943。
    10.加藤虎太郎,《自畫像》,臺中:池ヶ谷書店,1936。
    11.田中一二,《躍進臺灣の全貌》,臺北:臺灣通信社,1935。
    12.末永仁,《臺灣米作譚》,臺中:臺中州立農事試驗場,1938。
    13.市川彩,《アジア映画の創造及建設》,東京:國際映畫通信社出版部,
    1941;東京:ゆまに書房復刻,2003。
    14.竹越與三郎,《南國記》,東京:二酉社,1910。
    15.吉山旭光,《日本映畫史年表》,東京:映畫報國社,1940;東京:ゆま
    に書房復刻,2006。
    16.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7;臺北:南天
    書局復刻,1997。
    17.有矢鐘一,《臺灣海運史》,高雄:海運貿易新聞臺灣支社,1942。
    18.佐藤源治,《臺灣教育の進展》,臺北:臺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1943;
    臺北:成文出版社復刻,1999。
    19.東鄉實、佐藤四郎,《臺灣植民發達史》,臺北:晃文館,1916。
    20.茂野信一、林朝卿,《臺灣の小作問題》,臺北:吉村商會出版部,
    1933。
    21.茂野信一,《小作問題より展望する臺灣》,臺北:臺灣經濟研究會,
    1933。
    22.相川春喜,《文化映畫論》,東京:霞ケ關書房,1944;東京:ゆまに書
    房復刻,2003。
    23.宮川次郎,《小作爭議と協調施設》,臺北:拓殖通信社,1927。
    24.宮川次郎,《原則破壞の嘉南大圳》,臺北:拓殖通信社,1928。
    25.野崎泰秀,《新講映畫教育》,東京:培風館,1938。
    26.陳瑚,《枕山詩抄》,臺北:龍文,1992。
    27.作者不詳,《臺灣及南支南洋の航空》,出版地不詳,1936。
    28.作者不詳,《臺灣の小作爭議》,臺北:拓殖通信社,1926。
    29.筈見恒夫,《映畫五十年史》,東京:鱒書房,1947。
    30.鈴木清一郎,《臺灣舊慣 婚喪冠祭と年中行事》,臺北:臺灣日日新報
    社,1934。
    31.鈴木喜代松,《映畫教育論》,東京:四海書房,1941。
    32.德富豬一郎,《臺灣遊記》,東京:民友社,1929。
    33.關野嘉雄,《映畫教育の理論》,東京:小學館,1942;東京:ゆまに書
    房復刻,2003。
    34.權田保之助,《民眾娛樂問題》,東京:同人社書店,1921。
    35.權田保之助,《日本教育統計》,東京:巖松堂書店,1938。
    36.權田保之助,《娛樂教育の研究》,東京:小學館,1943。
    37.鶴見祐輔,《後藤新平傳 臺灣統治篇 下》,東京:太平洋協會出版部,
    1943。
    38.すみれ小史,《集會餘興 遊藝博士》,東京:大學館,1906。

    四、近人論著
    A.專書:
    1.山本武利等編,《岩波講座 「帝国」日本の学知 第4卷メディアのなかの
    帝国》,東京:岩波書店,2006。
    2.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 臺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
    1942)》,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
    3.三澤真美惠,《帝国と祖国のはざま 植民地期台湾映画人の交涉と越
    境》,東京:岩波書店,2010。
    4.川瀨健一著,李常博譯,《臺灣電影饗宴:百年導覽》,臺北:南天書局,
    2002。
    5.川瀨健一,《植民地台湾で上映された映画 1899(明治32)年-1934
    (昭和9)年》,奈良:東洋思想研究所,2010。
    6.川瀨健一,《植民地台湾で上映された映画 1935(昭和10)年-1945
    (昭和20)年》,奈良:東洋思想研究所,2010。
    7.中村孝志著,卞鳳奎譯,《中村孝志教授論文集-日本南進政策與臺灣》,
    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
    8.田中純一郎,《日本映画発達史 I 活動写真時代》,東京:中央公論社,
    1975。
    9.田中純一郎,《日本映畫發達史 II 無聲からト-キ-へ》,東京:中央
    公論社,1976。
    10.田村志津枝,《はじめに映画があった植民地台湾と日本》,東京:中央
    公論新社,2000。
    11.矢野暢,《日本の南洋史觀》,東京:中央公論社,1979。
    12.矢野暢,《南進の系譜》,東京:中央公論社,1997。
    13.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社,1961。
    14.杜雲之,《中國電影史》,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72。
    15.李道明、張昌彥主編,《紀錄臺灣:臺灣紀錄片與文獻書目選集》,臺
    北:國家電影資料館,2000。
    16.李道明、王慰慈主編,《紀錄臺灣:臺灣紀錄片與新聞片影人口述》,臺
    北:國家電影資料館,2000。
    17.李力庸,《日治時期臺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5)》,臺北:稻
    鄉出版社,2004。
    18.佐藤忠男,《增補版 日本映畫史 1》,東京:岩波書店,2006。
    19.佐藤忠男,《增補版 日本映畫史 2》,東京:岩波書店,2006。
    20.坂野潤治著,鍾淑敏譯,《近代日本政治史》,臺北:五南出版社,
    2008。
    21.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 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
    化,2003。
    22.林繼文,《日本據臺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臺北:
    稻鄉出版社,1996。
    23.林明德,《日本近代史》,臺北:三民,2005。
    24.吳文星、周婉窈、許佩賢、蔡錦堂、中田敏夫、富田哲編著,《日治時期
    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 解說.總目次.索引》,臺北:南天書
    局,2003。
    25.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圖書,2008。
    26.吳密察策劃,《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臺
