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呂坤和 |
---|---|
論文名稱: |
城市造境-以台北多面向建築為創作題材的探討 |
指導教授: | 黃光男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0 下載:2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時代、環境與個性是藝術品形成的主要因素(泰納語),這是活生生的社會現實。生長在這個現實裡,對於周遭事物那有不被感動的道理。
「生活是創造的泉源,生活是第一位的。寫生是畫家奔向生活、認識生活、豐富生活感受、積累創作的經驗、吸取創作泉源的重要一環。……到生活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然後進入創作過程,使自己作品富有生活氣息和時代氣息。」
本專題創作研究《城市造境-以台北多面向建築為創作題材的探討》為題,作為自己繪畫創作思考的論述。本題目之訂定,乃因自身處於大台北高度發展的都會叢林,生活環境劇烈變遷,尤其是當代建築面貌的多樣變化,讓個人深感其造形與質感之豐富,乃想藉此作為研究創作的探討目標。故擬從歷史的觀點出發,自歷代與當前建築繪畫的作品中,分析、歸納、整理,以探究其創作手法、整理出不同時期的表現風格及其時代面貌,藉以鑑古識今作為創作思維的根底。期能從不同的形式與角度,嘗試呈現當代建築不同風貌、不同特色。
在研究創作當代建築繪畫作品過程中,試以傳統筆墨用具,混入當代媒材來思考,嘗試如何表達生活在當代城市中的冰冷、孤寂、擁擠與雜亂感,特別是著重於呈現台北現代的都會景觀。由於台北適處於中西文化匯流中樞,其環境與藝術的關聯性甚高,因此特在其中找尋具備開創性與時代性的新脈絡,進而反映分析本創作的時代特質,開創出屬於個人特色的一段歷程。
以下就是本創作論文的架構,共分六章,茲分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探索研究與創作的關係、研究動機及目的、研究範圍與媒材、形式的創作方法。
第二章 「台閣界畫」的表現內容:本章將探討傳統中國繪畫中的建築「台閣界畫」所呈現的面貌,從其筆墨、色彩、空間透視、造形逐一來分析其重要性與特色。台閣界畫是一門值得注意的藝術題材 ,它在晉朝之前就有一段漫長的發展,元明進入衰弱期,直到清初才又恢復了界畫的偉大傳統。民國以來逐漸式微,代之而起的是多樣化,風貌眾多的現代建築描繪。
第三章 當代畫家建築繪畫面貌:以台灣當代畫家,所曾經描繪過的建築題材作品,或以建築為創作素材所呈現的面貌為例,探討其內在思維,並分析其在形式、技法上的特點。
第四章 「城市造境」的創作理念:從瞭解先人的藝術成就、同時代畫家的特點、外來藝術的優點,再加入自己的觀點。闡述個人對於現代建築與都會繪畫的美學理念,以創造出富有時代面貌和個人特質的作品。
第五章 作品解析:研究的目的在於闡析自己的創作理念,並將這段時間所創作出一系列作品的過程做詳實的說明。
第六章結語:將這一系列建築繪畫創作做階段性的總結,探討建築繪畫的可能性、同時導引出未來的創作研究與方向。
(一)工具書
沈柔堅主編(1989),雄獅中國美術辭典,第二版,台北:雄
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雄獅美術年鑑(1997),台北:雄獅圖書出版。
(二)專書
王秀雄(1994),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台中:臺灣省立美術館編印。
李君毅(1996)編,劉國松研究文選,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俞崑(1975),中國畫論類編,台北:河洛圖書公司出版。
水墨.新紀元論文集(2002),(台北:師大美術系出版)。
郭繼生(1995)編選,台灣視覺文化-藝術家二十年文集,台北:藝術家出版。
郭繼生(1991)主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
雄獅圖書公司。
王秀雄(1981),美術心理學,台北:設計家出版。
王建柱(1992),美術論叢41 現代藝術與都市景觀設計,台北:市立美術館年。
王福東(1991),煮字集 做為一個台灣畫家,台北:雄獅美術。
王定理(1993),中國畫顏色的運用與製作,台北:藝術家出
版社。
江明賢(2002),江明賢寺廟之美,台北:沈氏印刷,月曆。
江慶林(1885),台灣開發史話,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出版
石守謙(1996),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台北:雄獅圖書出版。
呂壽昆(1972),水墨畫講,香港:忠誠印務公司。
李方玉(1984),袁江、袁耀的繪畫藝術,何如玉編著,山水
樓閣界畫袁江、袁耀,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李可染(1985),李可染畫論,台北:丹青圖書出版。
李乾朗(1985),台北建築,台北:台北市建築師公會出版。