    北:撥種者出版有限公司,2008。
    27.後藤乾一,《近代日本と東南アジア 南進の「衝擊」と「遺產」》,東
    京:岩波書店,1995。
    28.高橋幸八郎、永原慶二、大石嘉一郎編,《日本近代史要說》,東京:東
    京大學出版會,1980。
    29.涂照彥著,李明峻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出版社,
    2003。
    30.陳飛寶,《臺灣電影史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8。
    31.梁華璜,《臺灣總督府南進政策導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3。
    32.許雪姬等撰,《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33.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2004。
    34.黃仁、王唯編著,《臺灣電影百年史話》,臺北:中華影評人協會,
    2004。
    35.黃仁,《日本電影在臺灣》,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
    36.黃建業主編,《跨世紀臺灣電影實錄》,臺北:國家電影資館,2005。
    37.葉龍彥,《光復前後高雄市的戲院與電影》,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1995。
    38.葉龍彥,《新竹市電影史》,新竹:竹北文化,1996。
    39.葉龍彥,《臺北西門町電影史 1896-1997》,臺北:文建會,1997。
    40.葉龍彥,《日治時期臺灣電影史》,臺北:玉山出版社,1998。
    41.ピ-タ- B﹒ハ-イ,《帝國の銀幕 -十五年戰爭と日本映畫-》,名古
    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1995。
    42.Richard M. Barsam著,王亞維譯,《紀錄與真實 世界非劇情片批評
    史》,臺北:遠流出版社,1996。

    B.學位論文
    1.三澤真美惠,〈日本時代臺灣的電影政策(1895-1942)〉,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2.王文玲,〈日據時期臺灣電影活動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3.王麒銘,〈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及其事業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4.王姿雅,〈從影像巡映到臺灣文化人的電影體驗-以中日戰爭前為範疇〉,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5.江佩諭,〈日治時期社會組織對於電影的運用 以「愛國婦人會」與「臺灣
    文化協會」為中心〉,臺北: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6.何義麟,〈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臺灣的教育政策與教化
    運動〉,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7.何鳳嬌,〈日據時期臺灣的糖業經營與農民爭議〉,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
    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8.李承機,〈臺灣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說:植民地とメディア〉,東京:東
    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 博士論文,2004。
    9.佐藤重人,〈日本殖民時代臺灣的「教育映畫」之研究-以《臺灣日日新
    報》報導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0。
    10.林麗卿,〈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教團體與社會變革-以臺北州「同風會」為
    例〉, 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7。
    11.林思敏,〈明治中期的南進論 -以志賀重昂和菅沼貞風為中心-〉,臺
    北: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12.林素珍,〈日治後期的理蕃-魁儡與愚民的教化政策〉,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13.卓于綉,〈日治時期電影的文化建制:1927-1937〉,新竹:國立交通大
    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2008。
    14.周怡卿,〈從日據時期電化教育影片探討後殖民文化認同之面向〉,臺
    南: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15.洪雅文,〈日本殖民地支配下臺灣映畫界に関する考察〉,東京:早稻田
    大學戲劇研究所修士論文,1997。
    16.郭雲萍,〈國家與社會之間的嘉南大圳-以日據時期為中心〉,嘉義:國
    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17.陳大元,〈日治時期臺灣教化輔助團體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
    系碩士論文,1998。
    18.陳鴻圖,〈嘉南大圳研究(1901-1993)-水利、組織與環境的互動歷
    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部博士論文,2001。
    19.游重義,〈臺灣拓殖株式會社之成立及其前期組織研究〉,臺北:國立臺
    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20.黑崎淳一,〈臺北高等商業學校與南支南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21.楊光華,〈日據時期臺灣農民組合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1998。
    22.張怡敏,〈日治時期臺灣地主資本累積之研究-以霧峰林澄堂系為個
    案〉,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2001。
    23.葉郁芬,〈日治時期臺灣「小作」問題與業佃會研究〉,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24.葉碧苓,〈臺北帝國大學與日本南進政策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25.趙文榮,〈日治時期臺南州區之糖業與地方社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26.歐淑敏,〈日治時期臺灣電影的政教功能〉,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
    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27.蔡承豪,〈天工開物-臺灣稻作技術變遷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大
    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28.謝侑恩,〈影像與國族建構-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日據時代影片
    《南進臺灣》為例〉,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7。
    29.羅文國,〈日本殖民政策與臺灣農民運動的形成(1895-1931)〉,臺
    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C.期刊及專書論文
    1.久保內加菜,〈通俗教育施設における「資料」の概念〉,《生涯学習.社
    會教育学研究》第21號,1997,頁25-33。
    2.川瀨健一,〈臺灣映畫略年表〉,《天理臺灣學會年報》第12號,2003年6
    月,頁26-39。
    3.川瀨健一,〈日本統治時代台湾の映画史と施策 -資料の發掘と聞き取り
    調查-〉,《天理臺灣學會年報》第16號,2007年6月,頁11-49。
    4.三澤真美惠,〈植民地時期台灣における映画受容の特徵〉,《台湾映画-
    台湾の歴史.社会を知る窓口-》,京都:晃洋書房,2008,頁30-
    70。
    5.王世慶,〈皇民化運動前的臺灣社會生活改善運動:以海山地區為例
    (1914-1937)〉,《思與言》第29卷第4期,1991年12月,頁5-
    63。
    6.中崎昌雄,〈活動写真への道 Muybridge ,Marey, Edison〉,《中京
    大学教養論叢》第34卷第3號,1994年2月,頁113-178。
    7.加藤亞希子,〈明治後期における青少年の<墮落>:活動写真をめぐる言說
    をてがかりに〉,《熊本大学社会文化研究》第4號,2006年3月,頁173
    -188。
    8.李道明,〈電影是如何來到臺灣? 重建臺灣電影史第一章(初稿)〉,
    《電影欣賞》第65期,1993年9月,頁107-108。
    9.李道明,〈臺灣電影史第一章:1900-1915〉,《電影欣賞》第73期,
    1995年1月,頁28-44。
    10.李道明,〈新聞片與臺灣〉,《電影欣賞》第73期1995年1月,頁104-
    111。
    11.李道明,〈日本統治時期-電影與政治的關係〉,《歷史月刊》第94期,
    1995年11月,頁123-128。
    12.村山匡一郎,〈市川彩『アジア映画の創造及建設』解題〉,《日本映畫
    論言說大系第1期:戰時下の映畫統制10アジア映画の創造及建設》,東
    京:ゆまに書房,2003,頁451-459。
    13.林蘭芳,〈日據末期臺灣「皇民奉公運動(1941-1945)」〉,《中華民
    國史專題研究第三屆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6,頁1195-
    1238。
    14.河原林直人,〈南洋協會という鏡-近代日本における「南進」を巡る
    「同床異夢」〉,《人文学報》第91號,2004年12月,頁113-140。
    15.邱雅芳,〈南方的光與熱-竹越與三郎《臺灣統治志》、《南國記》的臺
    灣書寫與南進論述〉,《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6期,2008年4月,頁
    193-223。
    16.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與「國語普及運動」之研究
    (上)〉,《近代中國》第55期,1986年10月,頁265-279。
    17.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上)〉,《臺灣風
    物》第37卷第1期,1987年3月,頁1-31。
    18.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的高等教育〉,《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5
    期,1993年9月,頁143-157。
    19.吳文星,〈八田與一對臺灣土地改良之看法〉,《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
    28期,2000年6月,頁159-170。
    20.吳文星,〈札幌農學校と臺灣近代農學の展開-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を
    中心として〉,《日本統治下台湾の支配と展開》,名古屋:中京大學
    社會科學研究所,2004,頁482-522。
    21.吳文星,〈日本植民地統治下における台湾近代社会の形成 -映画の背景
    となる台湾史の一側面を語る-〉,《台湾映画-台湾の歴史.社会を
    知る窓口-》,京都:晃洋書房,2008,頁3-29。
    22.吳文星,〈札幌農學校畢業生與臺灣近代糖業研究-以臺灣總督府糖業試
    驗場技師技手為中心〉,《臺灣學研究》第6期,2008年12月,頁1-
    26。
    23.周婉窈、許佩賢,〈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讀本總解說 制度沿革、教科和
    教科書〉,《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 解說.總目次.