李乾朗(2001),二十世紀.台灣建築,台北:玉山社出版。
李乾朗(1991),台灣近代建築起源與早期之發展1860~945,
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李志超(1957),《中國畫》第一期。
何懷碩(1998),大師的心靈近代中國畫家論,台北:立緒文
化。
何懷碩(1991)主編,近代中國美術論集,共六冊,台北:
藝術家出版社。
何懷碩(1978),苦澀的美感,台北:大地出版社。
李渝(1984) 譯,中國繪畫史,台北:雄獅圖書出版。
李霖燦(1984),藝術欣賞與人生,台北:雄獅圖書出版。
李義弘(1984),自然與畫意,台北:雄獅圖書出版。
何恭上(1980)主編,中國美術史,台北:藝術圖書出版。
邵大箴(2002),藝術格調,大陸:山東美術出版。
沈以正(2002)編著,中國繪畫史附美術工藝,台北:影印
版。
明.唐志契(1975),繪事微言,樓閣,中國畫論類編下冊,
台北:河洛圖書公司出版。
明.徐沁,〈明畫錄論宮室〉,《畫史叢書第二冊卷一》,頁1132
周千秋(1974),中國歷代創作畫家列傳,台北:藝術圖書出版。
施植明(2001),台北建築MAP,台北:木馬文化事業公司。 孫丹妍 .馬琳(2001),中國畫提跋手冊,上海:上海圖書出
版。
徐恒醇(2000),生態美學,陜西:人民教育出版。
徐復觀(1998)著,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出版。
倪再沁(1995),藝術蓋論,台北:皇冠文學出版。 倪再沁(1995)著,藝術家=台灣美術-細說從頭二十年,
台北:藝術家出版。
高準(1972),中國繪畫史導論,台北:新亞出版社。
高千惠(1996),當代文化藝術澀相,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馬以工(1992),美術論叢41 現代藝術與都市景觀設計,台北:市立美術館。
曾肅良(1997),藝術概論,台南:漢家出版社。
曾肅良(2003),《曾肅良創作理念》(台北:http//homel.abchood.
com/ users /ts /tseng888 / 2002121030162061 /test,htm)。
曾肅良(2002),當代藝術廣角鏡,台北:三藝文化事業。
曾啟雄(1999),色彩的科學與文化,台北:思想生活屋國際文化出版。
黃寤蘭(1998),鄭善禧畫壇老頑童,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黃光男(2001),史物叢刊30文化掠影,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光男(2001),文化掠影,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光男(1992),藝海微瀾,台北:允晨文化出版。
黃朝湖(1997),癡於生態,醉於創新,李振明作品集Ⅱ,台中:偉功印刷。
黃才郎(2002),Le Corbusier科比意Morceaux Choisis,1912~
1965,台北市立美術館,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黃克全(1996),綜談張國治及其詩之本質,張國治著,帶你
回花崗岩島—金門詩鈔、素描集,台北:三采文化出版。
漢寶德(1992),自眼界到境界—看陳其寬的藝術,1991台灣
藝評選,高雄:炎黃美術基金會出版。
漢寶德(1995),建築與文化近思錄,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梁義光(1986)譯,機能的美學,漢寶德編,環境心理學,
台北:境與泉出版社。
傅熹年(1999),傅熹年書畫鑑定集,河南:美術出版社。
蔣勳(1995),中國美術史,台北: 東華書局。
黎朗(1992),大陸名畫家探訪錄,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劉文潭(2000),現代美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劉其偉(1995),現代繪畫基本理論,台北:雄獅圖書出版。
劉敦楨(1983),中國古代建築史,台北:明文書局。
蕭瓊瑞(1996),劉國松研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羅青(1997),什麼是後現主義,台北:學生書局。
(三)期刊
丁榮生(2000),〈彼得、艾森曼談空間設計 黑洞原理〉《台
北:中國時報》10月3日。
黃光男(1983),《雄獅美術》(台北:雜誌,1983,6,148期),
頁49。
黃寶萍(2002),《藝術家》(台北:雜誌324期5月號),頁
346。
鄧豪達,《明報月刊》(香港:10月號藝術版,2000 ),頁74。
劉國松,《現代美術》(台北:市立美術館出版,4月,第29
期,1990),頁16。
蔣勳,〈淺談中國近代水墨畫的發展—致畫家鄭善禧〉,《雄獅美術》(台北:1985,6月,172期),頁66。
羲之堂畫廊,《藝術家》(台北:2003年1月322期),頁499
鄭善禧,《雄獅美術》172期6月,(台北:1995),頁63。
王受之,《藝術家》,2002年7月份326期,頁47。
黃寶萍(2002),《藝術家》325期,頁384。
(四)論文部分
趙守修(1998),林木表現法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碩士論文。
李明倫(1997),彩墨創作研究-樹的知音系列,國立師範大
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楊永源(1987),盛清台閣界畫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美術學
系碩士論文。
林昌德(1983),唐宋山水寫生精神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美
術學系碩士論文。
(五)畫冊
王福東(1987),《蘇活冥想曲王福東詩、畫、報導藝術集,》第四次印刷,(台北:雄獅圖書出版)。
江明賢(2000),《台灣古蹟風情之美 江明賢畫集》,(台北:錦繡出版)。
江明賢(1999),《江明賢畫集》,(日本:福岡美術館,)。
江明賢(1980),《江明賢畫集》,(台北:四海出版)。
江明賢(1980),《江明賢畫集》,(台北: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獎助出版)。
李奇茂(1995),《李奇茂水墨畫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李振明(1997),《李振明作品集》,(台中:偉功印刷)
李振明(1992),《李振明作品集》,(台北:繪畫欣賞交流圖書館)。
李義弘(1996),《李義弘畫集 南贏美術家》(台南縣:文化中心出版)。
李義弘(1988)《大樹之歌序曲 李義弘水墨畫展》,(台北:敦煌畫廊)。
林章湖(1988),《林章湖畫選》,(台北:秋雨印刷)。
林章湖(1995),《飛相歸心—林章湖書畫展》,(台中:省立美術館)。
林昌德(1991),《生命之河-林昌德水墨畫集》(台北:國風出版社。
林風眠(1979),《林風眠畫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何懷碩(1973),《何懷碩畫集》(台北:中華彩色印刷)。
周澄(1994),《周澄書畫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徐悲鴻(1975),《徐悲鴻畫集》,(台北:中華書畫出版)。
袁金塔(1990),《袁金塔,1975-1990》,(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袁金塔(2000),《袁金塔 1985-2000 水墨作品選》,(台北:采泥藝術出版)。
袁金塔(1998),《袁金塔,1985-1988》,(台北:今日彩色出版)。
袁金塔(1988),《袁金塔1985~ 1988》(台北:市立美術館。
袁金塔(1985),《袁金塔,1982-1985,畫冊,》,(台北:四海出版)。
程代勒(1992),《程代勒畫集》,(台中:美通印刷)。
程代勒(1993),《程代勒畫集Ⅱ》(台中:群峰彩色印刷)。
溥心畬(1996),《館藏溥心畬書畫》,(台北:國立歷史博物
館)。
黃才松(1999),《黃才松畫集六》,(台北:千畿印刷)。
黃才松(1995),《黃才松畫集第五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
館)。
張韻明(1993),《張韻明彩墨畫集》(台北,金和彩藝印刷)。
黃賓虹(1980),《山水寫生冊》,(台北:中華書畫出版社)。
蔡友(1980),《蔡友畫集》(台北:中國美術出版社)。
陳其寬(1981),《陳其寬畫集》(台北:藝術圖書出版)。
陳其寬(2000),《陳其寬八十回顏展》,(台北: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出版)。
羅青(1995),〈鋼鐵山水十萬圖〉,《鋼鐵山水羅青畫集、第三集》(台北:東大圖書出版)。
羅青(1990),《羅青畫集》(台北:東大圖書出版)。
聶崇正(1984),〈重樓疊閣,虛幻飄渺 袁江、袁耀山水樓閣
界畫〉,《山水樓閣界畫袁江、袁耀》,何如玉編著(台北:
藝術圖書公司。
顧炳星(1991),《顧炳星畫集》(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顧炳星(2000),《顧炳星畫集 2000水彩、水墨》,(台北:國
父紀念館)。
鄭善禧,《企園老人書畫集》(台北:學海出版社 1982年)。
鄭善禧,《鄭善禧作品選輯》(台北:興台印刷 1981年) 。
鄭善禧,〈域外捨趣〉,《鄭善禧彩磁畫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1986)。
《陳進、林玉山、郭雪湖台展三少年畫展》,(台北:海報坊
出版,97年版)。
《水墨、新紀元畫冊專輯》,(台北:師大美術系,2002年版)。
《長河雅集、新紀元台灣水墨名家聯展》,(台北:羲之堂,2001年版)。
敦煌美術網