    索引》,臺北:南天書局,2003,頁3-44。
    24.周婉窈,〈《公學校國語讀本》的內容分類介紹〉,《日治時期臺灣公學
    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 解說.總目次.索引》,臺北:南天書局,
    2003,頁59-77。
    25.柯志明,〈殖民地經濟發展與階級支配結構-日據臺灣米糖相剋體制的危
    機與重構(1925-1942)〉,《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3期,1992年
    11月,頁195-258。
    26.許佩賢,〈戰爭時期的國語讀本解說〉,《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
    校國語讀本 解說.總目次.索引》,臺北:南天書局,2003,頁79-
    92。
    27.陳世慶,〈臺灣電影事業〉,《臺北文獻》第17∕18期,1971年6月,頁
    44-128。
    28.張素梅、葉淑貞,〈日治時期臺灣農家所得之分析〉,《臺灣史研究》第
    10卷第2期,2003年12月,頁1-34。
    29.朝倉徹,〈「活動写真」が教育的文脈において語られるようになる背
    景—「不良少年」を「発見」した明治期の社会的・心理学的思潮〉,
    《東海大學紀要 課程資格教育センタ》第7號,1997,頁39-49。
    30.葉龍彥,〈日治時期臺灣紀錄片之歷史性分析〉,《臺灣史料研究》第7
    期,1996年2月,頁55-71。
    31.葉淑貞,〈臺灣日治時期租佃制度的運行〉,《臺灣史研究》第2卷第
    2期,1995年12月,頁87-136。
    32.葉淑貞,〈日治時代臺灣佃耕地租期長短之訂定〉,《臺灣史研究》第14
    卷第1期,2007年3月,頁139-190。
    33.蔡錦堂,〈皇民化運動前臺灣社會教化運動的展開1931-1937〉,《臺灣
    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經濟與墾拓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歷史
    系主辦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1995,頁369-388。
    34.蔡錦堂,〈再論皇民化運動〉,《淡江史學》第18期,2007年9月,頁
    227-245。
    35.蔡慧玉,〈一九三0年代臺灣基層行政的空間結構分析-以農事實行組合為
    例〉,《臺灣史研究》第5卷第2期,2000年4月,頁55-100。
    36.蔡慶同,〈「南進臺灣」紀錄片作為帝國之眼〉,《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86期,2012年3月,頁99-132。
    37.羅維明,〈「活動幻燈」與「臺灣紹介活動寫真」--臺灣電影史上第一次
    放映及拍片活動的再考察〉,《電影欣賞》第65期,1993年9月,頁118
    -119。
    38.羅維明,〈日治臺灣電影史料出土新況〉,《電影欣賞》第66期,1993年
    11月,頁120-121。

    五、影像資料

    1.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策劃,《片格轉動間的臺灣顯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修復館藏日治時期紀錄影片成果》,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08。
    2.《戰記映畫 戰後60週年傑作精選》第1-6卷,臺北:龍騰影音多媒體公
    司發行,2006。
    3.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
    館,2007,
    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oldphoto.jsp。

    六、網路資料

    1.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輯,《教育部 異體字字典》,正式版第5
    版,臺北:中華民國教育部,2004,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
    2.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建會建置,《臺灣大百科全書》,臺北:該會,2009,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